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明朝有多少人

緬甸明朝有多少人

發布時間: 2022-06-05 00:14:34

A. 明朝有多少人口

據《明實錄》所載人口峰值為7185萬,也有學者指出逾億(見孫景峰/李金玉著《正說明朝三百年》),也有晚明人口近兩億的說法(見葛劍雄《中國人口發展史》)。

B. 明朝與緬甸的戰爭是什麼樣的

作者:小A

緬甸是個小國,但是是一個志氣很大的小國。

在緬甸人心中,他們就是無敵的存在,中國只要打仗就要靠人數取勝。

明朝時期,軍隊將版圖擴展至緬甸幾乎全境。

雖然明朝沒有強大到世界無敵,但是對付小小的緬甸依然綽綽有餘。

為了彰顯緬甸人的厲害,《琉璃宮史》開始編造故事了:「緬甸發生內亂。明耶覺蘇瓦王子出征,戰勝了毛東、毛蓋侯二人。毛東、毛蓋侯這倆兄弟不顧老婆孩子被擄走,直接跑到明朝地界去求援。」

這一求援不要緊,明朝直接派出大軍了。雖然明朝方面沒有任何記載,但是人家就是這么說,你能怎麼辦?

緬甸人也知道自己打不過明軍,於是寫道:「中國軍隊圍城時間長了,沒有糧食吃了。於是提出單挑,結果被緬甸人打贏了。然後明朝就撤軍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接下來的記載,又出現了單挑的故事,緬甸人興許真的世面見得少,連同樣的故事不能用兩次這種事情都不知道。

還有一次,明朝真的發兵了。據《明史》記載:「遂拜蔣貴平蠻將軍??大發東南諸道兵十五萬討之。」

緬甸《琉璃宮史》這么寫:「陸軍中有戰象800頭、駿馬15000、士卒25萬??」

明朝才十五萬,這緬甸的25萬士卒數字明顯誇大了。結果不言自喻,明朝把緬甸揍了個稀巴爛。

打了敗仗的緬甸面子上過不去,於是就大筆一揮,記載道:「中國四位將軍率百萬大軍??」

你以為百萬就算完了嗎?人家緬甸敗得合情合理。

「緬王得知中國四員大將率駿馬20萬,士卒200萬來犯。」

看到,諸位應該明白緬甸史書里的數字是怎麼回事了。十五萬變成200萬,擴大了不止10倍。

當然,這本書里的東西從來就不能相信,比如這本書里的1.6億緬甸軍隊。

緬甸誇大中國軍隊數量不知一次,早在元朝時期,《緬甸大史》就說中國軍隊兩百萬。合著中國以來軍隊就是兩百萬。另一本書記載中國軍隊90萬,也是夠誇張的。事實上,據《元史》記載,當時的中國軍隊一共只有1.2萬人。

1.2萬人都能誇張成90萬,甚至200萬,可見緬甸人應該沒見過1萬以上的軍隊。

本公眾號文章均系小A本人原創,未經允許,不要轉載。

C. 明朝有多少人口

明朝究竟有多少人口?對此學界爭議很大,有的認為只有6千萬,有的認為將近2億人口。
在明朝人口統計中,明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明朝有一個明確的人口統計數據:6054萬人。

D. 緬甸果敢是明朝遺民嗎

果敢」是撣族語,「果」是九的意思,而「敢」是人家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九戶人家的意思。果敢族的英文名稱為「Kokang&...
「果敢族」的由來
「果敢」是撣族語,「果」是九的意思,而「敢」是人家的意思,合起來就是九戶人家的意思。果敢族的英文名稱為「Kokang」,在雅虎網站上解釋為 「居住在緬甸金三角的一支來自中國的少數民族」。果敢人對自己的解釋卻是:「果」等於果斷,「敢」等於勇敢。「果斷而勇敢」就是今天果敢人對自己族名的宣示。緬甸果敢自治區地處緬北薩爾溫江東岸,面積約為5200平方公里。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鎮康縣、滄源縣、耿馬縣以及保山地區的龍陵縣接壤,國境線達250公里。整個果敢轄區呈條狀,多為山區、丘陵,主要是由三個大「壩子」組成,其中最著名的是「麻粟壩」。平均海拔1216米,年平均氣溫16.8度,年平均降雨量1674毫米。緬甸果敢地區數百年來,特別是近百年來的歷史,可以說是以經營毒品而獲取利益為目的的武裝割據勢力的歷史,也是緬北數支地方武裝勢力形成、發展史的縮影。果敢地區與雲南邊疆地區有著極為深遠的歷史關系,對其進行深入研究,不僅有助於西南邊疆史地的學術研究,而且對我們認識緬北邊境毒品問題的歷史與現狀,維護緬甸聯邦邊疆地區的穩定與發展,同樣有著重要的意義。
如果追溯果敢歷史的源頭,它與中國古代的一個皇帝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這里的主體民族不是傣族,而是果敢族;若向上追溯,果敢族的「根」在中國,他們的祖先絕大部分實際是中國的漢人,如今這些漢人在金三角被稱做是果敢族。
明代中期,國勢強盛,周邊各少數民族部落紛紛稱臣納貢,接受明王朝的統治。在當時雲南與現在緬甸北部克欽邦、撣邦接壤的地方,明朝採取「以夷治夷」的方式對邊境「蠻夷」進行統治。明王朝在此設立了6個宣撫司、宣慰司,其中2個是在目前緬甸版圖上的孟養和木邦。當時,明朝的統治范圍很廣,薩爾溫江的上游是中國的內河,伊洛瓦底江上游的一部分也在明王朝的統治范圍。在伊洛瓦底江邊的八莫,明朝設立「威遠營」,並在此築壇誓眾,其誓詞曰:「六慰拓開,三宣恢復,諸夷格心,求遠貢獻,洗甲金沙,藏刀思窟,不縱不擒,南人自服。」
1593年,雲南巡撫陳用賓受命以武力收復了蠻莫(八莫)。為了加強邊防,陳用賓在騰越州邊界築起了八關,即神護關(今雲南騰沖縣西北孟卡山)、萬仞關(今雲南盈江縣西北孟弄山)、巨石關(今雲南盈江縣西北息馬山)、銅壁關(今雲南盈江縣西北布哈山)、鐵壁關(今雲南隴川縣西北)和虎距關、漢龍關、天馬關(清末中英勘界時,三關劃歸緬甸)。這八關的關址距當時中緬邊界數十里至數百里不等。1602年—1606年間,緬人舉兵向北進攻,先後攻佔八莫、孟養等地。
1658年3月,南明「小朝廷」桂王永曆帝朱由榔,為「大西軍」擁戴而舉旗反清。同年10月進入雲南,終因不敵清兵而放棄昆明,經保山、騰沖退入緬甸。1662年,吳三桂率清兵10萬之眾抵達緬甸阿瓦城郊,緬王莽白即將永曆帝及其母子妻妾送交清軍,永曆帝於同年6月被絞死於雲南昆明。在此之後,朱由榔的數千隨從,或降清,或逃往內地,但絕大部分官兵百姓留在了緬甸北部地區。憨厚的土著人斗不過這群來勢洶洶的「客籍」,漸漸退入野人山深處,一個華人社團崛起於緬北高原,繁衍至數十萬之多,其後果敢土司和萊莫土司均延承了中國封建王朝的官僚體系。1968年以前,那裡地方政權機構的官職,依然用明朝武官的官職來命名,如守備、千總、把總之類。老百姓的服裝仍然是明朝時的漢裝,信奉的是文聖孔子和武聖關公,由於他們是明朝皇族和士大夫的後人,故一定保留了相當明朝官話。這在世界史上是一個特例。
永曆帝事件不久,在今緬甸臘戍附近的登尼,清政府設立「木邦宣慰司」一職,命其世守其地。但清政府畢竟鞭長莫及,多時是統而不治,實際上成為「化外之邦」。那裡的封建領主制是一種特殊形態。當地土司既不臣服於清朝皇帝,也不受制於英緬殖民政府,依靠薩爾溫江這一天險傲然獨立,卻也自我封閉了幾百年。1897年,英人與清王朝談判定界,果敢正式劃入英屬緬甸。直至1962年,當地土司才與奈溫將軍達成協議,交出土司官袍和印璽,實行地方自治。即使在今天,許多果敢人依然以皇裔後代而自稱。
這一時期的果敢地區還有一部分漢人,這就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上的商賈馬幫。他們因留戀緬北而長久留了下來,其中以雲南、貴州、四川人居多。此外,「二戰」中被打散的國民黨遠征軍的老兵們,因衣食無著,被迫流落緬北,輾轉來到果敢。因此,在緬北果敢一帶,人們的籍貫不僅有雲貴高原,還有湖南、湖北、浙江、江蘇、江西等地。在整個北金三角地區,無論世事如何變幻,漢文化的脈絡始終未被阻斷。
果敢南部是聞名於世的萊莫山,它雖然在地理上屬於當陽,但與麻栗壩卻有極為密切的關系。歷史上,萊莫土司、果敢(滾弄)土司均承襲了明清的祖制,所不同的是,萊莫山由於是緬甸撣人的聚居區,漢撣文化交融在了一起,而果敢至今仍是較完整的華人傳統。無論從文化底蘊,還是對於族系的認同上,這些地區的大多數百姓,幾乎都以自己是華人而自豪。在生活方式和習慣上,也與中國別無二致。對於任何外部勢力,這里有一種天然的抵制與排斥。這也是作為緬甸少數民族的果敢漢人始終與緬人不能融合的原因所在。
英人統治緬甸時期,果敢、萊莫等地因是撣族聚居地而享受到了較大的民族自治權利,傳統的社會形態得以較為完整地保留下來。二戰時期,這里山高皇帝遠,同時日本人對撣邦網開一面,同英國人一樣,採取了寬松的統治方式,使區內民眾得以休養生息。值得一提的是,在反法西斯斗爭中,撣族、旅緬華人以及許多土司武裝,奮起抗戰,為民族獨立做出了貢獻。
在果敢地區歷史上活躍著數支地方勢力,最具影響力的是羅氏家族、楊氏家族、彭家聲及今天執政的白家。這幾支地方集團的發展史,與果敢歷史演進的關系是如此密切,以致於人們在研究果敢的歷史與現狀時均無法予以迴避。這些地方勢力的形成與發展,則構成了果敢歷史的主幹。

E. 明朝是被緬甸滅掉的嗎

1661年 南明李定國戰敗,永曆帝逃入緬甸,後被獻於清庭,南明滅亡.
我想說一點題外話,南明也算是明朝,清朝政府對南明的說法一直不給予承認,所以史書都不成南明君主為地位,這是時代背景造就的,南明和北宋一樣,都是偏暗一隅,並不是王國,最後南明君主逃亡海外,這才是真正的亡國。所以說明是緬甸滅的也不完全錯誤。只是有些片面而已。

F. 明朝本來佔領了緬甸,為何最後被緬甸打得落荒而逃

因為當時緬甸誕生了最強的東吁王朝,將緬甸重新統一。還有當時明朝內憂外患,而且緬甸環境惡劣不適合居住,不僅無法為朝廷創收,還要花費大量財政去維持,這樣不劃算。

G. 緬甸那麼小,是如何侵佔明朝十多萬平方公里領土的

緬甸原是中國領土,三國時諸葛亮討伐孟獲就是發生在這里。
緬甸一直是中國藩屬國,原為大理國節制,明朝封為南詔國,明代皇帝逃亡緬甸,被吳三桂捉住,絞死在馬嵬坡(今落馬坡)。
緬甸是清朝中期被英國佔領,後脫離中國宗主國,英國也藉此發動了兩次鴉片戰爭。
緬甸北部有個自治州,叫撣邦自治州,有四個特區:果敢、佤邦、撣人、克欽,是中國領土。二戰結束後,作為同盟國的英國歸還國民政府,而蔣介石一心發動內戰,拒絕接受。英國交付聯合國,聯合國託管緬甸至今。
緬甸有聯合國授權,可以無限託管,不歸還中國也是合法的。只是當地民眾要求回歸中國,並武裝抗拒,造成了半個世紀的內戰。

H. 咒水之難:緬甸對明朝的反戈一擊,數十位官員被殺皇帝被獻清朝你怎麼看呢

永曆帝朱由榔是南明最後一帝,在位十六年,曾長期與清朝相持,他的結局令人唏噓。

1659年,朱由榔在清軍入滇後逃入緬甸。

緬甸政府的態度,隨著明軍數次發兵入境和清朝態度的日趨強硬而逐漸倒向清朝。但在這段時間,永曆君臣雖然缺衣少食,還不時要受到嘲笑與侮辱,但總體上關系沒有破裂,生命還是有保障的,但1661年五月份發生的一件事,徹底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清除眾官員後,緬兵突入永曆的行在,把朱由榔太後、皇後、太子等二十五人集中在一所小屋裡,其餘內官、家屬們要麼自縊,要麼被殺,死者百餘人。至於其他數百名護軍,當然也被一起清除。

這就是咒水之難,此難以後,原來還有千把人的永曆君臣還殘存下200多人,都是婦女和內官,所謂朝廷已不復存在。

事後,莽白派人來解釋:緬王實無此意,蓋以晉、鞏兩藩殺害地方,緬民恨入骨髓,因而報仇爾。

這是指的李定國和白文選為了迎回永曆帝,率兵進入緬甸,遭緬軍阻攔而發生的交戰。

這當然只是說辭,為了讓雙方面子上好看點而已。哪怕這時莽白聲稱是朱元璋托夢讓他這樣做的,朱由榔又能說什麼呢。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1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