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什麼汽車製造廠
1. 花230億,做了一場造車夢
你去淮海路隨便攔住一個女生問她喜歡哪個牌子的吹風機,得到的答案十有八九是戴森;
你女朋友說她閨蜜的齊肩卷發超好看,你心領神會地將戴森卷發棒加進了購物車;
你同事一邊哭著窮,一邊咬咬牙分12期拿下了最新款的戴森吸塵器,然後天天跟你叨逼叨「這貨真香」。
實際上,戴森對電池領域一直抱有很大的期待。2015年戴森以9000萬美元並購固態電池公司Sakit3,決心自主發展固態鋰電池技術。2016年,戴森宣布投資14億美元建設固態鋰電池工廠。
從當前電動車市場的發展來看,電池的能量密度是最大瓶頸,而基於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優勢,固態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電動車的最佳選擇。
基於對固態電池的看好,寶馬集團已宣布與美國電池技術公司SolidPower聯合開發下一代固態電池技術,希望能將電池的能量密度提升兩至三倍;同時,也有消息稱豐田汽車計劃在未來出售全固態電池汽車;2018年,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向電池公司IonicMaterials投資6500萬美元,用於開發電池新技術,希望在2025年讓電動車用上固態電池。
對於戴森來說,如果能突破固態電池的研發瓶頸,找到合適的商業化途徑,或許可以實現利益的最大化,也不失為一種戰略方向。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2. 新加坡有那些汽車製造廠
摘要 新加坡沒有汽車製造業。不過有汽車配件製造業。新加坡安特工程有限公司(AMTEK)http://www.amtek.com.sg/ADDRESS: Amtek Engineering Ltd1 Kian Teck DriveSingapore 628818TEL: (65) 6264 0033FAX: (65) 6265 2510SALES: [email protected] RESOURCE: [email protected]
3. NISSON的介紹
中文名就叫 尼桑 啊
日產汽車公司創立於1933年,是日本三大汽車製造商之一,也是第一家開始製造小型Datsun轎車和汽車零件的製造商。幾十年來,日產汽車公司的技術與產品受到全世界消費者的喜愛。
自從1972年第一輛公爵王出現在北京街頭以來,日產汽車公司和與其產品一直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歷史的一部分。日產汽車公司通過在鄭州設立合資公司生產皮卡車,又與風神汽車合作,完成了風神藍鳥II型的市場導入。除了在中國製造生產的事業以外,日產汽車公司還從日本進口風度、陽光等普及型汽車到中國。1998年,在進口車中首獲北京市廢氣排放標准合格證的「風度2000CC」,博得了眾多消費者的青睞和喜愛。
日產汽車公司承諾設計和製造滿足客戶需要的汽車,積極致力於解決在汽車社會中從交通安全到環境保護的有關問題。目前,裝配有日產汽車公司自行開發的車線自動保持輔助系統的汽車,混合燃料型汽車和電動汽車均已投入市場,燃料電池汽車也正在進行道路實驗。日產汽車公司通過全球運作,在全世界17個國家有21個製造中心,年產總量約240萬輛汽車,在全世界191個國家和地區銷售汽車。
尼桑 NISSAN (JAPAN)
日本汽車品牌
日本日產汽車公司
總部: 日本東京中央區銀座6丁目17-1號, 104-8023
電話 03-3543-5523
全球總部: 日本神奈川橫濱市神奈川區寶町2號, 220-8623
成立日期: 1933年12月26日
注冊資產: 6058.13億日元
員工總數: 32,117 (非正式)
169,644(正式)
財務報表(截止至2005年3月31日)
凈銷售額: 85762.77億日元
營運收入: 8611.60億日元
營運利潤率: 10.0%
正常收入: 8557億日元
凈收入: 5122.81億日元
全球銷售總量: 3,388,592
全球生產總量: 3,378,578
日產北美分公司
所在地: 美國 加利福尼亞州
成立於 1960年1月
業務范疇: 負責北美地區整車及零配件的生產和銷售
日產歐洲分公司
所在地: 法國
成立於: 1989年4月
業務范疇: 負責歐洲地區的生產和銷售
日產歷程
1933.12 汽車製造(株)在橫濱成立,公司注冊資金1,000萬日元
1934.06
公司名稱改為日產汽車(株)
1935.5 制定公司章程
1944.09 總公司遷址到東京日本橋地區,公司名稱變更為日產重工業(株)
1946.01 總公司再次遷址到橫濱
1949.08 公司名稱再次變更為日產汽車(株)
1959.03 台灣裕隆公司作為日產海外組裝工廠正式投入生產
1960.09 美國日產公司成立
1961.09 墨西哥日產公司成立
1962.03 追浜工廠建成
1965.05 座間工廠建成
1966.05 澳大利亞日產公司成立
1967.07 本牧專用碼頭建成
1968.01 日產總公司遷址到東京銀座新址
1970.03 成立日產遊艇部門
1971.03 櫪木工廠建成
1973.10 相模原零部品中心建成
1974.04 成立日產科學振興財團
1976.03 澳大利亞日產製造公司成立並正式投產
1977.06 九州工廠建成
1979.04 美國日產設計公司成立
1980.01 日產出資西班牙Motoru Iberika公司
1981.07 「NISSAN」發表品牌統一出口方針
1981.11 日產技術中心建成
1982.03 橫浜工廠久里浜分工廠建成
1982.04 日產總公司新大樓建成
1984.04 英國日產製造公司成立
1984.11 追浜專用碼頭建成
1985.07 日產增資台灣裕隆公司
1986.01 川崎部品流通中心成立
1988.06 日產歐洲技術中心成立(英國)
1989.04 日產歐洲公司及日產歐洲物流公司成立
1990.01 北美日產公司成立
1990.02 300ZX作為美國進口車輛獲獎
1990.11 泰國 Saiamu公司資本入股
1991.03 英國日產汽車公司成立
1992.01 北海道試驗場建成
1992.04 九州工廠建成並投產
1992.09 澳大利亞日產製造公司成立
1992.11 歐洲日產設計公司成立(德國)
1993.03 在中國成立合資公司 - 鄭州日產汽車有限公司
1994.01 櫪木工廠投產
1994.06 日產汽車(中國)有限公司在香港成立
1994.06 中東日產公司在迪拜成立
1997.05 美國日產自動車製造工廠正式投產
1997.06 日產歐洲技術公司成立(西班牙)
1999.03 與雷諾簽訂全球合作契約
1999.06 富士工廠自動變速機、無段變速機開發部門獨立成立變壓器技術株式會社(現:JATCO株式會社)
1999.10 日產復興計劃(NRP)正式發表
1999.12 日產大型綜合性營業店鋪開業
2000.04 美國日產汽車製造公司與北美日產公司合並
2001.04 美國 2 新工廠建成
2001.12 日產與雷諾聯盟
2002.02 日產復興計劃(NRP)正式發表1周年
2002.02 雷諾增資日產,持股比例達到44.4%
2002.03 日產獲得雷諾13.5%的股份
2002.04 日產小型車「MOCO」發布,日產正式進入小型車市場
2002.05 日產新三年計劃 「日產180計劃」 正式發表
2003.01 日產倫敦新技術中心建立
2003.05 美國密西西比州新工廠正式投入生產
2003.06 日產和東風汽車公司(中國)合資成立東風汽車有限公司
2003.09 日產俄羅斯銷售公司成立
2003.10 與日產柴合資並開始生產小型卡車
2003.12 日產開始限量租賃2003款 X-TRAIL 燃料電池轎車
2003.12 日產藍鳥SYLPHY款在日本國內最先被認定達到SU-LEV 標准
2004.05 韓國日產 INFINITI 銷售戰略發表
2004.06 2010年之前,日產總部及與日本事相關聯的重要職能部門遷址橫濱
2004.06 日產在埃及發表新事業計劃
2004.07 日產公布有關汽車3個品種的回收費用
2004.09 日產公布本年度國內銷售車型,6種新車型一起上市
2004.10 日產取得橫濱國際綜合比賽場地冠名權
2005.02 在新加坡成立東南亞自由貿易區綜合公司
2005.02 發表新的經營體制
2005.02 開始向巴基斯坦市場出口日產汽車
2005.04 日產烏克蘭銷售公司成立
2005.04 日產經營管理學院開校
2005.04 日產2004年度銷售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同時,公司新中期計劃「日產增值計劃」正式發表
2005.05 櫪木工廠最新展示廳開始使用
2005.06 台灣地區正式引入INFINITI品牌
2005.06 葉門建立世界最大汽車展廳
2005.06 日產在進入印度市場
4. 寶馬歷史,創始人、員工、發展、理念
寶馬汽車 寶馬是馳名世界的汽車企業,也被認為是高檔汽車生產業的先導。寶馬公司創建於1916年,總部設在幕尼黑。80年來,它由最初的一家飛機引擎生產廠發展成為今天以高級轎車為主導,並生產享譽全球的飛機引擎、越野車和摩托車的企業集團,名列世界汽車公司前20名。寶馬也被譯為「巴依爾」。寶馬公司的全稱是"BayerischeMotorenWerheAG",BMW就是這三個單詞的首位字母縮寫。 BMW,全稱為巴伐利亞機械製造廠股份公司(德文: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G),是德國一家世界知名的高檔汽車和摩托車製造商,總部位於慕尼黑。BMW在中國大陸、香港與早年的台灣又常稱為「寶馬」。 寶馬是馳名世界的汽車企業,也被認為是高檔汽車生產業的先導。寶馬公司創建於1916年,總部設在幕尼黑。80年來, 寶馬汽車公司 它由最初的一家飛機引擎生產廠發展成為今天以高級轎車為主導,並生產享譽全球的飛機引擎、越野車和摩托車的企業集團,名列世界汽車公司前20名。寶馬也被譯為「巴依爾」。寶馬公司的全稱是「Bayerische Motoren Werhe AG」,BMW就是這三個單詞的首位字母縮寫。 寶馬作為國際汽車市場上的重要成員相當活躍,其業務遍及全世界120個國家。1997年生產各種車輛120萬輛。寶馬汽車主要有3、5、7、8系列汽車及雙座蓬頂跑車等。目前,寶馬正處於事業興盛時期:歐寶和福特汽車公司購買它的6缸柴油發動機;勞斯萊斯集團不僅採用它的12缸發動機及電子設備,還與其共同研究生產新的航空發動機;1994年寶馬集團收購了英國陸虎汽車公司(RoverGroup);1998年,寶馬集團又購得了勞斯萊斯汽車品牌;寶馬在美國南卡羅來那州的新廠也落成投產,這是在美國的第一家外國高檔汽車生產廠。 寶馬公司歷來以重視技術革新而聞名,不斷為高性能高檔汽車設定新標准。同時,寶十分重視安全和環保問題。寶馬在「主動安全性能」和「被動安全性能」方面的研究及其FIRST(整體式道路安全系統)為公司贏得了聲譽。 標志中間的藍白相間圖案,代表藍天,白雲和旋轉不停的螺旋漿,喻示寶馬公司淵源悠久的歷史,象徵該公司過去在航空發動機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又象徵公司一貫宗旨和目標:在廣闊的時空中,以先進的精湛技術、最新的觀念,滿足顧客的最大願望,反映了公司蓬勃向上的氣勢和日新月異的新面貌。1916BMW最初是一家航空發動機廠創建於慕尼黑。1917年Rapp Motor公司更名為BMW。
1919航空先驅Zeno Diemer創下了9760米的世界爬高記錄。採用寶馬製造的航空發動機打破記錄的Franz Zeno Diemer(中間)以及他駕駛的飛機。
1923首輛BMW摩托車誕生於慕尼黑生產線上。
1924採用寶馬發動機進行第一次飛行。至Persia20年代,飛機極大地縮短了世界空間距離。
1926飛行員Walter Mittelholzer採用寶馬航空發動機,連續七次打破世界記錄。
1936世界上所有系列生產的跑車中,寶馬328型速度最快。Rudolf Schleicher是這一傳奇般汽車的設計師。
1983巴西人Nelson Piquet採用寶馬渦輪增壓發動機,榮獲「一級方程式」賽車世界冠軍稱號。這是寶馬賽車運動史上輝煌的一頁。
" 如果你只是跟著別人的步伐,那麼你就不要期望能夠超越它。」這是寶馬公司總裁Pis—chetsider在表述其公司哲學時的一句名言。 寶馬汽車製造商於1985年首次在新加坡成立了亞太區域分公司,九十年代,他們抓住國際汽車市場調整和亞洲中產階級崛起的機遇,制定了一系列市場方略,諸如提高銷售量和市場佔有率,使寶馬成為高級車市場的第一廠牌。它滲透亞洲市場,使現有市場的代理商網路更臻完善;在顧客對產品及服務滿意度方面處領先地位,並緊緊跟隨著這一發展目標,穩步實施。1994年,在亞洲市場,寶馬共賣出2.5萬部車子,整個市場佔有率從原來的1.6%提高到2.1%,在他們設立的重點區域——印尼、台灣和香港三個市場,1994年增長率分別達到86%、70%和31%。 九十年代的汽車競爭呈現出新的特色,從兩個極化的因素,可以感受到一個愈來愈明顯的現象:不同製造商出產的汽車流線設計的趨勢、外形愈來愈近似。這使車體造型愈來愈相像,同時,一家製造商出產的改良車型也愈來愈難從外觀上判定改進的地方,造成某些車型的廠牌更加混淆。 大眾化的汽車製造商推出精心設計的車型,滲入寶馬的市場與形象訴求,競爭者希望用較低的價格但車型與其相近的辦法來贏得市場,這導致寶馬較低價位的車種,日漸面臨主要來自歐洲和日本的競爭。 以賓士/賓士(賓士)為代表的傳統高檔豪華車則憑借傳統名牌和市場先機,固守著亞洲市場,這又為寶馬豪華系列的滲入造成障礙。 針對上述現實狀況,寶馬審時度勢,制定了被後來證明是十分正確的行銷策略。獨具特色的寶馬市場行銷方略,集中反映在它的廠牌定位、產品策略、定價策略和溝通策略上。 「最完美的駕駛工具」是寶馬別出心裁的廠牌定位。這個訴求結合了三大要素:設計、動力與科技。從而塑立了寶馬「尊貴、年輕、活力」的形象,這一形象與傳統名牌賓士/賓士汽車的「尊貴、傳統、豪華」區分開來。寶馬公司所有的傳播溝通策略都至少以其中一項做為主題依據,每一個要素的定義都特別考慮到寶馬的顧客群。使寶馬在亞洲成為「成功的新象徵」。寶馬的廠牌定位,巧妙地繞過了賓士/賓士這一強勁敵手。通過區別舊與新,使寶馬從其他廠牌中分離出來,全力吸引新一代,尋求經濟和社會地位成功的亞洲商人,明述寶馬能夠滿足那些在乎形象、追求極致表現的車主所有要求,而不是緊緊跟隨賓士/賓士過去的陳舊步伐。
寶馬的產品策略 ——系列優雅風格。寶馬的汽車種類繁多,分別以不同系列來設定它們的等級。從較小型、時髦的三系列,到提供安全舒適空間的五系列,再發展適合高級人員的七系列房車,直到獨特優雅的八系列雙門跑車,所有車系都具備了寶馬汽車慣有的優雅風格,潛在的動力、高品質的做工,以及無與倫比的安全標准。從而進一步穩固寶馬「成功的新形象」。 高價位:寶馬的定價策略。寶馬的目標在追求成功的高價政策,以高於其他大眾車廠牌的價格出現。這一定位是基於寶馬優於其他廠牌的產品及具備完善的服務特性,以及寶馬品牌象徵的價值。這一價位策略達成了以下機能: 做為寶馬汽車品質的指標,價格也傳達了品牌象徵與聲望的訊息;相對於競爭廠牌的專用性與獨特性,消費者的社會成就可以在他的生活里得到反映。從價位角度再次折射出寶馬「成功的新形象」。 如上所述寶馬對亞洲市場的目標主要在加強寶馬的形象,並賦予寶馬的顧客一種價值:當和顧客接觸時,他們無時無刻不忘傳達寶馬與生俱來的實力——創新、動力、美感。因此,寶馬的溝通策略無不緊緊圍繞著寶馬新形象來進行。 當與豪華汽車市場潛在顧客溝通時,寶馬首先確立了溝通戰略目標:成功地把寶馬的牌子定位溶人潛在車主中;加強車主與寶馬之間的感性連結;在寶馬的整體象徵之下,一致地勾勒寶馬產品與服務的組合;針對寶馬的產品提供詳盡的訊息。 依據上述戰略目標,寶馬通過自己的溝通管道——廣告、直銷、項目策劃等把這一戰略變成現實。
5. 新加坡有那些汽車製造廠
新加坡沒有汽車製造業。
不過有汽車配件製造業。
新加坡安特工程有限公司(AMTEK)
http://www.amtek.com.sg/
ADDRESS: Amtek Engineering Ltd
1 Kian Teck Drive
Singapore 628818
TEL: (65) 6264 0033
FAX: (65) 6265 2510
SALES: [email protected]
HUMAN RESOURCE: [email protected]
6. 蔚來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了,該公司未來發展前景如何
蔚來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對於公司的發展前景非常有利,一方面蔚來公司發展前景有利是因為有屬於自己的汽車品牌形象和獨特創新,因此,在市場中具有很強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該公司建立了自動駕駛研發中心,以此來提高汽車的穩定性。因為蔚來公司研發的汽車本身數據完備和充足,因此,蔚來的發展方向會越來越多,前景也會越來越好。
雖然蔚來在汽車領域現在發展還不夠成熟,但它的發展前景是可觀的,它順應時代發展,緊跟時代潮流,它在未來的發展中一片美好,在未來的市場中定會獲得一席之地,我相信蔚來會越來越普遍,越來越受歡迎。
7. MG品牌成功開拓新加坡市場,名爵HS、名爵EZS即將登陸新加坡
近日,經過前期多輪商務談判,公司和新加坡EurokarsEVPteLtd公司在上汽集團國際業務部陸一總的見證下,在上海浦東利茲卡爾頓酒店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標志著MG品牌成功開拓新加坡市場。
EUROKARS集團已被中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指定為英國汽車品牌MG在新加坡的官方分銷商。
TransEurokars是新加坡最大的汽車經銷集團之一,旗下擁有勞斯萊斯、保時捷、邁凱輪等豪車品牌以及日本馬自達品牌和3M汽車護理產品的總代理。MG品牌將成為Eurokars集團在新加坡旗下的第六個汽車品牌。
Eurokars通過新組建的EurokarsEVPteLtd與MG的所有者SAICMotorCorporation達成了分銷協議。
從長期來看,EurokarsEV將在該集團專注於零售電動汽車(EV)。
Eurokars曾於1999年在新加坡和汶萊代表MG。寶馬集團後來在2000年將該品牌出售給了PhoenixConsortium,該聯盟於2005年被清算。上汽集團於2007年收購並重新推出了該品牌。
MG旗艦展廳位於新加坡主要汽車展廳聚集地-麟記路(LengKeeRoad)上,目前正在積極建設中,將於2020年第一季度向公眾開放。Eurokars集團的執行主席KarsonoKwee先生說:「我們曾經在1999年和MG合作過,選擇再次代理其在新加坡的業務,目的是為新加坡眼光敏銳的購車者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優質且時尚的汽車品牌,同時向電動車領域進行擴張也符合新加坡的汽車消費趨勢和集團願景「
MG回歸新加坡的新聞也登上了當地發行量最大的報紙-TheStraitsTimes,由素來在當地有汽車行業一把手的記者ChristopherTan進行采訪和報導。MG品牌預熱傳播工作將會在新加坡全面鋪開,接下來會在新加坡國際車展上進行面向公眾的首次亮相。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8. Volvo是那個國家出產的
瑞典VOLVO集團是世界著名大公司之一,具有120多年的歷史,他向全球供應的引擎廣泛應用於大小汽車、重型卡車、工程機械、輪船等。其下屬的VOLVO PENTA公司是生產柴油發動機的專業公司,是一個國際性發電用發動機的供應商。在全球有超過一百萬台富豪發動機在130多個市場日常運作。
Volvo轎車公司成立於 1927年,總部設在瑞典的哥德堡。 Volvo 公司自運營之日起就十分重視汽車安全問題,公司的創建人就將關注生命視為研發的中心課題。由此,安全、質量和環保被視為Volvo轎車公司的核心價值,並滲透於公司的運營,產品及態度。新世紀的Volvo轎車被賦予了更多的內容-激情、活力和吸引力。Volvo轎車更加關注於設計、駕駛的愉悅感和擁有汽車的真正感覺。
產品系列
Volvo轎車車型分S、V,C和XC四個系列。S型主要產品新列為:S80, S60, S40, V系: V70, V40; C 系:C70, XC系: XC70, XC90。 產品戰略是用數量有限的共享技術平台製造多款車型以滿足不同客戶群的尋求。1998年公司建成了一個新的平台並推出了S80,這意味著公司將以更快的速度推出新款。新款V70和四輪驅動越野車於2000年初面世,同年秋天,S60轎跑車推出。2002年1月又推出了第一款SUV車型。
核心價值
安全、環保和質量是Volvo轎車公司的核心價值。 在同級別車中,Volvo轎車刊稱是最安全的,它有一些獨到的設計,如:SIPS側撞保護系統,IC窗簾和WHIPS等安全裝置。Volvo轎車以穩定、良好的道路表現、舒適感、和省油及滿足最苛刻的環保要求而聞名。
市場
Volvo轎車汽車集團分為四個市場區域。分別為:Volvo轎車歐洲市場,Volvo轎車北美市場,Volvo轎車日本市場,和Volvo轎車國際市場。其中Volvo轎車國際市場包括亞洲,拉丁美洲,非洲,中東,東歐和針對遊客和外交使團的銷售。Volvo轎車亞洲區包括大中華區,台灣,香港,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南韓,印度和斯里蘭卡。
在多數市場,Volvo轎車按訂單生產。這樣可以提供發動機,傳動系統,噴漆及車內裝飾的組合及不同選擇,以滿足客戶的品位和需求。為了使客戶更無憂的,方便且經濟地購車,Volvo轎車公司提供工廠保證,並在世界的許多國家在金融、租賃和保險等領域提供可供選擇的多種服務。
Volvo汽車與福特汽車
Volvo轎車是世界上最具競爭力的高檔轎車品牌。1999年,Volvo轎車汽車成為了世界第二大汽車製造商-福特汽車公司的一部分,是福特公司高檔汽車集團(PAG)的一員,和林肯,美洲豹和阿斯頓.馬丁等成為福特的主要品牌。Volvo轎車的品牌由Volvo集團公司和福特汽車公司共同擁有。這將進一步增強Volvo轎車公司實力。Volvo的品牌優勢及在汽車安全和環保領域的先進技術,與福特公司在技術、采購、市場、分銷和財力方面的優勢相得益彰,使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得以實現。
9. 新加坡有自己的汽車嗎
新加坡彈丸之地,沒有自有汽車品牌,但有沃爾沃的生產工廠。
新加坡汽車存量排名前十如下(2015年數據)
1. 豐田 157589
2. 本田 87747
3. 尼桑 54360
4. 現代 42643
5. 賓士 38554
6. BMW 37691
7. 三菱 34117
8. 起亞 23080
9. 馬自達 21542
10. 大眾 19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