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羊駝是什麼
『壹』 羊駝是一種什麼樣的動物
羊駝(V.pacos)為偶蹄目、駱駝科、美洲駝屬動物,別名也叫美洲駝、無峰駝。
羊駝的外表看起來是很有趣的。他們主要通過身體擺姿勢和一個柔和的哼唱聲音進行交流。大羊駝的重量典型範圍在大小從大約100~200kg,但是羊駝是大約70~90kg。外形有點像綿羊,一般棲息於海拔4000米的高原。每群十餘只或數十隻,由1隻健壯的雄駝率領。以高山棘刺植物為食。羊駝的毛比羊毛長,光亮而富有彈性,可製成高級的毛織物。
世界現有約300萬只左右,約90%以上生活在南美洲的秘魯及智利的高原上,其餘分布於澳洲的維多利亞州以及新南威爾士州。2002年5月,我國首次從澳大利亞引進23隻羊駝,此後進行純種繁育,擴大種群,填補了我國羊駝養殖業的空白。
【羊駝種類】
1、蘇利羊駝
蘇利羊駝因其獨特的毛纖維特性,在羊駝中顯得出類拔萃。
2、華卡約羊駝
華卡約羊駝是世界上主要的羊駝品種,占羊駝總量的90%以上,在紐西蘭蘇利羊駝只有3%,而97%的都是華卡約羊駝,全世界華卡約總量達94%。
【羊駝性情溫馴,伶俐而通人性,易於飼養】
羊駝生性潔凈,具有定點排糞的生活習性,只在固定地點排糞。羊駝性情溫順,伶俐而通人性,經常處於安靜狀態,不會想方設法逃脫。所以,羊駝易於飼養管理,放牧和圈養方式都可以。
『貳』 羊駝是哪裡的特產。
羊駝原產於亞馬遜河上游海拔3000米-6500米的安第斯山脈的秘魯中部,曾廣泛分布於南美大陸。
羊駝最早起源地在北美洲,南美洲安第斯山區典型的動物,主要分布於秘魯、玻利維亞和厄瓜多等地。秘魯有羊駝300多萬只,佔全世界總數的70%~80%,但限制出口。智利每年只允許出口300隻。除野生種外,還有相當數量的馴良種,主要引進和分布於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
羊駝的祖先為原始蹄類動物,是原駝和小羊駝的雜交的後代,被人工馴養超過6000年。它們是安地斯文明的整體的一部分,也是其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體現,羊駝被用於提供食物、燃料、衣物和運輸畜力。
(2)紐西蘭羊駝是什麼擴展閱讀:
羊駝的特性:
一、羊駝的外形有些地方像羊,而有一些地方又像駱駝,而性格方面,它們性情溫馴,這點也和羊很像。
1、羊駝的頭和駱駝很像,它們脖頸細長,這點也和駱駝相似。和駱駝一樣,羊駝的胃裡也有水囊,可以好幾天都不喝水。另外,羊駝走路的姿勢也駱駝也差不多。
2、羊駝的外形像綿羊,臉細長,耳朵尖長,眼睛又大又圓,羊駝的尾巴短小,足趾分開,和羊很像。
二、羊駝和駱駝又有些不一樣的地方,羊駝的體型比駱駝小,四條腿也比駱駝細小,足趾比駱駝分開,而且沒有駝峰。
1、羊駝和羊也有不同之處,羊駝體型比羊大,羊駝毛比羊毛長;
2、羊駝屬於駱駝科動物,胃裡有水囊,而羊沒有水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羊駝
『叄』 羊駝是什麼
羊駝
英文名:Alpaca
學 名:Lama pacos
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駱駝科 Camelidae
屬: 小羊駝屬 Vicugna
種: 羊駝 V. pacos
生物學特徵
羊駝原產於南美洲的海拔3000-4800米的安第斯山。屬駱駝科,無駝峰,有彈性很好的肉趾,耳稍尖長、直立,貌似羊,故稱為羊駝。其壽命長達20-25歲。公羊駝體高1米,體重達70公斤(母羊駝略小)。母羊駝無發性周期,通過交配而誘發排卵,妊娠期為11.5個月,一年只產1胎,單羔。 羊駝性情溫馴,伶俐而通人性,適於圈養。採食量不大,耐粗飼,以草為主。羊駝適應性較強。
保護狀況
偶蹄目駱駝科無峰駝(羊駝)屬的1種。 別名美洲駝、無峰駝。體型頗似高大的綿羊;頸長而粗;頭較小,耳直立;體背平直,尾部翹起,四肢細長;被毛長達60~80厘米,呈純白,淺灰、棕黃、黑褐,純黑等22不同色型;雄性略大於雌性。產於南美的秘魯和智利的高原山區。 當今羊駝大國秘魯已立法禁止羊駝的出口,因此智利、玻利維亞進而成為南美洲羊駝出口的主要國家。但是由於南美洲的羊駝幾乎完全處入原始放養,自然繁育,並由於國際市場對羊駝製品的 高需求量,南美洲原產地的羊駝品種的總體質量已明顯下降。 南美洲以外的羊駝產業是以品種提純繁育為主要目的和經營手段。現在南美洲以外的羊駝主要分布在美國、澳洲和紐西蘭。經過這些國家近二十年科學繁育,系統優化,這些國家的羊駝品質已明顯優於南美洲自然繁育的羊駝。
起源
羊駝是原駝和小羊駝的雜交的後代,被人工馴養超過6000年。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印加帝國早期,羊駝和他們的表親大羊駝是在歐洲人發現美洲大陸之前在南美洲僅有的被馴化的家畜。他們是安地斯文明的整體的一部分和也是其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體現,羊駝被用於提供食物、燃料、衣物和運輸畜力。在西班牙佔領印加後,許多羊駝、大羊駝和印第安人一樣死亡了。但在不合適人類居住條件的阿爾蒂普拉諾高原(Altiplano),這個物種倖存了下來。 如今這些動物數量超過了三百萬,但在南美洲境外,這個數量是非常小的(約4萬)。 羊駝非常聰明,是高度群居的動物,容易飼養和照看。羊駝的外表看起來是很有趣的。他們主要通過身體擺姿勢和一個柔和的哼唱聲音進行交流。大羊駝的重量典型範圍在大小從大約100-200kg,但是羊駝是大約70-90kg。
經濟價值
羊駝毛以其質量與色澤獨一無二的特點而聞名於世.其韌性為綿羊毛的兩倍,無毛脂,雜質少,凈絨率達90%.用羊駝毛製成的時裝,輕盈柔軟,穿著舒適,垂感好,不起皺,不變型,深受歐美、日本消費者的青睞。 羊駝的皮毛可作為羊毛的更高檔替代品。在20-21世紀之交,羊駝毛紡織品在國際市場上走俏。 每隻羊駝一年可產絨毛3-5公斤,一年剪毛1次。絨毛售價每公斤64-256美元。種羊駝每頭身價高達3萬美元。目前國際市場對羊駝毛的需求量增加。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羊駝毛消費國,其進口數額已超過傳統的歐洲市場,並付出最高的買價;韓國、香港也是大消費市場。故許多養殖者看好羊駝的發展前景。 但種羊駝貨緊缺,主要是原產地限制出口。秘魯有羊駝300多萬只,佔全世界總數的70%-80%,但限制出口。智利每年只允許出口300隻。而澳大利亞、美國等少數產地每年只能投放少量供應國際市場。其次是羊駝繁衍較慢,每年母羊只產一隻羊羔,且胎胚移植技術末獲成功。據預測,羊駝毛及種羊供不應求的狀況將會持續相當長的時間。我國農業專家赴澳大利亞實地考察後認為,羊駝也能適應我國的自然環境。
歷史
羊駝原產於南美國家秘魯、玻利維亞、智利,與大羊駝、原駝、小羊駝同屬駱駝科,已經存在了六千餘年。這四個品種互相可以雜交,被稱作「新世界駝馬」,從這個稱法就有「舊世界駝馬」,有趣的是「新世界駝馬」發源地後來就成了北美,駱駝可最後的移居地後來就成了南美,駱駝然後移居到非洲和歐亞大陸而「新世界駝馬」留在南美,後來就進化成了大羊駝、原駝、羊駝和小羊駝。 現在,在南美它們的原產地已經不存在野生的羊駝了,在秘魯人們提到「羊駝」,除了想到高級運動衫之外,很少有人了解更多。現在羊駝已經在北美確立了他們的地位,更多的人知道了這種高品質的產毛動物,並且一直關注有關羊駝的問題。 南美駝馬屬的歷史追溯到兩千年前。現代理論認為羊駝是小羊駝在六七千年前被馴養後的後代。羊駝的飼養和管理水平在印加帝國時代11、12世紀是達到一個高峰。在這個時期,羊駝和大羊駝的飼養都是由貴族組成的一個特別的國家機構來管理。羊駝是當時最有價值的家畜,集中選育它們可以生產出更多品種的好羊毛,並且保持品種的傳續。羊駝也被用於食用,同時在他們信仰中扮演守護神的角色。16世紀西班牙征服者的到來產生兩個結果。第一是歐洲的家畜以及在秘魯的采礦業的發展。使得羊駝不再具有印加帝國時期的基礎地位。羊駝的數量下降;並且掙扎在貧困中的安第斯山脈放牧人,他們掌握的放牧經驗也逐漸消失了。直到20世紀20年代羊駝纖維才又一次復甦。到80年代羊駝產業成為秘魯成為戰略經濟資源。今天秘魯的羊駝數量佔世界總量的8 5%,成為一個值得保護的自然經濟資源。 直到20世紀80年代,還只有很少的羊駝,這些都在動物園或是私人的寵物。 上帝賦予了南美印加人為了提高羊駝纖維質量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在印加部落中,稀有的小羊駝毛是為皇室准備的,而羊駝則是為皇室或高級官員專用。普通老百姓則只能用大羊駝毛皮做衣服,然而大羊駝毛本身也有跟羊駝毛一樣細柔,但是羌毛的大量存在使得它不能夠大規模的生產。大羊駝最初用來作運輸工具,皮毛、肉、皮革均可用來製成衣物。在南美羊駝也可食用,但不能做運輸工具,今天在印加人看來,飼養羊駝更在意的是羊駝毛纖維的密度,而縮小它的直徑,並且進可能的保證羊駝毛的牢度。西班牙殖民者不僅征服了一切,而且破壞了數年來印加人辛勤換來的高質量的羊駝。早在西班牙侵略之前,羊駝和大羊駝的數量達到數百萬計。短短的100年裡,西班牙將數量減少了90%,取而代之的是羊、牛和馬匹。飼養計劃一直持續了後來的數百年,但都沒能達到印加人那時的數量,印加人將羊駝列入他們的宗教信仰和宗教文化。 1969年的秘魯軍事政變也使羊駝養殖計劃受到重創,有錢的庄園主所擁有一律被新政府充公,而新的政府對如何運作這項業務一無所知。到了20世紀90年代初,羊駝的數量已經跌到2500,000。如今政治環境已經改善,秘魯的飼養主又可以背起包袱闖天下了,但是大多數的牧場不能夠有效控制羊駝的飼養,而且很少有關於血統的記錄。
常見種類
蘇利羊駝
蘇利羊駝因其獨特的毛纖維特性,在羊駝中顯得出類拔萃。蘇利羊駝毛不僅細長,而且猶如絲綢般光滑,均勻柔順的下垂,猶如捲曲的長發,一綹一綹的。質地上乘的蘇利毛具有很強光澤度,在陽光下會閃閃發光,手感就像絲綢。華卡約與蘇利羊駝毛最大的不同之處在於: 蘇利羊駝毛纖維中含髓量極少,因而手感較好,而且光澤度較高,纖維組織中不含鱗片,更適於精紡織物的加工。 世界上蘇利羊駝相當稀有,而白色品種則更為稀有,全世界僅有100,000多頭,美國2000、澳大利亞500、紐西蘭還不到30頭。蘇利羊駝不僅具有超強的魅力,而且更聰明,易於養殖,對寒熱氣候,都有著更強的適應性。蘇利羊駝纖維被親切的稱作絲綢,受到世界時裝界的關注,而且備受手工編織的寵愛。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因素:有著羊絨般的柔軟,絲綢般的光澤度,極強的保暖功能,經久耐穿,適於染成多種顏色。 蘇利羊駝毛可用於:高檔男女時裝,比如說高檔服裝,外套,運動衫和展覽品以及專業用的內部織物和紡織品。
華卡約羊駝
華卡約羊駝是世界上主要的羊駝品種,占羊駝總量的90%以上,在紐西蘭蘇利羊駝只有3%,而97%的都是華卡約羊駝,全世界華卡約總量達94%。近幾年來,世界市場上蘇利羊駝纖維的價格已經上升到華卡約羊駝纖維的3倍,這種趨勢刺激了南美蘇利羊駝的飼養的增長。 對於許多人來說,華卡約因其絨絨的體形、可愛的面龐而更有吸引力。而且華卡約羊駝絨毛更易於加工處;而另一方面,蘇利羊駝主要用來編織或針織,也可與其他纖維混紡。然而蘇利羊駝纖維總量較少,還不夠大規模的加工成高檔面料。 華卡約絨毛可分成許多級別,由於絨毛的捲曲度使得華卡約羊駝看似圓圓動物,給人一種毛絨絨的感覺。華卡約羊駝毛類似於美利奴羊毛,但手感更要柔軟,可跟羊絨媲美。華卡約絨毛被廣泛應用於多種纖維加工業,最適於精細的西裝面料,以及針織衣物、毛毯、編織和與其他天然纖維混紡成紗線。目前,華卡約羊駝毛是當今世界流行最廣的羊駝面料的原料來源。
『肆』 羊駝的別名叫什麼
羊駝的別名為:駝羊、美洲駝、無峰駝、駝羊、草泥馬。「草泥馬」因為日常使用最廣泛而最為流行,羊駝也就成為了草泥馬的形象代言。
羊駝是偶蹄目、駱駝科的動物,外形和我們熟悉的綿羊、駱駝有點相似,喜歡在海拔比較高的地方生活。羊駝原產於亞馬遜河上游海拔3000米-6500米的安第斯山脈的秘魯中部,曾廣泛分布於南美大陸。現在羊駝主要引進和分布於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
形態特徵
羊駝體重55-65千克,頭部和身體的長度范圍在1200-2250毫米,尾長150-250毫米,肩高900-1300毫米。擁有修長的身材和頸部。頭小,耳朵大而尖。毛皮外套均勻或多色。
據「羊駝業主和育種者協會」統計,羊駝的行色多達22種,從白色到黑色和棕色。成年雄性的上下門齒和犬齒發展成斗齒或尖牙,可達3厘米長。雌性的這些牙齒發展不亞於雄性。除牙齒形態的差異,羊駝的兩性異形不明顯。
『伍』 羊駝是什麼動物屬於什麼科
英文名:Alpaca
學
名:Lama
pacos
偶蹄目駱駝科無峰駝(羊駝)屬的1種。
別名美洲駝、無峰駝。體型頗似高大的綿羊;頸長而粗;頭較小,耳直立;體背平直,尾部翹起,四肢細長;被毛長達60~80厘米,呈純白,淺灰、棕黃、黑褐,純黑等22不同色型;雄性略大於雌性。產於南美的秘魯和智利的高原山區。
當今羊駝大國秘魯已立法禁止羊駝的出口,因此智利、玻利維亞進而成為南美洲羊駝出口的主要國家。但是由於南美洲的羊駝幾乎完全處入原始放養,自然繁育,並由於國際市場對羊駝製品的高需求量,南美洲原產地的羊駝品種的總體質量已明顯下降。
南美洲以外的羊駝產業是以品種提純繁育為主要目的和營經手段。現在南美洲以外的羊駝主要分布在美國、澳洲和紐西蘭。經過這些國家近二十年科學繁育,系統優化,這些國家的羊駝品質已明顯優於南美洲自然繁育的羊駝。
『陸』 羊駝是什麼動物屬於什麼科
有啊科學分類:
界: 動物界 Animalia
門: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綱: 哺乳綱 Mammalia
目: 偶蹄目 Artiodactyla
科: 駱駝科 Camelidae
屬: 小羊駝屬 Vicugna
種: 羊駝 V. pa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