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古時的皇帝有哪些

緬甸古時的皇帝有哪些

發布時間: 2022-05-31 23:09:00

㈠ 緬甸第一代開國皇帝

緬甸的第一個統一帝國是蒲甘王朝。蒲甘王朝是由阿努律陀國王(1044年~1077年在位)於1044年建立,以小乘佛教為國教。阿奴律陀國王統一了群雄割據的局面,先後征服了南部的打端、西部若開族的阿拉干王國,並與北方的南詔國維持和平均勢,為蒲甘王朝奠定了二四三年(1044-1287年)的基業。當時王朝的領域,北起八莫,南濱大海,東部統領撣族諸部,西臨北阿拉干,為緬甸最早統一的王國。阿努律陀國王與莽應龍(Bayinnaung;1551-1581年在位)、阿瑙帕雅(Alaungpaya;1752-1760年在位),被稱為緬甸『三大民族英雄』。

㈡ 吳三桂在緬甸將哪位皇帝絞死

永曆皇帝,朱由榔.康熙元年秘密從緬甸來到雲南,被吳三桂親令絞死在迫死坡. 但是只能說吳三桂派人絞死一個自稱朱三太子之人!因為當時康熙在位只有他才是皇帝,

㈢ 明朝逃到緬甸的皇帝叫什麼名字

南明永曆帝-桂王—朱由榔

永曆帝朱由榔(公元1623-1662年),明神宗朱翊鈞孫。清兵入關,他於廣東肇慶稱帝,在位15年,被清兵追逼而逃入緬甸,後為吳三桂索回絞殺於昆明,終年40歲。葬處不明。

朱由榔,桂王朱常瀛子,襲封桂王,崇禎年間受封永明王。清兵入關後,他流徙廣西,居於梧州。公元1646年1月,受丁楚魁、呂大器、陳子壯等人擁為監國,接著稱帝於廣東肇慶,建年號為永曆。

而此時唐王弟朱聿粵稱帝於廣州,建元紹武。永曆政權和紹武政權在關鍵時刻卻不能團結一致,為爭所謂的正統地位而大動干戈,互相攻伐。紹武政權僅存在40天就被清軍消滅,朱由榔也在清軍進逼下逃往廣西,顛沛流離,處境極為險惡。

此時永曆政權開始與農民軍協同抗清。朱由榔先和李自成的大順軍余部合作。自李自成死後,他的余部分為二支,分別由郝搖旗、劉體純和李過、高一功率領,先後進入湖南,與明湖廣總督何騰蛟、湖北巡撫堵胤錫聯合抗清。1647年,郝搖旗部護衛逃來廣西的桂王居柳州,並出擊桂林。年底,大敗清軍於全州,進入湖南。次年,大順軍余部又同何騰蛟、瞿式耜的部隊一起,在湖南連連取得勝利,幾乎收復了湖南全境。這時,廣東、四川等地的抗清斗爭再起,在江西的降清將領金聲桓和在廣州的降清將領李成棟先後反正,清軍後方的抗清力量也發動了廣泛的攻勢。一時間,永曆政權控制的區域擴大到了雲南、貴州、廣東、廣西、湖南、江西、四川七省。出現了南明時期第一次抗清斗爭的高潮。

但永曆政權內部矛盾重重,各派政治勢力互相攻訐,農民軍也倍受排擠打擊,不能團結對敵,這就給了清軍以喘息之機。1649—1650年,農民軍將領何騰蛟、瞿式耜先後在湘潭、桂林的戰役中被俘犧牲,清軍重新佔領湖南、廣西;其他剛剛收復的失地也相繼丟掉了。不久,李過病亡,其子李來亨同其他農民軍將領率部脫離南明永曆政權,獨立抗清。

1652年,走投無路的朱由榔接受張獻忠的大西軍余部孫可望、李定國聯合抗清建議,在貴州安隆所投靠了農民軍。這時,由孫可望、李定國已據有雲南全境。這年,李定國發動反攻,率軍8萬東出廣西,下桂林,又攻入湖南、廣東。使駐守桂林的清定南王孔有德戰敗自殺;隨後又在衡州殺清軍統帥敬謹親王尼堪,「兩蹶名王,天下震動」。 同時,劉文秀亦出擊四川,克復川南。東南沿海的張煌言等的抗清軍隊也發動攻勢,並接受了永曆封號。抗清斗爭再次出現高潮。

不幸的是,這時孫可望同李定國之間矛盾爆發,破壞了大好形勢。孫可望妒忌李定國功高勢大,陰謀殺李。李定國避往廣東,希望與鄭成功會師,收復廣州,但戰斗失利,實力大損。他撤到貴州,接走了被孫可望劫持的永曆帝,1656年李定國擁桂王回師雲南。次年孫可望率軍征討李定國,大西軍內部同室操戈。孫可望兵力雖眾,但驕橫妒功,軍心不附,陣前倒戈,被李定國所敗。公元1658年,孫可望部降清,貴州、廣西均為清軍進占,使朱由榔失盡了地盤。公元1659年,清兵三路追逼,朱由榔無奈,於12月逃入緬甸境內,被緬甸人解除武裝後安置於草房之中,十分困辱。李定國曾連連交涉,欲迎他回雲南,均為緬甸國王拒絕。

公元1662年,吳三桂進兵緬甸,向緬甸國王索取朱由榔,緬甸國王哇達姆摩剛弒兄自立,內部不穩,無力與吳三桂對抗,只得答應吳三桂的請求,發兵3000,圍住朱由榔的住所,假稱要與朱由榔盟誓,要他的隨從出屋飲咒水。他的隨從次第而出,一個個被殺,共死42人。朱由榔自知難以脫身,哭著寫信給吳三桂,斥責了吳三桂叛明助清,忘恩負義。最後他卻又說,我如今兵衰力弱,命運懸在你的手中,倘若能留我一條活命,我什麼東西都願意給你。吳三桂不允,仍加緊向緬甸國王催索。緬甸國王派兵士把朱由榔連人帶座地抬到吳三桂軍營,眷屬25人哭著相隨。吳三桂將他押回雲南,拘禁於昆明。吳三桂擔心如將他押送北京,中途有被反清人士劫奪的危險,經清廷批准,於4月14日,將朱由榔及其眷屬25人押到昆明篦子坡絞死,從此,篦子坡改名為迫死坡。

朱由榔史稱永曆帝,又稱為桂王。

㈣ 永曆皇帝在緬甸有多慘

永曆皇帝在緬甸的情況:永曆皇帝被安排到城外的一塊空地,緬甸分配一些木料、草料給永曆帝君臣蓋起了一間間茅草屋,就這么居住下來。永曆帝甚至拿出自己的玉璽換取糧食填飽肚皮。

永曆皇帝在緬甸的處境時很窘迫的,因為是逃跑,所以沒有帶很多的錢財和干糧。而他的隊伍又浩浩盪盪,足有2000人之多,吃飯和居住就成了大問題。

永曆帝生平

南明的永曆帝朱由榔,他是萬曆皇帝的親孫子,也有個桂王的稱號。但自從崇禎皇帝朱由檢上吊自盡後,南明政權又被打的七零八落,可控制區域只剩下湖廣、雲貴等一部分地區。

在這種情況下,1646年,朱由榔只能登基稱帝,此時的他沒有軍隊和民心,所以南明在清朝的軍事打擊之下一直被擊退。

㈤ 中國古代哪些皇帝去過國外

我國古代沒有皇帝去過國外,但是近代的末代皇帝溥儀在退位後,去過日本,被捕後去過俄羅斯。

㈥ 各國末代皇帝一覽表

中國 愛新覺羅溥儀皇帝
匈牙利 拉科克捷爾吉一世大公爵,17世紀中期
巴西 彼德羅二世皇帝
俄羅斯 尼古拉二世皇帝,被蘇共並其家族在一小木屋中燒死
德國 威廉二世皇帝,晚年郁悶地死於荷蘭
烏克蘭 弗拉基米爾二世若諾馬林皇帝,12世紀初基輔最後治理者
伊拉克 費薩爾二世國王,20歲既死
羅馬尼亞 米哈伊二世國王
利比亞 伊德里斯二世皇帝
衣索比亞 Asfa Wossen女皇: 12 September 1974 起-終
法國 拿破倫三世皇帝,被德皇俘
伊朗 巴列維三世皇帝
土耳其 阿朴度拉邁吉德三世皇帝
義大利 維克多愛馬虞爾三世皇帝
波蘭 奧古斯特三世皇帝,國被瓜分
塞普勒斯 詹母斯三世國王,被威尼斯共和國佔領
捷克 弗雷德里克五世國王,胡司戰爭中捷克人民自己推選的國王
馬其頓 里奧六世皇帝 ,拜占廷馬其頓王朝的 (886年 - 912年)
墨西哥 馬克西米利安皇帝
秘魯 阿塔瓦爾帕皇帝,被西班亞人絞死
印度 佔西女皇
奧地利 卡爾皇帝
越南 保大皇帝,死於法國南方
緬甸 錫視皇帝,被英國囚於孟買拉德乃奇島並死與那
土庫曼 納迪爾大帝,18世紀初統一全西亞者
塔吉克 阿古柏國王,浩汗王
以色列 何西亞和希西加,前六世紀
埃及 法魯克皇帝
阿富汗 查西爾國王
塞爾維亞 彼得國王
克羅埃西亞 ZIWONIMIA王
摩爾多瓦 尼古拉馬弗羅科爾達德國王,18世紀初
保加利亞 博里斯國王
孟加拉 西拉吉國王,18世紀中後期
馬來西亞 瓦思,艾哈邁德國王
馬爾他末代團長 雷姆佩施,19世紀初期
朝鮮 純宗皇帝Sunjong (Yeonghui) (1907-1919)
蒙古 吉布尊丹巴活佛
希臘 康斯坦丁二世國王
中非 博卡薩皇帝
葡萄牙 曼努埃爾國王

㈦ 驃國歷史上的歷代皇帝王妃

驃國歷代王朝世系編輯漢達瓦底(漢林)驃國
1、雅堂嘎(雅汀嘎耶)驃王(建立者)
......
嘎德耶(卡德耶)驃王
......
800、般陀瓦驃王 (末代王)
丹巴提巴驃國
1、巴杜馬山達都里耶王(建立者)
...
瓦盧那王
...
瓦達巴王
...
190、羯羅浮王(末代王)
麥克亞驃國
1、底利山達大臣(建立者)
...
嘉彬索延尼
...
160、梭吳蘇瓦(末王)
彬萊驃國
1、瓦那達伽錄竇巴王(建立者)
...
達摩東達王
...
97、瑟德達王(末王)
岡辛驃國
1、貝巴梨瓦那耶(建立者)
...
30、達哈達王(末王)
阿蘭格巴驃國
1、烏達伽(建立者)
...
26、巴巴達(末王)
育瓦部基驃國
1、阿薩伽(建立者)
...
50、伽雅那(末王)
萊蓋驃國(布蘭達巴國)
1、羅闍達摩(建立者)
...
40、杜答達耶(末王)
以上皆為緬甸傳說時期諸王朝,從第一個漢達瓦底國到最後的萊蓋驃國,總共1393代國王,若以每位平均在位18年來計,就得25074年,何況傳說中的國王一般在位時間都比較長,如育瓦部基驃國的阿薩伽王就在位五百年。顯然太離譜了,太不可信,權作參考。之後的太公王朝開始,緬甸進入信史,世系可信。 (參考網路)

㈧ 明朝最後一個君王流落到緬甸,住茅草屋,究竟活的有多慘

南明的永曆帝朱由榔本是萬曆皇帝的親孫子,在他登基時,明朝已經是強弩之末。他沒有根基和軍隊,不得已逃到了緬甸。緬甸國王給他蓋了一個茅草屋接濟他,因為清軍虎視眈眈,緬甸國王不敢對他太好。後來緬甸國王開始向永曆帝要錢,最後,永曆帝為了填飽肚子,還交出了自己的玉璽。

最後,為了基本的生活,永曆帝交出了自己的權力象徵,也就是玉璽。但是整日在漏風漏雨的茅草屋裡,過著有一頓沒一頓的生活的永曆帝沒有逃脫命運,最後還是被抓,並在雲南一帶被處死了。

㈨ 緬甸歷代皇帝

蒲甘王朝(107-1287)
? 丁未 107

驃苴低 (75) 丁未 167
低蒙苴 (57) 壬戌 242
苴蒙伯 (25) 己未 299
伯梯利 (20) 甲申 324
梯利干 (43) 甲辰 344
干兜立 (25) 丁亥 387
梯丹 (27) 壬子 412
[篡位者] (58) 己卯 439
泰羅年驃 (19) 丁丑 497
泰克丁 (7) 丙申 516
梯利干尼 (9) 癸卯 523
梯利伯 (15) 壬子 532
乾隆 (10) 丁卯 547
乾羅 (12) 丁丑 557
車台 (13) 己丑 569
東必 (16) 壬寅 582
東支 (15) 戊午 598
布波修羅漢 (27) 癸酉 613
瑞安梯 (12) 庚子 640
白當 (8) 壬子 652
白東 (50) 庚申 660
伽維 (6) 庚戌 710
敏維 (10) 丙辰 716
梯因迦 (8) 丙寅 726
梯因孫 (10) 甲戌 734
瑞降 (9) 甲申 744
東溫 (9) 癸巳 753
瑞穆 (23) 壬寅 762
牟羅 (17) 乙丑 785
修金尼 (27) 壬午 802
基流 (15) 己酉 829
頻耶 (32) 丙寅 846
丹尼 (28) 戊戌 878
沙里伽維 (9) 丙寅 906
梯因屈 (16) 乙亥 915
良宇修羅漢 (33) 辛卯 931
混羅恭驃 (22) 甲子 964
棄須 (6) 丙戌 986
須迦帝 (52) 壬辰 992
阿奴律陀 (33) 甲申 1044
修羅 (7) 丁巳 1077
江喜佗 (28) 甲子 1084
阿隆悉都 (55) 壬辰 1112
彌辛修 (1) 丁亥 1167
那羅多 (3) 丁亥 1167
那羅帝因迦 (3) 庚寅 1170
那羅波帝悉都 (37) 癸巳 1173
醯路彌路 (24) 庚午 1210
迦娑婆 (16) 甲午 1234
烏婆那 (4) 庚戌 1250
那羅梯訶波帝 (33) 甲寅 1254
苴 (11) 丁亥 1287
鄒聶 (27) 戊戌 1298

前勃固王朝(825——1057)
他摩羅 (12) 乙巳 825
毗摩羅 (17) 丁巳 837
阿他 (7) 甲戌 854
阿利因陀摩 (24) 辛巳 861
某僧 (17) 乙巳 885
只因陀 (15) 壬戌 902
彌加提波只 (15) 丁丑 917
喬沙兜多 (10) 壬辰 932
迦羅毗迦 (12) 壬寅 942
畢姿羅 (13) 甲寅 954
阿多他 (15) 丁卯 967
阿奴耶摩 (12) 壬午 982
彌伽提波尼 (14) 甲午 994
翳伽他曼多 (12) 甲辰 1004
烏波羅 (12) 丙辰 1016
般多利迦 (15) 戊辰 1028
帝沙 (14) 癸未 1043

勃固王朝(1287——1539)

伐麗流 (19) 丁亥 1287
恭勞 (4) 丙午 1306
修烏 (13) 庚戌 1310
修齊因 (7) 癸亥 1323
頻耶翳勞 (18) 庚午 1330
齊因分 (1) 辛未 1331
修翳楗恆 (1) 辛未 1331
頻耶宇 (37) 戊子 1348
羅娑陀利 (38) 乙丑 1385
頻耶縣摩耶娑 (3) 癸卯 1423
頻耶蘭 (20) 丙午 1426
頻耶伐流 (4) 丙寅 1446
頻耶干 (3) 庚午 1450
穆陶 (1) 癸酉 1453
信修浮夫人 (7) 癸酉 1453
達摩悉提 (31) 庚辰 1460
頻耶蘭 (35) 辛亥 1491
多迦逾畢 (14) 丙戌 1526

後勃固王朝(1740-1757)
斯彌陶佛陀吉帝 (7) 庚申 1740
莽噠喇 (10) 丁卯 1747

彬牙王朝(1312-1364)
僧哥速 (12) 壬子 1312
烏者那 (19) 甲子 1324
伽悉信 (7) 癸未 1343
苴尼 (9) 庚寅 1350
那曼都 (5) 己亥 1359
烏者那般 (1) 甲辰 1364

實階王朝(1315---1364)
修雲 (12) 乙卯 1315
答里必牙 (8) 丁卯 1327
瑞東帝 (4) 乙亥 1335
迦苴 (9) 己卯 1339
那羅多彌夷 (2) 戊子 1348
答里必尼 (2) 庚寅 1350
明波梯訶波帝 (12) 壬辰 1352

阿瓦王朝(1287——1555)
他拖彌婆耶 (4) 甲辰 1364
伽奴 (1) 戊申 1368
明吉斯伐修寄 (33) 戊申 1368
多羅般 (1) 庚辰 1400
伽諾山 (1) 庚辰 1400
明恭 (22) 庚辰 1400
梯訶都 (4) 壬寅 1422
迦犁夷旦瑜 (1) 丙午 1426
彌羅尼 (1) 丙午 1426
孟養他忉 (13) 丁未 1427
彌利苴 (3) 庚申 1440
那羅波帝 (26) 癸亥 1443
梯訶都羅 (12) 己丑 1469
明恭 (21) 辛丑 1481
瑞難喬信 (25) 壬戌 1502
思洪發 (16) 丁亥 1527
康孟 (3) 癸卯 1543
無毗那羅波帝 (6) 丙午 1546
悉都喬丁 (3) 壬子 1552

末羅汗王朝(1433——1785)
那羅彌迦羅 (1) 癸丑 1433
阿梨汗 (25) 甲寅 1434
迨婆修驃 (22) 己卯 1459
陶爾耶 (10) 壬寅 1482
婆修奴 (2) 壬子 1492
耶囊 (1) 甲寅 1494
沙林伽都 (7) 丁巳 1497
彌耶沙 (22) 辛酉 1501
迦沙婆提 (2) 癸未 1523
彌修烏 (1) 乙酉 1525
他多沙 (6) 乙酉 1525
明平 (22) 辛卯 1531
提迦 (2) 癸丑 1553
修羅 (9) 乙卯 1555
彌悉多耶 (7) 甲子 1564
彌波隆 (22) 辛未 1571
薩林沙 (19) 癸巳 1593
胡遜沙 (10) 壬子 1612
梯利都曇摩 (16) 壬戌 1622
明陀尼 (1) 戊寅 1638
那羅波帝只 (7) 戊寅 1638
他拖 (7) 乙酉 1645
僧陀都曇摩 (32) 壬辰 1652
梯利都利耶 (1) 甲子 1684
伐羅陀摩羅娑 (7) 乙丑 1685
牟尼都曇摩羅娑 (2) 壬申 1692
僧陀都利耶曇摩 (2) 甲戌 1694
那羅多修 (1) 丙子 1696
摩逾畢耶 (1) 丙子 1696
迦羅滿陀 (1) 丁丑 1697
那羅提波帝 (2) 戊寅 1698
僧陀毗摩羅 (10) 庚辰 1700
僧陀都利耶 (21) 庚寅 1710
僧陀毗沙耶 (3) 辛亥 1731
僧陀都利耶 (1) 甲寅 1734
那羅波伐羅 (2) 乙卯 1735
僧陀毗沙耶 (1) 丁巳 1737
迦多耶 (1) 丁巳 1737
摩陀利 (5) 丁巳 1737
那羅阿波耶 (19) 壬戌 1742
梯利都 (1) 辛巳 1761
僧陀波耶摩 (3) 辛巳 1761
阿波耶 (9) 甲申 1764
僧陀都摩那 (4) 癸巳 1773
僧陀毗摩羅 (1) 丁酉 1777
僧陀他提他 (5) 丁酉 1777
他摩陀 (3) 壬寅 1782

東吁王朝(1531——1752)
明吉瑜 (45) 丙午 1486
達彬瑞蒂 (20) 辛卯 1531
莽應龍 (30) 辛亥 1551
莽應里 (19) 辛巳 1581
良淵候 (5) 庚子 1600
阿那畢隆 (23) 乙巳 1605
彌利提波 (1) 戊辰 1628
他隆 (19) 己巳 1629
平達格力 (13) 戊子 1648
白莽 (11) 辛丑 1661
那羅伐羅 (1) 壬子 1672
彌麗 提 (26) 壬子 1672
娑尼 (16) 戊寅 1698
達寧格內 (19) 甲午 1714
摩訶陀摩耶娑底波帝 (19) 癸丑 1733

貢榜王朝(1753——1885)
雍籍牙 (8) 癸酉 1752
囊陀基 (3) 庚辰 1760
辛驃信 (13) 癸未 1763
新古王 (5) 丙申 1776
波道帕耶 (38) 辛丑 1781
孟魯 (1) 壬寅 1782
巴克勤基道 (18) 己卯 1819
礁拉瓦底 (9) 丁酉 1837
蒲甘 (7) 丙午 1846
曼同 (25) 癸丑 1853
錫袍 (7) 戊寅 1878

緬甸聯邦(1948~)
蘇瑞泰 (4) 戊子 1948
巴寧 (5) 壬辰 1952
吳溫貌 (5) 丁酉 1957
奈溫 (19) 壬寅 1962
吳山友 (7) 辛酉 1981
吳盛倫 (1) 戊辰 1988
貌貌 (1) 戊辰 1988
蘇貌 (4) 戊辰 1988
丹瑞 壬申 1992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17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0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