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礦口挖到原石怎麼分
Ⅰ 緬甸的翡翠原石是什麼如何鑒定緬甸的翡翠原石
翡翠原料從礦山開采出來,都有一層厚厚的石皮,未經打磨或者部分打磨,此時統稱為翡翠原石。翡翠原石指未經過加工的天然礦物,不代表確定是翡翠。緬甸翡翠原石的顏色因地域的習俗的不同,其細分方法稍有區別,在玉石王國的緬甸,把翡翠分為三大類12個等級。——《網路》
緬甸被稱為玉石王國,在當地翡翠產量及其多,其中尤其以綠色的翡翠最為出名。因為綠色的翡翠不僅色澤艷麗,而且外觀上也十分的耐看,不管是什麼年齡階段或者是身份地位性別的人都可以佩戴。但是緬甸雖然說玉礦量很多,可是其中好的翡翠也是有限的,所以就會有一些商人為了金錢趁虛而入,進行大量的造假,從中牟取暴利。所以在緬甸會發現假的玉石和翡翠是隨處可見的,而要想分辨緬甸翡翠原石的真假,也是需要一定的技巧,不然很有可能會血本無歸。
可能很多人對於翡翠原石都是抱著欣賞的態度去的,不過想要找一個好的翡翠原石坑料也是需要去鑒別。首先看一下翡翠原石的口是否見綠,如果發現綠色很多也不要急忙購買,因為這樣的預料很可能是磚頭料,僅僅只有那一點綠色。
還有一些緬甸的翡翠原石上會出現一些斷口或者切口,通過手電筒照射會綠的可愛,可是卻不發光。這樣子的翡翠玉雕內部裂紋肯定很多,並且水也不好,很可能存在著質地上的問題,高檔的翡翠玉料肯定有人工打磨過的痕跡。
Ⅱ 怎樣識別翡翠原石坑囗
3、小場區較大的場口有8個:南奇、莫罕、南西翁、莫六、烏起恭、那黑、通董、莫六磨。最著名的場口是南奇、莫六、莫罕。該場區其部分地段已挖到第三層,第一層黃沙皮,第二層黃紅沙皮,第三層黑沙皮,帶蠟殼。
4、後江場區:因位於康底江又稱後江江畔而得名。小件翡翠原石居多。老後江的特點:玉皮呈灰綠色,個體很小,很少超過0.3kg,主要是水石,磨圓度、形狀、大小均似芒果。沙皮顏色多種,玉質細膩,常有蠟殼。一般所產的翡翠常滿綠高翠,透光性好,結構緊密。所謂「十個後江九個水」做出來的成品取貨很高,拋光後顏色會增加,即所謂的「放堂」。
新後江的特點:皮比老後江厚,同樣有蠟殼,個體比老後江大,一般在3kg以內,水與底比老後江差很多,成品拋光色會變暗,一般講即使是滿翠的新產後江做出來的成品也很難成高檔翡翠。
5、新場區主要是大件料,產品多是白底見青的中低檔料;場口不少,但消失得很快,如1992年場口、1991年場口早已停采。主要場口有9個:莫西撒、婆之公,格底莫、大莫邊、小莫邊、馬撒、邦弄、三客塘、三卡莫。
Ⅲ 緬甸礦區開采翡翠原石流程,還有那些場口在開采呢
在緬甸每一個礦都會有礦主,就和老闆是一樣的,有開挖的,有運輸的,有分揀的。
Ⅳ 緬甸翡翠原石怎樣挑選
1、多看少買,多擦少解,十解九甩。翡翠從礦山運到國內已經過了多次挑選,挖礦的工人都是行家,有好賭相的石頭,不會輕易地讓給他人。賣到國內已幾經挑選,很難找到賭相好的石頭了。所以要多看、多擦、少買、少切。
2、寧買一線,不買一片。綠色的帶子稱一線,意思是寧可買一線的綠帶子,也不願買一大片的綠色表現。因為一般情況下帶子可以滲透到翡翠內部,沉得下去。而片色一般情況下很薄。
3、黑隨綠走,綠靠黑生。翡翠的黑色與綠色常為依附和包裹關系。有綠色時不一定有黑,但黑存在時就容易有綠色出現。這種現象行業內稱之為「綠隨黑走,綠靠黑生」。
4、有椿色死。椿色和綠色極少在一起出現。即使椿夾綠,綠色也不會鮮艷。椿色克制綠色,特別是點點白蠟椿,很少與綠共存。行業內將這一表現稱為「有椿色死」。
5、不怕大裂怕小綹。裂綹對翡翠的危害極大。大的裂紋很容易觀察到,容易看清它對翡翠的影響程度。而綹因為細小並且具有隱蔽性和變化性,令人難以把握,故「不怕大裂怕小綹」。
Ⅳ 怎麼分辨真假原石
假皮一般會做兩種,一種是烏砂皮,一種是黃砂皮。無論是什麼場口,因為烏砂皮和黃砂皮出產的品質或出產率比較好,造假的人也比較多,用這種假石來蒙騙新手那是一坑一個准,老手一不小心也有可能上當。
(一)、黃砂皮鑒別
黃沙皮翡翠賭石,是翡翠原石經過流水搬運和表面風化後,形成的鵝卵石狀的翡翠,賭石表面有一層黃色皮殼。
真黃砂皮原石
假黃沙皮
鑒別方法:
1、看皮層厚度:天然黃沙皮賭石皮層相對較厚,擦口部位可以看到皮層向內部有一定的延伸。而仿黃沙皮賭石的皮層很薄,僅限於表面,而且不會向內部延伸。
2、看皮層砂感:天然黃沙皮用手搓磨的時候會有砂感,能搓出一些沙粒來;而作假的黃沙皮搓磨時是光滑的,沒有砂感,更搓不出沙粒來。
3、看錶面特徵:天然黃沙皮屬於天然風化形成,表面變化圓滑自然;做假黃沙皮是經過人工打磨形成,弧形表面為一個個不同方向平整小平面組成,仔細觀察,會看到人工打磨刻劃的平直溝紋和條痕。
4、看形狀:天然黃沙皮賭石是經過流水搬運和風化形成,形狀大多為圓形或橢圓形的卵石,無稜角,比較圓滑;做假黃色皮賭石是從山上開挖出來的新場料翡翠原石加工出來的,新場料都是稜角分明的翡翠石料,經過打磨以後,仍然會保留石料方塊形的輪廓,稜角也相對分明。
(二)、烏砂皮鑒別
總說黑烏砂里出高翠,這也讓造假商人找到了商機,所以挑選黑烏砂原石要格外的小心。黑烏砂賭石屬於礫石狀翡翠的底層石,表層有一層黑黑的綠泥石等。粘土物質的皮層掩蓋,使翡翠內部與外部特徵有著天壤之別,是賭石中風險性最大的賭石。仿黑烏砂賭石主要是將一些沒有價值的新場料或一般翡翠毛料,在有部分綠色的部位進行擦皮開窗後,其餘部位利用黑色染料進行塗抹掩蓋,使表面形成黑色層來仿黑烏砂賭石。
真烏砂皮,可以看到皮殼有一定的厚度
鑒別方法:
1、看粉末:黑烏砂賭石皮層是由綠泥石類粘土礦物組成,比較松軟,可用小刀刻劃,整體看上去是黑色,但粉末卻為灰綠色。而仿黑烏砂賭石皮層則是由色料塗抹形成,小刀一般無法刻劃,刻劃得動的粉末是黑色的。
2、看皮層厚度:黑烏砂賭石皮層往往有一定厚度,在擦口或開窗部位還會出現一層暗綠-灰綠色霧層,並往內部滲透;仿黑烏砂賭石黑色層僅局限於表皮,不會向內部延伸,更不會形成灰綠色的霧層。
3、濕手觸摸:濕手觸摸黑烏砂賭石表面不會有粘滯感;但仿黑烏砂賭石由於黑色染料中含有一些膠狀物質,濕手觸摸會有粘滯感。
二、仔細查看開窗或半明料的皮肉之間是否存在縫隙或不自然的模糊
原石最後切出來就變成這一個樣子,1:表皮;2:水沫子;3:磚頭料
Ⅵ 請問有誰了解和辨別緬甸木吶廠口的翡翠原石
以我的經驗,木那的賭性最大。
木訥跟莫西沙,大馬坎等等之類的賭石比,變數更大,有時候從皮看,明明一塊不怎麼樣的石頭,切到快報廢了會突然冒出一點驚喜,有時候外面看起來不錯,切下去什麼都沒有就一魚缸料。除了變種,裂也不好判斷。
木訥容易看見色,關鍵就是種夠不夠老了,很多人都奔那點色去的,而且拿手電筒看就更容易有欺騙性,一照全透,一切全廢。
我的建議是,這一類石頭,就看種,只要是上手感覺粉,沙松,就不要考慮了,如果有色,看色帶處種嫩,也不考慮了。
如上圖這個,如果不刷過皮的話,皮還算緊,但爆色的位置,種還是一般。
裂就不說了,滿裂,小牌都不好取。
Ⅶ 緬甸翡翠原石辨別的方法
A B(B+C)都屬於真貨。D 為非翡翠的料。
但買時候只能買A的哦。其他都是經過處理的內部結構破壞了。
要想辨別你先學3年再買不遲。
一、專業書籍你要先看。
二、還必須到正規店裡面看A B 貨(如果他們願意跟你講),你多找幾家。
三、實在沒轍了,去做學徒。
辨別只有理論和實踐結合才有效哦。不然都是空談。要見多識廣。不過我知道一個網站www.bzlgl.com不錯,我姑媽在這買過一個翡翠手鐲,確定是天然A貨正品,姑媽都開心死了。姑媽很喜歡,我覺得也挺漂亮的。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Ⅷ 在野外如何辨別原石和玉石
玉石的原石范疇比較大每種玉石都有自己獨特的細分區別方法,這里簡單敘述一下關於辨別玉石真偽的簡單參考
針對玉石原石鑒定,鑒定機構普通將鑒定玉石的品種、成分和特徵,另外,影響玉石價值的因素也良多,如分量、維度、質地、品相等等,玉石的個性特點很強,不能但憑產地、種類來估價。
1、密度硬度法:翡翠的密度和硬度較高。常見的大理石、石英岩、鈉長石玉等的密度都小於翡翠,掏空作假的賭石密度也會下降。大理石的硬度明顯小於翡翠。
2、結構構造法:翡翠為纖維交錯結構、塊狀結構。這就決議了翡翠的硬度高韌性大。大理石和石英岩為粒狀結構,韌性顯著小於翡翠。用放大鏡察看賭石切口可顯明看到他們構造的差別。
3、礦物成分法:賭石假皮個別為方解石、石英、高齡石、伊利石、白雲石、重晶石、長石等。用滴酸法檢測碳酸鹽質假皮可見氣泡反響。真賭石外皮的礦物以硬玉為主。
4、敲擊剝落法:假門子賭石敲擊有空泛感。假皮賭石水洗或用針尖挑唆有少許剝落。
Ⅸ 翡翠原石平均4萬一公斤揭開緬甸礦區神秘的面紗
說到賭石,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大玉王」,這塊料子最早出現在2006年仰光公盤,當時1188公斤,底價800萬歐元,這塊料子當時在場口出土購買成本在4000萬人民幣,僅合4萬元一公斤,系緬甸三位最有實力的賭石高手所得。
所以誠然翡翠價高有部分商家可以炒作的原因,但是更多的還是和翡翠自身的稀缺、和開采方式困難、和製作過程艱辛等等因素有關,真正到達市場上的翡翠原石和成品,每一件都是花費了難以計量的人力物力開採製作出來的,每一件都應當被我們視為珍品,好好珍惜。
Ⅹ 緬甸翡翠礦口都有哪些
緬甸十大場口:1、後江場口:後江場口分為老後江與新後江,兩個場口均產於河床沖積沙中,老後江玉產自沖擊層底部,皮薄呈灰綠黃色,一般的體積都比較小,很少超過0.3KG,種水以及底子都非常不錯,是滿綠翡翠的常客。
2、帕敢場口:歷史上最出名的場口之一,開采歷史長,帕敢玉皮薄,顏色主要以灰白、黃白為主。玉石的質地與種水也是很不錯的,從幾公斤到幾百公斤,大小不一。
3、會卡場口:皮殼雜色,灰綠以及灰黑色為主,透明度以及種水底子都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比較有針對性,但是顯而易見的就是有綠的地方水頭一般都不會差。這里的料子大小差異懸殊,最大的甚至達到千萬克。
4、麻蒙場口:麻蒙場口的原石就是現在市場上比較常見的石頭,一般的烏砂翡翠原石大部分都來自於這個場口,黒烏砂種水底子都很一般,夾雜著黑絲與白霧,整體色調偏藍。
5、大馬坎場口:大馬坎場口所盛產的原石皮殼較厚,灰色且皮肉相雜,皮殼下必定有霧,通常呈現紅、黑和黃三種霧,這就讓大馬坎的料子增添了許多可賭性。
6、抹崗場口:該場口內的料子皮殼較粗,呈現灰黃或者灰白色,但是種水與底子都稱得上一流,瑕疵與雜質也比較少,但是產量少之又少。
7、自壁場口:該場口盛產藍水花,水底均佳,也有少量的綠花玉料產出,騰沖出名的綺羅玉便產自該場口。
8、龍塘場口:以黃砂皮和灰白魚皮為主,大部分水底都好,高料產地,但產量也是較少。
9、馬薩場口:屬新廠玉,無皮或少皮,綠較淺淡,水與底有好有差,主要用作低檔手鐲料或大型擺件料。
10、目亂干場口;以出產紫羅蘭及紅翡玉為主,一般在一塊玉料上有紫、紅及淡翠並存,但裂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