新加坡哪些菜不能吃
1. 在新加坡的注意事項
1、行為禮儀: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與客人相見時一般施握手禮,男女之間可以握手。
2、宗教忌諱:馬來族多信仰伊斯蘭教,作為宗教禁忌不吃豬肉,不喝含酒精飲料,待人接物多用右手。
印度族多信仰印度教,許多人是素食者,生活簡朴,但對廟宇建築十分講究,大部分印度族家庭設有祭壇或禱告室。視牛為神的動物,不吃牛肉,不能贈送以牛皮革製成的禮品。
3、日常忌諱:馬來族,小孩的頭被視為神聖,除長輩和父母外,他人不可觸摸。
4、吸煙規定。新加坡對吸煙場所規定嚴格,許多公共場所、賓館室內都禁止吸煙。
根據新加坡相關法律規定,自2019年1月1日起,合法購買香煙和吸煙的最低年齡從18歲調高到19歲(2020年調至20歲,2021年調至21歲),未滿19歲者若購買、擁有或使用煙草產品,可被罰款最高300新元。
同時,市中心烏節路公共場所開始實施禁煙。吸煙人士只能在劃有黃線的區域吸煙(吸煙區設有明顯的告示牌,也會放置煙灰缸和可丟煙頭的垃圾桶)。
(1)新加坡哪些菜不能吃擴展閱讀:
在新加坡的一些安全事項:
1、報警電話:999。如中國公民需在中國境內向新加坡警方報警,可拔打新加坡警察部隊熱線電話(0065-62550000),或登錄新警方網站(www.spf.gov.sg)報警並提交證據材料。
2、急救電話:995
3、意外(海事)電話:0065-63252488
4、警察部隊總部電話:0065-63530000,0065-18003580000(問詢與反饋),地址:New
Phoenix Park, 28 Irrawaddy Road, Singapore 329560
5、旅遊咨詢與投訴電話:0065-67362000
6、消費者協會電話:0065-61000315
7、機場航班查詢電話:0065-65424422
8、中國駐新加坡使館領事保護與協助緊急求助電話:0065-64750165
2. 新加坡的傳統文化
1、節日
節慶活動:新加坡日歷上印有公歷、中國農歷、印歷和馬來歷4種歷法,依各種歷法有許多節日。在保留各民族傳統文化的同時,新加坡政府鼓勵人們向新加坡統一民族文化習俗演變。
主要節慶有新年、印度族豐收節、新加坡河木筏大賽、印度族大寶森節、伊斯蘭教齋月及開齋節、耶穌受難日、哈芝節、衛塞節、端午節、新加坡美食節、國慶節、中秋節、齊天大聖誕辰、中秋賞燈會、印度族屠妖節、印度族九宵節、九皇爺慶典、印度族盜火節、印度族萬燈節、聖誕節等。
2、宗教
新加坡華人多信奉佛教和道教,注重倫理道德,保留著過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等中華傳統節日的習慣。馬來族多信仰伊斯蘭教,作為宗教禁忌不吃豬肉,不喝含酒精飲料,待人接物多用右手。小孩的頭被視為神聖,除長輩和父母外,他人不可觸摸。
穆斯林婦女多帶頭巾。印度族多信仰印度教,許多人是素食者,生活簡朴,但對廟宇建築十分講究,大部分印度族家庭設有祭壇或禱告室。視牛為神的動物,不吃牛肉,不能贈送以牛皮革製成的禮品。
早期離鄉背井到新加坡再創家園的移民者將各自的傳統文化帶入新加坡,各種族之間的交流與融合,不僅創造了今日多民族的和諧社會,也留下了豐富的多元化文化特色。華人,刻苦耐勞的精神底蘊,勤奮實乾的創業精神。他們與各族和平相處,積極融入、反饋於當地社會。
(2)新加坡哪些菜不能吃擴展閱讀:
新加坡禁忌事項
1、不能吃口香糖
因為口香糖特別難清理,新加坡禁售、禁食口香糖,甚至禁止攜帶口香糖,違者會被罰款,嚴重的可能會被逮捕。
2、嚴禁在公共場所吸煙
有用黃色油漆劃分出來的特定的吸煙區,在禁煙區吸煙是會被罰款的,第一次被發現最高可罰1000。酒吧、舞廳、卡拉OK和夜間場所除外。
3、地鐵禁忌
嚴禁在地鐵站和車廂內喝水或吃東西,會被罰款。因為榴槤味道太重,所以嚴禁攜帶榴槤進入地鐵或者公交車。
4、禁止在機場付小費
新加坡不鼓勵小費,機場是完全禁止的,酒店和餐館的帳單會列出服務費(10%)。
5、不要當面拆禮物
這在新加坡,是不禮貌的行為。
3. 新加坡的國家菜餚是什麼為什麼是這
海南雞飯 是新加坡本地人喜愛的家常菜。據考證為早年漂洋過海來南洋謀生的中國海南人引入。經過近百年的演變,現在的海南雞飯,與中國海南的還確有不同。雞飯作法並不復雜:就是把用生薑和大蒜一隻全雞用上湯煮熟。當然上湯里自有密方。煮好了切快,配上特製米飯(用多種材料熬出的上湯煮成),可以上桌了!雞肉鮮嫩米飯噴。不過各家都有自己的祖傳秘方,佐料也是不盡相同。因此品味有別。這就是新加坡海南雞飯之妙,讓您每次品嘗都不同!
肉骨茶 聽名字很怪吧。相傳華人當初來南洋謀生,主要從事碼頭搬運苦力。由於居住地方陰暗潮濕,大多數的華工都患上風濕症,於是到中葯鋪抓幾把中葯熬來祛濕。華人忌「葯」字,稱之為「茶」。「茶」熬出來味道苦澀,偶有一次,一位華工把豬骨一同放進去熬。熬出來的「茶」別有一番味道,於是流傳開來。這是最早的肉骨茶。今天的肉骨茶,含義與煮法當然有所不同了。主要以當歸胡椒等上乘中葯,配以新鮮肉排煮成,別有風味,已成為保健佳品。初到新加坡?您怎能不嘗嘗。
魚頭米粉 又是一道新加坡地道菜餚!新鮮魚頭經油炸後備用,用少許奶油配煮上湯,加上特製的粗米粉,然後合起來小煮十分八分鍾,配上香油和炸蒜頭抹,一碗香噴噴的魚頭米粉。
辣椒抄螃蟹 精選肉蟹,用秘方配製的辣椒調料猛火炒成。蟹肉鮮嫩帶辣,夠刺激吧!
咖哩雞飯 咖哩是印度、印尼和馬來人都喜歡的調料。用上成全雞或雞快加上咖哩配方慢火煮成。雞肉鮮美且帶濃郁咖哩味,實令人胃口大開。
沙嗲烤肉 印度食品。以沙嗲殺的淹制羊肉串,在炭火中烤成。香辣夠味,是喝啤酒的最佳小吃。
印度薄餅 印度食品,用麵粉以特殊方法烙成。可粘咖喱吃,也可粘辣椒醬吃。熟練的師傅作薄餅時的絕技,令你嘆為觀止。
娘惹糕點 娘惹是指土生華人女性,她們是馬來人與華人通婚的後代。娘惹糕點由椰漿、班蘭葉、糯米、糖製成,小巧玲瓏、五顏六色,味道很特別。
印度拉茶 顧名思義是印度風味的一種奶茶,做法很講究,要「拉」上幾十回,「拉」出香濃味道來。
窩打小吃 是用香蕉葉包魚肉熏烤而成,味道獨特。
印度飯是以米飯配上主菜盛在香蕉葉上,佐以咖喱汁等用手抓著吃,別有一番滋味。
生猛海鮮 新加坡四面環海,海鮮是少不了的。各種生猛活海鮮都有,海鮮的種類和吃法有很多,如胡椒螃蟹、辣椒螃蟹、醉蝦、烤蝦、牛油蝦、龍蝦沙西米、清蒸石斑魚、鐵板生蚝、紅燒鮑翅、上湯魚翅等等,讓您食指大動。
4. 新加坡特色菜有哪些
新加坡美食:去新加坡旅遊的魅力之一,就是可以嘗到世界各地的佳餚。種類不僅有新加坡三大民族的中式、馬來式、印度式菜餚,而且還有法國、義大利、英國等歐洲菜。最具代表性的菜是"娘惹食物"(The Blue Ginger Restaurant),它是最特別、最精緻的傳統佳餚之一。若想嘗試馬來菜、印度菜,可以到豪華而又別致的Alkcaff Mansion,或者家庭氣氛濃郁的馬來餐廳,以魚頭咖哩著稱的Muthu』s Curry Restaurant以及小印度跑馬路上隨處可見的咖哩店。特色菜 雞肉沙爹 香味四溢的雞肉沙爹是新加坡著名的馬來美食,一隻只雞肉串經火炭一番燒烤後,再配上飯團、切片鮮黃瓜和洋蔥,就是一道可口美味的馬來小吃。沾上精心調制的黃梨花生醬,稱得上絕頂美味,是本地人和遊客的最愛美食之一。 咖哩魚頭 咖哩魚頭是最具新加坡風味的美食代表之一,這道香辣的印度佳餚以一大塊石斑魚頭或紅鯛魚頭為主,盛在一大碗熱騰騰的咖哩湯中上桌,湯味辛辣香濃,魚頭鮮嫩美味。 叻沙 叻沙為典型的娘惹或土生華人菜餚。湯料以椰漿、香料和辣椒為主,香濃辛辣,配以粗米粉,再加上蝦蛤,是新加坡的特色美食之一。 米果汁 汽鍋 汽鍋是一種新加坡式火鍋。在盛魚湯的鍋里,放入魚貝類、蔬菜和肉,蘸醬油調料食用。是一道十分有名的新加坡菜
5. 到新加坡,有哪些不能錯過的美食
咖椰吐司: 新加坡人最愛的早餐小吃。咖椰是一種當地特製的調料,用雞蛋、糖、椰漿和香蘭香料調配而成。塗在烤得香脆的吐司上,就成了咖椰吐司。再點一杯拉茶或是咖啡,就是一頓地道的當地早餐。 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被稱為新加坡的國飯,簡單味美。新加坡海南雞飯最初由中國海南移民帶來新加坡。做法簡單,但很見功力,白斬雞要口感滑嫩,雞湯煮的米飯要松軟有嚼頭,醬汁中的黑醬油濃稠,辣椒醬要味重香辣,太辣太淡都會影響整個菜的成敗。上桌時,除了醬汁,還會附上幾片切得薄薄的黃瓜,和一碗清雞湯。 咖喱魚頭: 咖喱魚頭是最具新加坡風味的美食之一,以一大塊石斑魚頭或紅鯛魚頭為主,與各類蔬菜燉煮,最後用酸味的羅望子提味,盛在一大碗熱騰騰的咖哩湯中上桌,湯味辛辣香濃,魚頭鮮嫩美味。配上松軟的饅頭、米飯、印度脆餅,再來杯冰鎮冰鎮檸檬水或印度翠鳥啤酒,真是人生一大樂事。 肉骨茶: 肉骨茶在新加坡是頗受歡迎的早餐或夜宵。肉骨茶大致分兩種,一種是福建做法,湯濃,用中葯材和香料,加老抽,葯香濃郁。另一種是潮州做法,湯清,用豬骨和胡椒主調味,加點生抽,又香又甜。
6. 去新加坡,有哪些禁忌
1.進出教堂要脫鞋,遊客不能穿著短褲或短裙進入教堂,通常新加坡的教堂會有長袍免費借給服裝不符合要求的遊客;另外遊客也不要踏入做禮拜的地毯區。同樣到本地人家裡作客也都得在進門之前脫鞋。
2.新加坡人對數字敏感,認為數字4,6,7,13,37和69是消極的數字,尤其是數字7,新加坡人最討厭,平時盡量避免這個數字。
3.關於顏色,新加坡人視黑色為倒霉,厄運之色,紫色也不受歡迎;他們偏愛紅色,視紅色為庄嚴,熱烈,興奮,勇敢和寬宏的象徵,藍色和綠色也比較受歡迎。
4.在吃印度餐或馬來餐時,請用右手。不要用左手吃東西或用左手將任何東西遞給穆斯林教徒,也不要和穆斯林教徒握左手。
5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清潔的城市之一,遊客必須隨時保護環境,不能隨便吐痰,隨地丟垃圾,如被抓到會被罰款。如果是初犯,最高罰款從新幣1000新元至2000新元不等。
6.行人過馬路必須走人行橫道,翻越欄桿罰款50新元;如果50米內無人行橫道,要從交通指示燈下過馬路。
7.在新加坡境內是不可以吃口香糖的,走私口香糖的人將被處以一年的監禁和最高達1萬美元的罰款。
8.禁止使用食指指人。在新加坡用食指指人,或用緊握的拳頭打在另一隻張開的掌心上,或緊握拳頭,將拇指插入食指和中指之間,均被認為是極端無禮的動作。
9.新加坡主張禁煙。除了購物中心、餐館、娛樂場所和影院等裝有空調系統的場所不允許吸煙外,地鐵(MRT)、公共巴士、計程車及電梯中也不得吸煙。首次違反規定的吸煙者將會被處以最高1千新元的罰款。
(6)新加坡哪些菜不能吃擴展閱讀:
新加坡被譽為「美麗的花園城市」。旅遊業十分發達,每年到這里觀光的遊客達四五百萬。新加坡除了園林綠化舉世矚目外,城市環境也很出色,空氣清新,街道非常清潔,按照新加坡法律,街頭嚴禁亂扔煙頭及雜物,亂扔紙屑、煙頭等,隨地吐痰的現象根本沒有。
新加坡政府規定,市民中凡是種花較好的,可以享受減免房租的優待。因此在新加坡人人愛花,家家養花,不但地上種花,連屋頂也栽花,整個一片花的海洋。所以新加坡還有「花園之國」,「公園國家」的美譽。
7. 新加坡人最常吃的食物是什麼
新加坡的酒樓、餐廳及美食中心遍布全島,無論是當地美食或世界各地佳餚,都令人大快朵頤,名副其實是吃的天堂。新加坡不但美食佳餚多彩多姿,就連吃的地方也各有特色。
這里有小販擺攤賣食的美食中心、格調高雅的五星餐廳、美國速食店、日本料理店、中國餐廳以及鬧哄哄的露天小吃。
其中,美食中心(HawkerCentre)是最引人注意的地方,這兒的商店大多是早期沿街叫賣的攤販,供應便宜美味的道地風味小吃,而整潔的環境讓食客享受美食,也兼顧衛生。
各類美食
中式美食
粵菜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中國菜,以清淡及推陳出新聞名,從簡單的叉燒面到精心製作的上湯魚翅或脆皮乳豬,都令人食慾大增。新加坡的許多餐館在午餐時推出粵式點心,以蒸或炸的點心為特色,頗受歡迎。除了粵菜,其他有名的中國菜還有北京填鴨、上海鱔魚、潮洲鹵鴨、海南雞飯、客家釀豆腐與辛辣的四川菜。
印度美食
新加坡的印度人大多來自印度南部,但是新加坡的印度食物卻包羅了印度各地的風味,例如咖哩魚頭、喀什米爾腌味、旁遮普佳餚及印度式回教美食。值得一試的是新加坡的印度廚師融合中國菜與馬來菜所創制的rojak(涼拌菜)與meegoreng(炒麵)。
馬來/印尼美食
涼拌菜如rojak、gadogado都是受歡迎的美食,satay(沙爹)烤肉串則是最受當地人喜愛的食物,一串串腌好的牛肉、羊肉或雞肉在火炭上烤熟後,再沾上花生及椰漿調制而成的沙爹醬,非常美味。雖然馬來西亞和印尼是傳統香料的盛產地,但是並非每道菜都是辛辣的,還是有許多清爽的選擇。
娘惹美食
娘惹指的是過去居住在新加坡、麻六甲及檳榔嶼的土生華人女性,由於土生華人是早期馬來人與華人通婚的後代,因此娘惹食物融合了馬來族與華族的烹調特色,從口味方面來說,娘惹是最特別、最精緻的傳統佳餚之一。一些娘惹麵食,例如湯汁混合椰漿的laksa(拉沙),以及攙以酸辣湯汁的meesiam(馬來炒米粉),都是一般美食中心常見的小吃。
海鮮
新加坡附近熱帶水域的海產豐富,品質鮮美,龍蝦、螃蟹、蝦、貽貝、蚝、墨魚及各種海產都是上桌的好菜,海鮮的受到歡迎也使一些餐廳只專賣各種海鮮。一般而言,東海岸一帶的海鮮餐廳收費較市區的許多餐館便宜。菜色中最受歡迎的可說是辣椒蟹,這是將肥美的螃蟹連肉帶殼加上茄汁及辣椒一起拌炒,口味令人回味無窮。
中式素食
中國人很少是絕對的素食主義者,(除非他們是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但絕大多數人相信偶爾吃吃素食有益健康。傳統上,評監素食廚師手藝的好壞在於他做出來的菜色與真實的各色肉類,如雞、鴨、魚、肉等的相似程度,具創意的新加坡廚師甚至可以用麵筋做成酸醋咖哩魚。由於中國人不喜吃生菜沙拉,多數中國素食餐館均以各種淡煮蔬菜、鹵菜和各色豆類菜餚來吸引客人。近來,廚師不再以肉類替代品式的菜色來滿足客人,而紛紛研究各種不同烹調方式,改以蔬菜之天然風味和營養保存來取勝。
印度式素食
無疑地,印度式素食為世上變化最繁多也最受肯定的美食之一。由於印度人大多數均為素食者,所以在菜色研究上也最花心思,麵包、米食、豆類、湯、混合蔬菜、沙拉、點心和甜食,無不匠心獨具,風味奇佳。大多數新加坡的素食館中均以鐵制餐具盛食,有些則以新鮮的香蕉葉代替,如您不習慣用手抓食(用右手只是種風俗),使用叉子湯匙也絕無問題。用餐搭配的飲料有Rasam(據信可幫助消化),啦西(Lassi,以水稀釋過的冰優酪乳,飲時可加入少許鹽或糖)。而酥脆的帕帕丹(Pappadams)是以扁豆製成的薄餅,為主要的副食。吃膩了米飯,風味特殊的都賽(Dosai),一種如紙般薄,以米和扁豆做成的餅是不錯的嘗試。
其他亞洲美食
新加坡共有30多家日本料理,讓顧客在富有日本情調的氣氛中享用日本傳統美食;以香辣為特色的泰國美食也日漸受歡迎,許多餐館都設有泰國餐。其他受歡迎的亞洲佳餚尚有越南、台灣及韓國傳統美食。
西式美食
新加坡是個國際大都會,西式美食自不可少,無論是快餐店、普通小吃店或是氣派豪華的巴黎餐廳,所供應的食物都令人大呼過癮。此外,在新加坡也可以嘗到墨西哥、英國、義大利、法國、德國、奧地利、中東、蘇聯及美國等國家的佳餚。
水果
街上的水果攤、小吃攤、市場和商店擺滿各式各樣水果,色彩鮮麗引人垂涎。果汁也是個很好的選擇,大多數小吃中心均供應新鮮果汁,如單純的蘋果汁、柳橙或胡蘿卜,不妨也試試鳳梨汁加楊桃、或什錦水果汁等創新口味。以下即介紹一些新加坡的特產水果。
Chiku
一種如奇異果大小的棕色水果,剝開薄薄的皮後,果肉甜而軟,散發一股梨似的清香。
榴連
廣受注目的水果,果皮堅硬、多剌呈綠色,外形有如足球般,味道極為特殊剌鼻。果肉柔軟而核大,味似帶著洋蔥味的蛋塔,多數亞洲人視其為水果之王,如於榴連盛產季,各處的水果攤和小吃中心皆可見其芳蹤。如您也想一試,最好請店家為您選擇已成熟者,以刀剖開後,細細品嘗其獨特之風味。
Duku
如高爾夫球般大小的季節性水果,淡褐色的果皮、白色果肉,甜中帶有如葡萄柚般的酸苦,只要用手輕壓頂端,皮即剝開可食。
Jackfruit
一種大型水果,有時可達25公斤重,如細剌般的果皮呈黃綠色,果肉有多個果室,果肉為金黃色,有細且長的果核。市面上也有商店只賣現成的果肉部分,果肉甜,而稍帶黏性,有股淡淡的芳香氣味。
玫 瑰 蘋 果
如梨般的小型水果,果皮有時呈粉紅或淡綠色,果肉如海綿般,多汁而無味,是故新加坡人喜愛沾以醬油或辣椒而食,口味獨特。
Langsat
為季節性水果,體積比Duku稍大,顏色和口味大同小異,Langsat果肉較為多汁而果皮稍帶黏性。
荔 技
原產於中國,現則由泰國進口,在暗紅棕色外皮內包里如珍珠般的白色果肉,甜而多汁使其頗受歡迎,為時令水果。
山 竹
為時令水果,果皮呈棕紫色,為多果室水果,果肉呈白色,果核稍具苦味。果肉多汁而極為甜美,果皮的汁若染上衣服,顏色不易褪去,食用時要小心。
紅 毛 丹
馬來語中意指「多毛」的水果,長毛艷紅的果皮包裹圓潤欲滴的白色果肉,果核呈棕色。多汁而甜,是極受歡迎的水果,盛產於六月和十二月。
Salak
一種印尼進口的奇特水果,棕色的果皮呈蛇皮般,果肉堅實呈乳白色,雖不常見,頗值得一嘗。
8. 食無國界,不可錯過的新加坡美食有哪些呢
我覺得不可錯過的新加坡美食,有當地的咖喱魚頭,還有辣椒螃蟹 , 咖椰烤麵包, 海南雞飯 。
9. 新加坡菜有什麼特點
酸酸的 辣辣的 甜甜的
新加坡飲食來自於福建 潮州 廣東
海南雞飯 魚頭米粉 炒猓條 雲吞面 咖喱魚頭 田雞粥 牛腩面 肉骨茶
新加坡的自己的菜就是娘惹菜
特點是放蝦米、比較辣
10. 新加坡菜的菜系
粵菜是新加坡最受歡迎的中國菜,以清淡及推陳出新聞名,從簡單的叉燒面到精心製作的上湯魚翅或脆皮乳豬,都令人食慾大增。新加坡的許多餐館在午餐時推出粵式點心,以蒸或炸的點心為特色,彼受歡迎。
除了粵菜,其他有名的中國菜還有北京的填鴨、上海的鱔魚、潮洲鹵鴨、海南雞飯、客家釀豆腐與辛辣的四川菜等,但這部分菜式多半都是隨著大陸留學和交流增多而新近引進的。 Chilli Crab & Black Pepper Crab
新加坡地處熱帶,據說當地人為了排暑去毒,所吃的各種料理口味自然就偏重麻辣口味。喜歡海鮮
與辛辣口味的饕客,肯定不會錯過新加坡最著名的辣椒螃蟹和黑胡椒螃蟹。 辣椒蟹就是將整個的大螃蟹切開,連肉帶殼加上茄汁、辣椒一起拌炒。辛紅濃稠的蕃茄辣椒汁淋在新鮮螃蟹上,光看就覺得可口,讓人忍不住馬上持鰲大嚼。辛甜醬汁和蟹的多汁鮮甜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一嚐,馬上領會了在味蕾間停留不去的鮮甜辣勁!一般也配以傳統麵包或中式煎饅頭,沾著醬汁食用,不僅吃巧,還能吃飽。
黑胡椒蟹集中式的醬油、印度的黑胡椒、馬來的小辣椒與西式的
牛油於一體,才造就出了這另類「沖鼻」的獨特味道來。黑胡椒香料滲入肉里,不僅蟹肉寶納濃純甘甜的醬汁,連殼外也熏染上一股微焦辛嗆的黑胡椒香味。吃黑胡椒螃蟹,不但能飽嚐肥腴多汁的蟹肉,也會被黑胡椒的辛辣刺得呼呼直喘,感官享受是絕對立體的。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海蟹個頭特別大,一個蟹腳就有兩根手指般粗,蟹殼厚而脆,用蟹鉗一夾,發出清脆的碎裂聲,只見紅汁從嫩白的蟹肉中濺出,引得你開懷大吃。這里的海蟹肉質非常細膩,鮮美無比。 Hainanese Chicken Rice
海南雞飯是新加坡的一道准「國菜」。雞肉鮮美嫩滑、米飯芳香撲鼻、配以雞湯、切片的黃瓜和辣椒
醬一起食用,妙不可言。極其簡單,卻美味無比,堪稱一絕。海南雞飯的製作方法特別講究,將全雞用水煮至嫩熟,切塊,裝盤,灑上芝麻油與醬油;飯也是用雞湯和雞油一起蒸煮的,所以特別香滑可口;再蘸點黑醬油、蒜末或一種特製的酸辣辣椒醬吃,口感棒極。海南雞飯的雞肉絕對不能全熟。要骨頭周圍的肉略微桃色,雞的骨髓還是帶著血的,才算合格。 海南雞飯是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由海南移民帶到新加坡的,卻意外地大受當地人歡迎。最初的海南雞飯就是白飯配上雞肉和姜茸,後經過不斷演化,現在還有粵式雞飯和馬來雞飯等口味。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的女兒還特地搭飛機去新加坡品嘗,所以別小看這一小碗米飯,它可有「總統雞飯」之稱呢!更難怪會有那麼多的華人明星對它情有獨鍾,據說劉德華還經常專程去新加坡,到文華酒店去吃海南雞飯。 Bak Kut Teh
這道美食用葯材、大蒜和香料,加上豬肉骨烹煮而成,食用時配以米飯和辣椒黑醬油。它是大眾的早餐
和夜宵。去新加坡,要想吃到原汁原味的肉骨茶,應該去唐人街牛車水的大排擋。茶客入座,店主便端上熱氣騰騰的大碗鮮湯,碗中有五六塊排骨,加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還有一盤切成寸把長的油條,茶客根據各自口味,可加入胡椒粉、醋、鹽等調味品。吃完一大碗肉骨,接著是一小盅潮州的功夫茶,茶杯極小,泡的是很濃微帶苦味的普洱茶,而喝起來卻是滋味濃醇,馨香入肺。 肉骨茶對新加坡的飲食文化產生的影響是深遠的,間接影響到新加坡其它招牌美食的烹凋。在新加坡吃完「海南雞飯」、「潮州粥」、「咖哩魚頭」、「沙爹」後,總會上一盅熱乎乎的潮州茶。甚至,在上菜前喝茶也成了必不可少程序。 Laksa
娘惹飲食文化繼承了中國菜的傳統,又具有馬來風味,賣相和味道奇佳。叻沙可說是最具代表性的娘
惹美食,也是到新加坡必嚐的小吃之一。 正宗的娘惹叻沙講究椰漿的鮮味、鮮蝦的甜味和自製辣椒油的辛辣味。湯頭是以咖哩湯汁混合椰漿,口味甜、咸、辣兼而有之,是最大特色;材料則有新鮮的蛤、油炸豆腐、魚餅、蝦子、豆芽菜等,再加上細白的粗米粉,就是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叻沙了。
濃辣的口味極具挑戰性。淺嚐一口,似乎耳朵里都噴出火來,味蕾完全被濃郁糾結的鮮味、辣味、咖哩味所侵佔;吃第二口,味道又好像跟先前的略為不同,好像變得更好吃了!再吃第三口……第四口……彷佛有一種魔力,讓人顧不得辛辣,只想唏哩呼嚕地把整碗叻沙一口氣吃完。 Fish Head Curry
咖哩魚頭是最具新加坡風味的美食代表之一,是另一道本土自創的佳餚。先由本地的印度人開創,煮
給愛吃魚頭的華人吃;漸漸的,馬來人和印度人也開始愛上這道菜餚,並自創不同的式樣,咖哩魚頭的名聲便開始廣為傳播。 咖喱是地道的印度特色,而魚頭又為華人最愛,二者能走到一起,的確可算是一道新加坡自創的印度佳餚。這道菜最早由新加坡的印度人開創,原本只是做給愛吃魚頭的華人吃;漸漸的,馬來人和印度人也開始愛上這道菜餚,並經過多年的改良,咖喱魚頭的名聲便開始廣為傳播。
這道印度風味洋溢的佳餚,通常以一大塊石斑魚頭或紅鯛魚頭為主料,先用姜蔥和蒜頭爆香,再用濃稠的咖喱醬汁燜煮魚頭。鮮嫩的魚頭加上香辣的咖喱湯,辣中帶甜、香味濃郁、辛辣夠勁。然而,辣雖辣,卻異常順口,其中還跳躍著赤道陽光般亮晃晃的多重香料滋味。用香酥的烤餅滿沾著湯汁送入口中,只覺口感飽滿,令你五臟六腑彷彿跟著味蕾一起震懾醒覺過來,真是既刺激又滿足! Nasi Padang 的菜餚均採用印尼獨特的乾熱烹飪方法,從而富於菜餚四溢香氣。然而,新加坡本地的 Nasi Padang 獨樹一幟,減少了菜餚中食鹽的用量,增加更多蔬菜種類,從而更利於健康。
Nasi Padang 通常的食用方式有點類似於家人朋友相聚時的迷你自助餐。每個人挑選自己喜愛的美食,放到自己盛有米飯的盤中。新加坡最受歡迎的 Nasi Padang 餐廳當屬位於甘榜格南(Kampong Glam)地區的Hajjah Maimunah Nasi Padang,這里溫馨的用餐氣氛尤其適合菜餚選擇范圍更廣的多人團體。
不過,要嘗試這一馬來印尼式美味,不一定非得去甘榜格南或芽籠 (Geylang) 地區。新加坡城內各處,即便是中央商務區這樣的地方都有 Nasi Padang 的身影。在午餐時間這些地方顧客盈門,他們只為享用這一著名的美食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