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怎麼釣鯽魚
❶ 在夏季想要釣到鯽魚都有哪些技巧你知道嗎
1、釣鯽宜陰涼
所說釣陰涼目的是為了指釣樹蔭、屋蔭和坡蔭。草魚怕高溫,喜愛集聚在陰涼的地區不動。釣陰涼不僅有早上、在下午之分,並且有東西之分。早上應釣東邊,樹蔭時要將打窩打在樹蔭的東面。在下午要釣西面,樹蔭中依然要將打窩打在東面,以確保有一定的釣魚時間。魚隨黑影而走,假如樹蔭移除黑窩點,要視魚訊來定。假如黑窩點上無魚咬鉤,應立即在樹蔭東面再度布窩。對於屋蔭、坡蔭,早上與在下午是有差別的。早上黑影會移除黑窩點,在下午不會有這些問題。
4、夏釣大鯽的用餌標准
夏天高溫天氣,腥香的魚餌實際效果廣泛不太好,由於夏天自然界的小蟲子、浮游動物、軟體微生物比較多,水裡的魚兒不太缺葷菜,此外葷食味非常容易招小雜魚,針對奸詐的大個魚來講,魚餌都還沒沉到相匹配的隔水層,就早已被小雜魚吃掉了。因此夏天釣大鯽魚,盡量少用腥香魚餌。小魚鬧窩比較嚴重能夠掛顆粒物或者是麥麩做釣,避雜魚實際效果不錯。
❷ 紐西蘭釣魚需要什麼樣的漁具
紐西蘭那邊基本都是海釣和磯釣,所以就帶海竿或者路亞竿就可以,不像內地以競技釣為主,在國外釣魚非常的簡單,一把竿在加上若乾的仿生餌就ok了
❸ 鯽魚怎麼釣
鯽魚,學名Caraslus。俗稱喜魚、頭魚、喜頭、河鯽魚、鯽拐子、月鯽仔、鯽瓜子、鯽殼子、刀子魚、朝魚、鮒魚、鰭魚、士鯽。該魚隸屬魚綱,鯉科。
鯽魚在我國分布廣泛,是人們餐桌上常見的美味佳餚。由於鯽魚食性雜,生長迅速,繁殖力比一般魚強,所以,2~3齡就能長到20厘米左右,體重可達250克,但是,500克以上的「老婆兒鯽」生長就明顯緩慢,1千克以上的大鯽魚較少。
鯽魚生活在淡水中,是淡水魚的主要品種之一,鯽魚性情溫和文靜,肉味鮮美。在世界各地,特別是日本、朝鮮、越南的淡水中,更是大量養殖鯽魚。鯽魚的種類繁多,經過人工培育變種繁殖的鯽魚,體態嬌艷優美,可供觀賞。
鯽魚專門池養的較少,大多數養魚池,都有自然繁殖的鯽魚。河道、水溝、池塘,野生鯽魚到處可見,因而,垂釣者一般喜歡垂釣鯽魚。
鯽魚比較易釣,垂釣方法主要有:
甩大邊用竿長在5米以上,釣線與竿等長的長竿,甩到河道、水溝對岸的蘆葦、水草邊,同時架3~4副竿,排成扇形,支在插板上。因垂釣者距離釣點較遠,小的響動和人影等對魚的進食影響不大,往往魚獲比較理想。
釣中流竿長5米左右,線稍短於竿,用大鉤、大墜、大漂,將裝好釣餌的魚竿,甩到河道、水溝中心。下鉤處一般水深流大不必撒窩,大魚頂流而上,吞食迅猛。這時,只能看1~2副魚竿,專釣過路魚。
捅小邊用竿長3.3米以內,小墜、小漂、小鉤的短竿來回遊動跑釣。在近邊,用魚鉤掛大墜找好深淺,探好凈底,同時在多處撒下窩,各個窩的深淺最好一致。垂釣時間長,可打10~20個窩;垂釣時間短,可打2~3個窩。每打完一個窩,馬上做好標記,以免遺忘。跑釣比坐釣效果好,只是在跑釣時腳步越輕越好。
戳葦茬(拱草)用竿長6~7米,釣線只需1~1.3米長,大鉤、大墜、小漂(一般可不用漂)的長竿,直接伸到咬草處。所謂咬草,就是蘆葦和水藻等綠色植物,在陽光下排出氧氣的地方,鯽魚大多聚集在那裡,吞食水藻等植物發出喀喀喀的聲響。有經驗的垂釣者,能根據咬草聲響的大小、方位,能判斷出鯽魚的大小和所處的位置。然後,迅速而敏捷地將釣鉤伸到預定水域,看到釣線稍斜(又稱走線),提竿上魚。這種釣法,必須眼急、耳敏、手快,方能收到預期效果。
釣浮萍鯽魚怕光,大多不聚集在光亮處(尤其是大鯽魚),多喜歡呆在陰暗僻靜和有浮萍的水域里。但是,有浮萍就勢必難於下鉤。這時,可先用蘆葦綁一個小圈,直徑33厘米左右,投到准備投釣的預定地點,把葦圈中的浮萍用長籬撈凈,即可在圈內打窩垂釣。
釣水綿底如果垂釣打窩處的水底亂草叢生,或有水綿絨時,垂釣者除去釣浮或釣半浮之外,就應用人工方法製造凈底。下水扒出凈底或是往水底投放大土塊,泡軟後在水底形成小土堆,然後在人工製造的凈底處撒窩。不過,在這種凈底上垂釣,發窩慢至少要2小時。因此,釣水綿底時,應提前製造凈底,如果隔夜後重新打窩使用,效果就會更理想。
釣錢魚當年孵化的小鯽魚,又稱錢魚。這種魚,不像大鯽魚那樣愛好單獨活動,它們的特點是喜歡合群,經常在水中成群結隊覓食游動。釣線魚,適合在秋後,垂釣者只要用細線小鉤、小墜、小漂,即可連竿上魚。釣這種連竿錢魚,動作要敏捷、輕巧、迅速。錢魚咬食上鉤,不等魚身平衡就拉出水面。如果水面響動不大,就不會驚擾魚群,發生跑群的現象。
戲明魚當鯽魚群游水面時,可用短竿長線舞釣。一般是竿長3.3米,線長10米,長把圓型鉤的短竿,以蠅等小昆蟲為魚餌,用小墜小漂,甩竿出鉤後,明魚當即吞食。這時,垂釣者可把釣竿三抬三繞,第三次繞線時,魚即到手。如此循環往復,垂釣者甩竿舞釣不停。其實,這是一種很少有人使用的釣法,也是一種體育運動。據說,北京、天津一帶老年釣魚愛好者中,還有使用這種釣法的。
垂釣者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其中一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