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黃玉的紋是什麼

緬甸黃玉的紋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5-21 05:05:21

❶ 緬黃是什麼材料

緬黃是一種緬甸的黃玉,質地細膩通透,看上去有一定的光澤感。緬黃玉有不同的雕刻花紋,不同的款式可供選擇,黃玉主要產於花崗偉晶岩、雲英岩,產地分布於全世界,有巴西、緬甸、美國、斯里蘭卡等。多色性弱至中,隨顏色變化而變化。長波紫外熒光一般無至中,呈橙黃、黃、綠色等,短波則較弱。黃玉也被稱為黃晶,國內珠寶界常稱之為托帕石,與黃玉類寶石相似的寶石礦物是碧璽、賽黃晶、紅柱石、磷灰石,海藍寶石。

❷ 黃玉的特性

黃玉屬一般寶石,其成分為含氟的硅酸鹽,硬度為8,相對硬度較高,和水晶類似,按照分類嚴格說,算是半寶石,常見顏色有無色、粉紅色、黃色及藍色等。容易和黃玉相混的常見寶石主要有水晶、海藍寶石、碧璽及玻璃仿製品等幾種,其中最易相混的是黃色水晶。實際上,除了黃玉更為柔和,略具絨狀外觀的特徵外,肉眼下兩者極難區分,這也是為什麼黃色水晶在市場上可引致人們對黃色黃玉價值懷疑的根本原因。
翡翠是一種以硬玉礦物為主的輝石類集 合體,它真正的學名叫硬玉。之所以叫翡翠,是因為翡翠到清朝初期才從緬甸通過第二條絲綢之路,運入中國,而當時中國出產的和闐玉被稱為翠玉,當緬甸硬玉流入雲南一帶時分辨出著不是中國的和闐玉即翠玉,即將之稱為非翠,即這不是中國的翠玉的意思。時光流逝,非翠就變成翡翠了。又因它顏色不均勻,有時在淺色的底子上,伴有紅色和綠色色團,顏色之美宛如赤色羽毛的翡鳥和綠色羽毛的翠鳥。
至於說他們都是不是有傳說中的各種作用,科學上只能解釋一半,傳統上對各種寶石都有較好的評價,因為他們的形成都是千萬年,集聚日月天地精華,往往伴有和諧的能量,對人應該是有益的!

❸ 黃玉的區別特徵

黃玉屬一般寶石,其成分為含氟的硅酸鹽,硬度為8,常見顏色有無色、粉紅色、黃色及藍色等。容易和黃玉相混的常見寶石主要有水晶、海藍寶石、碧璽及玻璃仿製品等幾種,其中最易相混的是黃色水晶。
黃玉與水晶的原料區分較為容易。黃玉的柱狀晶面上有縱的條紋,而水晶則是橫的條紋。而對末鑲嵌的飾品,比重(手感)也可作為區分的依據,黃玉的比重在3.49以上,而黃色水晶只有2.65左右;用手掂,黃玉有「墜」手的感覺,水晶則較輕。當然,黃玉寶石的光澤柔和,而水晶的光澤則較「冷」,尖銳,依此也可區分。肉眼區別黃玉與碧璽,最重要的是碧璽有較強的二色性,而黃玉除粉紅色者外,其他色的黃玉二色性都弱;另外,碧璽的雙折射強,往往可見雙影。
藍色黃玉與海藍寶石的區別 ,一般情形是較為困難的,可以作為參考的特徵是:藍色海藍寶石往往帶些黃綠色的色調並具輕微的二色性, 比重較輕。黃玉具柔和光澤和較大比重。確切鑒定要用折光儀等來測定。
玻璃與黃玉除光澤和偏光性不同外,黃玉是天然晶體,具有良好的導熱性,因而有冰冷的感覺,而玻璃則是「溫」的。在放大條件下,黃玉有時可見到一種互不相溶的液體組成的氣液包裹體,而玻璃內往往含圓球形的氣泡,這點可作為輔助證據。

❹ 黃玉是什麼玉很罕見嗎產自哪裡

黃玉,礦物學家也稱之為黃晶,是含氟硅鋁酸鹽[1]礦物,英文名Topaz,國內珠寶界常稱之為托帕石,為英文的音譯。它是由火成岩在結晶過程中排出的蒸氣形成的,一般產於流紋岩和花崗岩的孔洞中。這主要是因為無論是黃玉還是黃晶,都會和我國珠寶界原有的一些寶石的稱呼相混淆。在我國,黃色的和田玉(軟玉)長期被稱為黃玉,尤其是在考古界;而黃晶又和水晶中的黃水晶容易相混。
•中國古籍中用「黃精」、「黃雅姑」、「黃雅虎」、「木難」等稱呼黃寶石,但這些詞泛指所有黃色寶石,包括黃色藍寶石、黃色綠柱石等。據說,佛經中記載的黃寶石是現今的橄欖石。
•黃玉的英文名可能源自紅海扎巴賈德島(Zebergad),該島舊稱「托帕焦斯(Topazios)」,意為「難尋找」,因該島常被大霧籠罩不意發現而得名。也有一些權威人士認為是由梵文Topas(火的意思)衍生而來。
•黃色是三大基本色之一。由於它和宗教的關系,人們相信「黃色」象徵著和平和友誼。於是黃玉就成了「友誼之石」。
•在中國,「黃色」是皇家獨占的顏色,是王權的象徵。皇帝的龍袍是明黃色;受寵的臣子被賞賜黃馬褂;皇帝出行要打杏黃旗等等。
•由於宗教和皇室的關系,某些宗教用品也用黃色。至今佛教的信徒朝拜時背的香紙袋還是黃布做的。
•以黃色為基本色的黃玉,表達了人們渴望友愛、友好相處的願望,符合國家之間、民族之間和平友好共處的原則。
•歐洲人傳說金黃色的黃玉能把美貌和智慧帶給佩戴的人,所以父母總給子女買上1~2件黃玉飾品,表達父母的「希望」。因此黃玉也被稱為「希望之石」。

黃玉的故事傳說

•《聖經•新約》里記述了一個與黃玉有關的「施洗約翰」的故事。故事說:耶穌最喜愛的門徒約翰就分封王希律•安提帕娶了弟媳希羅底一事,曾嚴厲責備希律王說:「你娶了兄弟之妻,這是悖理的!」這令改嫁後的希羅底惱羞成怒,極力鼓動希律王殺掉約翰,以報羞辱之仇。可是由於猶太百姓都吧把約翰看成先知,希律王不敢殺他,只是把他送進了監獄。
•希律王有個叫撒羅米的女兒,為希羅底所生。女兒以其美妙的舞姿深得父親的寵愛。一次,在希律王的生日宴會上,撒羅米翩翩起舞,希律王酒興大發,分外高興。酒醉醺醺的希律王對女兒說:「不管你問我要什麼,我都給你。哪怕是國土的一半,我也在所不惜。」女兒說:「太好了,不過我要問問母親,看看我應要什麼。」說著轉身離去。不一會兒,從希羅底處匆匆回來的女兒站在希律王前說:「我要約翰的人頭,願父王立刻把施洗約翰的人頭放到盤子里給我!」希律王感到十分為難,便拿出一些珍貴的寶石送給女兒並說:「我有像老虎眼睛般的黃色黃玉,像野鴿眼睛般的紅色黃玉,還有像貓眼樣的綠色黃玉。」希律王想以此說服女兒放棄要施洗約翰人頭的要求。可女兒按照母親的旨意執意要約翰的人頭,不改初衷。希律王迫於在大庭廣眾之下誇下海口,不好反悔,只得吩咐衛兵到獄中取來約翰的人頭。
•這個黃玉和約翰人頭的故事告訴人們黃玉的宗教地位。它是希律王非常珍愛的寶石,但在希羅底陰險復仇心理的驅使下,珍貴的寶石也未能保住約翰的人頭。
•古人認為,黃玉的太陽般光輝能給人以溫暖和智慧。許多古老的民族把它當作護身符。據說,佩戴它能使人消除悲哀,穩定情緒,增強智慧和勇氣。在黃金飾物上鑲一塊黃玉掛在頸上可以避免邪氣、驅趕妖魔。
•東方的古印度人喜歡按照「納瓦拉特那」風格製作金指環和銀指環(九寶),以象徵吉祥如意。其中九寶就有黃玉製品。
•黃玉還被認為有葯用價值。國外古代傳說黃玉粉末泡酒可以治療氣喘、失眠、燒傷和出血等。我國古跡《呂氏春秋》中有「夏季服黃玉」之說。《天工開物》中的「木難」、「酒黃」都是泛指黃玉。相傳古希臘國王曾把一顆重168ct的黃玉當作鑽石鑲嵌在自己的皇冠上,由此顯赫一時。
•據傳說,在古印度戰場上,一位軍官把一顆黃玉放到因受重傷和缺水而生命垂危的士兵嘴裡,從而使士兵自我感覺傷痛有所緩解,爭取了治療時間,最終使士兵生命得到了挽救。
•現今,黃玉(和黃水晶)被作為11月生辰石,象徵友愛和希望。

黃玉(topaz)常用的處理和優化手段

1.輻照
藍色托帕石大多數是由無色托帕石先經輻照處理,然後再加熱處理,去除黃、褐色調產生的。這種改色方法比較理想,但不可避免地帶來了一個令人討厭的問題,即殘余放射性。托帕石的殘余放射性半衰期大約為100天。因此經改色處理的托帕石,不能馬上投放市場,廠家一般存放1年以上(三個多半衰期,此時托帕石的放射性已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才出廠,因此佩戴改色的托帕石是安全的,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改色藍色托帕石的藍色能保持多久一直是珠寶界及消費者最關心的問題。通過褪色模擬實驗及近5年置於陽光下曝曬實驗表明,其僅褪色2%—3%,也就是說在50年內是無法看到其會明顯褪色。
2.加熱
世界上絕大部分托帕石產自巴西,巴西和巴基斯坦等中亞地區出產的黃色調托帕石經過加熱可以成為粉紅色、紅色。
3.塗層處理
無色托帕石經PVD表面塗層處理(Physical Vapor Desposition),可成為藍綠色、多色(如同萬花筒一樣)、紅色等。

物理結構

黃玉(Topaz)
Al2[SiO4](F,OH)2
黃玉又是含氟硅鋁酸鹽礦物,它是由火成岩在結晶過程中排出的蒸氣形成的,一般產於流紋岩和花崗岩的孔洞中。由於它經常與錫礦石伴生在一起,因此可作為尋找錫礦石的標志。黃玉一般呈柱狀或不規則的粒狀或塊狀,顏色有多種多樣,一般為黃、藍、綠、紅、褐等淺色,有玻璃光澤,有的無色透明。黃玉的顏色在陽光長時間曝曬下會發生退色。黃玉可作為研磨材料,也可作儀表軸承。透明且漂亮的黃玉屬於名貴的寶石。
產地:巴西、斯里蘭卡、美國、中國
化學成分:含Al2O3--56.54%、SiO2--33.22%、F--17.61%、F與(OH)的含量是不固定的,形成使得溫度越高,F的含量也越高。
結構:屬正交晶系。
密度:為3.49-3.57克/立方厘米。
硬度(莫氏硬度):8
象徵意義:富饒和虔誠
顏色:淺黃到深黃
礦物成分:含水的鋁硅酸鹽
光澤:玻璃光澤
目前珠寶業在研究使用物理蒸汽沉澱法(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在黃玉上形成二氧化鈦薄膜,從而生產彩虹色黃玉。

黃玉即托帕石,英文名稱為Topaz,英文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來源於紅海的一個小島的舊稱"托帕茲",另一種說法是由梵文TOPUS衍生而來,有"火"的意思。這個極具異國情調的名字,似乎已經訴說了這一寶石代表的神秘。托帕石的礦物學名稱為黃玉,又稱為黃寶石。
黃玉為含水的鋁硅酸鹽礦物,化學分子式為Al2[SiO4](F,OH)2,成分中F和(OH)的比值變化不定。晶體屬正交(斜方)晶系的島狀結構硅酸鹽礦物,形態多呈斜方柱狀,柱面常具縱紋,集合體形態為柱狀、粒狀、塊狀。顏色為無色、淡黃、深黃、棕色、天藍、粉紅、紅、淡綠和褐色等。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619-1.627,雙折射率0.008-0.010,色散0.014。多色性清楚。硬度8,密度3.49-3.57克/立方厘米。解理發育,性脆。在長、短波紫外線的照射下,各種顏色的托帕石顯示不同的熒光。依據顏色,一般可分為酒黃色、無色、藍色、綠色、紅色托帕石。其中上等的深黃色者最為珍貴,顏色越黃越好。其次是藍色、綠色和紅色者。
世界各地都有黃玉出產,最重要的寶石級黃玉產地是巴西的米納斯吉拉斯州,這里的黃玉有黃色、深雪梨黃色、粉紅色、藍色及無色等;斯里蘭卡也是較重要的產地,它的黃玉主要為藍色、綠色和無色。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產藍色和黃色的黃玉。
中國的廣東、新疆、雲南等地產大量無色的黃玉,經中子輻射,電子加速器轟擊、Co60照射及加熱的方法處理,可變成漂亮的天藍色。值得注意的是,中子輻射改色的黃玉會有一定的放射性,需要放置一定的時間(如半年以上)才能用作飾用寶石,否則對人體有一定的傷害。
黃玉黃玉是典型的氣成熱液礦物,產於花崗偉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雲英岩和高溫熱液鎢錫石英脈中。世界著名產地有巴西、俄羅斯的烏拉爾和巴基斯坦的卡特朗。黃玉可作軸承及研磨材料,質佳者可作貴重寶石。中國內蒙古和江西等地出產黃玉。
在西方人看來,黃玉可以作為護身符佩帶,能辟邪驅魔,使人消除悲哀,增強信心。用托帕石的粉末泡酒,則可以治療氣喘、失眠、燒傷和出血等症。我國對黃玉的認識和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黃玉是一種色彩迷人、漂亮又便宜的中檔寶石,深受人們喜愛。國際上許多國家定黃玉為「十一月誕生石」,是友情、友誼和友愛的象徵。
黃玉屬一般寶石,其成分為含氟的硅酸鹽,硬度為8,常見顏色有無色、粉紅色、黃色及藍色等。容易和黃玉相混的常見寶石主要有水晶、海藍寶石、碧璽及玻璃仿製品等幾種,其中最易相混的是黃色水晶。實際上,除了黃玉更為柔和,略具絨狀外觀的特徵外,肉眼下兩者極難區分,這也是為什麼黃色水晶在市場上可引致人們對黃色黃玉價值懷疑的根本原因。
黃玉與水晶的原料區分較為容易。黃玉的柱狀晶面上有縱的條紋,而水晶則是橫的條紋。而對末鑲嵌的飾品,比重(手感)也可作為區分的依據,黃玉的比重在3.49以上,而黃色水晶只有2.65左右;用手掂,黃玉有"墜"手的感覺,水晶則較輕。當然,黃玉寶石的光澤柔和,而水晶的光澤則較「冷」,尖銳,依此也可區分。
肉眼區別黃玉與碧璽,最重要的是碧璽有較強的二色性,而黃玉除粉紅色者外,其他色的黃玉二色性都弱;另外,碧璽的雙折射強,往往可見雙影。
藍色黃玉與海藍寶石的區別 ,一般情形是較為困難的,可以作為參考的特徵是:藍色海藍寶石往往帶些黃綠色的色調並具輕微的二色性, 比重較輕。確切鑒定要用折光儀等來測定。
玻璃與黃玉除光澤和偏光性不同外,黃玉是天然晶體,具有良好的傳熱性,因而有冰冷的感覺,而玻璃則是"溫"的。在放大條件下,黃玉有時可見到一種互不相溶的液體組成的氣液包裹體,而玻璃內往往含圓球形的氣泡,這點可作為輔助證據。
黃玉具柔和光澤和較大比重。
黃玉

黃玉首飾選購要訣

(1)選購黃玉首先應注重顏色,鮮艷純正的酒黃、橙色黃玉均屬佳品。
(2)寶石加工應規范明亮,不能有裂紋、瑕疵或崩邊。
(3)應詢問顏色是天然還是輻射改色。
[晶體化學] 理論組成(wB%):按Al2[SiO4](OH)2計算,SiO2 33.4,Al2O3 56.6,H2O 10.0;F可替代OH,理論含量達20.65%。F:OH為3:1~1:1,隨黃玉生成條件而異:偉晶岩型,F含量接近於理論值;雲英岩型,OH含量增大至5~7%;熱液型,F與OH的含量相近。
[結構與形態] 斜方晶系,a0=0.465nm,b0=0.880nm,c0=0.840nm;Z=4。晶體結構系由O2-、F-、OH-共同作ABCB的4層最緊密堆積,堆積層‖(010)。Al3 占據八面體空隙,成[AlO4(F,OH)2]八面體連結[SiO4]四面體。
斜方雙錐晶類,D2h-mmm(3L23PC)。柱狀晶形。常見單形:斜方柱m、l、j,斜方雙錐n、o、p、q,平行雙面c、b等。柱面常有縱紋。常呈不規則粒狀、塊狀集合體。
[物理性質] 無色或微帶藍綠色,黃、乳白、黃褐或紅黃色。透明。玻璃光澤。解理完全。硬度8。相對密度3.52~3.57。
偏光鏡下:無色,二軸晶( )。2V=44~66,Ng=1.616~1.644,Nm=1.609~1.637,Np=1.606~1.635。干涉色低,通常為Ⅰ級灰—黃。
[產狀與組合] 主要產於花崗偉晶岩、雲英岩和高溫氣成熱液礦脈中。
[鑒定特徵] 柱狀晶形,橫斷面菱形,柱面有縱紋,解理完全,高硬度。以此可與類似的石英相區別。
[工業應用] 透明色美的晶體可作寶石,名托帕石,為中低檔寶石。深紅色者品質最佳,價格昂貴;其次為粉紅色,藍色和黃色;無色者價值最低。尚可作研磨材料、精密儀表的軸承等。
黃玉是在高溫並有揮發組分的條件下形成,是典型的氣成熱液礦物, 產於花崗偉晶岩、酸性火山岩的晶洞、雲英岩和高溫熱液鎢錫石英脈中。透明色美的黃玉則是高檔寶石原料。巴西是世界上優質黃玉的產地,1940年在巴西發現一個黃玉晶體,重240.25千克,清澈透明,完美無瑕。俄羅斯烏拉爾和巴基斯坦的卡特朗產因含 Cr而呈玫瑰紅色的黃玉。世界上絕大部分托帕石產在巴西花崗偉晶岩中,包括各種顏色的品種,最大的晶體重達117kg。另外,斯里蘭卡、美國、緬甸、烏拉爾山脈、澳大利亞等國也都有寶石級托帕石產出。我國的托帕石產要產於內蒙古、江西、新疆。在十七世紀,葡萄牙國王王冠上的Braganza鑽石(1640克拉)曾被認為是最大的鑽石,現在已證實它是一塊無色托帕石。

❺ 黃玉如何鑒別

當和田玉不再以白為美的時候,難道就沒有它獨特的魅力了嗎?非也!

記得和玉大叔曾經說過,和玉大叔最為看好的未來市場追捧熱點,可能並不是羊脂白玉,因為羊脂存世太少且流通價格太高,不是特別容易再把價格提升一個檔次,而目前最有希望接班羊脂白玉的,反而是黃玉,黃玉作為一種較為少見的和田玉,由於黃玉的致色方式不太一樣,有些是白玉帶一點黃,有的是沁色,還有少數的是非常「熟」的黃玉,這種變換的顏色成就了黃玉另類的美,正是因為黃玉巨大的升值空間,目前在市場上,有一些不法商家開始使用黃玉髓來冒充黃玉在市場上銷售,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如何去區分呢?今天和玉大叔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黃玉和黃玉髓到底有什麼區別。

首先我們從成分上來說,這就完全是兩種東西,首先說我們平時在市場上看到的黃玉到底是什麼呢?黃玉是含氟硅鋁酸鹽礦物,常產於花崗岩和流紋岩的孔洞中,是這些岩石受熱噴出的蒸汽時形成的,也叫黃晶,它的主要礦物成分是透閃石,這也是和田玉的基本特徵,那就是主要組成部分是透閃石;那麼更亮晶晶的黃玉髓又是什麼東西呢?黃玉髓其實屬於石英中的一類,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可能親戚是海灘上的沙子,所以說這哥倆長的雖然像,可完全不是一個姓啊!

從價值上來說,前面和玉大叔也提到了,目前黃玉在整個和田玉市場上屬於一種少量供應的狀態,從整體存量上來說是不太多的,所以在整個市場上的銷售價格也是一直呈上升的趨勢;而作為市場上非常容易找到的石英類產品,黃玉髓在玉髓中也不算很難見到,其實是產量很大的東西,而且受到整個玉髓價值的影響,黃玉髓的市場行情發展較為緩慢,從價值上來說,這也是黃玉與黃玉髓的區分點之一。

還有就是顏色了,雖然都叫「黃」,不過黃玉因為致色方式的不同,有很多的顏色種類,不同的顏色種類和細膩度還不一樣,對價格的影響也會比較大,相比較黃玉髓來說,黃玉髓的顏色一般是比較單一的,我們一般市場上用來仿冒黃玉的黃玉髓都是呈現出偏橙黃色的,所以說長得像黃玉的玉髓也是不太容易的,從顏色這一點上來說玉髓就已經輸了。

今天和玉大叔只是從比較簡單的幾個方面來分析一下這兩種玉,其實市場上黃玉最大的對手並不是玉髓,而是所謂的金絲玉,為什麼要用「所謂」呢?由於大叔之前還沒有寫過新疆金絲玉的文章,更多的考量的是因為大叔完全不看好這種本地產的西貝貨,發文的話可能會觸及某些商家的利益,所以文章一直都在醞釀但是沒有動筆,無論如何,優質的好貨總有出頭露面的一天,就像這段時間影視圈非常火的潘粵明,雷佳音一樣,玉石也是如此,我們的玉友在收藏的過程中不僅僅會遇到黃玉一個品種,其他的玉種,相似的品種也太多,真假難辨的情況也十分泛濫,所以要想購買到自己滿意的玉石,還得小心謹慎,和玉大叔會陪伴大家一路前行。

❻ 黃玉,到底是什麼

黃玉的化學成分為Al2SiO4(F,OH)2,可含有Li Be、Ga等微量元素,粉紅色托帕石可含Cr。斜方晶系,二軸晶,正光性。常見晶形柱狀,柱面有縱紋。

常見無色、淡藍、藍、黃、粉、粉紅、褐紅、綠色等顏色。玻璃光澤,透明。一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8;密度3.53g/cm3左右,折射率1.619~1.627。多色性弱至中,隨顏色變化而變化。長波紫外熒光一般無至中,呈橙黃、黃、綠色,短波較弱。

無特徵吸收光譜。晶體內常見二相、三相包體,兩種或兩種以上不混溶液態包體,礦物包體,負晶等。主要產於花崗偉晶岩、雲英岩。產地分布於全世界,有巴西、緬甸、美國、斯里蘭卡等。


(6)緬甸黃玉的紋是什麼擴展閱讀:

黃玉的名字由來

黃玉的英文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來源於紅海扎巴賈德島(Zebergad),該島舊稱「托帕焦斯(Topazios)」,意為「難尋找」,因該島常被大霧籠罩不意發現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由梵文TOPUS衍生而來,有「火」的意思。

中國古籍中用「黃精」、「黃雅姑」、「黃雅虎」、「木難」等稱呼黃寶石,但這些詞泛指所有黃色寶石,包括黃色藍寶石、黃色綠柱石等。

據說,佛經中記載的黃寶石是現今的橄欖石。它有著田黃一般的色彩、翡翠的硬度,與和田玉等軟玉相比,硬度更好、透度更高、色彩更鮮艷豐富。由於其產在龍陵,又以黃色為主色,故最終得名為黃玉,也有人稱為皇玉。

黃玉在作為玉石開發之前,只作為觀賞石被人藏和買賣,被人稱做"黃蠟石"。因其石質細潤,色澤金黃,塊型碩大,變化豐富,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已到幾千乃至上萬元每千克。其漲價速度之快,創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黃玉



❼ 托帕石(黃玉) Topaz

黃玉,也稱托帕石,是歷史悠久的寶石之一,以黃色最著名而曾稱為「黃寶石」。

黃玉的英文名稱Topaz,是18世紀用於描述德國薩克森地區黃玉的。它呈美麗的黃色、透明又堅硬而受人喜愛。有人認為,Topaz一詞衍生自紅海上曾盛產橄欖石寶石的Zeberged島,它的古稱Topazios是「難尋找」的意思。

事實上,古希臘、古印度久已用黃玉來製作各種首飾;古印度象徵吉祥如意的「九寶」首飾中就有黃玉。由於人們認為黃色象徵和平、友誼,黃玉從古至今都被作為11月誕生石以示人們友愛相處的願望。

一、托帕石的基本特徵

礦物名稱:黃玉或黃晶

化學成分:化學式Al2[SiO4](F,OH)2。式中F 與OH 的替代,形成溫度越高,替代量越大,一般F:OH為3:1~1:1。Al3+可被微量Fe3+、Cr3+、Ti4+、Fe2+、Mg2+等替代,這些替代一方面使黃玉中有了色素離子,又可因異價替代導致結構缺陷而產生色心。以F為主的稱F型黃玉,OH含量較多的稱OH型黃玉。

晶系及結晶習性:斜方晶系,常呈柱狀、短柱到粒狀(圖16-9-1)。柱面上常有平行c軸的縱紋,可作為定向加工的標志之一。

光學性質:顏色多樣,有無色、藍色、黃色、橙色、紫色、粉色、紅色及白、灰等色。黃色又有雪莉酒(sherry)色、米黃色等不同的黃色。

多色性依體色不同而不同。美麗的顏色常在c軸(垂直解理面)方向上(也是最大折光率方向)。

折射率變化較大,一般為1.609(Np)~1.627(Ng)±0.010。折射率變化既與F-和OH-的比值有關,又與替代Al3+的色素離子有關。含氟高者折射率低而密度高。雙折射率0.008~0.010,色散0.014。透明,玻璃光澤。

圖16-9-1 黃玉的理想晶形

紫外熒光一般較弱,長波下可顯橙黃色(酒黃、褐和紫色者)或弱的黃綠色(藍和無色者)熒光,短波下更弱,含鉻的雪莉黃玉在長波下有橙色熒光。

黃玉無特徵吸收譜線,含痕量鉻的或經熱處理改色的粉紅色者在682nm有弱吸收線。

力學性質:黃玉有一組平行底面的{001}中等到完全的解理,斷口貝殼狀,解理面發育處兼有階梯狀斷口。摩氏硬度8,密度隨含氟量增加而升高,一般值為3.53±0.04g/cm3

黃玉耐酸蝕力雖低於綠柱石,但仍可用HF清洗,即與任何酸在短期內無反應;長期浸泡,可部分溶於硫酸。熱穩定性較低,至400℃已有變化反應。

顯微特徵:寶石級黃玉一般內部干凈,包裹體少,通常可見面狀分布的細薄的氣液包裹體,甚至有兩種不混溶的、不同成分的液體共存於一個包裹體中,也有三相包裹體。氣液包裹體平行柱面排列成行,平行c軸延伸,是黃玉中特徵的包裹體景象之一。

不同產地、不同顏色的黃玉還可有其他客晶,如針鐵礦纖晶、餅狀磷灰石、黃色硫黃晶粒、板狀獨居石、纖狀角閃石族礦物(如陽起石石棉)、粒狀菱面體方解石、鈉長石、板鈦礦、白雲母、螢石、錳鋁榴石、電氣石、石英、赤鐵礦等。其中某些可指示其成因。

黃玉中常見解理紋,並可見平行斜方柱的折角狀生長線;極少見有明顯的色帶。

二、托帕石的類型

商貿上寶石級黃玉按顏色劃分如下品種:

(1)雪莉黃玉:黃玉中最重要的品種,以雪莉酒的顏色,即西班牙等地產的淺黃或深褐色的葡萄酒)命名。包括天然和處理的不同深淺的具黃、褐主色調的黃玉,甚至含褐色組分的橙色、橙紅色者。其中最昂貴的是橙黃色黃玉,稱「帝王黃玉」,淺橙黃色、金黃色的也屬此范疇。罕見的「天鵝絨般」色調柔和的褐黃到黃褐色以及橙色、橙紅色的黃玉也備受青睞。

(2)藍黃玉:包括色調深、淺不同的藍色品種。商業上將改色藍黃玉分為「美國藍」(鮮亮的艷藍色)、「倫敦藍」(亮的深藍色)和「瑞士藍」(淡雅的淺藍色)。不同產地的天然藍黃玉色調深淺有所不同。

(3)粉紅黃玉:指粉、淺紅到淺紫紅或紫羅蘭色的黃玉。主要是由黃、褐色黃玉經輻照與熱處理而成。色較深的天然粉紅黃玉最受歡迎,但數量極少,也有由無色黃玉處理成的,但多帶褐色調。穩定的紅色組分總是與鉻相關,並有其特徵吸收線。

(4)無色黃玉:過去用為鑽石代用品,曾被稱為「奴隸鑽石」。現在是改色石原料,很少直接作琢件。

三、托帕石的評價

黃玉的評價從顏色、透明度及凈度等來考慮。色濃的優於色淡的、透明的優於半透明的,肉眼觀察無臟綹是基礎。公認的最好顏色是粉紅黃玉和雪莉酒色,前者罕見而更珍貴。巴西產的黃玉中,最貴重的是帶紅色調的橙黃色「帝王黃玉」,而市場價格最高的是紫紅色的,其次是粉紅、雪莉酒色的,再其次是藍、黃色的。

藍黃玉是大眾化的、最流行的中低檔寶石品種,也是藍寶石、海藍寶石最好的代用品。尤其是改色藍黃玉可彌補天然藍黃玉色淡的不足、而且價格僅是深色海藍寶石的十分之一。

一般黃色的黃玉與黃水晶質地相當,以致黃水晶也藉此擠入11月誕生石的行列。

四、合成托帕石、優化處理托帕石及托帕石仿製品

黃玉的優化處理主要是通過加熱和輻照改色。據研究,黃玉中粉到紫色來自致色離子鉻,其他黃、藍等色是來自色心。色心致色的黃玉過熱往往會退色,有些甚至光照下也退色。

(1)輻照:常產於偉晶岩中的不含OH或OH含量極少的F型黃玉為無色、淡藍或褐色。經輻照(如γ射線、高能電子、原子反應堆產生的中子),無色變為褐-綠色,再經200℃或更高溫度的熱處理可得藍色黃玉。這些光照下穩定的藍黃玉過熱會恢復到輻照前的顏色。

OH含量大的(可大到與F近l:1)OH型黃玉為黃、酒黃、金黃及粉紅、紅色等,也有無色的。其無色、淺黃色品種經輻照可變為橙黃或橙紅色。它們在自然光、燈光下顏色穩定,過熱也恢復原色。

含鉻黃玉本身可呈粉紅、紅或紫紅色,天然褐色含鉻黃玉可能是受天然射線輻照所致。凡經輻照呈褐或橙紅到紅色的含鉻黃玉,受熱或光的作用都能轉為穩定的粉—紅—紫羅蘭色。

巴西產的一種發青色的黃色黃玉在輻照後變黑褐,受日照又回到原色;若幅照前先作適當熱處理,則可輻照呈金黃色而穩定於日照下。

(2)熱處理:熱處理能破壞色心導致顏色改變。天然或輻照致色的褐或橙色黃玉都在加熱處理後變為穩定的粉色或帶粉色調;黃、綠或褐色的黃玉熱處理後變成無色或藍色;藍色的過熱會變成無色。這些改後的顏色在日照下是穩定的;再經高能輻照,若產生色心又恢復原有顏色;但黃、褐色色調的濃淡與再輻照前的可能會不同。

許多黃玉在受熱到200~400℃,只需幾小時就失去其褐色組分,轉變為無色或其他色彩。轉變的色彩與原成分及色心穩定性相關。如藍色黃玉,不論是天然還是人工輻照產生的藍色,加熱到450℃都變無色;其藍色還可借人工輻照恢復。改色藍黃玉變色溫度則因原石特徵和改色方法而異。一種帶「鋼鐵般」黑藍色的黃玉,只需短時間加熱到230℃即可使其色彩變柔和。

托帕石的仿製品主要是玻璃和塑料。它們與托帕石通過偏光性、二色性、折射率、密度及包裹體特徵易於區分。

五、托帕石的鑒定

黃玉的鑒定主要涉及黃玉與外觀相似的其他天然或人工寶石的區分以及天然黃玉與處理改善黃玉的鑒別。

無色及黃色黃玉與同顏色的水晶和玻璃外觀易相混,可借偏光性、折射率區分。彩色黃玉易與碧璽、紅柱石、黃水晶、磷灰石、海藍寶石、綠柱石、金綠寶石、鋯石及合成尖晶石相混,要綜合色彩(多色性)、折射率及雙折射(重影現象)、密度、解理等特徵作針對性判別。如對於碧璽,色淡的碧璽琢件雙影明顯,色深的多色性與吸收性不同於黃玉;而對海藍寶石從折射率或密度都可區分。若為裸石,黃玉的密度明顯不同於上述幾種寶石,應作為可信的區分依據。對於合成尖晶石,當偏光性有異常時,其折射率值明顯不同於黃玉,比測密度更合理。與黃玉折射率相近、也易混淆的一些較罕見寶石品種還有賽黃晶等,若為裸石,仍首選測密度區分;若已鑲嵌,只有詳細檢測折射率和雙折射及確定光性符號才能區分。

鑒別黃玉是否經過人工處理(主要是輻照改色)具有一定難度。

不同顏色的天然和輻照改色黃玉的鑒別有不同的區分依據。天然紅色黃玉極罕見,改色紅黃玉有「磚紅」色彩時有很強的暗櫻紅—蜜黃二色性。對於呈褐色者,輻照改色的褐色黃玉折射率相當於無色天然黃玉,為1.61~1.62,而天然褐色黃玉為1.63~1.64。藍黃玉的鑒別標志主要在熱發光光譜上,不同輻射源改色的藍黃玉,熱發光峰位及強度有所不同。但由於熱發光試驗常會損傷寶石琢件或改變其色彩、色調,一般不作此測試。有實際意義的是殘留放射性檢查。黃玉的殘留放射性來自其中Fe、Li、Be、Ge、Ga、Ti、Mg、Mn、Nb、Ta、Cs、Zn等雜質的放射性同位素。其中某些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長達兩年多。上市的商品應保證殘留放射性低於70 Bq(這是我國「輻射防護規定」GB8703-88對日用工業品,如夜光手錶和玩具等的允許放射性上限,美國、香港等地的標准還要低些)。放射性殘留限制標準是國家強制標准,嚴格的「殘留」商檢應在專門實驗室逐粒進行。

六、托帕石礦床產狀、產地簡介

寶石級黃玉主要是偉晶-熱液成因的,變質成因的局限於個別產地。

(1)偉晶-熱液型:大多數F型黃玉產於偉晶岩,形成於氣成熱液期與熱液期;OH型黃玉一般產在雲英岩、脈岩中,也是氣成熱液期與熱液期產物;岩漿岩裂隙、晶洞中產出的以及熱液脈中的,主要是高溫熱液期產物。

(2)變質型:主要是接觸變質和熱液蝕變形成的。在富氣液揮發分的岩漿組分浸滲於接觸帶的石灰岩或在變質的沉積岩、火山岩系等能「封存」氣液的部位,形成氣液蝕變礦物組合時,在富鋁部位會出現寶石級黃玉。

黃玉也是穩定性很高的礦物,上述兩種類型原生礦的次生砂礦床中也產寶石級黃玉。

大量寶石級黃玉是作為稀有金屬礦或綠柱石、電氣石等寶石礦的副產品開採的。世界各大洲都有著名的黃玉寶石產地,如巴西、美國、墨西哥、德國、法國、俄羅斯烏拉爾、緬甸、斯里蘭卡、巴基斯坦、澳大利亞、納米比亞、辛巴威、奈及利亞、馬達加斯加、中國等。

我國的寶石級黃玉產於許多省、區。內蒙古產無色、淺色黃玉,透明度高,晶體大;新疆產淡黃、金黃、橙黃色黃玉,透明度高,有大晶體;甘肅產淡黃、酒黃色及無色者,半透明或透明;四川和福建發現有可用的寶石級黃玉,有無色、玫瑰紅、酒黃、淺褐黃等色,透明度好;湖南有無色、略帶天藍色者;廣東產無色、米黃色、帶藍、稍帶粉的黃玉;許多無色石質地優良,可作為改色原料。

❽ 緬黃是什麼玉

緬黃是一種緬甸的黃玉,質地細膩通透,看上去有一定的光澤感。緬黃玉有不同的雕刻花紋,不同的款式可供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適合的黃玉佩戴。

黃玉主要產於花崗偉晶岩、雲英岩,產地分布於全世界,有巴西、緬甸、美國、斯里蘭卡等。多色性弱至中,隨顏色變化而變化。長波紫外熒光一般無至中,呈橙黃、黃、綠色等,短波則較弱。

黃玉也被稱為黃晶,國內珠寶界常稱之為托帕石,與黃玉類寶石相似的寶石礦物是碧璽、賽黃晶、紅柱石、磷灰石,海藍寶石。

(8)緬甸黃玉的紋是什麼擴展閱讀:

在選擇玉石的時候要注意辨別玉石的質量,可以從玉石的透明度進行觀察,在燈光下玉石比較通透,則說明玉石的質地比較好。如果在燈光下玉石看上去比較渾濁,則說明玉石的質地並不怎麼好。好的玉石上手摸起來的感覺非常細膩,有一種涼涼的舒適感,質量不好的玉石摸起來沒有這種感覺。

天然形成的玉器會有一定的雜質,有的玉石的紋理分布的並不是那麼均勻,錯綜復雜的分布才是自然形成的玉石,如果玉石上面的紋理分布均勻、有條不紊,則說明是人工合成的玉石。

❾ 黃玉是什麼樣子的玉石

化學成分為Al2SiO4(F,OH)2,可含有Li Be、Ga等微量元素,粉紅色托帕石可含Cr。斜方晶系,二軸晶,正光性。常見晶形柱狀,柱面有縱紋。常見無色、淡藍、藍、黃、粉、粉紅、褐紅、綠色等顏色。玻璃光澤,透明。一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8;密度3.53g/cm3左右,折射率1.619~1.627。多色性弱至中,隨顏色變化而變化。長波紫外熒光一般無至中,呈橙黃、黃、綠色,短波較弱。無特徵吸收光譜。晶體內常見二相、三相包體,兩種或兩種以上不混溶液態包體,礦物包體,負晶等。主要產於花崗偉晶岩、雲英岩。產地分布於全世界,有巴西、緬甸、美國、斯里蘭卡等。[1]
中文名
黃玉
外文名
Topaz
所屬學科
結晶學與礦物學
快速
導航
名稱由來

鑒別

區別

寶石加工

成因類型
晶體參數
組成(wB%):按Al2[SiO4](OH)2計算,SiO2 33.4,Al2O3 56.6,H2O 10.0;F可替代OH,理論含量達20.65%。F:OH為3:1~1:1,隨黃玉生成條件而異:偉晶岩型,F含量接近於理論值;雲英岩型,OH含量增大至5~7%;熱液型,F與OH的含量相近。
斜方晶系,a0=0.465nm,b0=0.880nm,c0=0.840nm;Z=4。晶體結構系由O2-、F-、OH-共同作ABCB的4層最緊密堆積,堆積層∥(010)。Al3 占據八面體空隙,成[AlO4(F,OH)2]八面體連結[SiO4]四面體。
斜方雙錐晶類,D2h-mmm(3L23PC)。柱狀晶形。常見單形:斜方柱m、l、j,斜方雙錐n、o、p、q,平行雙面c、b等。柱面常有縱紋。常呈不規則粒狀、塊狀集合體。[2]
名稱由來
黃玉,礦物學家也稱之為黃晶,英文名Topaz,國內珠寶界常稱之為托帕石,為英文的音譯。這主要是因為無論是黃玉還是黃晶,都會和我國珠寶界原有的一些寶石的稱呼相混淆。在我國,黃色的和田玉(軟玉)長期被稱為黃玉,尤其是在考古界;而黃晶又和水晶中的黃水晶容易相混。
黃玉的英文名來源有兩種說法:一說來源於紅海扎巴賈德島(Zebergad),該島舊稱「托帕焦斯(Topazios)」,意為「難尋找」,因該島常被大霧籠罩不意發現而得名;另一種說法是由梵文TOPUS衍生而來,有「火」的意思。
中國古籍中用「黃精」、「黃雅姑」、「黃雅虎」、「木難」等稱呼黃寶石,但這些詞泛指所有黃色寶石,包括黃色藍寶石、黃色綠柱石等。據說,佛經中記載的黃寶石是現今的橄欖石。它有著田黃一般的色彩、翡翠的硬度,與和田玉等軟玉相比,硬度更好、透度更高、色彩更鮮艷豐富。由於其產在龍陵,又以黃色為主色,故最終得名為黃玉,也有人稱為皇玉。
黃玉在作為玉石開發之前,只作為觀賞石被人藏和買賣,被人稱做"黃蠟石"。因其石質細潤,色澤金黃,塊型碩大,變化豐富,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已到幾千乃至上萬元每千克。其漲價速度之快,創下了玉石史上的奇跡。其實,不是所有的黃蠟石都可以被認為是黃玉,只有達到玉石級的黃蠟石才稱"黃玉"。[2]
鑒別
與黃玉類寶石相似的寶石礦物是碧璽、賽黃晶、紅柱石、磷灰石,海藍寶石。
碧璽的比重(3.03—3.25)比黃玉的比重小,可用二碘甲烷重液將它們區分開,碧璽?漂浮在二碘甲烷重液上面,而黃玉則下沉。在放大鏡下,通過檯面,可見到碧璽有明顯的;小面棱雙影,而黃玉的雙影弱。碧璽的二色性明顯。除粉紅色和棕黃色黃玉的顏色比碧璽顏色深外,其它顏色的黃玉都比碧璽顏色淺,兩者顏色不完全相同。
賽黃晶的比重(2.99—3.01)比黃玉的比重小,兩者可用二碘甲烷區分開來,賽黃晶、浮在該重液之上,黃玉則在重液中下沉。
紅柱石(比重3.17)在二碘甲烷重液中上浮,可與黃玉區分開。而且紅柱石有很強的·多色性,比黃玉的多色性明顯得多。
磷灰石的比重(3.17—3.23)比黃玉的比重小,用二碘甲烷可將兩者分開。磷灰石為;一軸晶。
海藍寶石的折射率(1.566—1.594)和比重(2.6—2.9)比黃玉小。海藍寶石為一軸;晶。常見到黃玉有解理。[3]
區別
當玻璃的折射率和比重與黃玉相近時,則兩者的鑒別特徵是:玻璃為均質體,在正交偏光鏡下全消光,盡管有光性異常現象,但與黃玉的二軸晶非均質體的消光現象有明顯不同。玻璃無雙折射現象和多色性,為單折射率。玻璃中含有圓形氣泡,氣泡邊界突出,而黃玉中有兩相或三相的包裹體。[3]
寶石加工
黃玉的流行款式為祖母綠形琢型和圓多面形琢型。在加工過程中,因為黃玉有平行底面的解理,所以,必須注意定向切割,以防切磨面與解理面平行,難以進行打磨和拋光。合理的取向是將切磨面與解理面呈12。一15。交角。由於黃玉解理的存在,在鑲嵌時也要小心,以避免損壞。從顏色來看,紫紅色的黃玉價格最高,質優者,價格昂貴。其次是粉紅色,棕黃色、藍色和黃色。無色黃玉價格最低。黃玉中常含氣一液包裹體。干凈的黃玉不多見。含包裹體多者價

❿ 怎麼鑒別黃玉

黃玉的顏色應該是一種原生色,主要是三價鐵至色。從產量上來說,是和田玉里一個相對較少的品種,一般大塊料很少見,大多顏色偏綠色,呈綠黃色,顏色很正的黃色料,不多見。這種料質地細膩,油潤性好,但原料很容易有裂,加工出成率較低。

原生礦籽料黃玉如被沁色,其色澤則變為略偏暗的褐黃色或褐紅色,非常細膩、均勻,局部常見有紅色或黑色的色斑。原生礦山料黃玉和籽料黃玉是二種最正宗的新疆和田黃玉,尤以原生礦籽料黃玉最名貴。

(10)緬甸黃玉的紋是什麼擴展閱讀:

黃玉化學成分為Al2SiO4(F,OH)2,可含有Li Be、Ga等微量元素,粉紅色托帕石可含Cr。斜方晶系,二軸晶,正光性。常見晶形柱狀,柱面有縱紋。常見無色、淡藍、藍、黃、粉、粉紅、褐紅、綠色等顏色。玻璃光澤,透明。一組完全解理;摩氏硬度8;密度3.53g/cm3左右,折射率1.619~1.627。

多色性弱至中,隨顏色變化而變化。長波紫外熒光一般無至中,呈橙黃、黃、綠色,短波較弱。無特徵吸收光譜。晶體內常見二相、三相包體,兩種或兩種以上不混溶液態包體,礦物包體,負晶等。主要產於花崗偉晶岩、雲英岩。產地分布於全世界,有巴西、緬甸、美國、斯里蘭卡等。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64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72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93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0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51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603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4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80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57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