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年新加坡如何過春節
『壹』 新加坡新年怎麼過
一句兩句說不清楚,新加坡春節必有的元素包括:
1、春節期間除了紅包之外還要互贈桔子,表示大吉大利
2、春節期間很多地方都會有舞獅子的表演
3、春節期間幾乎所有商店都關門,銀行、超市、飯館...我在新加坡的第一個春節不得不去麥當勞解決的吃飯問題
4、到了初七這天大家會去飯館吃魚生,也是為了圖個吉利
還有問題的話歡迎追問
『貳』 新加坡的春節習俗與我國有哪些不同
1.新加坡吃魚生(撈魚生,把粉絲,魚生,胡蘿卜,各種肉類撈在一起),中國吃餃子(新加坡不吃)。
2.新加坡拜年帶倆橘子,到一戶時和戶主交換。中國……僅僅是團拜,然後分戶拜年聊天。
3.中國的掃塵,不僅大掃除,還要把紅包從屋內掃出,然後讓小孩搶(這個現在少見了很多),新加坡則是象徵地打掃一下。
4.中國辦春晚,新加坡不辦(主要是還有馬來人、印度人等),但過年有一些頻道免費(平時頻道要買),通過電視看。
5.新加坡放鞭炮是政府在河邊放,個人不放。
6.新加坡由於有許多人不是中國人,因而不少人是不過春節的,不像中國,人人都過。
7.…….你的懸賞分太少,不說了,夠簡潔全面吧?這也是我的作業……跟你分享了
『叄』 新加坡過年的風俗和我們中國有哪些不同
新加坡是個海外華僑的聚集地,華僑佔新加坡人口的百分之七十左右,雖說是這樣,新加坡的各民族按照自己的歷法有著不同的節日與風俗。春節是個重大的節日,影響久遠。那麼,新加坡過年風俗的獨特之處在於以下幾個方面:
最喜慶之撈魚生
撈魚生是南洋一帶的漢族民間風俗,應該也算是馬來西亞(和新加坡)華人獨特的慶祝新年的方式。
「撈魚生」是以生魚條(或者使用三文魚等等可以生吃的魚肉條)為主食材,搭配腌姜絲及各種有顏色的蔬菜絲及水果絲,如青紅椒、西芹、紅白蘿卜絲及柚子肉等。「一堆堆」蔬菜絲,以達到七彩繽紛、色澤誘人為目的,預先排列在一個大圓盤上,然後灑上白芝麻、花生碎、五香粉及胡椒粉等。
當圍在圓桌的家人(或朋友、同事等人)准備好,要舉筷子進行「撈生」時,再淋上特製的醬汁(通常含有麥芽糖及酸柑汁等等)。然後一個人發號施令,大家就開始以筷子將大圓盤中的各式材料高高的夾起,一邊夾高還要一邊說:「撈起!撈起!(撈喜)撈到風生水起,一年好過一年!」把魚生盤中的材料夾得愈高,聽說來年就會賺得越多,在新的一年中更容易實現心願。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人會說各式各樣的賀年詞句,如萬事如意、一帆風順等等。
最吉利之蘆柑禮袋
走親訪友免不了兩手的禮品盒,是以也常常苦惱於禮物的選擇。而在新加坡,無論怎麼糾結,有一樣禮物卻是少不了的——蘆柑。
蘆柑在新加坡的傳統習俗里象徵著吉利。拜年時,備上倆蘆柑置於禮品袋中,看上去顯得格外喜慶。將這禮品袋贈予主人家,就是表達對於主人家的祝福之意。而臨別之際,主人家往往也會回贈兩個蘆柑,以表示將這一份祝福同樣分享給對方。是以蘆柑禮袋是新加坡過年時最平常卻也最吉利的習俗。
最熱鬧之China Town(牛車水)
新加坡的唐人街——牛車水,據說是因為當年人們多用牛車拉水才有了這個名字——自是早早就熱鬧了起來,尤以賣對聯和門神的店面最為紅火。人們喜歡各式的門神保平安,也喜歡各種含義的對聯表祝福,還有大大的「福」字,樂呵呵的財神爺。偶爾,牛車水上還會出現幾盞特色的熱帶菠蘿燈,更是韻味十足。
『肆』 新加坡在春節有哪些風俗和我們相似或不相似
我剛從新加坡回來。
在那裡過了兩個新年,說起不同來到是還真沒什麼不同的,因為畢竟早期在新加坡的還是一些華人移民過去的,所以咱們這里有的一些習俗當地也是存在的,只是隨著時代的改革和變遷,新加坡當地的外來人口逐漸增多,所以也就收容了一些其他風俗的特色和自己當地的改革。
對於三十尺餃子,新加坡也是有吃的,如果家裡有老人是中國祖籍,那麼他們一定會做的,如果家裡沒有老人了,那也許這個習俗也就隨之淡忘了吧。
對於放鞭炮這個可就截然不同了,春節的時候咱這邊家家都要放的,但是在新加坡只有CITY HALL (也就是市中心)才會有統一的煙花,自己家裡是不允許的,因為新加坡是一個相當干凈且文明的社會。
其實對於新年,新加坡的教堂可能是最熱鬧和最喜慶的地方了吧。在那邊過的兩個新年我可是都有去的。
以上均為自我感受,供你參考吧。
『伍』 春節是怎麼來的,哪些國家也過春節。
目前過春節的國家有,中國、韓國、朝鮮、日本、越南、泰國、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好象是從去年開始定為法定節日)、馬來西亞,主要是亞洲國家過春節,剩下的就是生活在其他國家的華人自己過春節了。
韓國人過春節:要吃米糕片湯
中國人的春節也是韓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作為一名嫁在中國的韓國媳婦,我已在北京學習並生活幾年,每到春節來臨,在婆家的我都會分外地思念故鄉韓國,想念韓國過年時的情景和那裡的家人。
韓國是一個非常遵從傳統的國度,春節就是以祖先崇拜和孝思想為基礎的節日,是祭祖祈願家庭平安的一天。今天,春節也被現代人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讓人們從都市生活的緊張節奏中暫時解脫出來,得到片刻的寧靜與快樂。所以,春節到韓國你的所到之處都會充滿歡樂和吉祥的氣氛。
韓國春節的傳統風俗有很多,有歲妝、歲畫、福笊籬、趕夜光鬼等等傳說。至今流傳下來的習俗有祖先祭拜、歲拜、德談、「擲木四」和跳板等習俗。中國人春節都要吃年糕,韓國人春節也有專門講究吃的食品,統稱為「歲餐」。流傳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春節料理是「米糕片湯」。古代的韓國人崇尚太陽,白色的小圓狀米糕片就代表著太陽,正月初一早晨吃米糕片湯代表著迎接太陽的光明。另外依照原始的宗教信仰,也代表著辭舊迎新、萬物更生復活之際的嚴肅和清潔。以前做米糕片湯的湯是用野雞湯熬成,現在野雞難得,因此改用牛肉或雞肉湯代替。中部和北部地區還喜歡在米糕片湯里加入山雞肉、綠豆芽、蘑菇和泡菜為餡的餃子。此外,每個家庭還會准備蜜糯油果、桂皮湯、八寶飯和肉片等食品接待前來拜年的親朋好友。
日本過年習俗:買福袋圖吉利
日本:春節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節日,每家用松柏裝飾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圍著火爐守歲。午夜時寺院響起108聲鍾聲,第二天互相拜年。
在日本,新年時有一種叫「福袋」的商品。所謂福袋,就是裝著商品的不透明的袋子。福袋有很多種,化妝品、服裝、生活雜物、電器,總之能裝進袋子里的都行。價錢從1000日元到上萬日元不等。由於非常受歡迎,福袋往往年前就開始預售。
同樣是商品,為何福袋如此受歡迎呢?原來,福袋非常超值,一個千元的福袋裡,往往標價千元左右的商品就有三四件;有時一個兩萬日元的福袋裡,有價值三四萬日元的數碼相機也說不定。這樣一來,買福袋又給人一種新年中大獎的感覺。當然,如此超值的福袋只是少數,但一想到可能會中大獎,而且至少也會物有所值,消費者自然會爭相搶購了。
對商家而言,這種銷售方式比起普通的促銷來,效果大不相同。一般的促銷是消費者來選購商品,買幾件要消費者說了算,而裝在福袋裡的東西是看不見的,商家可以自由搭配。對消費者來說,福袋實在是物美價廉,據說日本女性很少有人能抵禦福袋的誘惑,況且福袋這個名字也是很有吸引力的。大過年的,誰不想帶著福氣回家呢!
春節看蒙古人:吃喝足歌舞盛
新春伊始萬風象更新,遠在中國北疆的蒙古族也同樣沉浸在濃烈的喜悅氣氛中。
在歷史上,春節本來不是蒙族傳統的節慶,但是由於後來蒙古人居住地的漢人越來越多,人民的風俗也隨之起了變化,使得春節變成蒙漢人民共同慶祝的歡樂時光!
不過同樣是慶祝春節,草原上的蒙古人和城市中與漢人雜居的蒙古人卻有很不相同的慶祝方式。
裝束色彩繽紛
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保持自己的傳統,他們在盛大的節日中,穿上色彩繽紛的盛裝,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請最好的朋友和親友來到自己的家裡,一邊痛飲濃香的馬奶酒,一邊盡情地唱歌跳舞,一邊品嘗肥嫩的手抓肉。
春節是草原人民相互聚會交流的大好時機,由於很多蒙古人還在草原上保持游牧的浪漫生活方式,他們之間在平時很難有見面的機會,借著春節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許能夠在賽馬大會上,或者摔跤大會上相遇。
無論比賽成績如何,經過激烈的場上龍爭虎鬥後,在私下會面的時候,他們會彼此互贈哈達,互敬鼻煙壺,以表達思念和祝福的深厚感情。
親戚朋友共同慶祝新春的時刻,彼此或許會感到陌生,因為一些親戚之間距離遙遠,可能十年都沒見過一次面,等到見面了,經過風霜雪雨的臉已經變得難以相認了!
我就曾經見過一對親兄弟在同一個蒙古包中飲酒,但是彼此之間竟然沒有認出對方,直到一個老人點破「機關」後,兩兄弟才喜極流涕!
城市慶祝方式
生長在城市中的蒙古人,他們有的已經忘記自己的母語,完全漢化;有的還能夠維持自己的民族圈子,但是也不得不受整個大環境的影響,而適應潮流。城市中的蒙古人對於春節有著和草原完全不同的概念,他們有自己的一套,還有從漢人那裡學來的另一套。一般他們還保留些許自己的慶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燒烤羊肉串、邊喝酒邊唱歌、拉馬頭琴等等,蒙古族自己的慶祝節慶方式。
而另一方面,他們也有基本和漢人一樣慶祝方式,例如親戚相聚會、朋友聚餐、邀請上司到家中促進感情;放爆竹、扭秧歌、包餃子、小孩子做新衣等節目。
對於漢化的蒙古人來講,在除夕晚上的那頓團圓飯,和新舊歲交替之際午夜零時燃放爆竹是必不可少的。
團圓飯其實是以吃餃子為主,在舊歲的零時之前,全家人會聚集在一起,一邊歡聲笑語,一邊包餃子。除夕夜的餃子十分講究,首先是大家的餃子都要一樣大,這表示全家人平等,誰也不欺負誰!
其次是餃子餡的選料上,絕對不可以馬虎,除夕的餃子餡選材一定要有吉祥如意的含義。例如你不可以選擇牛肉餡,因為誰都不想新的一年太「勞碌」;也不可以選胡羅卜,因為沒有人想自己越來越胡塗;當然也不可以放入大蒜,一直算表示不夠多。
吉祥的餃子餡包括「飛龍」肉餡、馬肉餡、香菜餡、韭菜餡、羊肉餡等等。
這些都能夠從中找出吉祥的跡象,如龍騰虎躍、萬馬奔騰、吃香喝辣、長長久久、三羊開泰。
喜慶「爆炸」聲
除夕的這頓餃子一定要在午夜鍾聲敲滿12次的時刻端上桌子,象徵送舊迎新,圓圓滿滿!
與此同時,外面的爆竹和煙花也隨這舊歲的離去和新年的到來而爆響起來。這個時刻,滿天都是彩色火焰,滿耳都是喜慶「爆炸」聲,同時滿心洋溢著新春喜悅。
穿新衣是小孩子們除了紅包外最關心的一件事,雖然城市中的蒙古族孩子已經被那些價錢貴得離譜的名牌所吸引,但是仍然有一些蒙古族媽媽為了讓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記自己是蒙古人的後代,會讓他們在新年的時候穿上自己親手縫制的傳統服裝,用情之深,用心之苦,從衣服的精美圖案和細致做工足以體現。
其實無論對草原上的蒙古人或者城市中的蒙古人,新年都是他們都特別重視的佳節。
每逢新春時節,那些身著鮮艷服飾的草原兒女,都會經過長途跋涉來到城市中,逛街、看新鮮事物、購買各種年貨,同時也要備足明年春天需要用到的生活工具。
生長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懂得使用母語,當他們看到自己的父母用自己聽不懂的語言和陌生的矮壯漢子親切交談的時候,他們迷惑不解,為什麼父母每年都要來這里找人講話呢?
其實,這里是專門為這些草原來的「黑臉客」預備的,而城裡的居民卻很少來這里買東西。
過年的確不一樣了,那些應該相見的人們總能夠在適當的時機,適當的地點,相遇相見,可以聽到自己想聽的聲音,講自己願意講的話,分享各自不同的快樂故事。
這樣可以為新年增加喜慶的氣氛,還可以為明年的再會搭上一級台階。
越南人過春節:糯米豆沙年粽
越南是世界上少數幾個使用農歷的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幾個全國過春節的國家之一。
春節是越南民間最大也最熱鬧的傳統節日。越南人把春節視為辭舊迎新的日子,一般從農歷12月中旬開始辦年貨准備過年,而歷來越南春節最不可少的大概要數鮮花、年粽、春聯、爆竹了。
花市是越南春節重要活動之一。比如河內,春節前約10天,花市就開始熱鬧。越南人最愛的年花有劍蘭、大麗菊、金桔和桃花。除了鮮花、盆景,花市還出售各式氣球、彩燈、玩具、年畫、春聯、年歷等,把相連的幾條街道裝點得五彩繽紛,喜氣洋洋。
糯米豬肉綠豆沙做年粽
越南人過春節也有貼春聯習慣。以前春聯用漢字書寫,文字拼音化以後,現在大部分春聯改用拼音文字,每個拼音字是一個方塊,自成風格。
另外,越南人也愛在家裡貼上「福」、「喜喜」等字樣和福、祿、壽星的形象,還有各種傳統年畫,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願與嚮往。
本地華人過春節必備年糕等食品,越南人也不例外,其中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年粽和糯米餅。
年粽做法跟我們吃的粽子一樣,不過越南年粽是方形的,而且大得多,一般用200克糯米做成,中間包上200克豬肉和150克綠豆沙,外裹芭蕉葉。傳說年粽象徵大地,綠色顯示生機勃勃,豬肉和綠豆沙代表飛禽走獸草木繁生。
從前越南人過年也放爆竹,不過1995年起越南政府已禁止民間在春節期間燃放煙花爆竹。
華人過年有除夕守歲習俗,越南人也一樣。除夕夜人們便穿上節日盛裝,不約而同湧上街頭,年輕女子還穿上越南旗袍。零時,當電台播出國家領導人春節講話,節日氣氛達到高潮。隨後人們還采一根樹枝回家。這風俗叫「采綠」。在越南語中,「綠」和「祿」同音。「采綠」就是「采祿」,意味著把吉祥如意帶回家。
新春第一位客人會帶來好運
越南人過春節照例放幾天假,也有到親友家拜年的風俗。最早到家裡拜年的客人特別受重視,據說他會給主人帶來好運。越南人稱之為「沖家」或「沖地」,其意義跟「沖喜」接近。因此越南人通常會約請自己最親近最尊敬的朋友,作為新春的第一位客人。
除了親友間互相拜訪,新春期間越南各地街頭、公園和公共娛樂場所,連續幾天舉行各種文娛活動,演出越南傳統戲劇、歌舞、雜技、武術、摔跤、舞獅等,還有盪鞦韆、下人棋、斗雞、斗鳥等民間活動,整個越南沉浸在節日氣氛之中。
新加坡過春節:東南亞特色濃
農歷春節即將來臨,在華裔人口占近80%的新加坡,無疑是一年中最重要、氣氛最濃厚的節日。聖誕節一過,大街小巷和商業區就換上了中國傳統的春節盛裝,大大小小的紅燈籠高高掛起,年畫也貼了出來,一片喜氣洋洋。牛車水各個中國傳統式的店鋪里買年貨的人絡繹不絕,大街小巷更是播放著傳統的新年歌曲,好不熱鬧!
春節慶祝活動一覽
牛車水農歷新春亮燈慶典:1月15日至2月28日,喧囂熱鬧的牛車水年貨市場會有超過400個年貨攤位,售賣各式各樣佳節禮品。在此采辦年貨,感受濃郁的春節氣氛!別錯過2月8日除夕夜的倒數嘉年華,與本地人一同熱鬧歡慶迎接新的雞年!
春到河畔迎新年:2月7日至2月23日,春到河畔迎新年是一個盛大的嘉年華會,送舊迎新,合家歡樂!每年的節目精彩豐富、包羅萬象,一連10多天。
奇思夢想妝藝大遊行:2月18日晚上7時預演、2月19日晚上7時半正式遊行。已步入第33個年頭的「奇思夢想妝藝大遊行」,每年都會聚集精心設計的花車遊行、絢麗的奇裝異服、令人贊嘆的武術表演,以及舞者們的曼妙舞姿!
2005年聖淘沙花卉節:2月9日至20日,別錯過在聖淘沙噴泉花園所舉辦的花卉節!萬紫千紅的花卉和熱帶自然植物,都是您難得一見的。
春到人間:1月13日至2月23日,來自中國各地的表演藝人及手工藝品師傅,將在萊佛士城購物中心為您帶來一系列的精彩節目。此項活動為期1個月,讓您盡情欣賞融會中國傳統文化和現代風格的音樂、舞蹈及雜技的深湛表演。
非嘗不可東南亞美食
海南雞飯:蒸煮嫩雞加上用雞湯烹煮的米飯。叻沙:椰漿咖喱汁加上粗米粉、小蝦、雞蛋、雞肉絲和生蛤。
炒諽條:白色的寬粉條以黑甜醬、豆芽、魚餅、臘腸和生蛤一起烹炒而成。
福建蝦面:細面條、蝦、墨魚片和豬肉一起煮炒而成。印度餡餅:夾以牛肉或羊肉的餡餅,沾以咖喱汁來吃。
咖喱魚頭:大魚頭和蔬菜、咖喱粉一起烹煮,與米飯一起吃,甜美而開胃。若再配上一杯冰凍檸檬汁,那就更令人回味無窮了!
沙爹:燒烤肉串、配料有馬來米粽和黃瓜,沾辣花生醬吃。
羅雜:本地色拉,用料包含了水果和蔬菜,例如黃瓜、豆芽、黃梨、白蘿卜、豆乾甚至加上芒果和墨魚。
娘惹糕:結合了華人與馬來人的傳統,以色香味著稱的甜品,用料有糯米飯、木薯、斑蘭香葉和各種熱帶水果如香蕉、榴槤和椰子。
辣椒蟹:番茄咖喱濃醬與硬殼大蟹一起烹煮的美味海鮮,您大可以入鄉隨俗,大膽地用手將白麵包沾著辣醬來吃,好吃到吮手指。
「魚生」是另一項您非嘗不可的春節美食。新鮮生魚片佐以多種蔬菜、芝麻、香脆果仁等配料混制的開胃中式沙拉。
非逛不可的集市
牛車水年貨市場:購物高手請出發吧!具有本地特色,價廉物美的年貨市場,讓您感受更濃厚的過年氣氛!
新春特價年貨市場:1月28日至2月8日下午5時至晚上10時,羅弄阿蘇與後港一道交接處,阿裕尼-景萬岸區的熱鬧春節氣氛,儼如濃縮版的牛車水!此處滿是吸引人的璀璨彩燈,還有豐富的文娛表演。
雅柏中心2005年花園會:1月26日至2月8日、2月12日至3月13日期間,新加坡最大的花園盛會為您綻放春意!無論是人造花或是庭園栽種的工具,您都可在這一應俱全的花園會找到,更別提那滿庭芳香的艷麗百花了!
濱海藝術中心華藝節:2月11日至20日,進入第三年的華藝節將為您呈獻華人藝壇優秀傑出的現代與傳統藝術表演,您可欣賞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飛的精湛絕技,或觀賞來自紐約的神威舞蹈團的舞藝,讓華藝帶您進入一個難忘的藝術領域。
購物天堂烏節路:喜愛時尚品牌的遊客,烏節路正是您期待已久的購物天堂!如先得坊、高島屋、百麗宮或威士馬廣場等購物中心,伊勢丹、美羅或羅敏升等百貨公司,輕易就能滿足您的渴望,讓您盡享購物樂趣!
非玩不可的景點
裕廊飛禽公園:何不趁新春佳節前來游覽東南亞最大且最負盛名的飛禽公園?觀賞了精彩的飛禽表演與游覽公園後,還能與親朋好友在FlamingoCafe一起享用非嘗不可的「魚生」大餐!
新加坡動物園:人見人愛的動物園吉祥代表「阿星」大猩猩,將用它的長臂熱情迎接您!只須短短五分鍾路程,您就能游覽享負盛名且為全球首創的夜間野生動物園。踏入叢林密布的熱帶森林,窺探夜行野生動物,體驗驚險刺激的感受!
亞洲文明博物館新春慶典:亞洲文明博物館是一個適合全家大小歡度春節的地方!您可在此用手製作紅包封套、燈籠,以及觀賞引人發笑的木偶表演。
『陸』 新加坡過春節嗎
新加坡人也過春節
新加坡是個多民族、多元文化的國家,一年中各種民族節日很多。重要的有華人的春節、西方的聖誕節、馬來人的開齋節、印度人的大寶森節、新加坡國慶節。新加坡華人占總人口的75%以上,所以中華傳統的春節是最隆重、最具影響力的節日。
春節是地地道道的中華傳統的體現;春節的熱烈和喜慶的氣氛,比起中國大陸和台港地區毫不遜色,甚至更覺隆重。之所以如此,一是由於新加坡華人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摯愛,二是彰顯多元文化的特色和亮點,吸引世界各地更多的人前去觀光度假和購物。
每逢春節,新加坡華人家家戶戶寫春聯、貼福字,屋裡屋外紅紅火火;買年貨、做年菜、除夕吃團圓飯喜氣洋洋;民間也興拜年、祝福、送紅包和壓歲錢,圖個吉利。
南洋華人還用獨特的方式來歡慶華人年,那就是一家人歡聚一堂「撈魚生」。「撈魚生」是一種菜式,以生魚條為主食,加以有色蔬菜和水果絲、白芝麻、花生碎,調和五香粉、胡椒粉、醬汁等,裝成一個大盤。「撈魚生」儀式開始時,便由一人發令,其他人一起把大盤中的菜物高高撈起,並齊聲高喊:「撈起,撈起(撈喜),撈到風生水起,一年好過一年」 。「撈魚生」帶有吉祥的意味,祈求來年好運,能發大財。一份考究的魚生,價值新幣千元以上。品嘗過這種既當菜又當飯的魚生,確有其特色,但並無當地人那份興致和著迷。
春節的市場上張燈結綵,人山人海,一派繁忙景象。特別是牛車水(唐人街)更是大量出售華人風味食品,中國民族服飾和林林總總的吉祥物。那裡鑼鼓喧天,舞龍隊、舞獅隊盡情表演。一年中唯有春節這一天,這里可以燃放煙花爆竹,節日的氣氛非常濃郁。
「春到河畔迎新年」 是每年春節活動的重頭戲,舉行的地點是濱海灣。在那裡春節期間有各種文藝演出,有各式雜貨市場,有中華各地特色小吃,還有迎新燈展,並在新加坡河兩岸燃放大型煙花。春節還展出手工扎制的巨龍形彩燈,四川成都的燈彩,廣西民俗文化表演,還有LED舞龍隊,都是新的亮點。一年一度的妝藝大遊行,往年都在烏節路等鬧市區舉行,今年移至新加坡河進行水上大遊行,載歌載舞如同揚州古運河花船表演,不知哪個更加出色。
聞名遐邇的新加坡風景區聖淘沙,新春花會已經開幕,100萬株花卉竟相綻放,奼紫嫣紅,爭奇斗艷,美不勝收,這可算是熱帶雨林的南洋島國春節展示的一大特色。
『柒』 新加坡新年的習俗都有哪些
● 站在凳上撈魚生
新加坡人在過年時,必須要吃一道稱為「魚生」(Yu Sheng)的菜。象徵新的一年風生水起、好運旺旺來。這道菜其實是魚和菜蔬分別盛在圓碟子里,撒上胡椒和調味品,用筷子攪拌各種配料然後進食。這道菜的重點在於如何吃這道「魚生」,當然不只是將菜夾起來往嘴裡送那麼容易,所有人得將魚片、配菜高高地撈起來(廣東話稱為lo hei)吃掉,這樣來年就可以事事順利、步步高升——舉得越高,運氣就越好。新加坡人一向以有禮貌著稱,但如果春節期間,你在新加坡的餐廳里,看見一群人站在椅子上把筷子舉得老高在吃,千萬別覺得太奇怪,這是新加坡的節日習俗,不妨也站到凳子上也為自己求個好彩頭。
● 兩個桔子拜大年
桔子作為新年禮物。這一點可能是新加坡獨有的春節特色。新加坡保留春節期間拜訪親友的習慣,一般來說,大年初一,晚輩拜訪長輩。初二以後,同輩互拜,但與中國不同的是,即便拜訪的人是長輩或上司,人們上門攜帶的禮物不但相同,也非常之輕,是什麼呢?兩個桔子。
● 大人給小孩發紅包
每當大年夜全家齊聚,吃完團圓飯後,一個重要的節目就開始了,那就是向晚輩發放紅包。新加坡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結了婚的人要給沒有結婚的人(沒有結婚的人無論多大都算小孩)送紅包。
送灶神
農歷十二月二十三日,是道教徒的重要節日,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說好話,因此這一天道教徒特別准備了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捌』 新加坡人怎麼樣過春節寫出四種方法
貼春聯,給小孩壓歲錢,沒結婚的孩子都要給。
掛一些紙的鳳梨,鳳梨 南方福建廣東 叫 旺來, 取諧音 吉利之意
串門送兩顆 桔子,取吉祥
撈魚生,(最典型)
『玖』 新加坡有70%華人,他們是如何過春節的
現如今旅遊已經成為人們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很多國人都非常喜歡旅遊。尤其是春節期間,國內很多景點都人潮擁擠,摩踵擦肩,掀起了一股旅遊熱潮。既能一家團團圓圓,又能到全國各地感受不一樣的春節氛圍,實在是春節旅遊最佳的活動之一。
對此驢友們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說說自己的見解!
『拾』 新加坡百分之70的華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新加坡有70%華人,他們是如何過春節的?他們的回答讓人意外!
現如今旅遊已經成為人們最主要的生活方式之一,很多國人都非常喜歡旅遊。尤其是春節期間,國內很多景點都人潮擁擠,摩踵擦肩,掀起了一股旅遊熱潮。既能一家團團圓圓,又能到全國各地感受不一樣的春節氛圍,實在是春節旅遊最佳的活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