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觀紐西蘭 » 紐西蘭怎麼去帕默斯頓

紐西蘭怎麼去帕默斯頓

發布時間: 2022-09-13 18:54:23

㈠ 南太平洋有沒有個帕默斯頓的島嶼這個島嶼有什麼動物

帕默斯頓(Palmerston)是個陸地總面積只有大約兩平方公里的太平洋珊瑚環礁,人口只有63人。它是庫克群島(Cook Islands)最偏遠的島嶼,地處紐西蘭東北將近4,000公里。
這個海島的居民講英語,但口音獨特,這一點一直引起學者的興趣。
曾經研究當地語言的德國學者扎比內•克內厄(Sabine Kneher)曾推論這是英語和當地語言結合產生的特色口音。不過現在語音學家尋根問底,認定它實際上是萬里之外的英格蘭西部格羅斯特郡(Gloucestershire)的鄉音。
這種口音的一個特色是拖長音調,另外在單詞中間往往加進一個本來沒有的「er」音。
帕默斯頓與格羅斯特郡相距兩萬公里,島民何以有這種口音?原來他們都是同一個英國人的後代,而現在歷史學家認為,這位老祖宗的老家就在格羅斯特郡。

㈡ 紐西蘭梅西大學的地理位置怎麼樣

紐西蘭梅西大學主校和分校的位置特點

  • 三個校區分別是,帕默斯頓奧克蘭 惠靈頓

  • 北帕默斯頓的校區是梅西的主校區,最大,也最老,很多老房子是教學樓,但北帕城市很小,跟奧克蘭和惠靈頓比不了,但是梅西的學生卡可以在這里免費搭公交,這個城市也是依附學校而建的。主要課程也都在這邊開設。

  • 奧克蘭是新修的,在北岸,離市中心很遠,搭車過去至少得一個小時。當然就比較現代化了。

  • 惠靈頓校區是建在山上,好像主要是學習設計類的課程,去過一次,不是太了解,感覺應該是三個校區中最小的。離市中心不是太遠,走路去也不要很久。

㈢ 10個地球上最孤立的地方|孤獨又神秘,吸引人們去探索的邊境之地

在人類 歷史 的進程中,我們幾乎在地球上的每一個地方留下了我們的印跡。

那些似乎沒有人可以去的地方,甚至最深的、最黑暗的海底和一些充滿神秘的地下洞穴,也能感受到人類活動的痕跡。

但這並不意味著地球上的每個地方都能輕而易舉地被找到。

這些是生活在現代文明的我們無法理解的邊境之地,

那麼在這些地方究竟如何生活?

我們來 探索 下這10個最偏遠的角落。

1.帕默斯頓島(紐西蘭)

帕默斯頓(Palmerston) 是個陸地總面積只有大約兩平方公里的太平洋珊瑚環礁, 人口只有62人。

它是庫克群島(Cook Islands)最偏遠的島嶼,地處紐西蘭東北將近4,000公里。

帕默斯頓沒有商店或市場,沒有銀行、也沒有馬路,因為除了向外界購買物品外,社區不會使用錢。

島上與外界唯一的交通工具是船。

每年通常由來自拉羅湯加島的貨船供給物資,每年會停經兩三次,但有時候長達18個月經停一次的情況也並不少見。

居民們非常歡迎遊客,並邀請他們住進他們的家中。

讓人欣慰的是,島上有兩部電話、每天6小時的電力和4小時的互聯網接入。

2.亞利桑那州蘇佩村(美國)

蘇佩村 ——美國最後一個土著部落,僅剩208人。

盡管科羅拉多大峽谷是美國遊客訪問量最大的地點之一,但附近的蘇佩村的訪問次數要少得多。

蘇佩村是哈瓦蘇土著部落的部落中心,位於峽谷西南部的偏遠村莊。

Havasupai的意思是「綠色藍色水域的人」,指的是沿著哈瓦蘇峽谷發現的四個美麗的瀑布。

瀑布是村莊的水源。

208名永久居民依靠騾馬在沙路上運輸葯品等生活物資。

他們的所用葯物都是自製,多以草葯為主。

想要進出此地,歷年來只有兩種途徑:一是橫渡科羅拉多河然後徒步18公里;二是依靠直升飛機。

最有趣的是,他們對美國人相當厭惡,拒絕修路搭橋,但對加拿大遊客十分熱情。

3.奧伊米亞康(俄羅斯)

俄羅斯的奧伊米亞康(Oymyakon) ,位於雅庫茨克東北550公里處、因迪吉爾卡河上游。

該地區12月至翌年1月,晝夜氣溫均低於-45℃,平均溫度為-58度。

這個偏遠的地方是地球上最冷的永久定居點,只有一條科雷馬公路(被稱為」白骨公路「)通往雅庫茨克。

世世代代居住於此的人們一生都被包裹在冰天雪地當中。

水管不是埋在地下而是鋪在地面上,沿途設加熱站,以防管內水凍結。大約有500名居民在這個冰凍的地方生活,這個地方每天經歷21個小時的黑暗。

在這種氣候下種植作物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們常吃食物包括冷凍魚,馴鹿肉

冰凍天氣給村民造成的另一困擾是埋葬逝者,他們必須用煤點燃篝火,燃燒數小時,以便讓泥土解凍,挖一個足夠埋葬棺材的墓穴可能需要花費3天。

村子裡幾乎沒什麼現代化設施,村民如廁大多需要走出家門。

村裡有一家小商店,出售生活必需品。

4.皮特凱恩島(英國海外領土)

皮特凱恩島 為火山島,面積4.6平方公里,是一崎嶇的半個火山口,四周陡立為沿海峭壁。

地勢陡峭,最高海拔335米。無河流。

小島之所以出名,據說是因為島上居民的祖先都是1790年英國"邦蒂"號的叛變船員,然而,人們發現了早期的定居者波利尼西亞人的遺體,包括土製烤爐、墓地和石頭神。

皮特凱恩群島是世界上居住人口最少的地區,大約只有50多人(9個家庭)還居住在此,主要居民點在主島東北岸的亞當斯敦。

島上無機場,通過少量不定期船隻來往保持與外界的聯系,只有衛星電話,還有一部公用電話,沒有廣播站,沒有電視廣播,大部分家庭用錄像機或DVD看碟片。

5.錫瓦綠洲 (埃及)

埃及最具傳奇色彩的綠洲-錫瓦綠洲地處埃及西部廣袤沙漠的深處,距離尼羅河谷8800公里只遙,距離利比亞邊境120公里。

錫瓦是埃及一切綠洲中最難達到的綠洲。

長10公里,寬6.5—8公里,有2000餘處泉眼。主要種植油橄欖與椰棗樹,還產小麥、豆類。

盡管是 歷史 上令人興奮的克莉奧佩特拉溫泉池Cleopatra's Bath(又稱為「埃及艷後泉」)地點,但是錫瓦不定期參觀,因為距離開羅有5小時的車程。

錫瓦人似乎拒絕與外界的聯系。在綠洲區以及綠洲附近,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依舊是驢車。

錫瓦女子一般是14歲結婚,婚後就用衣衫把自己的全身裹得緊緊的,除了家人之外,她們鮮與外界聯絡。

6.葉門索科特拉島

索科特拉島不同尋常之處在於它擁有4萬居民,但在2011年才建成了第一條道路。

索科特拉島氣候非常惡劣,氣候乾燥的原因和沿岸索馬里寒流有關,炎熱乾燥的氣候也致使這里生長著全球最奇特的植物。

它擁有800種稀有植物,其中一些植物形狀奇特,顛覆了人們腦海中所有對"正常"景色的印象,看起來彷彿來自另一個星球或者來自地球遠古及未來的某個時期。

事實上,這些植物的不尋常外觀,其中1/3在地球上的任何其他地方都找不到,這是生命適應環境的能力的證據。

一項調查顯示,島內居民的不少遺傳譜系是世上絕無僅有的,該島民族特有的單倍型類群 J* (Y-DNA)在全世界其他地方極為罕見,屬於特有的人類Y染色體DNA單倍型類群。

島上還流行近親結婚的習俗。

7.特里斯坦達庫尼亞

它是全世界最偏遠而有人居住的最孤獨的島嶼,距離南非 2816 km,距離南美洲 3360 km。

這個偏遠的島嶼是火山島,但這並不能阻止大約258人將其稱之為家。

在特里斯坦達庫尼亞(Tristan da Cunha)有許多生活設施,包括商店,學校,教堂和醫院。

沒有電網,但居民確實有電力發電機。

該島以其發現者1506年葡萄牙人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到達主島而命名。

今天,該島是英國的領土。

每年只有9次船隻訪問該島。

8.巴羅 (阿拉斯加)

巴羅是美國阿拉斯加州北坡自治區村鎮,也是北美洲大陸最北端的村鎮。

這個寒冷的城市有兩個名字。

巴羅是為紀念英國海軍部第二秘書約翰巴羅爵士而命名,但目前尚不清楚原因。

但考古證據表明,至少從公元500年開始,人們一直住在那裡,當地人稱這座城市為Utqiagvik。

巴羅位於北極圈以北515公里,在地理北極點南方約兩千一百公里處。巴羅的三邊都是北冰洋,地勢相當平坦,沒有任何遮蔽,海面常有浮冰。巴羅的五十四平方公裡面積中,大概有四十七平方公里是陸地,八平方公里是水域,植被大部分是苔原。

盡管為期3個月的「溫暖」季節包括36F左右的溫度(寒冷季節平均3F,連續65天黑暗),仍有4,429人在Utqiagvik定居。

他們用天然氣為家庭供暖,並提供水和下水道服務,以及電話,郵件,收音機,有線電視和互聯網。

有酒店和餐館。

然而,只有從安克雷奇乘坐1個半小時的飛機才能抵達這座城市。

9.秘魯拉林科納達

就南美洲人跡罕至、難以到達之地而言,少有可與拉林科納達相比的地方。它是秘魯安第斯山脈中的一個礦業小鎮,海拔1萬7千英尺,被公認為"世界最高城市"。

拉林科納達位於安第斯山脈的高處,是您可能會說自己曾經去過的地方,但您不想長久逗留。它超過16,000英尺,是世界上最高的人類居住地。

遊客經常會出現高原反應症狀,包括頭痛,惡心和呼吸短促。

由於21世紀初的淘金熱,大約有5萬人居住在那裡,但大多數人生活貧困,沒有設施,基礎設施或管道。沒有真正的道路,距離最近的城市有6個小時的車程。

10. 科科斯(基林)群島(澳大利亞)

位於澳大利亞珀斯約1,700英里的科科斯群島的最高處僅海拔6公尺(20呎)。

大約有600人居住。

全區氣溫為22∼32℃(72∼90℉),年平均降雨量2,300公釐(91吋)。

年初有時有破壞性旋風侵襲,常常發生地震。

植被主要是椰樹;北基林島和霍斯堡島有野草覆蓋。

本地無哺乳動物,但多海鳥。

每周有兩班航班。

孤立的生活當然有它的魅力。

㈣ 美國,英國,澳大利亞,愛爾蘭,紐西蘭,加拿大他們之間的共同之處,以及不同之處

摘要 一,英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及紐西蘭幾乎同文同種。

㈤ 讀英國史21: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

    狄更斯(1812—1870年)在《雙城記》(1859年出版)中的一段話,精當地概括了19世紀的英國,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19世紀的英國文學分三個階段,分別是浪漫主義、現實主義和走向現代主義,誕生了如華茲華斯、拜倫、雪萊、狄更斯、濟慈、司格特、哈代這樣的文學大師,留下許多傳世佳作名著,狄更斯更因著作頗豐,故事來自底層,現實主義立場,在中國傳播甚廣,為讀者所熟知。他出生小職員家庭,少年生活窘迫,曾做童工、學徒,因為學會速記,20歲時有機會作報館采訪員,從此接觸創作。一生育有子女十名,一如他的文學作品般高產。

    [均勢外交]

    與英國當時的實力相適應的19世紀英國外交,有兩個基點:一是捍衛國家領土免遭侵犯,二是提高對外貿易,促進經濟繁榮。拿破崙戰爭威脅了上述兩點,因此,英國認識到,維持均勢外交才能維護英國安全,和平外交成為主線,服務於均勢原則。

  1814至 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開開停停,一如對法的戰場形勢,停停打打。英國的威靈頓公爵,既是對法戰爭中的英軍統帥,也是會議中英方主要代表。他就是這樣行走於戰爭與和平之間,來回奔波,角色轉換。這是解決拿破崙之後歐洲利益劃分的一次重要和平會議,也是反法同盟諸國召集的一次會議,它開創了會議外交的先河。英國外交大臣卡斯雷爾倡導的「定期會議制度」,確立了經常性磋商機制,在後來的國際聯盟和聯合國機制中被延用,因此他被稱為「定期會議制度之父」。維也納會議確立了歐洲大國的利益,但矛盾重重,於是會議之後,俄、普、奧三國簽署了《神聖同盟》條約,後來法國加入成為「四國同盟」。19世紀歐洲國家間紛爭不斷,義大利和德意志面面臨統一問題,許多小國家也因經濟發展和思想運動出現民族解放和獨立的潮流,東歐各國由於俄國和土耳其的介入也出現許多的矛盾,包括克里米亞戰爭、西班牙和葡萄牙革命、比利時獨立、希臘獨立等事件。

    卡斯雷爾擔任外交大臣十年,兼任下院議長,屬於典型的貴族政治家,處理國內事務上態度強硬。1822年卡斯雷爾因精神分裂症自殺身亡,坎寧接任外交大臣和下院領袖。

    坎寧曾在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接受教育,他認為,「我們不能站在任何一方,最終可能成為一個仲裁者。所有的國家為自己,上帝為大家。」他反對協商會議機制,理由有二。一是英國輿論支持孤立主義和自由主義,不支持與歐洲大陸保守的君主保持密切聯系,討論強國通過「協商一致」來干涉其他國家的內部事務。二是大國協商機制束縛了英國的自由行動,他希望採取更加靈活的大陸均勢政策,以維護英國利益。因此,除了參加只涉及維也納和約的巴黎大使會議外,坎寧就不再派出代表出席五國會議。

  1830—1865年,英國外交的掌舵人是帕默斯頓子爵(1784—1865年,1855-1858、1859-1865兩度出任首相,1830-1834、1835-1841、1846-1851三度出任外交大臣,又譯巴麥尊),他掌管英國外交26年,出身貴族家庭,就讀於愛丁堡大學和劍橋大學,早年就支持常備軍政策,兩度出任英國首相。他認為這是「維護英國自由和獨立須付出的代價。」政治上是坎寧的追隨者,支持1832年議會改革,他重申坎寧的觀點,來證明英國外交大臣的原則,「我將採納坎寧的話:英國的利益應該成為每一個英國大臣制定政策的標准。」其時,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經濟實力已經是世界第一。他認為英國不需要結盟,不需要依靠其他國家,英國應當是正義和權利的維護者,便行動上須謹慎,而不能是現代的堂吉訶德。他留下一段傳世名言, 「將這個國家或那個國家當成英國的永恆的盟友或永久的敵人是一種狹隘的政策,我們沒有永恆的盟友,我們沒有永久的敵人,我們的利益是永恆的,我們的責任是遵循這些利益。」

    [炮艦外交]

    帕默斯頓是強硬外交著稱,是炮艦政策的開創者。但是在比利時1830年獨立的王位產生者的問題上,他卻是展現了靈活的外交手段,最終確保薩克森—科堡親王利奧波德就任。而利奧波德是德國薩爾菲德公爵的幼子,也是英國國王喬治四世的女婿,盡管他的妻子因難產去世,英國人卻對他非常滿意。利奧波德還促成了他孀居的姐姐維多利亞與英國王子愛德華結婚,他們的女兒就是後來的維多利亞女王。在這個問題上,帕默斯頓不惜與傳統敵人法國聯手,對付昔日盟友荷蘭,其現實主義外交可見一斑。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也為75年後英國捲入歐洲戰爭埋下了伏筆。

    帕默斯頓曾經在1850年6月25日的議會上發表了長達四個半小時的著名演講,指出,「在過去,羅馬人只要說『我是羅馬人』就可以免遭別人的輕視。英國人也一樣,無論在哪裡都會感到自信,英國的呵護和強大將保證英國人免遭非難。」這種典型的英國人不可一世的感覺,在1851年倫敦博覽會以後登峰造極。在他的主導下,兩次鴉片戰爭發生,對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產生了巨大的災難和影響。克里米亞戰爭則更是使得英國陷入復雜的歐洲政局之中。同時英國還發動了針對日本的薩英戰爭和下關戰爭。南北戰爭之中,英國為了自身利益,保持了基本的中立,不惜對美國北方戰爭時期擊落或襲擊南方船隻或英國船隻的損失以國際仲裁判定賠償的方式來了斷。

    炮艦外交依靠的是英國強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帕默斯頓主持外交的時代,正是英國保持世界領先的時代。但這種優勢是相對的,在19世紀晚期,英國地理小國的不利因素開始突顯,對外政策出現變化。

    [結盟外交]

    19世紀的英國外交,無論哪個政黨執政,原則性不變的,那就是帝國的利益,強大的海軍,歐洲的均勢,英國的安全。1860年代以後,也就是在帕默斯頓以後,歐洲國際關系出現變化,一是歐洲協調制度衰落,二是均勢外交思想不再流行。

    主要的背景在於,普魯士在俾斯麥主導下於這一時期謀求統一,並於1871年最終實現了統一,建立了歷史上的德意志第二帝國。同時排擠了奧地利。而奧地利轉而組建成一個新的帝國奧匈帝國。這種變化,加上俄羅斯和土耳其的擴張,改變了歐洲共同體格局,使得英國在歐洲國際局勢下,難以有單獨的作為。

    英國不直接干涉歐洲事務,和其陸軍實力也是相關的。這一時期,英國軍力以海軍為主,本土陸軍不足9萬,能夠投入戰斗的只有2萬。而普魯士和平時期就有兵力30萬,還有60萬預備役。法國有陸軍40萬,另外有20萬預備役。因此,英國的海軍再強大,也無法干預歐洲事務,和平外交是識時務之選。

    19世紀最後十多年的英國外交,由第三代外交領導人索爾茲伯里侯爵執掌。他出身保守世家,父親擔任過掌璽大臣和樞密大臣,早年人生觀是悲觀主義的,固而是保守主義者。1914年前夕的英國,版圖有3000萬平方公里,人口逾3億。英國被迫放棄光榮孤立的歐洲政策,加入法俄主導的協約國集團。而這一改變的前奏,卻始於1902年英國與日本訂立的秘密同盟,主要目的是對付俄羅斯,確保英國的東方利益。

    但是,請注意,1907年,英國與俄國結盟了,一個憲政體制的先進國家與歐洲最為專制的政治體制國家俄羅斯結盟了。這也充分驗證了帕默斯頓的外交主張和原則。

    [日不落帝國]

    至1815年拿破崙的失敗告一段落,英國對法國的22年戰爭,實質是爭奪商業和殖民霸權的戰爭。當反法聯軍在歐洲大陸上與法國激戰之時,英國卻在海上與法國較量,以1805年特拉加法大海戰為標志,奠定了英國今後的命運,那就是英國控制了制海權,控制了英吉利海峽,控制了大西洋港口,控制了地中海,成為了真正的海上霸主。

    1815年,英國的海軍總噸位達到了60,93萬噸,法國排名第二,22,83萬噸,俄國位列第三,16,73萬噸,西班牙只有6萬噸。英國的噸位數是後面三個國家的總和。從此,1689年以來的海洋爭奪告一段落。

    愛爾蘭是離英國最近的殖民地,1801年英愛合並,成為聯合王國一部分。1829年,愛爾蘭天主教獲得解放,取得完整的公民權。愛爾蘭事務由英國的內閣大臣直接管理,而不是由殖民部,愛爾蘭在英國議會擁有100個下院席位,32個上院席位。英國人把愛爾蘭看作是一部分,而愛爾蘭一直認為這是殖民統治,始終想著獨立。

    印度是大英帝國的基石。經歷了兩百多年的殖民,包括暴力、貿易和文化同化。1757年發後了土兵起義。結局是英國女王直接擔任印度女皇,對印度的控制更加緊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原本是流放之地,典型的英國殖民地,在19世紀也逐漸步入自治的軌道。南非、南美、加拿大、東南亞的許多地方,都陸續受到英國的控制,在接受了英國文化和治理的同時,也呈現出自治的傾向。英國維持了一個龐大的殖民地帝國,獲得很多,但成本也漸漸地居高不下。

    任何的事物,都有兩面性,一個日不落帝國的崛起並達到巔峰,也就意味著一個日不落帝國的沉淪並開始跌落。一個世界第一誕生,也意味著隨即被追趕。一支龐大的海軍在世界的海洋上游弋,也意味著它同時成為其他國家海軍超越或攻擊的對象。

    沒有人能夠永遠穿著黃色的領騎衫。

    人生如此,國家崛起,大抵亦如此。

    [注]  自《英國史》(卷五/光輝歲月/19世紀英國;第四篇外交1—4章均勢外交/炮艦外交/帝國主義外交/大戰前外交;第五篇帝國 1—3章 第二帝國的發展/鞏固帝國的努力/第二帝國的危機;第六篇 思想與文化 1—3章 文學/社會思想/藝術與科學)

㈥ 達尼丁與奧塔哥海岸的風光

達尼丁是南半球維多利亞時代和愛德華時代建築保存最完好的城市之一。
花幾個小時在達尼丁公共藝術畫廊欣賞珍藏品。市內也有很多私人畫廊
乘坐泰伊里峽谷鐵路觀光火車游覽周圍地區。火車從達尼丁火車站出發
游覽古老的奧維斯頓古宅,領略愛德華時代一個達尼丁貴族的奢華生活
拉納克城堡是紐西蘭唯一的古城堡。它雄居高山之上,俯瞰著壯麗的奧塔哥港灣
參觀史倍茨啤酒廠,這是南島最美味的啤酒產地
奧塔哥博物館是紐西蘭最古老,最大的博物館之一。你可以欣賞有關文化、自然和科學方面的展覽
前往吉百利世界工廠和巧克力店,會讓巧克力愛好者大快朵頤
在但尼丁時裝設計師精品店感受時尚創新,購買時尚紀念品
無論在一年中的什麼時候,但尼丁植物園都是一個能讓你流連忘返的美麗景區 在生態之旅中,去接觸奧塔哥為數不多的,不同尋常的動物棲息地。
在泰阿羅阿角參觀皇家信天翁中心這是全世界唯一的陸地皇家信天翁孵育基地
乘游輪去欣賞信天翁、海豹、藍企鵝、鸕鶿和其它有趣的動物
要近距離了解紐西蘭海洋生物,請參觀紐西蘭海洋研究中心
在奧塔哥半島的企鵝棲息地觀賞黃眼企鵝的生活
爬上一個獨特的8輪兩棲車輛,進行一次沿海農場探險
你可以觀賞到海豹、海獅和黃眼企鵝
在熟悉當地民風的導游的帶領下,開啟個性化的野生動植物之旅 向北前行到達奧馬魯歷史名鎮,沿著這條路去欣賞令人驚嘆的景觀。
在帕默斯頓的泉畔農場,繞著圍場騎馬
神秘的摩拉基大圓石幾近完美的形狀
在摩拉基漁村的漁船上,品嘗海鮮
買些炸魚和薯條,在漢普頓享受海灘野餐
黃昏時,在奧馬魯藍企鵝保護中心觀賞企鵝上岸
在古老的羅漢松庄園,探索紐西蘭牧業的開端
驚嘆於奧馬魯具有歷史意義的石制建築 - 許多建築都呈現奧馬魯白石特徵,即一種石灰岩
漫步奧馬魯的歷史港灣,在維多利亞時代市場、商店淘寶,感受當地人的盛情款待
在「消失的世界中心」和頓特魯恩的化石之旅中感受紐西蘭的史前世界 在達尼丁和巴爾克拉薩之間,有許多美麗的風景會令你禁不住停車觀賞。
在美麗的懷霍拉湖邊野餐
在美麗的辛克萊濕地觀賞涉水鳥
在米爾伯恩附近欣賞二千五百萬年的鯨魚和海豚化石
在米爾頓附近的麥克納利步行道上前行,站在高處欣賞美麗風景
走進泰伊里或米爾頓農場寄宿的鄉村生活
從但尼丁到泰伊里河口的水道上開啟真正的水路之旅
在克魯薩河的下游地區,釣褐鱒魚和三文魚
欣賞巴爾克拉薩大橋,然後驅車前往斯特林,「品味」乳酪工廠之旅 向北行駛展開一日游之旅,你可以參觀帕默斯頓和奧馬魯的歷史名鎮。
隨導游前往馬可雷斯金礦場,及帕默斯頓附近具有歷史意義的金礦
欣賞奧馬魯具有歷史意義的石制建築 - 許多建築都呈現奧馬魯白石特徵,即一種石灰岩
黃昏時,在奧馬魯藍企鵝保護中心觀賞企鵝上岸
欣賞神秘的摩拉基大圓石的完美圓形。它裸露地躺在距奧馬魯南部33公里的海邊上

㈦ 逃跑計劃 | 世界上最孤獨的島嶼,寂寞又美好

人類和猴子的相同點是,都住在森林裡。

而不同點是,猴子森林裡全是樹木 ,人類森林卻都是鋼筋混凝土。

樹木是活的,而鋼鐵是死的。

在鋼鐵大樓里生活久了,慢慢就孤獨了,無論手機刷出多歡快多有趣的短視頻,心卻很冷。

我是一個嚴重的社交恐懼症患者。我曾經有一個夢想:去一座人跡罕至的熱帶海島上,妻妾成群。

假設真的有一台傳送機,可以把我們隨機傳送至一座荒島上。

碰到土著人的幾率是很大的。

也有可能會發生一些意料之外的故事。

看上去一點都不孤獨嘛。

那麼,除了我的主頁以外,哪裡才是最孤獨的地方呢。

Tristan Da Cunha(特里斯坦-達庫尼亞)

英國海外領地Tristan Da Cunha(特里斯坦-達庫尼亞)是南大西洋的一個群島,距離南非2816公里,距離南美洲3360公里,它是 全世界最偏遠且有人居住的離島 。

這里有多於一半的時間在下雨。鮮有外人涉足,是 人類繁衍所需最小種群 的研究樣本。

島上的人口是1816年至1908年間來此定居的 15人(8男7女) 的後代(似乎發現了什麼不得了的東西)。

由於在如此小規模的人群中實行了長達200年的內婚制,島上的世代居民獲得了血繼限界,包括……青光眼和哮喘。

島上醫療條件非常有限,要做急診外科手術必須把病人運到南非的開普敦。

而近幾年來,到南非開普敦的航次為—— 每年……2次 。

距離該島最近的其他人類居住地是——英國海外領地Saint Helena(聖赫勒拿島)和南非,距離分別為2000公里和2400公里。

到聖赫勒拿島,要花費 七天 在輪船上。

也就是說,如果你住在Tristan Da Cunha島上,不幸得了急性痔瘡,即使到達附近最近的機場,也需要七天的時間。

這七天,怕是生不如死的一周。

Palmerston island(帕默斯頓群島)

Palmerston island(帕默斯頓群島)是南太平洋北庫克群島上的一座環礁,人口62人,全是英國後裔,妥妥的熱帶島嶼。

1883年,這里由一個叫馬斯特斯英國探險家最先發現,他先娶了兩個波利尼西亞的妻子,隨後又娶了第三位,如今馬斯特斯有了23個兒女、134個孫子。

馬斯特斯去世之前,他將小島分成了三部分,分別交予三個妻子管理。如今,當地居民仍然嚴格根據假想的區域線,劃分住處。由於島上禁止通婚,所以大家的伴侶都是「進口」的。

位於紐西蘭東北方向將近4,000公里。夏威夷西南方向將近4500公里。

這里非常孤獨。沒有飛機跑道,要到達這里只能通過船隻,由於同樣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常被拿來和同樣遙遠閉塞的Pitcairn島相比。

這里很歡迎旅遊遊艇的到來。不過島上沒有汽車,沒有餐廳,沒有酒店,住宿只能住在當地人家裡。信用卡在這里也僅僅是一張廢紙。

(這大概就是我想要去妻妾成群的地方)

Devon Island(迪翁島)

Devon Island(迪翁島),位於北極圈內,是加拿大帕里群島的第二大島,同時也是地球上最大的無人島。

島上的丹達斯港原先是有人居住的。直到1951年,島民終於受不了它的高冷,於是紛紛離開,這里從此淪為荒島。

它一天天消沉下去,逐漸成為了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因此,近年來,小部分科學家紛紛簽約入駐。

Devon島的大小和克羅埃西亞相仿,人口卻相差懸殊,是克羅埃西亞人口的四百一十九萬一千分之…0。

在它的西邊有一個叫做Resolute的姊妹島,這里有常駐居民229人。

Severnaya Zemlya(北地群島)

北極圈的另一邊,同樣存在著孤獨的地方,俄羅斯北地群島,他們是人類最後發現的陸地,直到1913年才被發現。

最北邊的共青團員島,以及它西南方的少先隊員島,中部的十月革命島,和東南方的布爾什維克島。

聽名字就知道,他們都是共產主義的好朋友。

1930年由蘇聯探險隊首次到達北地群島,基於當時蘇聯的意識形態,諸島以社會主義色彩的名稱被命名。

不用想也知道,這里均是無人區(科學家都不願意來- -!),冬季平均溫度可達零下43℃,絕對最低溫度達到零下60℃,這種地方應該只有靈鷲宮的天山童姥才願意來吧。

點關注,不迷路

未完待續……

㈧ qq天堂島庫克船長給是箱子先打開了怎麼完成任務

航海人物—庫克船長

詹姆斯·庫克(James Cook)是英國的一位探險家、航海家和制圖學家。他由於進行了三次探險航行而聞名於世。通過這些探險考察,他給人們關於大洋,特別是太平洋的地理學知識增添了新的內容。他還被認為在通過改善船員的飲食,包括增加水果和蔬菜等來預防長期航行中出現的壞血病方面也有所貢獻。庫克船長在太平洋和南極洲的偉大的航行為世界科學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同時他也是第一位繪制澳大利亞東海岸海圖的人。

庫克於1728年10月27日出生於英國約克郡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里。18歲時,他在一家船主那裡找到一項工作並且到波羅的海作了幾次航行。當英法戰爭爆發時,他作為一名強壯的水手應徵到皇家海軍服役。不到一個月他被提升為大副。四年之後升為船長。1759年,他授權指揮一艘艦船參加了聖·勞倫斯河上的戰斗。1763年,戰爭結束之後,庫克作為縱帆船「格倫維爾」號的船長承擔了紐西蘭、拉布拉多和新斯科舍沿岸的調查工作。在四年多的時間里他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這些成果後來由英國政府予以發表。

庫克船長的小屋

1768年8月26日,庫克率領「奮進」號啟航去調查太平洋中維納斯航道並考察該海區的新島嶼。伴隨他的有一名天文學家,兩名植物學家和一名善長博物學的畫家。他先向南航行,後向西轉彎,繞過好望角,於1769年4月13日到達塔希提島。調查了維納斯的航道之後,於6月3日他的調查船駛向紐西蘭。在那裡他逗留了六個月的時間並把兩個島嶼標繪在海圖上。後來他沿著澳大利亞的東海岸航行。他把澳大利亞取名為新南威爾士,並宣稱所有權屬於英格蘭。

航行到爪哇之後,他穿過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之間的海峽,取道印度洋,繞過好望角返回英國。他到達英格蘭的時間是1771年6月12日。在1772年7月13日,庫克再次從英格蘭啟航。他這次航行的目的是想去驗證「在南方還存在著一個大陸」的報道。他乘「探險」號沿著非洲海岸向南航行。到達好望角附近,開始橫跨大西洋。至1773年1月,在大西洋上兜了一個圈子,卻沒有發現「南方大陸」。後來則向紐西蘭航行。從那裡出發,他考察了新赫布里底,把復活節島和馬克薩斯群島標進了海圖,並且訪問了塔希提和湯加群島。另外,他還發現了新喀里多尼亞和帕默斯頓、諾福克及紐埃諸島。於1775年7月29日他返航到英國。

庫克與他的船隊

庫克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航海是在1776年7月12日從英格蘭啟航的。這次的目標是考察北太平洋和尋找繞過北美洲到大西洋的航道。繞過好望角之後,庫克橫渡印度洋到達紐西蘭。從那裡又航行到塔希提島。後來他們繼續航行。在聖誕節前夜他們看到了一個島嶼。這個島嶼他命名為「聖誕節島」。進一步向北航行,他發現了夏威夷群島。1778年2月他們看到了現今的俄勒岡海岸並且返回朝北航行,穿過白令海和白令海峽進入北冰洋。後來,因沒有找到向東的航道而又返回夏威夷。在那裡,於1779年2月14日他被當地的土著人殺死。

庫克船長

作者:夢中的旅行

㈨ 我們真的應該仇恨殖民者嗎

殖民的根源還是來自國家的強弱分化引發的強國對於弱國或者弱勢地區的政治、經濟乃至文化上的佔有與擴張,首先我們可以肯定的是殖民本身就代表著國家與國家、國家與地區之間的不平等,在殖民的過程中還往往伴隨著暴力掠奪以及種族壓迫等行為,所以總的來說殖民肯定是不好的,而殖民地的人民在不斷的覺醒中也一定是會爭取自己的獨立的,而事實上,隨著國際社會的發展,各殖民地人民也相繼取得了自己的獨立。

雖然殖民總體上肯定是不好的,但是實際上殖民的方式多種多樣,對於不同的殖民也很難就一概而論,事實上,世界上曾經發生過的殖民可以大致分為三個層次,下面我針對不同層次的殖民來具體的說一下:

首先第一個層次也是最原始的殖民應該屬於西班牙對於美洲地區的殖民,這種殖民是最原始也最殘酷的殖民,西班牙開辟殖民地更多的是赤裸裸的掠奪當地的白銀等貴金屬,於這種目的對應的是他對付原住民的殘忍手段,這些手段包括殘忍的屠殺,嚴重的種族歧視以及各種流行病引發的原住民大面積死亡,可以說西班牙對於美洲地區的這種殖民可以說是真正的喪心病狂,也是絕對沒有什麼可取之處的。

第二層次大概是屬於荷蘭與葡萄牙等國進行的商業殖民,在這種殖民中,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關系更多是一種商業上的來往,雖然在貿易的過程中殖民地往往處於弱勢地位,但是相比於西班牙那種赤裸裸的掠奪與屠殺已經明顯的高明了很多。

第三個層次就是工業革命所伴隨著的工業殖民的擴張,在這方面最典型的當然就是大英帝國,這種層次的殖民是把殖民地作為生產資料供應地以及廉價商品傾銷地來看待的,在這一過程中殖民地原有的經濟秩序無疑會受到巨大的破壞,但是與之相對的,這些殖民地也往往會有機會迎來工業革命的浪潮,可以說是有得有失。

當然,由於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不平等以及殖民地人民民族意識的逐漸覺醒,那麼殖民地國家爭取自己的獨立一定是大勢所趨的,但是由於殖民地與原宗主國往往具有著經濟以及文化上的比較緊密的聯系,所以宗主國往往對於原殖民地國家有著比較大的影響力,這一點從法國對於一些非洲國家的巨大影響力就可以看得出來,另外一些殖民地國家比如加拿大和印度甚至還都加入了主要由英國殖民地組成的英聯邦組織。

綜上所述,殖民是歷史發展的產物,最終也被歷史所淘汰了,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他也對殖民地產生了很多好的或者壞的影響,而由於這些影響導致願殖民地國家與原宗主國往往還保持者比較密切的經濟和文化上聯系

㈩ 紐西蘭地勢特點

紐西蘭這個國家是南太平洋的一個國家,地理位置是在太平洋的西南部,這個國家的南島靠近南極洲,紐西蘭這個國家的主要城市有奧克蘭、基督城北、帕默斯頓等,整體的氣候條件是溫帶海洋性氣候,那麼紐西蘭地勢特點有哪些呢?紐西蘭地勢特點,紐西蘭整體是山地和丘陵為主,山地和丘陵的總面積達到了70%以上,紐西蘭的平原是比較狹小的,大多數的河流也並不長,所以在航運方面是不太方便的。不過紐西蘭的水利資源比較豐富。紐西蘭的北島大多是溫泉和火山,南島大多是湖泊和冰河。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577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936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156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481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58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23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201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244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21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