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什麼軍厲害
❶ 緬甸主要民武有哪些,果敢同盟軍、佤邦、克欽軍到底怎麼分
在東南亞地區領土最大的國家就要屬緬甸了,這個國家曾經是英國的殖民地。它經歷了近六十年的殖民地生活,一直到1945年。盡管緬甸從英國獨立出來了,擺脫掉了殖民地的身份,但是在這個國家的土地上依舊彌漫著硝煙。由於它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民族多到你完全想像不到。
在薪水這一方面,由於緬甸這一國家並不是特別發達,所以總的來說普遍的工資水平也沒有特別高。克欽軍每個士兵的月薪大約是五十到一百元元人民幣,而瓦邦軍的會更高一些,大概有前者的兩倍。不僅如此,每個月還有大米可以領取。這樣看來還可以從士兵的狀態來看是屬於哪一個民族武裝部隊的,畢竟吃的好的總會比吃的不那麼好的,狀態更好一些。
❷ 緬甸軍事力量分析,海陸空軍有多強
緬甸武裝力量分為陸軍、海軍、空軍三個軍種以及警察軍和邊防部隊兩個獨立部分。
陸軍裝備有287輛主戰坦克、250輛中型坦克、105輛輕型坦克、50輛水陸坦克、403輛履帶式裝甲運兵車、522輛輪式裝甲運兵車、144輛輪式突擊炮、108門自行榴彈炮、84門自行火箭炮、約1600門各型牽引火炮,雖然表面實力雄厚但整體技術水準在上世紀70到80年代中期,甚至還有部分二戰時期的老式裝備仍在服役。同時,一些重型裝備在緬甸北部的山地峽谷地形中運用不便,這使得緬甸陸軍對當地武裝的技術優勢難以有效發揮。緬甸陸軍和警察軍總兵力越50萬人,這一規模遠超任何北部地方割據武裝,但在面對各方割據勢力的武裝力量總和時規模優勢並不顯著。
緬甸空軍在東南亞地區具有較強的實力,目前裝備有31架米格-29戰斗機、24架殲-7M戰斗機、21架強-5攻擊機、4架G-4攻擊/教練機,另外近期又訂購了16架FC-1戰斗機。此外,其6架殲教-7高級教練機、18架K-8基礎教練機、26架PC-7/9初級教練機也具備一定的對地攻擊能力。
緬甸海軍最初是一支江河巡邏隊,在孟加拉灣和安達曼海的近海岸的作戰能力有限。由於禁運品走私等活動日益猖獗,最南端的海岸監視和漁業保護變得日益重要(緬甸有1930公里的海岸線)。擁有250名武裝人員和一些小型艦艇(包括5艘卡奔塔利亞級護衛艦和3艘巡邏快艇)的PPFC公司協助執行海岸巡邏。在反走私和反暴力行動中有些艦艇由海軍士兵駕駛。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海軍人員負責在內陸航道巡邏行動,例如伊洛瓦底河和薩爾溫江。擁有800名士兵的海軍陸戰隊具有一定的兩棲作戰能力。 海軍航空兵的主要任務是海上巡邏。海軍航空兵擁有的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的基地都在海岸邊。目前緬甸海軍的現役人員大約有15000人,而在三年前只有7000人。
❸ 在歷史上,緬甸克欽獨立軍是個什麼樣的組織
緬甸雖然是東南亞的一個小國,但絕不省事,經常因戰爭出現在新聞中,此國在1948年脫離英國之後,仍然走在處理內政、國家統一的路上。緬甸剛獨立不久,國內居然出現了敢於跟政府武裝相抗衡的克欽獨立軍,該獨立軍人數只有1萬到3萬人,但卻每次都能打敗政府的清剿武裝,讓歷任政府倍感頭疼。
緬甸政府多次派人跟克欽族進行和平談判,但始終無法打消克欽族獨立的信念。1987年緬甸政府集結了10倍於克欽獨立軍的政府軍對克欽地區展開了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圍剿。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克欽獨立軍採取了退縮不抵抗政策,一直退到了距我國邊境幾百米的勒新地區,此地突然下起了幾天幾夜的暴雨,克欽獨立軍這才保得一命。1994年,克欽獨立軍領導人被迫與政府簽訂了停戰協定,但到2011年緬甸政府公然撕毀了這個協議,打破雙方維持了17年的和平,緬甸又踏上了內耗的不歸路。
❹ 緬甸最大武裝勢力有哪幾支能對技緬軍
克欽獨立軍,果敢同盟軍
❺ 緬甸軍隊排名第幾
日 · 優質國際資訊領域創作者
此前,世界最著名、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公布GFP的2017年全球軍事力量排行榜,世界軍事力量仍是以美國最強,俄國次之,中國第三,印度第四。那麼因穆斯林族群關系緊張的緬甸和孟加拉國,到底哪個更強?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圖為「全球火力」(Global Firepower)網報道的全球126國軍力排名,圖為前45名列表。全球火力指數,簡稱GFP。GFP排行榜是世界最著名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之一,其資料庫主要收集世界各國軍隊信息,並進行分析和總結。該榜綜合考慮人口、陸海空戰力、資源、國防預算等50項因素計算出軍力指數。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緬甸中文網訊】根據Global FirePower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全球126個國家中,緬甸的軍事實力排名31位,而孟加拉國排名第57位。
緬甸、孟加拉國的軍事力量對比
軍事力量對比
緬甸
孟加拉國
兵力
50萬(總人數5200萬)
22.5萬(總人數1.63億)
國防預算
24億美元
15.9億美元
軍用飛機(包括戰機)
166架
133架
直升機
61架
86架
坦克
592輛
534輛
裝甲車
1358輛
982輛
裝甲自行火炮
108輛
18輛
火箭彈發射車
108輛
32輛
軍艦
150艘
90艘
潛艇
無
2艘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在以上幾項對比數據來看,除了潛艇和直升機外,緬甸的軍事力量均比孟加拉國強,尤其是裝甲自行火炮和火箭彈發射車,緬甸的數量遠高於孟加拉國。
全球最權威的軍事排行榜出爐,緬甸的排名驚人!
■下面是排在前10名的國家:
1.美國:有人會真的對此感到吃驚嗎?美國可能在人力上不能排第一,但他們確實在陸地系統、空中力量、海軍力量以及後勤等很多其他方面勝過所有國家。
2.俄羅斯:俄羅斯的陸地面積世界第一,這對於自衛戰來說非常重要,特別是在有外來侵略者時。
3.中國:除了在人力方面領先外,中國還擁有巨額外匯儲備和巨大的購買力。
4.印度:對印度的主要對手巴基斯坦來說很不幸的是,印度擁有世界第4強的軍隊,而巴基斯坦排在第13位。
5.法國:盡管第二次世界大戰失敗的幽靈隱約可見,但法國人非常善於投射區域力量,特別是在他們的前殖民勢力范圍。
6.英國:英國和法國乍看很相似,但真正的差別在於固定翼飛機、艦隊力量和經濟。法國的外債更少,雖然防務預算少得多,但軍隊規模更大。
7.日本:雖然日本可用的人力似乎遠遠多於英國,但該國自衛隊(根據法律)用於國土防衛,並聚焦於海上力量和火炮。但該國經濟遠遠超過英國。
8.土耳其:土耳其的龐大人力儲備和陸上力量緊隨日本之後。然而,該國背負巨額外債,並且海上力量缺乏多樣性,這令第7名與第8名之間的差距相當大。需要指出的重要一點是,土耳其也是北約成員,該國軍隊可能是圍繞它很可能不得不參與的戰爭而設計的。
9.德國:德國經濟遠遠超過土耳其。但德國在可用人力方面落後。
10.義大利:從飛機和陸上力量到海上力量,義大利在幾乎每個方面都超過德國。雖然義大利可用的資源幾乎多出一倍,但它運作這些資源的人力少了一半。
❻ 緬甸軍為什麼和果敢軍打起來果敢軍有多少軍隊果敢軍地區有多少人民果敢軍是不是很窮還有果敢軍那
進入2015年,緬甸北部的戰事就由零星交火逐漸發展到大規模的武裝沖突,也逐漸吸引了國人關注的眼球,如今戰火已經綿延近三個月,而擁兵數萬,還有飛機、坦克等重武器的緬甸政府軍,卻始終奈何不了只有千把人,裝備也是多為輕武器的果敢同盟軍,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參加閱兵的緬甸政府軍。
首先是士氣,緬甸發動的緬北戰事更多是出於政治方面的考量,現在的緬甸三軍總司令敏昂萊,2009年時還是個普通的少將,之所以在短短幾年間就如同坐火箭那樣飛速晉升到大將,並且超越很多同輩執掌三軍帥印,就是因為2009年他主導的收復果敢的軍事行動取得了勝利。今年是緬甸的大選之年,如果在他領導下,再能拿下一兩個民間地方武裝,那麼他在緬甸政壇上的地位,即便不能取代吳瑞曼成為總統候選人,至少也能鞏固現有地位,讓新總統不敢小覷。所以這場沖突更主要的是為了爭奪政治上的利益,而與普通官兵沒有多少直接關系,更沒有師出有名的道義上的正義,基層官兵的士氣自然不會太旺盛。而反觀果敢軍一方,既有 2009年的前仇未雪,又有眼前的生死存亡。可以說是既懷著一雪前恥的復仇之志,又有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哀兵之勇,士氣之高昂,自然不需再多說什麼了。兩相對比,孰高孰低已經是一目瞭然了。
其次是地形,緬北是連綿的山地,又是亞熱帶叢林地帶,在這樣的地形作戰,大兵團未必就有優勢,因為受到地形限制,即便是數萬大軍也很難部署。集中主力吧,機動也好,攻擊也好,都很難迅速展開。分散兵力吧,又容易被熟悉地形的果敢軍各個擊破。真是個兩難的選 擇。而果敢軍方面,雖然只有千把人,反倒是個最理想的兵力規模,你若是大兵壓境,我就可以化整為零,讓大部隊在這潮濕悶熱的叢林里兜圈子,就像高射炮打蚊 子;你若是分兵合擊,我就集中著千把人選擇有力地形,針對你一路,打你沒商量。所以在這樣的地形上,兵力上的優勢,並不能直接轉化為戰鬥力上的優勢。
果敢軍在密林中挖掘的地道。
再就是武器方面,盡管緬甸政府軍有飛機,有坦克,裝備方面的優勢更是壓倒性的。但是,在緬北復雜的地形上,緬甸空軍缺乏精準的目標指引,加上飛行員訓練水準也不咋的,要想真正有效地為地面部隊提供空中支援,實在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這也是緬甸軍機一再進入中國領空發生誤炸事件的客觀原因。至於坦克部隊在緬北的復雜地形,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施展出坦克部隊橫掃千軍的雷霆之威,弄得不好,反會像陷入泥潭的大笨牛,成為果敢軍火箭筒的活靶子。倒是果敢軍的輕武 器,在這種戰場環境最能發揮出打了就跑的游擊戰效能,要知道,在叢林中,一支AK47可遠比一門榴彈炮更有作用。
復次,就是緬軍步兵戰鬥力 並不那麼強悍。現在只需站在臨滄—南傘的公路邊,就能看到「果敢戰爭直播」。公路下方是大竹箐村,與這個雲南省鎮康縣村落正對面的,是緬甸果敢地區的扣塘 村。當地村民楊老三說:「真是嚇死人了,緬甸的重炮昨天早上8點就開始狂轟扣塘村山頭上的果敢同盟軍陣地,然後是步兵沖鋒。步兵在第一波攻擊中退下陣線, 再用重炮轟擊。10點40分左右,緬軍發動第二波步兵沖鋒,結果又敗了。後來,緬軍又從老街東城和其它地方調兵來,雙方一直打個沒停。」村民楊老三正在和 記者說著。談話間,眼看著1公里遠處的山上,就有果敢同盟軍部隊在追擊潰逃的緬軍。緬軍以多打少,發動3輪進攻都已失敗告終,最後還被對方的反沖鋒,打的 到處跑。可見戰斗能力和意志並不高。
果敢軍重機槍陣地。
這幕情景引來不少過往人員駐車圍觀,以至於過路的公安巡邏車不得不用廣播警告:「趕緊散了,小心流彈危 險!」果敢同盟軍最高指揮員告訴記者,自16日起,緬軍地面部隊和炮兵先後對鄰近中國南傘國門的同盟軍211旅防區、311旅的扣塘防區發動猛烈進攻,果敢同盟軍17日下午1時42分也突襲了緬軍由臘戌至老街的運輸車隊。
最後,果敢軍還有一條退路,就是在最危急的情況下,大不了退入中國境 內。盡管中國方面會出於維護治安的考慮,收繳果敢軍的武器,但是一般不會拘禁果敢軍的官兵,一旦避過風頭,果敢軍的官兵又會回到緬北,雖然只是赤手空拳, 但要知道在緬北,要搞到槍支武器,可是比搞到蘋果手機更容易啊。而緬甸正規軍由於國境線的限制,是根本無法實施迂迴包抄的戰術,而且漫長的邊境線也使政府軍防不勝防。甚至可以說,就是由於背靠中國,就使果敢軍有了即使被打敗也不可能被完全消滅的「不死金身」。
隱蔽在山地中的果敢軍地堡。
可能有人會說,既然果敢軍有這么 多的有利條件,怎麼在2009年會被緬甸政府軍打得丟盔卸甲,連彭家聲也只帶了兩三個人落荒而逃,整整潛水了四五年才重新露頭?2009年緬甸政府軍的大勝,關鍵是當時彭家聲家族掌控果敢地區的政治經濟大權,引起手下不滿,最後堅固的堡壘還是被從內部攻破,要是沒有內部的里應外合,當年果敢軍也絕不會輸得如此之慘。而現在東山再起的彭家聲顯然已經吸取了這一深刻教訓,必然會有所改進,政府軍這回再要想靠內部分化來取得勝利,幾乎是不可能了。這也正是這次武 裝沖突持續了近三個月,政府軍空有兵力、裝備上的巨大優勢,也難以取得決定性的進展的原因所在。何況,本來緬甸政府軍先是和克欽獨立軍交火,而克欽獨立軍 可是緬北眾多民間地方武裝中實力最強的一支,兵力和裝備都在果敢軍之上,緬甸政府軍在進攻果敢軍的同時,還得提防克欽獨立軍會不會從背後來一刀,數敵太多,也是緬甸政府軍此次緬北戰事的戰略失策之一。
❼ 果敢軍隊究竟有多強為何幾十年來緬甸一直沒法控制果敢地區
為什麼這么多年緬甸都無法控制果敢地區?因為果敢地區的人基本上都是華裔,他們同樣屬於炎黃子孫的一支,只不過是如今成了“獨在異鄉為異客”的囧迫局面。
但是華夏情懷早已經入心入腦,“每逢佳節倍思親”是他們和我們的共同心聲,這既非表演,也不是靠外力可以強加或者強制的。果敢軍隊究竟有多強是一回事,軍隊的規模、武器的裝備、戰略戰術固然重要,但是比這些因素更強大的卻永遠是人心向背問題。正因為果敢人萬眾一心,所以才輕易不能為外來勢力所征服。心氣、志節、信仰這些永遠比裝備這些外在因素重要,君不見抗美援朝戰役?
尊重民意
長期以來,果敢人民並不認同自己的“緬甸族裔”身份,通過組織自己的武裝力量與緬甸政府軍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斗爭。無奈果敢地區只有2700平方公里的土地、人口25萬(只相當於我們一個縣的實力)勢單力薄,寡不敵眾,所以最終還是被緬甸政府軍所征服和收編。能收服的是軍隊,難收服的卻是人心。
為了安撫民心,增強果敢人民的(緬甸)民族認同感,緬甸政府可謂煞費苦心,多措並舉,然而收效不大。民心不可能靠武力征服,硬的靠經濟,軟的靠文化,軟硬結合才能成功。但是悲催的現實是,緬甸經濟欠發達,一時三刻也無力使得果敢人民過上富足生活;緬甸文化相較漢藏文化也沒有什麼更大的優勢,想要取代已經根植人心的經典文化,基本屬於痴心妄想。所以緬甸政府應該尊重民意,順應民心,武力鎮壓只會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
總之,尊重中緬傳統友誼是大局,我們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看待此事。同時,我們應該自豪於中華文化的巨大影響力,使得離開祖國懷抱百餘年的華裔依然心心念念。只有國家強大,人民才會幸福,否則只能重新淪為任由列強霸凌的殖民地。
❽ 緬甸撣邦軍和佤邦軍有什麼區別
撣邦軍是以撣族為主體,爭取撣邦獨立為目標的緬甸地方民族武裝。撣人的目標是從緬甸獨立,建立自己的撣人國家。
佤邦軍是以佤族為主體,由緬甸共產黨解體而分裂出的地方武裝,是爭取佤邦成為緬甸高度自治邦為目標的地方武裝。
在坤沙為撣邦軍首領的九十年代初,撣邦軍和佤邦軍曾爆發過一場長達六年的叢林游擊戰爭,最後坤沙戰敗,被迫投降,被軟禁在了緬甸仰光,撣邦軍也因此解體,分裂成北撣邦軍,南撣邦軍,撣邦軍中央三部分,佤邦軍則進一步發展壯大,成為緬甸最大的地方民族武裝。
緬甸獨立前夕,聯合撣邦等向英國申請獨立,最後達成了《彬龍協議》。這個協議將成為撣人永遠的記憶,因為根據《彬龍協議》和後來的緬甸聯邦憲法,撣邦有權要求從緬甸獨立!後來這個協議被終止了,憲法被修改了,撣邦從法律上失去了獨立的權力。然而,這種尋求獨立的呼聲並沒有停止,在新世紀里仍然有它的影子,撣邦竟然成立了流亡撣國過渡政府!這種尋求獨立的要求還會持續很多代撣人。
撣人,這是緬甸的稱呼;在中國,它被稱為傣人;在泰國,它是主體民族,被稱為泰人;在佬國,它被稱為佬人;在越南,它被稱為岱人。它是一個分布極廣的民族,撣人要求獨立的呼聲得到了泰國的暗中相助,並且,這種相助還會繼續下去。所以,撣人要求獨立的呼聲現在不會停止,還會持續很久。
撣邦是緬甸面積最大和人口最多的邦,佔了緬甸國土近1/4,對緬甸的國家安全構成重要影響,也可以說是緬甸防止少數民族獨立的主要區域。因為這一區域主要是山區交通不便,民族關系復雜,又緊鄰泰國,緬甸本部的力量相對薄弱。
對於一個政權而言,允許其境內的其它民族獨立並不多見,除非當權的政府實在是無力繼續維持統治了。若要讓撣人獨立,我想,緬族的絕大多數人都不會同意。雖然緬甸軍政府專制不斷,但由於堅決維護國家的統一,還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維護國家統一是緬甸軍政府得以合法的一個重要基礎,也將是緬甸未來民主政府合法的重要基礎。一句話,緬甸政府和緬人不可能允許撣人獨立。
對中國而言,由於要尋求西南的出海通道,緬甸的利益顯然大於撣邦的利益,當不得不進行取捨時,撣邦最終會被拋棄。除此而外,中國還存在台灣、西藏、新疆等問題,支持撣邦獨立的可能性很小,因為一旦支持撣邦,這種作法就可能會被其它國家引用。然而,中國還不會支持緬甸完全統一撣邦,最多也就是看著緬甸通過武力逐漸完成他們的目標,持不幹涉的態度——因為撣邦的背後還有泰國,而中國需要泰國政府的支持。
佤邦的政治要求是成為緬甸的一個邦,而不是撣下的一個特區。
佤邦有一定的軍事實力,但其民族人口相對較少,只有40多萬,再加上中國境內的30多萬,一共才70多萬。由於其人口少,面積小,要求獨立的可能性不大,其要求獨立需要得到外國的支持也比較困難。中國可能支持佤邦,但不可能支持它獨立,因為中國境內還有30多萬人!更何況,中國需要緬甸提供通道,保持邊境和平等。同時,它得到泰佬兩國支持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佤軍滅了曾經的撣人軍隊,而這些軍隊仍有一些殘余流串在泰國邊境,其仇恨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泰國最多也就是暗中支持佤人反對緬甸政府,而不會支持它獨立!
佤人的這些特點我想他們的領導人和多數精英不可能看不到。也就是說,佤人的要求僅僅是成為緬甸聯邦下的一個邦,其要求也就是自治,而不會要求獨立。
佤人要求成為緬甸聯邦的一個邦緬甸會答應嗎?它肯定不會那麼輕易就答應了,緬甸還沒有被眾多少數民族弄得暈頭轉向啊?所以,在目前來說,緬甸最大的政治不是民主與自由,而是維護國家的統一,民主只能是在統一這一前提下,在統一後。對緬甸而言,少一個邦就少一個危險,它不會那麼輕易地答應的。剩下的就是談判、武力統一或收買。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只要條件允許,緬甸也不是沒有可能同意佤邦成為緬甸的一個邦國。
對緬甸而言,維護統一的最大障礙是撣邦,而不是佤邦。採用分而治之的策略不失為一種可取之策,也就是把過於龐大的撣邦分割開來,讓佤邦來統治,以佤來治撣。
如果把薩爾溫江以東的地區作為一個整體,成立佤邦,那麼,佤族人不過半,其治理必定陷於內斗,實力反而大打折扣,不足以對抗緬甸政府,同時又把泰國與撣邦分隔開來形成緩沖區,何樂而不為呢?
對於中國而言,要的是邊境的和平,貿易通道的通暢,毒品的禁絕,至於是誰當權則是其次。而中國又一向就主張不幹涉它國內政,緬甸國內怎麼發展又不好直接干涉,更何況還有求於人哩。相對而言,中國更喜歡看到一個穩定但又不是步調完全一致的緬甸——還是一句話,分而治之。 所以,對佤邦而言,最明智的選擇就是與緬甸政府達成妥協,成為緬甸聯邦的一個邦國,擁有較高的自治權,並在適當的時候解決大規模的軍隊,專心發展經濟與文化。只有這樣才是它的生存之道。
要求成為一個邦的要求現在能夠實現嗎?非也。緬甸今年10月將會舉行大選,如果佤邦要成為緬甸的一個邦,也只有等到新政府上台後修改憲法。 而現階段佤邦政府就必須極度忍耐,避免和緬甸政府軍沖突,不給其抓住把柄的機會,保存好自己的實力,維護好禁毒成果,發展經濟,爭取中國和其它國家的同情和支持,樹立好下面的形象。
❾ 果敢軍隊究竟有多強,為何幾十年來緬甸一直沒法控制果敢地區
幾十年來緬甸都無法控制果敢地區,第一原因是緬甸軍隊的戰鬥力不足,緬甸一直以來都不算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國家內部更是混亂不堪,要想組織起來一致對外,這本身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再就是果敢軍隊相對於緬甸來說還是很強大的。
果敢同盟軍,全稱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又稱為果敢民族民主同盟軍,英文縮寫MNDAA,是緬甸撣邦第一特區的武裝組織,領導者為特區前主席彭家聲。
果敢同盟軍是緬甸漢族軍隊,緬甸果敢曾為中國西南邊境少數民族的地域,明末大量漢族湧入雲南省。前身為緬甸共產黨在緬甸北部山區武裝割據部隊的一支,1989年脫離緬共,與政府和談,改組為緬甸民族民主同盟軍,果敢八八事件前實際控制第一特區。果敢八八事件後,緬甸政府軍與同盟軍發生戰斗,副司令白所成部投降緬甸政府軍。彭家聲率余部轉戰果敢山區。2010年,果敢同盟軍重建。2014年起,果敢同盟軍與克欽獨立軍、德昂民族解放軍、若干民族軍、北撣邦軍結盟,重返果敢江西地區開展游擊戰。
簡單來說,果敢人民其實就是華人,他們說漢語,寫漢字,跟中國人本來是同根同源,只是因為某些歷史原因才留在了這里,而且果敢地區的重要經濟產業正是毒品,果敢地區對緬甸來說就像是一個炸彈,緬甸人做夢都想把果敢聯軍連根拔起。但是他們做不到,果敢聯軍雖然勢單力孤,但緬甸軍隊連續多次進攻,最終都以失敗告終。
❿ 緬甸克欽獨立軍是個什麼樣的組織有什麼樣的歷史
緬甸克欽獨立軍是緬北眾多勢力中一員,克欽族其實就是咱們這邊的景頗族,其經常和政府對著干,全民皆兵!
說來說去,克欽獨立軍只不過是美國的一枚棋子,世界大勢就是這樣,弱小的國家只能受到擺布,只有強大,才是在解決一切問題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