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在新加坡校園欺凌怎麼處理

在新加坡校園欺凌怎麼處理

發布時間: 2022-08-06 10:19:32

1. 校園暴力事件如何處理

一旦發生學校暴力事件,一般應按下列程序處理:

①報警。可按緊急報警按鈕或打「110」報警電話。

②立即報告局安管科。先口頭、後書面。

③以最快的速度把傷員送往就近醫院搶救,並通知家屬。

④如發生劫持人質事件,學校派應變能力強、口才較好的老師與歹徒周旋,盡力規勸其中之犯罪;同時學校要全力保護好在現場或附近的學生,並迅速疏散之安全的地方。

⑤保護現場,配合警方調查處理。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和善後處理。

(1)在新加坡校園欺凌怎麼處理擴展閱讀:

校園暴力行為主要有:

1、叫受害者侮辱性綽號;指責受害者無用、侮辱其人格等。

2、對受害者進行重復性的物理攻擊。拳打腳踢、掌摑拍打、推撞絆倒、拉扯頭發;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擊受害者。

3、干涉受害者的個人財產、教科書、衣裳等,損壞,或通過他們嘲笑受害者。

4、欺凌者明顯地比受害者強,而欺凌是在受害者未能保護自己的情況下發生。

5、傳播關於受害者的消極謠言和閑話。

6、恐嚇、威迫受害者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脅受害者跟隨命令。

7、讓受害者遭遇麻煩,或令受害者招致處分。

8、中傷、譏諷、貶抑評論受害者的體貌、性取向、宗教、種族、收入水平、國籍、家人或其他。

9、分派系結黨:孤立、杯葛或排擠受害者。

10、敲詐:強索金錢或物品。

2. 如何應對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最近又成了此間社會廣泛關注的話題。在中國和新加坡從事心理輔導經驗告訴我們,青少年的不良行為可以根據其性質分為各種類型,不是一出現便與私會黨有關。心理輔導員也應根據行為的不同類型,對症下葯地予以處理。

以下幾種情況,都會引致青少年不良行為的產生。

第一種是「心理幼稚症」。

張同學,男性,14歲,中學二年級。這位同學出身於「書香門第」,母親是一名中學優秀教師,從小對他進行嚴格的管教。小張從小學到初中都是重點優秀學生。他為人文靜溫和,在親戚和學校老師心目中是一名老實聽話的好孩子。

但是近兩年來連續發生三件令人吃驚的事件。第一件,在巴士車邊,無故將一名女乘客的裙子剪壞,被警察局訓話和拘捕教育數天,後被母親保按釋放。第二件,時隔數日,自作主張用10元買進一輛來歷不明的自行車,隔一周後又以同樣價格出售給別人,再次被警局傳訊訓話。

再隔數月,跟著一名同班同學到居民家中偷竊,他擔任「把風」。被抓後追問他為什麼行竊,小張不加思索地回答:「我知道偷竊是犯法的。因為他是我朋友和同學,不去不好意思」,「反正我不想偷」。

這呈現「無知型」和「玩耍型」犯罪特點――缺乏深刻的動機和計劃的犯罪行為,並不追求得到物質的滿足。

在心理中心檢查,張同學外表正常,智商中上水平,無精神病理症狀;但發現心理發育不成熟,想法幼稚單純,心理認識水平低下,無理想追求,無成熟自我意識。這是「心理幼稚症」犯罪的典型例子。

經過心理輔導、檢查、咨詢、老師幫助、家人加強教育,一年後逐漸好轉,不再出現類似行為,順利考上初級學院。

小錯不斷成棘手問題

第二種是「反社會性格缺陷」。

小維,男生,中學四年級,17歲。

他幼小時活躍好動,上課不遵守紀律,在課堂里有時無故起身來回走動,尖聲喊叫,教師多次教育批評無效,父母經常收到老師投訴電話。進入初中後,更發展為動輒沖動打人,脾氣粗暴急躁,不知道恐懼和危險,外號為「小霸王」。

最近連續發生多次意外事件:用小刀亂劃亂舞,將女同學手指劃破,鮮血如注。第二天將另一位同學從高台上推下來,震驚全校。在教室內打鬧,將鐵制書桌打翻,壓傷別人,險出人命。

後來發現,小維從小無法無天,調皮搗蛋,屢犯錯誤。令人不安的是,屢教不改,當面檢討,事後不改,屢教屢犯,我行我素,不能自控自己的行為。父母為他其痛心哭泣,打過罵過,他在旁邊若無其事。幼小時曾看過心理醫生,懷疑他有「多動症」。

這是很值得注意的案例。問題是,這名男生大錯誤不犯,小錯誤不斷,其輕微違紀行為達不到犯罪的程度,無法司法懲戒。現有學校制度又缺乏有效的教育懲責手段,教師教育無效,輔導效果很差,成為教育領域一項棘手問題。

最後我要舉出一個上海實例,這是個輕微犯罪的案例,當事人送「工讀學校」管教,結果是個教育有效的成功例子。

小英,女生,15歲,初三學生。

小英父母6歲前離婚,由父親撫養。父親是個商人,經常外出經商,讓小英單獨生活和求學。因為從小缺乏管教和父母親溫暖,她生活隨便,愛虛榮和打扮,經濟揮霍,讀書不用功。中學一年級起,就偷竊同學錢財,亂交男友,發生性關系,還墮胎一次。學校教育無效,生怕她再次犯罪,送「工讀學校」學習和管教。

這是一所全寄宿制特殊學校。學生一律留宿在學校中,實行半工半讀,一半是普通學校的課程學習,另一半是輕微勞動或集體文娛體育活動。

小英在學校學習二年,表現好,提前出校,升入高中,以後考入普通大學,表現良好。

這說明,青少年犯罪,尤其輕微犯罪,犯罪早期應該及時處理,控制,採取特殊措施,切斷犯罪源,才能有效制止再犯罪。犯罪是社會必然存在的問題,其責不在於家長和學校,關鍵在於正確處理。

關注對社會的危害性

校園暴力事件由來已久,至少有以下社會危害性,必須重視和糾治。私會黨不過是校園不良行為中的一種形式,青少年嚴重不良行為有二大類:

其一,違紀行為――違反校紀校規、打架、聚眾鬧事、賭博、酗酒、早戀亂愛、流氓習氣行為、偷竊、欺騙、陷入「黃毒」和「私會黨」等。

其二,違法行為――盜竊、強奸、賣淫、傷人、殺人、私會黨團伙和其他刑事犯罪等。從上海調查的資料,大致發生頻度在1%左右。

青少年並非成人,心理行為不成熟,犯罪偶發性機率大,社會危害性不大,不適合採用成人法律。他們的人生有一長段道路要走,各國都有青少年保護法,目的著重於挽救,從寬,讓他們重新做人。

不幸的是,現有學校對輕微不良行為和犯罪缺乏有力懲戒措施,輔導作用不夠有力有效,管束困難。對特殊家庭、特殊父母(如離異、孤兒、特殊性格兒童等)不採取社會隔離、封閉學校的教育,教育困難,成效很差。

「工讀學校」是特殊教育,專收「問題學生」。學校採取封閉式教育制度,學生一律住宿過半軍事式集體生活。教育課程同普通學校,升留學制度相同。

教育隊伍由教師(特殊有愛心者,對德育有經驗)、警察局幹警、民政部人員、心理輔導者、義工等組成。兼教又管,寬嚴結合,務使學生在德智體勞全面發展。

問題學生由各校提名。針對道德品行有問題而屢教難改者、輕微犯罪行為又未嚴重犯法者、須接受預防性管教的學生,收住教育。

教育或住宿學校時期可從一年到三年,視學生行為道德表現。而離開學校後,社會不應該歧視,學歷相同。這樣的教育,在中國各地和上海已推行10至20年,效果良好。

本人認為香港電影也對青少年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3. 遭遇校園欺凌怎麼辦

初次被欺凌,不當軟柿子。

欺凌者在初期欺凌的時候往往喜歡挑軟柿子捏。所以當第一次被欺凌的時候,絕不能忍氣吞聲,要嚴肅制止;要大膽報告老師和家長,尋求幫助,讓大人出面制止,讓欺凌者知道後果,為自己討回公道。第一次效應會影響欺凌者今後的行為方式,令其有所忌憚。

短兵相接,沉著冷靜。被人欺負時,要保持沉著冷靜,用平靜清晰的語言告訴對方停止這樣做(沉著會更顯實力,哭泣害怕會更容易被欺負),以談判為由,拖延時間,想辦法來到人多的地方,趁對方放鬆警惕趁機逃離,

機智應對,學會求救。

若被多人圍困或暫時跑不掉也不要驚慌,不要與欺凌者硬碰硬,要懂得周旋,如可以先交上財物,盡可能拖延時間爭取機會求救。及時向路人求救或發送求救信號,有條件的撥打110或發送求救簡訊。

他人遇難,施以援手。

當看到其他同學正遭受侵害時,不能坐視不理,應趕緊報告老師或報警。力量懸殊時,要懂得保護自己,不要孤身一人見義勇為,要在欺凌者視線范圍外撥打報警電話或發送求救信號。

4. 新加坡和台灣對校園欺凌的懲罰制度

一、制度制定的目的,針對的對象等,(總綱部分)二、具體條款,包括:報告的主體、什麼情況必須報告、報告的程序和報告的格式等等三、責任追究條款四、其他條款,如實行起始日、解釋權等等

5. 校園欺凌怎麼處理

您好,您的問題已收到了
校園欺凌的處理辦法:告訴父母或者老師尋求辦法,實在不行就報警。記下他們的相貌,事後報警,並告知學校和家長。上學放學盡量選擇和同學同行,不要獨自一人。故意造成對方傷害的行為,是否會被追究刑事責任,主要看傷害的程度,如果是輕微傷的,那麼,不構成犯罪;如果是輕傷的,被害人和檢察院都可以提起訴訟,要求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如果是重傷以上的,就需要由檢察院提起公訴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責任。嚴重的校園暴力事件可能涉嫌故意傷害罪,最高可以判處死刑。
如果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您,您可以給個好評哈

6. 校園欺凌事件怎麼處理

摘要 一、校園欺凌報警怎麼處理

7. 校園欺凌的處理方法

一、處理好同學關系,結伴而行我們要學會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不要做孤僻或者另類的個體,這樣很容易受到別人的不同對待。上學放學要與同學結伴而行,不要單獨一個人,不給欺凌者有機可乘。二、面對欺凌要勇敢說不如果自己受到了欺凌,要勇敢堅決的說不,不能唯唯諾諾,或者選擇沉默,這會害了自己,有了一次的成功,就會有第二次,所以,要勇敢的保護自己。但如果對方人多或者比較危險,要首先保證好自己的安全,用語言跟對方周旋,找准機會跑走,不能很直接的與對方硬拼,我們力量還不夠,所以還是保護自己,但絕不能默默的忍受。三、及時的跟老師,家長反應遇到欺凌,不管後果如何,一定要及時的跟老師與父母匯報,這是必須要做的事。讓他們想辦法來保護自己,幫助自己擺脫困境。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是有限的,只有依靠父母,依靠老師,才能真正的保護自己。就算不是自己受到了欺凌,而是看到了別人被欺凌的現象,也要及時的報告老師,這不僅是在幫助同學,也是在保護自己,不能助長欺凌者的氣勢。校園欺凌行為本身是屬於違法犯罪行為,是沒有法律保護,反而會受到法律處罰的。而對於被校園欺凌的人而言我國《治安處罰法》《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都可以實施相關的保護。

8. 校園欺凌現象怎麼處理

校園欺凌現象,必須受到嚴懲和打擊。國家已經通過立法的手段對校園欺凌現象進行毫不留情的打擊,不允許此類現象,在校園里邊,存存,一旦出現類似的現象將會對當事學生的心理和人參,造成巨大的傷害,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團結,所以對於欺凌現象,必須採取強有力的懲罰措施,嚴防死守,將,這樣的現象杜絕在萌芽狀態。

9. 遇到校園欺凌應該如何處理

學生遭遇到校園欺凌的,首先應向家長、老師、學校等進行反映。如果情節嚴重,老師、學校沒有進行處理或者無法處理的,可以向公安機關等其他有關部門反映求助。必要時,向路人呼救求助,採用異常動作引起周圍人注意,提升自己的自己防護意識和防護能力,可以平時加強自己的身體素質訓練。方便在危險的時刻進行自保,並且可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中相關規定來處理。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四十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一)組織、脅迫、誘騙不滿十六周歲的人或者殘疾人進行恐怖、殘忍表演的;
(二)以暴力、威脅或者其他手段強迫他人勞動的;
(三)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他人住宅或者非法搜查他人身體的。
第四十三條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5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熱點內容
緬甸輸入法怎麼用 發布:2023-05-30 12:06:38 瀏覽:334
特阿莫在西班牙叫什麼 發布:2023-05-30 12:01:32 瀏覽:265
男孩子用西班牙語怎麼說 發布:2023-05-30 11:59:42 瀏覽:264
土耳其女排聯賽總冠軍獎金多少錢 發布:2023-05-30 11:56:21 瀏覽:617
紐西蘭e有哪些東西能買 發布:2023-05-30 11:53:51 瀏覽:588
紐西蘭人說英語為什麼很難聽懂 發布:2023-05-30 11:53:48 瀏覽:190
墨西哥sasa怎麼做 發布:2023-05-30 11:53:01 瀏覽:929
新加坡有多少軍費 發布:2023-05-30 11:48:07 瀏覽:399
西班牙到荷蘭多少里 發布:2023-05-30 11:44:25 瀏覽:533
日本上班穿什麼 發布:2023-05-30 11:39:34 瀏覽: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