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賽冠軍多少人
① 網球公開賽多少個
今年的男子公開賽應該有66站。印第安威爾斯 邁阿密,俗稱超九賽事,顧名思義就是有九站。也可以叫大師系列賽,現在一般叫1000分賽事。(其中多輪多/蒙特利爾交替舉辦)如果說1000分賽事是最豪華的賽事,那麼四大滿貫就是最神聖的賽事。區別很大。大滿貫一般是128人,1000分賽事是96人。大滿貫的獎金基本上是1000分賽事的2倍。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歷史。四大滿貫都有著超過100年的歷史,而1000分賽事最多不過幾十年。費德勒,納達爾的冠軍一定是由atp所管理的賽事,其他賽事一律不計算在內。
下面轉一些資料:
超九賽
除了四大滿貫, 最重要的網球賽事就是超九了(按時間順序):印第安那維爾斯,邁阿密,蒙地卡羅,羅馬,漢堡,蒙特利爾,辛辛那提,馬德里和巴黎.
翻出來一篇新浪的文章:大師杯前閑話「超九」賽事:一切為了大滿貫服務,覺得滿有道理
, 貼出來看看, 不過是03年寫的, 那時agassi還是非常棒的時候:)
除了四大滿貫,最重要的男子網球賽事就是「超九」,當然還有年終的大師杯。但無論對
球迷還是對球員,人們關注的焦點還是四大滿貫,超九賽事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為四大滿貫
服務。
澳網是每年年初最重要的比賽,由於是1月份,留給眾多高手的熱身時間並不長。這段
時間是以硬地賽事為主,澳網之後,ATP又安排了印第安那維爾斯和邁阿密兩站。
在這兩站比賽中,休伊特和阿加西相繼衛冕,不過意義不同。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印
第安那站是休伊特整年網球事業的一個安慰獎,如果沒有這個冠軍,休伊特一年的成績單
都是空白,這顯然與休伊特的實力不相符。
而阿加西的衛冕讓人看到了一個老者的力量。在澳網過後,這員老將又將「第五個大
滿貫」拿到手,這份榮耀和本事並不是誰都可以擁有的,即使球王桑普拉斯。邁阿密是對
阿加西澳網冠軍的又一個肯定。
接下來比賽進入到了紅土場,顯然這是為即將到來的法網提供熱身。在法網之前,費
雷羅就成為了最大的熱門,而在蒙地卡羅、羅馬和漢堡三站的表現將為人們提供一個晴雨
表。
果然,費雷羅在蒙地卡羅衛冕成功了,接下來在羅馬站費雷羅也進入了半決賽,然後
因傷退場。隨後,漢堡站掛起了免戰牌,顯然費雷羅在為法網積蓄力量。果然費雷羅在法
網勢如破竹,費雷羅表現出來的狀態無人能及,奪冠乃眾望所歸。
法網之後接下來就是溫網,不過ATP沒有安排任何一項大師賽為溫網熱身。這里有兩個
原因,一是和溫網比賽場地條件接近的草場很難尋找,另外一個是法網和溫網之間的間隔
太短。即使這樣,英國方面也有女王草地巡迴賽作為溫網的熱身。
費德勒在溫網之前就拿到了四個冠軍,而且是草地、紅土、室外和室內硬地各一,雖
然這裡面沒有大師賽的冠軍,但還是向人們展示了他的全面。另外,羅馬站的亞軍對費德
勒也是一個很好的熱身,畢竟,費德勒全年都在為溫網做著准備。
溫網過後又進入了硬地比賽。先是室外,顯然這是為美網熱身。
羅迪克在蒙特利爾和辛辛那提兩站中都取得了冠軍,向人們展示了他奪取美網的慾望
,最後人們也都認為羅迪克奪取美網是順理成章。
接下來超九賽事來到了馬德里和巴黎。兩站都是室內硬地,顯然這兩站是為年終的大
師杯做熱身。費雷羅在馬德里奪冠向人們證明了他在硬地上的實力,而且去年大師杯總決
賽費雷羅也進入到了決賽。亨曼是今年大師賽的異類,這和羅馬站的曼提拉很相似,但每
年都會有些異類出現,就像去年的阿根廷選手卡納斯。
超九就這樣結束了,但總是在四大滿貫的陰影中,即使年終的大師杯,即使它的獎金
超過四大滿貫。
國際網球四大公開賽簡稱四大滿貫,他們包括: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
法國網球公開賽
美國網球公開賽
一、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
簡介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由澳大利亞網球運動中心管理的,每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四大公開賽中最早開始的賽事,賽事安排在1-2月份。
歷史
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是四大公開賽中最遲創建的賽事。第一次比賽是在1905年墨爾本的威爾霍斯曼板球場舉行的。其中,男子比賽創建於1905年,女子比賽始於1922年,剛開始舉辦比賽是使用草地網球場,到1988年才改為硬地網球場。1968年,國際網球職業化後它被列為四大公開賽之一。在1972年,這項賽事為了吸引更多的觀眾,定在了澳大利亞的大城市墨爾本舉行。在創辦後的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公開賽的冠軍為本地人獲得。從二次大戰後的1946年起,到1978年,男、女單打冠軍多為澳大利亞選手獲得,而進入八十年代後,卻又沒有一位本地選手有幸獲此殊榮。隨著比賽規模的不斷擴大,知名度的不斷提高,比賽場地的設施需要隨之進行改進,碎片公園體育場也就應運而生。這個多動能的運動中心在1986年開始動工,1988年1月完工,並同年在此成功的舉辦了1988年福特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此後這個運動中心又進行了進一步的擴建,在1995年開始了比賽場地的二期工程,並在1997年的比賽中正式使用。1996年1月29日碎片公園體育場正式改名為墨爾本公園。
賽地介紹
賽場在澳大利亞的第二大城市墨爾本市網球中心。墨爾本公園的設施--中心球場:可收回屋頂,15021個座位;1號球場:6000個座位;2號球場:3000個座位;3號球場:2000個座位;4號球場:1100個座位;露天練習球場:19塊;室內練習球場:4塊。澳大利亞的墨爾本市,由於時值當地盛夏,氣候酷熱而使比賽場地溫度高達60攝氏度,球員體力消耗大,發揮不出水平,影響比賽的圓滿結束,這些問題如不能妥善解決,其公開賽的地位很難保住。由於是硬地網球場,所以打法全面的選手可以佔到一定的優勢。它不僅有利於底線抽擊,也適合發球上網,既適於打上旋球下旋球,也適合吊高球和放短球。
中心球場的名稱:羅德-拉沃爾 ROD LAVER
總獎金
澳大利亞公開賽的總獎金高達620萬美金。其中男單冠軍的獎金為36萬美元。這是它在四大公開賽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原因之一。
二、溫布爾登網球公開賽
簡介
該賽事於每年6月最後一周至7月初定期舉行,已經形成了傳統,參加資格是按前一年在各種重大比賽中獲勝的得分累計而確定的。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是由全英俱樂部和英國草地網球協會聯合舉辦了,但實際上全英俱樂部控制著比賽,包括每屆大賽的數百萬美元的門票收入。當今溫布爾登的比賽,觀眾可達30萬人以上,而觀看電視實況轉播的人則在5億以上。
歷史
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是現代網球史上最早的比賽,由全英俱樂部和英國草地網球協會於1877年創辦的。首次正式比賽在該俱樂部位於倫敦西南角的溫布爾登總部進行,名為全英草地網球錦標賽。首屆比賽定位在業余選手參加的比賽,而且只設男子單打項目,當時決賽的門票只售一個先令。一位來自哈羅公學的名叫斯班塞·高爾的學生在22名參賽者中獨占鰲頭,獲得挑戰杯(冠軍獎杯的名稱)。1884年,組委會首次設立了女子單打,姆德·沃特森戰勝了其他12位選手,成為溫布爾登歷史上第一個女單冠軍。同年,男子雙打也成為了正式比賽項目。1899年又增加了女子雙打和混合雙打。從1901年開始溫網才接受外國選手參賽,當時只限於英國自治領地的小國參加,1905年正式開放,美、法等國選手才跨海而來參加比賽。1922年進行了兩項改革,一是修建可容納1.5萬觀眾的中央球場,二是廢除了挑戰賽,從這一年起要取得冠軍,男子必須從第一輪打起,連勝7場比賽,女子必須連勝6場比賽。1968年國際網聯同意職業選手參加該項比賽,同時組織者還募集巨額獎金,吸引全世界一流好手參加,故競技水平逐年提高。凡奪得各個單項比賽第一名的,立即會成為世界知名人物。因此,比賽期間精英薈萃,好手雲集,爭奪十分激烈,它體現了網球技術的最高水平和發展趨勢。到2000年為止,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已舉辦了114屆,其中由於兩次世界大戰停賽10次,若從1877年開賽算起,至今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了。
賽地介紹
溫布爾登現在有18個草地,9個硬地和兩個室內球場,只有在每年5月中旬俱樂部舉行聚餐會是才會全部開放。主要球場叫做「中心球場」(Centre Court),是舉行決賽的地方。由於比賽過程中倫敦天氣的不可預知性,球場配有可折疊的屋頂,預計到2009年完工。一號球場在1997年經過一次大型重建,由比鄰中心球場的原址搬到了一個新的可容納更多觀眾的專用場地。原來的一號球場據說擁有獨特的氛圍,是許多選手的心愛之地,所以有很多人對其移址感到悲傷。一號球場通常舉辦一些非常重要的比賽,如單打的四分之一決賽,它還擁有一座外置的巨大屏幕,用來讓聚集在場外亨曼山上觀戰的球迷欣賞比賽。每年都有成千上萬的球迷在這塊山坡上為沖擊冠軍的本土球員加油助威,但是遺憾的是,1936年之來,英國的球員再沒有舉起過冠軍獎杯。
中心球場的名稱:溫布爾登中心球場
二號球場擁有「冠軍墳墓」的稱號,因為在此地進行比賽的種子選手通常被排名較低的對手所淘汰。曾經的受害者包括了安德烈·阿加西(Andre Agassi)、羅傑·費德勒(Roger Federer)和皮特·桑普拉斯(Pete Sampras),在2005年的第一輪還差點將蒂姆·亨曼(Tim Henman)拉下水。
總獎金
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獎金逐年提高,1984年男子單打冠軍獎金為10萬英鎊,女子單打冠軍為9萬英鎊。1985年男單冠軍為13萬英鎊。1987年男單冠軍獎金為15.5萬英鎊。1991年男單冠軍獲24萬英鎊,女單冠軍獲21.6萬英鎊,連第1輪遭淘汰選手也可獲得一筆獎金,男子3600英鎊,女子2790英鎊。高額獎金使溫布爾登網球錦標賽具有極強的吸引力,使這項錦賽活動百年不衰。
三、法國網球公開賽
法國網球公開賽始於1891年,開始時只有法國選手參加,直到1925年才允許外國球手參賽。從1928年起,法網每年5月底到6月初在巴黎西部布洛涅森林邊的羅蘭·加洛斯網球城舉行。比賽場地為紅色粘土場地,所以也被稱為紅土場地網球賽。這個網球城佔地8公頃,擁有正式比賽場地20個,其中四周帶有看台的大型比賽場3個,最大的中心球場設有近1.6萬個席位。75年來,法網已經接待觀眾累計達350多萬人。
四大滿貫中,法網毫無疑問是最有激情的一項,就像它火紅的場地一樣。由於是在慢速紅土上進行,耐心的相持、強烈的上旋球以及快速的奔跑被認為是在這里奪冠的主要武器,而且五盤三勝的比賽經常會延續數個小時,這對選手的體能和意志都是嚴峻的考驗。擅長紅土作戰的西班牙和南美選手在這里有著出色的戰績。不過由於場地的特殊性,很多在這里奪冠的名將終其一生都無法在其他三項大滿貫中有所斬獲,比如布魯格拉、穆斯特、庫爾騰、莫亞、科斯塔、張德培以及戈麥斯等尚未獲得其他的大滿貫。同時,像桑普拉斯、貝克爾和埃德博格以及「瑞士天王」費德勒這樣的球王級人物也是始終無法在巴黎捧得自己的獎杯。
中心球場的名稱:菲利浦·夏特利爾
法網獎金總額為1223.485萬歐元,2日比賽已進入第三天。門票價格根據不同場地和場次為8歐元到53歐元。
四、美國網球公開賽
美國網球公開賽始於1881年,每屆比賽均在每年的8月底至9月初在美國紐約城網球總會的國立網球中心舉行。從1997年起比賽在新落成的阿瑟·阿什網球中心進行。該中心佔地18.2公頃,擁有比賽場地33個,場地也是硬地球場,要想在比賽中取勝,運動員要有良好的體力。運動員每得一分都要花費比其它大滿貫賽更多的時間,也會出現更多的對打場面。
中心球場的名稱:阿瑟·阿什
美國網球公開賽是在四大網球公開賽中惟一保持男女同酬獎金制度的網球公開賽,今年賽事發放獎金將達1617.42萬美元(1美元約合1.18元)。門票價格為22元到92美元。
② 我國哪些運動員獲得奧運會的冠軍
我國獲得奧運會的冠軍運動員:鄧亞萍,李寧,王軍霞,孫楊,張繼科,馬龍。
1,鄧亞萍,1973年2月6日生於河南省鄭州市,原中國女子乒乓球隊運動員,奧運冠軍,乒乓球大滿貫得主,現為河南鄧亞萍體育產業投資基金創始人。
5歲時,鄧亞萍開始打乒乓球,1988年,正式進入國家隊。1989年,年僅16歲的鄧亞萍首次參加世乒賽就奪得女雙冠軍。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作為中國隊的絕對主力,奪得女子單、雙打兩枚金牌。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
鄧亞萍復制了四年前的奇跡,成為中國奧運歷史上第一個奪得四枚奧運金牌的人。 1998年9月,鄧亞萍正式宣布退役 。鄧亞萍在14年的運動生涯中,共拿到18個世界冠軍,
她在乒壇排名連續8年保持世界第一,是乒乓球史上排名「世界第一」時間最長的女運動員。2010年9月,鄧亞萍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即刻搜索總經理。
2,李寧,男,壯族,1963年3月10日出生於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興賓區南泗鄉,祖籍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曾祖父輩遷至廣西謀生,中國著名男子體操運動員、奧運冠軍,綽號「體操王子」。
李寧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院,獲得法學士學位及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
1982年12月22日,李寧在南斯拉夫薩格勒布舉行的第6屆世界盃體操比賽中,李寧一人奪得男子全部7枚金牌中的6枚,獲單杠、自由體操、跳馬、鞍馬、吊環和全能6項冠軍,創造了世界體操史上的神話,被譽為「體操王子」。
1984年獲第23屆洛杉磯奧運會男子體操單項比賽中奪得男子自由體操、鞍馬和吊環3項冠軍,一舉奪得三金兩銀一銅,接近中國代表團獎牌總數的1/5,成為該屆奧運會中獲獎牌最多的運動員。
3,王軍霞,1973年1月19日出生於吉林省蛟河市,原中國女子田徑隊隊員,奧運冠軍。1993年在世界田徑錦標賽上獲得10000米金牌,
同年在全運會上打破了女子3000米和10000米的世界紀錄。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獲得女子5000米金牌,成為中國首位獲奧運會長跑金牌的運動員,被譽為「東方神鹿」。
在2012年11月24日晚國際田聯名人堂百年慶典儀式上,王軍霞入選國際田聯名人堂,是中國乃至亞洲首位入選的田徑運動員。
2015年9月11日,王軍霞歸國並攜第三任先生李輝陽參加了一個電視訪談節目。節目里王軍霞抱怨了一些對第二段婚姻的不滿,稱前夫黃天文曾以「性侵兒子」為由威脅她,並指責前夫在美國期間對其進行經濟封鎖。
4,孫楊,1991年12月1日生於浙江杭州,中國國家游泳隊隊長,男子1500米自由泳世界紀錄保持者,男子400米自由泳奧運會紀錄保持者。2012年倫敦奧運會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冠軍;2016年裡約奧運會男子200米自由泳冠軍。
孫楊是世界泳壇歷史上唯一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男子400米自由泳、男子1500米自由泳的奧運會世錦賽大滿貫冠軍得主,史上唯一一位男子800米自由泳世錦賽三連冠,男子自由泳個人單項金牌數居世界第一。
孫楊是亞洲唯一一位男子200米自由泳奧運會及世錦賽金牌得主, 亞洲唯一一位獲得世錦賽MVP的游泳運動員。2015年,孫楊成為繼菲爾普斯之後歷史上第二位蟬聯世錦賽MVP的男子游泳運動員。
5,張繼科,1988年2月16日出生於山東省青島市,中國男子乒乓球隊運動員。他是乒壇歷史上第7位大滿貫選手,也是繼劉國梁、孔令輝後的中國男乒史上第3位大滿貫選手。
2000年,進入山東魯能乒乓球隊。2002年3月,進入國家二隊;10月,獲得首屆世界少年挑戰賽男子單打冠軍。2003年1月,進入國家一隊;9月,獲得世界青少年巡迴賽紐西蘭公開賽決賽冠軍。2004年10月,因違反隊規被退回省隊。
2006年11月,重回國家隊。2008年,在全國錦標賽中以全勝戰績為解放軍隊獲得男團冠軍。2009年,在世界盃團體賽上獲得首個世界冠軍。2011年,在鹿特丹世乒賽男子單打決賽中贏得職業生涯首個世乒賽男單冠軍。
2012年,獲得世界乒乓球團體錦標賽冠軍;8月,在倫敦奧運會中獲得男子單打冠軍,實現了世錦賽、世界盃、奧運會三項個人冠軍的大滿貫 。
③ 澳洲杯歷屆冠軍
歷屆大洋洲國家足球錦標賽年份屆次冠軍亞軍第三名19731紐西蘭隊塔希提隊新喀里多尼亞隊19802澳大利亞隊塔希提隊新喀里多尼亞隊19953澳大利亞隊 19984紐西蘭隊 20005澳大利亞隊 20026紐西蘭隊澳大利亞隊 20047澳大利亞隊索羅門群島隊紐西蘭隊
④ 林丹一共拿了多少個世界冠軍
迄今為止,林丹勇奪了20個世界冠軍。
林丹20個世界冠軍分別是:2008、2012年奧運冠軍,2006、2007、2009、2011、2013年世錦賽冠軍,2005、2006年世界盃冠軍,2005、2007、2009、2011、2015年蘇杯冠軍,2004、2006、2008、2010年、2012年、2018年湯杯冠軍,超級丹成為羽球歷史上擁有世界冠軍獎杯最多的球員。
此外,林丹職業生涯國際賽57個男單金牌歷史第一。林丹年僅19歲的時候就在2002年韓國公開賽贏得第一個冠軍頭銜,其後13年來一發不可收,拿金牌拿到手軟,奧運會、世錦賽、世界盃、亞運會、亞錦賽、總決賽這些金牌都是「必須的」,
而各種公開賽林丹也不放過,什麼韓國賽、全英賽、中國賽、日本賽、丹麥賽、法國賽、香港賽、德國賽、泰國賽、瑞士賽……都拿了個遍。要知道,林丹這57個冠軍都是男單冠軍,不包括團體賽的冠軍,完全靠一己之力締造了羽毛球歷史奇跡。
⑤ 谷愛凌從小到大拿過多少個冠軍都是什麼時候拿的
引言:谷愛凌作為中國國籍的美國人,雖然父親是美國人,但母親是中國人,她從出生就開始和奶奶生活在中國,而且也跟隨了母親的姓氏,很多網友都說谷愛凌的經歷就像爽文女主全家都是高學歷,那你知道谷愛凌從小到大一共拿過多少個冠軍嗎?都是在哪些比賽上拿的?
三、谷愛凌的冠軍都是在哪些比賽拿的?
谷愛凌從小到大,在各個比賽中一共拿下將近20個冠軍,可以看出她在滑雪的項目上是多麼的優秀也是多麼的有天賦,在2020年洛桑冬季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滑雪U型池自由式滑雪大跳台獲得冠軍,同年,獲得2019到20賽季世界盃,加拿大卡爾加里站U型場地冠軍潑面障礙技巧冠軍後來又榮獲國際雪聯2019到2020賽季最佳時刻的殊榮,還榮登2020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榜,後來,首次征戰世錦賽時,就獲得了兩個金牌,一個銅牌,在自由式滑雪世界盃阿斯本站U型池決賽時,因為受傷而退出比賽,結束了本賽季的爭奪。
⑥ 2016年紐西蘭羽毛球賽中國球員有冠軍嗎
北京時間3月27日消息,2016年世界羽聯黃金大獎賽紐西蘭公開賽落幕,中國隊拿到一項冠軍。小將黃宇翔在男單決賽中2比0獲勝奪得冠軍,鄭思維/李茵暉在混雙決賽揮霍局點,他們遺憾落敗屈居亞軍。韓國隊拿到女單和男雙兩項冠軍。
⑦ 紐西蘭高爾夫球手邁克-亨德瑞(Michael Hendry)的個人簡介及主要戰績
邁克爾·亨德利 (Michael Hendry),1979年10月15日出生於紐西蘭的奧克蘭,是紐西蘭排名第一高爾夫球手。12歲已經接觸高爾夫球這項運動,但在成為職業高爾夫球員之前,他曾經是一名板球球員,並曾代表紐西蘭出賽青年板球世界盃(Under 19
Cricket World Cup)。因一次比賽導致肩膀受傷,令他難以再參加板球比賽。2005年,
他放棄了板球,轉而成為了一名職業高爾夫球球手。曾經贏得2012年及2013年紐西蘭PGA高爾夫球賽冠軍。於2013年3月正式成為ONEPURE億純紐西蘭天然礦泉水的品牌代言人。
主要戰績:
2013斐濟 Starwood Classic 高爾夫球賽- 第一
2013鳥島高爾夫球公開賽, Charles 巡迴賽 - 第一
2013紐西蘭職業高爾夫球賽 - 第一2012 紐西蘭航空 Koru Club斐濟高爾夫球賽-第一
2012 斐濟Natadola Pro Am高爾夫球賽 - 第一
2012 斐濟Starwood Classic高爾夫球賽- 第一
2012 紐西蘭 PGA 職業高爾夫球賽 - 第一
2011 紐西蘭 Mt Manganui Pro Am高爾夫球賽- 第一
2010 印尼高爾夫球公開賽- 第一
2010 斐濟高爾夫球公開賽, 太平洋島巡迴賽 -第一
2010 紐西蘭鳥島Pro Am高爾夫球公開賽, Charles 巡迴賽-第一
2010 紐西蘭 Mt Manganui Pro Am 高爾夫球賽, Charles 巡迴賽- 第一
2010 紐西蘭陶朗加 Pro Am 高爾夫球賽, Charles巡迴賽- 第一
⑧ 第28屆奧運會上,哪些人獲得了冠軍
第28屆奧運會在希臘雅典舉行。奧運會期間共進行了28個大項,301個小項的爭奪,最終產生了301枚金牌。
田徑(47枚金牌)
男子
110米欄,劉翔(中國),12秒91
鉛球,比洛諾格(烏克蘭),21.16米
20公里競走,布魯內蒂(義大利),1小時19分39秒
10000米,貝克勒(衣索比亞),27分05秒10
4×100米接力,英國隊,38秒07
跳高,霍爾姆(瑞典),2米36
三級跳遠,奧爾森(瑞典),17米79
標槍,索基爾德森(挪威),86米50
鏈球,室伏廣治(日本),82米91
100米,加特林(美國),9秒85
200米,克勞福德(美國),19秒79
400米,傑·沃瑞爾納(美國),44秒00
400米欄,桑切斯(多明尼加),47秒63
800米,博爾扎科夫斯基(俄羅斯),1分44秒45
3000米障礙賽,凱姆博伊(肯亞),8分05秒81
4×400米接力,美國隊,2分55秒91
十項全能,塞布勒(捷克),8893分
1500米,奎羅伊(摩洛哥),3分34秒18
5000米,奎羅伊(摩洛哥),13分14秒39
鐵人三項,卡特(紐西蘭),1小時51分07秒
跳遠,菲利普斯(美國),8米59
撐竿跳高,蒂莫西(美國),5米95
馬拉松,巴爾迪尼(義大利)
50公里競走,科爾澤尼奧夫斯基(波蘭),3小時38分46秒
鐵餅,阿萊克納(立陶宛),69米89
女子
10000米,邢慧娜(中國),30分24秒37
100米欄,海耶斯(美國),12秒37
100米,內斯特連科(白俄羅斯),10秒93
200米,坎貝爾(牙買加),22秒06
400米,威廉姆斯(巴哈馬),49秒42
400米欄,哈爾基亞(希臘),52秒82
800米,瓦里納(美國),44秒00
鉛球,庫姆巴(古巴),19.59米
7項全能,克魯夫特(瑞典),6952分
鐵餅,薩多娃(俄羅斯),67米02
馬拉松,野口瑞希(日本),2小時26分20秒
撐竿跳高,伊辛巴耶娃(俄羅斯),4米91
鐵人三項,阿倫(奧地利),2小時4分43秒
鏈球,庫岑科娃(俄羅斯),75米02
跳遠,萊貝德娃(俄羅斯),7米07
三級跳遠,姆邦哥·埃托內(喀麥隆),15米30
跳高,斯雷薩倫科(俄羅斯),2米06
標槍,梅內德茲(古巴),71米53
4×100米接力,牙買加隊,41秒73
4×400米接力,美國隊,3分19秒01
1500米,霍爾姆斯(英國),3分57秒90
20公里競走,特索米勒卡(希臘),1小時29分12秒
游泳(44枚金牌)
男子
4×200米自由泳接力,美國隊,7分07秒23
4×100米自由泳接力,南非隊,3分13秒17
4×100米混合泳接力,美國隊,3分30秒68
1500米自由泳,哈克特(澳大利亞),14分43秒40
400米個人混合泳,菲爾普斯(美國),4分08秒26
400米個人自由泳,索普(澳大利亞),3分43秒10
200米自由泳,索普(澳大利亞),1分44秒71
200米個人混合泳,菲爾普斯(美國),1分57秒14
200米蝶泳,菲爾普斯(美國),1分54秒04
200米蛙泳,北島康介(日本),2分09秒44
200米仰泳,佩爾索爾(美國),1分54秒95
100米蛙泳,北島康介(日本),1分00秒08
100米仰泳,佩爾索爾(美國),54秒04
100米自由泳,霍根班德(荷蘭),48秒17
100米蝶泳,菲爾普斯(美國),51秒25
50米自由泳,霍爾(美國),21秒93
女子
4×100米自由泳接力,澳大利亞隊,3分35秒94
4×100米混合泳接力,澳大利亞隊,3分57秒32
4×200米自由泳接力,美國隊,7分53秒42
800米自由泳,柴田亞衣(日本),8分24秒54
400米混合泳,科洛奇科娃(烏克蘭),4分34秒83
400米自由泳,曼納多(法國),4分05秒34
200米自由泳,波泰克(羅馬尼亞),1分58秒03
200米個人混合泳,科洛奇科娃(烏克蘭),2分11秒14
200米蝶泳,傑德扎齊克(波蘭),2分06秒05
200米蛙泳,比爾德(美國),2分23秒37
200米仰泳,考文垂(辛巴威),2分09秒19
100米仰泳,庫格林(美國),1分00秒37
100米蛙泳,羅雪娟(中國),1分06秒64
100米蝶泳,托馬斯(澳大利亞),57秒72
100米自由泳,亨利(澳大利亞),53秒84
50米自由泳,德布魯因(荷蘭),24秒58
跳水
男子
單人10米跳台,胡佳(中國),748.08分
雙人10米跳台,田亮/楊景輝(中國),383.88分
單人3米跳板,彭勃(中國),787.38分
雙人3米跳板,斯拉尼迪斯/比米斯(希臘),353.34分
女子
單人10米跳台,切特勒(澳大利亞),590.31分
單人3米跳板,郭晶晶(中國),633.15分
雙人3米跳板,郭晶晶/吳敏霞(中國),336.90分
雙人10米跳台,勞麗詩/李婷(中國),352.14分
花樣游泳
雙人,達維多娃/葉爾馬科娃(俄羅斯),99.334分
集體,俄羅斯隊,99.501分
水球
女子水球,義大利隊
男子水球,匈牙利隊
射擊(17枚金牌)
男子
10米氣手槍,王義夫(中國),690.0環
10米氣步槍,朱啟南(中國),702.7環
飛碟多向,阿里波夫(俄羅斯),149中
50米手槍慢射,內斯特魯耶夫(俄羅斯),663.3環
飛碟雙多向,阿爾馬克托姆(阿聯酋),189中
10米移動靶,庫澤爾(德國),682.4環
50米步槍卧射,埃蒙斯(美國),703.3環
25米手槍速射,舒曼(德國),694.9環
50米步槍3×40,賈占波(中國),1264.5環
飛碟雙向,貝涅利(義大利),149中
女子
10米氣步槍,杜麗(中國),502.0環
10米氣手槍,克斯特夫奇(烏克蘭),483.3環
飛碟多向,巴羅奇(澳大利亞),88中
飛碟雙多向,洛德(美國),146中
25米運動手槍,格羅德娃(保加力亞),688.2環
飛碟雙向,伊加里(匈牙利),97中
50米步槍3×20,加爾金娜(俄羅斯),688.4環
射箭(4枚金牌)
男子個人,加里亞佐(義大利)
女子個人,朴成賢(韓國)
女子團體,韓國
男子團體,韓國
體操(18枚金牌)
男子
團體,日本隊,173.821分
個人全能,哈姆(美國),57.823分
單杠,卡西納(義大利),9.812分
雙杠,岡查羅夫(烏克蘭),9.787分
自由體操,舒菲爾特(加拿大),9.787分
鞍馬,滕海濱(中國),9.837分
吊環,塔姆帕科斯(希臘),9.862分
跳馬,德菲爾(西班牙),9.737分
女子
團體,羅馬尼亞隊
自由體操,波諾爾(羅馬尼亞),9.750分
個人全能,帕特森(美國),38.387分
跳馬,羅蘇(羅馬尼亞),9.656分
高低杠,勒佩內奇(法國),9.687分
平衡木,波諾爾(羅馬尼亞),9.787分
藝術體操
個人全能,卡巴耶娃(俄羅斯)
集體全能,俄羅斯隊,51.100分
蹦床
女子個人,多格納茲(德國),39.60分
男子個人,尼基汀(烏克蘭),41.50分
自行車(18枚金牌)
場地
男子
1公里計時賽,霍伊(英國),1分0秒711
個人追逐賽,維金斯(英國),4分16秒304
團體爭先賽,德國隊
團體追逐賽,澳大利亞隊
計分賽,伊格納耶夫(俄羅斯),93分
個人爭先賽,拜雷(澳大利亞)
麥迪遜賽,布朗/奧格雷迪(澳大利亞),22分
凱林賽,拜雷(澳大利亞),10.601
女子
500米計時賽,米爾斯(澳大利亞),33秒952
個人追逐賽,烏爾默(紐西蘭),3分24秒537
爭先賽,姆恩澤爾(加拿大)
計分賽,斯魯薩列娃(俄羅斯),20分
山地
男子越野賽,阿布薩隆(法國),2小時15分03秒
女子越野賽,達赫爾(挪威),1小時56分51秒
公路
男子大組賽,貝蒂尼(義大利),5小時41分44秒
男子個人計時賽,漢密爾頓(美國),57分31秒74
女子大組賽,卡里甘(澳大利亞),3小時24分24秒
女子個人計時賽,澤拉爾德(荷蘭),31分11秒53
舉重(15枚金牌)
男子
56公斤級,穆特魯(土耳其),295.0公斤
62公斤級,石智勇(中國),325.0公斤
69公斤級,張國政(中國),347.5公斤
77公斤級,薩吉爾(土耳其),375.0公斤
85公斤級,阿桑尼德澤(喬治亞),382.5公斤
94公斤級, 多布列夫(保加利亞),407.5公斤
105公斤級,貝雷斯托夫(俄羅斯),425.0公斤
105公斤以上級,拉扎扎德(伊朗),472.5公斤
女子
48公斤級,泰蘭(土耳其),210.0公斤
53公斤級,波爾薩克(泰國),222.5公斤
58公斤級,陳艷青(中國),237.5公斤
63公斤級,斯卡昆(烏克蘭),242.5公斤
69公斤級,劉春紅(中國),275.0公斤
75公斤級,松蘇克(泰國),272.5公斤
75公斤以上級,唐功紅(中國),305.0公斤
柔道(14枚金牌)
男子
60公斤以下級,野村忠宏(日本)
66公斤以下級,內柴正人(日本)
73公斤以下級,李元熹(韓國)
81公斤以下級,伊里亞迪斯(希臘)
90公斤以下級,茲維亞達烏里(喬治亞)
100公斤以下級,馬卡勞(白俄羅斯)
100公斤以上級,鈴木桂治(日本)
女子
48公斤以下級,谷亮子(日本)
52公斤以下級,冼東妹(中國)
57公斤以下級,博尼什(德國)
63公斤以下級,谷本步實(日本)
70公斤級以下級,上野雅恵(日本)
78公斤級以下級,阿武教子(日本)
78公斤以上級,冢田真希(日本)
摔跤(18枚金牌)
男子
古典式55公斤級,馬約羅斯(俄羅斯)
古典式60公斤級,鄭智鉉(韓國)
古典式66公斤級,曼蘇洛夫(阿賽拜疆)
古典式74公斤級,多克特里什維利(烏茲別克)
古典式84公斤級,米西恩(俄羅斯)
古典式96公斤級,伊卜拉辛(埃及)
古典式120公斤級,巴羅耶夫(俄羅斯)
自由式55公斤級,巴蒂羅夫(俄羅斯)
自由式60公斤級,奎因塔納(古巴)
自由式66公斤級,特德耶夫(烏克蘭)
自由式74公斤級,薩蒂耶夫(俄羅斯)
自由式84公斤級,桑德森(美國)
自由式96公斤級,加特薩洛夫(俄羅斯)
自由式120公斤級,泰馬佐夫(烏茲別克)
女子
48公斤級,梅爾尼克(烏克蘭)
55公斤級,吉田沙保里(日本)
63公斤級,伊調馨(日本)
72公斤級,王旭(中國)
拳擊(11枚金牌)
48公斤級,巴特勒米(古巴)
51公斤級,甘姆博阿(古巴)
54公斤級,雷貢杜克斯(古巴)
57公斤級,蒂切琴科(俄羅斯)
60公斤級,金德蘭-梅薩(古巴)
64公斤級,曼努斯(泰國)
69公斤級,阿特亞耶夫(哈薩克)
75公斤級,蓋達貝科夫(俄羅斯)
81公斤級,瓦德(美國)
91公斤級,索利斯(古巴)
91公斤以上級,波維特金(俄羅斯)
跆拳道(8枚金牌)
男子
58公斤以下級,朱木炎(中國台北)
80公斤以上級,文大成(韓國)
68公斤以下級,波尼克哈爾(伊朗)
80公斤以下級,洛佩茲(美國)
女子
49公斤以下級,陳詩欣(中國台北)
67公斤以上級,陳中(中國)
67公斤級以下級,羅微(中國)
57公斤級以下級,張枝媛(韓國)
擊劍(10枚金牌)
男子
重劍個人,費舍爾(瑞士)
佩劍個人,蒙塔納(義大利)
花劍個人,古亞特(法國)
佩劍團體,法國隊
花劍團體,義大利隊
重劍團體,法國隊
女子
重劍個人,納吉(匈牙利)
佩劍個人,薩格尼斯(美國)
花劍個人,維扎利(義大利)
重劍團體,俄羅斯隊
皮劃艇(16枚金牌)
男子
激流迴旋男子單人劃艇,埃斯坦奎特(法國),189.16
激流迴旋男子雙人劃艇,霍奇舒納爾兄弟(斯洛伐克)
激流迴旋男子單人皮艇,佩斯切爾(法國)單人劃艇500米,迪特梅爾(德國),1分46秒383
單人皮艇1000米,拉爾森(挪威),3分25秒897
單人劃艇1000米,卡爾·戴維(西班牙),3分46秒201
雙人皮艇1000米,奧斯卡森/尼爾森(瑞典),3分18秒420
雙人劃艇1000米,席勒/維倫澤克(德國),3分41秒802
四人皮艇1000米,匈牙利隊,2分56秒919
單人皮艇500米,娜·哈尼克(加拿大),1分37秒919
雙人皮艇500米,勞赫/維斯克伊特(德國),1分27秒040
雙人劃艇500米,孟關良/楊文軍(中國),1分40秒278
女子
雙人皮艇500米,科瓦克斯/詹尼克斯(匈牙利),1分38秒101
單人皮艇500米,詹尼克斯(匈牙利),1分47秒741
四人皮艇500米,德國隊,1分34秒340
激流迴旋單人皮艇,卡里斯卡(斯洛伐克),210.03
賽艇(14枚金牌)
男子
單人雙槳,奧拉夫·圖弗特(挪威),6分49秒30
雙人單槳,吉恩/湯姆金斯(澳大利亞),6分30秒76
雙人雙槳,賽巴斯蒂安-威勒登特/安德恩·哈蒂(法國),6分29秒18
輕量級雙人雙槳,庫查爾斯基/塞茲(波蘭),6分20秒93
四人雙槳,弗得羅弗特斯弗/克拉弗特索弗/斯維爾里恩/斯皮尼弗(俄羅斯),5分56秒85
八人艇,美國隊,5分42秒44
輕量級四人艇,克里斯坦森/埃爾伯特/莫爾維格/艾伯森(丹麥),6分01秒39
四人艇,威廉姆斯/克拉克內爾/庫德/平森特(英國),6分06秒98
女子
單人雙槳,斯托姆波羅斯基(德國),7分18秒12
雙人單槳,達米安/蘇薩努(羅馬尼亞),7分06秒55
雙人雙槳,喬·埃弗斯·斯文德爾/卡·埃弗斯·斯文德爾(紐西蘭),7分01秒79
輕量級雙人雙槳,布爾西亞/阿魯佩(羅馬尼亞),6分56秒05
四人雙槳,伯隆/艾維斯/魯澤/艾爾(德國),6分29秒29
八人艇,羅馬尼亞隊,6分17秒70
帆船(11枚金牌)
帆船帆板男子芬蘭人級,艾恩斯利(英國),38.0分
帆船帆板男子470級,弗爾斯特/伯恩哈姆(美國),71.0分
帆船帆板男子米斯特拉級,弗里德曼(以色列),42.0分
帆船帆板男子索林級,格拉埃爾/費雷拉(巴西),42.0分
帆船帆板男子49人級,馬丁內茲/費爾南德茲(西班牙),67.0分
帆船帆板男子激光級,謝特(巴西),55.0分
帆船帆板女子470級,貝卡托羅/特索爾法(希臘),38.0分
帆船帆板女子索林級,羅伯特森/韋伯/艾爾頓(英國),39.0分
帆船帆板女子歐洲級,桑德比(挪威),47.0分
帆船帆板女子米斯特拉級,弗·梅里(法國),31.0分
帆船帆板龍卷風型,哈加拉/斯泰納切(奧地利),34.0分
馬術(6枚金牌)
團體賽,德國隊
個人賽,霍伊(德國)
盛裝舞步團體賽,德國隊,
障礙賽團體賽,德國隊
盛裝舞步個人賽,格倫斯文/「鹽販」(馬名)(荷蘭),
障礙賽個人賽,奧康納(愛爾蘭)
現代五項(2枚金牌)
男子,莫伊謝夫(俄羅斯),5480分
女子,沃羅斯(匈牙利),5448分
鐵人三項(2枚金牌)
男子,卡特(紐西蘭),1小時51分07秒
女子,阿倫(奧地利), 2小時4分43秒
籃球(2枚金牌)
女籃,美國隊
男籃,阿根廷隊
排球(4枚金牌)
男子沙灘排球,里卡多/埃曼紐爾(巴西)
女子沙灘排球, 沃爾什/梅(美國)
男子排球,巴西
女子排球,中國
足球(2枚金牌)
女足,美國隊
男足,阿根廷隊
手球(2枚金牌)
女子,丹麥隊
男子,克羅埃西亞隊
壘球(1枚金牌)
美國隊
棒球(1枚金牌)
古巴隊
曲棍球(2枚金牌)
女子,德國隊
男子,澳大利亞隊
乒乓球(4枚金牌)
男子單打,柳承敏(韓國)
男子雙打,馬琳/陳杞(造字王字旁的)(中國)
女子單打,張怡寧(中國)
女子雙打,王楠/張怡寧(中國)
羽毛球(5枚金牌)
男子單打,陶菲克(印度尼西亞)
男子雙打,金東文/河泰權(韓國)
女子單打,張寧(中國)
女子雙打,楊維/張潔雯(中國)
混合雙打,張軍/高凌(中國)
網球(4枚金牌)
男子單打,馬蘇(智利)
男子雙打,馬蘇/岡薩雷斯(智利)
女子單打,海寧(比利時)
女子雙打,李婷/孫甜甜(中國)
⑨ 紐西蘭男子國家籃球隊現在世界排名第幾
根據國際籃聯最新的世界排名,紐西蘭男籃位列第13位。
紐西蘭男籃近幾年才剛剛崛起,正因為如此他們還沒有在國際籃壇贏得足夠的尊重。但是在大洋洲,紐西蘭男籃足以與澳大利亞國家籃球隊叫板。事實上在1978年之後,紐西蘭男籃逢澳大利亞男籃必輸。不過在2001年大洋洲錦標賽上,紐西蘭男籃兩勝澳大利亞男籃贏得冠軍,這幫助紐西蘭男籃成功入圍2002年印第安納波利斯世界籃球錦標賽,這也是紐西蘭男籃自從1986年之後首次現身國際一級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