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這么小為什麼能成為國家

新加坡這么小為什麼能成為國家

發布時間: 2022-08-08 18:25:41

『壹』 新加坡只有幾百萬的人口,靠什麼主要行業成為發達國家

靠國家資本主義發展模式和以國家認同取代種族認同成為的發達國家。

在新加坡保留了很多民主的重要節日,新加坡是一個自由的國家,很多人都喜歡移民到新加坡,也是因為這一點。新加坡規定所有的兒童都必須接受正規的教育,以確保新加坡的人能夠在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有很大的提高,同時新加坡大力發展英文教育。 新加坡把英文當作第一語言,所有的人都必須學習英語,以確保人們的溝通。

『貳』 有四種官方語言的新加坡,為什麼國土面積卻很小

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發表關於抗疫的演講,喝一次水換一次語言,一場講話下來,用了三種新加坡官方語言,被網友戲稱也想擁有喝口水就有換種語言的能力。

新加坡作為華人佔比75%以上的國家,許多人以為它的官方語言是中文,作為移民國家和多民族國家,其實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分別為:英語、中文、馬來語、泰米爾語,其中英語是第一通用語,而馬來語是國語。

一般的國家官方語言只有一種,比如英語系國家官方語言就是英語,我國的官方語言是中文,而新加坡作為國土面積很小的一個國家,為何有四種官方語言呢?

在抗日戰爭期間,南洋華人為抗戰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南洋並不是特指某個國家,而是明清民國時期對東南亞的統稱,新加坡便位於南洋,即現在的東南亞地區,直至現在新加坡仍有非常厲害的南洋理工大學。

新加坡是一個典型的城市國家,國土面積非常小,只有714.3平方公里,比香港(1106.34平方公里)還小,僅相當於中國的一個縣城面積。國土中除了新加坡島以外,還有周圍的63個小島,是名副其實的島國,因為地方太小,它還有一個別稱——獅城。

中文的書寫語分為大陸推行的簡體字、中國香港的繁體字和中國台灣的繁體字。

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兩任總理都是非常務實的領導人,在建國之初他們根據國家發展實際需要推廣英語,而中國大陸發展起來後,又本著方便務實的原則,在1977年將簡體字定為新加坡中文的官方書寫語言,同樣馬來西亞華人學習的也是大陸簡體字。

所以,社交平台上寫簡體字的不一定是中國人,還有可能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人。

新加坡是除中國之外唯一一個華人佔主要人口和掌握政權的國家,然而,新加坡與中國1990年才正式建交。而且新加坡國內的中文環境也在日漸削弱,多少讓人有點惋惜。

『叄』 新加坡國土面積那麼小為什麼還要給它獨立成一個國家

歷史因素背景,讓新加坡由馬來蘇丹屬地,英國殖民地,自治邦,馬來西亞聯邦,最後成為獨立共和國,整個歷史演繹過程,如以1819年自萊佛士登錄,已有190年以上歷史。不明白網友所說的邏輯,國土面積小就不能獨立建國。

『肆』 國土面積狹小的新加坡,到底靠什麼能承載500多萬人口

一般來說,只有國家領土足夠遼闊才能夠承載人口數量龐大的問題。但是這個世界的疆土也就那麼多,各個國家也不是平均來分這些疆土的,不然不會從古至今為了爭奪領土而引發了各種戰爭。有些國家佔有的領土非常遼闊但是人口卻很少,像俄羅斯跟加拿大。有些國家領土不多,但人口卻非常多,就像新加坡。那麼新加坡又是靠著以下幾點來很好地解決了領土不夠、人口數量又多的問題。

三、水資源的再次利用。

人口多了那麼水資源也必須要跟得上。水資源一直都是我們人類必不可少的資源,但是總有一天這個資源枯竭,新加坡就想出了利用海水淡化跟循環利用這一方法很好地解決了人們對水資源的供應問題。

以上三點新加坡都能夠很好地解決了,那麼哪怕這個國家領土再小,人口數量再多,也能夠很好地解決問題。

『伍』 新加坡的面積這么小,為什麼新加坡人卻都很富裕

因為新加坡的地理位置重要,位於太平洋的交通咽喉位置,其民航、港口等運輸發達,旅遊業也發達。

『陸』 新加坡這么小的一個地方,而且在馬來半島境內,但為什麼會獨立成為一個國家

你的問題我只能給你一段新加坡國名的來源,希望能給你提供參考:

新加坡是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的一個島嶼,勤勞勇敢的人民在這片彈丸之地創造出了許多世界奇跡,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航運中心。新加坡是一個城市國家,原意為"獅城"。據馬來史籍記載,公元1324年左右,蘇門答臘的室利佛逝王國王子乘船到達此島,在現今的新加坡河口無意中發現一頭動物形若獅子,於是把這座小島取名"Singapura"。"Singa"就是獅子的意思,"Pura"則代表城市,而獅子具有勇猛、雄健的特徵,故以此作為地名,這就是新加坡"獅城"的來歷。
在過去,新加坡一直用"新嘉坡"作為其獨立初期的通用中文國名。由於受到當地華僑所帶來的語言(包括粵、客、潮、瓊、閩語等)習慣影響,也在後期出現許多衍生的國名稱謂,例如"石叻"、"叻埠",甚至"實叻埠"等,而外界也普遍以"星洲"、"獅城"、"星島"、"星國",來描述新加坡。

『柒』 新加坡哪么小為啥會發展哪么好

首先,不可否認,小的國家比好發展和管理。就好比,中國要重點發展一個城市的話,是很容易的。不過新加坡的道路發達,確實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復制和那麼容易復制的。首先前領導人的頭腦,超前的頭腦是一部分原因,然後華人的努力和拚命也是原因,還包括了管理制度什麼的。而且新加坡不如其他國家,有石油和天然礦產,就入水都是要進口引入的。所以這樣的情況下可以發展到今天,可以說是一個奇跡了。

『捌』 亞洲小國新加坡怎麼發展起來的

1965年新加坡的獨立新加坡不大,國土面積僅618平方公里,人口卻有217萬(1992年數據)。既無礦山又無農田;幾條小河最長的也不過15公里,而且無魚可捕,利用價值極小;飲水要靠馬來西亞提供。所以,當新加坡在1965年脫離馬來西亞聯邦時,許多政治家和經濟學家都預言,沒有資源、沒有市場的新加坡將很難生存下去。然而,擔任總理的李光耀卻不氣餒。一上台便和他的同僚們分析新加坡的地理環境和當時的世界形勢。他們在仔細地研究了瑞士和以色列這兩個在人口和面積上與新加坡相似的小國經驗後,得出的結論卻相當樂觀:新加坡地理位置極為優越,又是天然的良港,戰略地位極為重要,完全可以實現繁榮和強大。

當然,李光耀政府也清醒地認識到:新加坡工業落後,僅限於對轉口產品的初級加工工業和為港口服務的機械、車船修理等小型工業,經過二次大戰日本侵略者的破壞,整個新加坡滿目瘡痍。

新加坡面臨幾乎沒有工業又缺乏發展條件而且人口密度高的困境,新成立的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盡快解決就業問題。只有解決了就業,人民的收入才有保障,人民的生計才有著落;只有解決了人民生計,社會才能得以穩定,經濟發展才有保證。而要求得經濟的長足發展,則必須改變殖民的、畸形的經濟結構。由單一型經濟發展成多元化經濟結構。在這種認識下,李光耀政府推行以迅速實行工業化為主要內容,以多元化經濟為目標的經濟發展戰略。

1959~1967年為第一階段,經濟處於恢復階段。新加坡政府以優先發展勞動密集型「進口替代」工業為重點,以此來改變單純依賴於轉口貿易的畸形經濟結構,發展多元化的國民經濟,並藉以解決就業問題。

1968~1979年為第二階段,經濟處於擴張階段。新加坡由「進口替代」轉向發展出口工業化時期,也是新加坡經濟的起飛時期。1965年8月,新加坡退出馬來西亞聯邦,迫使新加坡政府在經濟發展戰略方向上作出新的選擇,實行「出口導向」方針,即利用外部經濟力量大力發展出口加工業,以此帶動外貿、交通、通訊、金融等行業,實現經濟高速增長。

到1979年,李光耀執政已是第20個年頭。在工業化迅速發展的推動下,新加坡的國民經濟結構起了根本性變化。新加坡城市也從一個落後的殖民地都市變成了一個人均國民收入達8291新元,僅次於日本的聞名遐邇的新興工業國家。

1979~1986年是第三階段,經濟處於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時期。70年代以來,西方經濟處於滯脹狀態,導致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發展中國家也競相走上工業化道路,新加坡經濟發展的原有優勢逐漸喪失。在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下,如果繼續以大量勞動密集型工業存在下去,勢必處於不利地位。審時度勢,新加坡必須改變這種不利的局面。1979年7月,新加坡政府提出了為期10年的第二次工業革命,鼓勵發展技術集約型工業,採用先進技術以提高工業企業的技術層次,調整和優化經濟結構。對此,李光耀充滿信心,他認定:「新加坡的第二次工業革命一定會成功。」

1980年是新加坡經濟發展關鍵的一年,這一年全國國內生產總值達105億美元,人均收入達4600美元,這時新加坡經濟已被世界確認為戰後亞洲經濟奇跡之一。1981年,新加坡政府根據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基本精神,制定了「十年經濟發展計劃」,新加坡經濟得到長足發展。雖然有石油危機的沖擊,新加坡經濟仍取得一定的進展。並且在發展中國家普遍出現經濟衰退時,新加坡的發展是首屈一指的。

從1959年李光耀執政到1992年退出政界的幾十年中,新加坡的經濟取得了迅速發展與令人矚目的成績,它的國內生產總值從1959年的19.68億新元增長到1992年的644.2億新元,增長了32倍;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59年的404.5美元增加到1992年的14714美元,增加了35倍。以建立多元化經濟結構為中心的經濟戰略得到了較好的實現:從一個以轉口貿易為基礎的、殖民地的、畸形的經濟結構轉變成了一個以製造工業為中心,商業貿易、交通運輸、金融、旅遊與國際服務業全面發展的多元化經濟結構;製造工業內部結構也從一個以初級產品初步加工與為港口海事服務的造船修船、機械工業為主的結構轉變為一個以電子電氣工業、煉油工業、工業用化學材料工業為中心的門類比較齊全、生產技術比較先進的製造工業體系;貿易結構從以轉口貿易為主轉變成為以出口本國工業產品為主;在原有的轉口貿易與自由港的基礎上,目前新加坡已發展成為亞太地區的國際金融、國際貿易、國際航運等國際服務中心。縱觀幾十年經濟的發展,新加坡成功地由「蝦」變成了「龍」。

「如果諾貝爾獎設最佳國家領導人獎的話,李光耀一定是得主,而且可能不只得獎一次。」這是香港《亞洲周刊》羅伯特?烏德盧在1984年11月對李光耀的贊語。

『玖』 新加坡面積這么小,沒有耕地,為什麼這么發達

彈丸小國,負擔極少,地理位置優越,無污染、氣候宜人,地處海上交通要道,貨輪都得在那停靠,所以只要不是腦子有問題,想貧窮都難。

『拾』 新加坡經濟發展靠什麼,為什麼這么小的國家能如此發達!

新加坡是西方全球布局中的重要一環,是一個所謂的自由港,在美國的全球布局中承擔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

新加坡是一個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被譽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同時憑借著地理優勢,成為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之一。其經濟模式被稱作為「國家資本主義」。根據2018年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排名報告,新加坡是繼倫敦、紐約、香港之後的第四大國際金融中心 。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 。新加坡是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成員國之一,也是世界貿易組織(WTO)、英聯邦以及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組織(APEC)成員經濟體之一。 整個城市在綠化和環境衛生方面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441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78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17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34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40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08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04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00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06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