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緬甸怎麼會
1. 緬甸怎麼回事誰能講講上次雲南被轟中國與緬甸談話應該說明中國和緬甸關系不壞,可是又經常看見中國人在
果敢即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2011年前稱「緬甸撣邦第一特區」),位於緬甸東北部,毗鄰中國雲南省,是一個以漢族(當地自稱「果敢族」)為主體的自治區,首府是老街市。果敢在籍人口約14萬,其中華人占絕大多數,世居緬北的漢族被稱為果敢族,多為明朝末年由於戰亂逃難到此,具有緬甸官方法定少數民族的地位。
1897年清政府簽訂《中英續議緬甸條約》,果敢割讓給英屬印度。1948年緬甸獨立,果敢屬於緬甸的少數民族自治區域。1960年中緬兩國簽訂了邊界協定,果敢被正式劃入緬甸。2011年3月30日,以吳登盛為總統的緬甸新政府成立,同日新的「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也正式成立,幾乎完全自治、實質獨立的緬甸撣邦第一特區被撤銷並成歷史,緬甸中央政府繼續扶植白所成為主席。
原因分析:
一、緬甸軍政府方面:
1、目的。加強中央政府對特區的控制力,解決地方武裝割據的問題,爭取以丹瑞為首的軍政府勢力在2010年大選中贏得優勢。在1989年協議中果敢作為高度自治的特區,他們可保持現有武裝力量和管轄地盤,緬政府向他們提供部分經費及其他物資援助,並給予了開發礦產、森林資源,開放邊境口岸和減免進出口稅收等特權。從文化、經濟各方面來說,果敢與中國內地沒什麼兩樣:用的是人民幣,說的是雲南漢話,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連座機也是雲南區號,果敢近15萬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從中國進口。現實地說除去外交和戰爭權,相當於一個國中之國,而且與鄰國簡直渾然一體。這個特區沒有給中央政府帶來什麼好處,世界上不存在哪一個中央政府永遠容忍這樣的特區(即使簽有協議)。
2、時機。明年2010年緬甸進入大選,國內反對派勢力的活動,對軍政府當局形成很大的壓力,以加入由政府控制的邊境安全部隊為條件招安,避免果敢當局對大選造成影響,同時轉移國內國際對緬甸政治矛盾的注意力。最為關鍵的是果敢同盟軍內部近來爆發內斗,同盟軍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緬甸政府軍,希望推翻彭家聲(堡壘最容易從內部攻破)。而且在軍事行動之後有足夠的時間來處理善後。在行動之前,美國國務卿希拉里高調宣布重返東南亞,國會議員吉姆·韋伯訪問緬甸,同緬甸軍政府領導人丹瑞大將秘密會談,其中肯定有美國支持緬甸的行動的內容,而作為交換,緬甸政府給予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減刑和緩刑。
3、實力。近年來緬甸與少數民族武裝妥協贏得和平發展機會,在經濟的帶動下軍事實力有一定的增長,武器裝備得以部分更新。
二、果敢特區方面:
1、內因:緬北長期以來一直是經濟落後地區,2002年底,順應時代潮流加上中國的援助,果敢根除了罌粟種植。通過邊貿和文化交流,果敢的經濟、文化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發展。作為「一個國中之國」,特區政府領導當然不會讓中央政府幹預分享自己的權利。在經濟得到發展的同時,利益的分配容易出現問題,彭家聲在果敢影響很大,在果敢做生意的人要按所從事行業和大小都交納一定數額給他,無疑這引起其他領導層人員的不滿。
2、實力對比及環境。果敢同盟軍常年和政府軍周旋,擁有一定的戰鬥力,但是在同盟軍內部分裂,副司令白所成等人投靠緬甸政府軍的情況下,在天時、人和方面喪失優勢,而地利在熟悉當地環境的叛將帶領下,政府軍並非出於劣勢,而且由於分裂在兵員人數、士氣方面的不利影響,彭家聲的同盟軍只能避過政府軍鋒芒撤進山區,保存實力等待外部斡旋。利用東南亞國家和周邊的壓力和中國不希望出現邊境動盪和保護華人利益影響軍政府舉行談判,盡量爭取國際社會的同情。
三、中國的應對:
1、對中國的利益影響。首先影響邊貿和邊貿城市經濟。果敢特區從文化、經濟各方面來說,與中國內地沒什麼兩樣:用的是人民幣,說的是雲南漢話,手機是中國移動號碼,連座機也是雲南區號,果敢近15萬人的生活必需品全靠從中國進口,可謂與中國唇齒相依、血脈相連。雖然是緬甸的內政,但是很多中國人到果敢做生意,投資巨大,在經濟上、感情上關聯密切,如果處理不好,任由沖突造成大量傷亡和對無辜百姓和投資商人的殘害,無疑這引起國內人民群眾對政府保護海外公民和華人方面的不作為更加不滿。
在國會議員吉姆·韋伯同緬甸軍政府領導人丹瑞大將的秘密政治交換中,由於損害的是緬甸華人的利益,美國當然樂意交換,而且可以惡心中國,順便測試在涉及緬甸內政和華人利益時,中國和緬甸的親密程度。如果有縫隙,美國就以民主、西方投資等等作為誘惑撐大這個縫隙,把中國在緬甸至關重要的石油管道能源戰略布局給斬斷。中國在緬甸巨大的政治、經濟投資將受重創。
2、措施。由於果敢地區主要涉及到邊貿和邊貿城市經濟以及中國公民的投資和人身安全,並沒有涉及到重大的戰略安全(保持和周邊國家的和睦發展、作為重要的能源通道),所以筆者反對採取軍隊越境介入保護那裡的中國公民和華人,這將送給自己一個陷阱,這從根本上損害了中緬的互信,就算把石油管道修好了,能好用嗎?而且與俄羅斯在喬治亞的軍事行動不同,喬治亞侵害的是俄羅斯的底線——格烏不能加入北約,而且事先有一定數量的維和部隊駐扎在阿布哈茲。筆者提倡政府對此事高度關注,保證我國公民和有庇護要求的難民(都是自己兄弟)得到有效的安置,再者向緬甸當局傳達希望看到停火各方和解談判的信號,施加壓力。因為無論是政府軍和彭家聲的同盟軍對抗還是以華(人)制華(人),讓投靠政府軍的白所成等人對抗彭家聲,都是我們不願意看到的,一是不利於邊境穩定和當地經濟,二是眼看被別人利用,華人打華人嚴重傷害中國人的感情。
2. 緬甸戰亂不斷,這到底是為什麼
其實這跟緬甸的政治體系有關系,緬甸行使的是共和制,這也就導致了緬甸的戰亂是不斷的。但是由於受到周邊大國家的影響,並且歐美國家的干涉,導致了緬甸內部民族對立,分裂傾向嚴重,地方割據勢力混雜。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百姓是無法做到安居樂業的,因此緬甸的經濟是難以發展只能勉強維持的。就導致了緬甸的惡性循環,國內戰亂不斷。
而克欽族的最大後台就是美國人,美國一直在利用克欽獨立軍,搞亂緬甸北部局勢。緬甸內有民族叛亂,外有大國干涉,經濟自然不能發展,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內外交困之下,緬甸已無力回天,只能是勉強維持而已。地方幾乎是完全自治的政體。東部地區軍閥割據。再加上現在羅興亞人的關系。緬甸中央政府幾乎無力處置。地方實力派也根本不聽聯邦政府的政令。
3. 緬甸為什麼會被西方國家制裁怎麼與中國友好的國家都被制裁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嗎
緬甸為什麼會被西方國家制裁?
一部份是X權問題,主因還是跟利益有關,緬甸西接印度洋,東鄰東南亞,戰略地位上頗為重要,西方世界也想分一杯羹
怎麼與中國友好的國家都被制裁?
倒過來了吧,應該說,那些被制裁的國家手上擁有珍貴資源,國際上卻找不到盟友,於是中國伸出援手,雙方各取所需
聯合國大會通過了嗎
沒,只通過一個不痛不癢的譴責案,跟沒有一樣
4. 緬甸是非常窮的,為什麼會有大量中國人在那定居呢
首先,是因為緬甸這個國家,相對來說是比較貧窮的一個國家,在商業上還有很多方面都是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的,而這也就讓很多在去過緬甸旅遊,對緬甸有了更多的了解之後的中國人們,發現了其中的商機。甚至有不少人也是“一擊即中”,賺取了自己的第一桶金。而我們中國商人過去緬甸做生意,還是非常受到當地人歡迎的,畢竟不僅是為當地人提高了生活水平,也是為當地人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緬甸屬於一個經濟較為落後的小國家,但也堪稱旅遊勝地。由於中國大量遊客的湧入,也漸漸促進了緬甸旅遊業的發展,所以緬甸的經濟在這近幾年來也是提升的非常迅速。但是即便如此,緬甸的經濟和生活條件依舊不能和我國相媲美,卻為何大量中國人去緬甸定居,甚至都不願意回到祖國來?這其中的原因,其實很明顯,不僅是經濟發展還是生活所向,緬甸都是一個非常具有想像力的國家。據專家調查顯示緬甸雖然經濟不大好,但是緬甸卻是一個未開發的地帶,所以在這個地方充滿了無限的商機。而且一些內部人員透露緬甸自古以來都是生產翡翠玉石的寶地,而這些翡翠玉石,對於我們中國來說,就是一種非常昂貴的物品。所以一些具有商業頭腦的中國人去緬甸之後,就發現緬甸擁有著非同一般的商機,而他們完全可以利用這些天然地利人和的優勢,從此走向人生巔峰。
5. 為什麼緬甸果敢地區會發生戰亂
緬甸果敢地區會發生戰亂原因:民族復雜各有武裝,且和解進程實現未果。
緬甸共有135個民族,按地理劃分為8個大族群。緬甸共有7個省和7個邦,緬族占緬甸人口的六成左右,主要生活在緬甸的7個省,剩下7個大的少數族群分別生活在7個邦。撣族主要生活在撣邦,而撣邦中又有33個民族,包括果敢族。
緬族掌握國家的主要政治和經濟資源,少數民族多數生活在邊境地區,那裡自然環境相對惡劣,經濟發展滯後,不少少數民族擁有武裝力量並各自占據一片地盤,有的還建立特區實行自治。
比如,果敢族在果敢地區建立了「撣邦第一特區」(現果敢自治區),其軍隊稱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簡稱果敢同盟軍。
另外一支由克欽族人在上世紀60年代為爭取獨立而組建的反政府武裝名為「克欽獨立軍」。1994年與政府停火,成立「克欽邦第二特區」。
隨著緬甸民主進程的推進,2008年緬甸通過了新憲法。為保證2010年大選順利進行,緬甸中央政府著手收編少數民族武裝。
有些武裝比較順利地與中央政府達成和解,有些則進行了強烈抵抗。
(5)那緬甸怎麼會擴展閱讀:
緬甸是個多民族國家,在近6000萬人口中,緬族佔了2/3,撣族、克倫族、克欽族、孟族、佤族等是比較大的少數民族。英國殖民緬甸時期採取了「分而治之」的措施,曾造成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分裂。
1947年2月,為了反對英國殖民政府「分而治之」、成立幾個國家的圖謀,緬族與主要少數民族在彬龍會議上簽署《彬龍協議》。
1948年1月4日,緬甸脫離英聯邦宣布獨立,但殖民者留下的陰影還是讓一些少數民族武裝在過去幾十年中不斷與中央政府對抗。
在緬甸,緬族雖然是主要民族,但並不佔絕對優勢,其他的主要勢力是南方的孟族,北方高原的撣族(就是傣族),西北地區的克欽族(景頗族和傈僳族),北部的佤族,此外還有欽族、克耶族、克倫族和若開族等等,很多部族都割據一方,並不服從政府領導。
1988年以來,緬甸軍政府實行新的民族和解政策,截至2011年年初,先後有40支武裝與政府實現和解,有的完全放棄了武裝,有的被改編成民兵或編入中央領導的邊防軍。
6. 為什麼緬甸那麼窮,還會有戰爭
主要是因為緬甸這個國家沒有錢……
緬甸是一個內陸國家,國土面積不大,內部以山林為主,因為歷史的原因,常年處於戰亂中,歷史上也是,戰亂居多,影響經濟的發展。
一個國家的窮富,還和她的資源狀況有非常大的關系。伊拉克,科威特這個國家歷史上都曾經富過,因為他們有石油。伊朗,沙特,也都是比較富裕的。沙特的一幫人甚至富得流油。相比這些國家,緬甸主要的資源除了翡翠,似乎也就是鴉片了。而這些,很難支持一個國家的國計民生。
還與這個國家的政治有極大的關系。就像前邊兒說的,國內長期和平,經濟就會快速的發展,財富就會不斷的積累。反之如果是內亂頻仍,那麼影響將會非常非常的大。
7. 緬甸為什麼那麼亂啊
一是歷史原因,英國殖民時期始終沒有在緬甸建立系統的統治體制和經濟開發。使緬甸獨立以後基礎不穩。二是北方土地貧疾,可摘作物很少,主要為罌粟,鴉片的經濟價值讓這里聚集很多不法者。三是緬甸部族重多,民族和階級矛盾難以調合。四是外族介入,大部分是華人和泰人,歷史原因,沒法說
8. 緬甸政變是怎麼回事
緬甸政變是指2·1緬甸緊急狀態。
當地時間2021年2月1日凌晨,緬甸總統溫敏、國務資政昂山素季及一些民盟高級官員被軍方扣押。緬甸軍方電視台說,開始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國家權力被移交給國防軍總司令敏昂萊,並由副總統吳敏瑞代行總統職務。
2021年2月1日,緬甸軍方宣布緊急狀態結束後將重新舉行大選,國家權力也將移交給新當選的政黨。2月2日,據緬甸軍方消息,被扣押緬甸各省邦首席部長和議員將於2日獲釋。2月3日,緬甸軍方在內比都澤布迪瑞法院起訴溫敏和昂山素季。2月5日凌晨,吳溫騰被軍方扣押。
(8)那緬甸怎麼會擴展閱讀:
事件背景
2020年11月8日,緬甸舉行大選,執政黨民盟獲得了476個民選議席中的396席,絕對優勢勝出,取得繼續執政資格,第二大黨鞏發黨則獲得了33個聯邦議席,比上屆大選少了9個議席。此外,緬甸11個少數民族政黨共獲得了47個聯邦議席,成為議會中一支重要力量。
2021年1月26日,緬甸軍方曾舉行發布會,對大選中選民名單出現的問題提出質疑,要求相關負責人進行解釋,並表示不排除存在接管政權的可能性,這一表態引發了各界廣泛關注。
2021年1月28日晚,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發表聲明,表示此次大選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大選中不存在計票舞弊及重復投票的行為。
9. "知道緬甸為什麼叫緬甸嗎
緬甸國名的來歷:
緬甸因與中國相距遙遠,道路阻隔,故稱之為緬,即遙遠之意;又因中緬邊區一帶稱山間谷地為甸,合稱緬甸,即遙遠的谷地。英文名Burma,來自得楞語的Brahma,其詞源與婆羅門或梵文有關。
緬甸人自稱巴瑪(Bama),梵文作Myamma,意思均為強者,據說這是緬人對自己民族的贊頌。也有人認為Brahma一名是早期到這里的移民給當地居民起的名稱,也是強人的意思。
緬甸人有名無姓,通常在自己的名字前面加一冠詞,以示性別、年齡、身份和地位。青年男子自稱「貌」(Maung,意為弟弟),表示謙虛,對幼輩或少年也稱「貌」,對平輩或兄長則稱「郭」(Ko,意為哥哥),對長輩或有地位的人則稱「吳」(U,意為叔伯)。
(9)那緬甸怎麼會擴展閱讀:
緬甸在1044年形成統一國家後,經歷了蒲甘、勃固、東吁和貢榜四個封建王朝。1824年至1885年間英國先後發動了3次侵緬戰爭並佔領了緬甸,1886年英國將緬甸劃為英屬印度的一個省。
唐時白蘭羌與吐蕃交戰失敗後,不願臣服吐蕃,大部分南徙入緬,擊服原住的孟人、驃人(Phyu)與撣人,先佔北部,逐漸發展為緬甸的主體民族。
同時,緬甸2010年結束了軍政府統治,進行民主改革。根據2008年憲法,緬甸是一個總統制的聯邦制國家,將實行多黨民主制度。總統既是國家元首,也是政府首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