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會新加坡有哪些人
Ⅰ 求廣州亞運會新加坡游泳運動員名單
是不是那個獲得亞運會女子50米自由泳金牌的選手陶里。中國籍的
Ⅱ 亞運會共有多少個代表團參加
廣州亞運會共有45個國家和地區參賽 參賽運動員9704人 這個數字是歷屆亞運會參賽運動員最多的一次
中國體育代表團總人數為1454人,運動員977人,也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亞運體育代表團
參賽國家和地區
東亞: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華台北、日本、朝鮮、韓國、蒙古
東南亞:
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東帝汶、越南
南亞: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印度、馬爾地夫、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
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
西亞:巴林、伊朗、伊拉克、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巴勒斯坦、卡達、敘利亞、阿聯酋、葉門
Ⅲ 歷屆亞運會最大的選手分別是多少歲
1990年北京亞運會上的澳門67歲的射擊選手多納西·門多門德斯
2006年多哈亞運會新加坡隊65歲的阿蘭·普安將參加檯球比賽,成為本屆亞運會年齡最大的運動員
2010年廣州亞運會孟加拉國的女子象棋選手拉妮夫人·哈米德則以66歲的高齡成為最年長運動員
Ⅳ 歷屆亞運會金牌榜
歷屆亞運會金牌榜:
1951年新德里:日本(24),印度(15),伊朗(8),新加坡(5),菲律賓(5),錫蘭(0)
1954年馬尼拉:日本(38),菲律賓(14),韓國(8),巴基斯坦(5),印度(5),中國台北(2)
1958年東京:日本(67),菲律賓(8),韓國(8),伊朗(7),中國台北(6),巴基斯坦(6)
1962年雅加達:日本(73),印度尼西亞(11),印度(10),巴基斯坦(8),菲律賓(7),韓國(4)
1966年曼谷:日本(78),韓國(12),泰國(12),馬來西亞(7),印度(7),伊朗(6)
1970年曼谷:日本(74),韓國(18),泰國(9),伊朗(9),印度(6),以色列(6)
1974年德黑蘭:日本(75),伊朗(36),中國(33),韓國(16),朝鮮(15),以色列(7)
1978年曼谷:日本(70),中國(51),韓國(18),朝鮮(15),泰國(11),印度(11)
1982年新德里:中國(61),日本(57),韓國(28),朝鮮(17),印度(13),印度尼西亞(4)
1986年首爾:中國(94),韓國(93),日本(58),伊朗(6),印度(5),菲律賓(4)
1990年北京:中國(183),韓國(54),日本(38),朝鮮(12),伊朗(4),巴基斯坦(4)
1994年廣島:中國(126),日本(64),韓國(63),哈薩克(27),烏茲別克(11),伊朗(9)
1998年曼谷:中國(129),韓國(65),日本(52),泰國(24),哈薩克(24),中國台北(19)
2002年釜山:中國(150),韓國(96),日本(44),哈薩克(20),烏茲別克(15),泰國(14)
2006年多哈:中國(165),韓國(58),日本(50),哈薩克(23),泰國(13),伊朗(11)
2010年廣州:中國(199),韓國(76),日本(48),伊朗(20),哈薩克(18),印度(14)
2014年仁川:中國(151),韓國(79),日本(47),哈薩克(28),伊朗(21),泰國(12)
(4)亞運會新加坡有哪些人擴展閱讀:
亞洲運動會:同義詞亞運會一般指亞洲運動會
亞洲運動會簡稱亞運會,是亞洲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的成員國輪流主辦,每四年舉辦一屆,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相間舉行,分為亞洲夏季運動會(亞運會)、亞洲冬季運動會(亞冬會)、亞洲青年運動會(亞青會)、亞洲殘疾人運動會(亞殘會)。
自1951年開始第1屆,截至2018年共舉辦了18屆,每四年一屆。參賽國主要分布在東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中亞,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等國
最初由亞洲運動會聯合會主辦,1982年後由亞洲奧林匹克理事會(Olympic Council of Asia)主辦。第19屆亞運會將於2022年09月10日至2022年09月25日在中國杭州舉行。第20屆亞運會將於2026年09月18日至2026年10月03日在日本名古屋舉行。
發展歷程:亞洲運動會的前身是遠東運動會,1911年由菲律賓體育協會發起,每兩年舉辦一次,輪流在菲律賓的馬尼拉、中國的上海和日本的大阪舉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亞洲許多國家先後擺脫了殖民的統治,獲得了獨立和解放,建立了新的社會制度。隨著戰爭創傷的平復,人民生活日趨安定,體育運動也逐漸活躍起來。因戰爭而中斷了12年的奧林匹克運動會又再次恢復舉行。
在這一歷史背景下,亞洲體育界人士產生了組建一個統一的亞洲體育領導機構,以推動亞洲體育運動發展的願望。
Ⅳ 2010亞運會開幕式有哪些大人物參加
出席亞運會開幕式的外國領導人有:
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里、泰國總理阿披實、伊朗副總統賽義德魯、新加坡副總理張志賢、東帝汶副總理古特雷斯、越南副總理張永仲、不丹親王吉格耶爾、汶萊親王蘇弗里、阿聯酋親王艾哈邁德。
還有就是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亞奧理事會主席艾哈邁德親王
Ⅵ 亞運會新加坡參加哪幾項比賽項目
比賽項目如下:
奧運項目(共28項):游泳、射箭、田徑、羽毛球、拳擊、籃球、皮劃艇、自行車、馬術、擊劍、足球、體操(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蹦床)、手球、曲棍球、柔道、現代五項、賽艇、帆船、射擊、乒乓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舉重、摔跤
非奧運項目(共14項):棒球、壘球、保齡球、檯球、板球、體育舞蹈、壁球、武術、棋類(圍棋、象棋)、藤球、橄欖球、輪滑、空手道、卡巴迪、高爾夫球、龍舟
共42個比賽項目(如果競技體操、藝術體操、蹦床、圍棋、象棋互相單列時,為45項)
45個參賽國如下:
東亞:中國、中國香港、中國澳門、中華台北、
日本、朝鮮、韓國、蒙古
東南亞:
汶萊、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東帝汶、越南
南亞: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印度、馬爾地夫、尼泊爾、巴基斯坦、斯里蘭卡
中亞: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土庫曼、烏茲別克
西亞:巴林、伊朗、伊拉克、約旦、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巴勒斯坦、卡達、敘利亞、阿聯酋、葉門
Ⅶ 亞運會一共有多少個國家參賽累計多少人
參加多哈亞運會的45個國家和地區
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巴林、汶萊、柬埔寨、中國、中國香港、印度尼西亞、印度、伊朗、伊拉克、約旦、日本、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韓國、沙烏地阿拉伯、科威特、寮國、黎巴嫩、中國澳門、馬來西亞、馬爾地夫、蒙古、緬甸、尼泊爾、阿曼、巴基斯坦、菲律賓、巴勒斯坦、朝鮮、卡達、新加坡、斯里蘭卡、敘利亞、泰國、塔吉克、土庫曼、東帝汶、中國台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烏茲別克、越南、葉門
2010年第16屆廣州亞運會是亞運會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賽會,屆時,將有來自亞洲45個國家和地區的運動員,參加42個比賽項目的角逐。
2010年廣州亞運會是史上規模最大的亞運會
42個大項,包括28個奧運項目及14個非奧運項目;
45個國家和地區140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和體育官員;
7000多名記者和媒體人員,60000以上工作人員及志願者;
1000萬人次現場觀眾和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