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雞肉沙爹是什麼味道的
① 新加坡的美食
新加坡著名美食(2)(2008-09-10 10:32:08)標簽:新加坡 肉骨茶 文化 美食 休閑
Singapore's Bak Kut Teh(肉骨茶)
新加坡著名的肉骨茶是每位遊客必試的美食,但是肉骨茶最初並不是新加坡人的特產,原來肉骨茶乃源自中國潮州。
因為潮州人多以體力勞動謀生,故一大早起床就得先要吃上一頓肉排飯食,來補充能量。故此,肉骨茶是多數潮州人早晨必吃的早餐。因為早年移民新加坡的潮州人不少,且經營肉骨茶食店的也大部分是潮州人,所以久而久之,肉骨茶一代傳一代,也就成為新加坡的特色美食,甚至影響不少新加坡華人菜式的變化。
肉骨茶,其實[肉骨]和[茶]根本是分開的,一點也沾不上邊。肉骨茶的肉骨,是選用上好的排骨,以肉與骨配合中葯煲成的肉骨湯,有些煮的時候還會加些甘蔗同煮,一直熬到肉骨與甘蔗的味道混成一體,風味特殊,或者裡面還加了閩南人喜歡使用的爆蔥頭,或者是又放了不少胡椒同熬。這樣的香噴噴的肉骨加湯,配上辣椒、白飯、油條,再泡上一壺正宗的鐵觀音茶,吃一大碗肉骨,連喝個十數小杯的功夫茶,那真的才是味覺上的一大享受。
肉骨茶比起海南雞飯,對於我和孩子們來說;還是喜歡海南雞飯哦。雖然,Bak kut Teh色香味俱全又有營養,不明緣由的,我們就是很少去買了享用和品嘗。也許是它的葯味香太濃吧!孩子們的爸爸因是土生土長的新加坡人,看他每次吃肉骨茶時是那麼的津津有味啊!所以有一次,我特意帶孩子們去餐館吃肉骨茶套餐,結果,孩子們對著那些菜直翻白眼,害得我不懂要怎樣把肉骨茶套餐、套餐、套餐哦...吃進肚!!!
這就是我帶孩子們去新加坡Marina Square那一帶的餐館所享用的肉骨茶套餐。會不會有食慾Lah!哈...哈...
② 新加坡的美食有哪些
香港油雞飯面、大華豬肉粿條麵店、超好面等。
香港油雞飯面位於牛車水大廈熟食中心,店主陳翰銘在機緣巧合下得到香港師傅的真傳,開始醉心於研究香港油雞面,做小販一做就是35年。在沒有獲得米其林一星的榮譽之前,小店在周邊已經小有名氣。然而,獲得米其林星級餐廳的榮譽是陳翰銘自己從來沒有想過的。小店出品的油雞色澤誘人,分量合理,價格更是便宜得驚人。
小販攤檔被米其林「星探」相中,似乎也恰恰反映了新加坡獨特的小攤文化。新加坡民眾對於美食的追求一直秉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原則,即使是再破再爛再臟亂差的小攤,只要有美食就會有人潮和長隊。新加坡各地的小販攤檔更是卧虎藏龍,人才濟濟。
③ 沙爹味道是什麼味
沙爹味有點像巴西烤肉味。
沙爹味:
沙爹是一種醬料,辛辣味,很香。 沙爹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制而成。
沙嗲醬是盛行於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一種調料,原為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沙嗲),原意為「烤肉串」。
它相當辛辣香咸,但其刺激口味不適合華人飲食結構,故潮汕華人廚師經歷代琢磨創造,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點,改用國內香料和主料製作而成新的調味蘸醬,並取音譯印尼文的「SATE」,稱之為沙茶(潮語讀「茶」為「嗲」音)醬,而後傳往港澳台等地。自此,普遍意義上印尼馬來本土的烤肉配料亦被稱為沙嗲醬。
④ 沙爹是什麼
沙爹,我們一般叫沙茶,一種調味料,不同與辣椒醬,芥末這些沙茶醬的品種有福建沙茶醬、潮州沙茶醬和進口沙茶醬三大類 進口沙茶醬又稱沙嗲醬(Sateysauce)。是盛行於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一種沙茶醬。它色澤為桔黃色,質地細膩,如膏脂,相當辛辣香咸,富有開胃消食之功效,調味特色突出,故傳入潮州廣大地區後,經歷代廚師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點,改用國內香料和主料製作,並音譯印尼文「SATE」,稱之為沙茶(潮州話讀「茶」為「嗲」音)醬。
沙嗲醬同沙茶醬有明顯的差別,因此在比較正宗的港式潮州菜烹調中「沙嗲牛柳」與「沙茶牛柳」這兩款滑炒牛肉菜,應分別使用沙嗲醬和沙茶醬兌汁,同時它們各自配伍所用的其他調料也迥然不同。烹制沙嗲牛柳時,必須先用洋蔥末、紅椒末和菠蘿末煸炒起香,再放沙嗲醬,而且必須放適量三花淡奶及少許蚝油,以增其奶香味。而烹制沙茶牛肉時,只要用蒜泥煸香即可,不必配入淡奶,因沙茶醬的本味更適合國人的口味。兩者成品色澤和觀感也有區別:前者淡桔紅色,鹵汁較細膩;後者淡褐色,鹵汁中顆粒物較多,兩者的風味也各有千秋。沙嗲醬的品種也很多,比較著名的有印度尼西亞沙嗲醬和馬來西亞沙嗲醬。 新加坡沙爹肯定是絕大多數旅客最喜愛品嘗的其中一道本地風味小吃。沙爹原是傳統馬來美食, 可是漸漸地, 土生華人和華人也開始學做沙爹。特別研製的雞肉、羊肉或者牛肉塊,用竹簽串起,然後放在火上烤,這便是沙爹了。將這些肉串沾在濃稠的花生醬中,配著新鮮黃瓜片、生洋蔥和蒸飯餅一起吃,滿口的南陽風味不言而喻。如果你在尋找香氣四溢,口感較重的新加坡食品,那沙爹絕對是首選。在烤火上的沙爹串,往往香味四溢。當年街邊販賣沙爹的小販,就靠這股誘人的沙爹香,招引食客。沙爹一直是最受旅客歡迎的本地特色美食之一。
⑤ 新加坡有哪些特色物品及特產
特色物品:絲織的馬來沙籠、尼泊爾的珠寶、象牙項鏈、印度綢、泰國絲。
特產:豬肉乾,魚尾獅紀念品,鱷魚皮製品,鍍金胡姬花。
⑥ 新加坡特色美食有什麼
1、雞肉沙爹
香味四溢的雞肉沙爹是新加坡著名的馬來美食,一隻只雞肉串經火炭一番燒烤後,再配上飯團、切片鮮黃瓜和洋蔥,就是一道可口美味的馬來小吃。沾上精心調制的黃梨花生醬,稱得上絕頂美味,是本地人和遊客的最愛美食之一。
2、海南雞飯
海南雞飯是新加坡早期移民的菜色。做法簡單:鮮嫩多汁的白斬雞搭配油光黃澄香雞飯,配生抽或者老抽和特製辣椒醬及薑蓉。烹調海南雞飯的每一部分都必須一絲不苟,方能做出美味無比的佳餚,是新加坡美食之選。
3、咖喱魚頭
咖喱魚頭是最具新加坡風味的美食代表之一,這道香辣的印度佳餚以一大塊石斑魚頭或紅鯛魚頭為主,盛在一大碗熱騰騰的咖喱湯中上桌,湯味辛辣香濃,魚頭鮮嫩美味。
4、叻沙
叻沙為典型的娘惹或土生華人菜餚。湯料以椰漿、香料和辣椒為主,香濃辛辣,配以粗米粉,再加上蝦蛤,是新加坡的特色美食之一。
5、椰漿飯
椰漿飯雖然是一道傳統的馬來族佳餚,但它也是民眾喜愛的早餐選擇。椰漿飯得名與其烹飪方法,用椰漿烹煮米飯,再用一點香蘭葉略微調味,為米飯賜予撲鼻的香味。
⑦ 唦爹味是什麼
沙爹(Satay),就是南洋風味的燒肉串。目前有許多沙爹攤位都是向批發商 沙爹醬
購買腌好的肉串,所以難免口味類似。但是這檔的肉串都是檔主親自腌制的,自然加了獨門秘方。 其實,除了腌肉的方法之外,燒烤的工夫也很重要。檔主說,烤沙爹有兩種手法,要香脆口味的,就會在燒烤後才在肉串上塗油;要軟嫩口味的,得在燒烤前塗上油。 不管你要什麼口味的,檔主一定為你准備。如此個人服務,很周到吧!這里的羊肉沙爹膻味不重,怕羊膻味的朋友大可放心。 沙爹是傳統馬來美食——腌好的牛肉、羊肉、雞肉串成串以適度的火候炭烤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蘸一層厚厚的沙爹醬一起入口。沙爹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制而成,香醇無比,吃了肯定令人眷戀不已。享用一串串沙爹的同時,再配以椰葉或班蘭葉包裹的傳統馬來米飯、小黃瓜及洋蔥等,入口的沙爹味道更加分明。
編輯本段沙嗲醬簡介
沙嗲醬是盛行於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一種沙茶醬,原為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沙嗲),原意為「烤肉串」,因是其必用的一種調料復合味。它相當辛辣香咸,富有開胃消食之功效,調味特色突出,故傳入潮汕廣(州)地區後,經歷代廚師琢磨改良,只取其富含辛辣的特點,改用國內香料和主料製作,並音譯印尼文「SATE」,稱之為沙茶(潮語讀「茶」為「嗲」音)醬。 沙嗲醬色澤為橘黃色,質地細膩,如膏脂,辛辣味突出,鹹味濃,略帶甜味,同沙茶醬有明顯的差別,而且香味的內涵和力度都與沙茶醬不同。因此在比較正宗的港式菜烹調中,「沙嗲牛肉」和「沙茶牛肉」這兩款滑炒牛肉菜,應分別使用沙嗲醬和沙茶醬況汁。同時,它們各自配伍所用的調味品也迥然不同。 沙嗲(滑炒)牛肉況汁時,必須先用洋蔥末、紅椒末和菠蘿末煸香,再投入沙嗲醬,而且要配入三花牌淡奶及少許蚝油等以增其奶香鮮味,而沙茶(滑炒)牛肉況汁只要用蒜泥起香即可,也不必配淡奶,因醬味本已很合國人中口味。兩者成品色澤和觀感也有區別:前者淡橘紅色,鹵汁較細膩;後者淡褐色,鹵汁中顆粒物較多。
⑧ 沙爹味道辣嗎
沙爹味,辛辣味突出,鹹味濃,略帶甜味。
沙嗲是傳統馬來美食——腌好的牛肉、羊肉、雞肉串成串以適度的火候炭烤後,最最重要的就是要蘸一層厚厚的沙嗲醬一起入口。享用一串串沙嗲的同時,再配以椰葉或班蘭葉包裹的傳統馬來米飯、小黃瓜及洋蔥等,入口的沙嗲味道更加分明。
沙嗲醬是盛行於印尼、馬來西亞和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的一種沙茶醬,原為印度尼西亞的一種風味食品,印尼文為「SATE」(沙嗲),原意為「烤肉串」,因是其必用的一種調料復合味。沙嗲醬由花生醬、椰醬、幼蝦等調制而成,色澤為橘黃色,質地細膩,如膏脂,相當辛辣香咸,富有開胃消食之功效,調味特色突出。
(8)新加坡雞肉沙爹是什麼味道的擴展閱讀
在沙巴,沙嗲攤販在大街小巷,幾乎每一個角落都能找得到,但論火候或調味的考究,則要花一些心思來搜尋打聽,才能得償所願。炭烤沙嗲所用肉類,雖然最受食客稱道的是雞肉和牛肉,不過,老饕們所思所想的,卻是凡是可食用的肉類都可以炭烤享用。
肉類在切成薄片後,須先經過腌漬處理串在椰葉枝才上烤架以炭火烘烤,趁熱沾上花生醬食用,與此同時,配搭以椰漿處理過的糯米飯粽共食,更是人間美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沙嗲
⑨ 新加坡特產有哪些
1、椰漿飯(Nasi Lemak)是在汶萊,馬來西亞與新加坡很常見到的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有大米、椰汁等,輔料有椰漿絲、雞蛋等,口味偏清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