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在新加坡什麼地方
⑴ 戴森吹風機是哪裡產的
英國品牌。但是產地可能為英國、新加坡、中國
⑵ dyson是什麼牌子
戴森公司(英語:Dyson Ltd)是英國的一家電器公司。該公司是世界首家研發生產旋風分離式吸塵器和首家生產無葉風扇的公司。
戴森的創業地和總部位於英國威爾特郡馬姆斯伯里,創辦者是詹姆士·戴森。現在除了風扇和吸塵器之外,戴森也開始生產烘手機等電器產品。
2014年5月20日,中國上海戴森於今日推出新一代戴森Cool™無葉風扇,為繽紛炎夏驅散酷暑。
這款全新的戴森無葉風扇與前代產品相比,靜音性能提升多達75%,能耗降低40%,且強勁性能絲毫不減。
如今,戴森已經成長為由全球1,000多名工程師組成的技術創新公司,其產品也在通65個不同國家的市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戴森的工程師和科學家分駐在英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三地。他們擁有流體力學、原型機製造、電子技術、機械工程、聲學、微生物學等不同的專業背最。
(2)戴森在新加坡什麼地方擴展閱讀:
全球戟森
從馬姆斯伯里到馬來西亞,從芝加哥到新加坡,戴森的團隊遍布全世界,每位成員都對公司的成功至關重要。戴森數碼馬達是戴森產品的技術核心。最近,戴森剛剛在新加坡投資了一個新的馬達工廠,以進步完善戴森數碼馬達的生產。
⑶ 戴森電動車真容曝光!續航966公里大型SUV,成本價129萬
車東西5月17日消息,據外媒《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英國戴森公司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最近向媒體展示了戴森製造的電動汽車。戴森造車一直以來都收到廣泛的關注,但無論是戴森還是各大媒體卻從未曝光實車圖片,此次《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報道也是該車內外飾首次曝光。
▲外媒《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截圖
戴森汽車長5米,寬2米,高1.7米。雖然使用了較輕便的鋁制車身,但整體重量還是達到了2.6噸。動力方面,戴森汽車採用了兩台最大功率為200kW的電機,綜合功為536馬力,最大扭矩為651N·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4.8秒,最高速度達到了每小時125英里(約合201km/h)。續航達到了600英里(約合966公里),續航能力甚至比燃油車還要強。
雖然戴森汽車有著漂亮的參數,但在去年10月10日,戴森公司公開宣布放棄電動汽車項目。在此次采訪中,戴森本人也第一次公開表示電動車項目已經失敗。
詹姆斯·戴森個人向汽車研發項目就投入了5億英鎊(約合43億元人民幣),公司投入的資金更多。他說:「我們曾經嘗試,但是失敗了。生活並不是一帆風順。」
據詹姆斯·戴森透露,戴森汽車的成本價格為大約為15萬英鎊(約合129萬元人民幣),遠遠高出普通汽車的造價,投入市場之後的售價將會更高,市場表現可能不會很好,甚至可能出現巨額虧損。戴森公司認為,造車風險太大,因此果斷停止了造車項目。
不過,雖然戴森放棄了製造電動汽車,但戴森還會投入25億英鎊(約合210億元人民幣)用於電池、自動化、空氣動力學以及照明方面的研發,還將在新加坡建立研發中心。戴森放棄造車之後,現在看好固態電池市場,可能將在未來與車企合作,將固態電池產品裝進電動車當中。
一、戴森首次展示原型車 續航可達近千公里
據外媒《星期日泰晤士報》報道,戴森公司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James Dyson)在英國威爾特郡的戴森研發中心展示了戴森汽車項目的原型車。在現場,戴森本人公布了這款車的參數性能,同時也首次公開闡述了放棄造車的原因。
戴森汽車在公司內部的代號為N526,這款車在此之前還沒有向外界公開過實車,僅有幾張圖片。此次戴森公司也是首次公開這款電動車的原型車,但《星期日泰晤士報》僅有兩張戴森汽車的實拍圖片,外觀上僅能看到車輛側面,內飾也僅能看到第一排座椅。
▲外媒《星期日泰晤士報》發布的兩張現場實拍圖片
在外觀方面,戴森汽車的尺寸非常大,長度為5米,寬度為2米,高1.7米,是一款大型7座SUV。車身採用輕便的鋁製成,但車重也達到了2.6噸,比一般電動車更重。
整體來看,戴森汽車的風格偏向運動,據詹姆斯·戴森介紹:「戴森汽車擋風玻璃的傾斜程度比法拉利的更大。」從外觀上看,戴森汽車整體的動感更強。
此外,戴森汽車的車輪比現售的任何一款SUV車型都要大,輪轂與胎面的整體直徑將近1米。詹姆斯·戴森表示:「戴森汽車上的輪胎可以將低滾動阻力,經濟高效,而且乘坐舒適。」
戴森汽車最牛的地方在於動力電池。據介紹,戴森的工程師花費數十年的時間研發出了一款輸出功率大、運行安靜還能快速充電的電池。這一電池技術目前已經用於戴森的吸塵器、直發器產品。戴森汽車上使用的這塊動力電池,可以讓車輛的續航達到600英里(約合966公里)續航能力甚至超過大多數的燃油車。
詹姆斯·戴森對車輛的續航能力感到非常自豪,他表示,在寒冷的二月,戴森汽車以每小時70英里(約合113km/h)的速度高速行駛,打開車內的暖氣,音響開到最大聲,續航也不會明顯降低。
內飾部分,戴森汽車共有3排座椅,7個座位。座椅頭枕設計成圓形,像棒棒糖插入座椅當中。座椅整體比較輕薄,但是非常牢固地固定在車上。詹姆斯·戴森表示:「我不喜歡扶手椅一樣的汽車座椅,因為傳統汽車座椅沒有足夠的腰部支撐,久坐就會導致腰疼。」
▲戴森汽車內飾
除此之外,儀錶板信息都像是全息投影的,直接顯示在駕駛員的視線內。在駕駛過程中,無論是速度、里程以及導航信息,都不用低頭查看。
動力方面,戴森汽車採用了兩台最大功率為200kW的電機,綜合功為536馬力,最大扭矩為651N·m,百公里加速時間為4.8秒,最高速度達到了每小時125英里(約合201km/h)。
二、戴森電動車成本129萬 市場可能不買帳
戴森既然有能力造出高於行業水平的電動車,那為什麼還要放棄呢?
去年10月,詹姆斯·戴森在一封寫給員工的郵件中表示:「做出這個決定並不是因為產品出現了問題,也不是因為汽車團隊出了問題,生產汽車更為復雜,我們的汽車團隊也已經做出了非常大的成就,但由於找不到合適的買家,我們不得不取消該項目。」同時,戴森認為公司研發的電動汽車在投入市場後可能難以收回成本,所以果斷取消了電動車項目。
而在研發過程中,詹姆斯·戴森個人就向汽車研發項目投入了5億英鎊(約合43億元人民幣),公司投入的資金更多。
▲去年10月10日,戴森發布公告取消電動車項目
在此次《星期日泰晤士報》的采訪中,詹姆斯·戴森也首次向媒體公開了戴森放棄造車的原因。
詹姆斯·戴森表示:「電動汽車的製造成本非常高。動力電池、電池管理、電子設備、冷卻系統……這些部件的造價比燃油車都要高得多。」如果這樣計算,每一輛戴森汽車的成本大約為15萬英鎊(約合129萬元人民幣),成本價格遠遠高出其他車企的製造成本。
此外,詹姆斯·戴森還表示,寶馬、奧迪以及捷豹路虎汽車雖然在生產純電動車,但每賣出一輛車,公司都將承受較大的虧損,這些車企目前還是依靠燃油車的銷售獲得利潤,否則還將出現更大的虧損。
他說:「這些車企之所以製造電動汽車,是因為歐盟嚴格的二氧化碳排放法規,電動車和燃油車的綜合排放讓車企符合規定。但是,戴森公司沒有燃油車產品線,如果造電動車必須每一輛車都有利潤,否則對整個公司的經營都將產生威脅。這樣的風險太大了。」
目前,在電動車行業最成功的特斯拉,在研發過程中已經燒掉了超過190億美元(約合1349億元人民幣)來自投資者的現金,不過公司至今還是沒有盈利。因此,一些批評家認為,汽車產業將是一個註定失敗的「無用的項目」。
伯明翰大學伯明翰商學院商業經濟學教授David Bailey就表示:「由於汽車研發有龐大的資金需求,這永遠都不是一件行得通的事。」
不過詹姆斯·戴森卻不這樣認為,他說:「汽車肯定不是一個無用的項目。當我們從2014年開始運營的時候,我們擁有優秀的技術和較長的續航,這是滿足市場需求的。但是後來,我們看到其他公司幾乎都是虧本生產電動汽車,這對我們來說風險太大了。」
而在戴森造家用電器的歷程中,也出現過類似的狀況。戴森公司曾經推出過一款滾筒洗衣機產品,滾筒可以像兩個方向旋轉,能夠模擬手洗。這一洗衣機產品被外媒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評為詹姆斯·戴森的十項傑出發明之一。不過這台洗衣機在發售五年之後就因生產成本實在太高而下市。
▲戴森洗衣機曾被評為詹姆斯·戴森的十大傑出發明之一
戴森的汽車項目與這台洗衣機有著類似的命運,只是汽車產品還沒正式量產銷售,就已經被叫停。
三、戴森繼續投25億英鎊 賣不了車 就賣固態電
在正式放棄電動車項目之後,戴森還將繼續在電池、機器人技術、空氣動力學以及照明方面從事研究,這些技術也將應用於戴森的家電產品。
戴森汽車項目曾經有500多名研發人員,詹姆斯·戴森表示:「這些研發人員都是汽車領域的優秀人才。」
據了解,這500餘名研發人員將繼續從事研發工作,接下來將在英國馬姆斯伯里、哈拉文頓以及新加坡建立研發中心。
對此,戴森還將砸下25億英鎊(約合215億元人民幣)。
實際上,戴森還希望利用現有技術,與其他車企合作研發電動汽車。詹姆斯·戴森表示:「盡管我們放棄了汽車項目,但戴森可以為其他車企提供固態電池,在汽車行業站穩腳跟。」
外媒《星期日泰晤士報》發現,詹姆斯·戴森在說這句話的時候輕輕嘆了一口氣,或許賣動力電池是戴森公司的一次無奈的妥協。
▲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
詹姆斯·戴森表示,向其他車企出售固態電池是一個進入汽車行業的選項。他認為,固態電池是電動車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因為固態電池比鋰離子電池更加節能,並且更小、更輕。固態電池運行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少得多,因此也不需要既復雜又昂貴的冷卻系統,同時運行更穩定,不易燃,不易爆炸。此外,廢舊電池回收也更加容易。
最近一段時間,有不少外媒報道稱英國政府可能在2035年之前全面禁止燃油車銷售,詹姆斯·戴森認為:「2035年停售燃油車絕對可行。實際上,2030年可能就會實現。我討厭燃油車。」
采訪結束時,在威爾特郡的戴森研發中心,用於製造汽車的白色龍門架已經停止使用,但詹姆斯·戴森告訴現場記者:「車庫的門永遠都不會關閉。」隨後,詹姆斯·戴森關閉了放置戴森原型車的車庫大門。
結語:電動汽車好產品將越來越多
戴森2017年宣布開始造車,2019年宣布放棄,期間也投入了大量研發資金。但發現商業環境並不能讓其盈利時,戴森及時止損,停止了這個項目。如今,在電動化浪潮中,美國有特斯拉,中國有蔚來、小鵬、理想……這些新造車企業殺入汽車製造行業,在電動車領域的影響力已經讓傳統車企瑟瑟發抖。
戴森主動放棄造車項目固然非常可惜,或許我們暫時就看不到像戴森一樣優秀的電動汽車了。不過,在傳統玩家和新玩家共同競爭的今天,好產品、新產品只會越來越多。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⑷ 天貓戴森官方旗艦店是直營么
是。
天貓戴森官方旗艦店為品牌直營售賣的產品均為國行版,所有的產品是在英國總部研發,所有零部件由全球采購,在馬來西亞/菲律賓/中國組裝完成,而其「核心技術」戴森數碼馬達生產基地則位於「新加坡」。
天貓戴森官方旗艦店正處於活動期,價格優惠,還會有各種贈品,並在國內享受售後保修服務。
⑸ 吹風機熱賣,戴森創始人晉升英國首富,卻宣布總部將搬走
說到2018年最具刷屏效應的產品,戴森的自動卷發棒絕對榜上有名。
神奇、便捷、雞肋、華而不實……全球的美妝博主和買家們對這款產品看法不一。不過,這並沒有阻止戴森企業憑借美發產品和傳統的家電產品在亞洲市場過去一年的高歌猛進,該公司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也因為在亞洲市場取得的巨大成功,一舉成為了英國首富。
詹姆斯·戴森 圖據Getty Image
而就在該公司於本周二(1月22日)宣布其在2018年創紀錄的11億英鎊利潤後,他們又在同日宣布了另一重磅消息——據彭博社報道,戴森宣布,將把公司總部從英國西南部的威爾特郡遷移至新加坡。
公司解釋稱,此舉原因並非受英國脫歐影響或追求更低稅率,而是因為亞洲市場發展的加速。
「亞洲是戴森成長最快的市場,特別是中國、韓國和印度,都有強勁的成長。」戴森首席執行官吉姆·羅文表示。他指出,亞洲業務目前已經佔到了戴森總利潤的一半以上。
盡管公司方面對這一問題作出了澄清,然而,隨著英國脫歐最後期限將至,英國企業接連「出逃」,此前明確支持英國「脫歐」的戴森公司創始人在此時做出這樣的決定,不能不令人畫上一個問號。
戴森總部將遷移:確保「面向未來」
據彭博社報道,戴森公司1月22日宣布,由於新產品需求推動,公司在2018年獲利11億英鎊,高於2017年的8.01億英鎊,而這也是該公司的年利潤首次突破10億英鎊。
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Bloomberg Billionaires Index)的預計,這一盈利額將使得創始人詹姆斯·戴森的財富增加30億美元,讓現年71歲的詹姆斯·戴森身家達到138億美元,一躍成為英國首富。該公司的新聞辦公室沒有立即回應其創始人的財富評論請求。
就在宣布這一消息的同時,更令外界關注的是,戴森公司宣布將把總部從現在的英國威爾特郡遷移到新加坡。
由於該公司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為力挺英國脫歐的知名企業家,因此,不少人懷疑此舉是否與當下英國脫歐的不確定性有關聯,或為追求新加坡低於英國本地的稅率。
但戴森公司現任CEO吉姆·羅文對此表示,遷移總部並非與脫歐問題的不確定性有關,而是因為就過去幾年的公司營收狀況來看,亞洲市場的增長勢頭正在加速。「近年來,我們在亞洲的銷售額增長率是世界其他地區的兩倍。」羅文在與記者的電話會議上表示,「總部遷移的最大目的,是確保公司『面向未來』。」
戴森卷發棒 (資料圖)
他表示,目前,亞洲業務已經佔到了戴森總利潤的50%,而在2018年的盈利增長中,更有70%要歸功於亞洲地區的強勁購買力,尤其是中國,在過去的四年間,已經從一個新興地區成長為一個規模與美國相當的市場。
《衛報》稱,這一計劃是由公司創始人戴森和其他高層團隊共同決定。此後,戴森公司的高管,包括羅文和財務總監會定居新加坡。戴森本人的發言人表示,公司創始人戴森之後將根據實際需要同時在新加坡和英國兩地開展工作。
羅文表示,戴森將在未來幾個月內就完成這一轉移工作,這意味著該項舉動可能會在英國脫歐前宣告發生。
而就外界猜測,遷移總部是否與新加坡更為低廉的稅率相關時,羅文回應稱,這些差異對於公司的搬遷來說「微不足道」,而且羅文也強調稱,戴森公司會繼續在英國繳稅。據悉,目前新加坡公司的稅率為17%,英國為19%。
將進軍電動車:前英菲尼迪全球總裁接手
在1月22日的發布會上,羅文同時表示: 「遷移總部能讓我們確保,盡最大努力抓住亞洲市場的發展機遇,同時密切關注在這一地區的投資,尤其是在電動 汽車 和電池方面。」
實際上,自2003年起,戴森已經停止在英國製造,如今所有產品均在亞洲生產。而他們在去年更宣布將進軍電動 汽車 行業,並將新加坡設為其首個電動車製造廠所在地。
公司計劃將於2020年完成工廠建造,電動車則將在2021年面世,這或許也成為了公司決定將總部遷至新加坡的重要原因。
在此前,羅文發送給全體員工的郵件中曾經表示,新加坡比較靠近 汽車 銷售高增長的地區,並且擁有廣泛的供應鏈和熟練的技術工人。
該公司透露,英菲尼迪前任全球總裁羅蘭·科魯格(Roland Krueger)將於今年4月開始常駐新加坡,負責即將戴森面世的電動車項目。
戴森產品 圖據衛報
引發英國國內批評,戴森稱會繼續在英投資
盡管公司CEO表示,這一決定是出於商業考量而非受到英國脫歐不確定性的影響,但是不少分析人士仍然認為,戴森的「出走」對於英國的脫歐進程無疑是一個重大打擊。
據CNN報道,不少英國大型企業都警告,「無協議」脫歐將使得供應鏈混亂,迫使他們將工廠及員工移出英國。
實際上,這一進程已開始——
此前,索尼公司已經決定將位於英國倫敦的歐洲總部遷移至荷蘭阿姆斯特丹,英國航運公司P&O也宣布將把旗下運行的英吉利海峽中的6艘渡輪全部改為登記到塞普勒斯,豪華 汽車 製造商賓利也已經開始囤積零件,以防在英國脫歐之後可能出現的進出口貿易混亂。
一艘P&O渡輪駛過法國加萊的海灘。該公司將在塞普勒斯重新登記其6艘跨海峽渡輪 圖據路透社
英國工業聯合會(CBI)發出警告稱,企業的接連「出逃」已經釋放出一個明確信息,即國會議員必須立即排除「無協議」脫歐的可能性,否則如果各大企業的信心全面崩塌,將難以回天。
而在1月22日的發布會上,當羅文被問到,自此之後戴森是否還能夠被稱為「英國最成功的財富故事」時,他的回答也頗為玩味。
他回應稱,戴森現在應該被稱為「國際性的 科技 公司」——此前在2014年,戴森承諾將在英國投資15億英鎊時,時任英國首相卡梅倫曾經盛贊該公司為「偉大的英國成功故事(great British success story)」。
目前,英國現任首相暫未對戴森公司的總部遷移做出評論或回應。
戴森公司創始人,詹姆斯·戴森 圖據《衛報》
英國自由民主黨議員蕾拉·莫蘭對此直言,這一舉動反映了詹姆斯·戴森本人對於脫歐缺乏信心,甚至稱其正在「拋棄英國」。英國保守黨國會議員薩姆·吉馬也在推特上稱:「戴森決定將總部搬到新加坡,反映的是狹隘的商業利益……公眾曾對戴森充滿信心,但現在戴森的決定就是對公眾的背叛。」社交媒體上也有不少網友表示,此前一直聲稱支持脫歐的戴森,做出這一舉動是虛偽的。
⑹ 特斯拉都已經落戶中國上海,戴森為什麼遲遲不來中國建廠
品牌力確實是很魔幻的東西,比如當年我因為買了一個Apple Nano(暴露年齡的產品)而入了蘋果的坑,從此之後一發不可收拾。後來在某個夏天入了一台戴森風扇,從此告別噪音猶如拖拉機的美的電風扇。在那之後的某個情人節收到了戴森吹風機,然後又把戴森吸塵器加入了購物車。不知道有多少人像我一樣,總有一種買什麼都要集齊全套的執念。照著這個思路,如果蘋果和戴森哪天推出電動汽車了,我也真的會認真考慮一下,只要它們的電池不像手機和吸塵器那樣不禁用。雖然蘋果至今對造車還是遮遮掩掩不願明說,但是戴森卻已經昭告天下了(不太了解詳情的盆友可以移步這里簡單回顧一下)。只不過讓我有些詫異的是,最近它竟然宣布把第一家工廠放在了新加坡,而不是中國。寸土寸金的新加坡,適合造電動車么?
另一方面,特斯拉上海工廠已經順利拿地准備開工了,從最新流出的環評公示來看,這家工廠將投產Model 3和Model Y,目標年產能25萬輛從簽約到拿地,特斯拉在上海才花了三個月時間,這效率估計也就在中國能有。到時候國產特斯拉順利下線,銷量和業績蹭蹭漲,戴森就該看到中國的魅力了吧。當然眼下戴森可能也不眼紅特斯拉,畢竟它已經從小眾豪華電動車往大眾化的產品上轉型了,追求的就是量大價格實惠。而人家一個吹風機賣好幾千的戴森,造的車估計也是法拉利level的,不在乎量。
⑺ 戴森吹風機生產地在哪裡
摘要 戴森的大部分客戶和生產業務都是在亞洲地區,總部原來在英國,並且建有大型生產基地,後來搬遷到了新加坡,也建立了專門的生產基地,而且將會把新加坡的技術中心規模擴大一倍。戴森還投資了1.16億英鎊到改造原英國皇家空軍基地當中,用於建設試車跑道和為2000名員工建設辦公室,該基地也將會被用於研發戴森電動汽車。
⑻ 戴森吸塵器是哪個國家的
英國。
戴森是英國老牌的吸塵器品牌,進入國內7,8年了。
戴森有繩吸塵器新穎好用。 一些傳統的真空吸塵器使用的集塵袋,在分離灰塵時會產生堵塞,並導致吸塵器吸力直線下降。戴森無繩真空吸塵器採用專利 Root CycloneTM 圓錐氣旋集塵技術。
功率標識上有10A電流, 輸入功率就是1200W了。也就是你在國內使用調壓器,將市電由220V降低到120V,同時工作時輸出的電流在10A,這時的變壓器需很大的繞組了,體積也不細,太細繞組就燒啦。
⑼ 德國生產戴森吸塵器嗎
不生產
首先,戴森是英國品牌,都是馬來西亞組裝的,核心馬達是新加坡製造的,所以美版歐版港版國行產品質量都是一樣的。區別就是每個地區所售型號吸頭配置不一樣,目前美版型號配置好,價格低。
⑽ 戴森菲律賓產地是國行嗎
是的
國行戴森是在中國發行的版本。戴森是英國品牌,都是馬來西亞組裝的,核心馬達是新加坡製造的,所以美版歐版港版國行產品質量都是一樣的。區別就是每個地區所售型號吸頭配置不一樣,目前美版型號配置好,價格低。
美版和國行的區別
有區別主要是一個美國在用,一個在中國用,所以就導致在吸塵器以及什麼吹風機等等對其銷售的國家特別設計,使其符合特定國家的電氣規范和法律。
在不同的國家銷售的產品在零件,外觀方面都有所差異,並且國外購買的產品,國內也是沒有其他國家銷售的產品零件,外觀方面都有所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