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是什麼佛教
❶ 紐西蘭的英語介紹,要帶中文的
New Zealand
Island country, South Pacific Ocean. Area: 104,454 sq mi (270,534 sq km). Population (2005 est.): 4,096,000. Capital: Wellington. Most of the people are of European origin; about one-tenth are Maori, and some are Pacific Islanders and Chinese. Languages: English, Maori (both official). Religions: Christianity (Protestant, Roman Catholic); also Buddhism, Hinism. Currency: New Zealand dollar. New Zealand consists of the North Island and the South Island, which are separated by Cook Strait, and several smaller islands. Both main islands are bisected by mountain ranges. New Zealand has a developing market economy based largely on agriculture (dominated by sheep raising), small-scale instries, and services. It is a constitutional monarchy with one legislative house; its chief of state is the British monarch represented by the governor-general, and the head of government is the prime minister. Polynesian occupation dates to c. AD 1000. First sighted by Dutch explorer Abel Janszoon Tasman in 1642, the main islands were charted by Capt. James Cook in 1769. Named a British crown colony in 1840, the area was the scene of warfare between colonists and native Maori through the 1860s. The capital was moved from Auckland to Wellington in 1865, and in 1907 the colony became the Dominion of New Zealand. It administered Western Samoa from 1919 to 1962 and participated in both World Wars. When Britain joined the 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 in the early 1970s, its influence led New Zealand to expand its export markets and diversify its economy. New Zealand also became more independent in its foreign relations and took a strong stand against nuclear proliferation. The literacy rate is nearly 100%. The cultural milieu is predominantly European, although there has been a revival of traditional Maori culture and art, and Maori social and economic activism have been central to political developments in New Zealand since the late 20th century.
Automatically translated text:
紐西蘭
島嶼國家,南太平洋。面積: 104454平方米( 270534平方公里) 。人口( 2005年峻工) : 4,096,000 。首都:惠靈頓。大部分的人都是歐洲血統;約十分之一是毛利,有的太平洋島民和中文。語言:英語,毛利語(官方) 。宗教:基督教(新教,羅馬天主教) ;也是佛教,印度教。貨幣:紐西蘭元。紐西蘭分為北島和南島,而遠隔庫克海峽,和幾個較小的島嶼。兩個主要島嶼都是由行政院山脈。紐西蘭已發展市場經濟主要基於農業(主要是養羊) ,小規模工業和服務業。這是一個君主立憲制的一個立法家;其主要國家是英國女王的代表總督府,政府首腦是總理。波利尼西亞入伙日期至c 。公元1000 。第一目光由荷蘭探險janszoon阿貝爾塔斯曼在1642 ,主要島嶼共繪由上尉詹姆斯庫克於1769 。命名了英國的直轄殖民地, 1840年,該地區被現場戰之間殖民者和土著毛利人通過1860 。首都遷移至奧克蘭,惠靈頓於1865年,並在1907年殖民地成為統治紐西蘭。它經管西薩摩亞從1919年至1962年,並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當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在70年代初期,其影響力率領紐西蘭擴大其出口市場的多元化和經濟的發展。紐西蘭也變得更加獨立,其對外關系和採取了強硬立場,反對核擴散。識字率幾乎是百分之一百。文化氛圍是歐洲為主,雖然出現了復甦的毛利人的傳統文化與藝術,而毛利人的社會和經濟活動都被中央政治發展在紐西蘭自20世紀後期。
❷ 紐西蘭有什麼特色
紐西蘭飲食特色紐西蘭人非常熱衷於他們的食物,且非常幸運的擁有各式各樣富有變化的食品。溫和的氣候使得多種水果或蔬菜皆能在此生長繁衍。以農產品為主的經濟國度意味著牛肉、羊肉、豬肉與雞皆可以合理童叟無欺之價格購得.除此之外,許多國際性的食品進口,以符合移民習慣與品味,特別是來自亞洲的移民。 你可從專賣食品店如肉店、魚店、水果店購買你所需的食品,超級市場有各式各樣的東西,且價格便宜。 以前大部份紐西蘭人都在家裡用餐,除非特別的節慶場合才會到餐廳。然而,隨著為數不少的家庭式的、廉價的、小型飲食店之興起,改變了此種狀況,越來越多的家庭一起出外用餐並不為稀奇。市場型的飲食形態在紐西蘭也開始盛行,有些設於偏靜地點的餐廳、咖啡店、酒吧在路旁設有座椅給顧客休息用餐,別具風情。 紐西蘭人喜愛到外賣快餐店(takeaways),傳統的外賣為炸魚與薯條(fish and chips),漢堡及批(pie)也是傳統的小食。 因著跨國性的快餐連鎖店如:麥當勞(McDonaIds)、肯德基(KFC)及溫蒂(Wendy's)等之引進而有所改變。以前紐西蘭人只有在星期五晚上才吃快餐,而現在幾乎在任何一晚都可能吃漢堡、炸雞與薯條。快餐通常較便宜且方便,但含脂肪量高。 傳統上,紐西蘭人喜愛吃小羊肉(lamb)及羊肉(mutton),因為羊的數目遞減,因此其他含高蛋白質之食品也受到青睞,越來越多的紐西蘭人改變習性,吃雞肉多於羊肉,如果此趨勢繼續發展下去,則在此世紀末,吃雞肉的比例也會超過羊肉和豬肉,然而非肉類之蛋白質亦逐漸受到大眾之歡迎。傳統的紐西蘭餐以一道肉(羊、牛、豬或雞)、馬鈐薯、及二至三樣蔬菜——例如有綠色(綠花椰菜broccoli)、橙色(紅蘿卜carrots)、黃色(蕪菁swede)所構成。燒烤的晚餐,由肉及蔬菜加油放進烤爐中一起烤,通常一個星期吃一次,且大都在周末。 燒烤在夏季非常受歡迎,特別是可以在戶外進行,平常燒烤的食物包括牛扒、香腸、馬鈐薯與沙律(salad)。然而創新的廚師嘗試烤魚、貝類(蝦尤其受歡迎)、串燒烤肉與雞。 紐西蘭人的味覺嗜好在近幾年中已有顯著變化,也越來越講究。因為喜愛旅遊的紐西蘭人到海外旅遊嘗試許多新食品,並引進回國內。紐西蘭人喜歡款待親朋好友,你也會被邀請在朋友的家裡共進用餐,在夏天通常是以燒烤方式用餐。大部份的客人也需獻上一道菜式,如沙律或者一些肉(牛排或香腸),並且自備啤酒或酒。主人如果盼望客人帶一道菜來時,通常在邀請同時會告知客人需帶那款菜式。 另外一種普遍的款待方式為派對,通常為慶祝生日、周年慶、喬遷新居或者只為友好共聚作樂。在此種聚會中酒與甜品也經常用來款待客人。 晚宴通常較為正式,圉坐在餐桌用餐,由主人准備食譜,而主人宴請客人在餐廳用餐則較不普遍,除非是商業應酬,或者是婚宴。如果被邀約在餐廳一起用餐,通常是各付各的。參加晚宴時最好能帶一瓶酒或簡單的禮物給主人,如果你對酒的類別不清楚,可以直接問賣酒的人。紐西蘭有先進的制酒工業,生產一些超絕品味的美酒,特別是白葡萄酒。通常紐西蘭人不喜歡甜酒,除非與甜品一起使用,但是並不普遍。紐西蘭人也喜歡喝啤酒與烈酒。再次提醒你,你可與主人商討以取得明確的指引,如果你的主人不喜歡喝酒,而你帶自己的酒去是非常不禮貌的,除非你與他們非常熟絡或者他們建議你帶去。然而,大部份的紐西蘭人確實喜歡喝酒!有售酒執照的餐廳或者標明 BYO.Bring Your Own(即自備飲品)之餐廳皆到處可見喝酒的人士,有售酒執照的餐廳通常出售啤酒、葡萄酒及烈酒,而BYO的餐廳允許客戶帶備自己的酒,有一些餐廳廉有此兩種執照。而有售酒執照的餐廳(Licensed)價格傾向比 BYO式的餐廳較為昂貴。 紐西蘭民族特色紐西蘭人正如世界上的許多民族,素有友善好客的美譽。但他們也是非常獨立自主的民族,同樣的期盼其他的人也和他們一樣。如果有些事令人困惑慌亂或富有神秘色彩,需要人幫助時,他們會適時伸出援助之手給予幫助。在紐西蘭人當中最好用英語交談,不必擔心任何的錯誤,純朴的紐西蘭人不會感覺被觸犯和吹毛求疵,他們還會熱心的教導和指正你的錯誤。 紐西蘭人非常注重其享受高度的隱私權,尤其是它們的家居生活。當你受聘工作前,未來僱主會問及許多的個人資料。根據法令,員工可以不必提供下列資料,例如他們的生日、多少撫養家屬、婚姻狀況及健康情形等。如果你認為你的個人隱私資料被侵犯,也可以向隱私權委員會提出訴訟。如果你被邀請拜訪他人,通常主人會招待你喝飲料或進餐。如果邀請是早午餐和晚餐,那麼通常是豐富的一餐。如果此邀請是喝茶則必須進一步澄清,因為「喝茶」可意味著上午茶、下午茶和傍晚茶,若在傍晚就被視為一同共進晚餐;所謂的上午茶和下午通常是喝茶和咖啡,也會讓你嘗試主人調制的餅干或蛋糕等小食。 拜訪主人時,必須按門鈴或敲門,等待主人開門後才進入,主人請你坐下你才坐下比較有禮貌,紐西蘭人若被邀請吃晚餐,通常會帶點小禮物給主人--例如花、酒和巧克力。 紐西蘭人對廢物的處理非常重視,每個街區都有指定每周某日進行廢物收集,每戶人家,按照日期把廢物分別包紮好,或放置在標準的垃圾箱內--如紙張、玻璃器皿、木材等分別處理,放置於門外,由廢物收集公司進行收集。絕對不要把廢物任意堆放,使街道污染,影響衛生。在某些街段,還會設置一些廢棄物專門收集箱,例如:汽水罐、舊衣物、紙張、玻璃器皿等,以方便進行廢物再處理。由此可見,紐西蘭對環保的維護。 在住宅區內,我們都見到整齊的街道和草坪,這些都不是市政事務處的功勞。每家每戶門前路旁的草坪修剪都是各自負責進行,修葺草坪是紐西蘭生活情趣的一部分,也是公共道德的標准之一。 結婚邀請函通常由女方寄出,會附上敬請賜覆之日期--也就是客人最晚這一天要回覆,藉此可知道有多少人將參加此婚宴,多少人需要被款待。客人通常會買一些家電用品以協助新娘成立新家庭,也可以問新娘新郎有無特別需要的東西。 紐西蘭是一個有著多種宗教的國家,每一個紐西蘭人可以自由選擇宗教信仰。隨著各種不同文化的增加,也帶來多種宗教信仰。基督教擁有眾多的教徒,它是由第一批歐洲移民帶進紐西蘭,早期的傳教士改變了土著的毛利人的信仰,使其成為基督徒。從那時起基督教徒就以各種不同的形態,興旺的存在著。 毋庸置疑,紐西蘭是一個以信奉上帝為主的國家,從國歌的名字與內容足以見證。如果你想認識西方社會的精神世界、道德指引,接觸聖經,聽牧師傳教聖道,教會就是必到的地方。從而也可改善你的精神領域,融入主流社會。 但是近幾年亞洲移民大量湧入,它們的信仰--佛教,當然的也隨著進入這塊土地,源遠流長的佛學文化影響、帶動著亞洲文化歷史的發展,也影響著紐西蘭。在一百多年前,紐西蘭已有英文版的佛教書刊,在圖書館更藏有多達四百本的佛學書冊。毛利人民族文化也比較其他種族容易接受佛教思想。在部分華人的積極鼓動下,一座庄嚴的大雄寶殿建立於奧克蘭中心地帶,標志著華人、亞洲移民紮根在這塊和平的土地上,弘揚佛學,普渡眾生。 在大雄寶殿正式開光大典當日,湊巧也是紐西蘭勇奪「美國杯」之時。由紐西蘭副總理、奧克蘭市長、勞工黨女黨魁親臨出席大典,在來自台灣的聖印大師主持下,向紐西蘭宣布,佛教在紐西蘭紮根了。 相關資料國名:紐西蘭 (New Zealand)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深藍色,左上方為英國國旗紅、白色的「米」字圖案,右邊有四顆鑲白邊的紅色五角星,四顆星排列均不對稱。紐西蘭是英聯邦成員國,紅、白「米」字圖案表明同英國的傳統關系;四顆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該國位於南半球,同時還象徵獨立和希望。 國徽: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有五組圖案;四顆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象徵紐西蘭;麥捆代表農業;羊代表該國發達的畜牧業;交叉的斧頭象徵該國的工業和礦業;三隻揚帆的船表示該國海上貿易的重要性。盾徽右側為手持武器的毛利人,左側是持有國旗的歐洲移民婦女;上方有一頂英國伊麗莎白女王二世加冕典禮時用的王冠,象徵英國女王也是紐西蘭的國家元首;下方為紐西蘭蕨類植物,綬帶上用英文寫著「紐西蘭」。 國慶日:2月6日(1840年),稱 「威坦哲日」 國樹:銀蕨 國鳥: 幾維鳥 國石:綠石,又稱綠玉 國家政要:總督西爾維婭·卡特賴特 (Silvia Cartwright),2001年4月當選。總理海倫·伊麗莎白·克拉克 (Helen Elizabeth Clark),1999年12月任職。2005年9月第三次當選連任。 紐西蘭政壇女人多 生活文化:紐西蘭人分別來自許多不同的文化背景,紐西蘭社會主張言論自由 宗教自由和人人平等 絕大多數紐西蘭人的住房是一層或兩層結構,有庭院,房屋密度相對較低 大多數住房以木材製作,佔地超過壹佰五十平方米,風格以英式為主 近幾年來,新建住房的風格有國際化的趨勢 紐西蘭的公路交通系統發達,高速公路貫穿全境 幾乎所有的紐西蘭家庭都有一輛或更多轎車 觀光火車提供主要城鎮之間的風光游覽服務 紐西蘭熱愛運動,有近一半的紐西蘭人參加至少一種運動或健身俱樂部 紐西蘭最普遍的運動項目為:橄欖球 高爾夫球 英式女子籃球 田徑 板球 泛舟 網球 足球 滑雪 游泳等 紐西蘭商店的營業時間一般常日從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半,加上每周一天的晚間營業 至晚上九點或更晚,通常為周四或周五
❸ 全球主要國家宗教信仰
1、伊斯蘭教國家:
包括所有阿拉伯國家(科威特、伊拉克、敘利亞、黎巴嫩、巴勒斯坦、約旦、沙烏地阿拉伯、葉門共和國、阿曼、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卡達、巴林、埃及、蘇丹、利比亞、突尼西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西撒哈拉、茅利塔尼亞、索馬里、吉布地和葛摩),
非洲的塞內加爾、甘比亞、幾內亞、獅子山、馬里、尼日、奈及利亞和查德,歐洲的波黑、阿爾巴尼亞和科索沃,以及亞洲的土耳其、亞塞拜然、伊朗、阿富汗、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
巴基斯坦、孟加拉、馬爾地夫、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汶萊,共計47個國家和2個地區(西撒哈拉和科索沃)。其中黎巴嫩、查德、奈及利亞、波黑和馬來西亞只有約一半的人信仰伊斯蘭教。
2、天主教佔主導的國家:
義大利,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愛爾蘭,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斯登,摩納哥,聖馬利諾,馬爾他,安道爾。
3、基督教(新教)佔主導的國家:
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丹麥,挪威,瑞典,冰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
4、佛教國家
佛教大約分成大乘和小乘兩個系統,在中國大部份地區是屬於大乘法。西藏、青海、內蒙以密宗修行為主,內地以及台灣以顯教為主體,
修行人數最多的法門是凈土宗和禪宗,也有一部份密宗。雲南和臨近的泰國、緬甸、斯里蘭卡是以小乘法的修行為主。在海外,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都是以大乘法為主。
(3)紐西蘭是什麼佛教擴展閱讀
伊斯蘭教基本信仰:
「萬物非主,唯有真主。默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這在我國穆斯林中視其為「清真言」,具體而言又有六大信仰之說:
1、信真主。要相信除真主之外別無神(崇拜對象),真主是宇宙間至高無上的主宰。《古蘭經》第112章稱:「他是真主,是獨一的主,他沒生產,也沒有被生產;真主是萬物所仰賴的;沒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正敵。
2、信天使。認為天使是真主用「光」創造的無形妙體,受真主的差遣管理天國和地獄,並向人間傳達真主的旨意,記錄人間的功過。
3、信經典。認為《古蘭經》是真主啟示的一部天經,教徒必須信仰和遵奉,不得詆毀和篡改。也承認《古蘭經》之前真主曾降示的經典(如《聖經》),但《古蘭經》降世之後,信徒即應依它而行事。
4、信使者。《古蘭經》中曾提到了許多位使者,其中有阿丹(聖經中的亞丹)、努海(諾亞)、易卜拉欣(亞伯拉罕)、穆薩(摩西)、爾撒(耶穌),使者中最後一位是穆罕默德,他也是最偉大的先知,是至聖的使者,他是真主「封印」的使者,負有傳布「真主之道」的重大使命,信真主的人應服從他的使者。
5、信末日審判和死後復活。認為在今世和後世之間有一個世界末日,在世界末日來臨之際,現世界要毀滅,真主將作「末日審判」,屆時,所有的死人都要復活接受審判,罪人將下地獄,而義人將升入天堂。
❹ 紐西蘭有什麼特色
紐西蘭的特色紐西蘭的「環太平洋」料理風格。受到歐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玻利尼西亞、日本和越南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這種結合各地特色的料理。
紐西蘭全國總人口為491萬(2019年1月)。其中,歐洲移民後裔佔74%,毛利人佔15%,亞裔佔12%,太平洋島國裔佔7%(部分為多元族裔認同)。官方語言為英語、毛利語。48.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紐西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四季溫差不大,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9%,天然牧場或農場占國土面積的一半。廣袤的森林和牧場使紐西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紐西蘭水力資源豐富,全國80%的電力為水力發電。森林面積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9%,生態環境非常好。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
❺ 各國所信仰的宗教
基督教有三大支派,分別是天主教(又稱羅馬公教、加特力教)、東正教、新教(又稱誓反教、抗羅宗,新教有很多支派,在我們國內稱其為基督教)
天主教佔主導的國家:義大利,法國,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愛爾蘭,波蘭,捷克,匈牙利,斯洛伐克,立陶宛,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西班牙,葡萄牙,列支敦斯登,摩納哥,聖馬利諾,馬爾他,安道爾,還有奈及利亞等許多非洲國家以及南美洲的巴西、智利等許多國家。 其中,捷克和匈牙利兩國國內的新教影響也很大,捷克的新教徒人口比例為30%,匈牙利為25%左右。現在全球天主教徒數已超過10億人。
新教佔主導的國家:英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丹麥,挪威,瑞典,冰島,芬蘭,愛沙尼亞,拉脫維亞。 其中,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國國內的天主教的影響也很大,美國的天主教徒人口比例為35%,澳大利亞為28%左右。紐西蘭(18%)和英國(10%)的比例也較高。
天主教和新教勢力相當的國家:德國,荷蘭,瑞士,加拿大。
東正教佔主導的國家:俄羅斯,烏克蘭,白俄羅斯,羅馬尼亞,摩爾多瓦,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黑山,馬其頓,希臘,亞美尼亞,喬治亞。
其中,烏克蘭的西部地區以東儀天主教(其基本教義、儀式、體制都是東正教特徵的,但承認天主教的教宗為其在世的教會元首)人口居多。而馬其頓和保加利亞國內的穆斯林人口也不少,分別佔到30%和10%。這主要是當年奧斯曼土耳其500年統治的結果所致。
(朝鮮、韓國)天道教
印度教(亦稱為興都教)
佛教興起前稱婆羅門教;佛教在印度衰落時期,經過印度教改革,改稱印度教
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信、摩尼教(波斯明教)
❻ 紐西蘭有多少佛教寺院
有兩處。根據查詢資料顯示紐西蘭有兩處較大的佛教道場,分別是南島佛光山和眼前這個北島佛光山,都是由佛光協會會員支持贊助建立的。
❼ 紐西蘭介紹
紐西蘭,又譯紐西蘭,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國家,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混合英國式議會民主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之一。紐西蘭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領土由南島、北島及一些小島組成,以庫克海峽分隔,南島鄰近南極洲,北島與斐濟及湯加相望。首都惠靈頓以及最大城市奧克蘭均位於北島。
14世紀時毛利人在此定居,1642年後,荷蘭人和英國人先後到此。1840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07年成為英國的自治領。1947年獲得完全自主,成為主權國家,現為英聯邦成員國。
紐西蘭是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是全球最美麗的國家之一。世界銀行將紐西蘭列為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成功地從以農業為主,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化自由市場經濟。
(7)紐西蘭是什麼佛教擴展閱讀:
紐西蘭的文化傳統:
1、飲食
紐西蘭的「環太平洋」料理風格受到歐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玻利尼西亞、日本和越南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這種結合各地特色的料理。想品嘗地道的紐西蘭風格,可點羊肉、豬肉、鹿肉、鮭魚、小龍蝦、布拉夫牡蠣、鮑魚、貽貝、扇貝、甘薯、奇異果和樹番茄(tamalillo)等烹制的菜品。
2、藝術
紐西蘭的藝術與文化得自於各個種族,產生了結合毛利人、歐洲人、亞洲人和大洋洲人的特質。紐西蘭的藝術圈反映了這種融合。紐西蘭最有價值的繪畫中,有些是由查爾斯·高第(Czarles Goldie)於19世紀所畫的毛利人畫像。
3、文學
有許多紐西蘭作家將毛利文化與傳說寫進英文文學作品中。凱莉·胡姆(Keli Hulme)以極具創意的小說《The Bone People》而獲得權威的布克文學獎的肯定。
4、語言
官方語言:紐西蘭官方規定了三種官方語言,分別是英語、毛利語、紐西蘭手語。毛利語(Maori):毛利人從太平洋諸島來到紐西蘭之後,語音變化很少。基本上各地的人都可以溝通無礙。毛利語是紐西蘭土著毛利人的語言,也是紐西蘭的三種官方語言之一。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紐西蘭
❽ 「毛利文化」是紐西蘭古老文化的代表,你對紐西蘭的毛利文化有哪些了解
「毛利文化」是紐西蘭古老文化的代表,你對紐西蘭的毛利文化有哪些了解?
1.毛利人是紐西蘭的原住民。
2.在紐西蘭,你總會感受到毛利文化的存在。毛利人是天生的藝術家。毛利文化是紐西蘭特別重視保護的純天然文化。依據人類學家的研究,毛利人原本是亞洲的居民。他們在公元3世紀穿越海洋,遷移到南太平洋的波利尼西亞群島。
6.毛利人男女都能夠唱歌。男子舞蹈更震撼。他們所跳的「哈卡」,是驍勇善戰的場面。在太平洋島國論壇會議開幕式上,數十名身材魁梧的毛利人手持神器,像勇敢的戰士一樣,在廣闊的草原上跳著「哈卡」舞。武士們都是赤裸上身,胸口、背部和手臂上都有醒目的紋身,給人一種威勢的感覺。落幕的時候,排到論壇領袖面前的武士們,再次瞠目結舌。這一次,不是表述「頑強」和「堅毅」,而是對各國領導人表明熱烈歡迎。
7.與在其他國家地位遭受擠壓或同化的少數民族不同,毛利人在紐西蘭有著很大的話語權,他們的文化儲存完好。傳統語言毛利語甚至被我國法律承認。真的很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