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善樂居怎麼樣

新加坡善樂居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7-15 16:23:02

❶ 北京樂居行簡介

為查實情況,請投訴人註明聯系方式。被投訴行為一經查實,市住建委將對存在違規行為的企業按規定進行處罰,違規行為記入企業
信用檔案,予以公示。市住建委投訴電話:59958811-1。

北京樂居行勁松分公司地址:勁松朝陽區南磨房路29號旭捷大廈10層

北京的極品黑中介——樂居行
瀏覽量:3232回復數:16 只看樓主復制鏈接分享到:qq人人新浪小米推客
1.樂居行委派人員在各地區公用設施上粘貼房屋出租小廣告。
2.一旦電話聯系看房必須先給貼小廣告的人一個月的錢,聲稱其他錢必須要到北京樂居行房地產經濟有限公司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安貞里橋北金甌大廈312房間 ,騙術開始了,這時貼小廣告的人說1000元每月.
3.等租戶到了北京樂居行房地產經濟有限公司那邊與叫什麼忘記了只知道電話是 01086545091的人說之前交1000元那人說錯了,房租應該是1300,這時你不租也不行那錢不給退,聲稱房子已經提交上去給您辦理了。租戶被套住了。
4.很多租戶沒辦法就租吧,騙術二開始了。在簽合同時他們說明如果提前一個月退房可以還押金,可是他們要你一次交四個月的房租。這個對於很多租戶還是可以理解的。當你一旦住到了第三個月他們就開始要你交下季度的房租了。你問為什麼?樂居行說:「為什麼?因為必須提前一個月交。你不住?不行。押金和之前第四個月的房租都不退。」
5.你生氣也沒用錢已經到了人家口袋裡,不搬他們會使用強制手段天天騷擾讓你退房。
6.租戶去北京市朝陽區安貞里橋北金甌大廈312房間與公司理論為什麼提前一個月說了退房還要扣我兩個月的錢(兩個月是指之前你交了四個月但是只住了三個月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讓你再交錢,還有一個月的錢是押金)。樂居行:「理論?沒必要要麼交錢,要麼搬家。不搬走著瞧」,態度簡直就是B社會行為極其惡劣。
以下是同樣一位受害者的語錄
想告誡大家,找房子不要找小中介公司推薦的房子,他們就是用便宜的房租當誘餌,只要你交了錢,他們給你的承諾就全是狗屁了,敲詐從此開始了。。。。。。 大家只要在網上搜一下樂居行房地產,就可以看到很多受害者寫的被騙經歷。
之前通過樂居行房地產中介租了回龍觀某小區的一套房子的主卧,合同到期了,某天晚上的時候找他們的業務員去驗房,他們說沒有時間,讓我把合同和鑰匙放在屋裡就行了,我還特別囑咐他,收到鑰匙和合同告訴我,那個業務員答應了,之後就沒有信兒了,我第二天打電話給他,他說沒問題,拿到合同和鑰匙了,我說那押金什麼時候退,他說讓我聯系財務,他們讓什麼時候去就什麼時候去,然後我又打電話給他們公司,不知道是不是不同人接的電話還是怎麼回事,一人說的一套,一個女的跟我說第二天下午過來拿押金就行了,我還竊喜,怎麼會這么順利呢,第二天在去他們公司的路上我又打了一個電話,又是一個女的,不太清楚是同一個人還是不同的人,沒聽出來,說今天不能退,說要在某天才可以,我說那天我上班我沒時間,她就說反正就這天,來不來是你的事情,真可惡!
後來不死心就去他們公司了,他們公司的那個人說要等水電費條子都交給他們才行,我們那屋住了四戶,水電費條子沒有在我這里,我就沒有退成,後來我讓他寫了個申明,就說我下周六去退,他們也寫了,昨天我問隔壁那女孩退款情況,她直接跟我來了句,你就別想他們退給你一毛錢,我當時就愣了,怎麼回事,細問了一下才知道,不僅沒退錢還要讓她再交錢,編了一大堆的理由不給我們退押金,說洗衣機起皮了扣錢,屋裡臟了扣錢,說煤氣灶不好打氣了扣錢,說牆上發霉了也扣錢,門把壞了一戶扣一百塊,真是強盜啊,那女孩跟我說,隔壁那家也沒有要到錢,讓你做好心裡准備,就當遇到強盜了。
昨天我上網查了一下他們公司,好多被騙的人啊,我一看,完蛋了,肯定沒戲了,這家公司以前叫天地行,不知道是不是做壞事做的太多了,換名了,換了叫樂居行,在金甌大廈三層,離地鐵健德門站很近,估計他們名聲再臭下去的話又得換名字了!我明天去他們公司聽聽他們要怎麼來給我編這個理由,知道之後再告訴大家他們騙人的伎倆,一定要注意這家公司啊,是大騙子!!!
告誡剛到北京租房的朋友們,千萬別找小的中介公司,他們做的就是一錘子生意,全是B社會,背後都有後台,專門的律師,他們不怕你告他們,因為他們知道告了也白告,沒用,他們給你退錢說明你實在是幸運,不退錢太正常了,就是錢到他們手裡了就別想著要出來!
不知道這么多黑中介怎麼就沒人管呢,太多受害者了,我看好多網站都有他們的投訴,那些花著納稅人錢的機關也不出來管管,真不知道要這么多機構有什麼用!真是一幫吃閑飯的,詛咒你們,還有那些騙子房地產公司,天打五雷轟!
如:騙取訂金,不交夠一個月的訂金,不讓看合同;你交了訂金後,亂收其它費用,如所謂的派專人為你打掃房間,收取每天1~2圓不等的衛生費。如果不簽合同就別想要回訂金。
再如,為你承諾的所有事情,一拖再拖,直到根本就不兌現,你跟它們理論,它們就跟你來硬的。
再如,詐取維修費,它們給你配的電器、設施,基本上都是壞的,讓你無法使用,前期它們會答應你給維修甚至更換,然後就是拖字絕,直到過了它們定的保修期,然後榨取合同後列出的昂貴的維修費。
再如,詐取公共空間,起先你看房時,承諾是不帶隔斷的價位,,但等到所有正房出租完後,它們又無恥將大客廳,打出n個小隔間向外出租,將原先光線充足的房屋變成了黑黑的走廊。
再如,詐取轉租費,當初,它們承諾你不想租了可以隨時轉租,但當你想轉租時,就是要向你收轉租手續費。
再如,詐取押金,名義上,壓一個月的房租,但它們規定提前一個月交房租,實際上已經壓了兩個月的房租;在合同到期時,再一個各種原因,剋扣你的押金。
.........
總之,我們不希望你成為我們受害者中的一員,提前向你發出警示,請記住黑中介中的明星公司:樂居行!珍愛生命,遠離樂居行!

❷ 新加坡人不友善,表現在哪裡

根據asteven_sg的回答:

1.鄰居之間見面不打招呼;
2. 家庭成員之間話語甚少;
3. 同事之間少有朋友之情.
4.新加坡警方很少保護外來移民(親身經歷)
5.除非有明確規定,否則新加坡華人很少不會在公共場合和陌生華人說華語,並且如果得知你是外來華人的話,使用的英語也很缺乏禮貌(至少相比於美國和澳洲人來說)
6.(這個是個人觀點,不一定是客觀事實)新加坡人總以「高等華人」自居,而且有時候對香港人很敵視
以上6點,均屬於新加坡本國的「社會人情」,那麼既然是這樣,大家真的應該入鄉隨俗!!!!!!!!!!!!!!!!!!!!!!!!!!!
另外,個人觀點:如果你喜歡新加坡,就好好在那生活;反之,回家,哪裡都比不上家啊~
請大家別再問這種問題了,這樣只會換來爭吵以及網友asteven_sg死命否認事實維護新加坡的回答!

❸ 武漢星樂居商業運營民宿靠譜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2-01-02

❹ 在當今社會怎麼理解老子的「七善」。

古今一也。也許只是每個人的理解不同吧。
首先是「居善地」,居就是住的意思,只是這個「住」的主體也許不只是身體,還包括精神。《易經》中有「天尊地卑」之說,所以這里的「地」是「卑地」的吧,當然,對於精神來說這個地也許也包括「心地」。
所以,說到了「心善淵」,人已經樂居低位了,可是只是存在於低位又有什麼可取的呢?所以進一步,人的心應該繼續深入的了解這個地,像神密的深淵一樣。
自處雖然很重要,但是人還必須與其他人相處,所以要「與善仁」。
可是,仁並不是光說不練就可以達到的。第一要「言善信」——說到做到(當然,不是講表面的說到做到)。
只是做到守信還是不行,正所謂盜亦有道,還需要「正善治」——善處於正道(逼上樑山的不要)。
要處於正道,做不到「事善能」是不行的。沒有能力,不能利物用物,只能為物所用了。
不過,光有能力不是差了一點,要知道時機——「動善時」,動則有變,所以不知機便吃苦。

❺ ㊣怎樣行善才是真善善惡判別標准又是什麼

對於絕大多數人來說,「善」總是模模糊糊的概念,如果把握不當、理解偏頗,往往好心做錯事,正所謂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下面我們來聽聽凈空老法師《了凡四訓》關於善的講解!

何謂『善』,這很重要,必須要有能力辨別。這里說了八對:善有真假、端曲、陰陽、是非、偏正、半滿、大小、難易,我們應當辨別清楚。許多人行善多年,學佛多年,沒有得到好果報,於是懷疑佛法不靈,轉而學其他法門、其他宗教。為什麼會有這種情況發生?就是對善辨別不清,自以為是善,經過有智慧有德行的人一分析,原來這是罪業。所以,我們要想修善積德,就要冷靜觀察,辨別清楚。
中峰禪師有智慧,問那些學生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有個學生說:『罵人、打人這是惡,恭敬人、禮敬人這是善。』中峰雲:『未必然也。』又有一個學生說:『貪財妄取是惡,廉潔有守是善。』中峰雲:『未必然也。』許多學生各說對善惡的看法,中峰禪師全不同意。於是他們向中峰禪師請教,到底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中峰告之曰:『你起心動念、言語作為是利益別人,利益社會,利益大眾,這是善;如果是自私自利,那就是惡。』這是善惡的標准。譬如對這個人有利益的,你打他、罵他也是善。如果是為了自私自利,恭敬人、禮敬人那是巴結,那是惡,不是善。
真善、假善一定要辨別清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決定沒有私心,都是利益社會、利益大眾,大公無私,公是真的,所以這個善是真的。利己是私心,私心是假的,所以這個善是假的。再進一步說,如果你利益大眾是出自於真心,這是真善;若是模仿別人,這是假善。所以,為善最要者唯真心。我們所做的善事,不露痕跡,不讓人知道,這個善事是真的,這是陰德。如果是有企圖、有目的才做這樁善事,這個善事是假的。這些地方都要自己認真省察。
何謂端曲?一般人見到謹慎、不倔強的人,就稱他為善人。可是古聖先賢寧願欣賞有志氣、肯進取,或者是安分守己不肯亂來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有膽識,真正能夠為群眾服務,為國家擔當大任。如果一個人雖然很謹慎,全鄉里的人都認為他是好人,但是個性柔弱,隨波逐流,沒有志氣,沒有擔當,孔老夫子稱這種人為『鄉願』,這不是一個好榜樣,人人都學他,那就壞了。所以,世間人對於善人、惡人的標准,與聖人恰恰相反。聖人是明白人,有學問、有德行、有經驗,能夠辨別善人、惡人。推此一端,種種取捨,無有不謬。
天地鬼神對『福善禍淫』的見解與聖賢人相同,不同於世俗人的看法。鬼神如何看『福善禍淫』?前面舉的這些例子,我們都能夠觀察得到。我們要問,鬼神是不是有權將禍福降臨於人?鬼神沒有這個權。就好像我們世間有人行善事,有人作惡事,執法的人員加刑罰於作惡者,是不是他有權?不是。因為你犯了罪,他才拿手鐐腳銬來銬你;你沒有犯罪,他不敢侵犯你。天地鬼神就像**一樣,你造作善,他來嘉獎你;你造作不善,他來懲罰你。這個獎勵、懲罰都是自作自受。
我們發心想修善積德,決定不能被耳目所欺騙,眼睛喜歡好看的,耳朵喜歡好聽的,要是隨順這種貪心就錯了。必須從起心動念隱微之處,將自己的心洗得乾乾凈凈;換言之,決不能讓邪惡的念頭污染了清凈心。全是濟世救人的心,這是端;如果有一點點討好世俗的心,就是曲。全是愛人的心,愛人就是大慈大悲,這個愛是清凈的愛心、平等的愛心、真誠的愛心,這是端。如果還有絲毫怨恨不平,所發的心就是曲。全是恭敬別人的心,這是端;摻雜絲毫玩弄世人的心,就是曲。這些地方應當細細的辨別。
了凡先生在此地用『端』,佛家所謂『直心是道場』,端心就是直心。端的反面是曲,心裡還有討好世俗的心。《起信論》雲:『直心、深心、大悲心。』菩提心的體是直心,菩提是覺悟的意思,真正覺悟的人他的心是直心。自受用是深心,深心是好善好德。念念利益眾生,這是大悲心。如果還摻雜著自利,就是不善。
如何將自己的心洗得乾乾凈凈?《十善業道經》上,佛教我們修學的綱領是『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這樣才能讓自己的心完全清凈。我們一定要仔細閱讀《了凡四訓》,細心揣摩,認真反省,方能明白如何修善積德。我提出『生活在感恩的世界』,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只有一個愛心、一個感恩的心放在心上。
何謂陰陽?善有陰善、陽善。你做的好事完全顯露出來,人人都知道,報紙、電視傳播贊揚你,這是『陽善』。你做的善事沒有人知道,自己也不會告訴任何人,這是『陰德』。如果是陰德,你將來得的果報厚,殊勝而且長遠。如果是陽善,人家會贊嘆、恭敬你,但是你的果報就報掉了。
名也是福,一般講『知名度高』。名是天地鬼神都忌諱的,所以出名不是好事情。知名度很高的人,沒有實德,往往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災害,這是現報。一個人沒有過失,行善積德而被別人侮辱、誤會,惡名廣布,這倒是一件好事。好在哪裡?每個人看到他,瞪他一眼,罵他幾句,這也是果報,就把他無始劫以來的罪障都報掉了。所以,他的兒孫往往忽然之間發達了,也有少數是自己晚年福報現前。
因此,陰德、陽德的果報非常微妙,不能不加以辨別。我們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應該怎麼作法,自己就明白了。古人所謂『實至名歸』,你真有實德,自然有人贊嘆。你藏得再隱密,總有一天會被人發現,被人贊揚。譬如近代印光大師一生修善積德,沒有人知道。到他老人家七十歲的時候,有幾位有學問、有道德的居士在普陀山藏經樓遇到他,
他們覺得印光法師的風度、言談與一般出家人不一樣,於是常常親近他,才知道老法師真的有德行。於是在報紙、雜志上寫文章發表,印光大師的大名就傳開了。這不是印光大師委託他的,是這些人真正見到一位高僧大德,所以普遍向廣大群眾介紹,這是『實至名歸』。這個名不是虛名,是真有實德。
在世間享盛名、最容易出名的是哪些人?電影明星。出名也是福報,如果沒有實德,往往會遇到意想不到的災難,所以這些大明星真正能得善終的不多。不僅是影劇界,任何一個行業,如果沒有真實的德行,知名度愈高,潛伏著意想不到災害的機會也愈多。
何謂是非?魯國法律規定,魯國人在窮困的時候,被人家賣到別的國家作奴婢,若有人能把這些人贖回來,魯國政府就發獎金給他。子貢贖人回來時,不接受政府的獎金。孔老夫子聽到了,責備子貢說:『你錯了!』聖賢人做事情有一個原則,就是決定可以移風易俗;換言之,幫助社會改良不好的風俗,而且教化百姓,給百姓做榜樣。所以,不能隨自己的愛好,喜歡怎麼做就怎麼做,要顧全社會大眾。
魯國現前的社會狀況,富貴人少,貧窮人多。如果贖人接受政府的獎賞,好像自己不廉潔,今後還有誰敢做贖人的事情?因此,子貢贖人要歡歡喜喜接受政府的獎勵,就能鼓勵社會大眾有錢的人,把自己國家人民在外面作奴婢都贖回來,這才是好事情。如果贖人不接受獎金,以為自己很廉潔,接受獎金就不廉潔,對於自己來說是說得過去,但是對於整個社會風俗來說就做錯了。
由此可知,聖人的是非標准與常人不同。
我在各地講經,題目是『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就是這個意思。所做所為能為社會大眾做表率的,我們應當要學;不能為社會大眾做表率的,我們不學。換言之,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
子路看到一個人掉到水裡,將他救起。這個人非常感激,送一頭牛以表謝意,子路接受了。孔老夫子聽到了,很歡喜說:『從今以後,魯國就會有很多人去救那些在水裡快淹死的人了。』以上兩個例子,一般人的看法,認為子貢不接受獎金值得贊嘆,子路接受贈牛則比不上子貢。然而孔老夫子的看法卻不一樣,他贊嘆子路,責備子貢。我們行善,若善的影響面廣,時間長,這是大善,這個善是『是』。若影響面很小,時間短,這是小善,這個善是『非』。
所以,不在一時,在影響的時間;得的利益不是我一身,而是令天下人受益。子貢所做的就是現行善,好像是善事,但他留下不好的影響,這個影響會阻礙許多人去贖人回國,阻礙別人不就是害了人嗎?所以,這似善而實非善。子路救了一個人,人家送他一頭牛,他接受了,好像是不善,但是他能影響別人,使其他人聽到子路這種行為,也會很勇敢去救人,所以這是善。
是非的事情太多了。譬如,有一個人做壞事,決定要懲罰他,不能寬恕他。如果寬恕了這個罪人,算不算是義?一定要觀察,假如這個人做錯事情被寬恕,他反而膽子更大,將來會做更多的壞事,使許多人受害,這個寬恕是錯誤的;如果警誡、懲罰他,他以後不敢作姦犯科,這是真正的義。這就是『非義之義』。『禮』要有分寸,用禮貌待人是禮;如果過分恭維、贊嘆,使這個人漸漸傲慢,那就是『非禮』。
信用很重要,但是也要看狀況。如果因顧全小信卻失了大信,就錯了。聖人顧全大信,有的時候可以放棄小信,這就是『非信之信』。『慈』是慈愛,慈愛不能過分,過分往往變成不仁慈,這是『非慈之慈』。佛門常講:『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慈悲、方便是佛家教學最重要的方法,但用得不恰當,就會變成『慈悲多禍害,方便出下流』,這就是非慈之慈、非方便之方便,這是用錯了。
『呂文懿公』,文懿是謚號,名原,號逢源,浙江秀水縣人,生於明朝英宗正統年間,做過宰相。這是一位忠厚的長者。何謂偏正?呂文懿公辭職,告老還鄉。雖然他辭去宰相職務,但是他的德行、事業得到社會大眾的尊敬,如同仰慕泰山北斗一樣。有一次他遇到一個鄉人,喝醉了酒罵他。他不動心,告訴隨從:『這個人喝醉了,不要跟他計較。』
過了一年,這個人犯了死刑,被關進監獄。呂文懿公聽到這樁事情很後悔,他說:『假使去年他酒醉罵我的時候,我把他送到官府,治他的罪,這種小的懲罰能使他生起戒心,他就不至於做出更大的壞事。我當時只是心存厚道,沒有想到這樣反而養成他的過惡,以至於此。』這是善心做了惡事。
有一次遇到荒年,窮人白天到集市上來搶糧食,一個大富翁向縣府告狀,縣官沒有理會,於是窮民更加放肆搶劫。因此,這個富人在自己家中私設刑堂,把這些搶劫的人抓來審判,懲罰他們,後來把搶劫平定了。如若不然,他們就會變成暴民,擾亂了社會治安。這是講以惡心做了善事。善為正,惡為偏,這是大家都知道的。如果對於這些道理與事實真相,了解得不夠透徹,往往我們自以為是善事,而未必是真善,這個不可不知。
何謂半滿?《易經》曰:『善不積,就不足以成就名望;惡不積,就不足以敗壞聲譽。』《書經》說:『商朝末年造的罪孽太多,所以武王起義滅了殷商。』這好比儲藏東西在器皿中一樣,我們常常累積,它很快就滿了。若是懈怠,不常積存,就不會滿。這是『半善』、『滿善』的一種說法。因此,善一定要勤積,就會圓滿。若是懈怠,偶爾遇到才行一點善,並不是把心放在利益一切眾生上,所做的善只有半善,不能做到圓滿。
從前有一戶人家的女子到寺廟里想發心供養,而身上只有兩文錢,她就把這兩文錢都拿出來供養寺廟,住持和尚親自為她誦經懺悔。過了幾年,這個女子被選入宮廷做了嬪妃,享受人間的富貴。她帶了數千銀兩再到寺廟來供養布施,而住持和尚只命他的徒弟為她迴向。因此,這個女子就問:『為什麼我窮的時候,只布施兩文錢,師父親自為我懺悔。今天我帶了幾千銀兩來供養,反而不親自為我迴向?』
老和尚說:『從前你到廟里來燒香拜佛,供養兩文錢,你的心真誠,我不親自給你懺悔,不能報你的德。今天你帶的供養雖然豐厚,但是你的心不像從前那樣真切,所以我讓我的徒弟給你懺悔就可以了。』因此,心真誠,布施雖少,得的善福是圓滿的。做了嬪妃,免不了帶著富貴貢高傲慢的習氣,心不真誠,德就損了,所以實際上修的福是半善而已。
漢鍾離要傳授呂洞賓『點鐵為金』的法術,可以救濟貧苦窮人。呂洞賓問:『我把這個鐵變成金,會不會還原?』
漢鍾離說:『五百年之後,還會還原。』
呂洞賓說:『如此則害五百年後的人,我不願意做這樣的事。』
漢鍾離說:『修仙要積三千功行,你這一言,三千功行都已圓滿了。』
行善,不分別、執著所行之善,則所作一切都是圓滿的善。若是著相修善,就是一生勤奮勉勵修積,還是半善而已。什麼原因?善心裡夾雜著執著,所以善功不純,只得半善。譬如,修財布施,內不執著有我。若執著有『我』,這個心就不真不純。外不執著能受布施的人。若永遠不忘某人接受了我們的布施,這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把純善之心破壞了。也不執著布施多少錢財。這就是『三輪體空』,
做再多的善事都不要放在心上,忘得乾乾凈凈。基本道理就是『一心清凈』,一心是真心,一心沒有界限,等虛空遍法界,絲毫之善與心量一樣大。所以,一斗米的布施能種無量無邊的福報,一文錢的布施可以消千劫之罪。假如沒有忘我,也沒有忘他,也沒有忘記所做的好事,雖然布施很多錢財,得的是半福,而非滿福。這又是一種說法。
人能夠做到不著相,就是菩薩。《金剛經》雲:『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菩薩。』菩薩與非菩薩的差別,就在此地。你心裡還有我、還有人、還有是非,你是凡夫。心裡沒有我、人、眾生、壽者(時間的觀念)的種種分別、執著,就是菩薩。我們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境界,境界愈高,修福愈容易。要想提高境界,必須從斷惡做起,惡斷得干凈,果報就殊勝圓滿。
誰能做到『三輪體空』?法身菩薩。不但六道眾生做不到,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也做不到。為什麼?人不能無心。換言之,心中有妄想、分別、執著,就達不到這個標准。這個標準是法身菩薩的標准,我們知道了也有好處,行善就不會自以為滿足,無論積多大的功德都還不夠多,這才肯認真努力發憤修善。明白此理,才知道諸佛菩薩的善行念念圓滿,無論他修的善事是大、是小,無一不圓滿。
因為諸佛菩薩用真心,真心本性行事無一不圓滿,道理在此地。這也就是我們為什麼要學佛,要發願作佛的道理。新加坡有一位許哲居士,一生修布施。她布施的財物不多,她天天為一些老人、病人服務,她不知道有自己,也不會把受她恩惠的人放在心上,也沒有想『我今天做多少好事』,心地真誠清凈慈悲,真正做到了『三輪體空』,所以她得的是滿善,果報殊勝。
有很多人不明事理與真相,認為我都布施掉了,明天怎麼辦?誰肯布施我?念念不忘『我』,他就不敢真的放下;就算放下,也只放下一半。所以,他修的善只有半善,不能達到滿善。當然他的果報只能得到一半,不能達到圓滿。這個道理了解得不夠透徹,行善不徹底,要想希求圓滿的果報,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人一生的財富從哪裡來的?得財富是果報,果必有因。財富的因是財布施,愈施愈多。布施是種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種得多,收獲一定多,這是一定之理。所以,愈肯施財的人,他的財源滾滾而來。但是心要真,不是為祈求發財而布施;要是為求發財而行布施,這是因地不真。會不會發財?會發,但是不多,只比布施出去的多一點點,就是加一點利息而已。
如果不為發財而財施,果報就厚了。財來了,絕不自己享受,救濟一切苦難的眾生,這個果報愈來愈殊勝,決不在人間,在天上、在華藏世界、在極樂世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財富、聰明、健康長壽都是果報,所以要懂得修因,因純正才能得到殊勝的果報。
--摘

❻ 如何積德行善的幾種方法

凈空法師---十種行善積德的方法

【與人為善、愛敬存心、成人之美、勸人為善、救人危急、興建大利、舍財作福、護持正法、敬重尊長、愛惜物命】

一、「與人為善」,這是講存心,要存一個善心,以善心看待一切眾生。

二、「愛敬存心」,以真誠心愛一切眾生,愛一切人事物;「敬」是恭敬、謹慎、細心,對人、對事、對物,愛敬存心。

三、「成人之美」,人家有好事,我們要幫助他、成全他,不能破壞。此人是惡人,但是他做的事是好事,即「偏中正」,我們也要幫助他。不能對人要對事,此事對社會有好處,對大眾有好處,就應當幫助。人雖然不善,我們要常常輔導他,盡心盡力去幫助他,使他的善行能成就。

四、「勸人為善」,特別勸導有能力、有機會的人,他們有能力、有機會行善,錯過非常可惜。沒有機會去創造機會,比較困難;創造機會也必須有創造機會的條件,否則也是做不到。所以認識機會,掌握機會,這是真正的智慧。

五、「救人危急」,人在有急難、危險之時,不論他是好人、惡人,是恩人、冤家,不能見死不救,一定要救援。

六、「興建大利」,所謂大利,利益社會、利益眾生的就是大利。自己有能力,自己一個人做;沒有能力,就集合大眾的能力來做。利益社會大眾的事情太多,什麼是真正的大利,真實的大利無過於教育,教育是根本。今天社會動亂,人心不安,災難頻繁,其原因就是教育的失敗。現前最大的利益,就是宗教教育的落實。現在的學校教育,要回到中國古老的教學宗旨很難;換句話說,縱然他明了,也無法改正過來。所以,今天唯一的辦法,就是宗教教育。

宗教教育要看我們自己怎樣去推動。說到佛教教育,今天無法推動佛教教育的原因何在?沒有師資,沒有講經說法的人。出家人雖然不少,但出家人沒有忘記自己,沒有放棄自私自利,想推動佛陀教育根本不可能。要想推動佛陀教育,最低限度要將自私自利的念頭舍棄,這就難了。所以當前最大的利益是辦學,培養師資,然後才有一批人來推動,來教化眾生,幫助眾生斷惡修善、積功累德。

這個世間孤兒很多,這些小孩從小就失去母愛,失去家庭,他們需要真正有愛心的人來照顧、教導。要如何教導,這都是社會大利之一。現今的社會,年老之人退休後,兒女不孝養,老人的晚年非常孤單、寂寞。我們要如何照顧、教導他們,讓他們回頭,讓他們懺悔,認真學習,使來生比這一生過得更殊勝,這是教育。當然最殊勝的,是幫助他作佛、作菩薩。此目標若達不到,也應當幫助他生天,幫助他來生得到人間富貴,這都是屬於大利。

七、「舍財作福」,世間人不知道財是罪業,你能夠舍財,你就修福了。積財就是罪業,很多人缺乏財用,你把財留在身邊,讓一些人受苦受難,這就是造業。何況財積在身邊,增長貪嗔痴;換句話說,增長你將來墮三惡道的機會。所以財一定要舍,要捨得乾乾凈凈。世間人不肯舍財,就是有顧慮,擔心舍了之後生活沒著落,這是他不懂因果的道理。命里有的決定有,舍都舍不掉;命里沒有的,求也求不來。可是財來的時候,還要趕快舍。

中國從前供的財神是范蠡,很有道理。范蠡非常懂得處理財務,他幫助越王勾踐打敗吳國之後,就退隱去做生意,沒多久就發財了。發財之後就布施,布施完了,再從小生意做起;沒多久又發財了,發了之後又散,三聚三散。所以他懂得散財,懂得布施,愈施愈多,愈多愈要散,決定不積財,這是修大福報。不但他這一生當中,財用決定不會匱乏,來生的福報無比殊勝。

八、「護持正法」,世間正法、出世間正法都要維護。今天護持正法以新加坡的李木源居士為榜樣,值得我們學習。他毫無私心,真正是念念為佛法、念念為眾生。但是護法首先要有智慧、有能力,認識正法。特別在現前時代,《楞嚴經》雲∶「邪師說法,如恆河沙」,也就是說仿冒的佛法太多了。所以首先要有能力認識正法,然後才發心去護持正法。我們一生全心全力做這樁事情,但是每個人緣分不同,有人很想學佛,很想親近善知識,但是遇不到。真正遇到善知識是大幸,遇到善知識要真正肯學,發心學習弘揚、護持,這是無比的福報。

九、「敬重尊長」,佛教導我們要孝親尊師,要做到。現在世間人不重視孝道、師道,我們要為社會大眾做好榜樣,念念不忘父母師長的恩德,這是存心厚道。不但不忘,還要有行為表現,對父母、師長要盡到孝養的責任。生命得之於父母,慧命得之於老師,對父母、老師之恩怎麼能忘記?我小學的老師已經找不到了,中學時代的老師,現在還有一位。每當逢年過節,我都會送一份供養給老師,禮雖然很微薄,但老師感到很溫暖,學生沒有把老師忘記。

老師對我們有厚恩,如何報答?表揚老師的德行。我跟李老師學佛十年,李老師往生之後,我向台中蓮社建議,在老師的故鄉山東濟南,建立一個紀念堂。韓館長對我有護法之恩,念念不忘。我在她的故鄉買了一棟七層的大樓,做為韓瑛館長的紀念堂,這是不忘本。我還有一個中學校長-周邦道先生,抗戰期間我在貴州念書,他是我的校長。到台灣,我們有緣分跟李炳南老居士學佛。他往生了,我在貴州建立一個中學紀念校長。校長的別號慶光,所以學校名稱為慶光中學。我母親往生了,我用華藏獎學金來紀念她。在大陸有五十個學校,設立這個獎學金。孝親尊師,我們要有行動去表現,要真正做到。這是提倡孝道、師道,提倡知恩報恩,人不能忘本,這是教育的作用。

十、「愛惜物命」,佛家提倡素食,素食是不殺生。戒律里,將「不殺生」列為第一條戒。殺生是大惡,我們要學習愛護一切眾生的生命。

【善行無窮,由此推廣,萬德可備。】

善行真的無量無邊,了凡居士在此地,為我們列出這十條,我們能做到,然後將這十條推廣,才真正是積善、行善。我們這一生有幸遇到佛法,遇到好老師,我們才明白這個道理,才知道這一生應該如何做人,真正依教奉行,這一生過得很充實、很美滿。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0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6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6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83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8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9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