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中國政府對緬甸投資了多少

中國政府對緬甸投資了多少

發布時間: 2022-05-31 13:19:25

⑴ 中國到底給緬甸帶去了什麼

中國在修建油氣管道和密松水電站項目上,就是決策錯誤,聽信了幾個王八羔子所謂「磚家」的論證; 現實的中國只有眼前利益,只有單純的經濟論證,根本不懂什麼國際政治,也沒有在政治上進行評估,連最起碼的風險評估都沒有就盲目上馬,密松水電站項目和油氣管道都是如此草率,這兩個項目悲慘的結局,也可能會一樣。 中國在緬甸投資方面,能給緬甸帶來什麼?投資木材,導致緬甸境內山嶺都被砍禿了;投資礦產,帶去是環境的污染;種植橡膠(有人稱之為抽水機),更是破壞環境,就連自己國內都不鼓勵種植的項目,讓緬甸民眾去種植,這是互惠互利、雙方共贏嗎? 中國連起碼的掠奪和殖民都不懂,該好好向老牌殖民帝國主義學習一下了,因為中國從來就沒有殖過什麼民,只是被殖過民。不要一座上談判桌,一講話喉嚨里就伸出爪子。美國、日本是怎麼搞的,是起初無償捐贈,不取回報,辦學免費是開始文化侵略,傳教的同時也在治病救人,樹立了良好的印象,最初的布局是為有朝一日的掠奪做准備,一切都有備而來,讓你毫不察覺,這種高明的手法,中國懂嗎? 為什麼泰國和緬甸是世仇,卻是緬甸的第一貿易夥伴國,中國只排在第四,因為別人從美國那裡學來的,而且學得神似,知道軟硬兼施,懂得在緬甸境內圈養武裝力量,軟的不行就指使自己的「那個組織」搗亂來硬的。而中國呢?過去還有個「緬共」,至今也不敢承認,很悲催!對緬「三不政策」成了一塊遮羞布。其實,承認也罷,不承認也罷,那就是「此地無銀三百兩」,越想撇清自己,越是撇不清,不如像毛主席那樣,索性挽袖大幹,可又怕這怕那,瞻前顧後。唉!真不知中國,你到底是個什麼東西?你可知道,你為緬甸政府做了很多,也一貫地無償援助很多,特別是軍事援助,把納稅人的錢不當錢,緬甸人民不領你的情,現在就連你的「胞波友誼」的小兄弟緬甸政府,也不買你的帳了,這或許是太了解你,或許是美國太強大,有太大的利益了。

⑵ 緬甸內戰最新消息

6月9日,緬甸政府軍與克欽獨立武裝之間爆發軍事沖突,6月13日深夜,克欽獨立武裝拒絕了緬甸政府軍的停火要求,宣布將在全國范圍內重新開始內戰。

⑶ 中國主要投資緬甸有哪些基金

中國主要投資緬甸,有中國緬甸玉協會基金。還有中國。投資玉石基金會。

⑷ 現在中國和緬甸怎麼

緬甸圍剿果敢,在中國邊境發生了彈葯誤傷事件,中國政府為了維護權益並且示威,在邊境舉行演習,警告緬甸要小心謹慎

⑸ 緬甸現在跟中國的關系怎麼樣

我大學學的是緬甸語,畢業之後又在緬甸工作過一年,所以對中緬兩國的關系稍微了解一點。
緬甸是個獨裁國家,人民生活水深火熱,受西方制裁。中國出於地緣和政治因素給予緬甸或明或暗的幫助和支持。不過緬甸本身也擁有非常豐富的自然資源,如石油、天然氣、森林資源、水力資源等,中國對緬甸的投資屬於完全雙方互利的,我們可以得到巨大的經濟利益。同時緬甸的地理位置又十分獨特,在緬甸可以發現很多中印兩國戰略交鋒的痕跡。而且緬甸也是破解中國馬六甲困境的重要砝碼。現在中石油正在投資興建的中緬油氣管道就是國家戰略項目,同時我國在緬北投資了大量的水電項目,這都是造福兩國人民,尤其是促進緬甸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總之,緬甸和中國的合作是一種互利雙贏的合作,從政治上,經濟上都是如此。

⑹ 中國是不是已經失去了整體收購緬甸的最佳時機

向左轉,還是向右轉?這是一個問題。
平王東遷,周王室徹底失去了對國家的控制,天下進入了一個群雄爭霸的時代。在群雄中,秦國的先天條件和後天條件並不突出,甚至可以說是很有一些差的。秦的領地關中平原,土地不如中原肥沃,物產不如中原豐富;交通不如中原便利,經濟不發達,文化相對落後;秦國取得諸侯地位相對較晚,爵位又低;因此,秦國很難吸引人才。很多最後落戶秦國並建立功業的人才,最初都不是把秦國當作首選目標,而是在別的國家碰了壁、倒了霉,沒有辦法了,才到了秦國。自身條件不突出,周邊環境更差。秦的西面和北面被諸如山戎、姜戎、義渠戎之類的少數民族所環繞,這些比秦國更加落後的蠻族是秦的心腹之患。他們窮得很,戰鬥力卻很強悍,經常來找秦國的麻煩;秦國擊敗他們撈不到什麼好處,打輸了卻會遭到洗劫。秦國最初的列代先王大都在和戎族的戰爭中戰死。秦的東面則是春秋時代最為強大的諸侯國:晉國。晉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各個領域均領先於秦國,雖然秦國也曾經利用晉國的內亂干涉過其內政,但總的來說在春秋時期秦國一直遭到晉國的壓制。逐漸強大的秦國也曾試圖越過晉國在中原地區搞擴張,吞並鄭國,卻被打得頭破血流。直到晉國解體,分裂為三個國家,秦國才得到了發展的機會。晉國的分裂改善了秦國的生存環境,商鞅變法則大幅提升了秦國的自身實力。秦惠王繼位,處死了政治對手商鞅,但卻沒有改變商鞅制定的國策。強大起來的秦國急需為自己的進一步發展尋找一個突破口。關於這個新的主攻方向在那裡,秦王國強大的軍隊到底是要向左攻擊還是向右攻擊,由秦惠王主持的御前會議上發生了一次我國歷史上極為著名的辯論,史稱「司馬錯論伐蜀」。辯論的參賽雙方分別是著名辯手張儀和不著名辯手司馬錯。
關於秦國的主攻方向,司馬錯主張進攻蜀國,張儀反對,提議進攻韓國。他認為:韓國的領地位居天下正中央,但其實力是戰國七雄當中最弱的一個,最容易進攻;並且韓國還有一個國中之國,就是周王室的直轄領地。周王室這時雖然只擁有洛陽及其周圍很少一點領地,但在名義上仍然是天下的共主,除了領地之外,還擁有象徵天下的九鼎。進攻韓國,不僅可以奪取天下正中央的領地,而且可以獲得額外的戰利品「周王室」。秦國應當和魏國、楚國搞好關系,邀請他們共同攻擊韓國。當然要自己擔當主攻,為了防備魏國、楚國來搶周王室這個終極戰利品,秦應當在鞏義方向屯兵扼守交通要道,阻止楚軍、魏軍北上,讓他們瓜分一下韓國南部就可以了。而秦軍主力則順黃河而下,奪取周的洛陽和韓的新鄭。這樣,秦就奪取了天下正中央的領地,以及象徵天下的九鼎。然後秦就可以宣布自己獲得天下霸權,秦國由諸侯晉級為天下之主,像周武王建立周王朝那樣建立一個嶄新的秦王朝。至於像蜀國那樣的蠻夷之地,就算打下來也沒什麼用出。「爭名者於朝,爭利者於市。」向蜀國進攻只會讓天下霸業越來越遠。
張儀是中國歷史上最能說的說客,號稱可以靠一根舌頭改變天下。面對天下最有名的辯手張儀提出的頗具說服力的發言,不著名辯手司馬錯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正因為中原諸侯均把蜀國視為蠻夷之地,所以進攻蜀國才不會招致諸侯的干涉;而蜀國本身這時正鬧內亂,蜀國國君是個像桀紂一樣的暴君,正遭到國民的反對呢。秦軍進入蜀國,就像狼入羊群一樣,可以輕而易舉的獲取勝利。不僅可以獲得富庶的領地,而且可以獲得制止暴亂的好名聲,最重要的是不會引起諸侯干涉,戰略目的能夠得到實施。進攻韓國和周王室,很容易被諸侯當作出頭鳥。面臨困境的韓國和周王室只要一邀請,對秦國懷有警惕之心的諸侯們就會打出「保衛周天子」這種王道無比的旗幟,出兵干涉。秦國經過商鞅變法之後,盡管實力大幅提升,成為最強大的諸侯國,單挑其他任何一個諸侯國都可以獲勝,但顯然還抗不住天下諸侯們的群毆。當出頭鳥,不僅不會獲得好處,反而會被爆打。像九鼎這樣的戰利品,現在奪取還為時尚早。秦惠王是一個聰明的君主,他盡管寵信張儀,但在這次事關秦國國運的戰略選擇中,他最終選擇了司馬錯的主張,出兵攻打蜀國。果然像司馬錯說得那樣輕而易舉的吞並了蜀國,順便把正坐著同樣打算的巴國爆打一頓。巴國也同樣看出進攻蜀國是個便宜事,無奈國力不如秦國,結果在巴蜀兩國打得難解難分的時候被秦國一箭雙雕。正如司馬錯預計的那樣,秦國進攻蜀國,這種重大的軍事行動並沒有引起中原諸侯們的警惕,這使得秦國順利的奪取了四川盆地。秦國用了五年時間,基本消化了新領地。擁有川中平原和關中平原兩大糧倉的秦國,其綜合國力翻了一翻,已經不是中原諸侯們可以對抗的了。盡管後來秦國在前進的道路上不斷的犯錯誤,甚至是嚴重的錯誤,比如說在邯鄲城下被諸侯聯軍爆打,但秦國仍然可以憑借遠較六國雄厚的國力迅速翻身。
反觀戰國時代第一任霸主魏國,因為主攻方向不明確,既不進攻最危險的敵人秦國,也不吞並好處最多的韓國,而是在獲得了趙國表面上的降伏之後,越過趙國去吞並中山國。這種吞並看上去挺爽,但卻不能有效增加魏國國力,馬陵之役後,魏國國力迅速衰退,喪失了統一天下的可能。
今天的中國,也到了需要選擇主攻方向的時候!此次人民海軍出兵索馬里,大長國威。但是不要忘了,我們的艦隊要通過馬六甲才能到達索馬里;而通過馬六甲,需要經過兩個反華國家批准。這兩個反華國家,並不是總能夠批准人民海軍通過馬六甲。
今天的中國,並不擁有像當年的秦國那樣天下第一的國力,但卻有著比秦國還要惡劣的多的地緣政治環境。在我們的左側,美國精心構築了N條從日本到東南亞諸國的島鏈,像一條條鎖鏈一樣封鎖住了我們的出海口;在我們的右側,前蘇聯也曾炮製過一個類似的封鎖線。前蘇聯一方面用蘇印同盟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擊中國,另一方面支持越南在印度支那擴張來形成對中國的半包圍;並用入侵阿富汗來加強這種包圍。蘇聯解體一度使中國的地緣環境略有好轉,但好景不長,美國迅速替代蘇聯接手陸地封鎖線。在阿富汗駐扎的是蘇軍還是美軍,對於我們來說都不是什麼好消息。至於越南,則更加奇妙,它竟然在蘇軍撤退之後把金蘭灣出租給了美軍。不久前還在戰場上血腥廝殺的對頭,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反華」,就這么組成了一個荒唐丑惡的聯盟。
我們實際上是生活在一張接近嚴密的包圍網之中的。我們的周邊國家中,只有兩個盟友,一個是巴基斯坦,一個是朝鮮。巴基斯坦是我們全天候的朋友,他們為了自身的安全,是不會背叛我們的,但能夠給我們提供的戰略迴旋實在有限。中巴兩國接壤的邊境線本來就很短,更何況這一地段還在駐阿美軍的威脅之下。另一個盟友朝鮮,我實在不想多說。當初我們有那麼多鮮血流在朝鮮,中蘇對抗的時候它們選擇了什麼?再說朝鮮本身也在包圍之中,即使它們想幫我們,也無法為我們提供戰略出口。那麼,中國的出路在哪裡呢?難道我們就這樣永遠的受制於大洋彼岸的那個國家嗎?當然不是。其實我們有一個天然的戰略出口:緬甸。讓我們拿出地圖來看一下,緬甸和我國有著相當長的邊界線,這是一個相當寬闊的出口,和中巴兩國之間的羊腸小道完全不同。所謂邊境線,乃是一條人為劃定的、地圖上的虛線,這種虛線完全是人為的,在地球表面本來是沒有的,人們在地圖上畫出來,就有了邊境線。如果不把它畫出來,那就是沒有。這條虛線對自然界沒有一絲一毫的改變,因為本來就不存在。如果把地圖上把中緬之間的那條虛線擦掉......我們就解放了,就自由了。所以,我們應當接受緬甸加入中國的申請,接納緬甸成為中國的第六個自治區。什麼?!緬甸還沒有申請加入中國?!那為什麼不做些工作,使得緬甸申請加入中國?!因為我們還沒有意識到緬甸加入中國的好處,以及可行性。
緬甸和我國有著相當長的邊界線,同時緬甸本身又有著漫長的海岸線。對於我國來說,緬甸就是一個優質天然深水良港。抗戰期間,滇緬公路曾經是我國最重要的、幾乎是唯一的戰略出口。在我國東部地區全部淪陷之後,堅持抗戰的中國幾乎完全依賴這條動脈獲取戰略物資。今天,如果緬甸為我所有,那麼,我們就獲得了一個新的出海口。這個新的出海口是不受第N島鏈威脅的,也就擺脫了美國的封鎖。如果美國試圖在印度洋上炮製一條新的島鏈,首先印度洋上沒有那麼多可以構成島鏈的島嶼,這個是上天決定的。其次如果美國試圖在印度洋上封鎖我們,沒有印度的大力支持是不可能的;而印度不是日本、南韓和菲律賓,在印度的國土上沒有美軍駐扎,印度並不是美國的小弟和馬仔。更何況對於美國來說,遏制印度也是他的戰略目標之一。這個新的出海口還有一個附帶的好處,就是不必通過馬六甲海峽。也就是說,這個新的出海口不受頑固反華的印尼和新加坡威脅。可能大家都知道(不知道的人亂棍打出),我們這些年是經常受印尼的氣的。這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中等國家,時不時地就冒出一股反華浪潮。對於這些反華浪潮,我們不僅不去制止,反而一味的遷就。就好比印尼扇我們一記耳光,我們不僅不反抗,還要笑嘻嘻的把臉迎上去。印度洋海嘯,我們發動全國人民捐款支援印尼。別人死了爹,為什麼要抬進咱們家來哭啊?不就是因為印尼控制著馬六甲,捏著中國的睾丸嗎?新加坡一直在明裡暗裡跟我們搗亂,其中包括支持台獨,我們也拿他們沒辦法,不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嗎?可是如果我們獲得了緬甸,那麼不僅僅是得到了一個不必通過馬六甲的出海口的問題,同時我們在戰略上也可以對東南亞反華勢力構成有效壓制。東南亞戰略形態就會完全反轉。那樣的話,就是美國借給那幫反華勢力幾個膽子,它們也不敢和中國對抗了。然後我們就可以更進一步,利用這個在地理位置上接近波斯灣的優質天然深水良港,形成一個可以有效威脅霍爾穆茲海峽的軍事力量。我們不必控制霍爾穆茲海峽,我們只要能夠威脅它就可以了。只要能夠威脅霍爾穆茲,也就捏住了整個西方社會的睾丸。必須承認,現有的人民海軍不具備這樣的實力。但新的出海口對於人民海軍來說既是一個重擔,同時也是飛躍式大發展的契機,對人民海軍的戰鬥力有著巨大的拉動作用。並且沒有島鏈威脅的新出海口,其本身也是人民海軍走向深藍的物質基礎。
一個新的出海口,不僅可以拉動人民海軍的戰鬥力,而且對於國家經濟實力的增長有著無與倫比的拉動力。西南諸省是我國最落後、最窮的地區,西部大開發以來,雖然經濟也有一定的發展,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西部的落後面貌。一個新的出海口,卻可以把這一地區變成新的珠三角、長三角。當然,在這個經濟大發展的過程中,最大的受益者當然是前緬甸地區。
整體收購緬甸,是個一本萬利的買賣,可以使中國受益無窮。他的好處,我如果坐在這里說,說上三天三夜也說不完。可是如果實現不了,那就是白說。畫餅是不能充飢的。我認為,整體收購緬甸,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之所以還沒有實現,僅僅是因為我們沒有把工作做好。
在當今世界上,已經不存在強行兼並一個國家的可能了,就連那個唯一的超級大國也不能。雖然叢林法則永遠存在,但已經披上了「文明」的外衣。我們不能像八百年前的成吉思汗那樣,如果緬甸不接受我們的收購要約,派一隊騎兵把他們的人殺光就行了。「文明」社會里,要有「文明」的做法。兩國結合必須你情我願,不能搶親。
當今世界的通用游戲規則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制定的,這個游戲規則規定:二戰結束之後,國與國之間的邊界神聖不可改變。這是通用游戲規則,我們必須遵守,因為我們不具備對抗整個游戲規則的力量。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游戲規則本身不是神聖不可改變的。盡管游戲規則由數不清的條約和慣例組成,構成游戲規則的各種文本浩如煙海,但其實用最簡單的話來概括,那就只有兩句話:1、凡是符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根本利益的,就是對的;2、凡是不符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社會根本利益的,就是錯的。游戲規則就這么簡單。如果誰還認為游戲規則本身是神聖不可改變的,誰就去買塊豆腐一頭碰死算了。因此,我們需要的就是充分了解游戲規則,然後按照我們的需要解釋規則。我們知道,二戰結束之後,兩個完全獨立的國家自願合並,一共發生過三次:一次是利比亞加入埃及,不過後來又解體了;另一次是敘利亞加入埃及,不過後來也離婚了;最後一次是波多黎各共和國申請加入美利堅合眾國,獲得批准。現在世界上已經沒有波多黎各共和國了,有的只是美利堅合眾國波多黎各自由邦。
這三次合並完全是出於自願的,所以並沒有受到國際社會的反對。還有一次,伊拉克強行吞並科威特,被地球聯軍爆打,不僅被迫吐出吃進嘴裡的肥肉,還喪失了兩國之間的爭議地區。伊拉克和美國的例子擺在那裡,我們當然不能學伊拉克,那樣做不僅達不到目的,而且有對抗全世界的危險,太蠢。我們該學習的是美國。如果緬甸申請加入中國,美國甚至都找不出反對的理由。他們可以接受波多黎各的入盟申請,我們為什麼不能接受緬甸的加入申請?我們接受緬甸加入中國的申請,在道義上沒有任何障礙,接下來就是我們有沒有接收緬甸的足夠實力。
拿破崙說:真理就在大炮的射程之內。大漢高祖說:所謂江湖道義,不過是說出來供大家參考的。在國際關系中,什麼江湖道義啦,談判技巧啦,能夠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大炮的數量和射程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永遠是起決定作用的根本因素。這個道理,除了白痴和小屁孩都應當明白。美國通過《廣場協定》掠奪走了日本人民整整十年的血汗錢,難道日本人傻啊?日本人才不傻呢,小鬼子精明著呢,鬼精鬼精的。為什麼鬼精鬼精的小鬼子還要接受美國人的敲詐呢?不就是因為美軍駐扎在日本么。
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盡管中國的綜合國力已經得到了極大的發展,但和美國相比仍然弱小,甚至和沒落貴族俄羅斯相比也有較大差距。我們不具備全面抗衡美國的實力,所以不要妄想在熱點地區一展身手。想調解以巴沖突?會碰一鼻子灰。想在巴爾干火葯桶支持一個盟友塞爾維亞?會讓歐洲人笑掉大牙。想把手伸向波斯灣?那會被打得頭破血流。就不說那麼遠的目標,就說家門口的東海爭端,人民海軍也不具備趕走小鬼子的實力。但緬甸則和這些目標完全不同。緬甸既沒有石油,也沒有鐵礦、銅礦或者別的戰略物資,最重要的特產是海洛因,之外是些沒有戰略意義的寶石。暹羅灣不是波斯灣,不是引人矚目的熱點地區。在絕大部分國家眼裡,緬甸是個鳥不拉屎的鬼地方。傳統歐洲大國,對緬甸沒有一絲一毫的興趣。
緬甸本不是一個重要國家,緬甸在戰略上唯一的重要性就是:可以成為中國的出海口。緬甸對中國很重要,因此也就對美國很重要。如果緬甸在中國手中,我們就能打破美國的封鎖。如果緬甸在美國手中,就能加強對華封鎖。美國是一個聰明的國家,如果我們接受緬甸加入中國的申請,美國會在一瞬間就明白他的根本利益受到了最為嚴重的侵犯,立刻就會有干涉的沖動。
看一看地球儀,我們會發現緬甸有許多叢林。美軍曾經在叢林戰中吃過苦頭,這讓他們對叢林記憶猶新。而我們曾經在叢林中輕松擊敗越南。顯然,世界上還沒有哪一支軍隊會白痴到在叢林中和PLA格鬥。緬甸,在PLA的大炮射程之內。
盡管緬甸有著漫長的海岸線,但這條海岸線上目前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戰略目標。就算美軍把整個緬甸海岸線炸個稀巴爛,也沒什麼意義。我們以後再修港口就是了。事實上整個緬甸,對於美軍來說都沒有什麼有價值的戰略目標。攻擊中國本土?顯然美國還沒有那麼瘋狂,這不符合游戲規則。游戲規則規定這種情況下最多也就是一場局部的、代理人之間的戰爭而已。我們要充分利用游戲規則。更何況美國雖然在衰退,但還遠沒有衰退到為了轉移國內視線,鋌而走險打一場全面戰爭的地步。「大日本皇軍」恐怕有著和美軍同樣的沖動,而且「皇軍」還有一支實力雄厚的海軍,但缺乏強力的陸軍,同樣難以有所作為。緬甸,不在「皇軍」的大炮射程之內。印度吃過PLA的苦頭,印尼軍隊也就趁在國內嚇唬嚇唬老百姓。緬甸周邊沒什麼像樣的軍隊能夠對PLA構成威脅。至於美國的歐洲盟國們,才不會吃飽了撐得來這里浪費軍事資源呢。並且歐洲和美國一樣在經濟衰退,既沒有興趣,也沒有力量配合美國來制裁中國。沒有歐洲盟友的配合,美國甚至連制裁和封鎖都做不到。顯然,我們是有著接收緬甸的實力的。以今天中國的國力和PLA的軍力,接收緬甸不存在實力上的問題。
我們接受緬甸加入中國的申請,在道義上和實力上都沒有障礙。真正的障礙,是緬甸人民的民族感情。
緬甸這個國家,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都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種聯系並沒有到接近於砸斷骨頭連著筋的地步,但也是有著不可低估的文化影響的。緬甸曾經長期是中國的屬國。屬國不是固有領土,過去緬甸並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但卻深受中國影響。今天,由於長期受美國制裁,緬甸在世界上處於一種半孤立狀態,所以緬甸對中國有一定的依賴性。但中國給與緬甸的幫助還遠遠不夠。正是這一點沒有做好,使得整體收購變得困難重重。毫無疑問,對於緬甸來說,並入中國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這機會可以使緬甸在一夜之間,從落後的半原始社會,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社會。但當今世界是民族主義盛行的世界。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就算並入中國對於緬甸來說有一百樣好處,卻至少有一個壞處,那就是要失去民族獨立性。對於任何一個民族來說,這樣的代價都未免大了一點。如何克服這個困難呢?讓緬甸人民接受中國文化。緬甸人民為什麼要接受中國文化?用經濟開路,把中國文化送進緬甸,使緬甸人民接受中國援助的同時接受中國文化(說白了就是經濟開路,繼之以文化侵略)。在歷史上形成的中緬文化聯系,使得這種文化輸出不會有大的障礙。緬甸信奉小乘佛教,而小乘佛教同樣也流行於我國西南地區。直到今天,小乘佛教還是西南少數民族的主流信仰。在現實中高度發達的中國經濟同樣對緬甸人民有影響,人民幣的受歡迎程度顯然會提高中國文化的吸引力。緩慢的,但又是一步一個腳印的把經濟和文化輸出做好,讓緬甸人民接受中國文化。時機成熟的時候,在軍政府中扶植一個親華派做老大,以緬甸人民的名義申請加入中國。不同意的頑固分子,可以在空氣中消失。然後緬甸就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代理人戰術是美國最擅長的戰術之一,我們應當好好的向美國學習。前期工作沒有做好,時機到來的時候,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機會在手中溜走。遺憾啊............!
今年五月(就在汶川大地震前幾天),緬甸遭受風災,死亡兩萬,一百萬人無家可歸,比印度洋海嘯悲慘的多,卻沒有見中國政府有什麼像樣動作。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地震呢,當然也不可能知道我們自己會地震,當時為什麼沒有發動群眾為我們的緬甸兄弟姐妹們捐款呢?難道我們就只會捐助敵對的印尼,而不會幫一把自家兄弟?!緬甸軍政府不接受外國救援是一個方面,但不是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我們沒有重視這個本應高度重視的兄弟。緬甸軍政府不接受外國救援隊進入緬甸,我們可以把救災物資直接送給軍政府嘛,還可以讓中國佛教協會和緬甸和尚們聯合救災嘛。什麼救援形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把緬甸的災害當作自己的災害來救援。只要印有「中國製造」字樣的帳篷和方便麵送到災民手中,哪怕是通過軍政府的手送出的,不認識漢字的緬甸人也會對中國充滿感激之情。我們竟然沒有這么做,遺憾啊............!
中國甚至不是緬甸的第一大投資國。這讓我不可理解。要知道,這些投資是可以數十倍乃至數千倍的回收的。要想獲得無與倫比的利益,不扎一點本錢怎麼行呢?我們可以在緬甸的電力、電信、交通等國民經濟基礎領域搞建設,即使緬甸出不起錢,我們自己投資也要搞。建設一個現代化新緬甸,又有著受中國控制的經濟基礎,然後就可以加入中國了。再說也花不了幾個錢,也就是辦奧運會的費用的十分之一就夠了。與其把那麼多錢燒了,何不用來獲取巨大利益,獲取足以徹底改變中國戰略地位的利益呢?消化加入中國的緬甸,還有一個附帶的困難:這里的地理結構相當復雜,交通不便。但我想這是一個小的困難。六十多年之前,美國可以修一條滇緬公路來支援中國抗戰;六十多年之後,難道我們修不出一條滇緬鐵路來支撐中華民族的騰飛嗎?
整體收購緬甸,可以使西南經濟騰飛(當然也可以使緬甸經濟騰飛),可以獲得一個不受威脅的出海口,可以打破海陸兩條封鎖線,可以對東南亞反華勢力構成有效壓制,可以從根本上扭轉我國的戰略處境。接收緬甸,可以提前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接收並有效消化緬甸之後,我們就可以參與制定游戲規則,從游戲規則的遵從者,一躍而成為游戲規則的制定者。我們制定的游戲規則當然也可以是一大堆的條約和條例,但本質也只有兩條,那就是:1、凡是符合中國根本利益的,就是對的;2、凡是不符合中國根本利益的,就是錯的。而整個世界,必須遵從這一新的規則。這才是我們需要的國際政治新秩序和國際經濟新秩序。暹羅灣不是地球熱點,美國的大部分盟國對這里沒有興趣。美國單獨行動(最多拉上「皇軍」),基本上是既沒有理由,也沒有能力阻止我們。美國一直在制裁緬甸,我們一直在支援緬甸,緬甸人民對中國有親切感。
在剛剛過去的一年中,發生了太多的事情,有助於實現這一重大的戰略目標:緬甸風災,美國衰退。面對這種種可遇不可求的機遇,我們自己沒有把工作做好,白白的浪費了時機。緬甸,是上天恩賜給中國的最好的禮物。違天,不祥;天與不取,反受其亂。緬甸人民是我們的兄弟,我們總不能盼著兄弟年年遭災吧?更何況我們就是盼也盼不來啊。我們也不能指望美國年年衰退,更不能指望美國永遠犯錯誤。一旦美國明白了緬甸的重要性,不再制裁緬甸,而是像招安利比亞那樣招安了緬甸,我們就再也沒有機會接受緬甸了。美國就會完善對華包圍圈,牢牢的把中國封鎖住。到那時,悔之晚矣。
盡管最佳時機已經錯過了,但現在醒悟還不晚(因為美國還沒有修正他們的錯誤嘛)。踏踏實實的把工作做好,用拉動內需、在國內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熱情去參與緬甸建設,用抗震救災的態度去援助緬甸。在不受干涉的前提下,無障礙的接受這片在列強眼中本來是無足輕重的土地,從而大大增強我們的綜合國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⑺ 緬甸投靠美帝暗算中國,中國在緬甸的1000億投資打水漂,能源通道也被截斷,我們怎麼挽回,反擊美帝扼殺

這個就叫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緬甸多年經濟不發展,你尋思他那個軍政府是什麼玩意。
不過美日沒安好心,早晚他這個居心不良的後果會發作:日本就曾經破壞俄羅斯輸送我國的石油通道,結果俄羅斯多少年得不到日本的好處,還不是只好認吃暗虧。

美日都是算賬精細的國家,一丁點虧都吃不起的,他們現在傍的高興,遲早會知道,我們國家大吃得起虧,他們到時候噬臍莫及,不定怎麼可憐。

⑻ 中國與緬甸各方面的關系

中國與緬甸各方面的關系:中國與緬甸是友好關系,雙邊關系平穩向前發展。
西方國家對緬甸實施的單方面制裁是沒有根據、不公平和不道德的,也違反了國際法。
事實上,美國和歐盟近年來一直以民主問題為由不斷加緊對緬甸政府的制裁,緬甸軍政府在國際上日益孤立,經濟更遭受嚴重損失。從而迫使軍政府更尋求得到中國的支持。
考慮到中國在解決國際問題上的成就,對於緬甸局勢,國際社會同樣希望中國發揮其應有的影響力!
中國的態度為何成為各方的焦點呢?中國在緬甸有什麼利益?
從基建項目上說
自從中國與緬甸在1950年建交以來,北京除了向緬甸提供了大量的無息和低息貸款外,興建很多基礎建設包括十幾座水電站。
中國最大金礦企業之一的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和其它公司也計劃大規模投資緬甸,開展采礦業務。
由於緬甸缺乏受過教育的專業人才,工程項目的主要技術人員和管理層由中國派出。
據統計,在過去10年間,至少有26家中國企業在緬甸參與了62項大型項目。
從能源戰略上說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和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等中國石油巨頭在緬甸都擁有勘探項目。
大型項目包括:興建從雲南通往緬甸西南的印度洋海岸的石油及天然氣輸送管道。
這條輸油管長達2380公里,將能夠協助中國把從中東和非洲進口的燃油直接輸送到中國境內,免去了繞道馬六甲海峽的麻煩。
雖然緬甸目前還沒有出口天然氣到中國,但是對於迫切尋找能源的中國來說,緬甸無疑是一個便捷而且相對可靠的來源。
從經貿利益上說
由於軍政府長期受到西方的經濟制裁,中國成為緬甸其中一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
數據顯示,今年首七個月中國對緬甸的出口額增加了50%,總值達到9.64億美元。其中,軍火貿易占很大比重。而今年一月到七月,中國從緬甸的總進口量則為1.46億美元。
與其它東南亞國家一樣,緬甸也居住了大量的華人,他們很多都從事貿易。由於經營有方等因素,華人一般經濟條件都不錯,屬於當地的中產階級。
然而,緬甸政局的每次動盪都會嚴重影響那些從事貿易的華商,對華人造成巨大的財產的損失也難以估計。
中國因素
同蘇丹、朝鮮一樣,緬甸也是在世界受到孤立、但是又與中國保持密切關系的國家。
從地緣政治、經濟貿易等角度考慮,中國和緬甸發展關系都符合各自的國家利益。

對於中國來說,緬甸與雲南接壤,同軍政府保持良好關系,不但有利兩國經貿往來,而且也為中國的西南邊境提供一定的戰略保障。
可是隨著緬甸局勢的進一步惡化,中國受到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在聯合國上甚至行使罕見的否決權去支持緬甸!但在巨大國際社會的壓力下,中國還是小心翼翼的暗示軍政府,要求其保持克制。
無論中國對緬甸軍政府有多大的影響力,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中國不在外交上做出積極斡旋的姿態的話,歐美等國一定會把緬甸局勢的惡化的帳算在中國的頭上(正如西方早前大肆批評北京在達爾富爾危機上的不作為一樣)。西方總想當然的認為中國肯定能對緬甸施加足夠的影響,給中國施壓比直接施壓緬甸更有效。

⑼ 哪個國家對中國投資最多

中國商務部6日公布,最大的對華投資國——日本的製造業直接投資額從2005年的65.2977億美元減少到去年的45.9806億美元,幾乎減少了30%。這是2002年以來首次出現的減少。投資項目數量也從3269個減少到2590個。 去年,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總額為630.2053億美元,略高於2005年。但增加部分大都是香港投資。日本、韓國、美國等對華投資「三大國」的投資規模則日益縮小。

截至2004年8月底,日本累計對華投資協議金額為630.77億美元,實際投入451.69億美元,項目數為30748項,僅次於香港和維爾京群島,在對華投資前十位國家和地區中排名第三。

在2003年,美國對華投資排在香港、維爾京群島、日本、韓國之後,居第五位。截至2003年底,美國對華投資項目累計達4萬多個,合同投資860多億美元,實際投資440多億美元。

截至2003年底,歐盟成員國累計對華投資16131項,協議投資659.35億美元,實際投資378.72億美元。

2006全年,對中國大陸實際投資金額前十位的國家和地區依次為:中國香港(202.33億美元)、英屬維爾京群島(112.48億美元)、日本(45.98億美元)、韓國(38.95億美元)、美國(28.65億美元)、新加坡(22.6億美元)、中國台灣(21.36億美元)、開曼群島(20.95億美元)、德國(19.79億美元)、薩摩亞(15.38億美元),其投資金額合計佔中國非金融領域實際利用外資金額的83.86%。

中國企業對英屬維爾京群島可謂情有獨鍾。據統計,中國香港、英屬維爾京群島和美國是外資直接進入中國內地最多的國家和地區。其中,英屬維爾京群島位列第二。某些國人耳熟能詳的品牌,實際上並非純粹的「中國牌」,因為其整體或某部分的注冊地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百慕大地
區、開曼群島等地。也就是說,就其屬性而言,它們算是「混血兒」。

有一家在浙江寧波保稅區設有合資生產企業的台資企業就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了一家貿易公司。由於台資企業無法直接在中國內地進行投資,在英屬維爾京群島注冊一家空殼公司,把資本先轉移到那裡,然後以這家公司的名義在國內進行投資,這樣就可以繞開政策的障礙。該台資企業是一家從事鋼鐵產品加工的企業,但是在維爾京卻是注冊的一家貿易公司。

原因是,如果不這樣做,直接把在中國內地加工完成後的鋼材(作為兩頭在外的來料來樣加工)返回到海外的母公司還要交納高額的關稅,而如果以該貿易公司為中轉,以銷售的方式把鋼材賣給該貿易公司,然後再以該貿易公司名義去銷售到國際市場,反而可以避免交納大筆關稅。據了解,很多從事實業生產的企業都通過注冊一家這樣的空殼貿易公司的方式來逃避關稅。

通過這種方式,很多內地企業搖身一變而成為外資企業,特別是很多從事信息技術產品開發和生產的企業,由於我國對該行業的優惠政策更為傾斜,他們更願意通過這種方式來享受我國的優惠政策。由於在當地注冊公司的股本構成、董事名單甚至公司營業情況,都可以保密,這使得公司狀況得到高度保密,如果公司在經營期間出現與投資者的法律糾紛,往往可以逃避某些責任。而有些民營企業主由於在內地得不到公平的待遇,只好特意到海外注冊,變身「外商」再回國投資的時候,卻會受到當地政府的禮遇,並得到各種優惠政策,這也是民營企業主對海外注冊趨之若鶩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3年下半年廣州市外經貿部門的一份調查顯示,在廣州番禺區約有50%的民營企業、荔灣區約有60%的民營企業,都採用到香港或者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注冊,再返回內地與自己的工廠合資辦企業的方式(離岸注冊),變身成為「三資企業」,享受「三減一免」的優惠政策,並取得進出口權。據初步測算,這些「三資企業」,每年的出口值約佔全市的二至三成。據統計,目前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內地公司,其中大部分的注冊地都是這些大洋島國,在創業板代碼在8003至8028之間的10家上市公司,只有1家在香港本地注冊,其他9家公司(4家主要經營地在內地)的注冊地全部是開曼群島或百慕大。而新浪、網易、金蝶、聯通等公司無一不是在這些地方注冊。

對於發達國家來說,由於不缺少外來投資,同時作為主要的資本輸出國,企業繳納的稅收是國家財政最重要的來源之一。如果國內資金紛紛外逃,稅收必然無法保證,因此,美國、英國都紛紛制定政策來限制本國企業在這些避稅港注冊公司。而對於發展中國家來說,現階段引進外資是比防止漏稅更重要的事。另外,要把這些企業納入稅收的范圍,對專業水平也有很高的要求:要了解各國稅收法律體系,要參加有關的國際組織,國內要有完備的監管機構和法律法規,並且還要有充足的稽查和徵收力量。這些要在短時間內完成是不可能的。出於上述兩個主要原因,目前所有的發展中國家基本上都默許離岸注冊這種逃稅行為,即使是馬來西亞、新加坡這樣完全對外資敞開門戶的國家,也沒有建立起完善的監管體系。

目前在全世界所有能夠自由進行公司注冊的避稅港中,英屬維爾京群島的注冊要求最低,監管力度最小。

為發展當地經濟,該島政府1984年通過了《國際商業公司法》,允許外國企業在本地設立「離岸公司」並提供極為優惠的政策:在當地設立的公司除每年交納營業執照續牌費外,免交所有當地稅項;公司無注冊資本最低限制,任何貨幣都可作為資本注冊;注冊公司只需一位股東和董事,公司人員中也不必有當地居民;無需申報管理者資料,賬目和年報也不必公開。在這里設立公司的費用也很便宜。據紐約一家專門提供避稅地公司注冊業務的中介公司「OFFSHOREINC」介紹,在英屬維爾京 群島設立注冊資本在5萬美元以下的公司,最低注冊費為300美元,加上牌照費、手續費,當地政府總共收取980美元,此後每年只要交600美元的營業執照續牌費就可以了。

靠「離岸注冊」避稅是很多企業通常的做法,對中國而言,一面要繼續鼓勵境外投資,一面又要打擊逃稅行為,在這個兩難命題中如何博弈抉擇,將是未來必須解決的一個大問題。

⑽ 中國政府對緬甸項目

商務部網站「對外援助——對外援助項目進展」2008—2016年公布的項目信息顯示,中國政府援助緬甸的項目只有一個,是2010年建成的援緬甸國際會議中心項目。該項目由安徽省外經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承建,北京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驗收。援緬甸國際會議中心項目位於緬新首都內比都,是近年來中國政府援緬重大項目之一。該項目總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包括1900座大型國際會議廳、各類中小會議廳、宴會廳、辦公用房和其他輔助用房等,建成後將成為緬甸舉行各類會議的重要場所。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1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0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