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的自治區什麼意思
A. 緬甸果敢是緬甸國家第一個與世界接軌的自治區嗎
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地方,經過了許多年,依舊保持著中國的風味,說中國話,學習中文,這個地方就是屬於緬甸的一個自治區,果敢。
所以說,果敢應該是最早和中國接觸的。
B. 緬甸的果敢漢人自治區,為什麼不屬於中國
二戰結束後,各國的邊界都是由戰勝國劃定,所以我們不但丟了琉球、還丟了果敢、丟了藏南
C. 地球上竟有「另一個中國」,自稱炎黃子孫的「果敢自治區」是怎麼回事
果敢自治區與炎黃子孫一脈相傳,中國割讓此地也是歷史因素造成的。
D. 緬甸的果敢自治區歷史時代是屬於中國嗎
果敢其實是一個非常令人嚮往的地區。因為曾經屬於中國,而現在又歸屬於緬甸。所以,果敢這個地區完美的融合了中緬兩國的風情。這里有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傣族象腳鼓,也有著含有緬甸風採的果敢大廟、木瓜寨銀塔等等特色風景區。所以,果敢是一個感受異域風情與中國風情結合的最佳旅行地點。你喜歡這樣的果敢嗎?你敢來果敢體驗一次旅行嗎?
E. 比果敢還親華會說漢語的自治區,是緬甸的哪個地區
緬甸東北部與中國雲南省接壤的地方,有一個面積約2.7萬平方公里的自治區。此地在歷史上曾經屬於中國領土,在我國唐朝以及宋朝時期,就有他屬於中國領土的明確記載。
雖然佤邦被劃入緬甸,但是佤邦自身卻一直反對緬共,並且自發組建起義部隊。向緬甸政府進行談判,要求緬甸將佤邦設為自治州,擁有自治權。1989年4月17日,緬甸政府為了平息戰爭,最終選擇妥協,將其治理轄區稱為「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宣布脫離緬共。
幾十年過去了,佤邦依然保留原本屬於中國的風土人情。佤邦裡面居住的很多民族,其中以傣族、漢族、苗族、回族等原屬於中國的民族人數最多。他們使用漢語作為官方用語,甚至是自治區政府中使用的公文都是漢字。
除此之外,佤邦的很多學校使用的教科書都是中國出版社出版的課本,他們非常願意學習中國文化,從內心裡將中國當做是真正的祖國。緬甸曾要求佤邦官方普及緬語,但是佤邦官方以他們為自治區為由拒絕。
F. 果敢自治區是屬於緬甸還是中國
果敢自治區是屬於緬甸的。
果敢,全名緬甸撣邦第一特區,果敢位於緬甸東北部,毗鄰中國雲南省,以果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首府老街市,擁有高度的自治權,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通行果敢語(漢語西南官話),同時流通緬元以及人民幣。學校教的是雲南漢話,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座機也是雲南臨滄區號,電力由南方電網通過雲南電網向老街變電站輸送,當地「果敢族」亦是緬甸的漢族。
G. 緬甸有幾個特區
緬甸有3個特區,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緬甸撣邦第二特區佤邦及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勐拉。
這些地區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主體民族都是中華民族,果敢的果敢族就是中國漢族,佤邦的佤族也是中華民族之一的佤族,勐拉的愛伲族則是中華民族之一的哈尼族。這里毗鄰雲南省臨滄市,與緬甸貴概以怒江為界,與緬甸佤邦以南鄧江為界。
緬甸撣邦果敢自治區首府是老街,這里曾是滿清時期果敢土司所在地。清末這里被割讓給英緬,此後成為緬甸一部分。緬甸果敢族是緬甸承認的少數民族,其實就是漢族。老街距離雲南省臨滄市鎮康縣城非常近,兩地相距不過十幾公里。可以說是少有姐妹城市。
(7)緬甸的自治區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緬甸撣邦東部第四特區首府是勐拉,建城時期始於1989年,經過近三十年建設,這里猶如中國一個縣城。這里靠近中國的打洛口岸。
緬甸撣邦第四特區東北面同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壤,同中國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接壤的邊界線長288.5公里、同瀾滄縣接壤的邊界線長45.92公里。東面同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在湄公河上隔江而治,河道總長100餘公里,西北面同佤邦連接,西南面是國防軍守備的區域。
第四特區即原緬共「八一五」軍區,人口在幾支地方民族武裝中相對最少。於1989年4月19日宣告脫離緬共領導,成立了「緬甸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軍政委員會」,下設「軍事委員會」和「地方行政管理委員會」。現為撣邦東部民族民主同盟軍控制,擁有高度的自治權。
H. 為什麼緬甸有省,邦兩種行政區
各個國家根據自己國土情況都有不同的行政規劃,日本一都,一道,二府,四十三縣也是為了適應這個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