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潘塔諾疫情怎麼樣

緬甸潘塔諾疫情怎麼樣

發布時間: 2022-05-27 12:07:14

『壹』 潘塔納爾濕地 PANTANAL怎麼樣

巴西潘塔諾爾濕地生活著許多野生動物。包括近千種鳥, 400種魚, 300種哺乳類, 和近500種 爬行類等等。與亞馬遜雨林相比, 潘塔諾爾濕地是更理想的野生動物觀賞之地, 因為這里沒有稠密的樹林, 特別是在旱季, 植物的枝葉變得稀疏,動物更加暴露, 易於觀察. 可媲美非洲.我們此行的終極目標,搜尋美洲豹!美洲豹是一種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動物,通常在陸地上根本看不見。最好的辦法就是開著小船在一條叫Cuiabá的河兩岸搜尋。導游和駕駛都十分盡職地為我們找動物,他們眼神真是犀利,我們的運氣也不錯,第一天就看到了一隻美洲豹,盡管只是個側身。第二天更是鴻運當頭,竟看到三頭不同的豹子!酷熱沒白受,銀子沒白花。由北部進入潘塔納爾的必經之路是Transpantaneira Highway,實際上是一條大土路,也是著名的野生動物觀賞之路。當我們驅車從Cuiabá機場到達Transpantaneira Highway時,正值下午兩點多,本是酷熱難擋,可當看到路邊無數的鱷魚,水豚和遍野的各種鳥類,我驚喜得忘了熱。我見到了非洲之外世界上另一個野生動物王國!就像非洲有五大,這里有南美五大:南美貘;大食蟻獸;大水獺;美洲豹和鬃狼。和非洲比較,潘塔納爾的大型動物稍遜一籌,但這里的鳥的種類似乎是世界上最多的。如果你是觀鳥玩家,潘塔納爾真是無與倫比。

『貳』 關於F1格洛克、漢密爾頓、維特爾、庫比卡四人的問題

蒂姆•格洛克,升格為f1車手非常迅速,而又短暫。這位車手從開卡丁車開始躋升參加寶馬-ADCD方程式賽,就在他初次亮相便贏得了冠軍,2002年見證了格洛克作為Mamerow的一員繼續贏得ADCD方程式賽冠軍
在2003年格洛克的職業生涯發生了另一向上的劇變,因為他代表KMS Motosport獲得德國f3的冠軍。成為該系列賽最頂尖的德國人。
在與KMS的合作中格洛克在2003年還獲得了3站國際f3歐洲系列的冠軍,總成績第5的戰績。這也使格洛克和其經理人引起了埃迪•喬丹的注意。不久格洛克加入喬丹車隊成為他們2004賽季的第三車手。從卡丁車到f1隻用了4年,這讓人對他的才能刮目相看。
正是由於喬丹的正式車手潘塔諾與車隊在合同上執行產生了困難,促使還在著名的吉爾斯•維倫紐夫作周五測試的格洛克被派參加加拿大站比賽。他在排位賽取得第16的成績正好排在隊友海費爾德之後 。
格洛克在正賽取得了第7的名次還領先於海費爾德。取得了夢寐以求的2個積分,在接下來的美國站潘塔諾又回到了正式車手的崗位,格洛克又轉回了作周五測試車手的角色。在試車中他繼續表現出色穩定,在與車隊跟隨義大利站期間,他被告知他將取代潘塔諾出戰最後的三站——中國,日本和巴西。
他本想要在進一步的,可是在2005賽季他未在f1找到東家。所以他轉而參加Champ Car世界系列賽,作為一新手他有很高的呼聲奪冠,不過他還是落後最終的冠軍Oriol Servia.
2006年在GP2的號召下格洛克加入BCN Competicion之後跟隨isport.在錯過最後幾站的情況下,取得了總成績第4及兩個分站冠軍
在2007年寶馬索伯車隊邀請其加入成為隊中的第二試車手,這才使格洛克重新引起大家的注意。試車的同時他還兼作isport的車手1995–1997 第六屆波蘭卡丁車錦標賽(少年組)
1998 義大利卡丁車錦標賽第一名(少年組)
歐洲卡丁車錦標賽第二名(少年組)
摩納哥卡丁車大獎賽第一名
1999 義大利卡丁車錦標賽第一名(少年組)
德國卡丁車錦標賽第一名(少年組)
摩納哥卡丁車大獎賽第一名
Margutti 大獎賽獲勝者
2000 歐洲卡丁車錦標賽第四名(A級方程式)
世界卡丁車錦標賽第四名(A級方程式)
2001 義大利雷諾2000方程式大賽
2002 義大利雷諾2000方程式大賽第二名,四次取得名次
2003 F3歐洲系列賽,一次取得名次
撒丁島F3大師賽第一名
2004 F3歐洲系列賽第七名
F3大賽澳門賽區第二名
2005 雷諾世界系列賽第一名,取得四次冠軍
F3大賽澳門賽區第二名
2006 加入寶馬並代替維綸紐夫參賽的第3場比賽--義大利大獎賽,便獲得第三名
2007 加拿大大獎賽受傷,缺席美國站
2008 4月5日,巴林大獎賽摘得職業生涯首個桿位
2008 6月8日,加拿大大獎賽奪得個人職業生涯及車隊的首個F1分站冠軍
2008 11月2日 以75分排名本賽季車手積分榜第四位重回到GP2的賽場。
2008 麥克拉倫車隊 ( Vodafone McLaren Mercedes): 年度車手冠軍(98分) 5奪分站賽冠軍、7次贏得桿位。 成為歷史上首位黑人車手冠軍也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車手總冠軍。
2007 麥克拉倫車隊 ( Vodafone McLaren Mercedes): 年度車手亞軍(109分) ;3個分站冠軍(加拿大站、美國站、日本站) ;2 次最快圈速 ;5 個桿位 ; 5 次獲得亞軍和 3 次季軍
低級別賽事成績:
2006 GP2 系列賽 : 與 ART 奪大獎賽冠軍 ; 5 場冠軍 ; 6 次最快圈速 ; 在紐伯格林首獲雙項勝利 ; 摩納哥 GP2 比賽的桿位奪得者和冠軍 ; 在銀石本土比賽第二次獲雙項勝利 ; 7 次亞軍和 2 次季軍。
2005 F3 歐洲系列賽 : 與 ASM 奪 F3 Dallara-Mercedes 冠軍 ; 15 場冠軍 ; 10 次最快圈速 ; 13 次桿位 ; 在荷蘭贊德沃特 ( Zandvoort) 獲 F3 大師賽冠軍 , 包括桿位和創下圈速紀錄 ; 摩納哥 F3 大獎賽冠軍 , 包括 2 次桿位和 2 場冠軍及 1 次最快圈速 ; 法國 Pau F3 大獎賽冠軍 ; 2 次桿位 , 2 場比賽冠軍和 2 次最快圈速。
2004 F3 歐洲系列賽 : 第 5 名 ; 1 場冠軍和在 Norisring 獲季軍 ; 在紐伯格林獲季軍 ; 巴林 F3 Superprix 冠軍。
2003 英國雷諾方程式 : 錦標賽冠軍 ; 10 場冠軍 ; 9 次最快圈速和 11 次桿位。
2002 英國雷諾方程式 : 第 3 名 ; 3 場冠軍 ; 3 次最快圈速 ; 3 次桿位 ; 雷諾方程式歐洲杯錦標賽第 5 名 ; 1 場冠軍 3 次登台領獎 ; 參加了 9 輪比賽的其中 4 輪。
2001 英國雷諾方程式冬季系列賽 : 總第 5 名。
2000 A 方程式 : 歐洲冠軍 ; 所有 4 輪比賽的冠軍 ; 世界盃冠軍 ; 被授予卡丁車世界 1 號車手獎 ; 在巴黎 Bercy 獲大師賽冠軍 ; BRDC『 新星 ' 會員的創立成員。
1999 歐洲大陸 A (ICA): 義大利 "Instrials" 冠軍 , 少年級 ICA (JICA): 歐洲亞軍 ; Trophy de Pomposa 冠軍 , 義大利公開錦標賽第 4 名。
1998 少年級 ICA (JICA):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第 2 名 ; 義大利公開錦標賽第 4 名 ; 被邁凱輪和梅塞德斯賓士簽約成為年輕車手支持項目的發展對象。
1997 少年級 Yamaha 賽 : 超級英國冠軍 ;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冠軍。
1996 Cadet 級別賽 : 邁凱輪未來冠軍系列賽冠軍 ; Sky TV 卡丁車大師賽冠軍 ; 五國賽冠軍。
1995 Cadet 級別賽 : 超級英國冠軍 ; STP 冠軍。

1995 開始參加卡丁車塞
2001 歐洲少年卡丁車錦標賽總冠軍、德國少年卡丁車錦標賽總冠軍、摩納哥青年卡丁車杯冠軍、巴黎-貝西卡丁車賽冠軍
2002 國際卡丁車協會高級組歐洲錦標賽第六名
2003 寶馬方程式ADAC年度亞軍。
2004 寶馬方程式ADAC年度冠軍。
2005 歐洲F3系列年度第五。
2006 歐洲F3系列年度亞軍、寶馬-索伯F1車隊測試車手
2007 美國GP為寶馬-索伯F1車隊出戰,在處子秀中拿到一個積分;匈牙利GP加盟紅牛二隊
2008年9月14日,代表紅牛二隊在義大利大獎賽上取得個人F1生涯第一個分站賽冠軍。

『叄』 阿斯托爾·潘塔萊昂·皮亞佐拉的演藝經歷

阿斯托爾·潘塔萊昂·皮亞佐拉(Astor Pantaleón Piazzolla)於1921年3月11日在阿根廷的馬德普拉塔出生,祖籍義大利普利亞大區巴里省特拉尼鎮。他是家中的獨子,父親名叫維森特·諾尼諾·皮亞佐拉(Vicente Nonino Piazzolla),母親叫亞森塔·麥維蒂(Asunta Maiwetti)。
1925年皮亞佐拉隨家人來到美國並在紐約長大。
和大多數移民一樣,初到美國的皮亞佐拉家境非常一般,如果大家看過《教父》《美國往事》這些電影的話,就會知道當時移民的生活是何等的艱難。
1934年,在紐約拍攝的電影的加德爾需要一位演奏手風琴的孩子在電影中擔任配角和伴奏,於是13歲的皮亞佐拉來到了大師身邊,正是與加德爾共度的這段美好時光使皮亞佐拉體會到了探戈音樂的魅力。
於是皮亞佐開始發奮苦練手風琴。
1979年皮亞佐拉為班多鈕手風琴寫了《手風琴與管弦樂隊的協奏曲》。
這部協奏曲的樂隊部分皮亞佐拉沒有用銅管樂器與《再會羅里羅》的整個樂隊編配一樣,由弦樂和鋼琴 、豎琴、打擊樂器組成。
這樣的樂隊編制與交響樂和室內樂的編制有所不同,它的組合更類似皮亞佐拉探戈樂隊即興、零散的編制。在阿根廷的音樂史上,這部協奏曲應該是一部西方作曲技法與民族意識進行深層次交融的代表作。
它和皮亞佐拉的其他作品一樣,都具有皮亞佐拉式的獨特性格,同時這部協奏曲又遵循了古典協奏曲的規則,全曲由三個樂章構成。
第一樂章「快板」要求「清晰的」。
樂曲一開始樂隊由弦樂和打擊樂隊以亢奮、激昂、強勁的節奏全奏進入,音樂激烈的盲目、豐盛的頹靡。
音樂的基調發人深思,耐人尋味。獨奏手風琴的旋律凸現,使音樂更加孤獨,幽怨,放縱。
第二樂章「中板」,這個樂章從弦樂凄冷優美的獨奏開始 ,像回憶、懷念。
第三樂章「急板」是整個協奏曲的高潮,在打擊樂器有力的拍點中,整個協奏曲在嘈雜喧鬧直至人聲鼎沸的集體狂歡中結束。
這部協奏曲你能從中體會到手風琴簧片發出的聲音帶給你的那種世俗力量的震撼同樣感人肺腑。
音樂生涯
皮亞佐拉於1921年誕生於阿根廷馬德普拉塔的一個義大利裔的家庭,由於經濟困窘,在其幼年時,舉家搬遷至美國紐約。
皮亞佐拉遂於美國紐約度過其童年時期,並得到機會接觸古典音樂(尤其是巴赫的音樂)、探戈音樂、爵士音樂等多種風格,與此同時也開始演奏班多紐手風琴,並於13歲時得到當時旅美的著名阿根廷探戈音樂演奏家Carlos Gardel的邀請加入其演奏團,以及在其探戈主題的電影中獲演一個配角。
1937年,皮亞佐拉家族遷回阿根廷,已經有了相當音樂基礎的皮亞佐拉和專業音樂人士有了更多的機會,並展露了作為手風琴演奏家的驚人才能。
其時,皮亞佐拉所崇拜的世界級鋼琴演奏家阿圖爾·魯賓斯坦亦旅居阿根廷,皮亞佐拉為其寫作了一首鋼琴曲,並當面求教。魯賓斯坦雖然並不認為這是一首成功的作品,但積極鼓勵皮亞佐拉正規而系統地學習音樂,走上專業的道路。
在魯賓斯坦的鼓勵下,皮亞佐拉拜阿根廷著名的作曲家希納斯特拉(A. Ginastera)為師,按照正規音樂學院的教學法學習鋼琴、作曲等專業,並取得了一定的作曲家的聲望,為日後的創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皮亞佐拉在阿根廷的音樂學院畢業後,曾一度放棄探戈音樂,專心於古典音樂世界,並以青年作曲家的才華引起當地作曲界的矚目,並贏得機會前往法國巴黎,拜著名作曲家娜迪亞·布朗熱(Nadie Boulanger)為師,繼續深造。
在歐洲,皮亞佐拉仍打算隱瞞自己曾作為探戈音樂家活動的經歷,認為當一名探戈音樂家是一種恥辱,而想一心投入純正的古典音樂世界,但這個想法遭到其老師布朗熱言辭激越的強烈反對。
當布朗熱了解到皮亞佐拉在探戈音樂中的才華後,慍怒地打消了皮亞佐拉放棄探戈的想法,熱忱地鼓勵皮亞佐拉大膽地在探戈的世界中耕耘出一塊新的土地。
無論對於皮亞佐拉,還是對於探戈音樂藝術,甚至世界音樂史而言,這個後來被證明為富有遠見的建議是具有歷史意義的,因為從此皮亞佐拉扭轉了探戈不能作為純粹的「藝術音樂」存在,而只是一個存在於「社會底層」的「骯臟下流的詞語」的錯誤觀念,將其全部才能投入到這塊他既熟悉而又有天分的領域中去。
此後,皮亞佐拉在巴黎以很大的熱情投入探戈音樂的創作中,打破了傳統探戈音樂的一些窠臼,將現代化的古典、爵士等先進音樂技法融入探戈中。
除作曲之外,他本人亦積極參與演奏,並採用了站立式的新的手風琴演奏方法,由於其音樂形式過於新潮,內容迥異於傳統程式化的探戈,內涵更遠比舊形式豐富,引發了部分聽眾的不解與不滿,甚至發展為毆打事故,但皮亞佐拉終於找到了嚴肅音樂和探戈音樂相互結合的最有效方式:用探戈的激情來構架嚴肅音樂。
從歐洲學成歸國的皮亞佐拉已是一個成熟的作曲家了。
1955年,他在阿根廷創建了「布宜諾斯艾利斯八重奏」的探戈演奏團體,並革命性地引進了如下樂器編制,從而改變了探戈樂團傳統的音響效果:
兩把班多紐手風琴; 兩把小提琴; 低音提琴; 大提琴; 鋼琴; 電吉他。
20世紀60年代是皮亞佐拉創作的高峰期,其諸多代表性的探戈組曲均在此時誕生。
如同在巴黎一樣,在阿根廷,皮亞佐拉的探戈音樂起初也遭到了人們的不解和排擠,但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到皮亞佐拉音樂的意義,最終將皮亞佐拉的音樂視作阿根廷文化中極有代表性的瑰寶。
皮亞佐拉一生共創作了300多部探戈作品,以及世界上的第一部「探戈歌劇」(Operita de Tango)《布宜諾斯艾利斯的瑪莉亞》(Maria de Buenos Aires)。
從20世紀70年代後期開始,皮亞佐拉旅居義大利,這是他創作的第二個高峰期,也是其演奏藝術爐火純青的集大成時期。1990年,皮亞佐拉在巴黎罹患中風,作曲事業遂告結束。1992年,皮亞佐拉病逝於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
音樂相比,皮亞佐拉認為自己的音樂更富於理性而冷靜,且並不刻意尋求歐化或古典化,而是在創造一種新的文化。

『肆』 誰有2004年度F1的車手成績年度總排名

北京時間10月25日凌晨1點,2004賽季世界一級方程式錦標賽收官之戰在巴西打響。最終威廉姆斯車手蒙托亞以微弱的優勢奪得冠軍,邁凱輪車手雷克南和法拉利車手巴里切羅分別名列第二和第三名。

名次 車手 車隊 國籍 積分
1 邁-舒馬赫 法拉利 德國 148
2 巴里切羅 法拉利 巴西 114
3 巴頓 BAR 英國 85
4 阿隆索 雷諾 西班牙 59
5 蒙托亞 威廉姆斯 哥倫比亞 58
6 特魯利 雷諾 義大利 46
7 雷科南 邁凱輪 芬蘭 45
8 佐藤琢磨 BAR 日本 34
9 庫特哈德 邁凱輪 英國 24
9 拉-舒馬赫 威廉姆斯 德國 24
10 費斯切拉 索伯 義大利 22
11 馬薩 索伯 巴西 12
12 韋伯 美洲虎 澳大利亞 7
13 潘尼斯 豐田 法國 6
13 皮佐尼亞 威廉姆斯 巴西 6
14 達-馬塔 豐田 巴西 3
14 克萊恩 美洲虎 奧地利 3
14 海德菲爾德 喬丹 德國 3
15 潘塔諾 喬丹 義大利 2
16 鮑姆加特內 米納爾迪 匈牙利 1
17 布魯尼 米納爾迪 義大利 0
17 馬克-吉尼 威廉姆斯 西班牙 0

『伍』 列舉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兩大著名戰役(戰役名.時間.交戰國.最後怎樣)

一、莫斯科保衛戰

1941年10月2日,費多爾·馮·博克指揮的中央集團軍群終於向莫斯科發動攻擊,代號台風行動。德軍認為莫斯科在政治和軍事戰略上具有重大意義。德軍計劃以各坦克集團實施突擊,割裂蘇軍防禦,並在維亞濟馬、布良斯克兩地域合圍殲滅西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爾後以強大快速集群從北面和南麵包圍莫斯科,在步兵兵團實施正面進攻的同時,攻佔蘇聯首都。為達此目的,德軍基本力量集中於斯摩棱斯克以東「中央」集團軍群(司令為博克元帥)地帶。「中央」集團軍群轄第9(司令為施特勞斯上將)、第4(司令為克魯格元帥)、第2集團軍(司令為魏克斯上將),坦克第3(司令為霍特上將)、第4(司令為霍普納上將)、第2集群(司令為古德里安上將)(1941年10月起坦克第2集群改稱坦克第2集團軍,1942年1月起坦克第3、第4集群分別改稱坦克第3、第4集團軍),共74個半師,內14個坦克師和8個摩托化師,亦即約占蘇德戰場步兵師總數的38%,坦克師和摩托化師的64%。陸軍由第2航空隊進行支援。「中央」集團軍群總計約有180萬人,坦克1700輛,火炮和追擊炮1.4萬余門,飛機1390架。德軍不僅在數量上,而且在武器質量上也占優勢,因為當時蘇軍坦克和飛機有一半以上是舊式的。德軍在坦克、航空兵、以及摩托化步兵方面的優勢尤為明顯。
參加莫斯科會戰的蘇軍有:西方面軍、預備隊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加里寧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右翼。10月10日,朱可夫接管了西部方面軍和保衛莫斯科的指揮工作。截至9月底,蘇軍西方面軍(司令為科涅夫上將)轄第22(司令為沃斯特魯霍夫少將)、第29(司令為馬斯連尼科夫中將,12月為什韋佐夫少將)、第30(司令為霍緬科少將,11月為列柳申科少將)、第19(司令為盧金中將,10—11月為博爾金中將,11月改編為突擊第1集團軍)、第16(司令為羅科索夫斯基中將)、第20集團軍(司令為葉爾沙科夫中將)在奧斯塔什科夫、葉利尼亞西北寬達300餘公里的地區佔領防禦。預備隊方面軍(司令為蘇聯元帥布瓊尼)以第24(司令為拉庫京少將)、第43集團軍(司令為索邊尼科夫少將,10月為阿基莫夫中將,10月為戈盧別夫少將)在羅斯拉夫利方向100公里正面進行防禦,而將其餘第31(司令為多爾馬托夫少將,10月為尤什克維奇少將)、第49(司令為扎哈爾金中將)、第32(司令為維什涅夫斯基少將)、第33集團軍(司令為奧努普里延科旅長,10月為葉夫列莫夫中將)置於西方面軍後方。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為葉廖緬科上將)轄第50(司令為彼得羅夫少將,10—11月為葉爾馬科夫上校,11月為博爾金中將)、第3(司令為克列伊澤爾少將,12月為普申尼科夫中將)、第13集團軍和1個集團軍級集群,扼守布良斯克以西及其以南寬達300餘公里的地區。總計在西方向上的3個方面軍共有125萬人,坦克990輛,火炮和迫擊炮7600門,飛機677架。蘇聯紅軍先後解放了羅加切沃,亞穆加,亞赫羅馬,紅波利亞納,白拉斯特,索城,克林,沃洛科拉姆斯克,曉基諾,阿列克辛,塔魯薩,卡魯加,別廖夫,莫斯科會戰勝利。
徹底打擊了法西斯德國的囂張氣焰,使德軍再也無力在全線發動進攻。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根本轉折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中途島戰役

中途島海戰於1942年6月4日展開,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場重要戰役。美國海軍不僅在此戰役中成功地擊退了日本海軍對中途環礁的攻擊,還因此得到了太平洋戰區的主動權,所以這場仗可說是太平洋戰區的轉折點。
日本在珊瑚海海戰之後的僅僅一個月就已經把中途島擬定為下一個攻擊目標。這不只能報美國空軍空襲東京(DoolittleRaid)的一箭之仇,還能敞開夏威夷群島的大門。防止美軍從夏威夷方面出動並攻擊日本。日本海軍想藉此機會將美國太平洋艦隊殘余的軍艦引到中途島一舉殲滅。為達到該目的,日本海軍幾乎傾巢而出,投入大半兵力,艦隊規模甚至超越後來史上最大海戰萊特灣海戰時的聯合艦隊。是日本海軍在二戰中最大的戰略進攻,然而由於珊瑚海海戰的牽制,使聯合艦隊少派遣兩艘航空母艦——即受傷的「祥鶴」、「瑞鶴」號,對作戰造成極嚴重的影響。

中途島6月4日凌晨,日本第一攻擊波機群36架俯沖轟炸機、36架水平轟炸機和36架零式戰斗機開始從4艘航空母艦上同時起飛,108架艦載機在永友文市海軍大尉的率領下出發攻擊中途島。南雲中將命令偵察機搜索東、南方向海域,第二攻擊波飛機提到飛行甲板上,准備迎擊美國艦隊。但是重巡洋艦利根號的2架偵察機因為彈射器故障,起飛時間耽誤了半個小時,築摩號的1架偵察機引擎又發生故障中途返航(這架飛機本應該正好搜索美國特混艦隊上空),給日本艦隊埋下禍根。
6月4日拂曉,中途島派出的「卡塔林娜」式偵察機發回發現日軍航空母艦的報道,斯普魯恩斯少將立即做出反應,准備攻擊日軍航母(其實法蘭克•弗萊徹海軍少將是這次行動的總指揮,但是斯普魯恩斯首先發動空襲)。美國艦隊因為已經破解了日本海軍「JN-25」的通訊密碼,而對敵人的計劃了如指掌。
6月4日清晨,日本艦載機向中途島發動了猛烈的攻擊。駐扎在中途島的美軍戰斗機也全部升空,迎擊來犯的日本戰機。美軍的轟炸機,包括了B-17型轟炸機也向日本艦隊發動還擊。
7時整,友永丈市大尉率第一攻擊波機群准備開始返航,並向南雲中將發出了需要進行第二次攻擊的電報。
7時06分,由戰斗機、魚雷機、俯沖轟炸機所組成的117架戰機,從斯普魯恩斯少將所率領的第16特混編隊大黃蜂號及企業號升空,奔向200海里外的南雲艦隊。8時40分,15海里以外的弗萊徹少將率領的第17特混編隊約克鎮號起飛了35架戰機。
7時10分,首批從中途島起飛的10架美軍魚雷轟炸機出現在南雲艦隊的上空。美軍飛機排成單行,撲向日航空母艦。在日軍戰斗機的截殺和日艦猛烈的炮火下,很快就擊落了7架。友永的報告和美機的攻擊,使南雲中將相信中途島的防禦力量還很強,於是決定把原來准備用於對付美艦的飛機改為對中途島進行第二次轟炸。此時,他仍然沒有發現美軍艦隊。
中途島7時15分,南雲下令赤城號和加賀號將在甲板上已經裝好魚雷的飛機送下機庫,卸下魚雷換裝對地攻擊的高爆炸彈。
7時30分,南雲接到利根號推遲半小時起飛的一架偵察機發來的電報,距中途島約240海里的海面發現10艘美國軍艦。南雲命該偵察機繼續查明敵人艦隊是否擁有航空母艦,同時命令暫停對魚雷機的換彈。就在南雲等待偵察機的偵察結果時,空中再次響起了警報。40餘架從中途島起飛的美軍B-17轟炸機和俯沖轟炸機撲向南雲的艦隊。由於美軍的轟炸機沒有戰斗機護航,結果很快的就被南雲派出的零式戰斗機擊退。
8時15分,南雲終於接到了偵察機傳來的報告:美軍艦隊里確實有航母的存在。南雲下令各艦停止裝炸彈,飛機再次送回機庫重新改裝魚雷,日本航空母艦的甲板上一片混亂,為了爭取時間,卸下的炸彈,都堆放在甲板上。
8時30分,空襲中途島的第一攻擊波機群返航飛抵日本艦隊的上空。還有那些保護航空母艦的戰斗機也需要降落加油。南雲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第二航空母艦戰隊司令山口海軍少將向南雲建議「立即命令攻擊部隊起飛」。第二批突擊飛機換裝魚雷還沒有完成,如果馬上發動進攻,也沒有戰斗機護航。而且艦上的跑道被起飛的飛機佔用,那麼油箱空空的第一攻擊波機群會掉進海里。南雲決定把攻擊時間推遲,首先收回空襲中途島和攔截美軍轟炸機的飛機,然後重新組織部隊以進攻美軍特混艦隊。
8時37分,返航的飛機開始相繼降落在四艘航空母艦飛行甲板上。
9時18分,全部飛機的作業完畢。南雲命令艦隊以30節的航速向北航行,以避開再來攻擊的美機,准備全力進攻美軍特混艦隊。
9時20分,掩護日本艦隊的戰斗機開始起飛。
9時25分,一隊由大黃蜂號起飛的15架「復仇者」式魚雷轟炸機組成的編隊發現了南雲艦隊。不幸的是,他們的燃油即將耗盡,而且沒有戰斗機護航。在自殺式攻擊中,被零式戰斗機和高射炮火全部擊落,30名飛行員除1人生還外全部遇難。
9時30分,從企業號、約克鎮號起飛的28架美軍戰機陸續尾隨而來,向蒼龍號和飛龍號展開攻擊。然而在攻擊南雲艦隊的時候遭到重創,損失了20架魚雷轟炸機,美機所投魚雷竟無一命中。
中途島10時20分,由102架飛機組成的日軍艦載機攻擊隊此時也已排列就緒。正當日軍戰斗機在低空忙著驅趕美軍魚雷機時,南雲艦隊的上空出現了33架由克拉倫斯•麥克拉斯基少校率領從企業號起飛的無畏式俯沖轟炸機。此時,日艦正在掉頭轉到迎風的方向,處於極易受攻擊的境地,甲板上到處是魚雷、炸彈及剛加好油的飛機。這正是美軍求之不得的有利時機。
10時24分,第一架日本戰斗機飛離飛行甲板時。企業號的33架「無畏」式俯沖轟炸機,分成2個中隊分別攻擊赤城號航空母艦和加賀號航空母艦,接踵而來的是17架從約克鎮號航空母艦上起飛的「無畏」式俯沖轟炸機則專門攻擊蒼龍號航空母艦。日軍的3艘航空母艦剎那間變成了三團火球,堆放在甲板上的等待起飛的飛機以及燃料和彈葯引起大爆炸,火光直沖雲霄,短短的5分鍾,日本三艘航空母艦被徹底炸毀了。
10時40分,接替指揮空中作戰的日第2航空戰隊司令官山口多聞少將發動反擊,18架由「九九」式俯沖轟炸機和6架零式戰斗機組成的攻擊編隊從飛龍號航空母艦起飛。飛向目標途中,發現了一批正在返航的美軍轟炸機,便悄悄的尾隨。就因如此,日機成功的找到了約克城號,並立即發動攻擊。3顆炸彈命中約克城號,雖然遭到破壞,但是在美軍船員的極力搶修下,恢復了航行功能。
11點30分,南雲中將及其幕僚轉移到了長良號巡洋艦,開始集合殘余的艦隊。
13時40分,10架日軍「九七」式魚雷攻擊機和6架「零」式戰斗機又從飛龍號飛來,對受傷的約克城號發起了第二次攻擊。約克城號這次就沒那麼幸運,被兩枚魚雷擊中,左舷附近掀開兩個大洞,並把艦舵給軋住了。弗萊徹少將被迫轉移到巡洋艦,將指揮權移交給斯普魯恩斯少將。
14時45分,美軍偵察機發現日軍飛龍號航空母艦,斯普魯恩斯立即命令企業號、大黃蜂號航空母艦的30架「無畏」式俯沖轟炸機起飛,去攻擊飛龍號。
15時00分,美軍約克城號的艦長巴克馬斯特被迫下令棄艦。然而,它卻並沒有沉沒,於是美軍又回到該艦上,試圖由拖船拖向珍珠港。
16時45分,美軍企業號航空母艦的俯沖轟炸機成功地攻擊了日軍剩下的飛龍號。飛龍號當即命中4彈,船上一片火海。山口司令官和艦長加來止男隨艦葬身大海。
中途島6月4日晚19時,已經被摧毀的日軍蒼龍號、加賀號航空母艦先後沉沒。
6月5日2時55分,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否決了其首席參謀黑島大佐提出的集中全部艦只在白天轟炸並登陸中途島的挽回敗局的方案,下令:「取消中途島的佔領行動。」並表示「所有責任由我一個人來擔當,我回去向天皇陛下請罪。」 他把自己關進會客室,一連三天拒絕會見部下。6月5日夜間,日軍兩艘重巡洋艦最上號和三隈號在濃霧中轉向時互撞,最上號重創,三偎號留下陪伴左右。
3時50分,被摧毀的赤城號航空母艦被日軍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沉。
5時10分,無法挽救的飛龍號航空母艦被日軍驅逐艦發射的魚雷擊沉。
6月5日天亮,美軍飛機一波又一波的轟炸負傷的日軍巡洋艦三隈號、最上號。三偎號葬身海底,而重傷的最上號反而逃過大難,掙扎著回到特魯克的基地。攻擊結束以後,美軍特混艦隊隨即撤離戰場。
13時00分,日軍I-168號潛艇發現了約克城號,隨即發射4條魚雷,2條命中約克城號,1條命中護航的哈曼號(DD-142 USS Hammann)驅逐艦,兩艦相繼沉沒。
中途島之戰終於宣告結束。
中途島戰役美軍只損失一艘航空母艦、1艘驅逐艦和147架飛機,陣亡307人;而日本卻損失了4艘大型航空母艦、1艘巡洋艦、330架飛機,還有幾百名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和3700名艦員。日本海軍從此走向了失敗。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7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84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218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20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62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16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58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103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70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