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為什麼成為典範
1. 新加坡為什麼這么發達
新加坡發達是因為新加坡全球發展最好的國家之一憑借著地理優勢,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經濟發達的新加坡也因為在城市治理方面的獨特經驗被譽為花園城市。
新加坡是一個國土面積只有719.1平方公里、人口只有564萬的彈丸小國。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彈丸小國的經濟總量卻達到了3610億美元,在全球兩百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34位,人均GDP約為6.4萬美元,排名全球第6位。
新加坡的工業
1961年,新加坡政府為加快工業化過程、促進經濟發展,創建了裕廊工業區。該區的面積為70平方公里,包含了來自各地的跨國公司和本地的高技術製造業公司。新加坡政府也據地理環境的不同,將新加坡東北部劃為新興工業和無污染工業區。
沿海的西南部、裕廊島和毛廣島等劃為港口和重工業區、中部地區為輕工業和一般工業區。新加坡的工業主要包括製造業和建築業。2012年產值為1085.5億新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5.1%。
製造業產品主要包括電子、化學與化工、生物醫葯、精密機械、交通設備、石油產品、煉油等產品。迄今新加坡已經成為東南亞最大修造船基地之一,以及世界第三大煉油中心。
2. 新加坡警察為什麼能成為全球警察屆的典範
1、警力來源正規化——通過正規教育,再經歷層層選拔進入部隊,都是出自新加坡警察學院。
2、日常警務訓練的正規化——有著極其完善和嚴格的培訓機構,並專門設有訓練局、培訓與發展訓練組、基本訓練中心,以及專業人員學校等若干機構。需要每年都要進行專業的訓練,如果不達標,你將不能繼續就職和晉升。
3、裝備武裝的正規化——所有警種都進行了規范化的裝備配備,一線警察的警務裝備非常齊全,所有警務人員都佩帶的相當整齊。在室外任何場所,警察們都必須佩帶警帽,每一位警察都必須嚴格遵守這條要求。
4. 工作模式的正規化——工作模式較為固定,每一位警察都要寫工作日誌,將自己每一天的工作情況都詳細的記錄下來,對於重要的工作,則要要求寫成報告,指揮官會對警員的工作日記和報告進行批閱,進而能夠讓指揮官更好的對警員的工作進行查漏補缺。
3. 新加坡為什麼這么發達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1]
8世紀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淪為英國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佔領;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8月9日,馬來西亞國會將新加坡驅逐出聯邦。隔日,新加坡獨立建國,新加坡共和國正式成立。 [1]
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借著地理優勢,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2] 。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3]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The Commonwealth)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 [1] [4-5] 整個城市在綠化和環境衛生方面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4. 新加坡之所以成為最具創新力的亞太城市,最關鍵在於什麼
一個城市是否具有創新力,關鍵在於是否建立了有效的創新生態體系。這是專注於亞太市場的新加坡戰略咨詢公司Solidiance用來評定城市創新能力的「標准答案」。該公司近日發布了《亞太地區最具創新力城市》報告,新加坡拔得頭籌,悉尼、墨爾本、香港、奧克蘭、東京、首爾、大阪、釜山和台北名列第二到第十,北京和上海分別名列第十三、十四。專家認為,新加坡成為最具創新力的亞太城市,政府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人才建設——
城市創新生態體系的首要因素
《亞太地區最具創新力城市》報告從人才、知識創造、技術、社會、政府以及全球化中的地位等六個方面考察了城市的創新生態體系。
報告認為,人才是有利創新的首要因素,生活質量、宜居性、包容度、職業結構等組成了人才這一衡量指標。其次,人均大學數量、人均研發費用、高等教育入學率等構成了知識創造的具體內容。第三,技術指標由衡量連通性的人均手機數量,以及服務業的發展程度等具體數據構成。第四,通過一些社會指標,考量是否具有包容失敗、自由表達的文化氛圍。第五,用來衡量政府作用的指標包括商業自由、貿易開放、投資和金融自由、廉潔程度等內容。第六,全球化中的地位這一指標,由英語普及度、具有創造力的知名企業的多少,以及可持續發展的環境等因素構成。
Solidiance公司合夥人達米安·杜哈梅爾在報告中稱,每個城市都想打造良好的生態體系來吸引最優秀的人才。創新可以幫助一個城市持續發展,並塑造亮麗的「城市名片」。例如,巴黎、紐約這些城市的名稱本身就是「全球品牌」,人們會更傾向於購買「巴黎製造」或「紐約製造」。
杜哈梅爾稱,亞太城市仍將落後於一些知名的西方城市,這是因為亞太地區的城市化還在進行中。排名前五的亞太城市已經通過創新實現了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其他城市則還沒有具備足夠的創新力。
推動創新——
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各自優勢
報告稱,新加坡排名第一,是因為過去25年來,新加坡在創新方面發生了巨大和持續的提升。新加坡文化開放,政府部門和領導者在推動創新方面具有遠見,並執行有力。從貿易港口轉變為製造業中心乃至高新技術領導者,新加坡建立了有效的創新體系,當地有許多知名企業,世界500強中許多公司將亞太總部設立在此。
美國經濟分析與咨詢機構「環球透視」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拉吉夫·比斯瓦斯對本報記者表示,新加坡成為全球領先的創新型城市,得益於在發展人力資本、建成全球知識中心和智能城市方面非常積極的政府領導力。首先,新加坡的一個關鍵戰略在於發展了強大的學校和研究機構等組成的教育系統。其次,新加坡建立了全球知識中心,包括高科技公司、智庫和科研院所,並擁有出色的智能城市基礎設施。最後,新加坡建立了高水平的全球連通性,利用領先的通信基礎設施,以及非常有效的國際機場,使新加坡對國際人才非常有吸引力。
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吳遜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新加坡之所以成為最具創新力的亞太城市,政府發揮了關鍵的作用。隨時調節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充分發揮政府和市場各自的優勢,是新加坡政府推動創新的經驗。
吳遜表示,新加坡政府的「三看」模式有利於推動創新。一是政府決策「向前看」,盡管現在新加坡在很多領域已經取得成功,但政府總是在考慮,未來10到20年我們會落後嗎?二是政府決策「反復看」,即充分估計到會產生哪些後果,建立嚴格論證的過程和完善的體制。最後是政府決策「四處看」,即吸取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
5. 新加坡只有北京市一半大,為什麼經濟如此發達
一個國家的經濟狀況與國土面積不是成正比的。
簡單說新加坡的成功,除了天然的地理條件之外,就是歸功於國家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正確的經濟政策。
新加坡政府堅持自由經濟政策,大力吸引外資,發展多樣化經濟。
80年代初開始,加速發展資本密集、高增值的新興工業,大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力求以最優越的商業環境吸引外來投資。
90年代尤為重視信息產業,已投資在全島興建「新加坡綜合網」。
為進一步推進經濟增長,大力推行「區域化經濟發展戰略」,加速向海外投資,積極開展在國外的經濟活動。
新加坡三大經濟支柱產業:國際貿易,加工業,旅遊業。
新加坡網路: http://ke..com/view/3593.html?wtp=tt
題外話,國家政府如果要專注發展一個城市或地區的經濟,其實難度不大,中國的五個經濟特區就是顯著的例子。
所以新加坡這樣一個城市國家,加上明智的政府政策,能有這樣的發展,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補充:
養老的話,毫無疑問,很多人都會選擇新加坡。
不管從社保、醫療、生態環境、國民素質都比香港相對要好!
當然,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養老金(公積金)!
否則,你只能終勞一生。
(新加坡有多數退休老人都再就業,不懂是閑著無聊,還是腰包不濟,或者兩者兼是。)
6. 東南亞中的新加坡為什麼可以突破重圍,成為亞洲四小龍
- 地理位置優越
新加波北邊與馬來西亞為鄰,倆個國家之間隔著一個柔佛海峽;南邊與印度尼西亞相望,中間隔著一個新加波海峽。同時,它還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連接著太平洋和印度洋。這樣優越的地理位置,讓新加波成為了國際貿易的中轉區,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運輸中心。
許多國家的貿易都會經過新加波,或者由新加波代為傳輸,慢慢地這就成為新加波經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要知道,一個國家能發展起來,最關鍵的還是政府,政府如果政策好、不惹事兒,又重視國內經濟的發展。那麼,早晚都會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的!
現今社會,講的是誰國力強大,誰就有說話權利的!
7. 新加坡是個什麼樣的國家為什麼能成為最富有的國家
說幾個關於新加坡小知識吧
第一、新加坡的面積很小,只有724平方公里,還不如通州區面積大。由於面積太小,新加坡沒啥自然景觀,這里就是一個熱帶小島嶼,四面環海,除了聖淘沙等少數風景以外,來新加坡旅遊基本上都是看一些人文景觀。
(新加坡中學有不少中國學生,國內家長都是看中了新加坡發達的雙語教學)
第四、新加坡主要是華人構成的國家,漢語與印地語、馬來語、英語同為官方語言,當地華人也基本上都會講普通話,但是在工作場合英語是新加坡的第一語言。
當然,你會講英語也沒關系,你用漢語和當地華人交流沒有任何障礙,因此在新加坡溝通不存在任何不便。
8. 亞洲的新加坡為何能成為上帝的寵兒,極少有天災
一般來說板塊兒交界的地方往往更容易出現地震這樣的地質災害。這主要是因為板塊之前都是運動的,兩個板塊之間輕微的碰撞和分裂都會導致地面有較大的波動。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環太平洋板塊經常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的現象。而且一般來說處於遠洋的地區板塊活動也比較密集,主要是因為這里的地殼比較的薄弱。輕微的震動在這里都會導致發生比較大的災難。
但事實就是如此,雖然處於三大板塊交界地帶,但是新加坡的地質特別的穩定。除了這些之外,新加坡也沒有洪水和旱災。終年高溫降水豐富,導致這里的熱帶產物特別的繁多。再加上又處於赤道上,所以新加坡也沒有遭受過台風的侵襲。而且新加坡的城市規劃非常的合理,這里降水豐富,所以城市裡邊都有獨特的雨水儲存和排放設施。
9. 新加坡能一躍成為發達國家,僅僅是因為地理位置優越嗎
地理位置優越只是新加坡能夠成為發達國家的其中的因素之一,他們能夠成為發達國家,離不開國家政府所做出的努力,也離不開人民們的辛勤勞動。一個國家只有團結一致,而且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約束著國人,這樣才能夠成為一個繁榮穩定的國家,新加坡國土面積較小,在管理上具有一定的優勢,而且因為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引來了許多的外商前來投資。
新加坡被評為發達國家的原因之一,並不是因為它的科技有多麼的強大,也不是因為它的軍事有多麼的先進,而是因為它的人均GDP要遠高於我國和亞洲其它的國家,所以說這才是它成為發達國家的關鍵因素之一。因為新加坡人口少,而且便於管理,再加上有許多的外商投資,所以說也就使得新加坡每一個人在工作上都有用武之地,這才是新加坡能夠在世界上成為發達國家關鍵因素之一。
10. 新加坡為什麼能夠成為一個旅遊業發達的國家
1)首先,常年氣候宜人,是天然重要因素,有些國家的景點在冬季不得不關閉、有些冬季運動場所在夏季成了荒山野嶺...新加坡四季如夏但又不太酷熱
2)航空交通、國際郵輪...都來到新加坡
3)花園城市、綠化十足、一般街道衛生干凈
4)世界各地貨物、物品在新加坡聚散:新加坡不產咖啡、但能買到最好的咖啡;新加坡不產絲綢、但能買到最好的絲綢...而且,價格相對廉宜
5)新幣是世界流通貨幣、而且匯率相對穩定,酒店賓館都接受信用卡
6)通訊、互聯網普及,旅客感到方便
7)治安良好
8)英語華語通用:沒有太大語言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