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發生過什麼戰爭
1. 紐西蘭國家戰爭的概況:發生時間,發生原因,最後結局等
紐西蘭沒有過戰爭
2. 紐西蘭在二戰都做了什麼起到了什麼作用
在二戰中,紐西蘭陸軍在歐洲及非洲戰場參加的主要戰役有希臘戰役、克利特島戰役,北非戰場的全部戰役,直到進攻義大利。實際上在這些作戰中,紐西蘭部隊都受英國人的指揮,比較出彩的要算克利特島戰役中紐西蘭第22、23營、第四旅等部隊讓斯圖登特將軍的傘兵著實吃了大苦頭。而在太平洋戰場上,紐西蘭陸軍初期主要跟隨美軍行動。後來隨著美軍主導太平洋戰場的各個戰役,紐西蘭陸軍逐漸轉向歐洲、非洲戰場配合英軍作戰。
紐西蘭海空軍在二戰中也多作為英聯邦軍隊或者盟軍的一部分進行作戰。與陸軍類似,在歐洲及非洲戰場,紐西蘭部隊多受英軍指揮,而在太平洋戰場則多受美軍指揮。
總體來說,紐西蘭軍隊作為英聯邦軍隊的一部分,為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紐西蘭在二戰中共犧牲了8-9千人左右。
3. 二戰時,大洋洲戰場,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都是與哪國為敵
日本。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日本的勢力范圍包括東亞、東南亞、南亞、西太平洋、印度尼西亞等,日本常常從印尼出發襲擊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當時作為英聯邦的一員在北非參與抗擊德國納粹,在大洋洲戰場抗擊日本法西斯,而紐西蘭同樣也參與了戰爭。
4. 紐西蘭歷史,你知道多少
毛利人約在一千年前乘坐一支或多支雙體獨木舟來到鬱郁蔥蔥的紐西蘭。他們是技術嫻熟的航海家,依靠星星的導航,乘風破浪,尾隨候鳥遷移的航跡來到南太平洋。
根據毛利人的歷史傳說,他們的祖先是乘坐獨木舟船隊,從哈瓦依基來到北島東北海岸。據說塔希提航海者庫佩是第一艘獨木舟-瑪塔赫羅瓦號的船長。他的妻子把這個地方命名為「奧蒂羅阿」(意即「長白雲之鄉」)。
玻里尼西亞定居者抵達紐西蘭後,很快在這片充滿飛鳥和近海哺乳類動物的新大陸上,適應了他們的生活方式。當人口以每30年增加一倍的速度成長,豐富的資源逐漸組建消耗殆盡這些定居者被迫改變生活方式,他們學習根據不同季節種植不同作物,將它們貯存起來。與眾不同的毛利文化逐漸形成,出現了許多圍繞移居「長白雲之鄉」的神話和傳說。
歐洲移民史
在十七和十八世紀偶然發現紐西蘭的歐洲探險家, 尋求的是一個傳說中的南半球大陸。
最早來到這里的是荷蘭船長阿貝爾塔斯曼。 塔斯曼指揮兩艘商船從貿易港口麥瓦出發,於1642年末在南島最北部的一個避風港灣下錨。 塔斯曼船長沒有能夠和當地毛利人建立起友好關系,他的四名船員在流血沖突中被殺死,發生沖突的地點從此得名「屠夫灣」。 後來,一名荷蘭繪圖員沿襲荷蘭一個沿海省份的名字, 從此此地稱為「紐西蘭(New Zealand)。
歷史上記載第二名抵達這里的歐洲人是一個多世紀後的英國探險家詹姆斯。庫克。 他指揮「努力號」進行一次科學探險航行並在茫茫大海終於1769年看到了北島的東海岸。 庫克船長環繞北島和南島航行,繪制了南北島地圖,記錄了有關毛利人的情況並採集了動植物標本。
庫克在1773年和1777年再次來到這里,並記錄了他的所見所聞。 由此引發了歐洲旅行到紐西蘭的浪潮。 新來到這里的大多數人是商人, 捕鯨人, 捕海豹人及傳教士, 短期停留的商人熱衷於開發紐西蘭的資源, 向海外出口大量貴重的商品。 然而,傳教士也希望把基督教傳入紐西蘭。
懷唐伊條約
至1840年,大約有十一萬五千毛利人及兩千名歐洲移民者,歐洲移民顯著的影響了毛利人的文化、經濟生活。毛利人酋長開始日益關注他們的土地和文化所遭受的破壞及無節制的開發。他們向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尋求幫助。作為當時主要的海上強國,英國被視為有能力提供保證以及法律和秩序體系。英國樂意接受這些要求,因為他們想防止法國人和美國人獲得對這片新土地的任何控制。
1840年二月間,五百名酋長簽署了紐西蘭的建國文件-《懷唐伊條約》。該條約賦予女王購買毛利人土地的權利。作為回報,毛利人以夥伴關系享有英國國民的所有權利和優待。保證毛利人擁有其土地﹑森林及捕魚權利的條款使條約順利簽署。
條約簽署時對雙方具有約束力,但在大量移民對土地需求的壓力下以及英國當局堅持其權威,致使條約的影響力減弱。一些毛利人部落拒絕出售土地,或者在他們的部落土地上拒絕接受英國法律,因此觸發了1860年間的紐西蘭戰爭,造成大量土地充公及其它不公正的事件。至1890年間,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紐西蘭土地仍掌握在毛利人手中,四分之一的土地以非常不利於毛利所有者的條件租借給歐洲人。
國家成長史
在十九世紀的中、後期,特別是1882年第一次運送冷凍肉品至英國之後,紐西蘭的成長便是以畜牧業為基礎,在此世紀的中期,由於在南島發現了金礦,亦帶起了一陣經濟的繁榮。
前所未有的社會進展伴隨著 經濟成長,在1893年,紐西蘭成為全世界第一個給予婦女投票權的國家,老人年金制度於1898年開始實施,成為1930年代全面性社會福利制度的先鋒,這又是另一個世界第一。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紐西蘭以英國在歐洲站在同一陣線,在中東則與土耳其並肩作戰,傷亡相當慘重,當時每三個介於20歲到40歲的男人中,就有一個受傷或犧牲於戰場上。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紐西蘭部隊的足跡從歐洲、中東、東南亞到太平洋地區,戰後紐西蘭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之一。
從40年代末期至70年代,農業為紐西蘭帶來了經濟上的繁榮,但在最近幾十年間,成長逐漸趨緩,然而從1984年起,紐西蘭政府便大刀闊斧的推動經濟改革,希望紐西蘭更具生產力,並提高在國際間的競爭力。
受理歷史的不公正待遇
過了一個世紀以後,紐西蘭民眾開始認真對待毛利人的訴求,並由政府採取行動。在1975年,政府成立了懷唐伊法庭,開始受理毛利人對違反懷唐伊條約的起訴。
迫於毛利人的壓力,1984年的工黨政府同意該法庭受理對政府不當作法的起訴,時間追溯到1840年。這種轉變使政府可以統籌考慮幾代人尚未解決的不公正待遇問題。《懷唐伊條約》目前在維護紐西蘭民族觀系中佔有中心地位,作為民族和解的依據而受到毛利人和白人的共同承認。在近年中,政府一直積極地處理以條約為基礎的起訴,以便解決歷史上的不公正待遇。
5. 紐西蘭有哪些部隊參加過2戰
紐西蘭第2師、英軍中由印度和廓爾郭士兵組成的部隊成為第二次戰役中盟軍的主要進攻部隊。他們攻擊卡西諾城以南,奪取了山腳下的火車站,但遭到了德軍第90裝甲擲彈兵師和德國傘兵舒爾茨戰斗群的反擊,在付出不小的傷亡後被迫撤退。進攻於2月19日被迫取消,倖存的印度和廓爾喀士兵躲進卡西諾山地四周的掩體。
第三次戰役
3月15日晨,盟軍開始了第三次戰役。戰役以大規模的炮擊開始,炮擊給德軍帶來巨大損失,有些德軍傘兵營減員至200人左右。整個修道院和卡西諾鎮一片廢墟。一位英軍指揮官說:經過這樣的炮擊後任何生命都很難存活下來。然而當紐西蘭第二師開始進攻時,一個個德國傘兵卻奇跡般地從廢墟中爬出來並開始頑強抵抗。
經過激戰,英軍佔領了卡西諾山一側的Hangmans山。紐西蘭師也攻入卡西諾鎮,但象「大陸飯店」這樣的堅固支撐點仍掌握在德軍手裡。3月19日,盟軍最高司令部命令加緊對卡西諾鎮的攻勢,務求掃清城中的德軍據點。同時廓爾喀團在得到印度部隊的增援後,對卡西諾山發起正面進攻。但德國傘兵死死地釘在了卡西諾鎮,令盟軍一愁莫展,雙方步兵在殘牆斷壁之間苦戰。不過最終紐西蘭部隊終於在卡西諾城內佔得上風,盟軍的增援部隊也抵達。
3月25日盟軍放棄了對卡西諾山的正面進攻,並放棄了Hangmans山,第三次戰役的結束。
第四次戰役
5月11日深夜,盟軍的2000門火炮開始怒吼,進攻卡西諾的第四次戰役打響了。此次擔任主攻的師波蘭第3「喀爾巴阡」師。經過激戰,波蘭人佔領了卡西諾山側翼的Calvary山。經過連月苦戰,德軍已經筋疲力盡,再也抵擋不住盟軍猛烈的進攻。12日英軍、美軍和自由法國部隊也突破了各自主攻方向的德軍防線,古斯塔夫防線已經搖搖欲墜。
5月16日凱塞林元帥下令從卡西諾鎮,修道院,以及其它周圍的山頭撤退。18日清晨,波蘭部隊進入了卡西諾修道院,在廢墟上驕傲地升起了祖國的國旗。至此整個卡西諾戰役宣告結束。
頑強守衛卡西諾山的德國第一傘兵師阻滯了盟軍在義大利的攻勢,並在戰斗中表現出令人不可思議的頑強、團結和堅韌的精神,贏得了「卡西諾的綠色魔鬼」的稱號,同時也獲得了對手的尊敬。
6. 紐西蘭二戰時是否捲入戰爭
是的,1942年1月1日,26個國家聯合簽署的《聯合國家宣言》中就有紐西蘭,紐西蘭屬於同盟國一方。在二戰中共陣亡1萬人左右。
7. 紐西蘭被哪個國家侵略過
沒有什麼參加大的戰爭。更別提被入侵、侵略了。。。
一戰和二戰的時候,作為大英帝國殖民地,其曾經出兵支援母國
8. 紐西蘭為什麼參加二戰
紐西蘭是第一個在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之後對德國宣戰的國家。,紐西蘭即將對德宣戰.
第2遠征軍跟隨英軍征戰法國,但是由於德軍的閃擊戰書,不得不在敦刻爾克進行大撤退。1940年6月,戰爭的天平完全傾向於德國人。1941年12月7日,紐西蘭向芬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宣戰,13日向保加利亞宣戰
由於在太平洋戰場上,紐西蘭人一直和美國人作戰,而且一直沒有得到她的殖民者——大英帝國的任何協助,在戰爭結束後的1951年,紐西蘭、澳大利亞迅速和美國簽訂了聯合戰略協定——ANZUS。
9. 聽說,南新北新發生過南北戰爭啊,誰知道什
紐西蘭土地戰爭,又稱為土地戰爭或毛利人戰爭,指1845年至1872年之間爆發在英國殖民者與紐西蘭土著毛利人之間的一系列武裝沖突
簽署於1840年的懷唐伊條約授予了毛利部落對其土地,森林,捕魚及寶藏無可爭議的所有權,當時的毛利人與英國人接觸已經有數十年,從歐洲殖民者那裡,毛利人學會了使用一些現代技術,學校,教堂及農場,而殖民地政府為了確保這些資源不被他人利用,與毛利人簽訂協議,即紐西蘭的所有資源只能授予英國王室。但是新來的殖民者們並不領情,他們往往忽略毛利人的這些權利,逐漸地向殖民地政府施壓,迫於壓力,當地政府開始允許殖民者佔有那些所有權不明的土地,這些土地中就包括了爆發於1820-1835年間,紐西蘭北島的毛瑟槍戰爭之後留下來的大片無人區。毛利人因此開始了抵抗,並最終導致了戰爭的發生。最終這場戰爭的結果以殖民地政府的勝利而告終,而戰敗的毛利人則被沒收了大片的土地,毛利人社會因此而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