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地震哪裡最好
① 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海域發生6.1級地震,什麼樣的地形容易發生地震
紐西蘭克馬德克群島海域發生了6.1級地震,要知道這在地震的頂級裡面已經算是中級地震了,好在的是此次震中,300公里范圍內並沒有大型的城市分布,那麼就意味著該地震的發生並不會帶來太大的影響,而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達到了10千米。一般地殼不穩定,板塊運動較劇烈的地方容易發生地震,一般像山脈地形以及比較靠近海的地方容易發生地震。
所以說像發生地震這種事情我們是沒有辦法去預防的,只能夠憑借著現在的科技手段提前知道在什麼時候可能會發生地震,地震的強度是多少,然後及時的做好應對措施,在發生地震的時候,我們一定要保持冷靜事先的做好准備,如果自己處於地震,帶上那麼對於建築物的選擇和建造就一定要用心比如說它能扛幾級地震,同時我們也要學會在發生地震的時候要知道怎麼樣進行撤離,以及在哪些地方進行躲避是最安全的。
② 紐西蘭地震為何和我們熟悉的慘烈地震不太一樣
「科普中國」是中國科協攜同社會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科學傳播的科學權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國融合創作出品,轉載請註明出處。
③ 9·4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地震的地震分析
低傷亡
盡管遭遇7級強震,但是沒有造成當地出現嚴重的人員傷亡情況。王滿達分析說,四大原因造成「高震級低傷亡」現象。
原因
不屬於直下型地震
王滿達表示,此次地震盡管屬於淺源地震,但是震中距基督城有50公里,不像直下型地震容易造成重大傷亡。如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就屬於直下型地震,造成24萬餘人的重大傷亡。
人口密度低
克賴斯特徹奇市雖然是紐西蘭第二大城市,約有40萬人口,但是人口密度相對較低,居民住的都是1、2層樓房屋,因此房屋倒塌對於人員的傷害較小。
房屋抗震性能高
由於地震多發,紐西蘭對於房屋建築標準的要求非常嚴格,還通過立法來確保基礎設施建設質量。該國制定的民居抗震建設規定,有完善的監管措施。
嚴重地區地屬商業區
此次建築物毀壞最嚴重的是市中心的商業區,由於地震發生時間是星期六凌晨,商業區人員稀少,從而使得人員傷亡減少。
防震體系
紐西蘭民防事務部長約翰·卡特當天在首都惠靈頓與相關部門負責人和專家會面後對媒體說,沒有人員死亡「實在是太幸運了」!但在記者看來,這種「幸運」其實並非出於偶然。
隔震技術世界領先
紐西蘭隔震技術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科研人員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就已將特製的橡膠墊用於基礎隔震。紐西蘭在一些重要的建築物及橋樑上均採用了結構隔震減震裝置。比如:議會內閣辦公樓和衛生部大樓均採用含鉛的橡膠墊將建築體和地基梁隔開。地震發生時,隔震裝置能夠有效降低地震造成的損害。
房屋抗震性能高
紐西蘭建築研究協會是專門研究抗震建築的機構,其設計的木框架大玻璃輕型建築造價不高,較能被居民廣泛接受,紐西蘭低層和多層住宅主要採用這種建築方式。實踐證明,輕型木結構因其自身質量輕、強度高等特性,表現出良好的抗震性能,地震發生時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生命和財產遭受巨大損失。
加強立法嚴把建築質量
紐西蘭政府在房屋建築方面加強立法,嚴把質量關。紐西蘭在《建築法》和建築規范中對投資者、設計師以及設計圖都做了具體規定,建築師和設計師都可以監督施工。對於建築工程的審查,《建築法》規定投資者委託設計師進行圖紙設計後,要送交有關專業部門審核,建築物出現問題要追究建築商、設計師、政府審查人員的責任,以促使相關人員確保安全。
成功的災害保險制度
紐西蘭地震保險制度被譽為全球運作最成功的災害保險制度之一,其主要特點是國家以法律形式建立符合本國國情的多渠道巨災風險分散體系,以政府與市場相結合的方式來盡可能分散巨災風險。
這一地震風險應對體系由三部分組成,包括地震委員會、保險公司和保險協會,分屬政府機構、商業機構和社會機構。一旦災害發生,地震委員會負責法定保險的損失賠償;保險公司依據保險合同負責超出法定保險責任部分的損失賠償;而保險協會則負責啟動應急計劃。
重視防災、減災教育
政府重視對公民的防災、減災教育。多年來,紐西蘭國家民防部都會印製防禦各種具體災害的宣傳品,其內容包括災害的識別、預防,以及如何自救、互救等,所有公民人手一套。經過長期的宣傳普及,紐西蘭普通民眾大都清楚地震發生後如何應對。
政府災害防禦機制好
紐西蘭政府重視災害防禦工作,災害防禦機制行之有效。政府對各種自然災害實行綜合管理,專門設立了政府民防部,從中央政府到地區、地方三級政府均設有防災減災機構。一旦發生全國性重大自然災害,國家進入緊急狀態,國家民防總指揮部就會立即啟動,地區和地方的民防指揮中心也立即投入工作。
④ 除了地震,還有火山噴發威脅,紐西蘭哪座城市最安全
從地質上講,紐西蘭漢密爾頓才是紐西蘭最安全的地方了。
首先,這里遠離海岸,因此沒有海嘯風險,另外,這里離主要的斷裂帶都較遠。
火山方面,如果Mt Ruapehu火山噴發,根據紐西蘭大多時間的風向,火山灰多半也會向東飄去(紐西蘭的西風帶也不太會把北島的火山灰吹過庫克海峽到達南島),比建在火山帶上的奧克蘭安全多了。
即便漢密爾頓河暴漲,由於其河床較深,市區受到影響的可能也不是很大。
不過如果你住在北島,那受火山的威脅還是存在的。
特別是奧克蘭以及中部平原,如果Taranaki,Ruapehu,Tongariro或者Ngauruhoe這些火山中的一個大爆發,整個北島中北部地區都會彌漫著火山灰,將會影響到廢水處理廠,堵塞空調機,影響電力供應以及航空運輸。
火山灰沒有毒,但是很擾人。
最大的傷害可能是在屋頂清掃時摔下來——因為到時候,家家都得自掃火山灰呀!
紐西蘭具有非常良好的自然災害應對和教育體系,許多學齡兒童第一天學到的不是「長大了想當什麼」,而是如何應對突發情況,學校里的緊急疏散地在哪等等。
自然的風險中無處不在,而當我們移民來到紐西蘭,逐漸適應了新的地理和水土特點,了解到各個層面的自然風險後,誰說這不是自然的饋贈,是為了讓我們更美好地生活呢。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
⑤ 地震頻發 紐西蘭哪兒最「宜居」
紐西蘭位於太平洋西南部,領土由南島、北島兩大島嶼組成,以庫克海峽分隔,南島鄰近南極洲,北島與斐濟及湯加相望。首都惠靈頓以及最大城市奧克蘭均位於北島。還是北島最「宜居」。
⑥ 紐西蘭地震的震中在哪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紐西蘭地震的震中在哪?地震的原因是什麼?
在紐西蘭南島南部西海岸的里氏7.8級地震;
地震為構造地震!
⑦ 紐西蘭發生海嘯 世界三大地震帶是哪裡
環太平洋地震帶:即太平洋的周邊地區,包括南美洲的智利、秘魯,北美洲的瓜地馬拉、墨西哥、美國等國家的西海岸,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列島、琉球群島以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和紐西蘭等國家和地區。這個地震帶是地震活動最強烈的地帶,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里。
2. 歐亞地震帶:該帶從歐洲地中海經希臘、土耳其、中國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爾卑斯山,也稱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這個帶全長兩萬多公里,跨歐、亞、非三大洲,佔全球地震的15%。
3. 海嶺地震帶:分布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中的海嶺(海底山脈)。
⑧ 紐西蘭哪個地方地震最少
紐西蘭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是地震多發國家,平均每年發生地震近3000次,抗擊自然災害已經成為紐西蘭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據紐西蘭地震委員會新聞官介紹,1942年,位於紐西蘭中部的首都惠靈頓地區和懷拉拉帕地區曾遭受里氏7.2級地震的襲擊,造成大量房屋建築嚴重受損。許多房屋在數年後都未能修復,其主要原因就是沒有足夠的保險賠償金。
最少很難說,北島的奧克蘭應少些
⑨ 日本和紐西蘭哪裡地震更多哪裡的地震強度更大
世界上地震最多的國家是日本。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
地震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世界上三大地震帶
1地震最多的國家是日本的原因
日本群島地處位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活躍。太平洋板塊比較薄,密度比較大,而位置相對低一些。當太平洋板塊向西呈水平移動時,它就會俯沖到相鄰的亞歐板塊之下。 當這兩個板塊發生碰撞、擠壓時,其交界處的岩層便出現變形、斷裂,從而產生地震現象。造成火山、地震活動頻繁,危害較大的地震平均3年就要發生1次。由於日本整個國家都處於地震帶,日本一年到頭每天都有各種小型地震發生。
2世界上主要有三大地震帶
1.環太平洋地震帶
分布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台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紐西蘭。是全球分布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全球約80%的地震都發生在這里。
2.歐亞地震帶
從歐洲地中海經希臘、土耳其、中國的西藏延伸到太平洋及阿爾卑斯山,也稱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這個帶全長兩萬多公里,跨歐、亞、非三大洲,佔全球地震的15%。
3.大洋中脊地震活動帶
帶蜿蜒於各大洋中間,幾乎彼此相連。大洋中脊地震活動帶的地震活動性較之前兩個帶要弱得多,而且均為淺源地震,尚未發生過特大的破壞性地震。
⑩ 弱弱的問一下,紐西蘭哪個城市不容易發生地震
紐西蘭位於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上,是地震多發國家,平均每年發生地震近3000次,抗擊自然災害已經成為紐西蘭民眾生活的一部分.據紐西蘭地震委員會新聞官介紹,1942年,位於紐西蘭中部的首都惠靈頓地區和懷拉拉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