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去韓國能帶多少現金
① 出國個人最多能帶多少現金
依據中國海關相關條例,市民在出境時可以攜帶20000元人民幣或5000美元以下的現金。
如果是其他外幣,則最多可帶不超過5000美元等值的外幣。不過海關的條例也並沒有那麼僵硬。據介紹,如果市民確實因一些原因需要多帶一些現金出入境的話,則需要提前向海關辦理申報手續。
具體來說,市民攜出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應當向銀行申領《攜帶證》;而攜出金額在等值10000美元以上的,應當向外匯局申領《攜帶證》。海關則會憑加蓋外匯指定銀行印章的《攜帶證》檢驗放行。
拓展資料
為了方便出入境人員的對外交往,規范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行為,打擊洗錢、貨幣走私和逃匯等違法犯罪行為,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聯合制定了《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
第五條出境人員攜帶外幣現鈔出境,沒有或超出最近一次入境申報外幣現鈔數額記錄的,按以下規定驗放:
一、出境人員攜出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內(含5000美元)的,不需申領《攜帶證》,海關予以放行。當天多次往返及短期內多次往返者除外。
二、出境人員攜出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至10000美元(含10000美元)的,應當向銀行申領《攜帶證》。出境時,海關憑加蓋銀行印章的《攜帶證》驗放。對使用多張《攜帶證》的,若加蓋銀行印章的《攜帶證》累計總額超過等值10000美元,海關不予放行。
三、出境人員攜出金額在等值10000美元以上的,應當向存款或購匯銀行所在地國家外匯管理局各分支局(以下簡稱外匯局)申領《攜帶證》,海關憑加蓋外匯局印章的《攜帶證》驗放。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2003年9月1日開始施行。1996年12月31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聯合發布,1997年2月10日開始施行的《關於對攜帶外匯進出境管理的規定》;1999年6月17日國家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聯合發布,1999年8月1日開始施行的《關於啟用新版<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有關問題的通知》;
1999年6月1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施行的《關於啟用新版<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有關操作問題的通知》;1999年10月25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施行的《關於加強<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管理的通知》,同時廢止。
② 去韓國要帶多少現金
你好,看你買不買東西了,一般去韓國玩都會買很多東西,我今年5月份去的韓國,玩了濟州島和首爾兩個地方。現金的話帶個3000左右,再換1000人民幣的韓元,有些地方也收人民幣。在那邊都是可以銀聯刷卡的(小便利店除外),非常方便,直接刷卡就行!PS:我去5天花了1W人民幣
③ 新加坡離境時,最多可以帶多少新幣
新加坡海關規定進出關所帶現金不能超過5萬新幣(或等值外幣),
不過中國海關的限制更嚴,
出入境不能超過人民幣2萬和美金5000.查的幾率很低,
看你敢不敢冒險了.
帶銀聯卡在新加坡可以取現金(很多ATM機可用,但有手續費)和消費(無手續費,但不是所有地方可用).
④ 去韓國能帶多少現金
按規定最多等值於1萬美元的現金(即各種現金換算後總值不得超過1萬美金,約6.37萬人民幣,實際中,最好是按6萬計算)但超過5000美金就需要申請攜帶證,如無必要,為避免麻煩,一般推薦現金還是在5000美元以下較好(以不超過3萬人民幣為易)帶多了不安全,而且韓國也支持銀聯刷卡的(以工,農,中,建四大行的為宜)。
以下是相關規定:
根據我國《攜帶外幣現鈔出入境管理暫行辦法》規定,攜帶外幣現鈔單次出境,攜帶等值5000美元(含5000美元)以下的,無需向海關申報;攜帶總金額在等值5000美元以上,1萬美元(含1萬美元)以下的,須向銀行申請《攜帶外匯出境許可證》,簡稱《攜帶證》,海關予以放行。
申請《攜帶證》的程序是:准備好材料,包括護照、有效簽證或簽注、存款證明(利息清單或取款憑條)或相關購匯憑證。如從直系親屬外匯存款中提取外幣現鈔的,還應提供親屬關系證明(結婚證、戶口簿或公證書)。出境人員持上述審核材料向存款銀行或購匯銀行申領《攜帶證》。銀行審核出境人員提供的材料無誤後,向其核發《攜帶證》,並留存上述材料復印件5年備查。海關憑此《攜帶證》放行。銀行向出境人員核發《攜帶證》時,不得超過本行存款證明的金額或購匯金額,銀行核發的《攜帶證》每張金額不得超過等值1萬美元。《攜帶證》應蓋有「國家外匯管理局攜帶外匯出境核准章」或「銀行攜帶外匯出境專用章」,並自簽發之日起30天內一次使用有效,逾期作廢。
對使用多張《攜帶證》的,若加蓋銀行印章的《攜帶證》累計總額超過等值1萬美元的,海關不予放行。
按規定,每位出境人員原則上不得攜帶超過等值1萬美元的外幣現鈔出境。如有特殊情況,可向存款或購匯銀行所在地的外匯局申請《攜帶證》,需准備的材料與上述基本相同,外匯局審核出境人員提供的材料無誤後,對符合規定條件的,向其核發《攜帶證》,並留存書面申請及其他材料的復印件5年備查。海關憑此《攜帶證》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