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有哪些產業超過中國
1. 中國疫情為何對紐西蘭影響這么大中國和紐西蘭的貿易總額究竟有多少
自2018年以來,中國穩居紐西蘭第一大貿易夥伴。據商務部美洲大洋洲司統計,2018年中新貨物貿易額168.6億美元,同比增長16.4%。其中中方出口57.8億美元,同比增長13.2%;中方進口110.8億美元,同比增長18.2%。中方出口產品以電話機、自動數據處理設備、傢具為主;進口產品以乳品、原木、羊肉為主。
實際上,當我們成為紐西蘭的最大貿易夥伴的時候,我們的發展也會對紐西蘭產生巨大的影響。
比如往年的新年出國游,不少人會選擇溫暖的紐西蘭出遊,但是今年受到疫情的影響,不少人乖乖宅在家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又讓紐西蘭少賺了一大筆錢……
2. 帶有中國血統的奇異果,到了紐西蘭卻被做成了大產業,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呢
雖然中國的獼猴桃產業十分火爆,但你可能是先聽說過有紐西蘭奇異果,然後再接觸獼猴桃的,所以你可能認為獼猴桃是舶來品。
現在的奇異果顯著已經成為像iPhone、李、紅提這種大宗商品新鮮水果了,並且供貨關聯早已徹底產生產業化和產業發展。可是,奇異果真真正正被大家所熟悉和認同則是近期50很多年的事。獼猴桃的出產地是湖北宜昌市,在這兒獼猴桃的郊外網路資源十分豐富多彩,但是這類植物是雌雄異體的,因此在打造的技術性上和一般瓜果會不一樣。之前中國人的專業知識水平有限,因而沒人真真正正試著培養奇異果,換句話說把它營銷推廣到全國各地難以。
3. 原產於中國的獼猴桃,為何被紐西蘭冠以國鳥之名
從古至今,獼猴桃就是生長於中國的一個物種,千餘年前的《詩經》里就有記載,獼猴桃也作為葯物出現在了李時珍所編撰的《本草綱目》中。獼猴桃主要生長於中國的長江流域。氣候溫和,水分充足,適宜水果的生長,而獼猴桃在生長初期味道稍微酸澀,完全成熟後又不好保存。因此,即使獼猴桃營養又美味,也只是處於野生狀態,沒有被商業化種植。
紐西蘭人在為獼猴桃改名的事情上犯了難,不知道如何改名才能讓聽起來就是紐西蘭的品牌。幾維鳥是紐西蘭的國鳥,幾維鳥有著與獼猴桃相似的棕黃色的絨毛,所以,從1959年開始獼猴桃改名為了kiwifruit,這樣,大家聽到獼猴桃的名字就會認為是紐西蘭的水果。從那以後,紐西蘭的獼猴桃產業越做越大,大大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4. 紐西蘭經濟有何優勢是牛奶羊肉嗎還有別的優勢產業嗎
還有不少優勢產業的。羊毛、旅遊、森林工業等。
畜牧的確是其經濟基礎。全國一半的出口總值在農牧產品。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為世界第一。
紐西蘭是全球最大的鹿茸生產國和出口國,產量佔世界30%。
主要礦藏有煤、金、鐵、天然氣,和銀、錳、鎢、磷酸鹽、石油等,但儲量不大。石油儲量3,000萬噸,天然氣儲量1,700億立方米。
森林資源豐富,面積810萬公頃,達全國土地30%。天然林有630萬公頃,人造林180萬公頃。主要產品有原木、圓木、木槳、紙和木板等。漁產豐富。工業產品偏重農林牧加工,主要為奶製品、毛毯、食品、釀酒、皮革、煙草、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
粗羊毛產量佔世界25%,出口量世界第一。紐西蘭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為世界第四大,漁產豐富,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
紐西蘭氣候宜人、環境清新、風景優美、旅遊勝地遍布、地表景觀富變化。旅遊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約10%,是僅次於乳製品業的第二大創匯產業。
5. 紐西蘭的出口走向,你了解多少
乳製品,粗羊毛,鹿茸,肉製品等,主要出口到中國的是乳製品。
乳製品仍然是目前紐西蘭對華出口的最大品類,預期今後航空和農業科技等高科技產業將提供更多的出口增長潛力。2013年中國首次超越澳大利亞,成為紐西蘭最大的出口目的地。截至 2013年12月31日,紐西蘭當年對中國的出口同比增長了45.30%,出口額達到99.6億紐西蘭元(約合人民幣518億元)。今年2月剛剛履職的紐西蘭貿易發展局大中華區總裁高恩(Glen Murphy)在接受商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了上述信息。高恩表示,乳製品仍然是目前紐西蘭對華出口的最大品類,預期今後航空和農業科技等高科技產業將提供更多的出口增長潛力。紐西蘭貿易發展局(NZTE)是紐西蘭政府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管理部門。根據NZTE提供的數據,過去一年,中國超越長期處於第一位的澳大利亞,成為紐西蘭最大的出口市場,從出口額計算,同比增幅達到了45.30%。據了解,這一強勁的增勢,與2008年10月1日生效的《中新自由貿易協定》休戚相關。這份中國與發達國家簽署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協定規定,紐西蘭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取消全部自華進口產品關稅,其中63.6%的產品從《協定》生效時起即實現零關稅;中國則在2019年1月1日前取消97.2%自新進口產品關稅,其中24.3%的產品從《協定》生效時起即實現零關稅。數據顯示,協定簽署前的2007年,中國是紐西蘭第三大貿易夥伴、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而僅僅兩年後,中國已超越美國,成為紐西蘭第二大貿易夥伴,至去年更攀升到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地位。
6. 紐西蘭的經濟是怎樣發展的
紐西蘭經濟屬市場經濟,十分依賴國際貿易,主要貿易夥伴為澳大利亞、歐盟、美國、中國和日本。它的製造業和高技術產業規模不大,主要產業為旅遊業和第一產業(農業等)。過去幾十年的自由市場改革,取消了外商投資的許多障礙。世界銀行在2005年將紐西蘭列為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國家。簡介傳統上,紐西蘭的經濟依賴第一產業的產品,如羊毛、肉類和奶製品。約1920至1930年代後期,奶製品出口通常占其出口總額的35%左右,在某些年份更高達45%。
1950年代,這些產品的需求殷切,紐西蘭經濟從而受惠。然而,其後這些商品價格下降,1973年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亦影響紐西蘭與英國的貿易,從1970年至1990年,紐西蘭的經調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相對購買力,從經合組織平均水平的約115%,下降到80%。自由化,自1984年以來,紐西蘭政府進行了重大的經濟結構調整,由依賴英國給予優惠市場准入的農業經濟,轉型到成為更工業化、可以在全球競爭的自由市場經濟。這種發展推動了實際收入,擴大和深化工業的技術能力,並遏抑通貨膨脹的壓力。自1990年起,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逐步追上較大型西歐經濟體的水平,但兩者仍然有差距。紐西蘭對貿易十分依賴,其增長前景很受亞洲、歐洲、美國的經濟表現影響。1985年和1992年間,紐西蘭的經濟增長了4.7%,但同一期間,經合組織國家平均增長28.2%。從1984-1993年,通貨膨脹平均每年為9%,兩次紐西蘭的信用評級下降,外債翻了兩番。
1986年和1993年間,失業率從3.6%上升到11%。有效的農業系統是紐西蘭的出口支柱。領先的農業出口產品包括肉類、奶製品、林產品、水果和蔬菜、魚和羊毛。紐西蘭是烏拉圭回合貿易談判的直接受益者,受惠行業包括農業和一般的乳製品行業。該國擁有大量的水電,亦有可觀的天然氣儲備。領先的製造業有食品加工、金屬加工、木材和紙製品。一些製造業如汽車裝配已完全消失,製造業在經濟中的重要性是在普遍下降。展望和挑戰,紐西蘭的收入水平,在20世紀70年代的經濟危機之前較大部分西歐國家( 如西班牙,愛爾蘭)高,比英國,法國略遜壹籌;但自此也從來沒有恢復。例如,紐西蘭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少於西班牙,約為美國的60%左右。紐西蘭的經常賬赤字約國內生產總值的8-9%,但其公共債務則只佔國內生產總值的21.2%(2006年,估計),這比起許多發達國家為低。然而,在1984和2006年之間,凈外債增加11倍,約1820億紐元。適度的公共債務和較大的凈對外債務,反映大部分的凈對外債務是由私營機構持有,歷史,1900-1970年代,紐西蘭的經濟政策傾向施行保護、監管和補貼。
1960年代,紐西蘭的貿易表現開始轉差,主要是由於來自英國的出口收入下降。1955年紐西蘭有65.3%的出口輸至英國,隨著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這一比例在1973年6月結的一年,已下降到26.8%。1980-1990年代,紐西蘭進行了經濟改革。自1984年以來,政府消除包括農業在內的補貼、開放進口法規、容許匯率自由浮動、取消利率、工資和價格控制,又降低邊際稅率。從緊的貨幣政策和著力減少政府預算赤字,使通貨膨脹率從1987年的18%以上的年增長率逐步下降。放鬆管制創造了一個非常方便營商的規管架構。2008年,世界銀行的全球商業友好國家中,紐西蘭排第2名。
7. 紐西蘭哪些技術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紐西蘭是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世界銀行將紐西蘭列為世界上最方便營商的國家之一,其經濟成功地從以農業為主,轉型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化自由市場經濟 。鹿茸、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的出口值皆為世界第一 。
農業
紐西蘭的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2012年,乳製品出口額為116.25億新元,肉產品出口額為51.14億新元。
畜牧業
紐西蘭畜牧業發達,畜牧業生產佔地1352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乳製品與肉類是最重要的出口產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佔世界總產量的25%。
漁業
紐西蘭漁產豐富,擁有世界第四大專屬經濟區。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每年商業性捕撈和養殖魚、貝類約60至65萬噸,其中超過半數供出口。2012年,漁業產品出口總額為13.74億新元。(資料來源:紐西蘭統計局)
林業
紐西蘭全國森林面積為810萬公頃,其中自然林630萬公頃,人造林180萬公頃。主要出口產品有原木、木槳、紙及木板等,主要出口市場為澳大利亞、中國、韓國、美國、印尼、中國台灣、日本等。2012年,林業出口總額為30.6億新元。
工業
紐西蘭以農林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毛毯、食品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除了主要產業食物加工業(肉類與乳品)與工業之外,紐西蘭的食物加工技術、塑料、紡織等方面的競爭力也越來越來強。特殊生活風格用品的業者,如帆船也在急速增長。陸續建立了一些重工業,如煉鋼、煉油、煉鋁和製造農用飛機等。
外貿
紐西蘭嚴重依賴外貿。2012年外貿總額為932.83億新元,其中出口額460.64億新元、進口額472.19億新元。主要進口石油、機電產品、汽車、電子設備、紡織品等,出口乳製品、肉類、林產品、原油、水果和魚類等。主要貿易夥伴為澳大利亞、美國、日本。
貨幣
攜入或攜出紐西蘭的外國貨幣金額並無限制。不過攜入或攜出超過10,000紐西蘭元的現金必需填交「攜帶現金報告表」(BorderCashReport)。外國貨幣可輕易在銀行、部分旅館、國際機場和大城市中設的兌換處兌換為紐西蘭貨幣。所有主要信用卡都可以在紐西蘭使用。
8. 中國對紐西蘭主要出口什麼產品有什麼優勢
產品:衣服、鞋帽、玩具、家電、電子產品,食品等等。
我覺得優勢是雙方的,中國和紐西蘭兩國具有不同的資源稟賦,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一個是處於經濟高速發展時期,需要消耗大量的資源,但自然資源比較缺乏;另一個是自然資源比較豐富,產業發展比較集中,農、林、牧業發達,經濟的外向化程度較高。所以兩國很容易達成相關貿易協定。
依據《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協定》,紐西蘭將在2016年1月1日前將自中國進口產品關稅逐步降低為零。目前為止已經超過9成的中國產品進口到紐西蘭是0關稅。
9. 紐西蘭的經濟狀況
紐西蘭是高收入經濟體,人均名義 國內生產總值(GDP)為 36,254 美元。紐西蘭嚴重依賴國際貿易,特別是農牧產品出口約占出口總量的50%。使紐西蘭容易受到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和全球經濟放緩的影響。木材是第二大出口產品佔7%。服務業是紐西蘭經濟中占最大比例,其次是製造業和建築業,然後是農業和原材料開采。旅遊業在經濟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2016年為紐西蘭的GDP貢獻了129億紐西蘭元約5.6%,並為紐西蘭勞動力提供了7.5%的支持。主要貿易夥伴是中國,澳大利亞,美國和日本。
可再生能源(主要是地熱和水力發電)占紐西蘭總能源供應的40.1%。僅地熱發電一項就占紐西蘭能源的22%。紐西蘭的教育體制承襲英國的優良傳統,全國實行統一的教育體系,教育經費開支占政府開支第三位。加之富有創意的改革,被視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制之一。紐西蘭高等學府擁有優秀的學術教育水平,曾先後培養出4位諾貝爾獎得主。
10. 紐西蘭是發達國家嗎
紐西蘭是一個發達國家,在很多方面的排名很高,特別是在教育,公民自由保護,政府透明度和經濟自由方面。服務業主導國民經濟,其次是工業,農業,此外國際旅遊業是重要的收入來源。
紐西蘭是西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國,首都是惠靈頓,而人口最多的城市是奧克蘭。地理上來看,紐西蘭主要分為南島和北島。
紐西蘭的氣候主要為溫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從南部的10°C到北部的16°C不等。在七個最大的城市中,基督城是最乾旱的城市,平均每年只有640毫米的降雨,而惠靈頓的降雨量最大,是基督城的兩倍。奧克蘭,惠靈頓和克賴斯特徹奇的年平均日照時間均超過2000小時。南島的南部和西南部氣候涼爽和多雲,日照時間大約有1,400–1,600小時。南島的北部和東北部是該國最陽光的地區,約有2,400–2,500小時。由於紐西蘭位於南半球,因此一般的降雪季節是六月初至十月初。
截至2021年2月,紐西蘭總人口已經超過500萬人,最近的七年中,紐西蘭的人口以每年約1.7%的速度增加。紐西蘭超過8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地區,而51.4%的人口居住在七個人口超過10萬人的城市。奧克蘭擁有超過一百萬的居民,是愛爾蘭人口最多的城市。
對於發達國家來說,紐西蘭的生育率為2.1,相對較高,自然出生在人口增長中占很大比例。因此,與大多數工業化國家相比,該國的人口年輕,其中20%的紐西蘭人年齡在14歲以下。2018年,紐西蘭人的平均年齡為38.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