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蚊子是什麼病
⑴ 在緬甸曼德勒工作,蚊子咬的厲害會不會的傳
緬甸有一種傳染性登革熱,就是通過蚊子傳染的,但前提是蚊子叮咬過有登革熱病的人再叮咬你才會傳染,而不是所有蚊子都有,但這種病也很好治療,症狀主要是高燒全身無力,最要是不能拖,時間拖到一個星期左右就會有生命危險
⑵ 近日緬甸是否發生流行瘟疫
我住緬甸˙沒聽過最近有瘟疫
⑶ 關於緬甸
緬甸:緬甸聯邦位於中南半島西部.佛教國.面積676581平方千米.全國分為7個省和7個邦.人口4557萬,緬族約佔65%,其餘有克倫,撣,克欽,克耶族等135個民族.緬甸語為國語.首都:仰光.
地勢北高南底,高山,高原,丘陵兼有,河流的中下游谷地和三角洲是平原地區.北端的開卡博峰5881米為最高峰,伊洛瓦底江全長2150千米,是南北交通大動脈,流域面積占國土60%以上,富灌溉之力.東部的薩爾溫江則是一條典型的山地河流,流急不利航行.沿海地區屬熱帶季風氣候,其餘地區屬熱帶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礦產以石油,天然氣為主,藏量較大."緬甸玉"及負盛名.森林覆蓋率約51%,是世界上柚木產量最大的國家.水力資源和旅遊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緩慢.
經濟不發達,農業勞動力佔全國總就業人數63%,主要生產大米,有"大米之國"稱譽,工業有小型機械,防止,印染,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貨幣名稱:緬元.
交通運輸設施陳舊落後,鐵路多為窄軌,水運和空運較為重要,仰光為最大港口.
⑷ 關於登革熱
登革熱是登革熱病毒引起、伊蚊傳播的一種急性傳染病。臨床特徵為起病急驟,高熱,全身肌肉、骨髓及關節痛,極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傾向和淋巴結腫大。 登革熱以渾身骨及關節劇烈疼痛、高熱不退為特徵,也被稱為「碎骨熱」,死亡率低。 什麼原因引起登革熱 (一)傳染源:患者和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未發現健康帶病毒者。 (二)傳播媒介:伊蚊,已知12種伊蚊可傳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 (三)易感人群:在新疫區普遍易感。 登革熱有什麼症狀 潛伏期5~8d。按世界衛生組織標准分為典型登革熱、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征3型。 登革熱病毒 登革熱(dengue fever)是登革熱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通常由在白天叮咬人的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傳播。這種疾病最初發生在熱帶地區,通常大多是發生在這些地區的雨季,這種環境下極易滋生大量攜帶病毒的蚊子。傳染病的爆發規模越來越大,情況越來越嚴重,其中登革熱出血熱的比例也越來越大。世界衛生組織每年都收到大約500 000份登革熱病例的報告,全球每年發生5,000萬到1億例登革熱,更有24.5億人受到感染的威脅。感染登革熱輕則突然發熱、劇烈肌肉疼痛、骨關節痛,重則廣泛出血、迅速休克,在大多數國家登革熱的死亡率大約為5%,大多發生在兒童和青壯年中。 本病於1779年在埃及開羅、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及美國費城發現,並據症狀命名為關節熱和骨折熱。1869年由英國倫敦皇家內科學會命名為登革熱。登革熱屬於黃熱病毒屬,自然就姓黃了。登革(Dengue)意思是得了這種病的人,由於肌肉關節疼痛,走起路來就像穿夾腳高跟鞋的女人。登革熱病毒由兄弟四人分化成四大家族,被病毒學家稱為DF-1、DF-2、DF-3、DF-4病毒型。因為四個家族成員都可能發生基因變異,所以引發的病也就不只是刻板的一種臨床類型,除典型登革熱外,還有更厲害的登革出血熱、登革休克綜合征。 現在,這種疾病還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由於在發達國家難覓蹤影,也難以研究,很少有人注意到登革熱。僅有的少數研究也要借用於人們熟悉的熱帶病的研究經費
⑸ 緬甸被蚊子怎麼治法
~~~~~~~~~~~~~~~~~~~~~~~~~~~~~~~~~~~~~~~~~~~~~~~~~~~~~~~~~~
1、吃大蒜可有效驅蚊,因為蚊子不喜歡人體分泌出來的大蒜味,或在室內放幾個大蒜頭,也可驅趕蚊蟲。缺點是味道難聞,估計沒幾個MM會喜歡的。2、口服維生素B、通過人體生理代謝後從汗液排出體外,會產生一種蚊子不敢接近的氣味。服法為睡前一小時口服維生素B1~2片,但不要長期大量服用。3、有些人經常挨蚊子咬,而身邊的人卻毫無感覺的現象。原來蚊子咬人與人們所穿的衣服顏色大有關系。如果穿深藍色或褐色的衣服,被蚊子叮咬的機率會大些。所以在夏天應穿淺色衣服。4、在身邊附近,放兩三瓶揭開的清涼油、風油精等,蚊子會聞而生畏,不敢前來「侵擾」。但是效果稍差,而且清涼油、風油精揮發的很快。5、使用茉莉花、米蘭或玫瑰,最好是夜來香等味道的香水。因蚊子不能忍受這些花的香氣而逃避。6、取廣口瓶數只,內裝少許濃糖或啤酒,輕輕搖晃,使瓶內壁上沾上糖液或酒液,放在室內蚊子較多的地方,蚊子聞到糖味,就會往瓶內飛鑽,而被粘住或淹死。7、使用驅蚊露,驅蚊霜等塗抹或噴灑驅避劑,有些有效保護時間甚至可以達到8小時的驅蟲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與防曬類產品同時使用時,會對防曬效果產生較小程度的抵消,故使用者應適當增加塗抹防曬霜的頻率,8、使用電子驅蚊手錶:蜻蜓為捕食蚊子大王,蚊子聞其聲而逃。電子驅蚊手錶利用模仿蜻蜓振翅的聲音有效地達到驅蚊效果, 同時也能模仿雄蚊振翅的聲音來驅趕雌性蚊子(吸血蚊子)。有效范圍1平方米。9、源天戶外用品有推出驅蚊照明蠟燭或裝蠟驅蚊火把,蠟燭燃燒時容器會變熱,不要觸摸,以防燙傷,同時不要在易燃物品近旁使用。蠟燭燃燒時,不要遠離蠟燭。10、5月份探險雜志上看到歐都納有推出具有防蚊驅蟲效果的快乾衣,兼具抗UV處理,比較方便,出去的時候不用多攜帶任何物品,但缺點是水洗次數過多,驅蟲效果可能會有所降低.
⑹ 蚊子會傳播什麼疾病
蚊子是一類十分有害的吸血昆蟲。它的刺叮吸血固然會引起嚴重的騷擾,然而更為嚴重的是它能傳播多種疾病。人被蚊子叮咬而感染的疾病有瘧疾、淋巴絲蟲病、黃熱病、登革熱、流行性乙型腦炎等,統稱為蚊媒病。
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人體引起的疾病,蚊子的刺叮吸血將病人血中的瘧原蟲傳播給健康人使健康人染上瘧疾。瘧疾流行呈世界性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地區流行最廣。全世界受瘧疾威脅的人口高達16億以上,而非洲每年死於瘧疾的兒童超過100萬。所以,蚊子傳播的瘧疾已成為世界公害。
蚊子還能傳播斑氏蟲疾、馬來絲蟲病和帝汶絲蟲病。蚊子叮咬絲蟲病人時,血液中的幼蟲進入蚊體並發育成具有感染能力的幼蟲,再叮咬人時,幼蟲侵入人體並在淋巴管和淋巴結處發育為成蟲。蚊子傳播的淋巴絲蟲廣泛流行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全世界約有9千萬人感染淋甲,處由病-
目前已知蚊子傳播的蟲媒病毒病有60餘種,他們都是通過蚊子的刺叮吸血而傳播,因此,我們千萬不可忽視蚊子。
⑺ 緬甸的蚊子很厲害嗎
是的,你想去旅遊?蚊子厲害的原因是那裡太多積水地方,森林也多
⑻ 蚊子的種類和傳播的疾病有哪些
蚊子是夏秋季節非常多見的一種有害昆蟲。它對人體的危害在於,其叮咬有病的動物或人體後,會將病原體傳染給健康人。不同種類的蚊子可傳播不同的疾病。
傳染性乙型腦炎:由病毒引起,主要由庫蚊傳播,傳染源是農村的各種牲畜特別是幼豬。臨床上發病急,有高熱、意識障礙、驚厥、強直性痙攣和腦膜刺激征,重型患者病後往往有後遺症。
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登革熱是經伊蚊傳播、由登革熱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登革熱的臨床症狀有發熱,頭痛,全身肌肉關節酸痛,牙齦、鼻腔或消化道出血,並有皮疹和淋巴結腫大等。 更為凶險的類型,稱為登革出血熱,死亡率高達5%~10%。患者還會出現休克,伴胃腸大出血,可於4~6小時內死亡。盡管一般登革熱整個病程大致一個星期,但病後患者一般都會感到虛弱、乏力和抑鬱,要恢復到正常狀態常常需要幾周乃至數月甚至更長時間。登革出血熱以發熱、皮疹、出血、休克等為主要特徵,病死率高。目前主要分布在我國南方沿海地區,以長江以南為多。
瘧疾:是由按蚊傳播的,傳染源主要是瘧疾患者。夏季兩季多見,常年可發病,國內多見於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可遍布全國,北方地區發病較少。臨床表現為:間歇性寒戰、高熱,出汗,脾腫大,貧血。臨床可分間日瘧疾、三日瘧疾、惡性瘧疾三型。其中惡性瘧疾可侵犯內臟,預後不良。
絲蟲病:由庫蚊傳播,在我國僅有斑氏及巴來絲蟲病流行,長江以南地區流行。絲蟲寄生在淋巴組織、皮下組織或漿膜腔,引起淋巴管炎症及阻塞,早期表現為發熱、急性淋巴結炎和淋巴管炎等,後期表現為象皮腫和淋巴水腫等。臨床還有絲蟲熱、肺部嗜酸粒細胞侵潤綜合征等。
黃熱病:是黃熱病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經伊蚊傳播。主要流行於非洲和中南美洲,臨床特徵有發熱、劇烈頭痛黃疸、出血、蛋白尿。我國尚未發現本病。
⑼ 蚊子都有什麼病毒
蚊子有很強的攜帶病原體,傳播疾病的能力,經蚊子傳播的疾病多達80餘種。其中常見的病毒性疾病有:乙型腦炎、寨卡病毒感染、登革熱、基孔肯亞熱、裂谷熱、黃熱病、西尼羅熱、辛德畢斯病毒病、委內瑞拉馬腦炎、聖路易腦炎等。除了傳播病毒以外,蚊子還能傳播寄生蟲病,如:瘧疾和絲蟲病。
⑽ 家裡發現很小的飛蟲,小到快看不見,感覺像有蚊子在圍繞,還咬人,很癢,請問是什麼蟲啊太可怕了!
是隱翅蟲,去年夏天我們寢室有好多人被爬而受到它的傷害,它是不咬人的,它分泌的液體是酸性,有趨光性,白天棲息在雜草石下,夜間出來活動,夏秋兩季最常見,喜歡圍繞日光燈等飛行。體內沒有毒腺,不會蜇人,但是體內有毒液(強酸性毒汁,PH值1到2),在被打死後毒液會流出來。
隱翅蟲的毒液會引起急性皮膚炎症,痊癒後傷口顏色與周圍皮膚會有差異。
人體皮膚接觸少量毒液後(如隱翅蟲從皮膚上爬過),皮膚會出現點狀、片狀或條索狀紅斑,隨後中央呈灰褐色壞死。若受傷面積不大,會有輕微癢痛感;若受傷面積較大(如多處皮膚被隱翅蟲爬過),則會有強烈癢、痛感覺,可能伴隨淋巴結腫大,發燒等。
若人體皮膚接觸大量毒液(如毒液流到皮膚上),則受傷部位會產生水泡,周圍皮膚紅腫,水泡與紅腫間為一原膚色的圈裝部分。水泡可以弄破,如用棉簽擠破,然後用鹽水洗凈,但是不久後會重新產生水泡。水泡不久後會自然消失後,患處會隆起,中間原水泡處凹陷,像火山口,但是一般火山口是圓形的,而皮膚上的患處是稱線狀的。患處隆起部位皮膚組織將全部壞死,形成深咖啡色疤,在疤下長出新皮膚,但是新皮膚顏色很淡,與周圍皮膚有一定差異,導致痊癒後,患處像被刀割傷後痊癒的樣子。所以,留下的疤痕對皮膚的影響最大。
對於隱翅蟲爬過皮膚後是否對皮膚造成傷害,有的認為不會,因為蟲沒有被打死,毒液沒有流出來;有的認為會,因為蟲尾部的針狀結構會接觸皮膚。我個人傾向於「爬過後也會造成傷害」,但是不會太嚴重,因為有的患者頸部大面積出現輕微症狀,不可能是打死了很多爬在鼻子上的隱翅蟲,毒液流了一脖子(如果那樣,患者就不會不知道為什麼頸部出現這樣的炎症了)。
預防隱翅蟲,要做要:
1、打掃室內外衛生,防止蚊蟲滋生,同時要關好紗窗
2、夜晚關燈睡覺,睡覺前檢查床上是否有隱翅蟲,以免壓死
3、盡量採取各種驅蚊措施,如點滅蚊器、擦花露水等
4、若隱翅蟲停留的皮膚上,應用嘴吹氣將其吹走,然後用清水洗凈接觸隱翅蟲的皮膚
另外,告訴你它是一種益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