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坦克是什麼樣子
Ⅰ 大家覺得緬甸的軍事實力怎麼樣
不怎麼樣。
相比較越南,裝備水平基本一個檔次但是重裝備規模小很多,基本全面劣勢,對泰國印尼大馬甚至新加坡也沒得打,不過貌似比菲律賓強,對寮國柬埔寨不清楚。剩下的汶萊和東帝汶,emmmm,也不清楚不過應該是比這兩個強。
海軍有兩艘中國退役的053h1,3種不同型號國產護衛艦,還有一部分導彈艇。型號我記不住了,但水下就不怎麼樣了,據說采購過中國的035g,不知真假,即便是真的也是一款十分落後的型號。
總的來說緬甸大概就是一個微縮版的90年代解放軍水平。
Ⅱ 為什麼二戰遠征軍的幾千輛坦克全報廢在緬甸呢
抗戰時期,國民政府第一次派出遠征軍10萬人到緬甸作戰。雖然第五軍是坦克裝甲部隊,也沒有幾千輛坦克,國民政府也沒有這樣的規模!能開到緬甸四五十輛就不至於失敗了!
Ⅲ 緬甸有多少軍隊人數武器裝備如何
您就付20個網路幣,這種問題我說了,你信么?
Ⅳ 在二戰中的緬甸戰場上,日本投入了多少坦克部隊戰鬥力如何
緬甸戰役有兩次,一次是42年的,日軍擊敗中英聯軍控制緬甸:第二次是43年開始的,歷時近兩年,中國駐印軍、滇西遠征軍與英印軍和美軍配合,擊敗日軍,奪回緬甸的控制權。
第一次緬甸戰役時,日軍共投入了四個師團:18、33、55、56。坦克情況不詳,這四個師團都沒有坦克聯隊的編制。這四個師團所隸屬的日本南方軍倒是有9個坦克聯隊的編制,但緬甸戰役中沒有聽說日軍有動用坦克的戰例。
第二次緬甸戰役期間,日軍在緬甸的部隊師團級番號有10個:2、15、18、31、33、49、53、54、55、56。不過此時因為日軍已經處於末期,部隊番號雖多,但戰鬥力已經遠不如之前的強大。
至於說戰鬥力,這些都是日軍的精銳部隊。研究日軍戰鬥力的時候,外行往往有個錯誤觀點,認為日軍最強大的就是18個甲種師團(或稱常設師團,通說為17個,我認為是18個),其他部隊都不行。其實,日軍的甲種師團,僅僅是設立較早,編制和裝備配置比較高而已,並不一定代表戰鬥力也強,比如著名的第四師團,那也是甲種師團。一般來說,甲種師團通常裝備配置比較「重」,所以一般會在大規模會戰中充當突擊核心,這也是最能發揮甲種師團作戰威力的情況。但是,如果是面臨山地游擊作戰和叢林作戰,甲種師團就未必如其他裝備較「輕」的部隊了。這就好比,美軍打塔利班用的而是正規軍,清剿塔利班游擊隊用的是特種部隊,那你說特種部隊戰鬥力不如正規軍?執行的任務不同而已。另外,二戰中日軍有個壞毛病,那就是建制很不穩定,每個師團下屬的聯隊、大隊、甚至到士兵都經常調動,所以有些師團從番號來看可能不是精銳,但你要是看他下屬的聯隊甚至大隊的番號,才會發現他真正的戰鬥力如何。比如前面說的五十六師團,其官兵都是日軍第六師團的預備役和退役人員組成的,除了武器裝備稍差以外,完全不輸任何甲種師團,叢林山地作戰更是猶有過之!
Ⅳ 坦克的外形的資料
不能自已了解到很多事情都是
Ⅵ 坦克是什麼樣子的
坦克,或者稱為戰車,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有「陸戰之王」之美稱,它是一種具有強大的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很強的裝甲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主要執行與對方坦克或其他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工事、殲滅敵方有生力量。坦克一般裝備一中或大口徑火炮(有些現代坦克的火炮甚至可以發射反坦克/直升機導彈)以及數挺防空(高射)或同軸(並列)機槍。 基本解釋 一種全履帶裝甲戰車,通常裝有一門火炮和多門自動武器,具有優良的越野機動性、堅固的裝甲防護、強火力和強大的突擊能力,有的帶有穿甲彈。 在游戲中「坦克」常被用來稱呼隊伍中的傷害承擔者,因為其具有強大的防禦能力和傷害承受力,與坦克類似。「坦克」是團隊的靈魂,肩負著保護隊友的重大責任。也因此「坦克」受到極大的尊敬。 詳細解釋 英語tank的音譯。亦稱「 坦克車 」。一種全部裝甲、有旋轉炮塔並配有火炮、機槍等武器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 1914年10月,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歐洲戰場陷入了僵局。正在英國遠征部隊服役的斯溫頓中校提出,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辟道路、翻越壕溝並能摧毀和壓制機槍火力的裝甲車來打破西部前線的這種沉悶僵局。當時的英國陸軍對此毫無興趣,時任海軍大臣的丘吉爾卻如獲至寶,下令組建「陸地戰艦委員會」,親自領導「陸地戰艦」的研製工作。 編輯本段發明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交戰雙方為突破由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陣地,打破陣地戰的僵 「馬克」Ⅰ型坦克局,迫切需要研製一種火力、機動、防護三者有機結合的新式武器。英國人E.D.斯文頓在一起意外中發現,如果在拖拉機上裝上火炮或機槍,它不就無敵了嗎?1915年,英國政府採納了E.D.斯文頓的建議,利用汽車、拖拉機、槍炮製造和冶金技術,試制了坦克的樣車。 1916年生產了「馬克」Ⅰ型坦克,外廓呈菱形,剛性懸掛,車體兩側履帶架上有突出的炮座,兩條履帶從頂上繞過車體,車後伸出一對轉向輪。該坦克乘員8人,有「雄性」和「雌性」兩種。「雄性」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60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當時為了保密,英國將這種新式武器說成是為前線送水的「水箱」(英文「tank」)。結果這一名稱被沿用至今,「坦克」就是這個單詞的音譯。在1918年,法國也研製出了雷諾坦克,亦在一戰中立下戰功。 這種稱為「馬克」Ⅰ型的坦克靠履帶行走,能馳騁疆場、越障跨壕、不怕槍彈、無所阻擋,很快就突破德軍防線,從此開辟了陸軍機械化的新時代;從那時起到現在,世界上已經製造了數十萬輛坦克,成為各國陸軍、海軍陸戰隊和空降兵的主要作戰武器。 坦克是具有強大直射火力、高度越野機動性和堅固防護力的履帶式裝甲戰斗車輛。它是地面作戰的主要突擊兵器和裝甲兵的基本裝備,主要用於與敵方坦克和其它裝甲車輛作戰,也可以壓制、消滅反坦克武器,摧毀野戰工事,殲滅有生力量。 編輯本段配置 坦克20世紀60年代以前,坦克多按戰斗全重和火炮口徑分為輕、中、重型。通常輕型坦克重10~20噸,火炮口徑不超過85毫米,主要用於偵察、警戒,也可用於特定條件下作戰。中型坦克重20~40噸,火炮口徑最大為105毫米,用於遂行裝甲兵的主要作戰任務。重型坦克重40~60噸,火炮口徑最大為125毫米,主要用於支援中型坦克戰斗。 最重的坦克是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建造的鼠式坦克。它比現代坦克重三、四倍,達188噸,車長9米,高3.66米,寬3.67米,正面裝甲厚達200毫米,能爬30度斜坡,跨越4.5米壕溝,攀登0.72米的垂直障礙,並能涉2米深的水,有8名乘員。坦克上裝有150毫米火炮和兩挺機槍。輕型坦克只有10-20噸,多為水陸兩用坦克,裝有85毫米口徑的火炮,主要是用於空降或陸戰隊使用。英國曾一度將坦克分為步兵坦克和巡洋坦克。坦克的「陸地巡洋艦」這個雅號也是這么來的。步兵坦克裝甲較厚,機動性能較差,用於伴隨步兵作戰。巡洋坦克裝甲較薄,機動性能較強,用於機動作戰。 60年代以後,由於二戰時期的坦克逐步退役,新建坦克的現代化程度大大提高,多數國家將坦克按用途分為主戰坦克和特種坦克。習慣上把在戰場上執行主要作戰任務的坦克統稱為主戰坦克(取代了傳統的中型和重型坦克);裝有特殊設備、擔負專門任務的坦克,如偵察坦克、空降坦克、水陸坦克、噴火坦克等,統稱為特種坦克,多數是輕型坦克(但大部分國家,將支援作戰用的輕型坦克,仍保留輕型坦克的稱呼)。 俄羅斯坦克(20張) 同時跟戰斗機一樣,根據生產年代和技術水平,坦克也被分為三代。從一次大戰出現坦克到二次大戰中期,主流的坦克類型被稱為第一代坦克;二次大戰中期到60年代的主流坦克,被稱為第二代坦克;60年代-90年代研製的坦克被稱為第三代坦克(主戰坦克和特種坦克的劃分方式也是從第三代坦克開始)。 目前現在世界上最先進的主戰坦克,主要是80年代以後研製的,其代表有:蘇聯/俄羅斯的T-90 / T—80、美國的M1A1/ M1A2、中國的99式,德國的豹2、英國的挑戰者2、法國的勒克萊爾、以色列的梅卡瓦4等。 這些坦克的戰斗全重一般為40-60噸,越野速度35-55公里每小時,最大速度72公里每小時,載有2-4名乘員。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門105-125毫米口徑火炮,直射距離一般在1800-2000米左右,射速每分鍾7-10發,彈葯基數為42-65發。通常採用復合裝甲或貧鈾裝甲,部分還可以披掛外掛式反應裝甲,並多數裝備了導航系統、敵我識別系統、夜戰系統,以及三防系統(防核/防化學/防生物)。 早期坦克結構形式多樣,有固定的頂置炮塔或側置炮座,也有旋轉式炮塔或無炮塔結構,裝有37~75毫米口徑的短身管、低初速火炮和數挺機槍,或僅裝機槍。坦克轉向,有的靠離合器和制動器系統,有的靠與兩條履帶分別聯動的輔助變速箱或電動機,有的由兩套發動機變速箱組分別驅動兩條履帶,靠變換兩履帶速比轉向。坦克戰斗全重7~28噸,單位功率2.6~4.8千瓦/噸,最大行程35~64千米,裝甲厚度5~30毫米。 由於當時技術水平的限制和生產設備簡陋,坦克性能較低,其火力主要用於殲滅有生力量,裝甲只能防禦槍彈和炮彈破片,沒有無線電通信設備和光學觀察瞄準儀器,行駛顛簸、速度緩慢,機械故障頻繁 宏坤坦克,乘員工作條件惡劣。早期的坦克只能用於引導步兵完成戰術突破,不能向縱深擴張戰果。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隨著坦克技術的提升,並伴隨著坦克作戰思路的改變,世界陸軍開始了機械化的新時期,對軍隊作戰行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以德國、蘇聯、英國、美國為主要代表,德國將軍古德里安更是機械化作戰思想及戰術的創始人。
Ⅶ 坦克外形是什麼樣呢
說起坦克的形狀,人們常常把它比喻作「鐵烏龜」。這是因為當坦克行駛在廣闊的原野上時,遠遠看去很像個烏龜。 從坦克的外形上看,它那扁扁的車體和凸起的炮塔,很像個弓形的烏龜殼;長長伸仰著火炮,很像烏龜伸著的頭;行走起來看不見輪子,又好像。
Ⅷ 緬甸是一個小國家,它的軍事實力怎麼樣
緬甸。是東南亞的一個國家,也是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成員國。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首都為內比都。緬甸是世界最不發達國家之一,以農業為主,從事農業的人口超過60%,農產品有稻米、小麥、甘蔗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