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政府普刊是個什麼人

緬甸政府普刊是個什麼人

發布時間: 2022-06-04 23:01:32

A. 普刊是什麼專指是雜志上的文章嗎

普刊,是相對於核心期刊來說的
國內的合法刊物,正常情況下,分為省級、國家級
但是經過某部門或者團體篩選,成為核心的刊物(裡面既有省級,也有國家級刊物),就脫離了省級、國家級的劃分,統一成為核心
對你們單位而言,認可的核心資料庫內的刊物(比如說北大核心、cssci、統計源核心等等),就是核心刊物,沒有被核心資料庫收錄的,全都是普刊
簡單的說,普刊就是普通刊物的簡稱,是指刊物,不是指文章

B. 核心期刊與普刊有什麼區別

核心期刊一般包含(中文核心期刊、南大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和一般行業核心期刊),而普刊則包含:國家級普刊、省級普刊等。兩者區別:
1核心期刊論文錄用率比普刊低很多,要求文章質量較高,一般至少篇幅在4頁左右,而普刊錄用率較高,要求文章質量一般,篇幅2頁都可以
2核心期刊審稿周期大概1-2個月,而普刊周期則1-2周就可以
3核心期刊交的版面fei一般是1500-2000之間,而普刊幾百就可以拿下。
如果你是要評職稱的話,建議可以發幾篇普刊,沒時間寫可以找人操作,你網路搜:普刊學術中心,專門研究普刊學術的地方。

C. 緬甸華人首富是誰有哪些比較厲害的人物主要從事什麼行業企業名字叫什麼和軍方關系如何有誰知道的

緬甸華人首富沒有人統計過,不過目前來看,應該屬於羅星漢,關於他的一些事跡可以上網路搜索一下,還有一些有名的人,如張奇夫、彭家聲、這些都比較有名。緬甸北部大部分的公路都屬於他的公司建造!有房地產和其他的一些事業。和軍方的關系嘛,非常好,他本來和毒品大王張奇夫被美國列為緬甸頭號黑名單人物。

D. 佤邦總統叫什麼名字

鮑有祥
鮑有祥,現任緬甸佤邦政府主席、佤邦聯合軍總司令、佤邦聯合黨總書記、佤邦財政部長。美國《時代》周刊稱他是「毒品王國的君主」。美國政府稱他是「繼拉登、薩達姆之後第三個需要軍事打擊的恐怖組織首領」。但正是在他的努力之下,截止2006年6月26日,佤邦不再有大煙了。

鮑有祥,生於佤族頭人世家,是八兄弟中的老六。他和兄長鮑有義、伯父鮑三板一起組建了反政府游擊隊,靠三條槍起家,60年代,他主動加入當時的反政府政黨緬甸共產黨。20世紀70年代是緬甸國內民族戰爭和緬共時代,出現了鴉片將軍羅星漢,之後金三角又進入坤沙時代。坤沙集團將鴉片深加工做出能生產高額利潤的海洛因。可以說20世紀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是金三角的鼎盛期。在戰爭年代,鮑有祥和他的隊伍迅速成長。

20多年的時間里,鮑有祥在緬共從一個營長一路青雲直上。1989年,由於「緬共……內部發生了許多問題:根據地越來越小,階級斗爭越搞越激烈,中央主要領導年齡老化,思想僵化,教條主義十分頑固。大民族主義、宗派主義日趨明顯,幹部中培植親信,拉幫結伙。連年戰爭,群眾生活逐年下降,部隊供給短缺……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引自佤邦政府文件原文),鮑有祥以兵諫的形式脫離緬共,並迅速與緬甸政府達成和平協議,擁兵4萬,自治佤邦,成為緬甸最大的民族武裝。隨後,他與緬甸政府一起攻打坤沙的軍隊。1996年坤沙集團投降,鮑有祥得到了原來所有坤沙的地盤,在這一年成為金三角新的霸主。控制區面積擴大70%,被佤邦人稱為「南佤」。

領地

鮑有祥統治下的佤邦位於金三角腹地,是真正的金三角所在地,也是大金三角最具影響力的區域。它的行政名稱是緬甸撣邦第二特區,由南、北兩塊地區組成。北面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約在北緯22O—23O,東徑98O—100O間。東北面與中國雲南省臨滄地區的耿馬縣、滄源縣,思茅地區的瀾滄縣、西盟縣、孟連縣、西雙版納州的勐海縣接壤。北面與緬甸第一特區(果敢)相連。南面與緬甸撣邦第四特區相鄰。西面至緬甸第二條大江——薩爾溫江(怒江),與滾弄、當陽等城鎮隔江相望。面積約1.7萬平方公里,人口約40萬。南面地區與泰國接壤,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20萬。

私人軍隊
鮑有祥的佤邦軍現有8個師,共計2.5萬人,是緬甸境內武器裝備、人員素質和訓練狀況僅次於政府軍的第二大武裝。鮑有祥還有一支人數近萬的民兵隊伍,他們也裝備有M16步槍,平時搜集情報和種地供糧,戰時就轉為佤邦軍投入戰斗。

個人生活折疊編輯本段
鮑有祥的身家厚實,擁有42輛世界頂級汽車,包括轎車、跑車、越野車、商務車;擁有緬甸移動最大股權,投資6億美金;擁有緬甸五月花集團下屬企業,包括緬甸最大的銀行和珠寶公司、貿易公司;擁有緬甸航空公司全部股權,每個女兒出嫁給3000萬人民幣陪嫁。 除了汽車,鮑有祥對名牌服飾並不偏愛,他最喜歡穿一雙藍色綉花布鞋。他的生活極其簡朴,最愛吃的不過是米飯拌辣椒。

從1996年起,「金三角」地區的毒品數量非但沒有因坤沙集團的覆滅而減少,反而不斷增加,佤邦一度占據「金三角」60%以上的毒品產量。此外,佤邦還出現了一種新的毒品種類——冰毒。一時間,「金三角新毒王」的帽子理所當然地扣到了鮑有祥的頭上。為此,美國聯邦機構懸賞300萬美元要他的人頭,而國際緝毒機構也指責他是「大毒源」。

1999年,佤邦政府在鮑有祥的決策下,實行人口南遷計劃,把北部高寒山區的部分種植罌粟的煙農強行遷到南佤。將原來散居的人口集中起來,免費發放糧食種子,教煙農種植糧食,並在南佤大量開辟替代罌粟種植的橡膠園和果園。被南遷的煙農都是原本在北佤生活極其困難的。這個舉措後來備受煙農們感激,這些在北佤種一年糧食只夠吃半年的人,來到南佤,種一年糧食可以吃兩年,吃不完的可以賣給政府。

2000年的一天,緬甸總理突然接到鮑有祥打來的電話:「如果到2005年,你還能在我這里發現一株罌粟的話,我願意人頭落地!」

鮑有祥說到做到。他不但以極嚴厲的手段打擊罌粟種植,還將暗中支持罌粟種植的弟弟撤職,將侄子送進了監獄!

2005年底,聯合國緝毒機構在對佤邦進行了多次抽查與考察之後確認,大規模種植罌粟的現象在佤邦不復存在。鮑有祥也公開宣布:「在這塊3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只發現了一些人偷種的10多畝罌粟,已經全部鏟除。最近,中國雲南省派來的緝毒警察到我們這里復查,沒有發現一株罌粟。」

2006年6月26日,鮑有祥向國際社會正式宣布,佤邦不再有大煙了。

夢想折疊編輯本段
在過去十幾年的時間里,中國政府和企業共投資5億元人民幣,並提供大量技術支援力量,幫助「金三角」地區發展替代植物,昔日的40萬畝罌粟地已變成了稻田和橡膠園。

禁種之後,鮑有祥的理想是把「毒品的金三角」變成「旅遊的金三角」、「經濟的金三角」,甚至是「夢想的烏托邦」。

E. 有人了解緬甸嗎

我找到了緬甸的過去.
一、多民族概況
緬甸有42個民族,人口較多的有緬、克倫、撣、欽、孟、若開、克欽、克耶等民族,另有巴當、勃奧、茵萊、土瓦、那加、僳僳、拉秀、沙隆等。

緬甸族是緬甸的主體民族,佔全國總人口的65%,有2444萬。緬甸族分布全國各地,而主要聚居在伊洛瓦底江中游及三角洲地區。緬族屬蒙古人種,漢藏語系藏緬語族緬語支,起源於中國西北地區,是羌族的一個支系。歷史上緬族先民有過三次大的遷徒,於650年進入曼德勒南30公里的叫棲(皎克西)鎮一帶定居。

克倫族是緬甸的第二大民族,人口有300多萬,主要分布於克倫邦和克耶邦。克倫族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克倫語支,與緬族同一族源,都是從中國的羌族分支出來的,向南遷入緬甸還早於緬族。

欽族有人口46萬,大部分聚居在西部山地欽山山脈。欽族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欽語支,是隨藏緬語族南遷,較早進入緬甸的民族之一。幾經輾轉流徒,欽族於14--15世紀進入西部山地,一部份遷到了印度阿薩姆地區。

克欽族是跨居緬、中、印三國,在中國叫景頗族,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景頗語支。景頗族發源於青藏高原東部,唐代的「裸形」、「尋傳」部落即其先民,公元960年沿金沙江、怒江和恩梅開江南遷,到十七世紀逐漸定居在今緬甸北部和雲南德宏地區。緬甸克欽族有45萬人,分布在克欽邦。

若開族又稱阿拉干族,聚居在西部若開沿海地區,人口190萬,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屬何種語支至今仍有爭議。 克耶族有5萬人,主要居在東南部的克耶邦,屬於漢藏語系藏緬族克耶語支。

高族有6萬人,分布在撣邦東部的景棟一帶。高族在中國叫哈尼族,在寮國國豐沙里省叫卡戈族,有7萬人;在泰國清萊、清邁府叫阿卡族,有3.5萬人。高族屬於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

緬甸的撣族有250萬人,分布較廣,聚居撣邦境內的佔62%。撣族屬於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壯傣語支,同中國古代的百越有著親密的族屬關系。早在公元前後緬甸就有撣族居住,至八世紀大體形成今日的分布狀況。

孟族是緬甸的古老民族,屬於蒙古人種,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孟語支,人口100萬,主要聚居地為南部孟邦。緬甸全國人口3760萬,農村人口佔80%。僑民比重不大,主要是印度人、巴基斯坦人、華人華僑。

二、緬甸遠古歷史

5000年前,緬甸的依洛瓦底江邊的村莊已有人類居住,曼德勒在文化和地理上將緬甸分成兩部分:曼德勒以北為上緬甸、以南為下緬甸。但緬甸族(緬人)是不是緬甸的土著居民。

緬甸最初的土著是印度尼西亞的尼格黎多人(矮黑人)。公元前4世紀,楚國人庄蹻入滇,擴地數千里,溝通了中緬之間的交往,舉世聞名的「南方絲綢之路」開通。緬甸這時有了部落國家,即占族建立的大公國。占族是涵化矮黑人之後的南島人的後裔。

公元前後,中國哀牢(濮、閩濮)人[南亞語系(澳斯特羅-亞細亞語系)孟-高棉語族]分兩支沿湄公河南下,一支占據了今柬埔寨和寮國,即今天的高棉人,另一支進入泰國和緬甸,在緬甸的即今天的孟人(the Mons)。進入緬甸的孟族居住在錫當河(Sittang River)流域。

此後,青藏高原的藏緬人的一部分順山勢南遷緬甸。公元3世紀,緬甸族(Burmese)的一支驃族(the Pyus)南下到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建立驃國,以卑謬為都城。802年,驃王派使臣來到唐朝京城長安,表演緬甸古樂和精彩的舞踏。832 年,驃國被同為藏緬系的南詔國滅亡,驃人四處逃散,逐漸與叫棲一帶的同族人緬族融合。

與驃國並立,孟族人(Mon)在毛淡棉西北60公里建立直通國(Thaton杜溫那崩米國)。573年,直通國的兩個王子Thamala、Wimala興建庇固(勃固)城,之後發展成為孟族王朝的最重要的城市。驃國滅亡後,孟族王朝統治了整個下緬甸,直到十一世紀。

三、緬甸古代歷史

11世紀初,定居叫棲一帶的緬族,吸收了驃國、孟人、南詔、撣人的先進文化,興修水利發展農業,建立了蒲甘王國,定都蒲甘(Pagan)。1044年,蒲甘王朝國王阿奴律陀(Anurudha)統一緬甸全境,成為緬甸族歷史上第一個統一政權,1058年始創緬文字母。蒲甘王朝歷代國王世系如下:阿奴律陀----修羅----江喜佗----阿隆悉都----那羅多----那羅帝因迦---那羅波帝悉都----醯路彌路----迦娑婆----烏婆那----那羅梯訶波帝----苴----鄒聶----那羅梯訶波帝。1287年,蒙古在西雙版納設立了宣慰司,忽必烈的兩個大臣由此南攻緬甸,滅了浦甘王朝。

於是,孟族在南部建立起勃固王朝,定都仰光東北80公里的勃固(bago);撣族在北部建立了阿瓦王朝,定都曼德勒附近的阿瓦(ava),形成南北對峙狀態。1386年,兩個王朝間爆發戰爭,史稱四十年戰爭,國力因此消耗殆盡。1539年勃固王朝為東吁(東塢、東固、Toungoo)王朝所滅。1555年阿瓦王朝也為東吁王朝所滅。

15世紀末,原先逃到錫當河流域東吁(仰光-曼德勒之間)一帶躲避戰亂的緬族,大力發展農業,積蓄力量。東吁緬族首領明吉瑜宣布脫離阿瓦王朝,自立為王。1531年,明吉瑜之子達彬瑞蒂正式建立東吁王朝。在達彬瑞和繼任的第二位國王莽應龍在位期間,東吁王朝歷多次南攻北伐,終於實現了緬甸的第二次統一。1546年遷都勃固。

東吁王朝世系如下:明吉瑜---達彬瑞蒂---莽應龍---莽應里---良淵候---阿那畢隆---彌利提波---他隆---平達格力---白莽---那羅伐羅---彌麗 提----娑尼---達寧格內---摩訶陀摩耶娑底波帝。

東吁王朝因多次與實力強大的暹羅(泰族)的Ayutthaya(大城王朝)交戰而耗盡了資源。16世紀末,暹羅聯合反叛的孟人包圍了勃固,東吁王朝聯合阿拉干國(今緬甸若開地區和孟加拉國南部),才得以解圍。

1599年勃固城於被阿卡族(又名哈尼族、高族)佔領,東吁王朝被迫遷都阿瓦(Ava)。1752年阿瓦被孟族人攻佔,東吁王朝滅亡。

四、緬甸近代史

1753年,瑞波平原(伊洛瓦底江和欽敦江之間)的緬族首領壅籍牙派兵多次南下討伐孟族人,終於再次實現了全緬甸的統一,建立了雍笈牙王朝(貢榜王朝)。

1782-1819年雍笈牙國王波道帕耶(Bodawpaya)因其多次企圖入侵泰國的野心,使得當時佔有印度的英國不免憂心緬甸可能造成的威脅。

1824年,英國發動了第一次侵緬戰爭。英軍從印度由陸路向緬甸西北部進攻,被緬軍統帥班都拉重創於吉大港附近的班瓦河地區,迫使英軍全線潰退。1826年,英軍走海路從仰光登陸,一路攻城奪池,最後攻佔緬京阿瓦附近的楊達波村。緬王被迫議和,放棄對阿薩姆、克車和曼尼坡的宗主權,將若開(阿拉干)及附近島嶼劃歸英國管轄。

1852年,英軍第二次侵緬,佔領緬甸南部沿海,將勃生、勃固、若開、德林達依合並為緬甸省,歸屬印度聯合省管轄。

1885年英軍第三次侵緬戰爭,輕取京都曼德勒,生俘錫袍王。英軍繼續北進,隨即佔領了整個上緬甸。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從此整個緬甸淪為大英帝國的海外殖民地。1897年,英國將緬甸升格為「自治省」由英駐印度副總督兼任省督。

在英國的殖民統治時期,大量的印度移民湧入緬甸導致勞工廉價,造成地方經濟受到威脅。因此緬人開始產生對印度人的仇視,以致在1930年爆發反印度人的暴動。 1936年,在英國統治下的唯一一次選舉中,巴穆(Ba Maw)當選為首相。1937年,英國創建一套獨特的緬甸憲法,同意緬人可以控制國內政治。

日本在1942年佔領緬甸。當日本戰事逐漸失利時曾同意讓緬甸獨立,但事實上卻仍舊在背後操控新成立的傀儡政府。緬甸國父翁山(Aung San)於是在此時組織「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以對抗日軍。二戰後的緬甸仍受英國控制,翁山則在公元1947年7月遇刺身亡。在翁山的繼承人大欽努(Thakin Nu)的領導下,英國議會終於在公元1948年1月4日正式承認獨立的緬甸聯邦共和國。

F. 緬甸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呢

緬甸地處東亞,在它的東南西北部分別和我國、泰國、寮國、孟加拉和印度為鄰,總面積67萬平方公里,差不多和我國的青海省面積相當,總人口根本無法相比我國,只有5300萬。2005年,緬甸國都從仰光遷到了內比都。
去過緬甸的朋友可能都知道,這里的旅遊資源的確很多,而且環境也不錯,茵萊湖、蒲甘、納帕裏海灘等都是必要的打卡之地。

每年差不多有八十萬國外遊客來緬甸了旅遊,其中我國遊客佔了大部分,因為這里的氣候問題,很多遊客都會選擇每年的10月到次年2月之間來緬甸旅遊。

如果按照每個人五千人民幣的花費算的話,每年緬甸的旅遊產業會給緬甸老百姓帶去40億人民幣收入。

而且,這里落後的經濟發展也帶給了緬甸更多的問題,經常發生動亂,是世界上最不穩定的國家之一,出於這樣的原因,很多外國遊客並不願意來緬甸旅遊,如果緬甸國內局勢穩定的話,相信來這里的遊客要遠遠超過80萬,給緬甸百姓帶來的收入也會更多。


G. A刊、B刊、C刊和普刊有什麼區別

一.區別

1.有沒有被認定。

各單位根據各自行業研究特點,會對期刊進行篩查,確定其中一部分期刊為核心期刊或專業期刊,那麼沒有被認定的那部分期刊,就被統稱為普刊。

而A刊、B刊、C刊屬於已被單位認定的期刊。A刊、B刊、C刊再根據各單位不同劃分標准進行細分。

2.學術水平高低。

普刊屬於行業認定的期刊之外的期刊,通常在這一行業內所代表學術水平會低於被認定期刊,而行業認定期刊根據不同劃分標准會分為A刊、B刊、C刊,根據劃分標准不一樣,所代表學術水平高低會有所區別。

關於A類、B類、C類:這是是一些單位對學術期刊的水平的簡單認定,各單位不一定,標准也不一致。

這種劃分方式按期刊代表學術水平通常A類>B類>C類。

由於具體劃分標准各行業各機構千差萬別,這里不再敘述,如有需要,可向所在學校或企業咨詢具體分類。

二.針對期刊從不同的角度分,有多種分類。

1. 按期刊的學科歸屬進行分類

以《中國圖書館圖書分類法.期刊分類表》為代表,將期刊分為五個基本部類:

(1)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2)哲學(3)社會科學(4)自然科學(5)綜合性刊物。

2. 按期刊的內容特徵和讀者層次進行分類

(1)一般期刊,強調知識性與趣味性,讀者面廣,如我國的《人民畫報》、《大眾電影》,美國的《時代》、《讀者文摘》等;

(2)學術期刊,主要刊載學術論文、研究報告、評論等文章,以專業工作者為主要對象;

(3)行業期刊,主要報道各行各業的產品、市場行情、經營管理進展與動態,如中國的《摩托車信息》、《傢具》、日本的《辦公室設備與產品》等;

(4)檢索期刊,如我國的《全國報刊索引》、《全國新書目》,美國的《化學文摘》等。

3.按期刊的學術地位分類,可分為核心期刊和非核心期刊兩大類。

三.論文比較容易被接受並不分那個期刊,還是看論文的質量,論文質量好了就容易被接受。

四.時間:北大核心以上級別期刊的安排周期一般在6到8個月,審稿周期一個月。從投稿到審稿到發表一般需要一個月。

五.投稿的注意事項:

《發表學術論文「五不準」》明確指出,不準由「第三方」代寫論文、不準由「第三方」代投論文、不準由「第三方」對論文內容進行修改、不準提供虛假同行評審人信息、不準違反論文署名規范。

其中,「第三方」指除作者和期刊以外的任何機構和個人,「論文代寫」指論文署名作者未親自完成論文撰寫而由他人代理的行為,「論文代投」指論文署名作者未親自完成提交論文、回應評審意見等全過程而由他人代理的行為。

H. 佤邦主席是誰

佤邦主席是鮑有祥。

1、鮑有祥,國籍緬甸佤邦,1949年出生於中國雲南省,緬甸佤邦政府主席、佤邦聯合軍總司令、佤邦聯合黨總書記。


2、1949年9月19日,生於昆馬新寨一個開明頭人家庭。1989年4月17日,成立了佤邦聯合軍,並出任聯合軍司令。1996年2月,當選為佤邦政府主席兼財政部長。


3、佤名陸棒(lok: pang),尊稱達棒,佤族,1949年9月19日生於昆馬新寨一個開明頭人家庭。其父鮑興嘎(艾嘎),其兄鮑有義、鮑有良、鮑有華。鮑有祥在少年時期在家務農,主要是放牛,也做點小本生意。

(8)緬甸政府普刊是個什麼人擴展閱讀

1959年7月,鮑家突遭國民黨軍邱鴻齋部搶劫,鮑興嘎屢遭追捕,全家畏而奔往中國避難,遷居滄源縣岩丙寨。當年9月,鮑有祥就讀於岩丙小學,「有祥」一名為當地老師所取。


近10年來,鮑有祥一直處於世界輿論的旋渦中心。美國《時代》周刊稱他是「毒品王國的君主」2005年初,美國紐約州地方法院起訴包括鮑有祥在內的撣邦第二特區八位武裝首領,罪名是「販賣毒品」。


1996年,鮑有祥聯合緬甸政府一起打敗金三角當時最大的武裝販毒集團——坤沙,一躍成為金三角最為耀眼的人物。同年,鮑有祥簽署《禁毒宣言》,以自己人頭擔保,從2005年6月開始全面禁種罌粟。

I. 緬甸是個什麼樣的國家

緬甸是我國的一個領國,位於我國西南部地區,面積67.6萬平方公里,與青海省面積幾乎相當。

緬甸國土形狀很像一個菱形,東北部與我國的雲南和西藏接壤,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接壤,東部與寮國和泰國搭界,西南則是孟加拉灣。由於地處中國文明和印度文明的交匯處,緬甸的文化也受到了中國和印度極大地影響。

東吁王朝是一個非常強大的王朝,其先後與大明和泰國開戰,挑起了近半個世紀的“明緬戰爭”和長達200多年的“泰緬戰爭”。

1752年孟族貢獻了東吁王朝首都阿瓦,東吁王朝宣告滅亡。此後緬族領袖雍籍牙擊敗了孟族人,建立了緬甸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貢榜王朝。

貢榜王朝是緬甸歷史上的最巔峰時期,這個王朝建立之時正逢西方殖民者進入亞洲。緬甸通過與葡萄牙和英國的貿易,獲得了大量先進的西方火器,這大大提升了緬軍的戰鬥力。

隨著國力的增強,緬甸開始大舉入侵周邊鄰國,甚至一度攻陷泰國首都。而緬甸似乎也不把清朝當根蔥,從1762年起,緬甸就開始大規模騷擾清緬邊境,由此引發了著名的清緬戰爭。

在這場戰爭中,緬甸先進的火器大大震撼了清軍將領,但滿洲騎兵兇悍地野戰能力還是重創了緬甸人。可由於滿漢官兵實在難以適應緬甸炎熱的氣候,以及清軍將領輕敵冒進,最後清軍並沒能在武力上擊敗緬甸,清廷在無奈之下只得停戰。

雖然清帝國沒能贏下清緬戰爭,但此戰還是成功地遏制了緬甸的對外擴張。

時間在來到19世紀後,隨著英國人佔領了印度,英緬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而英國則通過三次“英緬戰爭”徹底佔領緬甸,貢榜王朝宣告滅亡,緬甸淪為英屬印度旗下的一個獨立省份。

一戰後,世界各地民族主義興起,緬甸要求獨立的呼聲越來越高。迫於緬甸人的不斷反抗,英國人在1937年同意給予緬甸人一定的自治權力。到二戰時,迫切希望民族獨立的緬甸人組成義勇軍,先是選擇與日本人合作,趕走英國人。但在戰爭後期,眼見日本人就要完蛋了,緬甸人又轉而投靠了同盟國。戰後緬甸宣布獨立。

1947年2月在緬甸北的彬龍鎮,緬族、撣族、克欽族和欽族領導人簽署《彬龍協議》,同意建立統一的緬甸聯邦,共同脫離英國的殖民統治。不過獨立之後的緬甸政局卻十分混亂,全國一直是處於軍事獨裁之中。

2010年緬甸結束了軍政府時代,開始了民主化道路,與西方的關系也大大改善。但是在緬北少數各邦自治問題上,中央政府與地方仍舊是難以打成協議。2015年緬甸政府軍突然入侵撣邦北部果敢自治區,並控制了果敢大部分地區,由此再度引發了中央與各邦的沖突。

此後政府軍暫停了在緬北的軍事活動,但如今緬甸政府與北方各邦的關系還是箭在弦上,緬甸的和平統一之路依然遙遙無期。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2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1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1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17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9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4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0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66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