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拜天公有什麼講究
㈠ 拜天公有趣的三個習俗,加理由。
每年正月初九舉行。當地群眾視這一天為最高神天公的生日,非常重視。臨近節日,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製作龜粿、發粿等,作為供品。紅龜粿呈龜紅色,打龜甲印,象徵長壽。節日前夕,全家老少必須「守壽」到午夜。節日當天早晨,各家紛紛燃起鞭炮,向天公磕頭作揖,希望天公保佑人壽年豐,四季平安。
供品有香 、鮮花、敬茶、水果、素食五牲 、五齋(香菇、冬粉、木耳、金針、土豆)、六菜(六種素料的菜碗,用紅碗裝成一碗一碗的,數量有分6碗12碗.24碗.36碗.72碗.108碗)、山珍海味(鹽巴、米、糖、姜、綠豆或紅豆 )、紅龜粿、發粿、壽面或面線、紅圓 或湯圓、糕餅、糖果、餅干、點心、五色金金紙(大百天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或 四色金金紙(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如果燒金紙的空間時間都允許,可以加燒神馬,雲馬,甲馬,金錢給天兵天將。
有些食品在拜天公時是不可上供桌當供品的: 水果有「楊桃」、「李子」、「西紅柿」、「番石榴」、「榴槤」不可拜,因西紅柿、番石榴(原名番石榴多子,且冠有番字不雅;釋迦像釋枷牟尼的頭,榴槤氣味怪異,所以都不可拜。
理由:
農歷大年初九,是福建人拜天公、大過年的日子,這一天凌晨的拜天公儀式,比大年除夕迎新春、接財神更熱鬧,更隆重,祭拜儀式過後,大家吃一頓豐富的年餐,以示團圓、吉祥。
福建人拜天公,除了感恩外,也祈求天公在新的一年,賜福給全家人,讓合家大小平安,步步高升。
大年初九凌晨,成千上萬的燒豬和雞、鴨,將是祭拜天公的主要祭品,以祈求新春大吉大利。天公誕的祭拜儀式,是從大年初八深夜開始,一直持續到初九凌晨。
燒豬,是孝敬天公的重點祭品之一,一些經濟不錯的家庭,甚至訂購大燒豬供拜,而普通的家庭也以小金豬或燒肉祭拜,以祈求天公帶來好運。
所以,拜天公這一天,燒豬的銷量非常可觀。當天祭拜天公的大小燒豬,超過數萬只之多。
而早在大年初八,燒豬店推出的大、小燒豬,非常搶手,銷量也可觀,大家都趕早買燒豬及其它祭拜用品,為夜晚的祭拜天公作好准備。
據烏美2道焱全燒臘中心老闆卓照發說,今天大年初八,包括他已接到1000隻燒豬的訂單,估計可賣出超過1500隻大小燒豬,銷量不比去年差。
往往在大年初八,就像除夕一樣,一清早巴剎就鬧哄哄一片,不少人紛紛擁到巴剎購買雞、鴨、大魚、大肉和水果,扛著一棵棵的甘蔗回家。
忙碌烹煮一番後,深夜時辰一到,就擺好豐富祭品,安好天公座,點起香燭祭拜天公。祭拜天公的祭品,包括雞鴨、魚蝦、甘蔗、水果、香燭、大金、小金、香燭、龍香等等。
拜天公時,必須誠心膜拜,一點不能馬虎,早年還要燃燒爆竹,徹夜響個不停,一直拜到大年初九凌晨時分,才圓滿結束,這時全家人一起享用豐富年餐,才上床睡覺。
據卓照發說,從訂單來看,今年的小金豬最搶手,大金豬銷量也不錯,他估計年初八從早到晚,會有更多人到店裡買大小燒豬,門市估計可賣出數百隻大小燒豬。
卓照發說,農歷新年的兩個燒豬大旺日,是大年除夕與大年初八。除夕是祭拜神明、祖先的日子。大年初九拜天公,都少不了燒豬。到了大年十五的元宵節,燒豬的銷量也很可觀。
拜天公源自明朝
傳說明朝時一年的農歷新年,倭寇在福建沿海一帶,殺人放火,搶奪財物,鄉民扶老攜幼逃命。
鄉民在黑夜中逃到一處偏僻郊野時,眼見倭寇就要追上,大家感到萬分驚恐,突然前面出現一大片蔗林,鄉民便逃入蔗林躲避,避過倭寇,逃過鬼門關。 這天正是大年初九,逃出生天的鄉民都認為這是天公救命,於是每年的大年初九凌晨便祭拜天公,以謝救命之恩。而拜甘蔗也具有不忘蔗林藏身救命之恩。
另一傳說是,古時有一名孟將軍,他到某個地方,只要喝了當地的水,就會講當地的話,他就以這門本事辨別漢人。
可是他到了福建,手下竟然拿了外省的水給他喝,結果他一直不懂講福建話。他便以為福建人不是漢人,就下令大開殺戒,福建人枉死無數。
到了大年初九那天,從外省運來的水喝光了,孟將軍才喝到福建的水,會講起福建話,這時他才知道殺錯人,馬上下令封刀。而福建人認為這是天公所賜,讓他們逃過大劫,便在初九凌晨拜天公謝恩。
㈡ 拜天公用菜碗要哪幾樣 素菜為主五牲為輔
在中國閩南地區,有正月初九拜天公的習俗,是當地群眾非常重視的節日,傳說這一天為最高神天公的生日。臨近節日,每家每戶會打掃衛生、製作龜粿、發粿等,作為供品。拜天公還有許多講究,那麼,拜天公用菜碗要哪幾樣,拜天公的時間地點有沒有特殊規定,下面將進行大略介紹。
拜天公用菜碗要哪幾樣?
拜天公用素菜五牲,以表上天有好生之德。
用菜碗,多以素菜為主,五牲為輔。
素菜主食為一盤紮上紅紙的面線三束,亦可將面線燙熟分裝三碗,每一碗上再各置一顆黑砂糖。還有清茶三杯、五果、六齋,亦有在六齋外,再加菜心、豌豆、綠豆、豆輪、麵筋、麻栳等乾料,組成十二碗、二十四碗或三十六碗的菜碗,以及糖塔、糖盞等
五牲為全雞、全鴨、全魚、全豬、全羊等,亦有用魚卵、豬肉或豬肚的。
更有額外的甜料、紅龜粿。
拜天公的時間
根據各地區不同有不一樣的安排及習俗。在廈門、漳州地區,祭拜天公的時間約在農歷正月初九,凌晨子時一到(十一點至一點)便可開始,直到翌日清晨七點以前可。但各地區根據信仰程度不同,有百姓相信越早敬供越有誠意,會慎重地選擇在半夜先於家中敬拜天公後,再前往鄰近的天公廟上香獻敬。
節日前夕,閩南地區人民會全家「守壽」到午夜,至當天清晨,燃放鞭炮,以求健康平安。
拜天公的地點
拜天公的地點時,可分兩類:一是家中正廳有吊天公爐者,二是家中無天公爐者。若是家中有帛天公爐的話,可把供桌設於大公爐下向門外的方向,表示向天恭迎天不尊駕降臨;若是家中無天公爐者,則可將神桌設於前門口或中庭向天的方向。
㈢ 拜天公十二碗菜有哪些 貢菜講究半干半濕
中國的美食文化一直以來都是享譽世界,自古以來,有八大菜系講述了我們國家不同地域的美食文化,除此以外,中國過年時候的飯菜也自有其講究,各種肉菜都各自含有特別的含義,在傳統的祭祀文化中也有它的身影在,在祭祀中,許多的菜品被賦予特別的含義,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閩南地區祭天公講究的十二碗菜。
一,拜天公十二碗菜
拜天公貢品有許多的種類,對於果子,蔬菜,肉類都有做分類。而傳說中的十二碗菜一般分為一半濕一半干,濕以素菜為主,所謂的濕指的是蔬菜過水或者過油,像芥菜、香菇、菜花、芋頭、發菜豆腐、腐竹、紫菜等等,而其中必須要有的是香菇,有句閩南俗語叫做:「唔菇不成齋。」所使用的東西都是有寓意的,像芥菜也稱作常年菜,寓意天長地久,而像芋頭,寓意保佑子孫興旺之類的。乾的則一般使用一些閩南甜品,像寸棗、花糖、貢糖、蜜餞等等。這樣根自己家中情況合理選擇出十二碗菜。
二,祭祀前准備
時間上,為表誠意應盡可能的早一點,地點上有兩種說法,家中有庭院的,便可在庭院中隆重地擺上供桌;家中若沒有庭院的,只消將大門打開,朝著大門外的方向擺桌即可。在祭拜前,舉家沐浴更衣以表虔誠。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正式准備儀式了。
三,祭拜天公傳統禮儀
當貢品和餐桌的其他事物都准備好後,就可以正式准備祭拜天公的儀式了,打開大門,穿戴整齊,並依長幼順序上香,行三跪九叩禮,現代一般信眾則往往只有上香祝禱而已。當祭拜完成後,先燒金紙,再將天公座一起燒化,之後再撤去供桌,保佑一家平安。儀式完成後,便可安心過年。
㈣ 拜天公的習俗簡介
年初九的習俗:天生日 水果三牲拜玉帝
這習俗也就是拜天公(古人所崇拜的至高無上的神明,其位至尊,其德浩大,主宰萬物生生不息。)
年初九是天界最高神祇玉皇大帝的生辰,稱為天公生日。天公就是玉皇大帝;而道教方面稱謂:元始天尊,是世界最高的神,每當他的生日來臨,人們都用祭典來表示祝賀,從午夜零時那一刻起到凌晨四點,家家戶戶都放著鞭炮燒著紙錢。另外祭拜玉皇大帝的方式,相當盛大,在正廳的天公爐邊擺下祭壇,一般會在長板凳或者矮凳子上先擺放用金紙疊起的高八仙桌為「頂桌」,桌前並繫上吉祥圖案的桌圍,後面另設「下桌」。」頂桌「供奉用五彩斑斕的紙製成的神座(象徵玉皇大帝的寶座),前面中央為香爐,爐前有扎紅紙面線三束及清茶三杯,爐旁為燭台;其後排列五果(香蕉、甘蔗、柑、橘、蘋果等)、六齋(菜心、菀豆、綠豆、金針、木耳、香菇等)祭拜玉皇大帝;而其桌下供奉五牲(卵、豬肉、雞、鴨、魚)、甜料(糕仔、生仁、米棗等)、紅龜粿(像龜形,外型需染成紅色,打上龜甲印,以此象徵人之長壽)等祭玉皇大帝的從神。
正月初九的習俗是閩南人最最看重的「天公誕」,有「正月年初九大過年」的說法。基本只要是閩南人,都會把正月初九看成真正的新年,並在當天,准備豐盛的美酒佳餚和帶有好兆頭的黃色鳳梨(閩南語旺來:好運來)等拜祭玉皇大帝,以此答謝玉皇大帝年年保佑蒼生。以正月年初九慶祝玉皇生日快樂。
正月初九的歌謠:
年初九,天生日。世間人人都靠天。做事先求弗欺天。婆婆拜佛好修行。新華無事都念經,修得百年無毛病;交好運,退災星,好行方便發善心。
㈤ 新加坡過中秋節有什麼習俗
山西中秋節習俗
山西潞安地區過中秋節時要宴請女婿帶愛人及子女上門一起共度良辰;山西永寧地區中秋節家家戶戶都要恭祀太陰星主;山西大同地區稱月餅叫團圓餅,大小在二、三尺左右,且有中秋節守夜之俗。
陝西中秋節習俗
陝西西鄉地區過中秋節時男子要去泛舟登崖,女子則在家籌備佳宴,中秋節家家戶戶必食西瓜;陝西靖邊地區過中秋有吹鼓手走街串戶打鼓吹號,走時戶主得給賞錢;陝西洛川地區中秋節時家長要率子女攜帶禮物去老師家拜節。
四川中秋節習俗
四川嘉定地區的人們過中秋節時要祭土地神,上演雜劇、聲樂等,俗稱「看會」,四川人中秋節除了吃月餅外,在中秋節還要舉行打粑、殺鴨子等娛樂活動;有的人會在中秋節夜晚將桔子挖空,裡面點上蠟燭,懸掛在自家門口,以示慶祝;也有兒童在柚子上插滿香,沿街舞動,俗稱「舞流星香球」。
福建中秋節習俗
福建浦城地區過中秋節時女子穿行南浦橋,以祈求長壽;福建建寧人中秋夜要在門前掛旛燈向月宮求子;福建上杭地區的人們過中秋節時,人們會以竹筐作為月姑的替身,如有大神降臨,竹筐就會搖擺,依搖擺的次數來卜吉凶;福建金門人中秋拜月前要先拜天公,天公用仙桃型的紅果代頂,俗稱「天公果」,拜月用的紅果要雕成豬羊的形狀,數目一定要九豬十六羊。
江西中秋節習俗
在江西吉安地區中秋節傍晚,村村寨寨都要用稻草燒瓦罐,瓦罐燒紅後將醋倒進去,讓其香味飄散於全村;江西新城地區過中秋時,從八月十一夜開始要在自家門前懸掛通草燈,大街小巷鼓樂陣陣,熱鬧非凡,直至八月十七才算結束。
山東中秋節習俗
山東慶雲地區農家在八月十五日要大祭土穀神,俗稱「青苗社」;山東諸城、臨沂和即墨等地除了祭月外,還要上墳祭祖,即墨地區的人們中秋節家家戶戶要吃一種叫「麥箭」應急食品。
河北中秋節習俗
河北萬全地區的人們稱中秋為「小元旦」,過中秋節時要在月光紙上繪太陰星君,懸掛關帝夜閱春秋像;河北河間地區的人們稱中秋雨為苦雨,中秋節若下雨,意味著當年收獲的青菜味道含苦味。
江蘇中秋節習俗
江蘇無錫地區的人們中秋夜要燒斗香,香斗四周糊有紗絹,繪有月宮中各類景色,香鬥上面插有紙扎的魁星及彩色旌旗;上海人中秋宴多以桂花蜜酒佐食。
中秋節,為每年農歷的八月十五。按照中國的農歷,八月為秋季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又稱秋夕、八月節、八月半、月夕、月節,又因為這一天月亮滿圓,象徵團圓,又稱為團圓節。民間中秋節有吃月餅、賞月、賞桂花、猜燈謎等多種習俗。中秋節起源於中國,是東亞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中秋節不單單是華人的節慶,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日本、越南、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節日。
中秋節在新加坡是相當熱鬧的。節日降臨前的一個月,月餅燈籠就開始上市了。月餅,不僅滿足人們的口福也用來祭祖拜月,更是親戚朋友互相饋贈的節日佳品。除了月餅,中秋節的另一種節日佳品是「柚」。
對年輕人而言,令他們感到興趣的是各式各樣製作精美的燈籠,他們也趁著節日的機會,展露製作燈籠的才華,大人們也可以在一年一度的燈籠製作比賽及花燈展覽會上盡情娛樂。
新加坡人也可以參加由民眾聯絡所或會館主辦的中秋晚會。一家人一起賞月也是一件美事,在家中擺上瓜果、月餅,再添上孩子們的燈籠,就是一個溫馨、和諧的中秋夜。為了使中秋佳節的氣氛更濃,慶祝活動更普遍,建議在公共場所張掛燈籠,同時主辦猜燈謎等活動。
㈥ 拜天公的簡介 關於拜天公的介紹
1、拜天公,正月初九。是閩南人最重視的節日,流傳於福建閩南,海南,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閩南人聚集地。每年正月初九舉行。
2、當地群眾視這一天為最高神天公的生日,非常重視。臨近節日,家家戶戶都要打掃衛生、製作龜粿、發粿等,作為供品。紅龜粿呈龜紅色,打龜甲印,象徵長壽。
㈦ 拜天公要准備什麼東西
拜天公的供品,頂桌和下桌的特色也不同,頂桌是獻給最尊貴的天公,以清素的齋品為主;下桌是獻給天公的部屬神明,因而是以五牲等葷食為主。
頂桌得備鮮花一對,點上一對蠟燭,並在凈香爐前擺上三隻茶杯,斟上清茶,而頂桌的清素供品,一盤為紮上紅紙的面線三束(亦可燙熟分裝三碗,每一碗上再各置一顆黑砂糖)、五果(如柑橘、蘋果、香瓜、甘蔗、香蕉等水果);
六齋(如金針、木耳、香菇、冬粉、土豆、紅棗,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備之意),亦有在六齋外,再加菜心、豌豆、綠豆、豆輪、麵筋、麻栳等乾料,組成十二碗、二十四碗或三十六碗的菜碗,以及糖塔、糖盞等。
下桌的葷食供品為五牲(如全雞、全鴨、全魚、全豬、全羊,亦有用魚卵、豬肉或豬肚、豬燙熟即可;此外,還有紅龜粿、甜料(如米棗、甜糕)等。
(7)新加坡拜天公有什麼講究擴展閱讀:
拜天公禁忌
舊時在潮汕地區,「天公生」這一天還有許多禁忌:早晨起來洗臉後洗臉水不可倒入污溝、地上,恐污了天公的臉,一旦倒了,不尊敬天公,恐遭天責。
要將洗臉水倒於尿桶、尿缸、廁所(不露天的);當天露天場所不掃地,屋內掃的垃圾也要停放起來,第二天才倒外面;小孩不可在露天場所小便,否則是對天公不恭,天公必責;
婦女內長短褲一律不準晾於外面,要在室內,否則有辱天公,陰陽相沖,必遭天責;大小便桶當天不可到池塘洗滌;農民不去挑糞,恐怕潑在地上污了天神、日爺。
㈧ 拜天公的習俗程序
閩南習俗初九拜天公程序
拜天公建議使用:
鮮花:香花、花束、盆花、盤花...等等。
敬茶:熱茶、飲料、汽水、素酒、黑麥汁、等等。
水果:拜天公必須使用五色水果 (當下時節的新鮮水果,一般是鳳梨、蘋果、柑橘、甘蔗、梨子等)。
素食五牲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殺生)(有麵粉,糖果,冰糖,冬瓜糖等糕點製品)。
五式或六式菜碗(素食菜)。宮廟使用的有以下:
山珍海味:鹽巴、米、糖、姜、綠豆或紅豆
五齋:香菇、冬粉、木耳、金針、土豆。
方便一般民眾在家中准備來使用!
五個紅碗放五樣素食菜式加一份湯 剛好符合 五齋六菜!
紅龜粿 發粿。
壽面 或 面線。
紅圓 或 湯圓。
甜點:糕餅、糖果、餅干、點心...等等。
植物油酥油燈 或 大型斗燭 一對,十斤的很夠份量。
爆竹。(條件許可的話,拜圓滿之後要放爆竹,當然島內沒法放,只能免了)
閩南民間有些食品在拜天公時是不可上供桌當供品的,在此舉出:
依照古禮的正式程序:
拜天公建議使用:
質量高級一點的香 (不含化學有毒物質) 例如水沉香或是老山檀香,因為是天公生可以用壽字香。
鮮花:香花、花束、盆花、盤花...等等。
敬茶:熱茶、飲料、汽水、素酒、黑麥汁、等等。
水果:拜天公必須使用五色水果 (當下時節的新鮮水果),如果可以的話,用進口的蘋果和高級的水梨為主,配合時令的柑橘和蜜棗。
素食五牲 (上天有好生之德~不殺生)(有麵粉,糖果,蒟蒻,糕點製品)。
五式或六式菜碗(素食菜)。宮廟使用的有以下:
山珍海味:塩巴、米、糖、姜、綠豆或紅豆
五齋六菜和菜碗(數量有分6碗12碗.24碗.36碗.72碗.108碗)。
五齋:香菇、冬粉、木耳、金針、土豆。
六菜:六種素料的菜碗。
而菜碗就是看個人要用素料還是青菜,用紅碗裝成一碗一碗的,上面的數量就是。
一般家中的神明有備這些東西的話,大部份就是山珍海味、五齋六菜較多。
宮壇使用,祝壽時,是用以上項目,但是有祭天台的話,就分第幾層要放多少的菜碗。
一般家庭祭祀就是將五齋六菜合而為一!
方便一般民眾在家中准備來使用!
五個紅碗放五樣素食菜式加一份湯 剛好符合 五齋六菜!
紅龜粿 發粿。
壽面 或 面線。
紅圓 或 湯圓。
甜點:糕餅、糖果、餅干、點心...等等。
金紙::五色金(大百天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或 四色金(大百壽金、壽金、刈金、福金),最好選用正錫箔的製品。環保金紙也不錯,最高級的是正手工正錫箔的。如果依照民俗可以使用天金+尺金 的組合 外加一些高錢(篙錢),如果燒金紙的空間時間都允許,可以加燒神馬,雲馬,甲馬,金錢給天兵天將。
植物油酥油燈 或 大型斗燭 一對,十斤的很夠份量。
爆竹。(拜圓滿之後要放爆竹當然)
閩南民間有些食品在拜天公時是不可上供桌當供品的,在此舉出:
水果有「楊桃」、「李子」、「西紅柿」、「番石榴」、「榴槤」等不可拜,因西紅柿、番石榴(原名番石榴多子,且冠有番字不雅;釋迦像釋枷牟尼的頭,榴槤氣味怪異,所以都不可拜。
1、 「番石榴」、「蕃茄」:因為這二種水果多子且不易消化,在人或鳥、狗等動物食用之後,經由胃腸隨排泄物流出而遍地繁衍,(俗稱狗屎 )恐有不潔,用以祭神,似嫌誠心不足,故一般民眾多不採用,。但,燕巢鄉農會大力推廣番石榴上供桌的活動,希望能打破此一禁忌,至於成效如何就有待觀察了。
2、 另外也有人不採用「楊桃」和「李子」祭祀。原因是因楊桃是外來水果(洋桃)不宜用來祭祀;而道教不以李子當祭品,是因太上老君,姓李名耳,為避其名諱而不採用。,有無道理,端看祭祀者了,一般而言,圓形的水果較受歡迎,取其圓滿之意。
不拜是不會怎樣,不過民俗流傳是有拜有保佑,真的忙就到附近的大廟有設凌霄寶殿的,去禮敬祭祀一下玉皇上帝也是好的。
依照古禮的正式程序:
1.神前擺供牲饌祭品。
2.點燃神案蠟燭。
3.神前獻茶三杯。
4.焚香迎神。
5.敬酌一杯酒。
6.擲杯筊請問神明(天兵天將)之降臨。(三聖杯表示神明降臨),因為天公不會降臨人間,所以是天兵天將降臨。
7.神明既降,敬第二杯酒。
8.對神明有所祈禱者,擲杯筊請問神明允諾否。
9.敬第三次酒。(敬完約等五分鍾至十分鍾)
10.擲杯筊問神明餐畢已否。(一聖杯即可)
11.雙手捧持金紙與爆竹,拜供神明察納。
12.焚燒金銀紙並燃放爆竹。
13.持酒潑灑金銀紙,稱曰「奠酒」,然後撤收祭品。
㈨ 拜天公為什麼放鞭炮 拜天公圖片
放鞭炮是中華民族傳統民俗,據了解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在我國,幾乎喜慶的 節日 都會放點鞭炮。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九,沿海地區拜天公的時候也不例外。那麼拜天公為什麼放鞭炮呢?且隨 民族文化 一起來看看拜天公放鞭炮的緣由及拜天公圖片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