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魚湯面怎麼做
㈠ 魚湯面條怎麼做好吃
原料配方: 白麵粉、活鯽魚、白醬油、蝦籽、鱔魚骨、白鬍椒粉、姜、紹酒、香蔥、青蒜花、熟豬油,製作方法如下:
先將鯽魚去鱗鰓內臟,洗凈瀝干,將鍋燒熱,放入熟豬油,至八成熟,將魚分兩批投入炸酥,不能有焦斑,另將鱔魚骨洗凈後放入鍋內,用少量油煸透;在鍋內放清水,燒開時把浮上的水泡沫打清,再將炸好的鯽魚和鱔魚骨一起倒入燒沸,待湯色轉白後加入熟豬油,大火燒透,然後用淘羅過清魚渣,成為第一份白湯;將熬過的全部魚骨倒入鐵鍋內,先用文火烘乾,然後將3次白湯混合下鍋,放入蝦籽
跟著老楊學做水煮魚片時買了一條4斤重的草魚,魚身中段片成魚片做了水煮魚,剩下的魚頭、魚尾和魚骨熬了一鍋鮮濃的魚湯煮了這碗魚湯面。在這寒冷的早晨吃一碗冒著熱氣飄散著香味的魚湯面會讓人心生一股幸福感。
材料
主料:魚頭魚尾1200g、掛面200g;
輔料:豬油50g、鹽適量、蔥適量、姜1根、蒜3瓣、白酒少許、胡椒粉適量、蔥花適量
魚湯面
1
魚頭魚尾魚骨中放入少許二鍋頭和一些鹽抹勻後腌制十分鍾去腥。
2
炒鍋中放入豬油加熱。
3
下魚頭魚尾魚骨煎炒一會。
4
入一些蔥姜蒜一同煎炒一會。
5
待魚肉發白煎炒干水分後倒入熱水煮沸。
6
放入適量的鹽和胡椒粉。
7
蓋上蓋子改中小火煲兩小時至魚湯呈奶白色。
8
將煲好的魚湯過篩一遍去除魚刺。
9
煮鍋燒開半鍋水,下面條煮熟。
10
將煮熟的面條撈出碗中,澆上煲好的魚湯,撒上蔥花後即可食用。
小貼士
1、煮魚湯時一定要用熱水,這樣煮出來的魚湯才會成奶白色。
2、煮好的魚湯要過篩一次以防魚刺傷到人。
㈡ 魚湯面里放什麼菜好吃
原料:魚頭1個、面條。輔料:蘿卜兩個。調料:姜、蒜、蔥段、油、料酒1勺、油。做法:1、蘿卜切片,姜蒜切片,蔥白切小段。2、鍋...
評分
煮 魚香味 1小時 較低熱量
主料 2人份
魚頭1個、面條(生)適量
輔料
水蘿卜2個
調料
料酒1勺、色拉油適量、食鹽適量、蔥4根、姜1塊、蒜5克
魚湯面的做法大全
材料集合圖:
魚湯面步驟1
蘿卜切片,姜蒜切片,蔥白切小段
步驟2
鍋中加適量油,油熱後下入蔥姜蒜,略炒1-2分鍾,炒出香味
步驟3
魚湯面的做法
下入切塊的魚頭,煎至兩面金黃
步驟4
魚頭煎好後,加入適量水(水量可以寬一些),大火燒開。撇去浮沫,轉中火繼續煮10分鍾(關於加冷水還是開水,我都試過,感覺沒什麼差別,所以身邊有啥就加啥吧)
步驟5
魚湯面的家常做法
10分鍾後,下入蘿卜片,加入鹽,繼續燉煮五六分鍾至蘿卜熟透,再加1勺料酒即可
步驟6
將魚湯先潷出來(只取湯),這就是煮麵的面湯了
步驟7
再在余料中,挑出蘿卜和魚肉,魚刺剔去不要(魚頭部分都是大刺,很容易剔除。一定要剔干凈哦,要不然吃面被扎到就杯具裊)
步驟8
魚湯面的簡單做法
鍋洗凈,將魚湯、蘿卜和魚肉下入鍋中,再加一碗開水,煮開後下入面條,加少許鹽(魚湯加過鹽了,所以第二次加鹽不宜過多),煮至面熟
㈢ 魚湯面怎麼做
主料: 面條(標准粉)100克 牛肉(瘦)200克 黑魚600克 輔料: 香菇(干)8克 木耳(干)10克 雞蛋100克 水芹菜50克 胡蘿卜150克 辣椒(紅、尖)25克 芝麻5克 調料: 植物油15克 醬油25克 鹽20克 胡椒粉2克 清酒30克 白砂糖3克 大蔥10克 大蒜(白皮)5克 香油5克 1. 黑魚去鱗,去內臟,洗凈後在兩面橫劃出刀紋;
2. 黑魚用鹽(15克)、清酒(30克)、白鬍椒粉調味;
3. 牛肉一半切片,用醬油(15克)、糖(2.5克)、蔥花(10克)、蒜泥(5克)、香油(5克)、芝麻(5克)、胡椒粉調味;
4. 然後塞入黑魚的刀紋里,另一半絞成泥,加醬油、鹽、白鬍椒粉調味,揉成葡萄大小的丸子;
5. 干香菇、黑木耳泡軟,去蒂;
6. 紅辣椒洗凈去籽;
7. 雞蛋分蛋黃和蛋清,在平底鍋中煎成黃、白蛋皮;
8. 胡蘿卜洗凈;
9. 水芹去老莖,放入鹽開水中燙一下,撈出瀝干;
10. 蛋皮(黃白)、胡蘿卜、芹菜都切成骨牌形;
11. 整條黑魚和牛肉、牛肉丸子及上面材料一起放在燜鍋里,撒入辣椒絲,用中火燜熟;
12. 面條煮熟撈出,放進燉好的黑魚湯里即可。
㈣ 緬甸有什麼特色小吃
緬甸的基本食品主要是米飯和咖喱,拌有沙拉的魚醬有許多種形式,米飯、其它菜餚與湯一起食用。米粉和魚湯做成的魚粉湯,椰子、雞肉咖喱加面條做成的椰奶面條都是緬甸人最喜歡的早餐和便餐食品。
緬甸也盛產海鮮,在仰光和其它城市中大部分的緬餐和緬甸椰汁雞
中餐館中,螃蟹、對蝦、龍蝦和其它貝類都是非常受歡迎的菜餚。 緬甸撈面 緬甸雞面 咖喱牛腩薄餅
典型的緬餐館供應肉類和蔬菜食品,大部分的緬甸餐館還可以做中國菜和印度菜,其它風味的亞洲菜包括泰國、越南、日本、韓國和新加坡風味的菜餚在緬甸也可以品嘗到。西餐主要是在賓館飯店中才有,在仰光有一些餐館提供義大利菜。
緬甸有許多茶葉店,在仰光和曼德勒有幾家快餐中心和快餐吧。
緬式糯糊是緬甸「搭敏呢擺」(糯糊節)所食用一種年節食品。
原料配方:
糯米500克椰子肉100克姜絲25克蒜末50克精鹽10克熟花生仁50克熟芝麻25克花生油50克
製作方法:
1.將糯米漂淘洗凈,用清水浸泡1~2小時。椰肉用刀切成3厘米長的薄片。
2.將鍋加花生油置於旺火上燒至八成熟,放入姜絲和蒜末煸炒,然後倒入糯米和清水(水沒米3厘米為宜)煮沸,待水分快乾時,放入椰肉片、芝麻和花生仁翻攪拌勻,用文水略煮片刻即熟。成品應為稠糊狀,煮時若干,可再加些溫水。
產品特點:
鮮香油酥,營養豐富,製作方便。
㈤ 魚湯面的做法
1.先將鯽魚去鱗鰓,除內臟,洗凈瀝干,將鍋燒熱,放入熟豬油,至八成熟時,將魚分兩批投入炸酥,不能有焦斑。另將鱔魚骨洗凈後放入鍋內,用少量油煸透。
2.在鍋內放清水17.5公斤(不可用井水或有鹼性的水),燒開時把浮上的水泡沫打清,再將炸好的鯽魚和鱔魚骨一齊倒入燒沸,待湯色轉白後加入熟豬油250克炸魚的原油),大火燒透,然後用淘羅過清魚渣,成為第一份白湯。
將熬過的全部魚骨倒入鐵鍋內,先用文火烘乾,然後將3次白湯混合下鍋,放入蝦籽,紹酒、姜蔥燒透,用細湯篩過濾即成。
3.把麵粉加水揉成面團(面和得稍硬一些,夏季可少放些水,其它季節可多放些水),用細刀(108齒的切片)切成細面條。
4.將面下入沸入鍋後,不要攪動,當其從鍋底自然漂起後,撈出在涼開水沖刷一下,再入鍋復燙即撈出。
在碗內放熟豬油7.5克、白醬油15克和少許青蒜花,撈入面條,舀入沸滾的魚湯即成。
㈥ 緬甸魚湯面哪裡可以吃到
去澳門吧。會有驚喜。
㈦ 江蘇的魚湯面特別的出名,魚湯面的做法是怎樣的
東台富安鎮,老204國道和老街交叉口,西南側有個加油站,路口向西20米,那個不起眼的蒼蠅館子,上過舌尖上的中國!魚湯面出自淮揚地區,揚泰一帶主要是長魚(黃鱔)湯面,而沿海的東台則是小雜魚(小河魚)湯面。東台魚湯面的精髓在於:串場河的水,南鄉的糧,東鄉的鹽和本地的野生鯽魚。鱔魚骨和鯽魚是魚湯面的靈魂所在。泰州的魚湯呀湯用的是長魚骨頭,就是黃蟮的骨頭,一點不腥。腥的是東台的魚湯面,用的是魚骨頭,也許那的人習慣乙吧,內陸人聞到海水都覺的腥。
個人口味不一樣 但我吃的面還覺得都挺好的 在蘇州人民醫院附近吃的忘記什麼面了 記得好像是百年老店 反正挺好吃的 揚州吃的是拌面 走過好多地方 沒有揚州那個好吃 淮安吃的本地面鹽城東台的吧。說的是乾隆吃過的,也不曉得真假,反正要說魚湯面好吃,做為一個東台人,有十年沒有吃了,記憶中,以前上學時去東台時,會路過富安,有個魚湯面攤攤蠻好吃的寶應縣的長魚面歷史悠久,湯是當地野生小雜魚加黃鱔魚的骨頭,熬制四小時以上,面條穿入韭菜,黃鱔凈肉,湯解味美。目前寶應汜水胡家長魚面一直堅持傳統做法,名氣很大。
㈧ 魚湯面用的什麼魚做的
新鮮的烏魚和它的骨頭,黃鱔和它的骨頭,還有豬骨頭先在油裡面炸一會兒,然後把它們炒到黃色,加熱水,開始大火燒開,過後用小火慢慢的熬,過一會濃濃的白湯就有了,這就是魚湯,最後要把骨頭過濾掉。魚湯有了,再用開水下面條,熟了以後把面方到魚湯裡面,別忘了撒點白鬍椒粉,常吃可以健身解毒。注意吃葯的時候不要吃魚湯面。
㈨ 魚頭湯面的做法步驟圖,魚頭湯面怎麼做好吃
用料
主料魚頭1個面條(生)適量
輔料水蘿卜2個
調料色拉油適量食鹽適量蔥4根姜1塊蒜5克料酒1勺
魚湯面的做法
材料集合圖:
魚湯面ve.jpg
1.蘿卜切片,姜蒜切片,蔥白切小段
2.鍋中加適量油,油熱後下入蔥姜蒜,略炒1-2分鍾,炒出香味
3.下入切塊的魚頭,煎至兩面金黃
魚湯面Kf.jpg
4.魚頭煎好後,加入適量水(水量可以寬一些),大火燒開。撇去浮沫,轉中火繼續煮10分鍾(關於加「冷水」還是「開水」,我都試過,感覺沒什麼差別,所以身邊有啥就加啥吧)
5.10分鍾後,下入蘿卜片,加入鹽,繼續燉煮五六分鍾至蘿卜熟透,再加1勺料酒即可
魚湯面Lw.jpg
6.將魚湯先潷出來(只取湯),這就是煮麵的面湯了
7.再在余料中,挑出蘿卜和魚肉,魚刺剔去不要(魚頭部分都是大刺,很容易剔除。一定要剔干凈哦,要不然吃面被扎到就杯具裊)
8.鍋洗凈,將魚湯、蘿卜和魚肉下入鍋中,再加一碗開水,煮開後下入面條,加少許鹽(魚湯加過鹽了,所以第二次加鹽不宜過多),煮至面熟
㈩ 魚湯面,怎麼做
健康功效:姜:降逆止嘔、化痰止咳、散寒解表
食材用料:魚頭、面條、蘿卜相剋食物、姜相剋食物、蒜、蔥段
菜譜做法:1.蘿卜切片,姜蒜切片,蔥白切小段
2.鍋中加適量油,油熱後下入蔥姜蒜,略炒1-2分鍾,炒出香味
3.下入切塊的魚頭,煎至兩面金黃
4.魚頭煎好後,加入適量水(水量可以寬一些),大火燒開。撇去浮沫,轉中火繼續煮10分鍾
5.分鍾後,下入蘿卜片,加入鹽,繼續燉煮五六分鍾至蘿卜熟透,再加1勺料酒即可
6.將魚湯先潷出來(只取湯),這就是煮麵的面湯了
7.再在余料中,挑出蘿卜和魚肉,魚刺剔去不要
8.鍋洗凈,將魚湯、蘿卜和魚肉下入鍋中,再加一碗開水,煮開後下入面條,加少許鹽(魚湯加過鹽了,所以第二次加鹽不宜過多),煮至面熟
9.濃濃白白的魚湯面,要趁熱吃,蘿卜甜,面湯鮮。一碗湯面下肚,渾身暖呼呼,讓你充滿元氣
魚湯面,為東台地區的名點,源於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58年),已有近200年歷史,相傳是一位被趕出皇宮的御膳廚師所制。1915年,在巴拿馬國際博覽會上獲獎[1] 。
魚湯面的製作很特殊,先要剖魚清洗,不留殘血。用豬油下鍋沸至八成,
陸續放魚入鍋炸爆,起酥撈起,不能燒焦。將炸過的魚加上鱔魚骨頭或豬骨頭,用河水熬出稠湯,蔥酒去腥,再用細篩過濾清湯,放入蝦籽少許,即可作面湯。面條用上白刀切面。所以,魚湯面色香味俱全。
歷史起源編輯
相傳,清乾隆年間,一位御膳廚師因觸犯了御膳房的條規,被逐出宮廷,流落到東台,以挑餛飩擔子營生。當時餛飩為肉餡,他初來乍到,人地生疏,生意清淡,不由想起御廚面點。便萌生了試做魚湯面的念頭,幾經試驗,雖然做的魚湯面如牛奶,但總有腥味,且濃度不夠。後根據鄉民建議:「用姜蔥並重去腥,豬油炸魚起稠,再放些蝦籽,既保下湯的特色,又別具鮮味。」按此法試做,果然見效。於是開設店鋪,打出「東台魚湯面」的招牌,生意興隆,門庭若市[2] 。
原料配方編輯
原料配方(制200碗):
上白麵粉20公斤
活鯽魚3公斤
白醬油3公斤
蝦籽50克
鱔魚骨1公斤
白鬍椒粉25克
姜50克
紹酒50克
香蔥100克
青蒜花400克
熟豬油2.5公斤
文化遺產被盜用事件編輯
在第十四屆中國美食節暨2013江蘇國際餐飲博覽會,大豐市有意鼓吹地方旅遊特色,將東台魚湯面據為己有說成「大豐魚湯面」從而達到「旅遊興市」的目的。據悉,大豐市派出參加博覽會上進行「盜名烹飪」的酒店為大豐市建豐大酒店。在一篇關於「大豐魚湯面」的介紹中,該介紹大部分詞句復制於東台魚湯面的介紹,只有少量的改動。
做法編輯
1.先將鯽魚去鱗鰓,除內臟,洗凈瀝干,將鍋燒熱,放入熟豬油,至八成熟時,將魚分兩批投入炸酥,不能有焦斑。另將鱔魚骨洗凈後放入鍋內,用少量油煸透。
2.在鍋內放清水17.5公斤(不可用井水或有鹼性的水),燒開時把浮上的水泡沫打清,再將炸好的鯽魚和鱔魚骨一齊倒入燒沸,待湯色轉白後加入熟豬油250克炸魚的原油),大火燒透,然後用淘羅過清魚渣,成為第一份白湯。
將熬過的全部魚骨倒入鐵鍋內,先用文火烘乾,然後將3次白湯混合下鍋,放入蝦籽,紹酒、姜蔥燒透,用細湯篩過濾即成。
3.把麵粉加水揉成面團(面和得稍硬一些,夏季可少放些水,其它季節可多放些水),用細刀(108齒的切片)切成細面條。
4.將面下入沸入鍋後,不要攪動,當其從鍋底自然漂起後,撈出在涼開水沖刷一下,再入鍋復燙即撈出。
在碗內放熟豬油7.5克、白醬油15克和少許青蒜花,撈入面條,舀入沸滾的魚湯即成。
營養價值編輯
湯白質濃,滴點成珠,營養豐富,清爽可口。
東台魚湯面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較好的養生作用,能夠潤脾健胃,補虛療腸。經常食用,可強身健體。這是因為東台魚湯面在湯料上,選擇了野生鯽魚、鱔魚骨、豬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鈣和各種氨基酸的特點。食後不上火、不口乾,營養豐富,符合當代人所追求的膳食養生[3] 。
民間常有「吃碗魚湯面,賽過老壽星」之說。東台魚湯面如此美味,也難怪當地老百姓常說「吃一碗,想三年[3] 」。
特產功效編輯
魚湯面不僅味道鮮美,還具有較好的養生作用,能夠潤脾健胃,補虛療腸。經常食用,可強身健體。這是因為魚湯面在湯料上,選擇了野生鯽魚、鱔魚骨、豬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鈣和各種氨基酸的特點。食後不上火、不口乾,營養豐富,符合當代人所追求的膳食養生。民間常有「吃碗魚湯面,賽過老壽星」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