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在新加坡打傷本地人怎麼處理

在新加坡打傷本地人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2-09-02 00:24:12

『壹』 外地人被本地人打傷怎麼辦

那個本地人就喊在我這來買,當然買水果人就被喊走了,路人在本地人攤位買走後,外地人夫婦的妻子說「你以後要喊,等別人,走到你的攤位再喊,在我這邊你就不要喊」。本地人當時喝了酒說「你說什麼」就沖上來打外地人妻子的頭,用腳揣腰,當然外地人妻子在被打的過程中進行的反抗,外地人丈夫見狀,就立即拉開了妻子,過路行人也拉開了 本地人,外地人丈夫報了警·在警方還沒到的這個時間段,本地人第二次又沖上上來打,又被路人拉開·第三次本地人手上拿了把刀,沖到外地人的攤位前,拿起一筐水果砸在地上並說「老子今天要把你攤位砸了」,路人見有刀無人前去勸阻。過後警方到來。現在事情已有警方處理。傷者躺在醫院,外地人丈夫就每天一會派出所·一會醫院照顧妻子兩邊跑,生意也沒做,本地人打了人卻照常把攤位擺起,做生意。據我了解現在本地人找的有關系! 你們還可以到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傷殘等級鑒定,鑒定時需要傷者本人帶上身份證復印件,病歷,片子等。然後根據鑒定結果盡快向法院起訴要求人身損害賠償,因為時效只有1年,超過了時效法律上便不支持了。 人身損害賠償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受害人因傷致殘的還需要增加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等。 建議盡快委託律師提供幫助,以維護你最大的合法權益,以減少你的法律風險和經濟損失,以免錯過最佳時機。 延伸閱讀:輕傷賠償標准 在輕傷害案件中,法律對傷害賠償的標准並沒有具體規定,但可以參照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有關規定執行,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 對於醫療費的問題,該解釋第十九條規定,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和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賠償義務人對治療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異議的,應當承擔相應的舉證責任。 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後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並予以賠償。 對於誤工費的問題,解釋第二十條規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對於護理費的問題,解釋第二十一條規定,護理費根據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護理期限確定。 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或者僱傭護工的,參照當地護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標准計算。護理人員原則上為一人,但醫療機構或者鑒定機構有明確意見的,可以參照確定護理人員人數。 護理期限應計算至受害人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時止。受害人因殘疾不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據其年齡、健康狀況等因素確定合理的護理期限,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受害人定殘後的護理,應當根據其護理依賴程度並結合配製殘疾輔助器具的情況確定護理級別。 對於交通費的問題,解釋第二十二條規定,交通費根據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護人員因就醫或者轉院治療實際發生的費用計算。交通費應當以正式票據為憑;有關憑據應當與就醫地點、時間、人數、次數相符合。 對於住院伙食補助費的問題,解釋第二十三條規定, 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 受害人確有必要到外地治療,因客觀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護人員實際發生的住宿費和伙食費,其合理部分應予賠償。 對於營養費的問題,解釋第二十四條規定,營養費根據受害人傷殘情況參照醫療機構的意見確定。 對於殘疾賠償金的問題,解釋第二十五條規定,賠償金根據受害人喪失勞動能力程度或者傷殘等級,按照受訴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標准,自定殘之日起按二十年計算。但六十周歲以上的,年齡每增加一歲減少一年;七十五周歲以上的,按五年計算。 受害人因傷致殘但實際收入沒有減少,或者傷殘等級較輕但造成職業妨害嚴重影響其勞動就業的,可以對殘疾賠償金作相應調整。

『貳』 新加坡傷害,我弟弟20歲在新加坡留學一年

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先把眼前的事情解決了是關鍵。
至於壓力大,我不知道是來自哪方面的?成長過程中總是要付出一些代價的。學會慢慢調解就會好的。

『叄』 國外被中國人打傷,國內怎麼處理

實話說,你要是沒加到200分的話事情可能更容易得到解決,一旦加到200分就有不少法盲頂著專業的名義情不自禁出來亂噴...

本案涉嫌故意傷害罪,要是你的傷勢達到輕傷的話依照中國刑法234條是可以追究對方刑事責任的
至於有人說在外國不適用中國刑法,那完全是在扯淡。根據中國刑法第七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外犯本法規定之罪的,適用本法,但是按本法規定的最高刑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也就是說只要打你的人是中國公民,具有中國國籍,觸犯中國刑法在可能判處三年以上刑罰的都會被追究刑事責任,可能判三年以下的有可以追究也可以不追究,但在司法實踐中還是大多會追究刑事責任的
如果你想回國處理,那你得證明他對你有故意傷害行為並且其行為造成你的身體損傷,最好做出法醫鑒定。去大使館主要是證明你的傷勢和對方對你造成傷害的事實,回國後就可以報案解決。你唯一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證據問題,因為國內警方不能到國外偵查,所以你必須有證據證明

如果是達不到追究刑事責任的程度,單純追究民事賠償責任也可以在國內法院起訴,涉外民事訴訟一般是適用侵權行為地法,但是民通146條規定當事人雙方國籍相同或者在同一國家有住所的,可以適用當事人本國法和住所地法。換句話說,如果他是中國公民,你也是中國公民,那麼你在中國法院起訴的話也是可以適用中國法追究對方的賠償責任的。但是還是那句話,你得有證據證明他傷害了你並且你因此而受損

總之你要回國處理這個事情,必須有證明證明傷害事實,大使館如果有證明的必要就去,無須證明可以不去。回國之後可以報警可以直接起訴,按照國內法律程序去走就沒問題了

因為你沒問國外,所以只回答國內的規定。如果想詳細了解情況,建議在當地找個正規的律師所咨詢,不要輕信網路上為了一點點分數就不懂裝懂胡言亂語的言論。為了自己的切實利益,請謹慎處理

祝好!

『肆』 在新加坡把人打傷了,對方要起訴,怎麼辦

不必太擔心。主要看傷勢重不重。一般是刑事拘留,民事賠償,不至於要判刑。

『伍』 在新加坡打了人會怎麼樣

wei he yao da ren?

『陸』 新加坡被人打傷致死如何索賠

如果鑒定結果是輕傷,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偵查,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若公安機關不予立案,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訴,要求追究打人者的刑事責任。不管是公訴還是自訴,都可以同時提起附帶民事訴訟,要求對方賠償醫療等費用。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條【故意傷害罪】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傷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民事賠償的范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的規定,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等。

『柒』 中國人報警,新加坡警察會管嗎

新加坡的法律跟警察執法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你遇到危險無論是哪國人只要你報警警察必到,我在新加坡遇到過這樣一件事,在新加坡不可以隨便吸煙,有一次同時抓到了十個人吸煙,都有視頻證據的,其中有一個是新加坡本地人,很是囂張,他直接把罰單撕掉了,說自己是新加坡人,警察不會慣著他,這種行為最後經過了環境暑,最後的結果就是比那幾個人處理的還要到位,新加坡的法律是公平,公正。

『捌』 在新加坡打架,護照被扣,人再外,想回國怎麼辦,女士,只是把人臉抓傷一點,結果還被對方打,

希望你是為正義為炎黃之孫的骨氣而戰,如果是請去聯系中國住外領事館

『玖』 在新加坡工作被打傷

如果工人在工作中受傷,可通過以下兩種渠道之一申請索賠:通過新加坡政府人力部在根據《工傷索賠法令》索賠,或委託律師根據《民法》索賠。
·根據新加坡《工傷索賠法令》,各類僱主必須為工人投保工傷賠償保險,以確保工業意外發生後,工人可以根據該法令向人力部申請賠償。發生工業意外後,僱主必須安排工人去醫院檢查治療,同時也必須在規定的期限內將意外通知人力部或保險公司。如果僱主不按規定及時將意外報告人力部或保險公司,工人應該向新加坡人力部反映,請其督促公司盡快申報。
·根據《工傷賠償法令》或《民法》申請索賠的主要差別是,在《工傷賠償法令》下,無論導致工傷的原因在僱主還是在工人,工人都會得到賠償。而在《民法》下,只有導致工傷的原因在僱主時,工人才有可能得到賠償。如果導致工傷的原因在於工人,工人不但不能得到賠償,而且還要支付有關律師費用。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32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0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19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4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