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紡織廠在哪裡
❶ 中國紡織廠在哪裡里
水晶家紡是大騙子
❷ 紡織品生產基地在哪裡
主要在江南,基本分布在江蘇的南京、蘇州、無錫、南通這些地方,安徽、浙江、上海也有部分地區。
❸ 曼德勒曾經是緬甸的都城嗎為什麼它在片馬地區
曼德勒是昔日緬甸皇朝的最後一個首都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緬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80多萬,是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因背靠曼德勒山而得名,曼德勒的巴利語名稱為「羅陀那崩尼插都」,意為「多寶之城」,系明東王1857年命名;又因緬甸歷史上著名古都阿瓦在其近郊,故旅緬華僑稱它為「瓦城」。
曼德勒是昔日緬甸皇朝的最後一個首都,在緬甸歷史上曾有過的多個古都,只有曼德勒的王城被較為完整的保存下來,雖然王宮是被毀後重建的。曼德勒現在已成為旅遊的中心,映耀出緬甸古代文化燦爛的過去。主要旅遊景點有曼德勒山、曼德勒皇宮、摩訶牟尼佛、獨一無二寺、金廟、古道陀石經院和情人橋等。在曼德勒旅遊,一是看佛教勝跡,二是看古代文化,三是看緬甸中部的田園風光。
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工業城市,市內主要工業紡織廠、木材加工廠、啤酒廠、碾米廠、農機廠、枕軌廠、水泥廠、汽車裝配廠、機械製造廠和化工廠等。
1900年1月侵緬英軍人侵片馬附近的茨竹、派賴等寨。1910年12月佔領片馬,至1927年,又先後佔領古浪和崗房。我邊防軍民在土把總左孝臣、千總楊體榮率領下奮起反抗,打擊入侵英軍,土把總左孝臣在抗英斗爭中犧牲。片馬管事勒墨杜扒率領景頗、僳僳、獨龍、怒、漢、白等各族人民會同瀘水土司,與英軍進行了多次搏鬥,給侵略軍以沉重打擊。經過各族人民的抗英斗爭,英國於1926年被迫承認片馬是中國的領土,但英軍拒不撤兵,仍然強占片馬。
根據196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邊界條約》,1961年6月4日,緬甸政府把片馬、古浪、崗房等地劃歸中國政府。
❹ 緬甸的工業有哪些
緬甸工業由第一工業部,第二工業部管理:第一工業部下屬有7個公司,即緬甸紡織公司、緬甸食品公司、緬甸醫葯與日用品公司、緬甸第一工業部共有工廠122家,陶瓷公司15家,綜合修理公司14家,紙張化學公司11家,這些公司工廠分布在各省各邦。第二工業部是緬甸重工業部,所屬有6家工廠,主要生產以下5大類產品:(1)農用機械;(2)汽車;(3)機器零部件;(4)家用電器及其他電工產品;(5)各類輪胎。
❺ made in myanmar在哪個國家
是緬甸。
緬甸現代工業基礎薄弱,現有廠商多屬低階的小型機械製造產業,多數集中在紡織、印染、碾米、木材加工、製糖、造紙、化肥和制葯等行業,其中食品及飲料行業占此類產業85%的比重,多集中在稻米、食油、糖、鹽等農產品加工製作,產品主要供當地市場消費。
制衣業是本地製造業的代表,近幾年快速發展,2015年度合計出口金額20億美元,主要成長動能是歐盟自2013年起陸續解除對緬甸的經濟制裁,加上美國也在2014年開放部分產業的貿易封鎖,隨著歐美經濟解禁,本地和部分外國製造業者紛紛計劃擴大投資規模。
製造業者著眼於緬甸重新與國際接軌,存在較具規模的內需市場,以及具有競爭力的勞動工資等機會和優勢,對此處投資逐漸加溫。根據緬甸政府2014年初通過特別經濟區法,特經區內允許100%外國企業獨資經營製造加工,就特定產業給予5-7年的免稅優惠,也開放外國人使用特區內所持有土地50年,有需要還可延長25年等,提供了基礎。
不過整體而言,當地發展仍然受限於包括:水、電、通信和道路港口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加上過去國家長期封鎖,教育投資不足,普遍缺乏專業與國際化人才,現代化工業生產製造基礎薄弱,再加上近年土地價格飆漲等,製造業者要進入緬甸順利發展的門檻相對提高許多。
未來
短期而言,緬甸製造業的發展仍以屬來料加工的制衣、製鞋業,以及配合內需發展的產業,如食品加工、建築業、電力電機設備業和汽機車零配件組裝等,機會較佳。至於家電和消費性電子產品部分,本地還維持著從鄰近東盟國家、中國大陸、台灣和日、韓等地進口。
至於消費者購買行為部分,以往價格優先的決策模式,隨著在仰光外國派遣人員和家庭的增加以及部分當地居民所得收入的提高,逐漸有些轉變,設計新穎、功能與品質良好的商品,開始受到這類消費者的注意,這也可以從日本、韓國以及中國大陸的3C家電廠商,紛紛於緬甸大城市的各式廣告推廣活動得到印證。
❻ 緬甸有哪些港口
緬甸有六個港口分別是:
若開港 勃生港 仰光港 毛丹棉港 土瓦港 丹老港
1、BASSEIN 勃生
位於緬甸(全稱:緬甸聯邦 THE UNION OF MYANMAR)西南沿海伊洛瓦底(I-RRAWADDY)江下游支流勃生(BASSEIN)河東岸的狹長高地上,距河口約75n mile,是緬甸西南部的最大港口。附近漁產豐富。
該港屬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4~29℃,年霧日4天,雷暴雨日有25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約3000mm,集中在5~9月最多。
港區沿勃生河長約8km,水深5.2~7.1m,河中有系船浮筒和浮碼頭,最大可靠5000噸級的船舶。本港所有貨物裝卸均由駁船過駁,無吊車及其它裝卸設施。主要出口大米、柚木、大米製品及漁產品等,進口甚少。在節假日中如果需要加班,必須在前一天提出申請。
2、MOULMEIN 毛淡棉
位於緬甸(全稱:緬甸聯邦 THE UNION OF MYANMAR)東南沿海薩爾溫(SAL WEEN)江出海口的左岸,瀕臨莫特馬(MARTABANK)灣東側,是緬甸的第2大港。
它是孟邦首府,盛產橡膠、大米及木材,還有著名的象牙及柚木雕刻等。在毛淡棉山上有很多著名佛塔,是聞名於世的旅遊勝地。
該港屬熱帶季風氣候。月平均氣溫最高31℃,最低23℃。年平均霧日有15天,2~3月有頻繁的濃霧,一次可持續3~4天。雨量充沛,全年平均降雨量約4800mm,以5~9月雨量最多。
本港主要有3個單點系船浮,最大可靠1.5萬載重噸的船舶。裝卸作業主要是駁船,總容量達1萬噸,另有拖船協助作業。主要出口貨物為稻米、橡膠及木材等,進口貨物以煤炭為主,在節假日中如果需要加班,必須在前一天提出申請。
3、RANGOON 仰光
位於緬甸(全稱:緬甸聯邦THE UNION OF MYANMAR)南部沿海仰光河口,瀕臨莫塔馬(MARTABAN)灣的西北側,相距約19n mile,是緬甸最大的港口。古稱「大光」,原為一漁村,緬甸獨立後定為首都,現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及交通中心。主要工業有碾米、紡織、化學、造船、鋸木、建材等,全國有30%的產業工人集中在仰光。
它是一座具有東方色彩的現代化城市,市內有著名的仰光大金塔及班都拉廣場的白塔等佛教古跡。該港還是全國的外貿中心,絕大部分出口物資經此輸出。港口的機場是亞洲最現代化的國際機場之一,有定期航班飛往曼谷、新加坡及雅加達等地。
該港屬熱帶季風氣候,盛行東南風及南風。年平均氣溫冬季為23℃,夏季為32℃。每年霧日有5天,雷雨日達54天。全年平均降雨量約2600mm。
(6)緬甸紡織廠在哪裡擴展閱讀
緬甸聯邦共和國簡稱為緬甸,是東南亞國家聯盟成員國之一。西南臨安達曼海,西北與印度和孟加拉國為鄰,東北靠中國,東南接泰國與寮國。
首都為內比都。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舊稱洪沙瓦底。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東塢和貢榜三個封建王朝。
❼ 亞洲最大的紡織廠在哪裡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 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擁有10個工業園、總資產470億元,集棉業、棉紡、織造、染整、服裝、家紡、熱電、鋁業與一體的特大型企業,魏橋創業位列2008年度中國最大500家企業第56位、中國製造業500強企業第18位、中國企業納稅200佳第85位、中國500強企業紡織印染業第1位;《福布斯》雜志推出「中國頂尖企業100強」排行榜,魏橋創業名列第6位。2008年實現銷售收入756億元、利稅78億元、利潤54億元、自營進出口額21億美元。
❽ 緬甸有哪幾個大城市,面積和人口各是多少。
緬甸位於中南半島西部,面積67.66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700萬。
仰光,是仰光省的省會、緬甸的原首都,是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緬甸第一大城市,城市面積約578平方公里,人口約500萬。
曼德勒,是曼德勒省的省會,著名的故都,也是緬甸的第二大城市,人口約80多萬,是上緬甸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內比都,位於緬甸中部,人口約80萬。2005年11月6日,緬甸政府部門開始分批遷往內比都。2006年3月,緬甸政府將緬甸聯邦新的首都確定為內比都。
❾ 緬甸被解禁後,中國第一批進入的是哪些行業
(一)緬甸農業機械化發展概況
緬甸現有8家國有農機廠,已建成鑄造生產、齒輪加工、鍛造加工、主軸加工和金屬熱處理 5 條生產、加工、裝配線,主要產品有手扶拖拉機、動力耕整機、割曬機、旋耕機和脫粒機,柴油機、主軸、齒輪等都主要部件都從中國浙江四方集團進口,以進口裝配為主。現每年能生產手扶拖拉機3000台、動力耕整機等機具6000台,由農機局統一銷售到全國99個分銷中心,農民可分期付款購買。但還遠不能滿足農機化發展需求,對小型農機需求非常大,需大量進口,緬甸政府已免除了農機等農用物資的進口關稅。緬甸私人農機銷售企業也多,其中的007,Gooebrother,Yeeshin 等華僑公司規模較大,主要銷售中國、印度、日本的小型農機。中國產品價格占優,市場份額約佔80%。
(二)緬甸石化工業發展概況
緬甸能源部是緬甸石油與天然氣業的主管部門,能源部下設計劃司、緬甸石油與天然氣公司、緬甸石油化工公司和緬甸石油產品貿易公司。緬甸有百餘年石油開采歷史,1853年仁安羌油田的石油開始出口到歐洲,主要分布在緬甸中部和沿海地區。現陸上已開發油田18個,海上、陸上開發天然氣田3個。主要天然氣田為Yadana和Yetagun,已探明儲量分別為6.5萬億和3.2萬億立方英尺。由韓國大宇、印度 ONGC Videsh有限公司和印度GAIL有限公司在若開邦海上A-1區塊和A-3區塊發現了大型天然氣田,預計儲量達到5.7萬億至10萬億立方英尺。1989年以來,截止2006年4月30日,緬甸已與24個國際石油公司簽訂39份43個區塊的產品分成合同,協議外資達26.34億美元,是緬甸引進外資最多的行業。主要的投資方為韓國、印度、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印尼、法國和中國等。按照緬甸的地質構造情況,緬甸石油與天然氣勘探前景看好,緬甸共有 14 個地質沉積盆地,其中,緬甸石油與天然氣公司僅對位於緬甸中部地區、卑謬地區和伊江三角州地區的盆地進行過廣泛的勘探,緬甸尚有許多地方具有新發現石油與天然氣的可能性。緬甸石油與天然氣公司與外國公司合作,正在進一步擴大雙方的合作范圍。同時,依靠自己的財力,在緬甸較偏遠的實階省莫萊鎮區茵多和洪馬林鎮區烏約河邊的耶波密村開始實施陸地石油勘探計劃。
(三)緬甸礦業資源概況
緬甸有大量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主要的礦藏有銅、鉛、鋅、銀、金、鐵、鎳、寶石、玉石等,部分已得到大面積開采。其中銅礦主要位於曼德勒以西105公里的望瀨及望瀨以東11公里處的禮勃東。產品品質較高並已進入國際市場。1994 年緬頒布礦業法,允許外國對寶石、金屬、工業礦產原料、石料進行勘查、勘測和生產。同年10月,緬甸政府宣布過去由緬甸國營部門壟斷經營的金礦和銅礦向外資開放,並於1995年9月、1996年9月和1997年9月先後三次將40塊礦區對外招標。截止2006年4月30日,外國對緬甸的礦業投資項目達58個,投資協議金額為5.3489億美元。加拿大的Ivanhoe公司1994年開始投資開發銅礦,1997年開始生產銅金屬,是較為成功的投資之一。
(四)緬甸汽車行業概況
緬甸國營與公私合營的汽車組裝廠共有三家,分別為:緬甸第二工業部下屬的緬甸汽車與發動機生產公司,組裝生產大型卡車、輕型汽車、Mastar吉普車和生產ZA-2000CC。緬甸第二工業部、緬甸第一私人投資有限公司(FMI)和日本鈴木(SUZUKI)公司的合資汽車組裝廠,主要組裝生產鈴木小型貨車;緬甸經濟控股公司和日本ISUZU公司的汽車組裝廠,主要組裝生產載重量為1噸的Pick-up汽車。上述汽車生產廠家的零部件均必須進口,因此組裝生產規模和數量均很小。從緬甸國產汽車行業的情況看,絕大部分為組裝廠,主要部件,如發動機和軸承均從日本等國進口,進口的零部件也多為二手貨,一些不太重要的部件由緬甸國內生產,如:車身和底盤等。目前緬甸共有兩家與外國合資的汽車組裝廠,其中一家是三菱汽車組裝廠,該廠於1998年與緬甸二工業部合資組建,以注冊資金670萬美元起家,日本三菱公司佔65%的股份,緬甸第二工業部佔35%的股份,生產規模為年組裝生產三菱汽車2000輛。自1998年至今,該廠汽車組裝生產的總量為Wagon車1423輛,Mini Carry Truck車2824輛,年均產量僅471輛,遠未達到生產的規模,其原因之一是申請進口部件批文難。緬甸全國人口5400萬,仰光市的汽車擁有量每100人平均僅為3輛,相差很大。業內人士分析,如果緬甸的政策放開,汽車組裝行業未來前景看好,但前提是政策進一步開放。
(五)緬甸家用電器市場概況
緬甸國內家電生產能力薄弱,僅組裝少量VCD和電視機,大部分產品依賴進口,主要來自其他東盟國家、中國、日本和韓國。空調:日本和韓國佔領了大部分空調市場,但價格便宜的中國空調開始進入緬甸市場National, Sanyo, General, Mitsubishi, Sharp ,Samsung,LG 空調質量好,市場佔有率也高。中國產品逐漸提高質量,而且價格上有優勢。消費者越來越傾向於選擇新技術和質量。National, Panasonic 超過其他20個品牌,佔了當地市場30%的佔有率。去年General市場佔有率從15%下降到10%,一馬力或二馬力的價格從27萬緬幣到超過100萬緬幣。Sakura 利用日本技術在中國組裝生產空調,特別適合緬甸市場。引進4個月以來,佔有率已達到10%,平均價格為26萬緬幣。
(六)緬甸紡織業發展概況
長期以來,緬甸因多種原因經濟發展緩慢,尤其是2003年7月28日美國總統布希簽署了《2003年緬甸自由與民主法案》及一份行政令,對緬甸政府實施嚴厲的經濟制裁,封鎖了美元進出入渠道。這份行政令簽署後,嚴重打擊了緬出口行業和企業,而其中備受打擊的便是緬甸成衣業,原本近400家的外商投資成衣企業迅速減少到只有100多家。以往這些投資者多數來自於台灣、香港等地,採取來料加工方式,產品以內衣、襯衣為主,主要銷往歐美市場。據緬甸官方統計,緬甸2004-2005年度貿易總額為49億美元,成衣出口僅為2.16億美元,2003-2004 年度的3.27比億美元明顯減少。中國向緬出口紡織品也是雙邊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據中海關統計,2004年1-6月,我向緬出口商品中紡織原料及紡織製品金額為7609.2萬美元,占同期雙邊貿易的17.7%。緬甸政府一方面試圖加強自身造血功能,另一方面鼓勵外商投資紡織業,鼓勵紡織產品出口。近年來,中國企業利用中國貸款幫助緬甸修建了賓普、帕克庫和紗倫基紡織廠,還有一家企業向針織廠提供設備和進行安裝,有些廠雖已投入生產,但尚未有大規模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