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語言和中國話有什麼區別

新加坡語言和中國話有什麼區別

發布時間: 2022-08-11 12:58:03

A. 新加坡的主要語言還是漢語嗎,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變化

新加坡生活著許多華人。按照現在的比例,新加坡的華人佔比達到了74%,可以說是新加坡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那麼現如今,新加坡說漢語的人還多嗎?漢語還是不是新加坡的主要語言?

其實生活在新加坡的網友,對此更加有發言權。


但是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崛起,有一些新加坡年輕人又重新燃起了學習漢語的興趣。因為在新加坡職場上,英語雖然是最主要的語言,但懂得漢語會讓你有更多機會。而且許多人對中國的未來很看好,有些人還計劃將來去中國工作,所以學習漢語成為了許多人的新選擇。

不過,相比那些從小就學習漢語的人來說,長大後再學漢語是相當難的。

B. 新加坡人講中文和寫漢字和我們有區別嗎

新加坡是世界上除了中國外.唯一把漢語作為國家官方語的國家.說的漢語還是以普通話為主,但是他們帶有濃重的閩南方言,現在的新加坡人.大部分是華人華僑的後裔.漢語大不如他們的祖輩.他們大多喜歡說英語,馬來語.泰國語.寫的是簡化後的漢字.

C. 新加坡本地也說漢語,他們的漢語和我們的有什麼差異

新加坡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這里居住的有漢族、馬來族、印度裔等。從讀中學開始,他們的官方語言是英語,其主要目的是保證各民族的統一,矛盾是每個人都要學習自己的民族母語作為第二語言,以保證各民族的民族性。新加坡主要是廣東、福建的後裔,很多老一輩人都不會說英語和普通話,只有粵語和福建方言。當新加坡的父親李光耀(Lee Kuan-yew)上台時,他離開了粵語和福建方言。並跟隨大陸選擇標准普通話。

新加坡華語主要是以北京官話作為基準,但由於受地方歷史、文化和社會的影響,與普通話還是有明顯的差異。基於1979年講華語運動之後,新加坡華語才在新加坡華人圈中廣泛的使用開來。一般而言,新加坡華語是繼英語之後在新加坡又一個大多數人使用的語言.於2000年,有百分之82的新加坡華人能夠講華語.由於華語在新加坡使用的非常廣泛,所以新加坡華語目前已是新加坡華人之間的共同語。總體來說,新加坡人華語的發音是很標準的,雖然地方音有點重,但只要是中國漢族人,就沒有聽不懂的.剛來新加坡的中國人同他們交流,會遇到個別詞理解不同的問題,歸納如下: =號左邊為新加坡華語,右邊為中國普通話。

D. 關於簡體中文,新加坡用的簡體中文跟中國內地使用的簡體中文完全一致嗎

新加坡用的是中文簡體字跟中國差不多是一樣,只有一些特別字有所不同。
你給出的圖片上的那些字應該只是字體問題罷了,所以才顯得跟平時見得不一樣。

E. 中國人和新加坡人有什麼區別啊,為什麼中國人去新加坡玩說中文新加坡人還聽的懂啊

所謂新加坡人,並不單指華族新加坡人,而是涵蓋有其他族群,馬來族,印度族,和少數族群的多元社會土生土長新加坡人。
以華族新加坡人而言,雖然和中國人是同文同種,但因生長環境與體制背景不同,因而在價值觀,人生觀,思維態度,都有所區別。
華族新加坡人因歷史傳統和教育體制影響,語言主要以英語為主,多數仍然通曉華文,少數通曉華族方言(福建為多數,其次為廣東,潮州,海南,客家等)。
對有網友批評新加坡語音難聽,不能苟同,相信以中國大國家而言,同樣有許多地方發音不同,曾經有中國朋友批評自己國家某地鄉音很難聽,又做何解。

F. 新加坡和中國的語言一樣嗎

嚴格來說不一樣,新加坡有他們自己的語言,中國有中國的漢語。

G. 新加坡的中文和我們講的中文有哪些區別

無論怎樣,既然來到這個國家,我們就得入鄉隨俗。不是說要放棄我們的母語,但是一些當地的特色語言、用詞,我們還是要懂,這對於我們日常的生活也是有幫助的。接下來我整理出一些詞,大家經常會碰到的,小夥伴不妨收藏著,說不定能用上喔!
1. 不懂=不知道,不曉得這是第一個讓人產生誤會的詞。
例如:「你要參加比賽嗎?」 – 回答:不懂也~

「我不懂什麼時候才可以去」
「我不懂他要不要來」

2. 青色 = 綠色
新加坡人管綠色叫青色,如果你給新加坡人說「綠色」,有些新加坡人會反問你綠色是什麼顏色。
例如過馬路的時候,紅燈轉綠燈了,他們會說:「OK,青色了,LET』S GO~」
不過隨著越來越多人到新加坡,現在很多人都知道綠色是什麼顏色了。

3. 講 = 說
這個理解上不會有問題,不過新加坡人很少用「說」
例如:「我跟你講哦」
「我上次跟他講」
「他沒有跟我講過」

4. 做工 = 上班(放工=下班)
這個也是讓人先有點不適應的,因為一般會把「做工」理解成干苦力活之類的,但他們就是把go working統一理解成「做工」。如果你對一個新加坡人講「你明天要上班嗎?」, 他會一臉茫然地把你看著…

5. 課室 = 教室
這個理解也不會有問題,習慣就好了,新加坡人也猜得出「教室」的意思。

6. 玩臭 = 狡猾,奸詐
「哇,你玩臭啊」
新加坡人明白狡猾的意思,不過他們更愛說玩臭,反倒是很多國人不懂玩臭的意思。

7. 沒有劃 = 不劃算(吃虧)
「買那個沒有劃的」=「買那個不劃算的」

8.「臭雞蛋」=「我靠」
口頭禪,也可以簡說為「雞蛋啊」

9. 時間詞的先後
「不用等他了,我們吃先」=「不用等他了,我們先吃」
另外新加坡人不愛說「……之前」,而是「before……」
比如「before我來的時候,他都吃完了」=「我來之前,他都吃完了」

10. 切 = 比
新加坡青少年常用,「他同我切籃球」=「他跟我比賽籃球」

11. 有料 = 有能力
「你想做這個工的話,自己必須要有料」=「你想干這行的話,自己必須有那個能力。」

12. 青菜 = 隨便
出自福建話,福建話的「青菜」就是」隨便」,由於大部分的新加坡華人都是福建後裔,自然就很多說「青菜」的了
例如:「沒關系拉,我都是很青菜的」

13. 德士 = 的士(計程車)
不要跟新加坡人說「打的/打車」,他們聽不懂的,就說「坐德士」
14. 羅厘 = 大貨車
源自英語lorry, 「我搬家叫了一輛羅厘來」=「我搬家叫了一輛大貨車來」

15. 游干泳 = 搓麻將
哈哈哈, 新加坡人也管麻將叫麻將,不過他們的比喻更為形象,洗牌的時候兩手在牌中間搓的動作,還真的像在游干泳

16. 花紅 = 獎金
「我年底要拿花紅哦」=「我年底要拿獎金哦」

17. 還錢 = 付錢
新加坡人喜歡用「還錢」來概括所有支付MONEY的過程;比如台灣人說的「明天我去學校交學費」,新加坡人會說「我明天去學校還錢」; 又比如台灣人說「他沒給錢就跑了」,新加坡人說「他沒還錢就跑了」 …總之, 台灣人會用「交,繳,付,給,還」+「錢」等說法,而新加坡人只是簡單的一個「還」+「錢」了事

18. 好料 = 好東西
好料一般用作好東西的意思
例如:哇,什麼好料? 」=「哇,什麼好東西?」
「你吃了什麼好料,長這么大支」=「你吃了什麼好吃的,長這么胖」

19. 燒 = 燙
新加坡人不說「燙」,而是說「燒」,比如你跟新加坡人吃火鍋,你剛要吃才從鍋里夾起的食物時,他會善意的說「小心哦,很燒的」 ~

20. 樂齡人士 = 老年人
新加坡MRT(地鐵)里經常可以看到和聽到的詞,形容的也比較形象,人老了嘛,是該安享晚年(樂齡)了

21.懶惰、骯臟=懶、臟
當別人說的時候,大家不要誤會,情感色彩並沒有那麼重。一般在中國,骯臟大致是指精神等比較嚴重的語言色彩,而這邊只是單純的說東西臟而已。

其實不僅是華語,像英語(Singalish)以及馬來語等,在新加坡都有自己的獨特「坡」味。也許這也是一種文化吧,畢竟新加坡是個多種族的國家,存在即合理。

H. 新加坡華語和普通話的區別

新加坡華人講華語(mandarin),英文也講,遇到華語不會說的詞的時候 他們一般用英文帶過(還沒碰到過他們有不會說的英文用華文帶過的) 中老年的新加坡人愛講華文,也愛讀華文報,青少年則相反,現在80%以上的新加坡家長都是同自己的孩子講英文,中小學生之間幾乎都講英文(華校的除外) 很少有青少年讀華文報,雖然他們的華文也說的比較好,但他們覺得認漢字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照這樣發展下去,再過50年新加坡的華文報紙可能絕種),95%以上新加坡人上網都是用英文輸入法和瀏覽英文網站的,剩下的5%估計都是會上網的老一輩新加坡人或者是華文報章編輯.

新加坡華語,通稱華語或華文,是指新加坡華人圈中普遍使用的現代標准漢語.除了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新加坡華語也是新加坡官方語言之一.

新加坡華語主要是以北京官話作為基準,但由於受到當地歷史、文化與社會環境等的影響,跟普通話仍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基於1979年講華語運動之後,新加坡華語才在新加坡華人圈中廣泛的使用開來.

一般而言,新加坡華語是繼英語之後在新加坡第二廣泛使用的語言.於2000年,有百分之82的新加坡華人能夠講華語.由於華語在新加坡使用甚廣,新加坡華語已成為新加坡華人之間的共同語.

總體來說,新加坡人華語的發音是很標準的,雖然地方音有點重(同台灣人的普通話類似,因為都是講閩南語出生的),但只要是中國漢族人,就沒有聽不懂的.剛來新加坡的中國人同他們交流,會遇到個別詞理解不同的問題,歸納如下: =號左邊為新加坡華語,右邊為中國普通話,下同

1. 不懂=不知道,不曉得

這是第一個讓我產生誤會的詞,去年我代表新加坡象棋隊參加"新馬中國象棋對抗賽", 比賽前一個星期我在新加坡象棋總會同新加坡大師賴漢順下練習棋, 期間我問他"你要參加比賽嗎?" 他回答說"不懂也~"

不懂? 沒聽懂我說的話? 我又問了一次,他還是說"不懂" — —! 後來才明白不懂就是不知道,不曉得的意思,例如

"我不懂什麼時候才可以去","我不懂他要不要來"

2. 青色=綠色

新加坡人管綠色叫青色,如果你給新加坡人說"綠色",有些新加坡人會反問你綠色是什麼顏色,以前我的朋友跟我過馬路等紅綠燈時,他就給我說"OK,青色了,LET'S GO~" 還好現在懂"綠色"的新加坡人越來越多了~~~~

不過也有中國人先不太適應的,因為青色在我們看來是另一種顏色,英文有個詞叫cyan,就是我們說的那種青色的意思,我問我朋友cyan你們用華文怎麼講,他想了半天說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他反問我"是那種青青藍藍的顏色,是不是?"— —!

3. 講=說

這個理解上不會有問題,不過新加坡人很少用"說",都是"我跟你講哦","我上次跟他講","他沒有跟我講過"

4.做工=上班(放工=下班)

這個也是讓我先有點不適應的,因為中國人一般會把"做工"理解成干苦力活之類的,但他們就是把go working統一理解成"做工". 如果你對一個新加坡人講"你明天要上班嗎?", 他會一臉茫然地把你看著...

5.課室=教室

這個理解也不會有問題,習慣就好了,新加坡人也猜得出"教室"的意思

6.玩臭=狡猾,奸詐

"哇,你玩臭啊"="哇,你很狡猾哦", 新加坡人明白狡猾的意思,不過他們更愛說玩臭,反倒是很多國人不懂玩臭的意思

7.沒有劃=不劃算(吃虧)

"買那個沒有劃的"="買那個不劃算的",新加坡人懂"不劃算" 中國人不一定懂"沒有劃"

8."臭雞蛋"="我靠"

口頭禪,也可以簡說為"雞蛋啊"

9.時間詞的先後

"不用等他了,我們吃先"="不用等他了,我們先吃" 另外新加坡人不愛說"...之前",而是"before..." 比如"before我來的時候,他都吃完了"="我來之前,他都吃完了"

10 切=比

新加坡青少年常用,"他同我切籃球"="他跟我比賽籃球"

11.有料=有能力

"你想做這個工的話,自己必須要有料"="你想干這行的話,自己必須有那個能力."

12.青菜=隨便

出自福建話,福建話的"青菜"就是"隨便",由於大部分的新加坡華人都是福建後裔,自然就很多說"青菜"的了

比如"沒關系拉,我都是很青菜的"

13.德士=的士(計程車)

不要跟新加坡人說"打的/打車",他們聽不懂的,就說"坐德士"

14.新加坡說什麼語言?羅厘=大貨車

源自英語lorry, "我搬家叫了一輛羅厘來"="我搬家叫了一輛大貨車來"

15.巴士=公交車

中國人都懂什麼是巴士,但沒有新加坡人懂什麼叫"公交車",更不要對他們說什麼"趕公交車"之類的,說"坐巴士"就行了

16. 10千=1萬

乍看有點廢話,但是新加坡人真的很少用"萬"這個數詞(打麻將時除外),比如說一輛車標價99000元,他們會說"99千",還有比如說"我一個月的薪水3千,半年就是18千"之類的 雖然他們知道1萬=10千,但他們寧願用千也不用萬,原因大概是他們習慣跟著英語的思維來表達數字, 比如15,000 fifteen thousand,直譯過來就是15千.

17.游干泳=搓麻將

這是我感到最搞笑的說法了, 新加坡人也管麻將叫麻將,不過他們的比喻更為形象,洗牌的時候兩手在牌中間搓的動作,還真的像在游干泳

18 花紅=獎金

"我年底要拿花紅哦"="我年底要拿獎金哦" 在政府部門做工的人(civil servant,中國俗稱公務員) 每年都有花紅拿,數額大概是你4個月的salary, 但那種每個月都能拿的獎金似乎不叫花紅,我只知道新加坡人稱其為bonus,具體也不知道他們到底用哪種華文來說~

19.還錢=付錢

新加坡人喜歡用"還錢"來概括所有支付MONEY的過程, 比如中國人說的"明天我去學校交學費",新加坡人會說"我明天去學校還錢", 又比如中國人說"他沒給錢就跑了",新加坡人說"他沒還錢就跑了" 總之,中國人會用 "交,繳,付,給,還"+"錢"等說法,而新加坡人只是簡單的一個"還"+"錢"了事

20.好料=好東西

好料一般用作好東西的意思,比如"哇,什麼好料?"="哇,什麼好東西?" "你吃了什麼好料,長這么大支"="你吃了什麼好吃的,長這么胖"

21.燒=燙

新加坡人不說"燙",而是說"燒",比如你跟新加坡人吃火鍋,你剛要吃才從鍋里夾起的食物時,他會善意的說"小心哦,很燒的"~

22.樂齡人士=老年人

新加坡MRT(地鐵)里經常可以看到和聽到的詞,形容的也比較形象,人老了嘛,是該安享晚年(樂齡)了

23.auntie=嬸,姑,姨,娘 uncle=叔,伯,舅,爸

新加坡人對長輩和親人的稱呼都是統一的, 管你是我三叔二嬸,大爸二娘,還是舅舅姨媽,auntie,uncle一律包干

I. 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的簡體中文是和大陸一樣嗎

一樣的。

簡體中文主要在中國大陸,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的華人社區中使用。新加坡學生從小學習簡體字。

前南洋理工大學孔子學院創院院長、曾任新加坡建國總理李光耀中文老師的許福吉。他認為,李光耀當年重視中文教育具有遠見性,而教育制度保障了新加坡這個小國能夠在國際舞台上占據重要的位置。

新加坡的中文教育有它天然的基礎——華人社會的存在,這個國家華人占人口的比重在七成以上。而某種程度上來說,又是一種為了未來所作的投資,盡管這么說來有點現實主義,但確實如此。

和重視「兩文三語」的香港不同,新加坡目前教授的簡體字的中文,學生們自小學習簡體字,學習漢語拼音,看的書都是橫排排版的。而這些,都是李光耀當年確立新加坡中文教育所訂下的規矩。

(9)新加坡語言和中國話有什麼區別擴展閱讀

新加坡在曾經有一段長達三十年的華語推廣運動。簡單來說,這場華語運動是為了統一新加坡華人的中文使用規范,消除方言的隔閡。在1960年代新加坡決定開始使用簡體字,這是配合雙語政策實施的一項改革。

到1968年8月,新加坡成立「漢字簡化委員會」,在1969年頒行《簡體字表》。1974年,新加坡教育部規定教科書須橫排印刷。1971年開始採用「漢語拼音方案」。「多講華語,少說方言」是華語推廣運動的口號。

J. 漢語和新加坡語言為什麼那麼像,到底是誰模仿了誰

因為新加坡人是中國廣東人在明、清朝移民過去的。新加坡有310萬人口,其中76%是中國人,約15%是馬來人,其餘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斯里蘭卡泰米爾人和西方人。

因為新加坡移民一代的老師大多是來自廣東、福建和海南的中國人。因此,許多老師在教授漢語和他們的科目時都帶有地方口音。嚴格來說,新加坡移民一代。本土一代的漢語與老師的本土或本地聲音混合在一起。因此,它不是標準的漢語普通話。就字元而言,它們在80年代以前都是傳統字元,簡化字元直到80年代末才被引入。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3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80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65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39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40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8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3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199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58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