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紅寶石魚怎麼吃
㈠ 紅寶石魚的餵食量
紅寶石魚可根據魚體大小來決定餵食量。通常餵食量為魚體重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可選擇紅寶石魚專用飼料或者鮮蝦肉,瘦肉,蛤蜊肉每次3-8克左右。每天2次即可。紅寶石魚對水質的要求並不高,比較適合中性的水質,容易飼養。
魚不能喂太飽,狀態反而不好,壽命縮短;經常變換魚食,均衡營養;如果混養盡量照顧到各種魚類;如上層魚搶食快,就要混合點速降的魚食,下層魚才能吃到等等;紅寶石魚適宜溫度25~28度。
(1)紐西蘭紅寶石魚怎麼吃擴展閱讀:
飼養要求:
寶石魚對水質的要求並不高,比較合適中性的水質,弱酸性和弱鹼性水質並不太合適。繁殖這種魚並不很困難。這種魚不同於其他非洲慈鯛,它們不是採用口孵方式而是採用開放方式進行繁殖。繁殖的時候雄魚會在平滑的石頭上打掃出一塊產床,並引導雌魚在其中產卵。
寶石魚不要混養且不合適養殖於水草箱。本種有挖掘的習慣,應該是來源於其在原產地會挖掘底砂以鋪著砂中的食物。 所以飼養這種魚的時候要有專門的底砂,且種植水草的時候要非常注意,避免種植密度過低被它們鑽空子挖掉那些可憐的草。
㈡ 剛孵化的小紅寶石魚吃什麼
仔魚的培育平游後的仔魚用蛋黃作開口餌料,培育5天後開始逐漸加入配合飼料粉末開始馴食。食性馴化的方法是:把蛋黃和配合飼料加水混合成漿糊狀,第一天蛋黃與飼料粉末的重量比為3∶1,第二天2∶1,第三天1∶1,第四天1∶2,第五天1∶3,第六天全部用配合飼料粉末投喂。經過20天全部培育成稚魚。
㈢ 紅寶石魚可以吃嗎怎麼做著吃
紅寶石魚做法
材料
安康魚,番茄,檸檬,紫洋蔥,小土豆,橄欖油,白葡萄酒,黑胡椒,海鹽,香菜,松仁,鮮奶油
做法
1、先准備番茄色拉:將番茄,紫洋蔥切碎,加1個檸檬汁攪拌均勻,靜置半小時以上;
2、過濾多餘的水分,加入海鹽,黑胡椒,橄欖油,香菜,攪拌均勻待用;
3、加熱平底鍋烤松仁;
4、土豆仔洗凈煮熟,然後加黑胡椒,海鹽以及一小塊黃油拌勻待用;
5、另取一平底鍋倒入少許橄欖油,加一塊黃油加熱;(加橄欖油的目的是預防黃油因加熱而顏色變黑)
6、中火煎魚至兩面呈稍許金黃色;(事先將盤子放入微波爐加熱,這樣食物放入盤中不會因馬上變冷而失去風味)
7、少許鮮奶油加小半杯白葡萄酒以及一小撮海鹽調味加熱;
8、將魚、番茄色拉以及土豆仔裝盤,撒上烤好的松仁以及奶油汁,乘熱享用吧!
㈣ 紐西蘭紅寶石魚的做法
魚類幾乎都差不多,只是好的食材你可以減掉復雜的烹飪過程!
直接灑入鹽和黑胡椒,然後煎到兩面金黃。配上一些蔬菜沙拉也很美味
㈤ 紅寶石魚不能和什麼一起同吃
紅寶石魚和一般的家常菜都是能同時食用的,但是在吃魚的過程中是不能吃湯葯,中葯等物品的容易影響中葯的副作用
㈥ 紐西蘭紅寶石魚
y, bme difficult to guess, s
㈦ 紅寶石魚仔魚吃什麼
小魚小蝦 肉食性且有魚食性會食小魚
生活習性:
身體強壯,攝食量大,容易飼養,對水質無嚴格要求,喜歡中性水,在20℃以上的水溫中,它們能很好地生長。紅寶石魚不擇食,喜歡吃動物性餌料。
紅寶石魚性情比較暴躁,經常攻擊其他品種的熱帶魚,尤其是攻擊和吞食其他品種的幼魚。所以,紅寶石魚最好是單獨飼養,若要混養,則應該與要求相同的大型熱帶魚混養,切不可與小型熱帶魚,特別是燈類魚混養,以免發生意外。
㈧ 關於紅寶石魚
名稱:紅寶石魚;學名:Hemichromisbimaculatus;英文名:JewelCichlid;原產地:從迦納到多哥的剛果河、尼羅河流域的森林溪流中;食性:肉食性且有魚食性會食小魚。活動水層:全部水層,較喜歡在底層活動。產地:非洲尼羅河流域和利比亞、尼日、剛果等國。
正式中文名:雙斑伴麗魚;拉丁學名:Hemichromisbimaculatus,Gill;科屬:慈鯛科(又稱麗魚科,口孵魚科,Cichlidae);英文名:JewelCichlid;原產地:從迦納到多哥的剛果河、尼羅河流域的森林溪流中。體長:12-15厘米;水質:對水質的要求並不高。比較合適中性的水質。弱酸性和弱鹼性水質並不太合適。食性:肉食性且有魚食性會食小魚。活動水層:全部水層,較喜歡在底層活動。性情:凶暴且地域性強;忠告:不要混養且不合適養殖於水草箱。本種有挖掘的習慣,應該是來源於其在原產地會挖掘底砂以鋪著砂中的食物。
所以飼養這種魚的時候要有專門的底砂,且種植水草的時候要非常注意,避免種植密度過低被它們鑽空子挖掉那些可憐的草。性情:凶暴且地域性強。屬於非三湖慈鯛類的非洲慈鯛。體形較短鯛大。本種魚的特點就在於全身靚麗的藍色斑點和尾柄前面的大型黑斑。紅寶石的名字來源於在它們繁殖期間會出現艷麗的紅色。但是實際上本種魚有一些全身永遠艷紅的個體,但是在市場上很難看到。本種魚有挖掘的習慣,應該是來源於其在原產地會挖掘底砂以鋪著砂中的食物。所以飼養這種魚的時候要有專門的底砂,且種植水草的時候要非常注意,避免種植密度過低被它們鑽空子挖掉那些可憐的草。
紅寶石魚
對水質的要求並不高。比較合適中性的水質。弱酸性和弱鹼性水質並不太合適。繁殖這種魚並不很困難。這種魚不同於其他非洲慈鯛,它們不是採用口孵方式而是開放方式進行繁殖。繁殖的時候雄魚會在平滑的石頭上打掃出一塊產床,並引導雌魚在其中產卵。卵呈環形布置,數量大約有250-300枚。親魚會照顧魚卵大約3天後就可以孵出小魚,再經過5-6天仔魚就會自由游動。親魚會一直照顧它們知道幼魚可以自由的捕食。
一、繁殖生物學特性:雌魚體長達10厘米左右就可以用於繁殖,雄魚個體要小一些。生殖期間親魚身體的顏色變得更加艷麗,特別是雌魚。與大多數慈鯛科魚類一樣,它的繁殖特性是自行配對繁殖,且表現出強烈的護幼行為。繁殖的最佳條件為pH值7.0~7.2,硬度7~9,水溫25~28℃。喜歡把卵產在平滑的石塊或光滑的平板上。紅寶石魚雌雄鑒別
紅寶石魚
比較困難,其主要區別是:雄魚臀鰭末端比雌魚尖而長;雌魚性成熟時腹部較膨脹,體色更為艷麗。二、材料與方法:1.親魚選擇:繁殖用親魚雌魚選擇體色艷麗、腹部膨大的個體,雄魚選擇體長在8厘米以上的個體。先將10對親魚放入兩個大缸內,讓其自行配對,最終配成5對,然後將每對各放入一個繁殖用魚缸,每天投喂人工配合飼料。2.產卵和孵化:繁殖用魚缸規格為80厘米×40厘米×50厘米,自動控溫和抽提水過濾。繁殖期間pH值7.3,硬度9.2,水溫28℃。在缸中放置一塊平滑的白瓷磚作為親魚的產卵板。親魚產卵後,其中3組留下親魚讓其協助孵化;另外2組將親魚移走,讓卵自行孵化。3.仔魚的培育:平游後的仔魚用蛋黃作開口餌料,培育5天後開始逐漸加入配合飼料粉末開始馴食。食性馴化的方法是:把蛋黃和配合飼料加水混合成漿糊狀,第一天蛋黃與飼料粉末的重量比為3∶1,第二天2∶1,第三天1∶1,第四天1∶2,第五天1∶3,第六天全部用配合飼料粉末投喂。經過20天全部培育成稚魚。三、結果:紅寶石魚卵為粘性,淡黃色,吸水後卵徑為1.1~1.4毫米,粘在產卵板上,排列成一個圓形。在水溫為28℃的條件下,經42小時左右孵化出膜,平均孵化率89.8%。經20天培育成稚魚,共孵化出魚苗1097尾,平均成活率達92.5%。
本試驗平均孵化率為89.8%,平均成活率為92.5%,總的說來繁殖和孵育的效果很好。在親魚協助孵育的前3組孵化率比沒有親魚協助孵化的4、5組高,孵化率分別為82.2%、95.0%、93.8%和89.0%、89.1%(第1組因為抽水系統的水流太大而吸走了少部分剛出膜仔魚而影響了孵化率)。筆者認為其原因應該是紅寶石魚有護幼習性,在孵育期間,雌雄親魚始終分工守候在卵的周圍,胸鰭不停地扇動,增加卵周圍水體的流動,使得溶氧更充足;同時,親魚還會清除死卵
紅寶石魚
和卵上的雜質,保持卵表面的清潔,減小卵霉變死亡的幾率。由實驗結果可得出在卵的孵化過程中,留下親魚協助孵化的效果更好。在試驗中,卵在28℃的水中經過42小時左右就孵化出膜,102小時後仔魚平游。相關資料的介紹要72小時才孵化出膜,這與本試驗有32小時的差距,但開始攝食的時間是一致的,即在孵化後的第4天(96小時)開始攝食。這說明胚胎在前期發育較快,可能是由於親魚前期培育中用的鮮活餌料中含有許多特殊營養因子,這些因子在胚胎發育的前期起到了促進作用。在仔魚的培育過程中,在一段時間內能否攝取到第一口食物特別重要,因為這是決定仔魚能否渡過生長的不可逆點,即能否成活的關鍵。紅寶石仔魚出膜後108小時開始攝食,這時其卵黃囊還沒有完全消失(剩餘10%),這就極大提高了仔魚在游泳和攝食能力很弱的情況下能夠吃到第一口食物的幾率,從而保證了仔魚初期發育的營養需求,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仔魚的成活率。紅寶石魚在繁殖期間有很強的佔地習性,同一缸中往往有一對首先配對成功,盤踞在缸的一角,把其它同伴驅趕得四散而逃。只要是已配對的個體,雌魚表現得十分兇猛,即使體型較小,也能敵過體型較大的同伴。在本次試驗中就有4尾魚被同伴咬傷致死。應該注意,最好是讓其自行配對,如果人工配對就要用同時發情的雌雄兩魚做親魚,否則,雄魚發情而雌魚不發情,雄魚經常咬死雌魚。而在同一缸內最好只留有配成的一對親魚,否則其他魚也會被追趕咬傷。
發情期一般在春夏秋:隨時可能發情,只要成熟了就可以了。一般6個月以上就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