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樹怎麼整形
『壹』 幼樹怎樣整形修剪
(1)拉線整形。
拉線整形是用機械的方法,把主枝開張角度和位置校正:分枝角度小的,用塑料帶或麻繩縛在小樁上將它拉開,也可在兩枝條中間撐一支小棒使角度變大;個別分枝角度大的,則用塑料帶或麻皮線吊起;幾條主枝均偏於樹冠一邊的,則把它拉開使分布均勻。分枝角度以與主幹延長成45°較為合適。拉線的時間在定植後第一次新梢剛萌發時進行,這時枝條加粗生長較快,枝條被拉後定型較快。拉線時間不宜過遲,最遲在新梢長至5厘米時進行,否則會使新梢彎曲。一般拉線時角度可超過45°,待新梢老熟時松縛,使枝條回復至45°。(2)幼樹期修剪。
以輕剪為主。選定各主枝、副主枝延長枝後,對其進行中度至重度短截,並以短截和剪口方向調節各主枝之間生長勢的平衡。輕剪其餘枝梢,避免過多的疏剪和重短截。除對過密枝群作適當疏刪外,內膛和樹冠中下部枝梢一般應保留。同時剪除不定位的徒長枝,以免干擾樹冠。
『貳』 園林樹木有哪些修剪整形技術
(一)修剪
園林樹木的整形修剪,通常可分為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強修剪和弱修剪(重剪和輕剪),疏剪和短剪(短截)。
1.冬季修剪與夏季修剪
冬季修剪是在秋冬至早春落葉休眠期進行,故冬季修剪又稱休眠期修剪。冬季修剪對園林樹種樹冠的形構成、枝梢的生長、花果枝的形成等有重要影響,因此進行修剪時要考慮到樹齡。通常對幼樹的修剪以整形為主。對於觀葉樹以控制側枝生長、促進主枝生長為目的。對花果樹則著重於培養構成樹形的主幹、主枝等骨幹枝,以早日成形,提前觀花、觀果。
夏季修剪在生長季節進行,故稱為生長期修剪,生長期修剪要剪去大量枝葉,對樹木,尤其是花果樹的外形有一定的影響,故宜盡量從輕,對於發枝力強的樹,如在冬剪基礎上培養直立主幹,就必須對主幹頂端剪口附近的大量新梢進行短截,目的是控制它們生長,調整並輔助主幹長勢和方向。花果樹行道樹的修剪,主要控制競爭枝、內膛枝、直立枝、徒長枝的發生和長勢,以集中營養供主要骨幹枝的旺盛生長之需。而綠籬的夏季修剪,主要保持整齊美觀(同時剪下嫩枝可作插穗)。
2.強修剪與弱修剪
依修剪強度大小,可分強修剪與弱修剪。在觀賞樹木修剪中,通常依剪去枝條的長度來表示其強度,一根枝條被剪去部分長,留下部分短時稱為強修剪。相反一個枝條被剪去部分少,留下部分多就叫弱修剪。弱修剪緩和樹勢作用大,而尤以長放不剪的枝條樹勢最緩和,在幼樹期只對主要骨幹枝在一定程度上行強修剪外,其餘各枝一律以弱修剪或緩放不剪為宜。
3.疏剪與短剪(短截)
(1)疏剪
從枝條的基部起把整個枝條全部剪掉稱為疏剪(又稱疏刪、刪剪)。它對剪口附近母枝上的腋芽,沒有明顯的刺激作用,也不會增加母枝上的分枝數,只能使分枝數減少。主要是疏去膛內過密枝,減少樹冠內枝條的數量,調節枝條均勻分布,為樹冠創造良好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病蟲害,避免樹冠內部光腿現象,減少全樹芽數,防止新梢抽生過多,以免消耗營養,有利花芽分化、開花、結果。疏剪的對象枝有:枯老枝、病蟲害枝、衰老下垂枝、競爭枝、徒長枝、根櫱條等(如圖1、2、3)。
圖1 疏剪(一)
『叄』 綠化樹木整形修剪應注意些什麼事項
合理的修剪,可以培養出優美的樹形。通過修剪進一步調節營養物質的合理分配,抑制徒長,促進花芽分化,達到幼樹提早開花結果,又能延長盛花期、盛果期,也能使老樹復壯。
休眠期修剪:落葉樹多在此期間進行,常綠樹木沒有明顯休眠期,冬季修剪會對樹體產生不良影響,通常在嚴寒季節已過的晚春進行修剪。
生長期修剪:又稱夏季修剪,修剪時間不能過遲,否則易促使發生副梢而消耗養分,不利新梢成長,同時修剪量適當,過量會使養分積累減少,不利植物生長。
落葉喬木修剪:注意保持頂梢的生長勢,在分枝點上每隔20~25㎝留出一級骨架枝,在骨架枝上也要保持其頂端生長優勢,每隔一定距離再保留一個二級分枝,以此類推,疏除徒長枝、下垂枝等;常綠闊葉樹:保留好中心主枝,合理處理骨架枝,保持枝條分布均勻;常綠針葉樹:修剪時注意培養、平衡生長勢即可,一般情況下不進行修剪,但注意避免形成雙干雙頭現象。
綠籬修剪:綠籬一般萌芽力強,成枝力強,耐修剪。一般以規則式修剪為主,保持外形整齊美觀,避免內部空虛、下部空禿即可。
藤本植物修剪:一般很少進行整剪,以剪短側枝為主,剪除病蟲枝、枯枝,適當疏剪弱枝。
春花植物的修剪:如紫荊、海棠、黃馨、白玉蘭等:在開花後1~2周內進行修剪,以減少養分的消耗,促進多發側枝,增加來年的開花量;在冬季休眠期,花芽已基本形成,能明顯辨別花芽與葉芽,可適當疏枝,剔除細弱枝、病枯枝、萌櫱枝,無花芽的枝條,可適當剪除。
夏秋開花植物的修剪:如石榴、木槿、八仙花、紫薇等;在花前進行修剪;在休眠期對枝條進行短剪,促使春季抽生出粗壯枝條。
冬季開花植物的修剪:如臘梅等:冬、春花謝以後,輪流短截花枝,每枝留3~5節,促進腋芽萌發形成更多的新側枝,生長期內經常疏去徒長枝、密生枝、重疊枝等。
一年多次開花植物的修剪「如月季、紫薇等:入冬後將全部枝條進行短截,以促進萌發壯枝,花謝後及時剪除殘花,生長期及時消除萌櫱芽,以促進新花蕾形成。
注意事項:修剪的一般程序
(1)看:看修剪對象固有的生長習性及具體立地條件,樹木主側枝分布結構是否合理,主側枝間與樹冠上下生長勢是否均衡,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是否協調等,綜合分析後確定相應的修剪技術措施。
(2)抽:把一些影響樹木生長發育,破壞樹形結構,擾亂樹形,遭受病蟲危害的多年生大枝,甚至是骨幹枝先行鋸截,使樹木基本達到整形修剪的目的與要求。
(3)剪:在樹體的結構形態基本符合目的要求的基礎上,再對各個主側枝進行具體修剪,遵循留壯不留弱,留外不留內的原則,運用短截、疏枝等技術,使樹木的整形更加完善。
(4)查:修剪基本完成後,對整個樹體進行認真復查,對錯剪、漏剪的地方給予修正或補剪,從群體角度出發,檢查相鄰樹木間相互有何影響並進行調整。來自買賣苗
『肆』 喬木樹怎麼修最好
在園林中栽培的觀賞樹木,無論是喬木還是灌木樹種,一般都可以通過修剪把它們培養成喬木狀。一棵標準的喬木狀樹形首先要有明顯的主幹,高度應在1米以上,在樹冠的中央還應當有一根向上直伸的中央領導枝,其先端應位於樹冠的最高點,讓其它主枝和各級側枝圍繞著中央領導枝均勻分布,力求層次分明,從屬關系正確。在整形修剪時,對一些本身就是喬木樹種的大型觀賞樹木,只要經常剪除根櫱條和主幹上萌發出來的小側枝,疏除樹冠內膛的過密枝和相互干擾的交叉枝,再按照前面所述的修剪原則和基本方法,每年對新生側枝進行合理的短截,防止樹冠中空和徒長,很容易達到人們的要求,不用十分精心的去進行修剪。
『伍』 各種果樹的修剪方法
果樹的8種修剪方法。(1)短截
。短截是指將一年生枝剪去一部分,短截的作用是促進抽枝,刺激剪口芽萌發,對枝條有局部刺激作用。(2)疏枝。
將枝條從基部剪去叫疏枝。疏除對象有病蟲枝、乾枯枝、徒長枝、過密的交叉枝和重疊枝等。疏枝的作用是改善樹冠通風透光條件,提高葉片光合作用,增加養分積累。疏枝對全樹有削弱生長勢的作用。疏枝時要去強留弱,疏枝量較多,則削弱作用大;特別是疏除大枝要分期疏除,一次或一年不能疏除太多。
(3)縮剪
縮剪是對多年生枝進行短截。將過長的枝條從外向里剪截稱回縮;由上向下剪截的技術叫壓縮。多用於骨幹枝、枝組的更新以及控制樹冠輔養枝等,起到更新復壯的作用。
(4)緩放
緩放是指對一年生枝條不剪。緩和枝條的生長勢,促進花芽的形成。多用於幼旺樹以緩和樹勢,促進早結果。
(5)抹芽除萌
生長季節抹去疏枝後的剪鋸口周圍、雙芽枝節上過多的新梢。減少養分的消耗,有利於花芽的形成。(6)摘心
摘心是指生長季節摘去新梢的生長點或掐去嫩梢頂端。摘心時期不同,作用差異非常大。新梢旺盛生長期摘心,有利於分枝,形成二次枝;新梢緩慢生長期摘心,能夠促進花芽分化和形成,提高坐果率。
(7)拉枝
拉枝是指改變枝梢的生長方向,緩和枝條生長勢。拉枝可開張骨幹枝的角度。拉枝後會出現直立的旺枝,需要及時抹除。(8)扭梢和拿枝
扭梢是在生長季節將直立的旺梢基部半木質化部位向下扭轉180°。拿枝是指用手對旺梢從基部捋一捋,傷及木質部,響而不折。扭梢、拿枝都能夠阻礙養分運輸,緩和生長,促進花芽形成、提高坐果率和促進果實發育。
『陸』 果樹整形修剪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
一是因樹修剪,隨枝作形。在果樹的生長發育過程中,由於砧木種類不同,苗木質量不一,立地條件有差異,所以,在實際生產中,很難找到兩棵在萌芽、抽枝方面完全一致的幼樹,因此,在整形修剪過程中,就很難按照預定的樹形結構,同一的要求每一樹株,否則,必將修剪過重而推遲結果年限,所以,在整形過程中,就只能根據每棵樹的不同生長情況,整成與標准樹形相似樹體結構,而不能千篇一律按同一模式要求。而是要根據樹種和品種的不同特性,選用適宜樹形。但在整形過程中,又不要完全拘泥於所選樹形,而要有一定的靈活性。對無法整成預定形狀的樹,也不能放任不管,而是要根據其生長狀況,整成適宜形狀,使枝條不致紊亂,這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有形不死,無形不亂」的整形原則。掌握好這一原則,在果樹整形修剪過程中,就能靈活運用多種修剪技術,恰當地處理修剪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因樹修剪,是對果樹的整體而言,即在果樹的整形修剪過程中,根據不同果樹種類的生長結果習性,以及果園立地條件等實際情況,採取相應的整形修剪方法,及修剪的輕重程度適宜。從整體著眼,從局部入手,否則,有可能顧此失彼,影響效果。如對蘋果、梨的幼旺樹進行修剪時,為促其及早成形並成花結果,在整體上必須採取輕剪、長放、多留枝的辦法,才能抑制旺長,促進成花和早期結果;反之,如果在整體上採取重修剪、多疏枝的辦法,即是對部分枝條採取輕剪緩放的修剪措施,也難收到抑制旺長和成花結果的效果;而對於已經進入結果盛期的蘋果、梨等大樹,在整體上就應該採取適度短截和回縮修剪的辦法,以利維持健壯樹勢,延長盛果年限。所以,從果樹的整體著眼,全面分析和正確判斷樹體的生長結果狀況,是合理進行整形修剪的前提和基礎。
隨枝作形,是對果樹的局部而言。在整形修剪過程中,應根據枝條的長勢強弱、枝量多少、長、中、短枝的比例、分枝角度的大小、枝條的延伸方向以及開花結果等情況,正確處理局部和整體的關系,生長和結果的平衡,主枝和側枝的從屬,以及枝條的著生位置和空間利用等等,以便形成合理的豐產樹體結構,獲得長期優質、穩定增產的較高經濟效益。所以,因樹修剪、隨枝作形,是果樹整形修剪中應該首先考慮的原則。
二是整形結果兼顧,輕重修剪結合。整形修剪的目的,一是建造一個骨架牢固的樹形,二是為了提早成花結果。為了長期的優質、豐產、穩產,樹體骨架必須牢固,所以修剪時必須保證骨幹枝的生長優勢,但為了提早成花結果和早期豐產,又必須盡量多留枝葉。隨著樹齡的逐年增長,枝葉量也急劇增加,所以修剪時,除選留骨幹枝外,還必須選留一定數量的輔養枝,用作結果或預備枝。因此,對幼樹應以輕剪為主,多留枝葉,擴大營養面積,增加營養積累,同時,對骨幹枝應適當重剪,以增強長勢;對輔養枝宜適當輕剪,緩和長勢,促進成花結果。
果樹的整形和修剪,畢竟要剪去一些枝葉,因此,對果樹整體來說,無疑是有抑製作用的。修剪程度越重,對整體生長的抑製作用也越強。為了把這種抑製作用,盡量控制在最低限度,在整形修剪時,應堅持以輕剪為主的原則。
輕剪雖然有利於擴大樹冠,緩和樹體長勢和提早結果,但為長遠著想,還必須注意樹體骨架的建造,所以,必須在全樹輕剪,增加樹體總生長量的前提下,對部分骨幹枝和輔養枝,進行適當重剪,以利建造牢固的樹體骨架。由於構成樹冠整體的各個不同部分的著生位置和生長勢力不可能完全一致,所以,修剪的輕重程度,也就不能完全一樣。因此,在修剪過程中,必須注意輕重結合,才能既建造牢固的樹體骨架,又能有效地促進幼齡果樹向初果期、盛果期的正常轉化。這一修剪原則,對幼樹來說,有利於早果豐產;對結果樹來說,有利於穩定增產;對老樹來說,有利復壯樹勢和樹冠更新,維持一定產量。
總之,統籌兼顧,輕剪為主,輕重結合的原則,既能建造牢固的樹體骨架,又能促進提早結果和早期豐產,以及長期的優質、豐產。
在果樹的生命周期中,生長和結果的關系,始終處於經常的不斷變化之中,所以,在確定修剪量時,應根據生長和結果狀況及其平衡關系的變化而有所變動,宜輕則輕,宜重則重。
三是平衡樹勢,從屬分明。在同一果園內,不同樹株之間,或同一棵樹的不同類枝條間,生長勢力總是不平衡的。修剪時,就應注意通過抑強扶弱,適當疏枝、短截,保持果園內各單株之間的群體、長勢近於一致,一棵樹上各主枝間及上、下層骨幹枝間,保持平衡的長勢和明確的從屬關系,使整個果園的樹株,都能夠上、下和內、外均衡結果,實現長期優質和穩定增產。
『柒』 幸福樹的修剪方法,摘心抹頭是最適合的修剪方法
幸福樹 是我們一種常見的盆栽植物,有著美化環境的作用。許多人喜歡在家中栽種上一盆,可是由於幸福樹由於生長過快,我們卻不知道該怎麼辦,接下來我就帶大家了解幸福樹的修剪方法,摘心抹頭是最適合的修剪方法。
摘心修剪
幸福樹的摘心修剪方法也就是去尖或者打頂,要將幸福樹的主莖或側枝的頂梢用手掐掉或剪掉使其無法頂端生長,促使改變生長狀態,分化枝條出來,形成多花頭的造型。
抹頭修剪
如果我們覺得幸福樹長的過於高,我們就需要把幸福樹長的高的部分修剪掉。不過在修剪幸福樹的時候要在室內溫度在18度以上的環境中修剪。抹頭之後照顧得當,幸福樹會重新煥發生機!
疏剪方法
我們也可以通過疏剪的方式來整理幸福樹的造型,通過修剪枝條、葉片、蕾、花和不定芽等,及時的摘掉過密的葉片,改善幸福樹的光照條件,讓幸福樹既美觀又健康的生長,不要不捨得,畢竟枝葉太密集了對幸福樹本身也會有不好的影響。
整形修剪
我們所說的對幸福樹進行整形的修剪方式是以修剪幸福樹的側枝進行的,保留幸福樹的主枝。修剪幸福樹的形狀標准按照不規則的長三角形為標准進行修剪。這樣以後長出新芽發葉後形狀還看些。
『捌』 幾類樹木的修剪方法是什麼
一、行道樹的修剪
行道樹行道樹和其他樹木一樣,具有防護和美化功能,同時它在城市社區綠化中有其獨特的作用。行道樹是城市社區綠化的骨架,將城市社區中分散的各類綠地聯系起來,構成美麗壯觀的綠色整體;行道樹還有組織交通的作用,既反映出城市社區面貌和地方色彩,又關繫到人們的身心健康。因而保證行道樹健美的生長是園林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行道樹是指在道路兩旁整齊列植的樹木,每條道路上樹種相同。城市社區中,幹道栽植的行道樹,主要的作用是美化市容,改善城區的小氣候,夏季增濕降溫,滯塵和遮蔭。行道樹要求樹干通直,枝條伸展,樹冠開闊,枝葉濃密。
一般城市社區主幹道的樹干高度為2.8~4.0m,城郊公路以3~4m或更高為宜。行道樹定干時,同一條幹道上分枝點高度應一致,使整齊劃一,不可高低錯落,影響美觀與管理。根據電力部門制定的標准,採用各種修剪技術,使樹冠枝葉與各類線路保持安全距離(如圖3-6所示)。
圖3-6行道樹修剪與上方線路的關系圖A—樹冠上部修剪;B—樹冠一側修剪;C—樹冠下側方修剪;D—樹冠中間部分修剪
(一)杯狀形行道樹修剪
採用杯狀形修剪,是培養典型的三叉六股十二枝的冠形。例如,槐樹、懸鈴木等。骨架構成後,樹冠擴大很快,疏去密生枝、直立枝,促發側生枝,內膛枝適當保留,以增加遮蔭效果。
(二)開心形行道樹修剪
多用於無中央主軸的樹種,樹冠自然開展。定植時,將主幹留3m或者截干,春季發芽後,選留3~5個位於不同方向、分布均勻的側枝進行短剪,促枝條生長成主枝,其餘全部抹去。第二年萌發後選留側枝,共留6~10個,使其向四方斜生,並行短截,促發次級側枝,使冠形豐滿、勻稱。
(三)自然式冠形的行道樹修剪
在不妨礙交通和其他公用設施的情況下,樹木有任意生長的條件時,行道樹多採用自然式冠形,例如,塔形、卵圓形、扁圓形等。
1.有中央領導枝行道樹
這類樹包括楊樹、銀杏、水杉、側柏、金錢松、雪松等,分枝點的高度按樹種特性及樹木規格而定,栽培中要保護頂芽向上生長。郊區多用高大樹木,分枝點在4~6m以上。主幹頂端如受損傷,應選擇一直立向上生長的枝條或在壯芽處短剪,並把其下部的側芽抹去,抽出直立枝條代替,避免形成多頭現象。這類樹木修剪應以疏枝為主,盡量少短截。
2.無中央領導枝行道樹
選用主幹性不強的樹種,例如,早柳、榆樹等,分枝點高度一般為2~3m。留5~6個主枝,各層主枝間距短,使自然長成卵圓形或扁圓形的樹冠。每年修剪主要對象是密生枝、枯死枝、病蟲枝和傷殘枝等。
二、庭蔭樹修剪
庭蔭樹應具有龐大的樹冠、挺秀的樹形、光滑的樹干。這類樹木整形時,首要的是培養一段高矮適中,挺拔粗壯的樹干。庭蔭樹的主幹高度無特定的規定,主要應與周圍環境的要求相適應,同時還要決定於樹種的生態習性和生物學特性。一般作為遮蔭樹,樹乾的高度相應要高些,要為遊人提供在樹下自由活動的空間,一般應在1.8~2.0m之間;栽植在山坡或花壇中央的觀賞樹主幹大多不超過1m。
庭蔭樹樹冠的大小以及與樹高的比例,根據樹種的生長發育習性及綠化要求而定。庭蔭樹和孤植樹等盡可能使樹冠大些,以最大可能發揮其遮蔭等防護作用,而且對一些樹皮較薄的種類還有防止日燒傷害干皮的作用。一般認為,以遮蔭為目的庭蔭樹的樹冠,占樹高的比例以2∶3以上為最佳,以不小於1∶2為宜;如果樹冠過小,則會影響樹木的生長及健康狀況。
用觀花喬木作庭蔭樹的種類,並不是很多,絕大多數採用自然樹形。在休眠季節,將過密枝、傷殘枝、病枯枝及擾亂樹形的枝條疏除,培養成健康的、挺拔的樹木姿態;也有的根據配置的要求,進行特殊的造型和修剪,以呈現出更佳的觀賞效果。
三、觀賞花灌木修剪
(一)觀花類以觀花為主要目的樹木修剪,必須考慮其開花習性、開花部位及花芽的性質。
1.早春開花的種類
絕大多數種類的花芽是在頭一年的夏秋進行分化,所以花芽著生在兩年生枝上,個別的在多年生枝上也能形成花芽。修剪時期以休眠季為主,結合夏季修剪,修剪方法以截、疏為主,綜合應用其他修剪方法。
2.夏秋開花的種類
這類樹木的花,開在當年發出的新梢上,即通常所說的「先葉後花」的花木,就是指的這一類,例如,八仙花、紫薇、木槿、珍珠梅等。這類樹木一般不在秋季修剪,以免枝條受刺激後發出新梢,遭受凍害。通常是在早春,樹液開始流動前進行。修剪方法因種類不同,主要是短截和疏剪相結合。有的還可使樹木二次開花(珍珠梅、紫薇等)。
(二)觀果類
金銀木、枸骨、鋪地蜈蚣等可屬於觀果灌木類。實際上這一類既觀花,又觀果,所以其修剪時間及方法與早春開花的種類相同,所不同的是,花後一般不做短截,主要是疏除過密枝,以利通風透光,減少病蟲害,果實著色又好,提高觀賞效果。
(三)觀枝類
這類樹木有棣棠、紅端木等。為了使其觀賞時間長,往往在早春芽萌動前進行修剪,在冬季不進行修剪,以在漫長的冬季充分發揮觀賞作用。這類樹木的嫩枝最鮮艷,老乾的顏色往往較為暗淡。因此,年年都需要重剪,促發更多的新枝,同時還需要逐步去掉老乾,不斷地進行更新。
(四)觀形類
這類樹木有垂枝桃、垂枝榆、合歡、龍爪槐等,主要是觀其瀟灑飄逸的樹形。修剪時因種類不同,例如,垂枝桃、垂直榆、龍爪槐。短截時,不留下芽,而留上芽,例如,合歡樹成形後只進行常規疏剪,通常不再進行短截修剪。
(五)觀葉類
這類樹木主要以觀賞其鮮艷的葉色為主。例如,金葉連翹、金葉女貞、紅葉小檗、紫葉矮櫻、紫葉李、紅葉碧桃等。這類樹木應根據不同的生長特點進行區別對待。通常可以進行短截促發新枝,並進行適當的疏枝通風透光,以達到觀賞效果。
四、綠籬、色帶的整形修剪
綠籬、色帶在園林綠化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因其可形成各種造型並能相互結合,從而提高了觀賞效果,此外,綠籬還具有遮蓋不良視點、隔離、防護、防塵、防噪等作用。色帶是利用綠籬苗木按照設計要求種植成綠籬或色帶。綠籬進行修剪,既為了整齊美觀,增添園景,也為了使籬體生長茂盛,長久不衰。高度不同的綠籬,採用不同的整形方式,一般有規則式和自然式兩種。
綠籬、色帶在修剪時,應使其輪廓清晰,線條整齊,頂面平整,高度一致,側面上下垂直,設計有特殊要求的,按設計要求修剪;修剪有弧形的色帶時要使弧面自然順滑。
(一)自然式修剪
綠牆、高籬和花籬採用較多。適當控制高度,並疏剪病蟲枝、乾枯枝,任枝條生長,使其枝葉相接緊密成片提高阻隔效果。用於防範的枸骨、枸桔等刺籬和玫瑰、薔薇等花籬,也以自然式修剪為主。開花後略加修剪使之繼續開花,冬季修去枯枝、病蟲枝。對薔薇等萌發力強的樹種,盛花後行重剪,新枝粗壯,籬體高大美觀。
(二)形式修剪
中籬和矮籬常用於草地、花壇鑲邊,或組織人流的走向。這類綠籬低矮,為了美觀和豐富園景,多採用幾何圖案式的整形修剪(如圖3-7所示),例如,矩形、梯形、倒梯形、籬面波浪形等。綠籬種植後剪去高度的1/3~1/2,修剪平側枝,統一高度和側面,促使下部側芽萌生成枝條,形成緊枝密葉的矮牆,顯示立體美。
圖3-7整形式綠籬修剪
組字、圖案式綠籬,一般用長方形整形方式,要求邊緣稜角分明,界限清楚,籬帶寬窄一致,每年修剪次數應比一般鑲邊、防範的綠籬要多。枝條的替換、更新應時間短,不能出現空禿,以保持文字和圖案的清晰。把植物修剪成鳥獸、牌樓,亭閣等立體造型,為保持其形象逼真,不能任枝條隨意生長破壞造型,應每年多次修剪。
(三)綠籬的修剪時期
一般常綠針葉樹種的綠籬,於春末夏初進行修剪。4月中下旬,為迎接「五一」勞動節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修剪。5~8月應每隔10~15d進行一次修剪,特別是金葉女貞,修剪的留茬高度為比上一次修剪高1cm左右。為迎接「十一」國慶節在9月20~25日之間進行一次整形修剪。但此次修剪應與上一次修剪至少要有15d的間隔期。
五、藤本植物的修剪
藤本類的整形修剪觀賞用的開花藤本類的修剪一般來說比較簡單,不像果園栽培葡萄那樣繁瑣。開花藤本類的修剪,一方面決定其生長發育習性(卷須、纏繞、吸盤),另一方面決定應用的方式。
(一)棚架式
在卷須類和纏繞類藤本植物應用最多的形式,有方形、長方形、圓形、多邊形、復合形等。整形前,首先要建立堅固的棚架,然後在棚架的旁邊種上採用的藤本植物。樹木成活後,在離地面處重短截,使其發出3~4個主蔓,伸長後,誘引於棚架的頂部,並使其側蔓均勻地分布在架面上,這樣很快形成蔭棚。形成蔭棚速度的快慢決定植物的種類、架面大小、栽植的密度。在寒冷地區栽植不耐寒的樹種,冬季需將病弱枝、衰老枝剪除,經盤卷扎縛後埋於土中。第2年再行出土上架。對於耐寒的樹種,則不需要行下架埋土防寒等工作,只要來年將影響觀賞的枝條剪除即可。
(二)涼廊式
常用於卷須類及纏類,亦有採用吸附類植物的,因為涼廊側方建有格架,為了使植物布滿架面,所以勿過早誘引廊頂,否則容易形成側面空虛。
(三)籬垣式
多用於卷須類及纏繞類植物,園林中應用最多的是各種薔薇,例如,花旗藤、十姐妹,白玉棠等,它們的枝條長而柔軟,留枝的長短可任意取捨,還可以自由地改變它們的生長方向。這些種類極耐修剪,長速度又快,定植2~3年以後就可以基本成形。修剪時,應將細弱枝、病蟲枝隨時疏除;保持並且通風透光,以便多開花。
(四)附壁式
多以吸附類植物為材料,例如,地錦、凌霄、常春藤、扶芳藤等。做的方法很簡單,只需將藤蔓引於牆面即可,自行依靠吸盤或吸附根逐漸布滿牆面。修剪時主要採用截以及回縮促發分枝,防止基部空虛,同時要進行常規疏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