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蒙古屬於什麼勢力
① 緬甸 和 蒙古國 比起來誰厲害誰大誰有名氣
緬甸國土面積676581平方公里,人口5000萬,蒙古國國土面積,156.65萬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不到400萬。在現代社會,緬甸的存在感要遠遠打過蒙古國。
但是就歷史而言,因為蒙古人的征服戰爭,蒙古這個名字要比緬甸要響亮的多。
② 韓國、蒙古、緬甸等原來都是中國的領土
唐高宗三征高麗怎麼會沒有,即使到了宋時期,因遼的崛起而改事遼,高麗也一直奉宋為正統,在明朝時,1387年,馮勝和藍玉率領軍隊打敗高麗,在遼東設了鐵嶺衛都指揮使司。高麗派大江李成桂征伐遼東。李成桂造反,建立李氏王朝,並派使臣向明朝稱臣,朱元璋取「朝日鮮明之國」之意,為這個王朝確定了新的名字——朝鮮。朱元璋親自下令:「朝鮮為永不征討之國,明和朝鮮正式以鴨綠江作為邊界。而朝鮮尊明為天朝,並採用明年號,此後朝鮮的歷代國王繼位後都要派使臣至明朝,得到明朝皇帝的確認並賜予封號。」直到明滅亡,乾隆時代仍用崇禎年號以示忠心。
外蒙古也屬於中國領土,清朝地圖上明確標明了,1924年因蘇聯原因獨立,但是一直未受中央政府正式承認,1946年舉行全民公決,結果是100%贊成獨立,於是當時的政府正式承認獨立,1950年的中蘇友好條約也是一樣
至於緬甸,我記得明朝的時候有一點點,不知道對否。明太祖曾說過永不征討的十三個國家,包括朝鮮,日本,越南,等等
③ 蒙古人戰無不勝,滅國無數,為何卻滅不了一個小小的緬甸
十三世紀時蒙古人的世界,整個世界都在蒙古人的鐵蹄下瑟瑟發抖。公元1206年,蒙古族歷史上最傑出的領袖,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帝國,蒙古帝國。
三.元朝內部不穩。
元朝庭對漢人實施殘酷的統治,絕大多數漢人始終沒有歸附。再加上吏治的腐敗,橫征暴斂,收刮民脂民膏,導致階級矛盾激化,時常有起義發生。元朝不得不派出軍隊鎮壓起義軍,無法集中優勢兵力征戰東南亞諸國。
④ 緬甸.匈牙利.波蘭.蒙古的政體是什麼
議會制、總統制
⑤ 蒙古國在國際上屬於哪個陣營呢
中立國,以前是中國的,被分離出去了。它被中國和俄羅斯2個國家包著,不跟美國混,跟中國和俄羅斯關系也是一般般。
⑥ 求匈牙利 波蘭 蒙古 瑞士 緬甸的政體都是什麼
君主政體
摩洛哥,尼泊爾,沙烏地阿拉伯,柬埔寨,約旦,阿聯酋長國,阿曼,賴索托,不丹,科威特,史瓦濟蘭,卡達爾,汶萊,湯加,摩納哥。
王國皇帝大權在握,終身在位。
(這里不包括日本、英國、荷蘭、比利時、瑞典、挪威、丹麥、泰國、西班牙等各個君主立憲王國,因為日本天皇、英女皇等國君只是象徵性在位,並沒有實權,首相才是王國最高掌權人。)
神權政治
(伊斯蘭革命後於1979年12月頒布第一部憲法,規定實行政教合一制度,神權統治高於一切,最高領袖的絕對權力不容更改)。
梵蒂岡(教皇統領全球11億天主教徒 軍事統治
巴基斯坦(穆沙拉夫上將於1999年10月12日推翻謝里夫政府,軍事接管政權,禁止政黨公開活動)。
剛果民主共和國(卡比拉於1997年5月17日推翻蒙博托政權上台,禁止一切政黨活動緬甸(1988年9月18日,丹瑞大將軍人政府接管國家政權)。
蘇丹(巴希爾中將於1989年6月30日發動政變上台,禁止黨派活動)。
大多數軍人政府都是靠發動軍事政變上台的 ******
中國(中國共產黨),越南(越南共產黨),敘利亞(阿拉伯復興社會黨),朝鮮(朝鮮勞動黨),古巴(古巴共產黨),利比亞(禁止一切政黨活動),寮國(寮國人民革命黨)。
這些國家沒有全民選舉制度,即使有選舉也只是***推舉候選人,當然不會有反對黨。 過渡政府
伊拉克,阿富汗,索馬里,盧安達,蒲隆地,厄利垂亞,賴比瑞亞,巴林,馬爾地夫。伊拉克和阿富汗今年舉行大選,但局勢不穩定;而巴勒斯坦未立國不能稱過渡政府。 民主選舉政體
議會制、總統制等
議會制的國家,總理才是握有實權者,總統只是象徵性(像新加坡、以色列、德國、印度等)。
總統制的國家,總統為最高領袖,總理只是獲任命(如法國、韓國、埃及等)。
議會制政體
印度,孟加拉,日本,德國,土耳其,泰國,英國,義大利,南非,西班牙,波蘭,加拿大,馬來西亞,澳洲,荷蘭,比利時,捷克,葡萄牙,匈牙利,瑞典,奧地利,瑞士,以色列,斯洛伐克,丹麥,芬蘭,巴布亞紐幾內亞,克羅埃西亞,挪威,摩爾多瓦,新加坡,愛爾蘭,紐西蘭,立陶宛,牙買加,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模里西斯,索羅門群島,盧森堡,蘇利南,馬爾他,巴哈馬,冰島,巴貝多,貝里斯,萬那杜,薩摩亞,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格瑞那達,多米尼加,馬紹爾群島,安道拉,安地卡及巴布達,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列支敦斯登,聖馬利諾。
***政體
印尼,奈及利亞,衣索比亞,法國,阿爾及利亞,台灣,羅馬尼亞,葉門,莫三比克,象牙海岸,布吉納法索,馬里,尼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幾內亞,海地,亞塞拜然,保加利亞,獅子山,波士尼亞赫塞哥維納,亞美尼亞,中非共和國,黎巴嫩,阿爾巴尼亞,茅利塔尼亞,蒙古,馬其頓,甘比亞,加彭,東帝汶,斐濟,維德角,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席爾。
總統制政體
美國,巴西,俄羅斯聯邦,墨西哥,菲律賓,埃及,烏克蘭,南韓,哥倫比亞,阿根廷,坦尚尼亞,肯亞,秘魯,烏茲別克,委內瑞拉,迦納,斯里蘭卡,馬達加斯加,哈薩克,智利,喀麥隆,厄瓜多,瓜地馬拉,馬拉維,希臘,尚比亞,塞內加爾,突尼西亞,玻利維亞,多米尼克共和國,查德,宏都拉斯,貝南,薩爾瓦多,巴拉圭,喬治亞,尼加拉瓜,吉爾吉斯斯坦,哥斯大黎加,烏拉圭,剛果,巴拿馬,拉脫維亞,納米比亞,波札那,幾內亞比索,塞普勒斯,蓋亞那。
總統集權制政體
安哥拉(總統多斯桑托斯自1979年就任至今),辛巴威(總統穆加貝自1980年獨立就開始執政至今),白俄羅斯,塔吉克,土庫曼,多哥(總統埃亞德馬自1967年發動政變上台,直至今年2月5日病逝,共執政38年),葛摩,吉布地,赤道幾內亞。
無政黨政體
烏干達(允許政黨存在,但禁止其活動),密克羅尼西亞,吉里巴斯,帛琉,諾魯,吐瓦魯(沒有政黨)。
參考資料:http://bbs.dresschina.com/thread-19562-1-74.html
⑦ 蒙古帝國的簡歷
蒙古帝國
(1206-1635年)
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不是羅馬帝國,不是大英帝國,也不是俄羅斯帝國,而是由中華民族的蒙古族英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
成吉思汗及其後繼者在50多的時間里,以總數不到40萬人的軍隊,先後滅亡40多個國家,征服720多個民族,消滅各國軍隊人數超過千萬,征服各民族人口數目達六億,建立了人類歷史上版圖最大的國家---蒙古帝國。其穩定時期版圖面積超過3500萬平方千米,版圖最大時期面積超過4500萬平方千米,占當時整個人類世界的五分之四還多.而現在整個亞洲的陸地面積(包括所有島嶼)不過4400萬.蒙古民族向世界展示了中華民族最大的生存能力。
成吉思汗時期
蒙古人是鮮卑人的後代。唐朝之後,蒙古各部移居到蒙古高原。10世紀到12世紀,蒙古高原先後臣服於遼朝和金朝。至公元1200年左右,隨著金朝的逐漸衰落及蒙古勢力的逐漸強盛,蒙古不再向金朝進貢。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嫩河)源頭召開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
1205年起,成吉思汗三次攻打西夏。1211年蒙古鐵騎進攻金朝,並佔領中都。1218年,蒙古大軍滅掉西遼政權。後代在此處建立窩闊台汗國。
1219年至1222年,成吉思汗進攻花剌子模(今烏茲別克、土庫曼一帶),攻佔多個主要城池。花喇子模統治者摩訶末素丹逃至裏海孤島病死。1223年成吉思汗派速不台繼續西進,在現烏克蘭戰勝基輔大公,後撤軍。1226年成吉思汗再次征西夏,次年西夏末代國王投降。
1227年成吉思汗在賀蘭山病死。當時的蒙古帝國包括蒙古高原,中國西北、東北、和華北的一部分,和中亞、西亞大部。後此處建立察合台汗國。
成吉思汗之後的擴張
1300年-1405年間的蒙古帝國。成吉思汗死後其子窩闊台繼任蒙古大汗。1235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欽察、俄羅斯,攻佔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在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受阻於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1242年窩闊台的死訊傳來,拔都率軍東歸爭奪汗位的繼承。這是蒙古大軍所到最西的地方。後在此處建立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
中東
窩闊台之後經過貴由的短暫統治,成吉思汗的小兒子拖雷的兒子蒙哥繼位。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1258年,西征軍攻佔巴格達。1259年旭烈兀征敘利亞,1260年攻克大馬士革。當年蒙哥在進攻南宋時於四川戰死。旭烈兀回師爭位,之後留下的少量蒙古軍隊在大馬士革戰敗於埃及。埃及佔領敘利亞全境,並使得蒙古帝國無法延伸到非洲。此處建立伊兒汗國,又稱伊爾汗國或伊利汗國。
東亞
窩闊台時,1230年至1234年,蒙古滅金。窩闊台之後,在旭烈兀西征的同時,蒙哥於1258年率三路大軍攻打南宋。1259年蒙哥在四川合州的釣魚城久攻不下,在一次戰斗中中箭而亡(一說病死)。正在進攻湖北鄂州的蒙哥的弟弟忽必烈遂班師,自稱大汗。在戰勝也自稱大汗的弟弟阿裡布哥之後,1267年忽必烈定都中都,後改稱大都。1271年改國號為「元」,是為元朝的開始。1267年至1279年,經過對南宋多年的征戰,元軍終於滅宋。 蒙元軍隊於1257年、1285年和1287年曾三度佔領越南北部的地區,即當時的大越。大越與其宿敵占婆(越南南方的印度教政權)聯合擊退了入侵軍。1287年元軍攻入緬甸北部的蒲甘王國,之後在1303年又退出該地區。元軍於1292年至1293年對爪哇發動的海上遠征也無功而返。 1274年和1281年,忽必烈兩次試圖入侵日本,但由於台風而失敗。也有研究說當時元軍在高麗和山東建造的艦隊所用船型是內河船,所以經不起海上的風浪。日本人認為台風是天神對日本的保佑,於是有神風一說。
四大汗國
忽必烈遷都大都(現北京)之後,支持阿裡布哥的窩闊台汗國拒絕歸附忽必烈而獨立。察合台汗國被忽必烈、阿裡布哥等勢力多次爭奪。這兩個汗國位於新疆、中亞一帶。欽察汗國為拔都所創,位於現在的保加利亞、俄羅斯聯邦的歐洲部分、北高加索、和花剌子模的一部分,羅斯諸公國為其藩屬國。伊利汗國為旭烈兀所創,包括現在的高加索、伊朗、伊拉克等地。欽察汗國在忽必烈與阿裡布哥爭奪汗位時已事實上獨立,而伊利汗國在忽必烈去世後也獨立,蒙古帝國分裂,「大蒙古國」不復存在。這四大汗國雖然是原屬於大蒙古帝國,但已互不隸屬、各自為政,也不屬於忽必烈的大元帝國,即元朝。
元帝系
(1)元太祖 成吉思汗(Genghis Khan,1206-1227)
拖雷監國(1227-1229)
(2)元太宗 窩闊台汗(1196-1241)
乃馬真後監國(1241-1246)
(3)元定宗 貴由汗(1246-1248)
海迷失後監國(1248-1251)
(4)元憲宗 蒙哥汗(1251-1259)
(5)元世祖 忽必烈(Kublai Khan 1260-1294)
(6)元成宗 鐵穆耳(1294-1307)
(7)元武宗 海山(1307-1311)
(8)元仁宗 愛育(1311-1320)
(9)元英宗 穎德八刺(1320-1323)
(10)元泰定帝 也孫鐵木兒(1323-1328)
(11)元明宗 和世敕(1329)
(12)元文宗 圖帖睦爾(1328-1332)
(13)元寧宗 懿璘質班(1332)
(14)元順帝 妥灌帖睦爾(1333-1370)
⑧ 蒙古國的歷史
蒙古人是形成於漠北上的土著民族之一,蒙古高原在古代中國先秦到南北朝時期主要居住著匈奴人,匈奴人時常南下騷亂中原,為保衛中原正常的發展,西漢武帝時期曾派衛青和霍去病率軍深入漠北千多里。霍去病擊匈奴至今蒙古中境內狼居胥山,衛青掃平匈奴王庭。到了東漢又先後有竇固、耿秉、竇憲等將率軍打擊北匈奴,與北單於戰於稽落山(今蒙古國額布根山),北單於大敗逃走,漢軍追擊,北匈奴先後有二十餘萬人歸附,南匈奴附漢稱臣,竇憲、耿秉登燕然山(今蒙古國杭愛山)刻石紀功,抵瀚海(今貝加爾湖)而還,第二年再出擊北匈奴,北單於受傷逃走。 後漢軍又出擊阿爾泰山大敗北匈奴軍,迫使北單於西遷,率殘部西逃烏孫與康居,匈奴衰落後,鮮卑人迅速進入蒙古高原,古代中國唐朝前期今蒙古一帶和貝加爾湖周邊和葉尼塞河上游曾歸為唐朝領土。唐朝後期,蒙古祖先逐漸與突厥融合,並對蒙古族的最終形成起了決定性的作用,10世紀到12世紀,蒙古逐步並入契丹人建立的遼國版圖。女真人建立的金國中期曾使蒙古臣服之,至1200年左右,隨著金國的逐漸衰落及蒙古勢力的逐漸強盛,蒙古不再向金國進貢。
13世紀初期左右,蒙古民族在首領鐵木真的領導下,沖出高原,掀起強勁的擴張浪潮。短短時間內,這股擴張浪潮使人類中古時代政治、文化和地理上產生了巨變。它不僅極大地影響了蒙古民族的歷史進程,也在人類文明演進的軌跡上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8、9世紀之交,原來游牧於貝加爾湖東南和黑龍江上游額爾古納河一帶的室韋諸部,開始向西遷徙,進入斡難河、怯魯連河和土拉河上游地帶,隨之占據了東起貝加爾湖、西至額爾齊斯河、南達萬里長城、北到西伯利亞的廣闊高原地區。10至12世紀,蒙古諸部與南方的遼金政權往來甚密,接受先進物質文化的影響,鐵器使用逐漸普及,生產力獲得較快發展,私有制度開始出現。以往那種傳統的氏族集體游牧方式「古列延」漸漸讓位於一家一戶的游牧方式「阿寅勒」,社會階級分化加劇,氏族社會逐步瓦解。 各個部落首領「汗」和貴族「那顏」在大肆攫取社會財富的同時,還豢養親兵勇士「那可兒」為其效命,以此作為維系權勢,攻伐征戰的武裝力量。各部落為爭奪牧場、牲畜和奴隸,相互拼殺,弱肉強食。12世紀下半葉,蒙古諸部在殘酷角逐之後,逐漸形成孛兒只斤和札只刺兩大部落,彼此虎視眈眈,力圖吞滅對方。與此同時,整個高原自東向西,塔塔兒(韃靼)、蒙古、克烈、乃蠻四大集團及北方的蔑兒乞集團五雄並存對峙。為爭奪支配整個高原的最高權力,五大部落集團展開激烈廝殺。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成吉思汗登上了歷史舞台,他組織了一支強大的軍隊四處征戰。 漠北南部原為大金的附屬地區。隨著金國的章宗時期的軍力衰落,(以尼倫和迭列斤兩大部落組成的蒙兀王國)蒙古的勢力也開始壯大起來,不再臣服於金國(1170年)。金國泰和四年(1204年)(以尼倫和迭列斤兩大部落組成的蒙兀王國)的乞顏部領袖鐵木真征服了蒙古高原各部(塔塔爾、泰赤烏、蔑兒乞、乃蠻、克烈、汪古部、以尼倫和迭列斤兩大部落組成的蒙兀王國)。元太祖元年(金章宗泰和六年,宋寧宗開禧二年,公元1206年)春天 ,鐵木真獲得尊號「成吉思汗」,建國於漠北,國號「大蒙古國」。
蒙古人是(塔塔爾、泰赤烏、蔑兒乞、乃蠻、克烈、汪古部、以尼倫和迭列斤兩大部落組成的蒙兀王國)人的後代,12世紀初期之後,蒙古各部逐漸遷徙到蒙古高原,10世紀到12世紀,蒙古高原先後被於契丹統治和有時臣屬於金國,到1200年左右,隨著金國的逐漸衰落及蒙古勢力的逐漸強盛,蒙古不再向金國進貢,1206年,鐵木真統一蒙古各部,在斡難河(今鄂爾渾河)源頭召開庫里爾台大會,即蒙古大汗位,號「成吉思汗」,國號「大蒙古國」(YeqeMongolUlus)。成吉思汗還頒布了扎撒,作為大蒙古國的成文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性文件。 蒙古帝國的組織是十戶、百戶、千戶、萬戶、十個萬戶組成一旗,十旗組成一路,十路組成一州,十州一國。
大蒙古國建立後,不斷向外擴張,1217年,滅亡西遼、1219年西征花剌子模,一直打到伏爾加河流域,於1225年東歸。1227年滅西夏,成吉思汗也在征程中病逝。成吉思汗逝世後,由幼子拖雷監國,本來拖雷應當繼承汗位,但拖雷為免紛爭,於是推舉窩闊台繼位。傳說,後來拖雷因替窩闊台飲下有詛咒的酒去世。
1229年,窩闊台繼任大汗,1231年征服高麗,1233年滅東真國,1234年滅金國。隨後再次西征,1237年佔領莫斯科,1241年兵分兩路入侵波蘭、匈牙利,大敗神聖羅馬帝國聯軍,前鋒直指維也納,歐洲為之震驚。正當此時,窩闊台逝世。遠征軍於是東還,後來拔都建立欽察汗國。
1246年,貴由在窩闊台的皇後支持下繼位。拔都與貴由在長子西征以後不和,而貴由在遠征歐洲的歸途中病死,拔都(欽察汗國的實力最為雄厚)作為長孫本有實力承繼汗位,但他無意即位,遂提議召開忽里勒台大會,力挺拖雷的長子蒙哥為大汗。1251年,蒙哥繼位。1254年滅大理國。蒙哥命旭烈兀西征;1258年,佔領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滅阿拔斯王朝。1259年,佔領大馬士革。元憲宗八年(1258年),蒙哥、其弟忽必烈和大將兀良合台分三路大舉進攻南宋。他親率主力征四川,次年,在攻打合州時(今重慶合川區)受傷(一說疫癘流行,兵士多病死,蒙哥亦染疾),於元憲宗九年農歷七月二十一日(1259年8月11日)死於合川東釣魚山上。有史料認為他的死是由於進攻合州時所受的箭傷。其他的史料,包括《元史》,則斷言他死於痢疾。拉施都丁則聲稱蒙哥死於霍亂。不管原因是什麼,蒙哥的死震撼了整個蒙古帝國,並對其未來歷史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 參見:蒙古第一次西征之戰、蒙古第二次西征之戰、蒙古第三次西征之戰 東歐 成吉思汗死後其子窩闊台繼任蒙古大汗。1235年蒙古大軍開始進攻欽察、俄羅斯,攻佔莫斯科等城市。1240年成吉思汗(1162~1227)的孫子拔都攻佔基輔。1241年拔都率部入侵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捷克,直至抵達奧地利的維也納附近,這是蒙古大軍所到最西的地方,但奧地利、波西米亞聯軍擊退了蒙古軍的進攻,這也是蒙古軍隊在歐洲第一次被擊敗,由於1242年窩闊台的死訊傳來,拔都以爭奪蒙古大汗汗位的繼承權為借口,率軍撤退東歸。其實如此長的距離,拔都即使趕回去,也未必趕得上汗位爭奪,此時蒙古軍隊已成強弩之末,繼續西進,必將受到歐洲三強英國、神聖羅馬帝國、法國軍隊的抵抗和遍地城堡的頑強堅守(之前這三大國的主力軍隊都未曾參戰,甚至都沒有引起重視),此時找個借口撤軍可避免身敗名裂。後在此處建立蒙古大汗國的欽察汗國又稱金帳汗國。 東亞 蒙古還曾於1257年進攻越南北部地區。元朝滅宋後,希望把在宋朝失去的原來中國領土安南奪回來,元軍又分別於1285年和1287年兩度攻佔越南北部的地區,即當時的越南陳朝。大越與其宿敵占婆(越南南方的印度教政權)聯合擊退了元軍。元軍還曾經進攻佔城(今越南南部)。1287年元軍攻入緬甸北部的蒲甘王國,並深入緬甸北部中部東部,部分元軍進入阿薩姆地區,之後在1303年退出緬甸南部地區,緬甸北部中部東部是中國領土,屬元朝的雲南省。元軍於1292年至1293年對爪哇島發動的海上遠征也無功而返。
1274年和1281年,由於日本鐮倉幕府拒絕忽必烈要日本臣服的要求,侮辱並殺死元朝使臣,忽必烈兩次試圖教訓日本,第一次,1274年,在蒙古大將忻都、高麗大將洪茶丘率領下,攻陷對馬島,在日本肥前沿海登陸並進攻。128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派蒙古大將阿刺罕擔任總司令(行省右丞相)、漢人大將範文虎擔任副總司令(行省右丞),分南北兩路,在對馬島上會師。會師之後,阿刺罕逝世。大汗忽必烈命副宰相(中書省右丞)阿塔海前往接替。可是範文虎企圖由他來完成這件英雄事業,沒有等阿塔海到達,即行進軍,在日本平壺島(長崎北)登陸,結果不久碰上台風,這次台風歷時多天,好不容易風雨停住,範文虎發現他已無法收拾這個殘局,就把已經登陸駐扎在山下的約十餘萬人的部屬,全部遺棄,自己和一批高級將領,乘上殘余的幾艘戰艦,悄悄逃走。失敗原由是征日軍隊任用沒有能力和不會作戰的宋朝將領範文虎當統帥,而且碰到台風失敗,也有當時參與東征的元軍中有部分是新投降的原來的南宋軍隊(江南新附軍),這部分南宋軍隊戰鬥力很差;元朝屬國高麗提供的援助缺乏;元軍在高麗和山東建造的艦隊所用船型是內河船,並且因為主要負責造船的高麗和江南工匠是在蒙古監工惡劣的監督條件以及苛刻的工期下勞作,造出的船質量存在嚴重缺陷,所以經不起海上的風浪等因素而失敗。日本人則認為台風是天神對日本的保佑,於是有神風一說。 中東 窩闊台之後經過貴由的短暫統治,成吉思汗(1162~1227)的小兒子拖雷的兒子蒙哥繼位。1252年蒙哥派其弟旭烈兀西征。1258年,西征軍攻佔阿拔斯王朝的首都巴格達。1259年旭烈兀征敘利亞,1260年攻克大馬士革。當年蒙哥在進攻南宋時於四川戰死。旭烈兀回師爭位,之後留下的少量蒙古軍隊在巴勒斯坦阿音札魯特戰役敗於埃及(馬木魯克王朝),標志著蒙古帝國未能延伸到非洲。此處建立伊爾汗國,又稱伊利汗國。 蒙哥去世後,其弟忽必烈與阿里不哥爭奪汗位。忽必烈得知蒙哥死訊時尚在鄂州一帶與南宋作戰,後聽說留守蒙古本土的阿里不哥准備集會稱汗,立即與南宋議和並北上回到開平(今內蒙古多倫縣),於1260年5月在以東道諸王塔察兒為首的蒙古宗王及漢人儒臣的支持下搶先集會稱汗。阿里不哥聞訊後,在阿速台、玉龍答失、海都等宗王的支持下於同年6月在當時的大蒙古國首都哈拉和林召開「忽里勒台」大會,即大汗位。由於忽必烈長期居住在中原,任用漢人,推行漢法,改變了蒙古人的游牧傳統,引起很多蒙古王公貴族的不滿,故多數西道諸王當時均支持阿里不哥。為了爭取宗王勢力的支持,忽必烈默認了術赤後王別兒哥、察合台後王阿魯忽及八剌、六弟旭烈兀對各自封地的合法統治權。忽必烈與阿里不哥隨即展開了四年的內戰,直到1264年阿里不哥兵敗投降。忽必烈隨後遷都大都(北京),以上都為陪都。
1271年忽必烈在其領地內定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蒙古文則稱為「大元國」或「大元大蒙古國」,繼承了原大蒙古國的法統。但窩闊台汗國君主海都仍然與忽必烈敵對,並聯合察合台汗國與金帳汗國組成同盟與忽必烈的元軍交戰,並一度攻佔漠北哈拉和林。金帳汗國君主忙哥帖木兒本為忽必烈提名,但很快轉為支持海都反對忽必烈。忽必烈去世後,海都等繼續與元成宗交戰,直到海都於1301年2月去世。在窩闊台汗國滅亡後,其餘三大汗國僅在名義上仍為元朝的宗藩(元朝稱其為西北諸王),實際獨立的地位為元廷所承認。元朝保留了金帳汗和伊利汗在山西、河南等處的份地,每年頒給歲賜。伊利汗國君主即位仍需元朝皇帝遣使冊封,頒發「王府定國理民之寶」、「真命皇帝和順萬夷之寶」等漢文印璽,作為元朝的藩屬國。此後金帳汗國的數位君主,如脫脫(肅寧王)、月即伯等也得到了元朝皇帝的正式冊封。
從鐵穆爾開始,政治就日漸十分混亂。1351年,劉福通率白蓮教教眾和被征挖黃河河道的河工起事,組織紅巾軍對抗元軍,開始了紅巾軍起義。1368年,朱元璋驅逐了大元,建立明朝,大蒙古對中國的統治結束,回到老家蒙古高原。蒙古高原的大蒙古國也沿用對漢人的大元國號,漢人史官史稱北元,至1388年去元國號,或1402年去元國號,而結束後衍生為韃靼和瓦剌 。
諸汗國中,窩闊台汗國的領地在1309年被蒙古察合台汗國和元帝瓜分。蒙古察合台汗國在1369年分裂,而蒙古伊兒汗國在1357年滅亡,最終均在1388年被帖木兒帝國征服。蒙古術赤汗國到1480年或1502年之後就滅亡,裂解為的克里米亞汗國存在到1783年,至於阿斯特拉罕汗國,喀山汗國,西伯利亞汗國均最終在16世紀中被沙皇伊凡四世治下的俄羅斯沙皇國全部佔領。
帖木兒是西察合台汗國的中亞河中地區的渴石地區的突厥貴族巴魯剌思氏的後裔,埃米爾,由於後來他迎娶了察合台汗國的公主,是鐵木真的直系七世孫,於是他也宣稱自己是蒙古黃金家族後裔。他在1369年自立蘇丹,發動七次征伐東察合台汗國的戰爭後,迫使察合台汗國臣服,和在1381年—1387年征服在1357年滅亡後的蒙古伊兒汗國的衍生的幾個小汗國(卡爾提德王朝、丘拜尼王朝、莫扎法爾王朝、黑羊王朝、白羊王朝、札剌亦兒王朝),1391年和1394—1395年征伐術赤汗國脫脫迷失,征伐印度德里蘇丹國,攻陷德里、西面擊敗當時如日中天的奧斯曼帝國蘇丹巴耶塞特一世(安卡拉戰役)和埃及馬木留克王朝。帖木兒帝國的疆土,鼎盛時東起印度德里和費爾干納盆地,西至小亞細亞,北自鹹海和錫爾河河谷,南達波斯灣。 1404年帖木兒率領20萬軍隊進攻中國明朝,結果在1405年進軍途中病死。帖木兒死後,其帝國分裂,1506年亡於烏茲別克人昔班尼。帖木兒帝國不是大蒙古國的一部分,但是屬於後蒙古勢力,疆土大多在原大蒙古國的地方。1506年帖木兒帝國被突厥的烏茲別克部落滅亡,後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於1526年征伐印度德里蘇丹國,建立莫卧兒王朝,自稱印度斯坦王,名義上存在到1857年。
⑨ 蒙古屬於哪個國家
蒙古不屬於哪個國家,他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蒙古國(蒙古語:Монголулс,英語:Mongolia),簡稱蒙古,位於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是被兩國包圍的一個內陸國家。首都及全國最大城市為烏蘭巴托。
主體民族為喀爾喀蒙古族,約佔全國人口的80%,此外還有哈薩克族等少數民族。官方語言為蒙古語。居民主要信奉藏傳佛教。
相關資料
蒙古歷史上曾被匈奴、鮮卑、柔然、突厥、契丹等多個游牧民族統治。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1271年他的孫子忽必烈建立元朝,滅亡後蒙古人退回蒙古草原,但經常在邊境與明朝發生沖突。
16到17世紀起蒙古開始受到藏傳佛教影響,17世紀末時蒙古全境被納入清朝統治范圍。1911年清朝滅亡後,蒙古宣布獨立,但未得到國際承認,直到1921年在蘇俄的控制下獨立,1961年加入聯合國開始取得國際社會的認可。1924年成立的蒙古人民共和國處於蘇聯勢力范圍之下,東歐劇變後,蒙古爆發民主革命,並於1992年頒布了一個實行多黨制的新憲法,開始向市場經濟過渡。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蒙古國
⑩ 緬甸 和 蒙古國 干起來誰厲害
現在緬甸應當強點,一直戰事不斷!蒙古在前蘇聯時代有蘇聯支持還行,現在經濟不景氣,武力也就不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