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斜坡種什麼好
❶ 獼猴桃種植需要什麼條件
獼猴桃園應在大氣、土壤、水質均無污染的地域,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下的淺丘陵、平原、梯田緩坡區域,土質疏鬆的微酸性土壤,PH值最好在5-6.5之間為最佳;地下水的水位在一米以下,排灌方便,交通運輸條件較好,斜坡的坡度在25度以下的區域。積水窪地,風口,山頂,陡坡地不宜建園,選擇不當造成血本無歸的例子不在少數,各位業主謹記。
我國的長江流域最適合獼猴桃栽種,種植范圍的南延線可以達到廣東的東莞、佛山,北限達到黃河流域的陝西周至縣、山東淄博市,但在中華系獼猴桃建議種植在長江流域及以南省份為宜,2016年一月份的極寒天氣,對黃河流域及西南山區的中華紅心獼猴桃造成極大的傷害。
1、海拔
西南山區種植獼猴桃一般在300-1900米都能種植,要根據小氣候特徵來判定時候適宜種植,比如在四川的安全海拔500-1200米,到了雲南可以放寬到1800米。浙江、江蘇省的海拔比較低也可以種植獼猴桃,不過低海拔的地區,可能表現紅心獼猴桃轉色晚一些。
2、土壤
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氣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機質含量高,PH值5.0-6.5微酸性的砂質土壤為宜,強酸或鹼性土壤需改良後再栽培。部分靠近沿海的地區種植獼猴桃的時候,要避免選擇灘塗地,鹽鹼地獼猴桃容易發生缺鐵現象,很難種活,要經人工逐年改造後,PH趨於合適後種植。土層薄的地方不易種植獼猴桃,根據筆者經驗,經過改良後的土層厚度至少保持有60厘米為宜。
各地自然形成的土壤差異較大、肥瘦不一、性能指標也不同,要求因地制宜逐步改良其性能指標,以達到最佳狀態,以便達到獼猴桃生長的最佳土壤生化要求。
3、溫度
年平均氣溫11.3-16.9℃, 最低氣溫12月份至元月份,最高氣溫成年樹夏季最高溫可耐42.5℃,通常高溫在30℃左右仍可正常生長。生長季節有效積溫,從萌芽到落葉進入休眠,生長發育需220-240天,大於等於10℃的有效積溫4100-4400℃,生長過程的日均氣溫不低於10-12℃。但如果選擇紅心獼猴桃,更應該注意選擇溫暖的地方,中華紅心獼猴桃需要更高年平均溫度。
春季開花氣溫下降,花期受霜凍,晚霜低溫均對獼猴桃生長不利,春季晚霜氣溫下降至低於1℃時,春季抽生的枝、葉、花器易受凍害。早霜易導致晚熟果實果皮皺縮,品質下降。
4、光照
多數獼猴桃品種喜半蔭環境,但在不同發育階段對光照又有不同要求,幼苗期喜蔭忌強光直射,移苗時更需遮蔭保墒(幼苗期可以套種玉米,雖然現在種玉米不賺錢,但獼猴桃苗生長的更好),成年樹尤其開花階段需光照,是一種中等喜光性果樹,一般要求日照時數為1300-2600小時,喜漫射光,忌強光直射,自然光照強度以42%-45%為宜。法國部分日照強烈的地區,採用遮陰網覆蓋,國內有條件地方也可以試用。
5、水分
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分布均勻可滿足獼猴桃生長要求,不足800mm時需進行灌溉。水分不足時,生長受阻,果實皺縮,葉變小,葉緣枯萎,落葉率達50%-60%,落果率45%以上;雨量過多、漬水,若排水不良受淹死樹,但品種間有很大差異;
花芽分化期需雨量少,適度乾旱有利於花芽分化;
萌芽時、果實膨大期,雨量充沛,有利於果實、枝條生長,提高產量和來年有效結果母枝數。
生長後期從8月初開始雨量較少,有利於果實干物質成份積累,提高果實品質及耐貯性。近年來規模化種植獼猴桃產業發展迅速,大園區規劃必須要事先安裝好灌溉管道設施。
6、地形坡度
獼猴桃是喜光果樹,在山區選擇園地時宜選擇向陽的南坡、東南坡和西南坡,坡度一般不超過30º,以便於後期的整地及搭架,減少土壤水分及養分的流失。低窪地帶,積水田不易種植獼猴桃。不要說你家後面的高山上有很多野生的獼猴桃,現在我們探討的是商業種植,你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產量、抗性、品種、還有節省用工,選擇交通方面,坡度適宜的土地為宜。
見過太多低窪地建園遭受的損失了,第一年還好,有些還長得不錯。第二年問題集中表現出來了,爛根、潰瘍,最算掛果了品質也不好,價格賣不起來。
7、防風林
在風速大於10m∕秒的地方建園,應同時建防風林,或先建防風林後建園,一般防風林建兩排,喬、灌木結合,較大果園內應栽防風帶。下圖是紐西蘭的陽光金果和魅力金果園,每個果園面積控制在20-100畝,四周都有高達8米的喬木做防風林。
8、交通便利
選擇交通便利的區域種植,方便以後有機肥運入、果品運出及日常管理成本的減少,大基地種植一定要開路。主幹道和生產便道都需要,近年來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一定要規劃好,一般道路要佔到園區面積的5%比較合理。
❷ 彌猴桃什麼品種最好,合什麼地方,和土地
進口的,口感好,甜,紅心得也好吃。
獼猴桃適宜在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植被茂盛,土壤以深厚、排水良好、濕潤中等的黑色腐殖質土、砂質壤土,pH值5.5-7的微酸性土壤的地方栽植。具體情況如下:
獼猴桃生長期間需要氮、磷、鉀肥料,同時還需要豐富的鎂、錳、鋅、鐵等元素,更有利於獼猴桃土壤中缺乏的礦質元素,里貝里宴沃的肥料產品正符合這一點,更有利於獼猴桃葉片的營養吸收。
獼猴桃應適當進行合理的追肥,此時追加施用底肥,需要氮、鉀的需肥量較大,每667平方米施用有機肥施入5000kg,同時混合施入過磷酸鈣80kg。為了有效提高獼猴桃的產量,獼猴桃施肥是至關重要的。獼猴桃及時供應水分,將獼猴桃缺少水分會導致獼猴桃生長受阻,葉片會漸漸變小枯萎,導致獼猴桃出現落葉和落果。獼猴桃每畝施入氮15-20千克,磷5-7千克,鉀6-8千克,此次追肥占總施肥量的1/3。在獼猴桃進入果實膨大期及時噴施0.2%磷酸二氫鉀,噴施2-3次。
獼猴桃對土壤的鹼度要求不嚴格,種植於微酸性土壤中,更有利於獼猴桃植株的生長,也有利於提高果農朋友們的收入。
獼猴桃園應在大氣、土壤、水質均無污染的地域,海拔高度在1200米以下的淺丘陵、平原、梯田緩坡區域,土質疏鬆的微酸性土壤,PH值最好在5-6.5之間為最佳;地下水的水位在一米以下,排灌方便,交通運輸條件較好,斜坡的坡度在25度以下的區域。積水窪地,風口,山頂,陡坡地不宜建園,選擇不當造成血本無歸的例子不在少數,各位業主謹記。
我國的長江流域最適合獼猴桃栽種,種植范圍的南延線可以達到廣東的東莞、佛山,北限達到黃河流域的陝西周至縣、山東淄博市,但在中華系獼猴桃建議種植在長江流域及以南省份為宜,2016年一月份的極寒天氣,對黃河流域及西南山區的中華紅心獼猴桃造成極大的傷害。
1、海拔
西南山區種植獼猴桃一般在300-1900米都能種植,要根據小氣候特徵來判定適宜種植,比如在四川的安全海拔500-1200米,到了雲南可以放寬到1800米。浙江、江蘇省的海拔比較低也可以種植獼猴桃,不過低海拔的地區,可能表現紅心獼猴桃轉色晚一些。
2、土壤
土壤以深厚肥沃、透氣性好,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有機質含量高,PH值5.0-6.5微酸性的土壤為宜,強酸或鹼性土壤需改良後再栽培。部分靠近沿海的地區種植獼猴桃的時候,要避免選擇灘塗地,鹽鹼地獼猴桃很難種活,要經人工逐年改造後,PH趨於合適後種植。土層薄的地方不易種植獼猴桃,根據筆者經驗,經過改良後的土層厚度至少保持有60厘米為宜。
各地自然形成的土壤差異較大、肥瘦不一、性能指標也不同,要求因地制宜逐步改良其性能指標,以達到最佳狀態,以便達到獼猴桃生長的最佳土壤生化要求。
3、溫度
年平均氣溫11.3-16.9℃, 最低氣溫12月份至元月份,最高氣溫成年樹夏季最高溫可耐42.5℃,通常高溫在30℃左右仍可正常生長。生長季節有效積溫,從萌芽到落葉進入休眠,生長發育需220-240天,大於等於10℃的有效積溫4100-4400℃,生長過程的日均氣溫不低於10-12℃。但如果選擇紅心獼猴桃,更應該注意選擇溫暖的地方,中華紅心獼猴桃需要更高年平均溫度。
春季開花氣溫下降,花期受霜凍,晚霜低溫均對獼猴桃生長不利,春季晚霜氣溫下降至低於1℃時,春季抽生的枝、葉、花器易受凍害。早霜易導致晚熟果實果皮皺縮,品質下降。
4、光照
多數獼猴桃品種喜環境,但在不同發育階段對光照又有不同要求,幼苗期忌強光直射,移苗時更需遮蔭保墒(幼苗期可以套種玉米,雖然現在種玉米不賺錢,但獼猴桃苗生長的更好),成年樹尤其開花階段需光照,是一種中等喜光性果樹,一般要求日照時數為1300-2600小時,喜漫射光,忌強光直射,自然光照強度以42%-45%為宜。法國部分日照強烈的地區,採用遮陰網覆蓋,國內有條件地方也可以試用。
5、水分
年降雨量1000mm以上,分布均勻可滿足獼猴桃生長要求,不足800mm時需進行灌溉。水分不足時,生長受阻,果實皺縮,葉變小,葉緣枯萎,落葉率達50%-60%,落果率45%以上;雨量過多、漬水,若排水不良受淹死樹,但品種間有很大差異;花芽分化期需雨量少,適度乾旱有利於花芽分化;萌芽時、果實膨大期,雨量充沛,有利於果實、枝條生長,提高產量和來年有效結果母枝數。生長後期從8月初開始雨量較少,有利於果實干物質積累,提高果實品質及耐貯性。近年來規模化種植獼猴桃產業發展迅速,大園區規劃必須要事先安裝好灌溉管道設施。
6、地形
獼猴桃是喜光果樹,在山區選擇園地時宜選擇向陽的南坡、東南坡和西南坡,坡度一般不超過30º,以便於後期的整地及搭架,減少土壤水分及養分的流失。低窪地帶,積水田不易種植獼猴桃。不要說你家後面的高山上有很多野生的獼猴桃,現在我們探討的是商業種植,你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產量、抗性、品種、還有節省用工,選擇交通方面,坡度適宜的土地為宜。
7、防風林
在風速大於10m∕秒的地方建園,應同時建防風林,或先建防風林後建園,一般防風林建兩排,喬、灌木結合,較大果園內應栽防風帶。下圖是紐西蘭的獼猴桃果園,每個果園面積控制在20-100畝,四周都有高達8米的喬木做防風林。
8、交通便利
選擇交通便利的區域種植,方便以後有機肥運入、果品運出及日常管理成本的減少,大基地種植一定要開路。主幹道和生產便道都需要,近年來勞動力成本越來越高,一定要規劃好,一般道路要佔到園區面積的5%比較合理。
❸ 紐西蘭南瓜怎麼種植
紐西蘭小南瓜多長時間能摘收
❹ 紐西蘭盛產什麼
紐西蘭(英語:New Zealand,毛利語:Aotearoa,音譯:「奧特亞羅瓦」,即「長白雲之鄉」)是位於太平洋西南部的一個島國。西瀕塔斯曼海,西北距澳大利亞1600多公里。地處南太平洋海、空交通要沖。面積約26.8萬平方公里。紐西蘭的兩個主要島嶼南島、北島分別被庫克海峽所分隔,南部鄰近於南極洲,北部則與斐濟及湯加隔海相望,並和澳大利亞相距大約1600海里。人口4,177,000(2007年3月估計)。英國移民後裔佔86% ,毛利人佔9%。通用英語。多數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紐西蘭人自稱Kiwi。紐西蘭首都為惠靈頓(Wellington),是地球上最靠南的都城,人口42.4萬(2001)。奧克蘭為紐西蘭最大的城市和港口。 植物:雖然一千年來人類不斷的砍伐自然森林,全國約有四分之一的面積仍然為森林所覆蓋—大多在高原地帶。這些保留下來的地區大多數已被開辟為國家公園或森林公園,使其免於遭受 蹂躪,成為大家都可以享受的地方。典型的紐西蘭森林是溫帶四季常青的雨林,有巨大的蕨樹、藤蔓和附生植物,尤如一般人概念中的叢林。屬於世界巨樹之列的紐西蘭貝殼杉(Kauri),如今僅存活在北部地區(Northland)和科羅曼德(Coromandel)半島上比較小而孤立的森林中。動物:紐西蘭是珍禽的生長之地。最著名的就是幾維鳥(kiwi)。它是 紐西蘭非正式的國家象徵。不會飛的鳥類還有紐西蘭短翼秧雞和瀕臨絕種的鸚鵡。後者雖然是界上最大的鸚鵡,但在緊要關頭卻只能爬進灌木叢和小樹上而已。還有一種會飛的珍禽是好奇的啄羊鸚鵡(kea),它因為不怕人又喜歡惡作劇而聞名 紐西蘭是經濟發達國家,以農牧業為主,農牧產品出口量占其出口總量的50%。羊肉、奶製品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二位。紐西蘭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生產國和出口國,生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30%。礦藏主要有煤、金、鐵礦、天然氣,還有銀、錳、鎢、磷酸鹽、石油等,但儲量不大。石油儲量3000萬噸,天然氣儲量為1700億立方米。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810萬公頃,佔全國土地面積的30%,其中630萬公頃為天然林,180萬公頃為人造林,主要產品有原木、圓木、木槳、紙及木板等。漁產豐富。工業以農林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毛毯、食品、釀酒、皮革、煙草、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畜牧業發達,是紐西蘭經濟的基礎。畜牧業用地為1352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乳製品與肉類是新最重要的出口產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的25%。紐西蘭風景優美、旅遊勝地遍布全國。其中,北島的魯阿佩胡火山和周圍14座火山的獨特地貌形成了世界罕見的火山地熱異常帶。在這一區域內,分布著1000多處高溫地熱噴泉。這些千姿百態的沸泉、噴氣孔、沸泥塘和間歇泉形成一大奇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觀光。目前,旅遊業每年為紐西蘭帶來巨額的外匯收入,成為紐西蘭主要的經濟支柱之一。
❺ 紐西蘭主要從事的農業地域類型
紐西蘭主要從事的農業地域類型是大牧場放牧業。
大牧場放牧業往往分布於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地廣人稀,地表主要為草原植被,只適合進行大規模商品畜牧業生產。主要分布區有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阿根廷、南非等國家和地區。
在美國、阿根廷的大牧場上,牧牛占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亞、紐西蘭、南非的大牧場上,養羊占重要地位。
該區的生產特點是商品率高,生產規模大,經濟效益好,專業化程度高。
(5)紐西蘭斜坡種什麼好擴展閱讀
世界主要的農業地域類型有六種:水稻種植業、大牧場放牧業、種植園農業、商品穀物農業、混合農業、乳畜業。
1、水稻種植業:是潮濕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一種獨特類型的農業。主要集中在東亞、東南亞、南亞的季風區以及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區。
生產特點:小農經營;單位面積產量高,但商品率低;機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2、種植園農業:是熱帶地區種植單一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的密集型商品農業,廣泛分布在拉丁美洲、東南亞、南亞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生產特點:種植單一經濟作物的大規模的密集型農場。
3、商品穀物農業:是世界上生產商品糧的主要地域類型,種植的作物以小麥和玉米為主。主要分布區有美國、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亞、俄羅斯、烏克蘭等國家。這些國家的商品穀物農業一般是家庭經營,而我國的一般是國營的。
生產特點:生產規模大,機械化程度高。
4、乳畜業:其生產對象是奶牛,產品主要是牛奶及其製品,如奶粉、黃油和乳酪。市場的遠近和飼料的供應是影響乳畜業生產的兩個重要因素。世界乳畜業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圍地區、西歐、中歐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我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圍也發展了乳畜業,產品主要是新鮮牛奶。
5、混合農業:在同一農場中將種植業和畜牧業有機結合在一起。主要分布區歐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亞以及紐西蘭等地,我國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產是一種新穎的混合農業。
生產特點:良性的農業生態系統,有效安排生產,商品化程度高,市場適應性強。
❻ 號稱世界最好的紐西蘭櫻桃,是如何從種植的
紐西蘭是櫻桃的產地之一,在這里生產的櫻桃在國內外都是眾所周知的。 當許多人提到櫻桃時,首先想到的是紐西蘭。 那麼,一磅紐西蘭櫻桃多少錢? 為什麼紐西蘭的櫻桃是世界上最好的?
紐西蘭是一個食品安全控制非常嚴格的國家,對出口到海外的水果有著極高的標准和嚴格的要求。 因此,紐西蘭的櫻桃是第一個評估它是薄,甜,新鮮還是各個方面的櫻桃。
這個在食品安全上管控非常嚴格的國家,對於出口到海外的水果有著絕對高標准和嚴要求。出口檢疫標准也非常高,政府直接管控櫻桃品質,嚴格審查。嚴格的出口標准造就了紐西蘭車厘子在國際上極高的聲譽!
❼ 紐西蘭適合種植什麼菜
①. 奧克蘭及北部地區
②奧克蘭至惠靈頓及南島最北端
③. 南島大部分地區
甜菜(beetroot)
■ ①全年種植,全年收獲
■② 除5-6月的全年。
■③ 除5-8月的全年種植。
成熟期 55-70 天
青菜(pak choy)
■ ① 1月到5月種植
■② 1月到來年4月種植
■③ 1月到3月種植,8月到9月種植
成熟期70-100天
❽ 紐西蘭南北兩島哪一個島適合種植小麥
南島。
紐西蘭主要種植小麥、大麥、燕麥、紐西蘭麻、水果等農作物。從人均耕地來看,紐西蘭是0.11公頃。近年來糧食生產呈下降趨勢,糧食進口不斷上升,糧食自給率低,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紐西蘭的玉米主要產在北島,面積在1.5萬公頃左右,單產非常高,主要用途是作畜禽業的飼料。
在2017年的時候,紐西蘭南島一家農場近日小麥豐收,每公頃產量16.791噸(畝產約1119公斤),創造了小麥單位產量新的吉尼斯世界紀錄。
創下新紀錄的這家農場位於南島小城阿什伯頓,小城位於紐西蘭南島主要城市克賴斯特徹奇以南。2016年4月中旬,農場主沃森夫婦播種小麥;今年2月,小麥豐收,單位產量超過先前由英國一家農場創造的每公頃16.519噸的世界紀錄。
這些在北島都是沒有的。
❾ 紐西蘭南島西側以畜牧業為主種植業比重小的主要自然原因
紐西蘭種植業欠發達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1.地形因素:紐西蘭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地面積廣大,平原面積狹小,耕地面積小,因此不適宜發展種植業。
2.氣候因素:紐西蘭位於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各月降水分配較為均勻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區,各月降水分配較為均勻的氣候特徵反應了當地的陰雨天多,晴天少,光照不足,因此不利於種植農作物,但適宜多汁牧草的生長,多汁牧草可以用來飼養牲畜,所以紐西蘭的畜牧業發達。
因此紐西蘭種植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是光照和地形。
❿ 紐西蘭紅梨高產的種植管理技術資料
梨樹栽培,首先要選擇優良品種,還必須採用配套的栽培管理技術,才能獲得優質豐產。現就紐西蘭紅梨的主要栽培技術簡要介紹如下:
1. 選擇優良品種
河南省引進的紐西蘭紅梨,經過多年試驗栽培,表現出早果、豐產、外觀美、品質好等特點,如美人酥、滿天紅和紅酥脆。
2. 高標准建園
一、適期栽植 我省梨樹適宜在11月上中旬栽植,也可在春季土壤解凍後至萌芽前栽植。
二、選栽壯苗 選栽一級苗,苗高1.2米以上,地上部60~90厘米處有4個以上的飽滿芽,有4條以上的主側根,須根無病蟲害。
三、根系處理 遠距離運入的苗木,用清水浸根12~24小時後栽植。當地苗起苗後可立即栽植。
四、挖溝 栽前挖深0.5米、寬0.6米的栽植溝或坑,表土和底土分別放置,埋土時先放表土,再放底土。
五、栽植密度 紐西蘭紅梨樹勢中庸健壯,可適當密植,株行距為2米×3米~3米×4米,畝栽66~110株,且以南北行向為宜。
六、精心栽植 將苗木放入坑後,應舒展根系,踏實並灌入透水。栽植深度為根頸部與地面相平為好,不能栽植過深。
3.配置授粉樹
一、配置品種 要求授粉樹品種與主栽梨樹品種花期一致,花粉量大,並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現引進的紐西蘭紅梨的幾個品種可以相互作為授粉樹。
二、配置比例 梨樹主栽品種和授粉品種可按2∶1~4∶1的比例採用行列式配置。
4.科學施肥灌水
一、土壤管理 6月中旬以前,可根據實際情況中耕除草2~3次,6月中旬以後全園覆草10~15厘米厚。也可適時種植綠肥,這樣既可做肥料,又可起到覆蓋作用。
二、科學施肥 (一)追肥。栽植第一年,於6月上旬每株追施尿素150克,以後每年在梨樹萌芽前、謝花後每畝各追施尿素20~30公斤,果實膨大期每畝追施果樹專用肥40公斤。(二)基肥。10月上中旬,每畝施入腐熟有機肥3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和硫酸鉀30公斤。
三、適時排灌水 每次土壤施肥後均需灌水,花芽生理分化期和果實著色期適當控水,雨季注意排水。
5.加強花果管理
一、促進成花,實現早豐產 在栽植的第二年,對生長較旺樹的主幹、主枝及輔養枝於5月下旬和6月上旬分別環割1次、兩次相隔10天。
二、輔助授粉 花期遇到不良天氣時,可進行輔助授粉。如用雞毛撣在授粉品種和主栽品種植株上輕輕滾動授粉,可提高其坐果率。
三、疏花疏果 疏花疏果可使樹體合理負載,果個均勻,豐產、穩產。蕾期每隔20厘米留一個花序。花期疏去弱花和中心花。套袋前定果,滿天紅等大型果每個花序留2個果,其他品種留1個果。
四、果實套袋 套袋可降低病蟲果率和果實中的農葯含量,還可使果實表面光潔,著色鮮艷,有效提高外觀品質和商品價值。紅梨宜選用雙層紙袋進行套袋。自5月20日開始到6月20日套袋結束。套袋前1~7天噴布1次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殺蟲劑和殺菌劑。采果前20天去除外層袋,再經2~3天去除內層袋。
6.合理整形修剪
一、適宜的樹形 (一)開心形。適合小冠密植園採用。干高60厘米,樹高2.8米左右,冠徑3~3.5米,不設中心干,選取著生均勻的4個主枝,每個主枝上著生2~3個側枝。主枝基角50°,腰角45°為宜。(二)半圓形。適合高密度栽植,每畝栽植111株。此樹形可提早結果。干高50~60厘米,主幹上大量分布主枝和結果枝組,主枝數目為5~7個。梨樹栽植當年不定干,將主幹枝頭彎曲,主幹彎曲部分可促發新梢。利用這些新梢選取主枝,其餘枝條再彎曲,哪裡有空間就拉向哪裡。
二、整形修剪 植株萌芽前,按樹形要求在適當高度定干。冬剪時對選留的中心乾和主枝進行適當剪截。樹冠達到預定大小後,落頭開心。栽後第一年和第二年盡量多留枝,通過刻芽增加有效枝量。生長期要及時疏除競爭枝、過密枝、重疊枝、直立枝,使其通風透光良好。
7.嚴防病蟲害
一、人工防治 加強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的抗病蟲害能力。冬季刮除病斑和老樹皮,清除枯枝、落葉和雜草,並將其集中燒毀,以消滅越冬病菌和蟲體。
二、化學防治 (一)輪紋病。可在梨樹謝花後15天左右噴第一次葯,以後每隔15~20天噴1次葯,直到果實套袋。葯劑可選用大生M―45或50%多菌靈等。(二)蚜蟲、梨木虱、梨網蝽。可在花期前後噴10%的撲虱蚜、蚜虱凈3000倍液,害蟲發生期噴施10%撲虱蚜、蚜虱凈1000倍液進行防治。(三)紅蜘蛛。芽開綻期噴1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和百磷3號4000倍液進行防治。麥收前噴霸蟎靈或克蟎特3000倍液進行防治,效果較好。(四)金龜子。在害蟲發生期噴2.5%的保得乳油3000倍液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