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的紐西蘭人被稱為什麼
㈠ 紐西蘭被稱為「世界上最後一片凈土」,這是為什麼呢
紐西蘭能夠居住的土地主要是由總面積基本上相當的南島和北島,以及其它五座標准較為出色的小島組成。而其中較為重要的就是南北方二島。雖是連為一國的二座海島,但二座海島在產生過程和自然條件層面還是有一些不一樣。
而南島的核心是南阿爾卑斯山脈,突起在這其中部,兩側是一些沿海平原。由於沒有火山土沉積,又常常遭受海侵影響的,南島的農作發展潛力並不大,但這也使它變成了一塊美好地球責任田,動物與植物可以在這片人間天堂無拘無束地存活。
㈡ 紐西蘭人是哪些歐洲國家移民的後裔
大洋洲紐西蘭人口佔多數的民族。亦稱「英裔紐西蘭人」,毛利人稱其為「帕克哈人」。約238萬人(1978),佔全國人口的76.4%;屬歐羅巴人種,由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移民的後裔結合而成,並不斷吸收了其他歐洲移民的成分。通用英語文,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包含大量毛利語借詞.紐西蘭本為毛利人的住地。1642年荷蘭航海家A.J.塔斯曼曾在此登陸,被毛利人趕走;1769~1777年英國人J.庫克先後5次來到這里,亦未立足。後來在此定居的,多為從澳大利亞逃出的流放犯以及不堪忍受船上苦工生活而逃亡的船員。他們學會毛利人的生活方式,並與其通婚,被毛利人稱為「帕克哈毛利」。
19世紀初出現第一批英國移民的定居點,但人數不多。到1840年英國正式宣布紐西蘭為其殖民地時,英國移民約有2000人。後來由於英國紡織工業發展,對羊毛的需求激增,促使人們前來這里發展養羊業;同時,南島發現金礦的消息也吸引來大批移民,到1871年增至25萬人。起初移民多半住在南島,以後逐漸滲入毛利人聚居的北島。自1843年到1872年,英國殖民者與毛利人進行了30年血戰,將毛利人壓擠到北部和東部,經濟中心亦由南島移往北島。此後,除人口的自然增殖外,不斷入境的移民一直在居民成分中佔有很大比重。1907年紐西蘭獨立時,英國移民及其後裔的人數已達80多萬,並逐漸發展為統一的現代民族。此後,從英國及歐洲其他國家遷來的移民,也不斷被同化、吸收。但仍有占紐西蘭人口12%的歐美人未被同化,他們仍自稱是英格蘭人(6.4%)、蘇格蘭人(1.6%)、澳大利亞人(1.5%)、荷蘭人(0.7%)、加拿大人(0.2%)和美國人(0.2%)。紐西蘭人以農牧業為主,種植小麥、大麥,飼養牛、羊,畜產品在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和戰後,工業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㈢ 紐西蘭被稱為什麼
紐西蘭 New Zealand (紐西蘭毛利人所稱的Aotearo,意為「長白雲之鄉」),位於南太平洋,距澳大利亞東南部2000公里。
㈣ 紐西蘭為何稱為「牧羊之國
紐西蘭農業發達,牧業發達。自然環境優美,四季氣溫適宜,牛羊自然生產,肥美,肉嫩,美味。紐西蘭人口相對較少,密度不大。據說羊的只數可達人口的兩倍。牛羊肉高等,多出口英國等歐洲國家。這大概就是牧羊之國的來歷了。
還有一個故事點,紐西蘭New Zealand,原本意思是長白雲,白雲之鄉的島國。其實紐西蘭以自然環境優美而高等的福利而著稱,常常被稱為,世界上最後一片凈土。最為純凈,自然的生長環境。
望採納。
㈤ 為什麼土生土長的紐西蘭白人,也就是當地人所謂的KIWI
現在的一般觀點認為,只要是在紐西蘭長大,接受了全部紐西蘭文化的人,不管是白人,毛利人還是亞洲人,都可以稱為KIWI,而紐西蘭的土生白人有個特別的名字叫做PAKEHA,是個毛利語單詞,意思就是外來的人,而毛利MAORI一詞就是普通人的意思.
KIWI是紐西蘭的國鳥,一種無翼鳥類,只存在於紐西蘭,紐西蘭人就以其為自稱.
㈥ 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等地的土著人分別稱為什麼
美國和加拿大都有印第安人(Indians),加拿大北部居住著因紐特人(Inuit)或叫愛斯基摩人(Eskimo)。
澳大利亞的土著統稱澳大利亞原住民(Indigenous
Australians)。
紐西蘭的土著毛利人(Maoris)是世界著名的吃人族。當然現在已經有200多年不再吃人了,可是現代的毛利人仍然為他們的祖先的悍勇感到非常自豪。如果你訪問紐西蘭的北島,你的旅行團通常會安排你們看一場毛利人的歌舞表演;其中最精彩的一段就是吃人之前的儀式
㈦ 紐西蘭人最為人所知的別名是什麼呢
紐西蘭別名:畜牧之國、綠色花園之國
㈧ 紐西蘭國家的土著人是什麼人
毛利人毛利人
㈨ 紐西蘭的人是什麼人種
紐西蘭的人是澳大利亞人種。主要特徵是黑色呈小波浪狀且較為粗糙的毛發,鼻高唇薄,通常為長顱型,膚色中等。
主要分布在位於遠東大洋洲上的島嶼上,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地。例如紐西蘭北島上的毛利人等。一般的衣物是用稻草編織而成的,而在建築物的周圍則一般會採用石雕來做裝飾,海島文明顯著,在文明上主要是繼承了隸屬於古代美洲的印第安文明。
毛利人作為紐西蘭第一批居民。於公元14世紀,毛利人從波利尼西亞來到紐西蘭定居,成為紐西蘭最早的居民,並用波利尼西亞語 "aotearoa" 做了它的名字,意思是「白雲朵朵的綠地」。1642年,紐西蘭航海家阿貝爾·塔斯曼在此登陸,把它命名為「新澤蘭」。
(9)土生的紐西蘭人被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棕色人種包括澳大利亞土著人、美拉尼西亞人、巴布亞人和維達人(原始澳大利亞人)等支系。棕色人種是大洋洲、南亞次大陸和南洋群島地區最早的居民,過去曾廣泛分布於大洋洲、東南亞及南亞地區,但是在白人和黃種人到來後受到新移民排擠。
只有美拉尼西亞人和巴布亞人仍是大洋洲島嶼的主要居民,其餘人群僅分布在澳洲、南亞次大陸、南洋群島部分偏僻地區的深山或沙漠里。
㈩ 紐西蘭的風土人情是怎樣的
紐西蘭人見面和告別均行握手禮,習慣的握手方式是緊緊握手,目光直接接觸,男士應等候婦女先伸出手來。鞠躬和昂首也是他們的通用禮節。初次見面,身份相同的人互相稱呼姓氏,並加上「先生」「小姐」等,熟識之後,互相直呼其名。
紐西蘭人的時間觀念較強,約會須事先商定,准時赴約。客人可以提前幾分鍾到達,以示對主人的尊敬。交談以氣候、體育運動、國內外政治、旅遊等為話題。
避免談及個人私事、宗教、種族等問題。會客一般在辦公室里進行。應邀到紐西蘭人家裡作客,可送給男主人一盒巧克力或一瓶威士忌,送給女主人一束鮮花。禮物不可過多,不可昂貴。
紐西蘭人的生活節奏比較緩慢,人民生活比較悠閑。開放的市場和豐富的商品給不同的階層的人以很大的選擇餘地,但從總的消費水平來講,紐西蘭人追求商品的高檔化,購物趨向名牌、時新。
紐西蘭人性格拘謹,即使觀看電影,也往往男女分場觀看。對酒類限制很嚴,經特許售酒的餐館,也只能售葡萄酒,可售烈性酒的餐館,客人必須買一份正餐,才准許喝一杯。
民俗:
紐西蘭400萬人口中約15%是毛利後裔,或屬於某個部落。毛利人藉由華卡帕帕(whakapapa,系譜圖)可追溯到乘著瓦卡(waka,獨木舟)橫渡遼闊的太平洋而來的祖先。
毛利人有著豐富又活潑的文化,保留了他們長久以來與精神和自然世界的連結。他們以自己特別的「米希」(mihi,問候)方式透過來傳承自己的家世。
毛利人在米希中說出他們的「芒加」(maunga,山)、「阿瓦」(awa,河)、「瑪雷」(malae,會堂)、「瓦卡」、「尹維」(iwi,部落)和「提布那」(tipuna,重要的祖先)的名字。
毛利人有一種獨特的舞蹈,被稱為「哈卡」(Haka),這種舞蹈來源於古毛利土著武士的站舞,男女舞蹈的具體方式有所不同。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在每次開場比賽前,總是集體表演這種舞蹈,用以鼓舞士氣。
(10)土生的紐西蘭人被稱為什麼擴展閱讀:
節日:
元旦(NewYear'sDay):1月1日
元旦次日(Day afterNew Year』s Day):1月2日
懷唐伊日(Waitangi Day):2月6日
受難節(Good Friday):4月2日
復活節(Easter day):4月4日
澳新軍團日(ANZAC Day):4月25日
女王誕辰日(Queen's Birthday):6月的第一個星期一
勞動節(Labour Day):1月的第四個星期一
聖誕節(Christmas Day):12月25日
節禮日(Boxing Day):12月26日
注意:每個地區還有不同的周年慶,比如惠靈頓周年紀念日(Wellington Anniversary Day)距1月22日最近的一個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