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植樹節是什麼

紐西蘭植樹節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10-10 18:02:21

⑴ 還有哪些國家有植樹節

印度、朝鮮、泰國、菲律賓、義大利、美國、巴西等國家都有植樹節。

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朝鮮每年3月2日為植樹節;泰國把國慶節定為植樹節;菲律賓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

義大利每年1月21日為植樹節;美國各州都有植樹節,但由於各地氣候差異,全國無統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為植樹節;哥倫比亞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薩爾瓦多植樹節和教師節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舉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為植樹節。

在這些國家中,美國的植樹節最早,已有130多年的歷史。1872年4月10日,由內布拉斯加州一新聞記者發起美國第一個植樹節。當天,內布拉斯加州全境種樹超過100萬棵。

巴西是一個森林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內,全國森林覆蓋率為52%以上。盡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樹造林。巴西政府對森林資源採取合理開發的同時積極鼓勵人們植樹造林。

我國植樹節的來歷

我國曾於1915年由政府頒令規定清明節為植樹節即3月12日。後來到了1928年的4月7日,民國政府頒布了植樹令:以後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幾年植樹式。民國政府之所以頒布這道令,是因為孫先生幼年就對「樹藝牧畜」十分熱愛的緣故。

他在海外留學時,經常利用假期回故鄉種植桑樹。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以上內容參考澎湃新聞-植樹節的來歷和意義是什麼?點進來看看

⑵ 到植樹節了,各個國家的植樹節分別是什麼時候做手抄報啦,嘿嘿,謝謝

國 家 植樹節日期 情 況 簡 介
中國 3月12日 1915年定清明節為植樹節。1928年定為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植樹式及造林運動。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
朝鮮 4月6日 從1947年起,每年4月6日為全國植樹節,4月和10月為植樹月。各道郡又按氣候各自規定植樹周。春秋造林季節,全民動員義務植樹,機關,學校、合作農場、軍隊、居民都承擔了義務造林護林任務。
日本 4月3日 1922年東京首先發起城市綠化運動。隨後政府確定4月1至7日為綠化周,4月3日為樹木節。1950年4月4日,國土綠化推進委員會組織在山梨縣舉行第一次植樹節活動,從此每年4至5月輪流在一個都道府縣舉行一次樹木節活動。1976年起每年9至10月舉行一次育樹節活動。每一次樹木節都有一個主題內容。
泰國 9月24日 與國慶節同一天。
緬甸 6月 政府決定自1954年6月開始,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
菲律賓 9月第二個星期六 1947年法令規定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
印度尼西亞 12月19-24日 1960年開始,每年舉行全國植樹周活動,1981年12月17日蘇哈托總統主持全國21屆植樹造林周開幕式。
巴基斯坦 8月4日 1949年開始定8月4日為全國植樹節。
印度 7月第一周 1950年7月舉行第一次全國植樹節活動,1951年以後定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伊拉克 3月6日
敘利亞 12月最後一個星期四 1952年法令規定。
黎巴嫩 12月第一周 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規定了植樹節。後來定12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約旦 1月15日 林業部定每年1月15日為全國植樹節。
阿拉伯葉門共和國 3月6日
阿爾及利亞 造林季節的每個星期五 政府規定每年造林季節的每個星期五為義務植樹日。1980至1981年56萬志願者植樹1200萬株。
土耳其 1937年2月通過法令建立全國植樹節。
澳大利亞 5月第一個星期五
紐西蘭 8月第一個星期三
埃及 9-11月 1980年開始規定9至11月為植樹節。
突尼西亞 11月18日
塞內加爾 8月上旬至10月中旬 每年雨季以後開始全國植樹活動,政府號召「一人一棵樹」、「一村一公頃林」活動,持續半年之久。各部門組織「一個勞動者一棵樹」、「一個婦女一棵樹」、「綠化村」、「綠化校園」等群眾活動。
南斯拉夫 秋季 1947年以來,春天舉行「森林節」活動,秋天舉行「造林周」活動,日期因地而異。
希臘 秋季 每年仲秋時節或秋末,造林季節開始時舉行植樹節。
義大利 11月21日 始於1899年。
西班牙 2月1日 上世紀末開始舉行植樹節,馬德里市把每年2月1日起的第一周作為「植樹周」。
英國 11月6-12日 1977年開始,每年11月6至12日在全國開展植樹周運動。
愛爾蘭 3月17日 1934年至1938年曾由教育部會同土地部安排學校進行植樹節活動。1939年中斷。1950年由愛爾蘭樹木協會發起恢復植樹節活動。定每年3月17日為植樹節。
法國 3月31日 1977年經共和國總統創議,規定每年3月31日為樹木日,3月為綠化月。
捷克斯洛伐克 春季
芬蘭 6月24日 把植樹節和森林改良運動結合起來,時間為6月24日和10月。
瑞典 3月 每年3月在斯德哥爾摩開展「森林周」活動。
挪威 全國各地的植樹節時間各不相同。
聯邦德國 4月25-26日 1952年舉行第一次植樹節。
蘇聯 從1928年開始,全國開展大規模的城市綠化活動。
加拿大 5月 每年5月開展全國森林周活動。
美國 4月10日 1872年4月10日在內布拉斯加州舉行植樹節,植樹100多萬株。1972年舉行植樹100周年紀念時,建立了全國植樹節委員會。各州都有植樹節。
墨西哥 6-9月 從19世紀末起即開展植樹節活動,但無固定日期與組織。1954年通過法令規定6至9月雨季舉行植樹節。
瓜地馬拉 5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1924年起,每年舉行植樹節活動。後來規定每年5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為植樹節。
宏都拉斯 5月30日 1912年開始舉行植樹節。1926年起決定每年5月30日為植樹節。
薩爾瓦多 6月21日
尼加拉瓜 6月最後一個星期日 1929年法令規定。
哥斯大黎加 1915年頒布法令,規定每年一次植樹節。
古巴 10月10日 1936年通過法令規定每年10月10日為植樹節。
多米尼加 5月第一個星期日 根據法令每年5月第一個星期日為植樹節。
哥倫比亞 10月12日
厄瓜多 10月12日 1920年6月7日政府頒布的行政法規規定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
委內瑞拉 5月23日 1905年4月通過法令,規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玻利維亞 8月20日 1939年頒布法令,定於8月20日為國家的植樹日。
阿根廷 1940年用法律形式規定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但具體時間全國各地不統一。

祝你學習愉快!
望採納,多謝!

⑶ 關於植樹節的資料 急死啦!越多越好。

你植一棵樹,我植一棵樹,大家都來植樹,北京的天就更藍了;你種的樹成活了,我種的樹成活了,大家種的樹都成活了,北京的大地就更綠了。大地上多出現一棵綠樹,天空中就少了一片塵埃。全民都來植樹,北京的天空就因我們的勞動而更精彩!保護生物多樣性,創造綠色生活空間,打造生態林場,其實就在我們身邊.

2011年伊始,北京一年一度的春季植樹活動開始了,為了北京的天空更蔚藍,每年參加北京植樹活動的人越來越多。

1、活動時間: 2011年3月10日至2010年4月底。

2、樹種:楊樹(30元/棵),柏樹(30元/棵),果樹等。

3、活動詳細:植樹過程包含場地、樹坑、工具、水源,現場人員指導,歡迎更多參與。活動辦公室組織樹苗、提供技術指導、驗收植樹質量、安排植樹時間和地點。植樹辦公室負責水源、工具、車輛引導、後期管護。參加活動者自備午餐、飲用水。參加者到達植樹地點後領取工具,用後統一歸還。

4、注意事項: (1) 建議穿一套耐臟耐磨的衣服和運動鞋,戴上手套; (2) 自備飲品、食品; (3) 野外植樹請大家聽從組織者的安排,注意自身安全。我們不對任何意外損傷事件負責。 (4)再次說明這是一次植樹活動,絕不是春遊,做好吃苦的心裡准備。

5、植樹場地:懷柔 密雲 市內公園

6、建議:植樹活動是一項積極的活動,大家量力而為,真正做到植一棵樹活一棵樹,不要把植樹活動當作一種形式注意。

⑷ 各國的植樹節是幾號

約旦的植樹節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樹節是2月1日

伊拉克的植樹節是3月6日

法國於1977年規定每年3月為法定的「植樹月」,月末那天為「植樹日」,全國綠化這一天進入高潮。

日本於1922年規定每年4月1~7日為綠化周,4月3日(神武天皇祭日)為植樹節;4月29日是該國的綠之日,也可以被當作該國植樹節。

朝鮮的植樹節是4月6日;4月和10月為「植樹月」。

澳大利亞的植樹節是5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委內瑞拉1905年決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芬蘭的植樹節是6月24日。

墨西哥1954年的法令規定,植樹節在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舉行。

印度的植樹節是7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樹節是8月9日。

植樹好處:

1、樹木能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吸進二氧化碳,吐出氧氣,使空氣清潔,新鮮,一畝樹林放出的氧氣夠65人呼吸。

2、樹能防風固沙,涵養水土,還能吸收各種粉塵,一畝樹林一年可吸收各種粉塵20—60噸。

3、樹林能減少噪音污染,40米寬的林帶可減弱噪音10—15分貝。

4、樹木的分泌物能殺死細菌,空地每立方米空氣中有3、4萬個細菌,而森林裡只有3、4百個。

⑸ 有關植樹節的資料

節日簡介
名稱
植樹節(英文:arbor day/Tree Planting Day )是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並動員群眾參加義務造林活動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分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總稱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提高人們對森林的認識,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
起源
1872年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決定自1885年起,每年4月22日為州植樹節,以後美國各州以至世界各國根據其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確定各自的植樹節。 植樹中
來到中國:
孫中山先生與植樹節
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早在1893年,孫中山先生就說過:「急興農學,講究樹藝」、「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 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中華民國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為了紀念國父孫中山先生,國民政府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新中國與植樹節
新中國成立後,植樹節一度廢止。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我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編輯本段節日由來
植樹節
近代植樹節最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乾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 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 植樹節
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盪盪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今日的美國,樹木成行,林蔭載道。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中國植樹造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真正成為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而成為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則始於改革開放之初。孫中山上任時努力推動植樹。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主席就曾號召「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1956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根據國務院提議,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再者,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編輯本段節日歷史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 近代植樹節最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乾燥,大風一起,黃沙滿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 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領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盪盪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現代的美國,樹木成行,林蔭載道。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中國植樹造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年前。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真正成為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而成為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則始於改革開放之初。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就曾號召「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1956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根據國務院提議,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重視節的建議。該州採納了莫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並於1932年發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編輯本段中國植樹節由來
中國植樹節的由來一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 中國植樹節
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後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28北伐完成後,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 「嗣後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於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於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於栽樹之故,特規定植樹式仍於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之清明節行之。並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
中國植樹節的由來二
每到3月12日植樹節,大家總會揮汗如雨地大植、特植樹木,可是你知道植樹節的由來嗎? 我國的植樹節,因時代的演變,先後作了三次改定。 辛亥革命後,民國4年(1915年)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准大總統,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為了紀念這位偉人, 1930年國民黨政府把植樹節改為每年的3月12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中國植樹節的由來三
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 解放前,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於北平,1929年移靈柩於南京紫金山,1930年國民黨政府曾定3月12日為植樹節。 1956年,毛澤東發出了「綠化祖國」、「實現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 1979年,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這是建國以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編輯本段標志意義
植樹節節徽是寓意概括的標志。 中國植樹節標識
1. 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 「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3. 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編輯本段中國植樹節主題
2009年的植樹節主題是: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 2010的植樹節主題是: 與大樹在一起
編輯本段中國植樹節
中國古代雖有勸民植樹的說法,但由國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規定植樹節日則是現代的事。1914年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創辦人斐義理先生,曾將美國植樹節的推行辦法,建議當時的農林部希望中國政府仿效。1915年7月31日中國政府規定每年農歷清明節時為植樹節,屆時全國各地舉行植樹典禮,組織造林活動,後來因故沒有正式推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全民義務植樹節
第五屆第六次會議於1979年2月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1984年 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范疇。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中國的植樹節定於3月12日正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 義務植樹
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中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1893年,孫中山先生親自起草了著名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他提出,中國欲強,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辛亥革命以後,孫中山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模進行植樹造林的計劃,規劃著農業現代化的遠景。1924年,他在廣州的一次講演中強調:「我們研究到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都是要造森林,要造全國大規模的森林。」此後,在他的許多著作和講演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 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公布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的規定,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後因清明節對我國南方來說,植樹季節太遲,同時也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國民政府又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 1979年2月,中國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將每年的孫中山逝世紀念日——3月12 日定為中國的植樹節,以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次年3月12日,郵電部發行了一套4枚題為「植樹造林,綠化祖國」的郵票。1981年,在鄧小平同志的倡議下,五屆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1979年2月,中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決定,每年的孫中山逝世紀念日——3月12日為我國的植樹節,以紀念一貫倡導植樹造林的孫中山先生。 1981年夏天,四川、陝西等地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水災。根據鄧小平同志的倡議,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鄧小平同志率先垂範,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從此,義務植樹作為一項公民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被付諸實施,一場世界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義務植樹運動在中國持續開展了26年。全民義務植樹26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不論工作有多忙,不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外地,都認真履行公民應盡的植樹義務。統計顯示,自1982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來,中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達104億多人次,累計義務植樹492億多株。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自1981年12月以來,中國全民義務植樹累計超過350億株。中國正在實施「 三北 」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重點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天然林保護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至2000年底,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已達16.55%,城市建城區人均公共綠地提高到6.52 平方米,全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超過1億公頃。 廣東省中山市翠杏村,是我國新民主主義創始人、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家鄉。在孫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還生長著一棵百年以上樹齡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並親手栽種在這里的。
編輯本段外國植樹節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 世界首枚植樹節郵票
、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朝鮮每年3月2日為植樹節;泰國把國慶節定為植樹節;菲律賓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義大利每年1月21日為植樹節;美國各州都有植樹節,但由於各地氣候差異,全國無統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為植樹節;哥倫比亞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薩爾瓦多植樹節和教師節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舉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為植樹節…… 在這些國家中,美國的植樹節最早,已有130多年的歷史。1872年4月10日,由內布拉斯加州一新聞記者發起美國第一個植樹節。當天,內布拉斯加州全境種樹超過100萬棵。它正式成立由J. Sterling Morton(J.斯特林莫頓)在1872年的內布拉斯加州。到20世紀20年代每個美國公眾已通過國家法律,宣布某一天為植樹節或植樹 植樹節
節和伯德日紀念活動。的日期不同,建立了根據氣候和適當的種植時間。植樹節現在是一個假期,有一個國際遵守和很多國家的認同。在美國,是全國植樹節慶祝4月第四個星期五。有些州慶祝選擇在不同的日期對應的最佳時機植樹地區植樹節。 巴西是一個森林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內,全國森林覆蓋率為52%以上。盡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樹造林。巴西政府對森林資源採取合理開發的同時積極鼓勵人們植樹造林。 為了積極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6年11月8日在內羅畢發起「為地球植樹:10億棵樹運動」。這一運動計劃2007年在全球種植最少10億棵樹。 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並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據聯合國統計,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編輯本段各國植樹節
全年12個月,每月都會有國家歡度植樹節: 國 家 植樹節日期 情 況 簡 介
中國 3月12日 1915年定清明節為植樹節。1928年定為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植樹式及造林運動。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
朝鮮 4月6日 從1947年起,每年4月6日為全國植樹節,4月和10月為植樹月。各道郡又按氣候各自規定植樹周。春秋造林季節,全民動員義務植樹,機關,學校、合作農場、軍隊、居民都承擔了義務造林護林任務。
日本 4月3日 1922年東京首先發起城市綠化運動。隨後政府確定4月1至7日為綠化周,4月3日為樹木節。1950年4月4日,國土綠化推進委員會組織在山梨縣舉行第一次植樹節活動,從此每年4至5月輪流在一個都道府縣舉行一次樹木節活動。1976年起每年9至10月舉行一次育樹節活動。每一次樹木節都有一個主題內容。
泰國 9月24日 與國慶節同一天。
緬甸 6月 政府決定自1954年6月開始,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
菲律賓 9月第二個星期六 1947年法令規定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
印度尼西亞 12月19-24日 1960年開始,每年舉行全國植樹周活動,1981年12月17日蘇哈托總統主持全國21屆植樹造林周開幕式。
巴基斯坦 8月4日 1949年開始定8月4日為全國植樹節。
印度 7月第一周 1950年7月舉行第一次全國植樹節活動,1951年以後定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伊拉克 3月6日

敘利亞 12月最後一個 星期四 1952年法令規定。
黎巴嫩 12月第一周 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規定了植樹節。後來定12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約旦 1月15日 林業部定每年1月15日為全國植樹節。
阿拉伯葉門 共和國 3月6日

阿爾及利亞 造林季節的 每個星期五 政府規定每年造林季節的每個星期五為義務植樹日。1980至1981年56萬志願者植樹1200萬株。
土耳其
1937年2月通過法令建立全國植樹節。
澳大利亞 5月第一個星期五

紐西蘭 8月第一個星期三

埃及 9-11月 1980年開始規定9至11月為植樹節。
突尼西亞 11月18日

塞內加爾 8月上旬至 10月中旬 每年雨季以後開始全國植樹活動,政府號召「一人一棵樹」、「一村一公頃林」活動,持續半年之久。各部門組織「一個勞動者一棵樹」、「一個婦女一棵樹」、「綠化村」、「綠化校園」等群眾活動。
南斯拉夫 秋季 1947年以來,春天舉行「森林節」活動,秋天舉行「造林周」活動,日期因地而異。
希臘 秋季 每年仲秋時節或秋末,造林季節開始時舉行植樹節。
義大利 11月21日 始於1899年。
西班牙 2月1日 上世紀末開始舉行植樹節,馬德里市把每年2月1日起的第一周作為「植樹周」。
英國 11月6-12日 1977年開始,每年11月6至12日在全國開展植樹周運動。
愛爾蘭 3月17日 1934年至1938年曾由教育部會同土地部安排學校進行植樹節活動。1939年中斷。1950年由愛爾蘭樹木協會發起恢復植樹節活動。定每年3月17日為植樹節。
法國 3月31日 1977年經共和國總統創議,規定每年3月31日為樹木日,3月為綠化月。
捷克斯洛伐克 春季

芬蘭 6月24日 把植樹節和森林改良運動結合起來,時間為6月24日和10月。
瑞典 3月 每年3月在斯德哥爾摩開展「森林周」活動。
挪威
全國各地的植樹節時間各不相同。
聯邦德國 4月25-26日 1952年舉行第一次植樹節。
蘇聯
從1928年開始,全國開展大規模的城市綠化活動。
加拿大 5月 每年5月開展全國森林周活動。
美國 4月10日 1872年4月10日在內布拉斯加州舉行植樹節,植樹100多萬株。1972年舉行植樹100周年紀念時,建立了全國植樹節委員會。各州都有植樹節。
墨西哥 6-9月 從19世紀末起即開展植樹節活動,但無固定日期與組織。1954年通過法令規定6至9月雨季舉行植樹節。
瓜地馬拉 5月最後一個 星期日 1924年起,每年舉行植樹節活動。後來規定每年5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為植樹節。
宏都拉斯 5月30日 1912年開始舉行植樹節。1926年起決定每年5月30日為植樹節。
薩爾瓦多 6月21日

尼加拉瓜 6月最後一個 星期日 1929年法令規定。
哥斯大黎加
1915年頒布法令,規定每年一次植樹節。
古巴 10月10日 1936年通過法令規定每年10月10日為植樹節。
多米尼加 5月第一個星期日 根據法令每年5月第一個星期日為植樹節。
哥倫比亞 10月12日

厄瓜多 10月12日 1920年6月7日政府頒布的行政法規規定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
委內瑞拉 5月23日 1905年4月通過法令,規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玻利維亞 8月20日 1939年頒布法令,定於8月20日為國家的植樹日。
阿根廷
1940年用法律形式規定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但具體時間全國各地不統一。
全年12個月,每月均有一些國家歡度植樹節: 約旦的植樹節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樹節是2月1日; 伊拉克的植樹節是3月6日; 法國每年3月為法定的「植樹月」,月末那天為「植樹日」,全國綠化這一天進入高潮; 朝鮮的植樹節是4月6日;4月和10月為「植樹月」; 澳大利亞的植樹節是5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委內瑞拉1905年決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芬蘭的植樹節是6月24 日; 墨西哥1954年的法令規定,植樹節在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舉行; 印度的植樹節是7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樹節是8月9日; 菲律賓的植樹節已有70多年歷史,他們把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植樹節; 泰國的植樹節是9月24日(也是國慶日); 古巴的植樹節是10月10 日; 英國的植樹節是11月6日至12日; 義大利1898年就決定每年11月21日為植樹節; 敘利亞的植樹節是1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塞內加爾每逢雨季一到,全國性的植樹活動隨即開始,時間持續長達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樹節最長的國家。
編輯本段植樹趣聞
幾百年前,南斯拉夫就制定了一項法律,規定每對新婚夫婦,必須先種植油橄欖樹70株。 日本鹿兒島等一些地區也有新婚夫婦要植樹的規定,樹旁立碑寫明姓名和婚期,植後50年方能砍伐,屆時植樹夫婦可舉行結婚50周年慶祝活動。 印度尼西亞爪哇島法令條文規定,第一次結婚要種樹2棵,離婚的要種5棵;第二次結婚必須種樹3棵,否則不予登記。 添車種樹,在日本有一項特殊的規定,凡是私人增添一輛汽車,必須植一棵樹。這是因為,每輛汽車每年要排出大量有毒的碳氫化合物,還要發出噪音,而樹木則是天然的「消毒員」和「除音器」,所以必須種樹。 添丁種樹,在非洲坦尚尼亞的許多地方,有一種「添丁植樹」的風俗,即誰家生了孩子,便把胎盤埋在門外的土地里,並在那裡種上一棵樹,表示希望孩子像樹一樣茁壯成長。 家庭樹,波蘭的一些地方規定:凡是生了小孩子的家庭均要植樹3株,稱之為「家庭樹」。

⑹ 每個國家植樹節是幾月幾日,在干什麼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並動員群眾參加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是為了動員全民植樹而規定的節日。我國的植樹節開始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我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國 家 植樹節日期 情 況 簡 介
中國 3月12日 1928年定為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植樹式及造林運動。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
朝鮮 4月6日 從1947年起,每年4月6日為全國植樹節,4月和10月為植樹月。各道郡又按氣候各自規定植樹周。
日本 4月3日 1922年東京首先發起城市綠化運動。隨後政府確定4月1至7日為綠化周,4月3日為樹木節。每一次樹木節都有一個主題內容。
泰國 9月24日 與國慶節同一天。
緬甸 6月 政府決定自1954年6月開始,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
菲律賓 9月第二個星期六 1947年法令規定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
印度尼西亞 12月19-24日 1960年開始,每年舉行全國植樹周活動,1981年12月17日蘇哈托總統主持全國21屆植樹造林周開幕式。
巴基斯坦 8月4日 1949年開始定8月4日為全國植樹節。
印度 7月第一周 1950年7月舉行第一次全國植樹節活動,1951年以後定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伊拉克 3月6日 ​
敘利亞 12月最後一個
星期四 1952年法令規定。
黎巴嫩 12月第一周 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規定了植樹節。後來定12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約旦 1月15日 林業部定每年1月15日為全國植樹節。
阿拉伯葉門
共和國 3月6日 ​
阿爾及利亞 造林季節的
每個星期五 政府規定每年造林季節的每個星期五為義務植樹日。1980至1981年56萬志願者植樹1200萬株。
土耳其 ​ 1937年2月通過法令建立全國植樹節。
澳大利亞 5月第一個星期五 ​
紐西蘭 8月第一個星期三 ​
埃及 9-11月 1980年開始規定9至11月為植樹節。
突尼西亞 11月18日 ​
塞內加爾 8月上旬至
10月中旬 每年雨季以後開始全國植樹活動,政府號召「一人一棵樹」、「一村一公頃林」活動,持續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樹節最長的國家。
南斯拉夫 秋季 1947年以來,春天舉行「森林節」活動,秋天舉行「造林周」活動,日期因地而異。
希臘 秋季 每年仲秋時節或秋末,造林季節開始時舉行植樹節。
義大利 11月21日 始於1899年。
西班牙 2月1日 上世紀末開始舉行植樹節,馬德里市把每年2月1日起的第一周作為「植樹周」。
英國 11月6-12日 1977年開始,每年11月6至12日在全國開展植樹周運動。
愛爾蘭 3月17日 1934年至1938年曾由教育部會同土地部安排學校進行植樹節活動。1939年中斷。1950年由愛爾蘭樹木協會發起恢復植樹節活動。定每年3月17日為植樹節。
法國 3月31日 1977年經共和國總統創議,規定每年3月31日為樹木日,3月為綠化月。
捷克斯洛伐克 春季 ​
芬蘭 6月24日 把植樹節和森林改良運動結合起來,時間為6月24日和10月。
瑞典 3月 每年3月在斯德哥爾摩開展「森林周」活動。
挪威 ​ 全國各地的植樹節時間各不相同。
聯邦德國 4月25-26日 1952年舉行第一次植樹節。
蘇聯 ​ 從1928年開始,全國開展大規模的城市綠化活動。
加拿大 5月 每年5月開展全國森林周活動。
美國 4月10日 1872年4月10日在內布拉斯加州舉行植樹節,植樹100多萬株。1972年舉行植樹100周年紀念時,建立了全國植樹節委員會。各州都有植樹節。
墨西哥 6-9月 從19世紀末起即開展植樹節活動,但無固定日期與組織。1954年通過法令規定6至9月雨季舉行植樹節。
瓜地馬拉 5月最後一個
星期日 1924年起,每年舉行植樹節活動。後來規定每年5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為植樹節。
宏都拉斯 5月30日 1912年開始舉行植樹節。1926年起決定每年5月30日為植樹節。
薩爾瓦多 6月21日 ​
尼加拉瓜 6月最後一個
星期日 1929年法令規定。
哥斯大黎加 ​ 1915年頒布法令,規定每年一次植樹節。
古巴 10月10日 1936年通過法令規定每年10月10日為植樹節。
多米尼加 5月第一個星期日 根據法令每年5月第一個星期日為植樹節。
哥倫比亞 10月12日 ​
厄瓜多 10月12日 1920年6月7日政府頒布的行政法規規定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
委內瑞拉 5月23日 1905年4月通過法令,規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玻利維亞 8月20日 1939年頒布法令,定於8月20日為國家的植樹日。
阿根廷 ​ 1940年用法律形式規定每年舉行一次
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⑺ 外國人的 植樹節 有哪些

由於世界各地的氣候條件迥異,各國與各地區規定的植樹節日期也各不相同,如將它們排列起來,就會發現世界上一年之中月月皆有植樹節:1月份:約旦(15日) 2月份:西班牙首都馬德里(1日)。3月份:伊拉克(6日)、中國(12日)、愛爾蘭(17日)、中國香港(第四個星期日)、法國(31日)。4月份:日本(1至7日為綠化周)、朝鮮(6日)、肯亞(24日)、德國(25至26日)、美國(最後一個星期五)。5月份:多米尼加(第一個星期日)、澳大利亞(第一個星期五)、委內瑞拉(23日)、瓜地馬拉(最後一個星期日)、宏都拉斯(30日)、加拿大(月內開展全國林業周活動)。6月份:多哥(1日)、芬蘭(10日或24日)、薩爾瓦多(21日)、尼加拉瓜(最後一個星期日)。7月份:印度(第一周為植樹周)、緬甸(月內舉行植樹日活動,具體日期不固定)。8月份:尼日(3日)、巴基斯坦(4日)、紐西蘭(第一星期三)、玻利維亞(20日)。9月份:菲律賓(第二個星期六)、泰國(24日)。10月份:古巴(10日)、厄瓜多(12日)、哥倫比亞(12日)。11月份:新加坡(3日)、西薩摩亞(5日)、英國(6至12日為植樹周)、義大利(21日)。12月份:黎巴嫩(第一個星期為植樹周)、尚比亞(15日)、敘利亞(最後一個星期四)。

⑻ 紐西蘭的植樹節是幾月幾日

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


植樹節是為了保護倡導人民種植樹木,鼓勵人民愛護樹木,提醒人民重視樹木。樹木對於人類的生存,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都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


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盪盪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定了以每年清明節為植樹節。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典禮並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准後,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中國有了植樹節。

⑼ 植樹節的資料

Arbor Day
National Tree-Planting Day【植樹節簡介】 「植樹節」是一些國家以法律形式規定的以宣傳森林效益,並動員群眾參加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植樹節。通過這種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感情,提高人們對森林功用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環境的目的。是為了動員全民植樹而規定的節日,也因為這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中國曾於1915年由政府頒令規定清明節為植樹節。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於北京。後來到了1928年的4月7日,民國政府頒布了植樹令:以後舊歷清明植樹節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政府之所以頒布這道令,是因為孫中山先生幼年就對「樹藝牧畜」十分熱愛的緣故。他在海外留學時,經常利用假期回故鄉種植桑樹。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境,造福全國人民。
【植樹節由來】
近代植樹節最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起的。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乾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定植樹節,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
當時州農業局通過決議採納了這一提議,並由州長親自規定今後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這一決定做出後,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後的16年間,又先後植樹6億棵,終於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並放假一天。
在美國,植樹節是一個州定節日,沒有全國統一規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並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日期。每當植樹節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盪盪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今日的美國,樹木成行,林蔭載道。據統計。美國有1/3的地區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是分不開的。
中國植樹造林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植樹造林、發展林業真正成為國家建設的戰略任務,卻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而成為公民的一項法定義務則始於改革開放之初。孫中山上任時努力推動植樹。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十分重視綠化建設。上世紀50年代中期,毛澤東主席就曾號召「綠化祖國」「實行大地園林化」。1956年,中國開始了第一個「12年綠化運動」。1979年2月23日,在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上,根據國務院提議,為動員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再者,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決定每年3月12日為全國的植樹節。
【中國植樹節標志意義】
植樹節節徽是寓意概括的標志。
1. 樹形,表示全民義務植樹3至5棵,人人動手,綠化祖國大地。
2. 「中國植樹節」和「3.12」,表示改造自然,造福人類,年年植樹,堅韌不拔的決心。
3. 五棵樹可會意為「森林」,由此引伸連接著外圈,顯示著綠化祖國,實現以森林為主體的自然生態體系的良性循環。
2009年的植樹節主題是:
讓森林走進城市,讓城市擁抱森林
2010的植樹節主題是:
與大樹在一起
【中國植樹節】
義務植樹中國古代雖有勸民植樹的說法,但由國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規定植樹節日則是現代的事。1914年南京金陵大學農學院創辦人斐義理先生,曾將美國植樹節的推行辦法,建議當時的農林部希望中國政府仿效。1915年7月31日中國政府規定每年農歷清明節時為植樹節,屆時全國各地舉行植樹典禮,組織造林活動,後來因故沒有正式推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屆第六次會議於1979年2月決定每年3月12日為植樹節,1984年 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范疇。
中國的植樹節定於3月12日。3月12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孫中山先生生前十分重視林業建設。他任臨時大總統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12年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行政事務。1914年11月頒布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政府又規定將每年「清明」定為植樹節。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國務院的提議,通過了將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於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中國植樹節,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徵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的遺願將在新中國實現並且要實現得更好。
1981年夏天,四川、陝西等地發生了歷史罕見的水災。根據鄧小平同志的倡議,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又發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鄧小平同志率先垂範,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從此,義務植樹作為一項公民必須履行的法律義務被付諸實施,一場世界上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成效最為顯著的義務植樹運動在中國持續開展了26年。全民義務植樹26多年來,黨和國家領導人不論工作有多忙,不論是在北京還是在外地,都認真履行公民應盡的植樹義務。統計顯示,自1982年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以來,中國參加義務植樹的人數達104億多人次,累計義務植樹492億多株。
全民義務植樹運動有力推動了中國生態狀況的改善。這個運動啟動之前的1981年,中國森林面積為17.29億畝,活立木蓄積量為102.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2%。經過多年的不懈奮斗,中國森林面積已達到26.2億畝,活立木蓄積量達到136.18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8.21%。在世界森林資源日益減少的情況下,中國實現森林資源的持續增長。森林植被狀況的改善,不僅美化了家園,減輕了水土流失和風沙對農田的危害,而且還有效提高了森林生態系統的儲碳能力。
自1981年12月以來,中國全民義務植樹累計超過350億株。中國正在實施「 三北 」和長江中下游地區重點防護林建設、退耕還林還草、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天然林保護等六大林業重點工程。至2000年底,中國的森林覆蓋率已達16.55%,城市建城區人均公共綠地提高到6.52 平方米,全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超過1億公頃。
【各國植樹節】
植樹造林不僅可以綠化和美化家園,同時還可以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促進經濟發展等作用,是一項利於當代、造福子孫的宏偉工程。為了保護林業資源,美化環境,保持生態平衡,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根據本國實際情況設立了植樹節,如印度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朝鮮每年3月2日為植樹節;泰國把國慶節定為植樹節;菲律賓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義大利每年1月21日為植樹節;美國各州都有植樹節,但由於各地氣候差異,全國無統一日期;巴西每年9月21日為植樹節;哥倫比亞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薩爾瓦多植樹節和教師節合在一起,每年6月21日舉行;埃及每年9月至11月為植樹節……
在這些國家中,美國的植樹節最早,已有130多年的歷史。1872年4月10日,由內布拉斯加州一新聞記者發起美國第一個植樹節。當天,內布拉斯加州全境種樹超過100萬棵。它正式成立由J. Sterling Morton(J.斯特林莫頓)在1872年的內布拉斯加州。到20世紀20年代每個美國公眾已通過國家法律,宣布某一天為植樹節或植樹節和伯德日紀念活動。的日期不同,建立了根據氣候和適當的種植時間。植樹節現在是一個假期,有一個國際遵守和很多國家的認同。在美國,是全國植樹節慶祝4月第四個星期五。有些州慶祝選擇在不同的日期對應的最佳時機植樹地區植樹節。
巴西是一個森林資源極為豐富的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孫森林的近五分之三在巴西境內,全國森林覆蓋率為52%以上。盡管如此,巴西人仍然不忘植樹造林。巴西政府對森林資源採取合理開發的同時積極鼓勵人們植樹造林。
為了積極面對全球氣候變暖的威脅,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06年11月8日在內羅畢發起「為地球植樹:10億棵樹運動」。這一運動計劃2007年在全球種植最少10億棵樹。
隨著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增強,並積極投身植樹造林活動,人類生存的環境將會得到不斷的改善。
據聯合國統計,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由於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全年12個月,每月都會有國家歡度植樹節:
國 家 植樹節日期 情 況 簡 介
中國 3月12日 1915年定清明節為植樹節。1928年定為3月12日孫中山逝世紀念植樹式及造林運動。1979年2月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
朝鮮 4月6日 從1947年起,每年4月6日為全國植樹節,4月和10月為植樹月。各道郡又按氣候各自規定植樹周。春秋造林季節,全民動員義務植樹,機關,學校、合作農場、軍隊、居民都承擔了義務造林護林任務。
日本 4月3日 1922年東京首先發起城市綠化運動。隨後政府確定4月1至7日為綠化周,4月3日為樹木節。1950年4月4日,國土綠化推進委員會組織在山梨縣舉行第一次植樹節活動,從此每年4至5月輪流在一個都道府縣舉行一次樹木節活動。1976年起每年9至10月舉行一次育樹節活動。每一次樹木節都有一個主題內容。
泰國 9月24日 與國慶節同一天。
緬甸 6月 政府決定自1954年6月開始,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
菲律賓 9月第二個星期六 1947年法令規定每年9月第二個星期六為植樹節。
印度尼西亞 12月19-24日 1960年開始,每年舉行全國植樹周活動,1981年12月17日蘇哈托總統主持全國21屆植樹造林周開幕式。
巴基斯坦 8月4日 1949年開始定8月4日為全國植樹節。
印度 7月第一周 1950年7月舉行第一次全國植樹節活動,1951年以後定每年7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伊拉克 3月6日

敘利亞 12月最後一個
星期四 1952年法令規定。
黎巴嫩 12月第一周 從20世紀40年代起就規定了植樹節。後來定12月第一周為植樹節。
約旦 1月15日 林業部定每年1月15日為全國植樹節。
阿拉伯葉門
共和國 3月6日

阿爾及利亞 造林季節的
每個星期五 政府規定每年造林季節的每個星期五為義務植樹日。1980至1981年56萬志願者植樹1200萬株。
土耳其
1937年2月通過法令建立全國植樹節。
澳大利亞 5月第一個星期五

紐西蘭 8月第一個星期三

埃及 9-11月 1980年開始規定9至11月為植樹節。
突尼西亞 11月18日

塞內加爾 8月上旬至
10月中旬 每年雨季以後開始全國植樹活動,政府號召「一人一棵樹」、「一村一公頃林」活動,持續半年之久。各部門組織「一個勞動者一棵樹」、「一個婦女一棵樹」、「綠化村」、「綠化校園」等群眾活動。
南斯拉夫 秋季 1947年以來,春天舉行「森林節」活動,秋天舉行「造林周」活動,日期因地而異。
希臘 秋季 每年仲秋時節或秋末,造林季節開始時舉行植樹節。
義大利 11月21日 始於1899年。
西班牙 2月1日 上世紀末開始舉行植樹節,馬德里市把每年2月1日起的第一周作為「植樹周」。
英國 11月6-12日 1977年開始,每年11月6至12日在全國開展植樹周運動。
愛爾蘭 3月17日 1934年至1938年曾由教育部會同土地部安排學校進行植樹節活動。1939年中斷。1950年由愛爾蘭樹木協會發起恢復植樹節活動。定每年3月17日為植樹節。
法國 3月31日 1977年經共和國總統創議,規定每年3月31日為樹木日,3月為綠化月。
捷克斯洛伐克 春季

芬蘭 6月24日 把植樹節和森林改良運動結合起來,時間為6月24日和10月。
瑞典 3月 每年3月在斯德哥爾摩開展「森林周」活動。
挪威
全國各地的植樹節時間各不相同。
聯邦德國 4月25-26日 1952年舉行第一次植樹節。
蘇聯
從1928年開始,全國開展大規模的城市綠化活動。
加拿大 5月 每年5月開展全國森林周活動。
美國 4月10日 1872年4月10日在內布拉斯加州舉行植樹節,植樹100多萬株。1972年舉行植樹100周年紀念時,建立了全國植樹節委員會。各州都有植樹節。
墨西哥 6-9月 從19世紀末起即開展植樹節活動,但無固定日期與組織。1954年通過法令規定6至9月雨季舉行植樹節。
瓜地馬拉 5月最後一個
星期日 1924年起,每年舉行植樹節活動。後來規定每年5月最後一個星期日為植樹節。
宏都拉斯 5月30日 1912年開始舉行植樹節。1926年起決定每年5月30日為植樹節。
薩爾瓦多 6月21日

尼加拉瓜 6月最後一個
星期日 1929年法令規定。
哥斯大黎加
1915年頒布法令,規定每年一次植樹節。
古巴 10月10日 1936年通過法令規定每年10月10日為植樹節。
多米尼加 5月第一個星期日 根據法令每年5月第一個星期日為植樹節。
哥倫比亞 10月12日

厄瓜多 10月12日 1920年6月7日政府頒布的行政法規規定每年10月12日為植樹節。
委內瑞拉 5月23日 1905年4月通過法令,規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玻利維亞 8月20日 1939年頒布法令,定於8月20日為國家的植樹日。
阿根廷
1940年用法律形式規定每年舉行一次植樹節活動,但具體時間全國各地不統一。

全年12個月,每月均有一些國家歡度植樹節:
約旦的植樹節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樹節是2月1日;
伊拉克的植樹節是3月6日;
法國每年3月為法定的「植樹月」,月末那天為「植樹日」,全國綠化這一天進入高潮;
朝鮮的植樹節是4月6日;4月和10月為「植樹月」;
澳大利亞的植樹節是5月的第一個星期五;
委內瑞拉1905年決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
芬蘭的植樹節是6月24 日;
墨西哥1954年的法令規定,植樹節在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舉行;
印度的植樹節是7月的第一周;
巴基斯坦的植樹節是8月9日;
菲律賓的植樹節已有70多年歷史,他們把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植樹節;
泰國的植樹節是9月24日(也是國慶日);
古巴的植樹節是10月10 日;
英國的植樹節是11月6日至12日;
義大利1898年就決定每年11月21日為植樹節;
敘利亞的植樹節是12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
塞內加爾每逢雨季一到,全國性的植樹活動隨即開始,時間持續長達半年之久,是世界上植樹節最長的國家。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6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10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65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63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1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8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38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19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