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牛排怎麼分辨
① 如何分辨真假的正宗牛排
一、看價格
分辨真假牛排的第一招就是看價格,100克一塊的正宗牛排價格在50元左右,如果低於50元肯定買不到正宗的好牛排,必為假牛排無疑。
二、看配料表
有些成品牛排的包裝上面有配料表,如果配料表中出現谷氨醯胺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或卡拉膠等配料,很明顯就是用碎肉拼接而成的假牛排。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奸商都會在包裝上展示配料表,對沒有配料表的牛排,我們還必須掌握如下的分辨技巧。
三、看外觀
假牛排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很有規則,因為絕大多數假牛排都是用機器統一壓制出來的餅狀壓制肉,外觀看起來整齊且圓潤,比較規則,也很均勻。但是,假牛排沒有真牛排所具有的肌肉自然紋理,有的牛排甚至上面一丁點肥肉都沒有,這種牛排必為假牛排無疑。
市場上最為常見的假牛排通常就壓制如下的圓餅狀,規則,均勻。因為這種牛排是把其它的碎肉用食用膠拼接起來,再用機器壓製成型,想要它有多圓它就有多圓。四、嘗口感
已經做好的牛排就很難從外觀上辨別了,尤其是七成熟的牛排再澆上汁水,幾乎無法從紋理上來區分真假,這個時候我們只能憑借口感來辨別牛排的真假了。
真牛排具有牛肉特有的咀嚼感,口感柔嫩多汁且有天然的肉香味,而假牛排則不可能有這種感覺,肉質松垮,吃起來沒有嚼勁,切的時候也常常會被切成碎肉。
有些假牛排中還添加了牛肉膏或牛肉香精,這種假牛排的牛肉味很明顯,且聞起來很濃郁。
② 作為一個西餐小白,如何挑選新鮮牛排
1.識別合成牛排
合成牛排——不法商家將來源不明的肉挑筋去膜,放入特製的圓柱形模具中,
放入一個大容器中打碎成泥,然後再加入嫩肉粉、香料、粘合劑混合,最後放入特製的圓柱形模具中,冰凍後切成大小形狀一致的圓形肉排,以此得到了所謂的「菲力牛排」。真的是最缺德最沒有業界良心的做法!
(很多商家賣的這些「菲力」,大小形狀幾乎完全一樣,你是不是應該有所懷疑?)
2.識別加工牛排
加工牛排——將廢棄的牛肉邊角料、牛油等,零零散散的組合到一起,然後用機器壓實,最後切片,這類牛排又被稱為重組牛排。
辨別加工牛排:仔細看!牛肉的紋路雜亂,肉塊與肉塊之間有明顯的間隙。
(倒不是說這類牛排一定不能吃,但誰又能保證這些邊角料的衛生安全問題呢?)
3.慎重選購腌制牛排
你有沒有想過,網上100元10塊的牛排套餐到底為什麼這么便宜?商家不僅送意麵、各種醬料包,還順豐包郵,難道他們真的在做慈善事業,虧本大甩賣要知道,現在菜場最普通的牛肉也要賣到每斤40元左右,網上那些牛排到底有什麼路子可以賣到100元10塊(約3斤)?
購買腌制牛排時一定要小心,因為正真好的牛排,沒人會捨得用重口味的醬料去腌制ta,只用少許的油、鹽和黑胡椒粒,就足以將牛排的美味激發出來。
腌制牛排雖然烹飪簡單,但購買時真的有風險!
4.警惕走私牛排
事實上,進口牛排也存在很多問題呢!
中國開放的牛肉進口國家只有7個: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阿根廷、巴西、烏拉圭和哥斯大黎加。
日本因為曾經是瘋牛病疫區,一直沒有解禁,所以日本和牛是不被允許進口的(但澳洲引進過日本神戶牛,所以市面上的澳洲和牛是正規的),因此,當你看到牛排的產地是日本或美國時,就要注意了,這些肉不是冒充產地,就是走私來的。
5.真正好牛排的特點:
(1)紋理清晰、有規律可循
購買牛排時,要注意觀察牛肉的紋理,其實通過肉眼我們很容易辨別出合成肉和拼接肉的,真正的牛排是有一定的紋理的,肉筋肉膜也是清晰而有韌性
(2)挑紅褐色而不是鮮紅色
通常我們都會覺得鮮紅的牛肉才更新鮮,事實上,很多化凍再冷凍的肉會流失血紅蛋白,顏色偏鮮紅,接近鮮肉。這樣的顏色消費者覺得很新鮮,實際是有問題的。
6.在哪買正宗的牛排呢?
a.線下如果你的城市有大型進口超市,因為這些超市的商品上架要求嚴格,不正規的牛排品牌會被拒之門外。b.線上如果線下購買並不方便,我們可以網購啊!認清「非腌制、原味、原切」等字樣!敢賣原味牛排的商家至少能保證牛肉不會變質有異味,請再也別買腌制牛排了。
③ 紐西蘭牛肉ps級和p級的區別
紐西蘭牛肉沒有p級啊,只有PS、Young Bull和Cow,你確定沒有記錯?
PS:腌公牛及未孕的小母牛,重量超過145公斤者;這類牛隻產肉率少,但肉質好、油花密集,特別LoinCuts(牛柳、肉眼等)肉質腴嫩口碑佳,價位最高。
Young Bull:18-24個月,未閹的年輕公牛,這是紐西蘭牛肉的特色產品,價位居次,產肉量高,但肉質精嫩,嚼感豐富,各個部位都有良好評價,並能維持一定的價位水準。
Cow:母牛,特色是脂肪色澤偏黃,肉質精瘦、風味足,耐久煮烹調,適合滋味隆重的中式料理,價位也最平易近人。
④ 求分割牛肉知識,以及牛肉等級知識,不同國家等級區分以及都有哪些標准特別是對於紐西蘭的牛肉,如何區
牛肉的選購、加工、烹調
牛肉的等級:
牛肉的等級是按部位劃分的:
特級:裡脊 一級:上腦、外脊 二級:仔蓋、底板 三級:肋條、胸口 四級:脖頭、腱子。
做餡用什麼牛肉:
選用短腦、脖頭、哈力巴等部位做餡,特點是肥瘦兼有,肉質干實,易攪打醬油,比嫩肉部位出餡率高15%。
清燉用什麼牛肉:
胸肉熟後食之脆而嫩,肥而不膩;弓寇筋多肉少,熟後色澤透明、美觀;肋條筋肉叢生,熟後肉質松嫩;腱子肉現色,熟後鮮嫩松軟。這些部位的肉比較適合於燉、煮、扒、燜。
炒菜用什麼牛肉:
溜、炒、炸宜選用瘦肉、嫩肉,如裡脊、外脊、上腦、三岔、仔蓋、郎頭等肉。
鑒別牛肉的新鮮度:
鑒別牛肉的新鮮度可以用以下方法:
看色澤:新鮮肉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脂肪潔白或淡黃色;變質肉的肌肉色暗,無光澤,脂肪黃綠色。
摸粘度:新鮮肉外表微干或有風干膜,不粘手,彈性好;變質肉的外表粘手或極度乾燥,新切面發粘,指壓後凹陷不能恢復,留有明顯壓痕。
聞氣味:新鮮肉具有鮮肉味兒;變質肉有異味甚至臭味。
區別老嫩牛肉:
老牛肉肉色深紅、肉質較粗;嫩牛肉肉色淺紅,肉質堅而細,富有彈性。
如何切牛肉:
牛肉的纖維組織較粗,結締組織又較多,應橫切,將長纖維切斷;不能順著纖維組織切,否則不僅沒法入味,還嚼不爛。
燉牛肉的訣竅
要使用熱水,不要加冷水。熱水可以使牛肉表面蛋白質迅速凝固,防止肉中氨基酸外浸,保持肉味鮮美;
旺火燒開後,揭開鍋蓋燉20分鍾以去處異味,然後蓋蓋,改用微火小開,使湯面上浮油保持溫度,起到燜的作用;
燒煮過程中,鹽要放得遲,水要一次加足,如果發現水少,應加開水;
燉肉前一天,用芥末在肉面上抹一下,燉肉前,用冷水洗掉,這樣不僅熟得快,而且肉質鮮嫩;
將少許茶葉用紗布包好,放入鍋內與牛肉一起燉煮,肉熟得快,味道清香;
加些酒或醋(1公斤牛肉放2-3湯匙酒或1-2湯匙醋)燉牛肉,也可使肉軟爛;
在肉鍋中放幾個山楂或幾片蘿卜,既熟得快,也可除異味。
如何將牛肉炒得鮮嫩:
要順紋切條,橫紋切片;
將牛肉用醬油腌過,用澱粉或蛋清拌勻;
如果有時間,可在拌肉時加些油,腌1-2小時,這樣,油將滲入肉中,當入油鍋炒時,肉中的油會因膨脹將肉的粗纖維破壞,這樣肉就鮮嫩了;
炒牛肉時油要多、要熱、火要大,牛肉炒七分熟即可,不要炒太久,以免太老。
如何鹵出軟硬適中的牛肉:
鹵牛肉最好用牛腱,在鹵制之前先放在開水鍋中川燙一下;
鹵牛肉應鹵到七分爛時便熄火,鍋蓋不要掀開,待涼後放在冰箱中一夜,隔天拿出來切片,就可軟硬適中又入味了。
如何烤嫩牛肉:
烤牛肉前可將牛肉整塊用塑料袋包好,用刀背或擀麵杖反復敲打,使牛肉纖維斷裂,然後切片烤制,這樣烤出的牛肉鮮嫩又味美。
牛肉營養價值極高,比豬肉有過之而無不及,含豐富的蛋白質、鐵、磷、鈣及煙酸,具滋補強身的療效。其味鮮美,多用於西餐。中菜則極少用,尤以大圍酒席或盛筵中更為少見。
分辨牛肉是否新鮮很簡單。凡色澤鮮紅而有光澤,肉紋幼細,肉質與脂肪堅實,無鬆弛之狀,用尖刀插進肉內拔出時感到有彈性,肉上的刀口隨之緊縮的,就是新鮮的牛肉了。如發覺色澤呈現紫紅色的,那就是老牛的肉了。如不慎買了老牛肉,若要使其變嫩,只須將其急凍再冷藏一兩天,然後使用,則肉質可略變嫩,但缺少鮮美滋味則不在話下矣。
美國牛肉分8個級別
美國牛肉的質量級依據牛肉的品質(以大理石紋為代表)和生理成熟度( 年齡)將牛肉分為:特優(Prime)、特選(Choice)、優選(Select) 、 標准 (Standard)、商用(Commercial)、可用(Utility)、切碎(Cutter) 和制罐 (Canner)八個級別。生理成熟度以年齡決定,年齡越小肉質越嫩, 級別越高,共分為A、B、C、D和E5級。A級為9至30月齡;B級為30至42月齡;C 級為42至72月齡;D級為72至96月齡;96月齡以上為E級。 而年齡則以胴體骨骼和軟骨的大小、 形狀和骨質化程度及眼肌的顏色和質地為依據來判定,其中軟骨的骨質化為最重要的指標, 年齡小的動物在脊柱的骨頭上端都有一塊軟骨,隨著年齡增大,這塊軟骨逐漸骨質化而消失。 這個過程一般同胴體後端開始,最終在前端結束, 這個規律為判定胴體年齡提供了較可靠的依據。加上對骨骼形狀、肌肉顏色的觀察, 即可判定出胴體的生理成熟度。 大理石紋是決定牛肉品質的主要因素,它與嫩度、 多汁性和適口性有密切的相關關系,同時它又是最容易客觀評定的指標, 因而品質的評定就以大理石紋為代表。大理石紋的測定部位為第12肋骨眼肌橫切面, 以標准板為依據,分為豐富、適量、適中、少、較少、 微量和幾乎沒有這七個級別。 當生理成熟度和大理石紋決定後就可判定其等級了,年齡愈小, 大理石紋愈豐富,則級別愈高,反則越低。
⑤ 澳洲牛排,紐西蘭牛排,有什麼區別,哪種牛排更好吃性價比高
牛肉的種類特別多,而最常見用來當做牛排的有四種
菲力牛排(FILLET)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在澳洲又稱為「眼菲力」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幾乎不含肥膘。在牛排中是絕對的王牌,由於肉質嫩,很受愛吃瘦肉朋友的青睞
肉眼牛排(RIB-EYE)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肉眼牛排並不是指牛眼部的肉,而是近肋骨末端的一小部分,之所以稱為肉眼,是因為這部分肌肉具有圓形橫切面。這部分肉質柔嫩,肥瘦兼而有之,含有雪花紋,通過煎烤之後味道較香
西冷牛排(SIRLOIN)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又稱為沙朗牛排,肉質鮮嫩又帶油花嫩筋,取自後腰脊肉,外延有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比起菲力更有嚼勁以及韌性。由於比較有嚼勁不宜煎得過熟
T骨牛排(T-BONE)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又稱丁骨牛排,呈T字形,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字骨兩側的肉量不均,呈一側多一側少,量多一側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由於T骨整體的烹飪過程較為粗糙,美式餐廳較為常見,而以精緻烹飪的法式餐廳則較少採用
牛排熟度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牛排和其他的餐點最大的區別就在於熟度的控制,這也是西餐廳在點餐中必問的問題,那麼接下來我們來了解下牛排有哪些熟度。
一分熟牛排(Rare)
牛排內部為血紅色且內部各處保持一定溫度,同時有生熟部分
三分熟牛排(Medium Rare)
大部分肉接受熱量滲透至中心,但還未產生較大變化,切開後,上下兩側呈現熟肉棕色,向中心處轉為粉色再然後中心為鮮肉色,會有血滲出
五分熟牛排(Medium)
牛排內部為區域粉紅且夾雜著熟肉的淺灰和棕褐色,整個牛排溫度口感均勻
七分熟牛排(Medium Well)
牛排內部主要為淺灰棕褐色,夾雜著少量粉紅色,質感偏厚重,有咀嚼感
全熟牛排(Well Done)
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肉感厚重
之所以覺得牛排很老不好吃,其實也是因為中國的飲食結構習慣吃熟食,所以大多牛排都點七分熟或者全熟,而如果要口感柔嫩的話,牛排的熟度控制在三分熟或者五分熟比較好。但是牛排的嫩與肉香是不可兼得的,通常七分熟或者全熟的牛排更能散溢出肉的香味。所以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定牛排的熟度。
草飼、谷飼
有機牛肉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近幾年牛肉的噱頭越來越多,不少紙船牛排還是西餐廳,都會在牛肉前綴上谷飼或者草飼,而價格也是千差萬別,在這里可以簡單說一下這些牛肉有什麼區別
草飼牛肉
以天然放牧的草飼牛隻吃草,成長周期長,因為運動量多,大部分油脂積聚在皮下,包覆在肌肉外,滲入肌肉里的大理石紋優化不多,肉質相對精瘦,脂肪含量較低、熱量也較低,富含營養,所以價格整體會比谷飼牛高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谷飼牛肉
近幾十年內發展起來的新飼養方式,將牛隻養在牛棚中,以玉米為主的谷類飼料進行混合喂養,通常也會添加葯物或抗生素來維護牛隻的健康。谷飼牛的成長速度快,相比草飼牛擁有更為柔嫩的口感,肉質油花均勻飽滿,是大多數低廉的西餐廳的首選
牛排這么多品種,到底有什麼區別?
有機牛肉
是指沒有打過激素、抗生素或荷爾蒙等葯劑的牛隻,並且飼養時都採用有機飼料,有機飼料是指生長過程中,未曾使用化肥及農葯的牧草或者穀物。有機牛肉由於飼養成本較高,以經成為市場上高端的牛肉品種
⑥ 牛排區別是什麼
牛排是西餐里最常見的食物之一,但不同種牛排間的區別也很大。不同種牛排間區別如下:
一、脂肪含量。
脂肪含量的不同直接影響牛排的口感。牛排常見四大品類中的菲力牛排幾乎不含肥膘,肉質十分細嫩。肉眼牛排與西冷牛排則具有一定脂肪,因而肉眼牛排與西冷牛排在味道上較菲力牛排更具風味。
二、牛排在牛上位置。
牛排有不同部位的牛肉,在牛身上不同位置的牛肉製成的牛排口感也會不同。例如菲力牛排取自牛脊上最嫩的肉,口感則鮮嫩。而西冷牛排為牛外脊上的肉,在肉的外沿有一圈肉筋,總體口感韌度較強,肉質硬,更有嚼頭。
三、牛的種類
牛根據其飼養方式不同也分為草飼牛與谷飼牛,而取自草飼牛與谷飼牛的牛肉製成的牛排口感也會有所不同。
牛斷奶後吃草料而後長成青年牛,此時牛的體重並不會再明顯快速的增加。此時的牛偏瘦。產出的牛肉就是草飼牛肉。而此時的肉不肥嫩,肉質硬,香味有所欠缺。相對價格便宜。
而在草飼牛的基礎上谷飼育肥後所得的牛即為谷飼牛。谷飼牛體重較高,脂肪較多,肉質肥嫩。相比草飼牛人類在谷飼牛上付出了更高成本,因而谷飼牛價格也相對更高。
牛排熟度的區別:
一、一分熟牛排
牛排內部為血紅色,有生熟部分,表層微焦,鮮美多汁。
二、三分熟牛排
牛排上下兩側熟肉棕色,中心為鮮肉色,有紅色汁水滲出。
三、五分熟牛排
牛排內部為區域粉紅,牛排溫度口感均衡。
四、七分熟牛排
牛排內部為淺灰綜褐色,其中有少量粉紅色,質感偏厚重。
五、全熟牛排
牛排通體為熟肉褐色,牛肉整體已經烹熟,口感嚴實。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牛排
⑦ 怎麼區別牛排的真假,還有質量好與壞
1、看包裝成分
原切牛排(真牛排)的包裝袋背面,配料一欄只會寫著牛排部位,如:西冷牛排;或加上飼養方式的牛排部位,如:谷飼200天西冷。
而一般假牛排包裝袋背面,配料則非常復雜。
沒有寫明牛排部位,只寫了「黑椒牛排」,即腌制牛排。
不排除有3種情況,
一是:用黑胡椒汁腌制過的不知名的牛肉部位(這些部位還不能足以被稱為「牛排」);
二是:用碎牛肉、壞牛肉拼接而成,用黑胡椒汁來掩蓋味道;
三是:用原切牛排(真牛排)加以黑胡椒汁腌制,但看配料表中並未寫明牛排部位,所以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2、看價格
一份300g原切牛排的價格,在100-1000rmb之間(等級越高,價格越貴)。
這是因為原切牛排(真牛排)綜合成本是很高的。包括牛的養殖以及養殖牧場、牛生長的周期長達2年卻僅有約10%的普遍使用的牛排部位、而且從國外進口的高等級牛排有關稅和運費等。
超市買牛排的時候,牛排200g低於30塊基本不是好的,價格在50塊才能吃到點牛排味,75塊以上有點雪花脂肪。
低於180g的,除非是菲力,也不要買,太薄的沒法做牛排,都是追低價故意切薄的,下鍋就全熟。
3、牛排買回來後,通過觸覺辨認
原切牛排沒有經過任何加工和腌制,用手指輕輕按壓後5s,凹陷下去的部位,會重新回彈,充滿彈性。
被打散纖維的假牛排,因為肉質結構已經垮掉,所以被按壓後,是不會回彈。
⑧ 怎麼分辨真假牛排圖中的牛排是真還是假
你這個看起來像是合成牛排。
好的原切牛排都為整塊:
我們選擇牛排時,要選整塊的,就是切下來後,就是一大塊,解凍後仍然是一整塊;如果解凍後分成了二塊、三塊、四塊.......那很可能就是「合成牛排」了,即商家用各種牛肉,去掉筋和膜,拼裝而成。據說,還有用膠水拼裝而成的」牛排「,將各種碎肉攪碎,拼裝一起,很是嚇人!
看牛排的包裝袋說明:
如果包裝上的配料表上只有」牛肉「二字,說明就是原切牛排;如果配料表中包括蔬菜、醬油、黑胡椒汁等,沒有」卡拉膠「三個字,說明是經過腌制的,可以直接煎制就行,稱為調制牛排;如果配料表中標有食用膠,那就是膠水合成牛排了。值得一提的是,調制牛排因為長期存放,裡面肯定有不少添加劑,小編覺得還是盡量地少吃。
看牛排解凍後的顏色:
原切牛排解凍後便現了原色,當然牛排有好有壞,好的原切牛排解凍後應該像新鮮的牛排,有少量血水流出;差的牛排會發黑,一看起來就不怎麼新鮮。腌制後的調理牛排是看不出牛肉的本色的,質量的好壞也很難鑒別。
看牛排的形狀和肉的紋路:
原切牛排是整塊的,外層還會帶層白筋,並且紋路都是呈同一個方向的;如果外層沒有白筋,沒有紋路,或者紋路很亂,那很可能是膠水牛排,用膠水組裝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