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中國中醫大學校被新加坡承認
❶ 國外認可的中國醫學院校名單
有首都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南方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等。
1、首都醫科大學
首都醫科大學(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首醫大,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共建院校,是北京市重點高等院校、入選國家「2011計劃」牽頭高校;
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
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北京市「一帶一路」國家人才培養基地,京港大學聯盟、北京卓越醫學人才培養高校聯盟創始成員。
2、中國醫科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China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中國醫大(CMU),位於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遼寧省沈陽市,是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教育部與遼寧省人民政府三方共建高校;
入選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入選遼寧省一流大學重點建設高校,成為「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
3、南方醫科大學
南方醫科大學(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前身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軍醫大學,創建於1951年,1979年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2004年8月整體移交廣東省,更名南方醫科大學。
廣東省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高校中唯一的醫學院校,全國首批、廣東唯一一所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廣東省共建高校,首批開設八年制本碩博連讀臨床醫學專業的8所高校之一,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唯一開設八年制醫學教育的獨立醫科院校;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入選國家「111計劃「、「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廣東省「211工程」、國家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基地、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
4、天津醫科大學
天津醫科大學(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TMU」,為天津市人民政府、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2011計劃」牽頭高校;
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高校、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實施高校,為北京卓越醫學人才培養高校聯盟成員單位。
5、南京醫科大學
南京醫科大學(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是首批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江蘇省共建高校和江蘇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是教育部「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實施高校;
國家「特色重點學科項目」建設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江蘇省高層次人才培養計劃「333工程」培訓基地,長三角醫學教育聯盟創始成員。
❷ 中醫類研究生能去新加坡工作嗎
需要看是哪個學校的畢業文憑,新加坡承認國內幾所中醫大學、學院的文憑,但不是所有的都承認
MOM官方承認的中國中醫類院校有:北京中醫葯大學、天津醫科大學、第二軍醫大學、中國葯科大學、第四軍醫大學 如果是這幾所大學的文憑的話可以直接申請一年有效期的EPEC來新加坡找工作
具體的院校可以參考一下鏈接:http://www.mom.gov.sg/publish/momportal/en/communities/work_pass/other_passes/Employment_Pass_Eligibility_Certificate/Selected_Institutions_List/Selected_Institutions_List_L-P.html#PRC
❸ 中國哪些中醫葯大學是新加坡承認的
對於絕大多數的東南亞國家來說,我國南方的大學,特別是華南地區的大學,可以普遍得到東南亞地區的承認。
比如,中山大學在東南亞是比清華北大都是要有名氣的。雖然咱么自己覺得挺不可思議的。
廣州中醫葯大學我覺得應該算是非常不錯的了吧。
❹ 看看新加坡承認的8所大陸醫學院,是不是很吃驚
就不要胡扯了,只要不是英文授課的醫學院新加坡就不可能承認
而在大陸有哪個醫學院用英文授課嗎?就算有也不會有8所這么多
當然新加坡承認的中醫學院就太多了,因為在新加坡中醫沒什麼地位。去中醫診所看病甚至不能報銷
還有問題的話歡迎追問
❺ 新加坡政府承認哪些中國高校的文憑
新加坡政府承認國內一下高校學歷:
Anhui University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eiHang University
Beihua University
Beij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stitute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Chang'an University
ChangZhi University
Cheng University
China Conservatory of Music
Chongqing Normal University
Chongqing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Chongqing University
Dalian Universit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udan University
GanSu Agriculture University
Guangxi University
Guangzhou Academy of Fine Arts
Guangzhou University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iZhou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aikou College of Economics
Hainan University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rbin Normal University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Hebei North University
HeFei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enan University
HeXi University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qiao University
Hubei University
Hunan City University
Hunan University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iangsu University
Jiangs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angxi Normal University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Jilin University
Jiujiang University
Kunming University
Lanzhou University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LiaoNing University
Liaoning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
Minjiang University
Nanchang University
Nanjing University
Nanyang Normal University
Ningxia University
Peking University
Qing University
Qinghai University
Shandong Economic University
Shanghai Dance School
Shanghai Finance University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Maritime University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Shantou University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ShanXi University
Shenzhen University
Sichuan Normal University
Sun Yat-Sen University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University
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
Tianj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Tibet University
Tongren University
Tsing Hua University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University of Jinan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University
Wuzhou Universit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Xi'an Institute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XinJiang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Yang-En University
Yangtze University
Yanshan University
YunNan Agriculture University
YunNan University
Zhejiang University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新加坡的公立大學一般只承認國內一本211重點大學的學歷,高中生的高考成績,私立學校的話,國內正規辦學的學校的學歷都是承認的。
❻ 2015年新加坡承認中國重慶醫科大學學歷嗎
如果你是要詢問的是新加坡醫葯理事會是否承認重慶醫科大學學歷以便申請在新加坡執業?那麼很遺憾,答案是不。
新加坡醫葯理事會只承認以下8家中國內地大學的學歷:
北大,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
❼ 新加坡承認哪些中國醫學類大專畢業證書
新加坡政府不認可除中醫類以外的任何中國醫學類文憑。
❽ 新加坡認可的中國大學都有哪些
http://sat.mom.gov.sg/satservlet
這個是新加坡人力部網站上新加坡工作證申請評估系統的網址
它是一個測試評估,根據你的背景,看你是否有機會申請到相對的工作準證
你可以在裡面輸入一些信息,然後他會評估你得到這些准證的可能性。
如果你的學校能夠在裡面找到,那麼新加坡政府就會承認你的學歷。
英文的,如果看不懂,那麼在新加坡工作就很麻煩了。。。
如果要申請簽證,http://www.mfa.gov.sg/shanghaichi/新加坡駐上海領館的網址,你可以看到相關信息,或者打電話直接去問。
剛才順便查了一下,有一個hebeipolytechnicuniversity,不知道是不是你學校的英文名。如果是,那就對了。
看一下下面的圖片。不懂可以再問我。
❾ USMLE承認的中國醫學院有哪些
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吉林醫葯學院、安徽中醫葯大學、安徽醫科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等。
1、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最高醫學研究機構,1951年8月創建於上海,1958年遷至北京。2003年,遵照中央軍委決定承建解放軍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下設11個研究機構和307醫院、解放軍醫學圖書館、實驗儀器廠、實驗動物中心、研究生隊等附屬機構。
駐地分布於北京、天津、吉林、黑龍江四省市。主要承擔軍事醫學、基礎醫學、生物技術、衛生裝備和葯物研究任務,肩負軍事斗爭衛勤准備、反恐防恐衛勤准備和疾病防控衛勤准備使命。
根據2016年3月信息顯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有中國科學院院士4人,中國工程院院士7人;
有國家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4個,解放軍重點實驗室10個,天津市工程中心1個,天津市重點實驗室1個;有6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碩士學位授權二級學科36個。
2、吉林醫葯學院
吉林醫葯學院(JILIN MEDICAL UNIVERSITY)位於吉林省吉林市,學校是吉林省獨立設置的一所西醫本科院校。
吉林醫葯學院的前身是1952年組建的東北軍區空軍長春護士訓練隊,1954年8月,更名為空軍461醫院附屬高級護士學校。
1993年6月,更名為空軍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04年8月,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學校由軍隊整體移交吉林省,定名為吉林醫葯學院。
截至2016年11月,學校佔地面積52.73萬平方米,建築面積27.42萬平方米。固定資產11.41億元,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66億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85.91萬冊,中外文資料庫23個。
有專任教師492人,有全日制在校生9419人,其中本科生8029人。設有9個教學院、系,2所附屬醫院和2所非直屬附屬醫院,開設17個本科專業及專業方向,6個專科專業,涵蓋醫、理、工、管4個學科門類。
3、安徽中醫葯大學
安徽中醫葯大學(Anhu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坐落於有「江南唇齒,淮右襟喉」之稱的歷史文化名城——合肥,為安徽省高等教育振興計劃「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建設」高校、安徽省高校編制備案制管理試點單位。
安徽中醫葯大學創建於1959年,其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安徽省中醫進修班(學校)。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醫學院,郭沫若先生題寫校名。
1970年,安徽中醫學院並入安徽醫學院。1975年,國家教育部批准恢復安徽中醫學院。2000年,安徽省醫葯學校並入安徽中醫學院。
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醫學院的基礎上組建成立安徽省中醫葯科學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醫學院更名為安徽中醫葯大學。
截至2018年5月,學校佔地總面積1171畝,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三個校區;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8907萬元;
圖書館藏書近200萬冊(其中紙質圖書98.93萬冊),古籍部珍藏古籍線裝書3.3萬冊;有全日制在校生14820人(其中博士生、碩士生1246人),有教職工3000多人(含附院);
有16個二級學院(部)(含3所直屬附屬醫院)、5所非直屬附屬醫院,開辦24個本科專業;有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25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點、5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國內一流學科B類項目1個。
4、安徽醫科大學
安徽醫科大學(Anhui Medical University),簡稱「安醫大」,位於安徽省會合肥市,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三方共建。
學校前身是1926年5月創辦的上海東南醫學院。1949年底,響應中共中央華東局「面向農村,走向內地」的號召,東南醫學院內遷安徽省,成為安徽省第一所高等醫科院校。1952年,改名為安徽醫學院。1996年6月,經國家教委批准,更名為安徽醫科大學。
截至2018年5月,學校有梅山路校區、翡翠路校區、東校區(在建)、巢湖臨床醫學院院區等4個主要校區,校園佔地面積1820畝。設有16個直屬教學機構,6所直屬附屬醫院,9所非直屬附屬醫院。
在職教職醫護員工11426人,其中校本部在職教職工1253人,專任教師702人。設有31個本科專業。臨床醫學、葯理學和毒理學、分子生物學與遺傳學3個學科進入ESI全球排名前1%。
擁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國家中醫葯重點學科,14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18個省級重點學科。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11943人,全日制研究生3934人,留學生407人。
5、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
包頭醫學院成立於1958年,是新中國在少數民族地區較早建立的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之一。經過60年曲折歷程,包頭醫學院已發展成為一所有特色有影響的區屬高等院校,共培養各級各類人才2萬多名,為內蒙古自治區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醫葯衛生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坐落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東河區,佔地面積67萬余平方米,建築面積26萬余平方米,已形成集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職業教育為一體的辦學格局。
以醫學為主,管理學、理學、法學、文學、教育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學科體系。教學行政用房14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3043萬元,各類圖書文獻64萬余冊(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吉林醫葯學院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徽中醫葯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安徽醫科大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內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