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看新加坡 » 新加坡有多少胖人

新加坡有多少胖人

發布時間: 2022-06-27 04:08:40

⑴ 新加坡吃這幾種水果,比吃肉還容易胖,減肥的人必

1.紅 棗= 三兩米飯122大卡(100克)=快走20分鍾2.香 蕉= 二兩米飯92大卡(100克)=快走15分鍾3.榴 蓮= 三兩半米飯147大卡(100克)=快走25分鍾4.桂 圓、荔 枝= 1/3碗米飯72大卡(100克)=快走10分鍾5.椰 子=4兩米飯231大卡(100克)=快走45分鍾6.牛 油 果=3兩米飯161大卡(100克)=慢跑20分鍾

⑵ 新加坡演員陳莉萍怎麼一下子變這胖以及她的近況!

她生病了,服用含激素的葯物.但是她非常熱愛演員這個職業,雖然演不了當家花旦的女一號了,但是女配角也被她演的非常生動出彩,真不虧她的出色演技,真誠的祝福她和她的帥哥老公"帥家明"幸福一生.

⑶ 為什麼新加坡人這么瘦

似乎新加坡人確實大都偏瘦,因為我想可能有一下幾點吧:
1.吃得少。我來新加坡兩年了,到現在還是這邊吃飯給的飯量那麼少,我現在每天至少吃四次仍然覺得餓~~
2.鍛煉的多。你肯定見過新加坡人在聚會或者搞活動時的瘋狂,並且這邊不大不小的活動明顯比國內要多
3.生活節奏快。每天在地鐵站看到的人流就可以說明一切了,新加坡人的生活節奏比國內大多數的地方要快的多,所以他們根本沒時間長胖...

⑷ 新加坡有哪些風情

新加坡的人文地理和風土人情

人文
盡管地理位置是新加坡成功的因素之一,但人民卻是其成功的支柱。這個國家缺乏自然資源,但她勤勞、樂觀、開朗的人民造就了她今天的繁榮。

新加坡有400萬人口,其中77%是華人,14%是馬來人,8%是印度人,1%是歐亞混血人種和其他民族。馬來漁民是當地的土著居民,但自從史丹福萊佛士(Stamford Raffles)爵士來到並建立英國貿易中轉站後,新加坡逐漸成為一塊吸鐵石,吸引了成千上萬的移民和商人。為了給他們自己和家人尋覓更好的生活,許多人從中國南方省份、印度尼西亞、印度、巴基斯坦、錫蘭和中東來到這里。盡管異族通婚早就開始了,但各個種族在融入新加坡這個整體的同時保持了自己的文化。

語言
新加坡有四種官方語言:馬來語、華語、淡米爾語和英語。英語是商務和官方語言,使用最為廣泛。大多數新加坡人都會講母語和英語兩種語言。

民族風情
華 族

中華文化最能表現在倫理道德觀念上,這種觀念在新加坡的華人社會中繼續保存。家祖宗舍的創立,可以維持鄉黨友愛的互助精神。 華人結婚要選黃道吉日,時髦的華裔新娘在婚禮中端出一隻小小的瓷製茶杯給她的父母,當公婆從新娘手中接下茶杯的時候,就表示新娘已被接納到這個家庭。

馬來族

馬來文化表現在宗教思想上,他們的風俗習慣與宗教息息相關。回教法律和蘇丹制度則維系著他們生活的安分與團結。 馬來人的婚禮幾乎邀請全村人前來參加,來賓們酒足飯飽離去時,手上都握著一個煮熟的蛋,表示多子多孫的意思。

印度族

印度的文化與他們的宗教思想關系密切,無論文學、藝術、舞蹈,都含有極濃厚的宗教色彩。印度人的生活很儉朴,但對於廟宇的建築則非常講究,各種的雕塑都精緻無比。

印度人的婚禮在廟里伴著宗教的聖歌和禱告舉行,顯得十分肅穆。新娘身上包裹著一件掛滿珠寶的絲綢,丈夫則跪在她面前悄悄地在她的腳趾上套一枚戒指。婚禮的高潮是新娘戴上用茉莉花和蘭花編成的沉重的花環時,賓客們向新人身上拋灑花瓣,在芬芳的花香中,完成了隆重的結婚儀式。宗教概況新加坡的多民族決定了其宗教也多元化。新加坡的宗教建築各式各樣,在這里你可以看到回教堂圓頂、哥特式教堂尖頂、帶有神秘神像的興都教寺廟以及中國寺廟。新加坡的主要宗教有回教、佛教、基督教、興都教、錫克教、猶太教以及拜火教。

佛教與道教

早期的華人移民,如同其他種族的移民一樣,帶來了他們的宗教信仰與習俗。不同籍貫的華人,各自興建廟宇,讓善男信女參拜。其中有一些廟宇,已成為國家古跡,如天福官、雙林寺和鳳山寺等。

佛教有「三寶」——一佛、法(佛所說的教義)、僧(指繼承或宣揚教義的人),以引導信徒奉行他們的禮儀。

在新加坡,絕大多數的佛教徒,是屬於大乘(Mahayana)學派,其次是小乘(Theravada)、金剛乘(Vajrayana)和其他學派。不同的學派,經由新加坡佛教總會、新加坡僧伽聯合會,和世界佛教聯誼會新加坡分會聯合主辦的宗教、文化、教育與社會福利計劃等活動,有更密切的接觸與合作。

興都教

前來新加坡的印度人,也把他們的宗教、文化和藝術帶來新加坡。他們早期的宗教事跡,是在新加坡不同地區興建興都廟,其中大部分是以南印度的風格為主。

興都廟成為許多印度節日與慶典的焦點。印度人的生活,深受宗教的影響;而他們的生活中的不同階段,也要進行各種宗教儀式,大部分的印度家庭都設有祭壇或禱告室。

今天,在新加坡約有24間主要的興都廟,其中在橋南路的馬里安曼興都廟(Sri Mariamman Temple)和在實龍崗路的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已被列為國家古跡。

在印度基金法令下,於1967年成立的印度基金會,專門負責馬里安曼、實里尼維沙伯魯瑪、西凡和維拉米瑪達拉曼等興都廟的行政與管理工作。這些興都廟都屬於基金會的。基金會也主辦一些大節日慶祝活動,如大寶森節、蹈火節和九夜祈禱節。

印度族也設有印度人咨詢委員會,對有關印度宗教和習俗,以及影響印度族社區的一般福利問題,向政府提供意見。

天主教會

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歷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萊佛士發現新加坡的日子。在1821年,一名過境的傳教士通過宣教吸收了12名天主教徒。到了1829年,天主教徒的人數增至200名。天主教社群穩健成長並開辦了數間學校。早在1832年,天主教會就開辦了第一間男校,這間學校後來成為著名的聖約瑟書院。聖約瑟書院建於1852年,由拉薩爾修士主理。兩年後,修女會在維多利亞街開辦了一所女子小學——聖嬰女校。

1972年12月22日,已故教宗保祿六世頒令新加坡成為另一個主教區,不再隸屬以前的馬六甲一柔佛主教區。在1977年7月26日簽署的協議下,澳門主教把他在新加坡的教會管轄權移交給新加坡主教。這項協議於1981年5月27日獲得羅馬教廷的批准。當這道教令於1981年6月26日頒布後,就在7月1日生效,此後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就直接由羅馬教廷管轄。

新加坡共有30間天主教教堂。天主教教會管理20所小學、17所中學、一所大學先修班和一所初級學院。

新加坡的天主教教會也開辦安微尼亞山醫院、雅西西慈懷病院、5間老人院和一間兒童收容所。

基督教教會

在萊佛士登陸新加坡後4個月,他把一塊土地贈送給倫敦宣教會。5個月後,第一位傳教士抵達新加坡。在最初的數十年裡,一些不同的團體,對新加坡的基督教教會的發展作出獨特貢獻;它們包括西方商人族群、馬六甲的海峽華人族群、海外傳教士,以及印度與中國的基督徒移民。神學院與聖經學院也隨著成立。

明飾禮儀

新加坡不同民族的人在穿著上有自己的特點。馬來人男子頭戴一頂叫"宋谷"的無邊帽,上身穿一種無領,袖子寬大的衣服,下身穿長及足踝的紗籠;女子上衣寬大如袍,下穿紗籠。華人婦女多愛穿旗袍。政府部門對其職員的穿著要求較嚴格,在工作時間不準穿奇裝異服。

儀態禮儀

新加坡人舉止文明,處處體現著對他人的尊重。他們坐著時,端正規矩,不將雙腳分開,如果交叉雙腳,只是把一隻腿的膝蓋直接疊在另一隻腿的膝蓋上。他們站立時,體態端正,而不把雙手放在臀部,因為那是發怒的表現。

相見禮儀

在社交場合,新加坡人與客人相見時,一般都施握手禮。男女之間可以握手,但對男子來說,比較恰當的方式是等婦女先伸出手來,再行握手。馬來人則是先用雙手互相接觸,再把手收回放到自己胸部。

餐飲禮儀

新加坡人的主食多是米飯,有時也吃包子等,但不喜食饅頭。 馬來人用餐一般用手抓取食物,他們在用餐前有洗手的習慣,進餐時必須使用右手。飲茶是當地人的普遍愛好,客人來時,他們常以茶水招待,華人喜歡飲元寶茶,意為財運亨通。

喜喪禮儀

在新加坡人眼中,男婚女嫁是件大事,不論華人還是馬來人都很重視。馬來人的婚事要經過求親,送訂婚禮物,訂立婚約等程序。新加坡的華人講求孝道,如有老人行將去世,其子孫必須回家中守在床前。喪禮一般都很隆重。

旅遊禮儀

新加坡公共交通事業較為發達,在旅遊期間坐公車十分方便,每個車站都標有明顯記號。新加坡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商店的分布也有民族特點。如東部地區有個"馬來市場",主要出售馬來服裝食品。 新加坡政府極力阻止付小費,即便是對服務員的額外服務付小費,對方也有可能拒收。

商務禮儀

到新加坡從事商務活動的最佳月份是3月到10月,以避開聖誕節及華人的新年。當地工商界人士多講英語,見面時要交換名片,名片可以用英文印刷。在會談中盡可能不要吸煙。 新加坡人不喜歡揮霍浪費,宴請對方不要過於講排場,尤其是在商務活動中,答謝宴會不宜超過主人宴請的水平,以免對方產生其它想法。

主要禁忌

新加坡各族人民的信仰分別為:華人大都信仰佛教或道教;馬來人基本信仰伊斯蘭教;印度人信印度教;巴基斯坦人也大都信伊斯蘭教;西方人一般信基督教。 新加坡人忌7字,不喜歡烏龜。嚴禁放煙花鞭炮。

⑸ 新加坡美女到底多不多 實話!!

實話說不多。因為,新加坡人口僅僅有547萬人,而深圳人口就有1062萬人,幾乎是新加坡的兩倍啊,新加坡還比不上中國的一個單列市!而中國大陸有13億人口,你在中國大陸的選擇要多得多,而在新加坡的選擇就少得多多了。

⑹ 為何新加坡女星陳莉胖了好多是因為生病嗎

在如今的娛樂圈很多的外國明星湧入中國市場,抓住機會在中國尋求發展。很多外國的明星張娜拉,李承鉉等等都是我們熟知的演員都喜愛中國市場,他們也深受大家的喜愛。今天我要介紹的是一位新加坡美女,她就是演員陳莉萍,曾經在中國也是風靡一時,和鄭慧雯,黃碧仁,一起被稱為是“新加坡阿姐”。曾經她是最受歡迎的新加坡女明星如今卻很少看到她的身影。

在事業的巔峰期,遇到了自己的真愛,可不料此時年輕貌美的她卻患病了,一直治療注射葯物的她受到了葯物的副作用,因此變得肥胖,短短的幾年裡,陳莉萍就變得現在這般模樣了。可是老公依舊沒有因為肥胖拋棄她,沒有嫌棄她,一直好好守護在陳莉萍身邊。為了照顧妻子,他不惜放棄視鏡的機會,推掉很多工作留下來陪妻子。 希望她和丈夫的感情一年比一年好,接下來的日子更加美好。

⑺ 新加坡華語和普通話的區別

新加坡華人講華語(mandarin),英文也講,遇到華語不會說的詞的時候 他們一般用英文帶過(還沒碰到過他們有不會說的英文用華文帶過的) 中老年的新加坡人愛講華文,也愛讀華文報,青少年則相反,現在80%以上的新加坡家長都是同自己的孩子講英文,中小學生之間幾乎都講英文(華校的除外) 很少有青少年讀華文報,雖然他們的華文也說的比較好,但他們覺得認漢字是非常痛苦的事情 (照這樣發展下去,再過50年新加坡的華文報紙可能絕種),95%以上新加坡人上網都是用英文輸入法和瀏覽英文網站的,剩下的5%估計都是會上網的老一輩新加坡人或者是華文報章編輯.

新加坡華語,通稱華語或華文,是指新加坡華人圈中普遍使用的現代標准漢語.除了英語、馬來語和泰米爾語,新加坡華語也是新加坡官方語言之一.

新加坡華語主要是以北京官話作為基準,但由於受到當地歷史、文化與社會環境等的影響,跟普通話仍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基於1979年講華語運動之後,新加坡華語才在新加坡華人圈中廣泛的使用開來.

一般而言,新加坡華語是繼英語之後在新加坡第二廣泛使用的語言.於2000年,有百分之82的新加坡華人能夠講華語.由於華語在新加坡使用甚廣,新加坡華語已成為新加坡華人之間的共同語.

總體來說,新加坡人華語的發音是很標準的,雖然地方音有點重(同台灣人的普通話類似,因為都是講閩南語出生的),但只要是中國漢族人,就沒有聽不懂的.剛來新加坡的中國人同他們交流,會遇到個別詞理解不同的問題,歸納如下: =號左邊為新加坡華語,右邊為中國普通話,下同

1. 不懂=不知道,不曉得

這是第一個讓我產生誤會的詞,去年我代表新加坡象棋隊參加"新馬中國象棋對抗賽", 比賽前一個星期我在新加坡象棋總會同新加坡大師賴漢順下練習棋, 期間我問他"你要參加比賽嗎?" 他回答說"不懂也~"

不懂? 沒聽懂我說的話? 我又問了一次,他還是說"不懂" — —! 後來才明白不懂就是不知道,不曉得的意思,例如

"我不懂什麼時候才可以去","我不懂他要不要來"

2. 青色=綠色

新加坡人管綠色叫青色,如果你給新加坡人說"綠色",有些新加坡人會反問你綠色是什麼顏色,以前我的朋友跟我過馬路等紅綠燈時,他就給我說"OK,青色了,LET'S GO~" 還好現在懂"綠色"的新加坡人越來越多了~~~~

不過也有中國人先不太適應的,因為青色在我們看來是另一種顏色,英文有個詞叫cyan,就是我們說的那種青色的意思,我問我朋友cyan你們用華文怎麼講,他想了半天說他也不知道該怎麼說 他反問我"是那種青青藍藍的顏色,是不是?"— —!

3. 講=說

這個理解上不會有問題,不過新加坡人很少用"說",都是"我跟你講哦","我上次跟他講","他沒有跟我講過"

4.做工=上班(放工=下班)

這個也是讓我先有點不適應的,因為中國人一般會把"做工"理解成干苦力活之類的,但他們就是把go working統一理解成"做工". 如果你對一個新加坡人講"你明天要上班嗎?", 他會一臉茫然地把你看著...

5.課室=教室

這個理解也不會有問題,習慣就好了,新加坡人也猜得出"教室"的意思

6.玩臭=狡猾,奸詐

"哇,你玩臭啊"="哇,你很狡猾哦", 新加坡人明白狡猾的意思,不過他們更愛說玩臭,反倒是很多國人不懂玩臭的意思

7.沒有劃=不劃算(吃虧)

"買那個沒有劃的"="買那個不劃算的",新加坡人懂"不劃算" 中國人不一定懂"沒有劃"

8."臭雞蛋"="我靠"

口頭禪,也可以簡說為"雞蛋啊"

9.時間詞的先後

"不用等他了,我們吃先"="不用等他了,我們先吃" 另外新加坡人不愛說"...之前",而是"before..." 比如"before我來的時候,他都吃完了"="我來之前,他都吃完了"

10 切=比

新加坡青少年常用,"他同我切籃球"="他跟我比賽籃球"

11.有料=有能力

"你想做這個工的話,自己必須要有料"="你想干這行的話,自己必須有那個能力."

12.青菜=隨便

出自福建話,福建話的"青菜"就是"隨便",由於大部分的新加坡華人都是福建後裔,自然就很多說"青菜"的了

比如"沒關系拉,我都是很青菜的"

13.德士=的士(計程車)

不要跟新加坡人說"打的/打車",他們聽不懂的,就說"坐德士"

14.新加坡說什麼語言?羅厘=大貨車

源自英語lorry, "我搬家叫了一輛羅厘來"="我搬家叫了一輛大貨車來"

15.巴士=公交車

中國人都懂什麼是巴士,但沒有新加坡人懂什麼叫"公交車",更不要對他們說什麼"趕公交車"之類的,說"坐巴士"就行了

16. 10千=1萬

乍看有點廢話,但是新加坡人真的很少用"萬"這個數詞(打麻將時除外),比如說一輛車標價99000元,他們會說"99千",還有比如說"我一個月的薪水3千,半年就是18千"之類的 雖然他們知道1萬=10千,但他們寧願用千也不用萬,原因大概是他們習慣跟著英語的思維來表達數字, 比如15,000 fifteen thousand,直譯過來就是15千.

17.游干泳=搓麻將

這是我感到最搞笑的說法了, 新加坡人也管麻將叫麻將,不過他們的比喻更為形象,洗牌的時候兩手在牌中間搓的動作,還真的像在游干泳

18 花紅=獎金

"我年底要拿花紅哦"="我年底要拿獎金哦" 在政府部門做工的人(civil servant,中國俗稱公務員) 每年都有花紅拿,數額大概是你4個月的salary, 但那種每個月都能拿的獎金似乎不叫花紅,我只知道新加坡人稱其為bonus,具體也不知道他們到底用哪種華文來說~

19.還錢=付錢

新加坡人喜歡用"還錢"來概括所有支付MONEY的過程, 比如中國人說的"明天我去學校交學費",新加坡人會說"我明天去學校還錢", 又比如中國人說"他沒給錢就跑了",新加坡人說"他沒還錢就跑了" 總之,中國人會用 "交,繳,付,給,還"+"錢"等說法,而新加坡人只是簡單的一個"還"+"錢"了事

20.好料=好東西

好料一般用作好東西的意思,比如"哇,什麼好料?"="哇,什麼好東西?" "你吃了什麼好料,長這么大支"="你吃了什麼好吃的,長這么胖"

21.燒=燙

新加坡人不說"燙",而是說"燒",比如你跟新加坡人吃火鍋,你剛要吃才從鍋里夾起的食物時,他會善意的說"小心哦,很燒的"~

22.樂齡人士=老年人

新加坡MRT(地鐵)里經常可以看到和聽到的詞,形容的也比較形象,人老了嘛,是該安享晚年(樂齡)了

23.auntie=嬸,姑,姨,娘 uncle=叔,伯,舅,爸

新加坡人對長輩和親人的稱呼都是統一的, 管你是我三叔二嬸,大爸二娘,還是舅舅姨媽,auntie,uncle一律包干

新加坡怎麼樣!

新加坡環境優美,十分宜居住。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政治體制實行議會制共和制。

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佔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

8世紀新加坡屬室利佛逝;14世紀始屬於拜里米蘇拉建立的馬六甲蘇丹王朝;18-19世紀屬柔佛王國。19世紀初被英國占為殖民地;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日本侵佔;1963年加入馬來西亞;1965年新加坡正式獨立。

⑼ 為什麼新加坡的女明星陳莉萍胖了那麼多啊

她得了鼻癌,不得不吃激素,才胖的。
她在《人在旅途》,《生活歌手》等等早期劇里,一點不胖。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58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1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47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5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48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0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72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51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84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