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共和國拿督什麼意思

新加坡共和國拿督什麼意思

發布時間: 2022-08-26 21:24:29

❶ 新加坡屬於哪個國家

新加坡共和國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
14世紀,新加坡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軍佔領。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新加坡市區中心(金融區)位於新加坡島的南岸,由於面積僅有719平方公里,所以沒有省市縣鎮等行政單位之分,整個國家也即是一座城市,有「花園城市」的美譽,又是該國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

❷ 拿督是什麼職位

在馬來西亞和汶萊,拿督有兩種:一種是貴族(但不能調動官員和軍隊);另一種只是馬來西亞皇室對國家有貢獻的人所給予的一種榮譽稱號或爵位。

拿督制度沿用至今,這個稱號仍是一些有功的人士受封而得到的頭銜,但必須要有人推薦。受封儀式是在皇宮進行的。拿督的妻子就順理成章地被稱為拿汀。因此也有人戲稱馬來西亞的「拿汀」好比中國古代的一品誥命夫人。

冊封拿督的首位中國藝人:

胡靜及其老公朱兆祥於2010年10月16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蘇丹皇宮受封拿汀和拿督,而這也是朱兆祥送給胡靜結婚兩周年的神秘禮物,胡靜也因此成為史上第一位中國籍藝人拿汀。

而由胡靜主演的電影《愛情維修站》也於2010年10月21日上映院線,為了表示慶祝胡靜將會邀約眾多友人入場觀戲。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拿督

❸ 新加坡留學拿督到底有多大,新加坡留學語言要求

拿督即馬來西亞的一省或一州的最高行政長官稱呼,類似中國省長。拿督有調用轄區內軍隊的權利,在馬來西亞屬貴族。在現代,它也是一種稱號或榮譽。拿督的妻子成為拿汀。

❹ 新加坡共和國簡介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通稱新加坡,也可被稱為星加坡,星洲或星(新)國,別稱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也是一個城邦,於1965年8月9日脫離馬來西亞獨立建國。該國位於馬來半島南端,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其南面有新加坡海峽與印尼相隔,北面有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相隔,並以長堤相連於新馬兩岸之間。新加坡的國土除了本島之外,還包括周圍數島。整個城市在綠化和保潔方面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的美稱。新加坡1965年9月21日加入聯合國,同年10月加入英聯邦,1967年8月8日協助成立了東盟組織。
國家領袖 總統陳慶炎,總理李顯龍
外文名稱 Republic of Singapore
人口數量 526萬(2011年)
簡稱 新加坡、獅城、星洲
人口密度 7,257人/平方公里(2011年)
所屬洲 亞洲
主要民族 華族,印度族,馬來族,歐亞族
首都 新加坡
主要宗教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印度教
主要城市 新加坡
國土面積 714.3平方公里

❺ 李光前的輝煌人生的事跡

李光前生前是世界十大華人富商之一,尤其是他所創立的橡膠王國,對世界橡膠業有特別重要的影響。李光前為當代新馬、以至整個東南亞地區傑出的華人企業家、教育家和慈善家。李光前曾被授予馬來西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

1962年,新加坡政府聘請他為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

1967年6月2日,獅城新加坡沉浸在一片悲哀的氣氛中,似乎失去了所有的神采,同時市民們全部出動,自發為一位老人送行。商界人士驚聞一代巨賈離世,教育界痛悼喪失了一個好的教育家,全世界的華人都為沒有了一位領導者而落淚。新加坡共和國總理李光耀也在唁電中深表哀痛和惋惜。李光前生前引起了特別多的驚訝,聲名遠揚的華人實業家。這位一生熱心於文化教育事業的橡膠大王的逝世,不僅是新加坡工商界的一大損失,也是新加坡華人社會的一大損失。

1893年,李光前出生在福建省南安縣梅山芙蓉鄉,原名李玉昆。在他小時候,他的家境特別的貧寒,但是,難得可貴的是父親對子女的教育非常重視,雖然經濟困難,沒有多少錢,但是仍要自己節衣縮食,也要供孩子讀書。

1903年秋天,李光前只有10歲,就跟隨父親從福建出洋,去新加坡謀求生計。開船不久,氣溫變得特別的低。當時船上多是福建人,而且還大多都是來自窮鄉僻壤,去南洋謀生。因此,穿的都比較少衣,凍得直打哆嗦。

陳嘉庚當時也在船上,他是著名的愛國華僑,當他看到大家被凍成那樣,就吩咐倉庫保管員:「你通知全船的人,凡是姓陳的,每人發一條毛毯。」船上旅客不管張三李四都報名說自己姓陳,實在是被凍壞了 ,於是,便先拿一條毛毯禦寒再說。

之後,陳嘉庚到各船艙巡視,看到大家都領到毛毯,就放心了。可是當陳嘉庚走到船艙的一個角落時,看到一個小孩子在那裡直打哆嗦,覺得很奇怪,就問:「為什麼沒去領毛毯。」這個小孩子說:「我不姓陳,不敢冒領。」這個小孩子就是李光前,他這種誠實的舉動,給陳嘉庚留下了特別深刻的印象。

李光前來到新加坡,就進入了當地英印學堂就讀。他銘記父親的教導,在接受英文教育的同時,還堅持去養正學堂學習中文。

1909年,李光前由於學習勤奮、成績出色,得到當地中華總商會主席吳壽珍資助回國,繼續在暨南學堂學習。兩年後,他考入北京清華學堂(預科),之後轉到唐山路礦專門學堂。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時局非常的動盪,李光前的學業由此打斷。他只好回到新加坡,不久又考上當地政府辦的測量專科學校,同時攻讀美國一所大學的函授工程課。3年後,因生活所迫,再次中斷學業,開始謀生計。

李光前精通中文、英文,經朋友介紹,他來到愛國華僑庄希泉創辦的中華國貨公司擔任英文文書及涉外工作,由此便開始進入商界。

當時民國初立,中國商務印書館與中華書局分別出版了新型的「共和版」課本和「中華版」教科書,東南亞各地都有許多華僑學校,但採用的仍是清末的舊課本。李光前目光敏銳,感到機不可失,於是與國內出版社聯系,買入大批新教科書轉售給各僑校,為公司贏得了一筆可觀的收入。

1916年的一天,天正下著雨,李光前下班,在街邊大攤檔吃飯。這時,陳嘉庚也冒著雨來買食物。當陳嘉庚買完食物包好後,雨越下越大。陳嘉庚的汽車停在附近,他沒帶雨具,無法去駕車,正在著急,李光前認得陳嘉庚,忙遞去一把雨傘,陳嘉庚性子比較急,拿了雨傘頭也不回說:「明天到我的橡膠公司去取回吧。」

第二天傍晚,李光前下班後,便到陳嘉庚辦公室來取雨傘。陳嘉庚忙招呼他坐下,並感謝他借傘之情。兩人在辦公室內邊喝茶邊聊天,李光前才談起他當年由廈門來新加坡的輪船上,陳嘉庚贈毛毯幫他禦寒之事,至今感激不盡。陳嘉庚這才想起來,大笑起來。

閑談之中,陳嘉庚了解李光前熟悉中英文,正好自己的公司目前正處於發展階段,於是他便請李光前到自己的橡膠公司內服務。

李光前來到陳嘉庚的謙益公司,主要負責的是處理中、英文函件及對外聯絡工作,這一次「跳槽」成為他商業生涯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至此之後他便開始在商界嶄露頭角。

李光前在工作期間,不恥下問,勤奮好學,很快的就掌握了橡膠生意的知識,而且還打通歐美市場。因為辦事干練精明、業務熟練加上老成持重,他很快就榮升為謙益公司橡膠貿易部經理,甚得陳嘉庚器重。

陳嘉庚的長女陳愛禮芳齡17歲,她看到李光前年輕有為,之後,陳嘉庚便有意把長女許配給他,經人提親後,李光前覺得陳愛禮雖是名門之後,但是她卻端莊賢惠、平和穩重,而自己已經27歲了,該是成家的時候了。於是他便答應了這門親事。

從這之後,李光前為謙益公司的事業更加盡心盡力了,陳嘉庚也盡量讓他的才華得以充分發揮。他在謙益公司前後工作了11年,在這期間,他學到許多工商貿易及經營管理的知識,積累了大量經驗,並與中外貿易界保持著良好的關系。這一切,為他日後開創自己的事業鋪平了道路。

1927年,李光前准備開始建立自己的事業,但是他沒有足夠的資本,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英國商人准備回國,想把麻坡的1000英畝膠園以10萬元價格出售,這在當時的價格已經很低了,李光前調查之後決定購買。

可是,陳嘉庚是非常謹慎的,因此極力反對,他認為膠園價格之所以這么低,是因為園內經常有猛虎傷人。現在買下來,如果工人都不敢去割膠,即使膠園再便宜,也會荒蕪。

但是李光前有著自己的想法,之前他曾在英文報刊看到報道,政府有意在這附近開公路,發展麻坡的事業,只要公路一開,車來人往,老虎到時候便會自然絕跡,到時膠園價格將會倍增,他堅持己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籌錢把膠園買了下來,並取名為「芙蓉園」,以紀念他的出生地福建省南安縣芙蓉鄉。

不久,李光前的預言變成了現實。政府在此膠園附近修建公路,膠園價格暴漲了2~3倍。1928年,李光前把這片膠園以大約40萬元的高價售出。這樣,在短短一年內,李光前就凈賺了30萬元左右。李光前正是用這筆錢,終於在麻坡創辦了自己的第一家企業——南益橡膠公司,他的膽魄和眼光甚至讓陳嘉庚都為之稱贊。

公司開業的第3年,正逢世界經濟大蕭條,生意特別的難做。李光前在資本薄弱、慘淡經營的情況下,他憑著在謙益公司時與工商界建立的良好關系,勉強支撐,始終沒有在同行的激烈競爭中被擠垮。

1931年,經濟危機即將過去,李光前看準各國經濟開始復甦的機會,擴大資金,將公司改為南益橡膠有限公司,並出任董事長。他一面不斷擴大經營渠道,發展對外貿易;一面又不失時機地開展多種經營,除經營橡膠製造、種植、運送膠片和膠液外,還進行黃梨的種植與生產。幾年後,李光前的企業擴展到泰國和印尼。到30年代末,他已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家喻戶曉的橡膠與黃梨大王了。

李光前雖然在商業界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是他並沒有就此止步,而是繼續進軍金融業。他先是投資與人合辦華商銀行。

1933年,華商銀行又與華僑銀行、匯豐銀行合並,以華僑銀行命名。合並後的華僑銀行是新加坡4家華資創辦的銀行中最大的一家。李光前任該銀行董事會副主席,後又接任主席。

李光前把自己多年的經驗帶入了金融界,憑著敏銳的眼光和精明的頭腦,在他的主持下,華僑銀行業務得到空前的發展,先後在新加坡設立了20多家分行,東京、大阪、馬來西亞、香港、上海等地也設有分行。華僑銀行成為東南亞地區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也成為李氏集團最重要的企業。

新加坡華僑銀行如今更是國內銀行業的龍頭,在新加坡設有25家分行,在馬來西亞設有30家分行,在全世界共有60家分行。到了二戰時,李光前已經是海內外著名的華人實業家和金融家。

二戰結束後,李光前的事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

日本鐵蹄下的新加坡幾乎是一片廢墟,尤其是華僑的事業更是損失嚴重,從美國回來的李光前看到這一切,特別的難過,立即著手進行南益橡膠企業的恢復與重建,使之適應戰後市場的巨大需求;與此同時,他也竭盡全力協助當地恢復經濟,為重建戰後新加坡做出了貢獻。

戰後的市場,需要新生力量去填補。李光前不斷地挖掘潛在的市場,兼並、創辦了一個又一個企業。到60年代末期,他的橡膠園總面積已達1.85萬畝,南益橡膠有限公司附屬機構多達35家。除橡膠企業外,他還先後經營了黃梨廠、油廠、彩色印刷廠、火具廠、木材廠、南益餅干廠、南益種植、南益聯合橡膠等等,共23家有限公司,再加上華僑銀行與東方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等,可以說是聲名遐邇的大富豪了,沒有人知道他到底有多少錢財。

用心辦教育

陳嘉庚對於李光前而言是此生最大的良師益友,在陳嘉庚先生身邊工作的10年,李光前親眼目睹、親身感受陳先生崇高的愛國精神:不顧個人安危,為華僑抗日運動奔波勞累;關注家鄉和當地文化教育狀況,投資社會福利事業。

同時,李光前還想到了自己年少時之所以能夠有受教育的機會,也是因為好心人士的捐助,自己的求學之路走得如此艱辛,再也不能委屈下面的一代人了。李光前決心把賺來的金錢用來支持教育,興辦文化事業。

1934年,他接任別人擔任南洋中學的董事長,負責學校每年的經費、建築費等,修建校舍,新建國專圖書館。同時,他還兼任著南益學校、道南學校、導僑學校、光華學校、僑南學校等9所中學和十幾家會館的董事,他這樣做不是為了名利,只要能夠幫忙教育,他從來在所不辭。

抗日戰爭時期,李光前在故鄉南安梅山創辦「國專小學」。

1943年,又創辦「國光中學」。

1952年,他為家鄉捐資數百萬元,用於擴建梅山學村。除了恢復他於1939年創建的國專小學外,又擴建國光幼兒園、國光中學、國專醫院和國專影劇院。梅山學村由此一躍成為名聞中外的學村,擁有幼兒園、小學和中學,建築面積達5萬多平方米,各種福利設施齊全。讓他特別感到欣慰的是,國專中學和國專小學先後成為福建省重點學校,國專醫院也已成為福建晉江地區著名的腫瘤醫院。

1953年,李光前的一位族侄提議建立東南亞第一所華文大學——南洋大學,李光前馬上積極響應並給予贊助。他一再強調南洋大學辦學的目的是為了繼承和發展優秀的中華文化,給馬來西亞青年提供更多的享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在辦學過程中,困難重重,而且還有很多的流言,李光前全不理睬,繼續給予強有力的支持。

1952年,李光前用他的大半財產設立了「李氏基金會」,積極捐助文教及社會公益事業。直到1967年李光前逝世之後,基金會依然遵照他「取諸社會,用諸社會」的意願,捐款支持各項科技文教活動。

無論是內地還是海外,只要有關華人的事,有關教育的事,李光前都是竭盡全力,散盡錢財。他對教育、經濟的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做出的巨大貢獻,博得海內外一致高度稱贊。1957年,馬來西亞柔佛蘇丹授予他「拿督」榮銜。次年,馬來西亞大學授予他名譽法學博士學位。1962年1月,新加坡政府《憲報》正式公布聘任李光前先生為新加坡大學首任校長。這是他一生中最高的榮譽。在就職典禮上,他說,「吾人對國家貢獻莫大於教育青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一樂也。」

1985年10月22日,新加坡福建會館在南僑中學李光前紀念亭中豎起了一尊他的銅像,以紀念他做出的巨大貢獻,同樣,今天我們走進著名的「僑鄉第一校」——福建南安國光中學,也會見到李光前先生的銅像,雖然他已經離開了人世,但他的教育理念,創業精神依然還會在他培植的地方生長、發芽,並發揚光大。

❻ 新加坡有什麼稱號

往來於南海和印度洋等地的船隻一進入新加坡港,就會看到安德遜橋畔的獅頭魚尾塑像高踞港濱,眼閃強光,口噴清泉。這是1972年新加坡建立的旅遊標志,如今已成為新加坡的象徵。

在梵文中,新加坡就是「獅城」的意思。

如今,新加坡既是城名,又是島名,也是新加坡共和國的國名。港城新加坡,是新加坡共和國的首都,在共和國主島新加坡的南部。港口區面積93平方公里並如今已成為能終年保持深水位,是一個設施完善的優良自由港,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港口。市中心區在港口區東北、新加坡河口南北兩岸;是行政機構的所在地,全市主要的商業、金融、通訊、船務等機構也都集中在此。

新加坡距赤道線只有137公里,四周為海洋所環抱,一年之中全是夏季,氣候炎熱多雨,因有海風調節,人們並不感到悶熱,新加坡城以宜人的氣候,良好的市政建設和周到的服務,獲得了「花園城」的稱號,並成為世界著名的旅遊中心。

新加坡沒有土著民族,現有居民都是外來移民,華人占居民的大多數,另外還有馬來人、巴基斯坦人、印度人、英國人和日本人等。

❼ 拿督是什麼職位

拿督一般指的是:對馬來西亞一個州最高的行政長官的稱呼。

正確應用詞語對不同具體的職位,進行詳細的描述,這樣才可以達到更加精準而規范的使用效果。

應用詞需要注意正確辨析幾個不同點:

1.詞義涵蓋的范圍不同。
如:「開墾、開拓、開辟」都有「開發」之意,但「開墾」指用力把荒蕪的土地開發為可耕種的土地;「開拓」指在原來開發的基礎上加以擴充;而「開辟」著重指新開發、新開創,詞義范圍較大。
2.詞義側重點不同。
如:「才能」和「才華」,都含有能力、特長的意思,但「才能」著重指辦事的能力或對知識、技能、技巧的運用能力,而「才華」則著重指在文學藝術方面顯露出來的智慧與特長;
「發現」和「發明」都有新出現的意思,但「發現」著重於新找到原本就存在的事物,而「發明」著重在新創造出本來不存在的事物。
3.詞義的輕重不同。
如:「損壞」與「破壞」,都有使物體毀壞的意思,但「損壞」一般是無意的,「破壞」則是有意的;
「誣蔑」和「誣陷」都有無中生有地硬說別人做了某種壞事的意思,但前者是捏造事實,破壞別人的名譽,而後者則是妄加罪名,誣告陷害,兩者輕重不同。
1.詞語的習慣搭配不同。
如:發揚——優點、作風、傳統;發揮——作用、干勁、創造性、積極性;改進——工作、方法、技術;改善——生活、關系、條件;交流——思想、經驗、物資;交換——意見、禮物、資料。
2.詞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阻礙(動詞)——剝削阻礙生產發展;障礙(名詞)——排除一切障礙;強大(形容詞)——強大的動力來自崇高的理想;
壯大(動詞)——人多可以壯大聲勢;精華(名詞)——這是全書的精華;精彩(形容詞)——這是全書最精彩的部分。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2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7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3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2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39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7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2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54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4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