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葡萄酒文化創新怎麼寫

紐西蘭葡萄酒文化創新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09-24 11:09:42

㈠ 新世界葡萄酒與舊世界的葡萄酒區別有那些新舊世界的特點釀酒工藝區別是什麼

在葡萄酒的世界裡,有新世界與舊世界葡萄酒之分。舊世界主要指法國、西班牙、義大利、德國等歐洲葡萄酒出產國,這些葡萄酒出產國一般都有上千年的釀酒歷史;而新世界則是歐洲以外的國家,具有代表性的有:智利、阿根廷、美國、南非、澳洲等。除此之外,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的區別劃分新舊世界。

規模

舊世界以傳統經營模式為主,相對規模較小;新世界公司和葡萄種植的規模都比較大。

工藝

舊世界葡萄酒講究「血統」,突出傳統釀造工藝,越是手工釀造的酒越珍貴;而新世界的葡萄酒則更注重科技與管理,大量運用了現代化的生產工藝,產量大。

口味

舊世界的葡萄酒以優雅為主,還注重葡萄酒的本味以及多種葡萄的混合與平衡,更具有酸澀的口感,舊世界的葡萄酒一般具有較強的陳年能力,價格上也較新世界的高一些;新世界以果香型以及突出單一葡萄品種風味為主,風格開放,味道較之舊世界更加香醇,口感也更加飽滿,並使用現代化手段最大限度的突出果香。

葡萄品種

舊世界一般採用世代相傳的葡萄品種,不輕易改變;新世界葡萄品種的選擇相對較自由。

包裝和酒標

舊世界注重標識產地,包裝風格也較典雅傳統;新世界注重標識葡萄品種,酒標很多都比較鮮明和簡約。

法律上的管理制度

舊世界各個葡萄酒產酒國都有嚴格的法定分級制度;新世界一般沒有法定分級制度,部分國家有簡單的約定俗成的分級標識方式,一般著名的酒質產區名稱就是品質的標志。

㈡ 紐西蘭葡萄酒的介紹

紐西蘭位於南半球,由南到北緯度相距約有六度,對照北半球相同的位置,大約等於巴黎到非洲北部,(涵蓋歐洲最富盛名的幾處產區:勃根地、隆河、波爾多、鄉堤),照理說應是南半球最適合種植釀酒葡萄的國家,可是事實上由於海島型多雨氣候,使得紐西蘭溫度較低,因而與北半球歐洲的大陸型氣候有著極大的差異。紐西蘭距離澳洲約有一千六百多公里,全島幾乎綠草如茵,主要以畜牧業為主,近三十年間葡萄耕種逐漸發展成為重要農業之一。

㈢ 紐西蘭飲食文化和美食介紹

紐西蘭飲食文化和美食介紹

紐西蘭受到南北兩大島的影響,陽光充足,雨量充分,紐西蘭生產葡萄酒,綠色的貝殼,特別好吃哦。下面就和網我一起來了解下紐西蘭的飲食文化以及美食吧!

一、紐西蘭人的飲食習慣

紐西蘭南北兩大島得天獨厚,位於太平洋溫暖的海水之中,陽光和雨量充足, 南北縱橫多個氣候區,最北部屬於亞熱帶氣候,向南則進入副南極帶,但受海 洋的影響,氣候仍相當和暖。紐西蘭的土地肥沃富饒,草原和森林遍布全國, 造就了全球首屈一指的畜牧業、奶品業和果園種植業,再加上豐富的移民及本 土化,這一切都使紐西蘭食品不僅新鮮而豐富,調制亦別具風格和多樣化。在 紐西蘭的每個角落,無論是森林中的露天餐館、農庄或大城市別具風格的小餐 館,遊客都可隨意找到帶有本地色彩或還保持著歐陸風情的食物,再不然還可 嘗到毛里族人的傳統佳鸚。每樣東西都刺激人的食慾,大快朵頤一番,放懷暢 飲可配搭各類食物的紐西蘭紅、白餐酒。

紐西蘭飲食方式

紐西蘭人的飲食方式也頗為與眾不同,人們普遍都偏好在一個盡可能輕松舒適且不受打擾的環境里用餐,這與紐西蘭人悠閑自在的處世哲學不無關系。炎炎夏季通常意味著在露天咖啡吧享用休閑小吃或在戶外舉辦燒烤派對,豐盛的大餐包括鮮嫩多汁的羔羊肉、紐西蘭鹿肉、龍蝦、各種鮮魚以及貝類,享不盡的美食直叫人饞涎欲滴。

南太平洋的生果籃

北部和暖的氣候,令這地區成為南太平洋的“生果籃”,出產難得一見的果 品,例如那些聞名遠近的堅果和牛油果。南部氣候較冷,但果產亦不遑多讓, 傳統的櫻桃園和蜜桃園比比皆是。從南至北萍果園處處,使紐西蘭以出產極品 萍果而聞名。至於那奇異果,則是紐西蘭的特產。

在街頭的生果檔上,紐西蘭人可以買到來自全國的新鮮生果和鮮榨果汁,亦可 以在郊外公路旁的農庄店鋪買到剛從樹上摘下來的鮮果,甚至還可以進庄親手 摘一個痛快,滿載而歸。

海鮮繁多野味香

海鮮在紐西蘭應有盡有,鮮豪、龍蝦、鮑魚、青口和帶子固然普 遍,而毛里人善於烹調的海膽也不難找到。至於游水海鮮,有70至80種之多, 從紅斑到青衣,任君選擇。

常綠的草原養活了全國7,000萬頭綿羊,無怪乎紐西蘭人的主要肉食是羊肉。 各種製法的羊扒不在話下,羊肉湯和羊仔肉都是遊客不容錯過的。只要找到一 間門外掛有羊肉餐獎狀的餐廳,使保證可享受到美味優質的羊肉餐。若再配以 羊乳芝士和紅酒,便是地道的紐西蘭風味。

野味亦漸漸受普遍歡迎的食品。紐西蘭連綿的森林和原野,為好此道者源源供 應珍禽異獸。野鹿和野豬全年皆有,5月則是野鴨肥胖的季節。若不介意殺 生,持搶打獵是輕易的事。或到初春(9月),沙文魚和鱒魚沿河而上,持網 站到深僅及膝的急流里,生手者也可抓到一尾。有興致的話,可席地燒烤而 食。

在紐西蘭用餐以肉餐為主。因氣候溫暖,所以蔬菜和水果相當豐富。紐西蘭四 周雖被海所包圍,但海鮮類的食物不多,只有貝類和大龍蝦(有些地方稱為 Crayfish),有很大的'鉗子,是螯蝦的一種)被視為珍饈,在少數的高級飯店才 有這道菜,鱒魚也很多,只是要自己釣才行。

大眾性的魚類食品,在攤販上賣的魚類和小片食物(Fishand Cips,沒有包其他東 西的炸魚和炸馬鈴薯),都用報紙包起來送到餐桌上。大部分的鹿肉(Ven son)輸 出至德國,賺取大量的外匯,如果在菜單上看到這道菜,不妨一試。

傳統與創新食法

毛利族人的傳統吃法,是將樹葉或海草包好的食物,放在滾燙的石頭上慢火蒸 幾個小時。此法在今日雖然已不可多見,但在北島多路瓦市仍有許多機會遇 上。

近年來紐西蘭的食物開始脫離傳統而創新變化,新一代廚師能善於利用紐西蘭 豐富多樣的天然食物,創制出新穎和富有特色的佳?x。不過,各民族的傳統食 物仍可在大城市的一些餐館找到,包括墨西哥、印度、土耳其、義大利、中 國、法國和希臘等國的菜色。

紐西蘭旅遊局嘗試在全國各地舉辦“食在紐西蘭”(Taste New Zealand)活動,介 紹每個地區富有地方色彩的不同食品。遊客不妨考慮配合不同季節,在不同地 區參加當地舉辦的食品節,享受難得的安排,在短時間內嘗及難得一試的紐西 蘭食品。

華人的飲食

在奧克蘭、中菜餐館不少,筆者曾光顧過一間中菜館,其裝修、菜式均可與香 港媲美。更由於紐西蘭獨有的海產,如鮮鮑魚。鮮青口,深海魚及“任炒唔” 的牛柳,令菜式非常精美。我固然驚異在紐西蘭吃到如此高水準的粵菜。更驚 異的是能吃到非常可口的烤鴨。原來奧克蘭已有新移民將北京填鴨種從加拿大 輾轉到了奧克蘭繁殖飼養。可見隨著移民的潮流,鴨子的從中國移到加拿大, 再移到太平洋的島嶼上了。

奧克蘭市中心有一間較有特色的小食館,小食館內除了有雲吞面、炒飯、粥, 此外,還有油條、河粉,與香港的粥粉面飯出口相差不遠,隨著移民潮的出 現,這間小食館亦其門如市。不過,價錢卻相當貴。

二、紐西蘭美食概述

紐西蘭環太平洋飲食風味紐西蘭美食博採歐洲、亞洲及波利尼西亞等特色菜系之所長,因此常常被稱作環太平洋風味。紐西蘭的“環太平洋”料理風格是受到歐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玻利尼西亞、日本和越南所影響。全國各地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這種結合各地特色的料理,令人垂涎三尺。 異國料理包括日式、印度式、清真式、意式、墨西哥式、中式、馬來西亞式和泰式。全紐西蘭共有900多家亞洲料理餐廳。到了紐西蘭,…

紐西蘭環太平洋飲食風味

紐西蘭美食博採歐洲、亞洲及波利尼西亞等特色菜系之所長,因此常常被稱作環太平洋風味。紐西蘭的“環太平洋”料理風格是受到歐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玻利尼西亞、日本和越南所影響。全國各地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這種結合各地特色的料理,令人垂涎三尺。

異國料理包括日式、印度式、清真式、意式、墨西哥式、中式、馬來西亞式和泰式。全紐西蘭共有900多家亞洲料理餐廳。到了紐西蘭,千萬別忘了多嘗嘗紐西蘭的葡萄酒。許多紐西蘭大廚熱衷於將各色食材與當地特有的香草及植物加以巧妙搭配,從而令時尚大餐融入了十足的傳統韻味。

如果想品嘗地道的紐西蘭風格,可點羊肉、豬肉、鹿肉、鮭魚、小龍蝦、布拉夫牡蠣、鮑魚、貽貝、扇貝、甘薯、奇異果和樹番茄(tamalillo)等烹制的菜品,還有最具代表性的紐西蘭甜點“帕洛娃”(pavlova),這是以白奶油和新鮮水果或漿果鋪在蛋白霜上製成的。除了大城市裡少數高級豪華餐廳之外,現代潮流走向更輕松的咖啡――酒吧式餐飲風格。除此以外,如果您想體驗正宗的當地風味,那麼可千萬別錯過傳統的毛利美食(Kai),香氣撲鼻的煙熏美食將瞬間俘獲您的味蕾。

紐西蘭風味美食

炸銀魚:由數百條很小的銀魚做成的風味小吃。仔細看,你可以看到小魚的眼睛!

香草太妃味(Hokey pokey)冰淇淋:這是種點綴著太妃糖酥塊的奶油香草冰淇淋。在炎熱的天氣里,誰能抵擋香草太妃味冰淇淋的誘惑呢。

奶油水果蛋白餅(pavlova):雖然澳大利亞人可能聲稱他們是奶油水果蛋白餅的發明者,但現在紐西蘭蛋白餅的正大放異彩。這種美味的甜品通常包裹在奶油里,上面還綴著一層獼猴桃切片。

;

㈣ 請問下紐西蘭有什麼好喝的葡萄酒牌子有哪些阿

紐西蘭的白蘇維翁和瓊瑤漿兩種葡萄釀造的白葡萄酒非常出色,再有,紐西蘭葡萄酒起源來自法國傳教士,所以風格上是法國風格的新世界創新。比較好的有霍克斯灣的使命酒庄(號稱紐西蘭葡萄酒聖地)和中奧塔哥的懷特科島的斯東尼瑞吉酒庄(出產號稱紐西蘭國酒的拉露絲)

㈤ 紐西蘭有什麼特色

紐西蘭的特色紐西蘭的「環太平洋」料理風格。受到歐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玻利尼西亞、日本和越南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這種結合各地特色的料理。

紐西蘭全國總人口為491萬(2019年1月)。其中,歐洲移民後裔佔74%,毛利人佔15%,亞裔佔12%,太平洋島國裔佔7%(部分為多元族裔認同)。官方語言為英語、毛利語。48.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

紐西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四季溫差不大,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9%,天然牧場或農場占國土面積的一半。廣袤的森林和牧場使紐西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紐西蘭水力資源豐富,全國80%的電力為水力發電。森林面積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9%,生態環境非常好。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

㈥ 紐西蘭葡萄酒文化知識

說起紐西蘭,最讓人留戀的是它的風景,可以這么說,它是一個唯一沒有受到污染過的國度。無論是充滿在歐洲風情的街道,還是擁有鄉土氣息的田園光景,這些豈是可以用一個美字來形容的。

不過,在紐西蘭還有一種讓人驚嘆的事物,那就是葡萄酒。我們可想而知,出自如此美的國度,那麼它的口感和色澤也是無可挑剔的。今天,我們一起走進紐西蘭,來了解一下它的葡萄酒文化知識吧。

紐西蘭位於南半球,不過,照理說位處在南半球的國家,一般都是最適合種植釀酒葡萄,可是事實上卻並不是如此。由於這里是屬於海島型氣候,所以多雨,從而使得紐西蘭的溫度較低,因而相對於北半球的歐洲大陸型氣候有很大的差異。所以,這里釀制出的葡萄酒受到嚴重的氣候影響。

事實上,紐西蘭分為南島與北島兩大島嶼。對於南島來說,較為的寒冷;而北島較則是較為的炎熱,它的溫差在春夏季時,則約有10度以上。因為有過度充沛的雨水,導致葡萄的生長期受到阻礙,而雨水的稀釋,使得葡萄內含糖份,從而對於葡萄酒的糖量與成熟度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霍克斯灣、吉斯伯恩、奧克蘭、馬爾伯勒四大產區,是紐西蘭的最主要的產區。雖然紐西蘭出產的紅葡萄酒品質不差,但它的白葡萄酒還是佔了全國產量的90%。所以,對於它的葡萄酒的生產,我們也是很清楚的了解到。

而對於紐西蘭葡萄酒文化知識,是相當的豐富的。

㈦ 紐西蘭有哪些葡萄酒品牌,有哪些葡萄酒節日

紐西蘭最有代表性的是馬爾堡(Marlborough)的長相思(SauvignonBlanc)

其他:

霞多麗(Chadonnay):

吉斯伯恩(Gisborne)

霍克灣(Hawke'sBay)

馬爾堡(Marlborough)

黑皮諾(PinotNoir):

馬丁堡(Martinborough)

馬爾堡(Marlborough)

中奧塔哥(CentralOtago)

赤霞珠(CabernetSaucignon)和美樂(Merlot):

霍克灣(Hawke'sBay)

另外:高品質的葡萄酒也有雷司令(Riesling)、灰比諾(PinotGris)、瓊瑤漿(Gewurztraminer)等葡萄品種釀制,尤其是在紐西蘭南島更涼爽的產區

紐西蘭的很多葡萄酒產區都會舉行一年一度的美酒美食節,藉此來推廣當地的美酒美食產品,這些節日包括吉斯本美酒美食節(Gisborne Wine and Food Festival)、霍克斯灣經典美酒美食節(Food and Wine Classic Hawkes Bay)、馬爾堡葡萄酒節(Marlborough Wine Festival)、德文波特美酒美食節(Devonport Wine and Food Festival)、懷赫科島美酒美食節(Waiheke Wine and Food Festival)、馬丁堡美酒美食節(Toast Martinborough)和懷拉拉帕谷美酒美食節(Waipara Valley Wine and Food)等。

㈧ 紐西蘭葡萄酒的情況,越詳細越好。

紐西蘭葡萄酒

紐西蘭位於南半球,由南到北緯度相距約有六度,對照北半球相同的位置,大約等於巴黎到非洲北部,(涵蓋歐洲最富盛名的幾處產區:勃根地、隆河、波爾多、鄉堤),照理說應是南半球最適合種植釀酒葡萄的國家,可是事實上由於海島型多雨氣候,使得紐西蘭溫度較低,因而與北半球歐洲的大陸型氣候有著極大的差異。紐西蘭距離澳洲約有一千六百多公里,全島幾乎綠草如茵,主要以畜牧業為主,近三十年間葡萄耕種逐漸發展成為重要農業之一。

穿越相隔著的浩瀚太平洋,飛躍袋鼠和樹袋熊的國度,成群的牛羊和超然的環境在等待著我們。讓我們快速的進入紐西蘭的閑適恬靜的生活氛圍,你意想不到的海鮮大餐以及火山地帶的壯麗景觀之外,征服你味覺感官的將是那具有獨具熱情口感的紐西蘭SauvigononBlanc白蘇維翁,和同樣是其白酒特色的Chardonnay莎當妮和Reisling雷司令。雖然沒有傳統意義上表現非常突出的紅酒,而近兩年來在優質品牌的陣線中我很欣喜的看到不少佳作,CabernbetSauvigonon加本蘇維翁和Merlot梅洛都有上佳表現的酒,而近期不少頂尖廠牌都在PinotNoir黑比諾上取得了世界范圍的口碑,不難發現紐西蘭紅酒擁有同樣是紐西蘭裔的國際巨星RussellCrowe那征服七海,蜚聲世界的能力。

和澳洲一樣,一些卓越的大品牌統治著當地的紅酒企業。我們能夠聽到的最響亮的名字是以奧克蘭為公司總部所在地的Montana,擁有像McDonald酒廠那樣的知名紅酒企業。其他支配紐西蘭紅酒市場的公司有Corbans(品牌:Stoenleigh,Longridge)和VillaMaria(品牌:Vidal,EskValley)。這兩家葡萄酒企業同樣是基於全國人口最多城市奧克蘭。這三個企業執掌著百分之五十的葡萄酒產業。而我們平時接觸的紐西蘭紅酒,多數也是系出這三家旗下。

從南島開始

雖然首府和大城市都在北島,而紐西蘭最出色的紅酒往往都來自南島。作為南島北部的延伸,Marlborough區是紐西蘭最大紅酒產區,如果你偏愛的SauvignonBlanc白蘇維翁的話,我想你一定會把此地作為紐西蘭紅酒的重地。擁有得天獨厚的優越的成熟條件加上成熟季中涼爽的夜晚能夠保持葡萄中自然的酸度成分,部分酒園還盛產優質的Riesling雷司令。這些使得此產區出產的白酒成為世界矚目的寵兒。

Marlborough之內,首選品牌是Isabel Estate, LeBrun, CloudyBay(其下的Pelorus系列是非常獨特的起泡酒),Hunter』s,Jackson Estate,Lawson』sDryHills和Montana。

其他來自南島的葡萄酒產區:像Nelson和Canterbury以及Waipara似乎都存在於Marlborough產區的陰影之下其葡萄酒品質都很難超越Marlborough的高度。更南部的地域中具有代表性的是CentralOtago。那裡出產的PinotNoir黑比諾在近年來在品質上呈現出不斷上升的趨勢,是我在選擇黑比諾時一直關注的產區。

首選是FeltonRoad,Carrick(來自Central Otago)。

北島

讓我們再把視線回到北島:我可以給你最大的線索就是「Wairarapa「,包括Martinborough這個分支區域。Martinborough是以優質的白葡萄酒取勝的產區,不過在區內我們仍然能找到一些非常優秀的Pinot Noir葡萄園。

在Wairarapa大區,首選是Ata Rangi,Martinborough酒園,以及Palliser(這些品牌都來自Martinborough)。 Hawke』sBay豪客斯灣在更遠的北方,氣候上則表現的更加溫婉親和,歷史上也出現過非常成功的紅葡萄和白葡萄。一些在那裡出產的葡萄酒被證明具有突出的品質和性格。Gisborne地區擁有眾多出產高質量白葡萄的酒園,而Waikato,Auckland奧克蘭和BayofPlenty的葡萄則在兼具紅葡萄和白葡萄的優良品種。如果我們向北走得更遠,Northland地區也種植葡萄,不過產量更少一些。

在這幾個地區當中,選擇是PeackockRidge(來自Waiheke島),Esk谷,Redmetal酒園的頂級Cuvées也曾經一度讓我驚嘆,MacDonald酒園,TeMata,Vidal,CJ Pask(以上的這些都是來自Hawke』sBay地區),CoopersCreek,Delegat』s,Deutz,Selaks(這些則都是來自Auckland奧克蘭的大牌)。

葡萄品種
紐西蘭最有名的是其獨特風格的長相思(Sauvignon Blanc)酒,特別是南島北端的萬寶龍(Marlborough)出產的這種葡萄酒,在世界上享有盛譽。許多其他白葡萄品種也在紐西蘭長勢良好,如莎當妮(Chardonnay)和雷司令(Riesling)、格烏茲萊妮(Gewürztraminer)、灰皮諾(Pinot Gris)和米勒(Müller-Thurgau)等果香濃郁的品種。

紐西蘭最著名的紅葡萄品種是黑皮諾(Pinot Noir),尤以產自馬丁堡(Martinborough)、霍克斯灣(Hawkes Bay)和中奧塔哥(Central Otago)的品質為佳。這些地區富含石灰岩成分的土壤和涼爽,乾燥,漫長的生長季節是多種勃艮地紅葡萄的理想種植地。而在較為溫暖的北島地區,尤其是霍克斯灣(Hawkes Bay),波爾多品種的紅葡萄如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和品麗珠(Cabernet Franc)都可釀造出一流的葡萄酒。

葡萄酒行業管理情況

紐西蘭葡萄酒協會(Wine Institute of New Zealand),於1975年由紐西蘭葡萄酒製造者發起成立,負責在海外市場推廣紐西蘭葡萄酒的官方組織。目前,該協會有500多名會員,按照銷售量分成大、中、小三組葡萄酒製造者,從中選出10名會員組成董事會。該協會從2000開始實施的五年計劃,主要致力於五個方面:立法環境、信息提供、研究、通過公共關系促銷和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提升紐西蘭葡萄酒的品牌形象。
紐西蘭葡萄種植者委員會(The New Zealand Grape Growers Council ),於1968年由紐西蘭葡萄種植者創立。目前,該會擁有600多名付費會員。董事會有10名成員,包括主席、副主席和地區代表,分別來自Gisborne, Marlborough, Hawkes Bay, 南島較小地區和北島較小地區。該委員會主要致力於收集、研究並提供有價值的信息給會員,並代表種植業主向政府在生物安全、教育、健康和衛生等方面提出意見。
紐西蘭葡萄酒可持續發展協會(Sustainable Winegrowing New Zealand),旨在促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該協會不僅關注農用化學品的使用問題,還關注對環境有長遠影響的如土壤健康、水資源的質量和物種多樣性等問題。可持續葡萄種植園項目10年前開始實施,目前已經有430多個會員,包括1.16萬公頃的種植面積,佔全國葡萄種植總面積的60%以上。
紐西蘭葡萄酒研究會(The Winegrowers Research Committee)是整個行業的組織。該研究會核對和分發行業資訊和統計資料,指導成員開發新的出口市場,不斷提高質量和價值含量,幫助促進整個行業的發展。研究會主要致力於四個方面的研究:葡萄園壽命、季節性問題、常規性研究和創新。
紐西蘭葡萄種植兼葡萄酒釀造者協會(New Zealand Winegrowers),成立於2002年3月,整合了紐西蘭葡萄種植委員會和紐西蘭葡萄酒協會,致力於為紐西蘭葡萄酒行業的整體利益和科研服務。

相關法案

1976年,通過葡萄酒製造者稅收法案;1981年,通過葡萄酒製造者法案,1989年,通過酒類銷售修正法案,允許在超市銷售酒類;1999年,再次修訂酒類銷售法案;2003年通過並開始實行酒類法案。
2003年酒類法案是一個現代、完整的行業法規,為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規章和標准。該法案的主要特點體現在其靈活性,使紐西蘭葡萄酒行業能適應瞬息萬變的國際社會。目前,該法案已經順利運行一年多,效果很好。

佳釀之選

最近的品評過程中發現了不少來自紐西蘭的優質紅酒,特別是2000年份的,確實令我印象深刻,在這個年份當中,多家廠牌的葡萄酒都出現了華美絢麗的巔峰佳作。當然從經濟的角度考慮,很多未陳年的酒仍然在我選酒的名單之內,事實上很多白蘇維翁無須陳年就能表現出其最佳的口感。紅酒方面,Central Otago地區的95、96年份的黑比諾堪稱經典。在之前的品評中,更陳年的Cabernet Sauvignon加本蘇維翁和Merlot梅洛卻沒有給我留下「優秀」的印象,但是這些經典品種的葡萄的在紐西蘭的總體水平正在逐年攀升,很期待在近期能喝到具有頂級結構的紐西蘭紅酒。

㈨ 紅酒文化和理念

紅酒文化和理念

紅酒文化和理念,紅酒文化已經歷經了千年,世事變遷,時間的年輪永不停止,以至於紅酒文化已經變成了世界性的文化,紅酒文化對世界意義已經越來越大,下面是紅酒文化和理念。

紅酒文化和理念1

紅酒知識之啟瓶

開瓶是一種優雅且有一定技巧的動作。一般應先將酒讓客人觀看,說出酒的產地和年份,讓客人直觀地看到酒的標簽。最常用的開瓶工具是一把帶木柄的螺旋鑽、杠桿式開瓶器及蝴蝶型開瓶器。開瓶時先用小刀從瓶口外凸處將封口割開,除去上端部分。接著對准中心將螺旋錐慢慢擰入軟木塞,然後扣緊瓶口,進而平穩地將把手緩緩拉起,將軟木塞拉出;

當木塞快脫離瓶口時,應將瓶塞輕輕拉出,讓客人看看軟木塞是否潮濕,若潮濕則證明該瓶酒採用了較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則,該瓶酒很可能會因保存不當而變質。客人還可以聞聞軟木塞有無異味,或進行試喝,以進一步確認酒的品質。在確定無誤後,才可以正式倒酒。

紅酒知識之斟酒技巧

倒酒時應先從主人的右方起依次給客人斟酒注意女士、長者優先。倒酒時應讓每位客人都能看到酒的標簽。酒杯總是放在客人的右邊,所以倒酒也是從客人右邊倒。葡萄酒斟入酒杯的1/3容量。

紅酒知識之佐餐搭配

葡萄酒的飲用順序會影響到對它們品質的品鑒。為了減少先品的酒對後品的酒造成干擾,將較清淡的酒安排在前面,味道略重、香甜濃郁的酒盡量留在後面。通常白葡萄酒會在紅葡萄酒之前,先干型酒後甜型酒,年份新酒在年份老酒前,酒精度高的酒在酒精低的酒之後。餐後酒則選用甜食酒、白蘭地及威士忌等酒。

葡萄酒知識培訓之搖晃

手握酒杯底托,不停地搖晃杯中酒使酒體掛於杯壁上。搖晃會使酒中的酯、醚和乙醛釋放出來,使氧氣與紅酒充分融合,最大程度地釋放出葡萄酒的獨特香氣,從而使品酒者根據酒的香氣來判斷酒的優劣和特色。從酒杯正側方的水平方向看,搖動酒杯,看酒從杯壁均勻流下時的速度。酒越黏稠,速度流得越慢,酒質越好。

紅酒知識之聞香

鼻子是我們試酒時最敏感的器官。實際上,鼻聞的氣息和口嘗的味道關系密切,口腔感覺會證實鼻聞的經歷。在沒有搖動酒的情況下聞酒,所感知的氣味為酒的「第一氣味」,也叫「前香」。聞酒前最好先呼吸一口室外的新鮮空氣,然後緊握杯腳,把杯子傾斜45度,鼻尖探入杯內聞酒的原始氣味,此刻細膩悅人、幽雅濃郁的香氣會撲鼻而至。

短促地輕聞幾下,不可長長地深吸,因為嗅覺容易鈍化,尤其是當你要評試幾種較淺嫩的紅酒時。自問是否喜歡這種氣味,是清淡?是清新?是酸或是甜?濃厚或甜膩?是強勁還是婉約?

紅酒知識之品嘗

品嘗葡萄酒前不要吃過甜的食物,否則會有酸、苦、澀之感。品酒是一件用味蕾去從事的事情。記住,讓酒布滿你口腔四周、舌頭兩側、舌背、舌尖,並延伸到喉頭底部。舌頭上的味蕾能分辨四種基本味道:

甜、咸、酸、苦。舌尖嘗甜味,舌兩旁邊沿嘗鹹味,舌上部兩旁嘗酸味,舌根嘗苦味。好酒應該有以下特性:香味濃淡適中,要夠豐富、夠復雜;酒味同樣要夠風富、夠復雜;回味要夠長;酒味及橡木味要平衡。以上四點是好酒的基本條件,缺一不可。

紅酒知識之回味

品嘗者可以安靜地體會奇妙的酒香、滋味和特性:協調、醇和、甘洌、細膩、豐滿、綿延、純正……真正的好酒醇美無瑕,令人回味無窮。品嘗佳釀後給人的感覺是奇妙而溫馨的。好的葡萄酒如同一部完美和諧的交響樂,其每個音符和音調都清晰可辨。上等的葡萄酒在葡萄酒世界中確實稱得上是一件輝煌的藝術珍品。

紅酒文化和理念2

紅酒傳奇

紅酒禮儀可謂十分繁瑣,但是紅酒的樂趣就體現在這一系列的繁瑣當中。要想真正體味到紅酒內在的品質和深刻的文化底蘊,要喝出它最好的味道,不講究紅酒禮儀,是無法品其妙味的。

一一起進入紅酒禮儀的世界吧!

紅酒有許多分類方式。以成品顏色來說,可分為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紅葡萄酒三類。其中紅葡萄酒又可細分為干紅葡萄酒、半干紅葡萄酒、半甜紅葡萄酒和甜紅葡萄酒,白葡萄酒則細分為干白葡萄酒、半干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

首先如何挑選一瓶好的紅酒

1、看產地。依據地理知識判斷當地葡萄品質是否良好,即:乾旱少雨、光照充足地區葡萄成熟好,無病害,農葯污染少。

2、看出廠日期。

3、看葡萄酒的壽命。按出廠日期算,五六年之內都屬於它的最佳飲用期。

4、看酒中是否有沉澱或異物。異物如果是軟木渣,則不影響飲用;沉澱物如果呈粒狀,瓶倒立沉澱迅速下降,且酒液仍透明,則多為酒石沉澱,亦不影響其飲用。如果酒體渾濁或者有絮狀物,則可能發生霉變,不宜選購。

5、看顏色。干白葡萄酒多為微黃帶綠,干紅葡萄酒也有深紅、寶石紅、磚紅等多種顏色。紅酒的色度隨紅酒的藏釀而變化;新酒通常為深紅色,藏釀酒杯邊處的顏色變淺,並帶有淡棕色。發暗失去光澤或酒體渾濁的干紅葡萄酒不宜選購。

6、根據自己的需求選酒,你可以根據不同場合、價位、口感偏好來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酒,這樣,你才能挑選到令自己滿意的葡萄酒按照這樣的方式選下來的酒一定比你看瓶子好看不好看、價格什麼樣的,名字什麼樣的這樣主觀感覺選到的酒要好得多。

在什麼樣的場所飲酒最佳

品酒的場所最好選在空氣清新、氣溫涼爽的房間。室溫以攝氏18-20度為佳,紅葡萄酒飲用溫度:淡雅的紅酒約在12度左右,酒精稍高的約在14-16度,口感豐厚的約在18度左右,但最高不應超過20度,因為溫度太高會讓酒快速氧化而揮發,使酒精味太濃,氣味變濁;而太冰又會使酒香味凍凝而不易散發,易出現酸味。

室內應避免有任何味道,香水味、香煙味、花香味,另外還需要具備白色的背景,最好採用白色的桌巾和餐巾,以便襯在酒杯的後面,觀察酒色,還有在選擇品酒場所的同時也要注意時間的安排。

理想的品酒時間是在飯前,此時,口腔相對清新,不會受其它食物的干擾。專業性的品酒活動,大多選在早上10點至12點之間舉辦,據說這個時段,人的味覺最靈敏。當然,這也會因人而異,如果葡萄酒會讓你昏昏欲睡,那在晚上品嘗會是一個更佳的選擇。

酒杯選取原則

葡萄酒杯類雖多,在選購時仍有共同的基本原則

1、無色透明

2、杯腹最好無裝飾,以便於觀賞葡萄酒的原色

3、材質不宜太厚,以免影響品嘗時的觸感

4、選用高腳杯子

喝前聞一聞

第一次先聞靜止狀態的酒,然後晃動酒杯,促使酒與空氣(尤其是空氣中的氧)接觸,以便酒的香氣釋放出來,再將杯子靠近鼻子前,再吸氣,聞一聞酒香,與第一次聞的感覺做比較,第一次的酒香比較直接和輕淡。

第二次聞的香味比較豐富、濃烈和復雜,酒香可分葡萄本身所發散出來的果香(不單只有葡萄的果香),發酵時所產生的味道以及好的葡萄酒成熟後轉變成的珍貴而復雜、豐富的酒香。

聞酒時,應探鼻入杯中,短促地輕聞幾下,不是長長的深吸,聞聞酒是否芳香,是否有清純的果香或氣味粗劣、閉塞、清淡、新鮮、酸的、甜的、濃郁、膩的、刺激、強烈或帶有羞澀感。

品酒

讓酒在口中打轉,或用舌頭上、下、前、後、左右快速攪動,這樣舌頭才能充分品嘗三種主要的味道:舌尖的甜味、兩側的酸味、舌根的苦味;整個口腔上顎、下顎充分與酒液接觸,去感覺酒的酸、甜、苦澀、濃淡、厚薄、均衡協調與否,然後才吞下體會余韻回味;

或頭往下傾一些,嘴張開成小"O"狀,此時口中的酒好像要流出來,然後用嘴吸氣,像是要把酒吸回去一樣,讓酒香擴散到整個口腔中,然後將酒緩緩咽下或吐出,這時,口中通常會留下一股余香,好的葡萄酒餘味可以持續15-20秒。

喝紅酒可以提高生活品位

品嘗一支和你年齡一樣大的紅葡萄酒,你一定不會那麼漫不經心,杯中握著的是幾十年以前人們的勞動,在那一瞬,難免有些感動。如果是一位好友,將其珍藏了多年捨不得動的那支年份甚高的紅葡萄酒拿來與你共享時,這份心意就足以讓人先醉。

在現在這個浮躁、快速、高壓的社會,你需要給自己留片天地。

品味紅酒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放慢生活節奏的方法。當身邊有樂器的演奏和美妙的歌手為您淺吟低唱,舒適的座椅環抱著您疲累的身體,何不給自己放一會兒假,讓杯中的馨香帶給你一片葡萄園的美麗。

喝紅酒是一種享受生活方式

當你慢慢搖杯,輕聞細嘗,駐足凝視一杯葡萄酒時,此刻,你的思想和感情會慢慢地漂浮起來,暢游在你想去的任何地方——你會覺得葡萄酒是一首浪漫的詩,在你的生命里輕柔地燃起。這就是品酒的樂趣。

紅酒文化和理念3

迷人的色彩,神秘的情思,柔和醇香的紅酒飽含了鮮活的生命原汁,蘊藏了深厚的歷史內涵。對於法國的葡萄酒文化,我聽法國友人擺起,說到法國紅酒文化肯定要先從法式熱吻說起,中世紀,喝葡萄酒是男人的特權。後來雖然允許女人喝葡萄酒,但女人喝酒依然是禁忌!據說丈夫外出回家後,為了確認妻子有木有喝酒,才有了跟妻子接吻的風俗。

——現在法國人喝酒,如果有女士在場的話,肯定要請女性先喝。現在很多美女喜歡喝葡萄酒,美容養顏的嘛,強烈推薦你喝法國翡馬葡萄酒。另外醫學界有個名詞叫做法蘭西奇跡,愛吃大魚大肉的法國人,心臟類疾病發病率和死亡率比其它西方國家低,專家認為這是法國人愛喝紅酒的緣故哦!

曾幾何時紅酒在國內造成一股新的飲酒文化,在市場上到處可見紅酒的蹤跡,而一般人對紅酒的了解、認知並不多,而往往飲用紅酒是採取乎干啦的方式,而這種方式讓有心學習品嘗人士亂了選擇。

在飲用紅酒之前不妨先了解有氣質的紅酒文化與紅酒歷史,潛移默化之間就了解紅酒的高貴之處。其實世界各地都有種植葡萄,所以世界各國也都有葡萄酒的生產。

年平均氣溫為攝氏10-20度的溫和氣候地區最適合栽種葡萄,而雨量豐、濕氣重的地方則有礙葡萄樹的生長,因此土壤排水良好也是栽種的條件之一。在眾多的紅酒中獨鍾法國紅酒的原因是,法國不但是全世界釀造最多種葡萄酒的.國家,也生產了無數聞名於世的高級葡萄酒。

一、 醒酒

由於紅酒被喻為有生命力的液體,是由於紅酒當中含有丹寧酸(Tannic Acid)的成分,丹寧酸跟空氣接觸之後所產生的變化是非常豐富的。

而要分辨一瓶酒的變化最好的方式是開瓶後第一次倒2杯,而先飲用一杯,另一杯則放置至最後才飲用,就能很清楚的感覺出來。每一瓶酒的變化時間並不一樣,也許在10分鍾、也許半個小時、也許在兩個小時後。如何去發覺酒的生命力就靠自己的感覺跟經驗了。

二、 過酒(Decenting)

過酒的方式,是將葡萄酒倒入醒酒瓶(Decenter)的動作稱為過酒,但過酒的目的到底何在?

其實有二,一是藉此將陳置多年的沉澱物去除。雖然喝下這些沉澱物並無任何大礙,但有損葡萄酒的風味,所以必須去除。

另一則是使年份較少的葡萄酒將其原始的風味,從沉睡中蘇醒過來。因為葡萄酒會因過酒的動作而有機會與空氣接觸,此時沉睡中的葡萄酒將立刻芳香四溢,味道也變的圓潤了。

三、 酒標

如何選擇一瓶好喝的紅酒,第一要件是口感要順,什麼樣的味道才較順口,看個人喜好,品嘗紅酒是一門高深學問,學會品酒需要長時間的研究及一層層的磨煉,不過學會認酒則是一件比較簡單的事。

如何認酒呢?先學看酒瓶上的標簽吧。葡萄酒的卷標又稱為etiquette(法文,意為許可證),如同人們的履歷表一樣。正如在懂得葡萄酒的人們之間,流傳著只要看了卷標,就知道它的味道了一般,卷標上確實透露著關於葡萄酒味道(特色)的訊息。卷標上的圖案有很多種,到底事在寫些什麼?

真想知道…、、一般卷標上通常會標示:葡萄收成的年份、葡萄酒的酒名(以產地或酒園名(Chateau)命名) 、生產國或生產地、庄園地名的名稱、生產者(造酒者)名、容量、酒精濃度…等。卷標依設計者的設計,有各種不同的樣式,所以數據所書寫的位置也不同。

㈩ 紐西蘭特色

黃金奇異果、紐西蘭三文魚、紐西蘭葡萄酒、綠玉、毛利木刻、羊毛或羊皮的製成品。
1、黃金奇異果是紐西蘭的新國寶,健康美味,富含各種維生素、膳食纖維和奇異酵素,營養密度更是高達蘋果的六倍,是集美味與營養與一身的水果。
2、麥盧卡蜂蜜,是紐西蘭獨有的特色蜂蜜,為國寶級制蜜首選,濃醇蜜香,質滑芳甘,氣蘊天成,風味迷人耐人尋味。
3、紐西蘭的三文魚聞名於世界,其新鮮程度,肉質的鮮美程度,營養價值都是無以倫比的。
4、紐西蘭葡萄酒有紅白兩種:白沙威濃葡萄酒(SauvignonBlanc)產於南島萬寶龍區,以香味豐富濃郁、雅緻清新聞名世界;紅酒則以紐西蘭的貝露娃(PinotNoir)較為出名。

紐西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季節與北半球相反。四季溫差不大,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9%,天然牧場或農場占國土面積的一半。廣袤的森林和牧場使紐西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紐西蘭水力資源豐富,全國80%的電力為水力發電。森林面積約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9%,生態環境非常好。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0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27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3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72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7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2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19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08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0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