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易武哪個村最好

緬甸易武哪個村最好

發布時間: 2022-05-19 13:20:31

1. 易武茶區有哪些山頭

在易武,落水洞,刮風寨、麻黑寨這些都是大名鼎鼎的村寨,但是易武縱橫七百五十平方公里,除了我們熟知的滄海一粟般的幾個村寨,絕大部分都是原始森林,這些森林,就是古樹茶的天堂。

近年來,越來越多山頭很小(村寨下面的山頭),茶葉產量也相對很小,像王子山、薄荷塘、一扇磨、白茶園等比較小眾的茶,也受到很多茶友的追捧。

白茶園一面連著彎弓,側面緊靠刮風寨的茶王樹,生態環境出奇的好,茶樹整體上不是很大棵,分成很多塊小茶地,從半山到山頂,散落在原始森林裡,早十來年,這些茶地被打獵或來開墾的丁家寨人發現,誰發現誰管理就屬誰的,並不是現在丁家寨人種植的,也許是很久很久以前老老丁家寨人種的。

(1)緬甸易武哪個村最好擴展閱讀

茶王樹是易武各產地中道路最險的,傳說其茶地中有過樹干粗得難以想像的茶樹,因而得名「茶王樹」。茶王樹」古樹茶產量稀少,整個茶山全年的產量只有幾千公斤而已。之所以「茶王樹」茶產量不高,和此茶的稀缺以及到茶山的路途太過遙遠有關。

從刮風寨到「茶王樹」茶山,車輛走不了,要徒步走七八個小時以上,一路上不斷翻山越嶺,跋山涉水,沿途都是崇山峻嶺,蛇蟲出沒,費盡千辛萬險才能到達茶山。

2. 易武中聘號的邦崴古樹普洱茶怎麼樣

邦崴,瀾滄富東鄉邦崴村,該村位於雲南省瀾滄拉祜族自治縣北部,地處瀾滄雙江、景谷三縣交界的瀾滄江畔。清末,邦崴就是當時生產普洱茶的六大茶山之一,是重要產茶之地。該地區年平均氣溫16.8℃,陽光充足,氣候溫和,夏無酷暑,冬無嚴寒,一年四季山青水綉,最有利於高品質茶的生長,在這里所出產的茶葉品質極好。那麼,邦威茶特點口感怎樣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看看。
邦崴茶特點口感
邦崴古樹茶體貌特徵

邦崴古茶對為喬木型大茶樹,樹姿直立,分枝密、樹高11.8米,樹幅8.2×9.0米,根徑處干徑1.14米,最低分枝高70厘米,一級分枝3個,二級分枝13個。

茶樹葉征平均長13.3厘米,寬5.3厘米,葉型長橢圓,葉頂漸尖,葉面微隆,有光澤,葉緣微波,葉身平或稍內折,葉質厚軟,葉齒細淺,葉脈7~12對,葉背、主脈、葉柄多毛。鱗片、芽葉、嫩梢多毛,芽葉黃綠色,節間長3.7厘米。

其花冠較大,平均花徑4.6×4.3毫米,綠色,外無毛。邊緣有睫毛,內有毛,花梗長平均1.37厘米,苞痕2~3個,果徑平均2.8×2.5厘米,果型扁圓或腎形,果皮綠色有微毛,外種皮上除有胚痕外,還有一下陷的圓痕。抗塑性強,未有凍寒或早寒的發生。
邦崴茶特點口感
邦崴古樹普洱茶的特點口感

邦崴古樹普洱茶條索肥壯,層次分明;干茶香突出,融於茶湯,透出花香;茶湯入口濃厚飽滿,剛烈之餘又顯油滑甘甜;喉韻悠長,回味無窮。

茶風硬朗、入口豐滿、山野風韻很強、耐泡、口感轉換得快;現在的話,它的苦底已經褪去很多,澀感也正在轉化,「苦味化甜,澀感生津」,應該是不可多得的好生茶。

一般來講,小樹茶與古樹茶陳年後的很明顯區別是:古樹茶的苦澀褪的快,回甘生津好,小樹茶是經久不變,苦澀依舊,那種陳韻很難出來。
邦崴茶特點口感
品飲邦崴古樹級普洱茶,從第一泡開始直至品飲結束,每一泡茶湯都能聞到濃郁明顯的甜花香,持續且明顯。茶湯入口,苦味極淡,澀味稍明顯。

舌尖,舌面有明顯的甜味,再與入口前的甜花香氣一相融,整個口腔,呼吸之間都有甜蜜感。茶湯在口中的澀味,隨茶湯漸濃,便會消失無影。

因為邦崴茶揉捻較重,茶湯色澤,隨沖泡次數增多而愈發金黃,透亮。口中澀味漸淡,香甜感,與回甘生津的甘甜,從整個口腔,慢慢延伸到喉部。喝完茶,靜坐回味,回過神時,再聞公道冷後的蜜香,更顯古樹韻致與魅力。

3. 易武的普洱茶那幾個山頭的比較出名

易武是個村得名字,易武村。易武正山是純正易武茶產地。但通常好多拿外山的茶來冒充易武茶。。目前,大益出的易武正山茶原料可靠,10年和11年出了。11年市場價格350

4. 易武彎弓香椿林古樹茶

首先說一下我最喜歡的是布朗山系的茶,所以對易武山系的評價可能會更客觀。我覺得易武最有代表性的是麻黑村,班章為王、易武為後,說的是麻黑村的古樹茶。特別說明一下,麻黑村很大,刮風寨也屬於麻黑村管轄,傳統的麻黑茶,指得是麻黑村的麻黑寨。易武的柔、優點,在於陳茶,而不是新茶,江湖有一說法,喝茶,最終都要回歸易武,說的就是其陳茶魅力。當然,近3、5、8年,易武鄉與寮國豐傻里省交界的邊境上,也就是所謂的國有雜生林,出了很多熱門茶,北面的丁家寨,南面的刮風寨,說的都是大范圍,再往南是同慶河,細分可以有一扇磨、彎弓、茶王樹、薄荷塘、白茶園等,還有細分到刮分寨茶坪等等的,樹齡雖參差不齊,因為其生態環境好,茶質較好,而且有特色韻味,算是現在的易武寵兒。彎弓寨的古樹茶純料條索黑亮,湯色金黃明亮,散發古韻蜜香,茶湯厚重、濃稠,香氣飽滿,內斂。

5. 易武彎弓的普洱茶怎麼樣

首先說一下我最喜歡的是布朗山系的茶,所以對易武山系的評價可能會更客觀。

我覺得易武最有代表性的是麻黑村,班章為王、易武為後,說的是麻黑村的古樹茶。特別說明一下,麻黑村很大,刮風寨也屬於麻黑村管轄,傳統的麻黑茶,指得是麻黑村的麻黑寨。
易武的柔、優點,在於陳茶,而不是新茶,江湖有一說法,喝茶,最終都要回歸易武,說的就是其陳茶魅力。

當然,近3、5、8年,易武鄉與寮國豐傻里省交界的邊境上,也就是所謂的國有雜生林,出了很多熱門茶,北面的丁家寨,南面的刮風寨,說的都是大范圍,再往
南是同慶河,細分可以有一扇磨、彎弓、茶王樹、薄荷塘、白茶園等,還有細分到刮分寨茶坪等等的,樹齡雖參差不齊,因為其生態環境好,茶質較好,而且有特色
韻味,算是現在的易武寵兒。
彎弓寨的古樹茶純料條索黑亮,湯色金黃明亮,散發古韻蜜香,茶湯厚重、濃稠,香氣飽滿,內斂。

6. 值得入手的好茶——易武天門山

馬叭天門山古茶園位於易武鎮曼乃村馬叭(pia,三聲)上寨,緊鄰寮國。從易武牌坊出來右轉,往江城方向行走約52公里,到朱石河檢查站再往右轉,走4-5公里,即到馬叭寨子。

山林間寂靜而幽暗,清脆的鳥叫聲,蟲鳴聲,橫倒在路中間的巨大樹干,長著鮮綠潮濕的苔蘚,還有根莖呈透明色的蕨類植物,構成一幅和諧的原始森林和諧景色,頗是怡人。

來源:網路梳理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編輯:大橈

7. 易武八寨的位置及茶葉特點,口感

曼撒的沒落從大火開始,同治十三年(1874年),繁華的曼撒老街遭遇了第一次大火,光緒十三年(1887年),曼撒遭遇第二次大火,繁榮的小鎮接二連三遭遇打擊,終於瀕臨毀滅,而之後接踵而來的第三次大火終於徹底傷透了曼撒人的心,僅剩的幾戶人家也遷離曼撒老街,曼撒成了荒城,前後遭遇三次無情的大火,這在普洱茶史上唯有曼撒老街,而就在此時,離曼撒20公里的易武,立即取代曼撒的地位,成為了新的茶葉集散中心,曼撒從此沒落。

曼撒古茶山之後由於缺乏管理,慢慢被荒草淹沒,時至今日,曼撒古茶山的產茶量非常之低,根本不足以撐起一方市場,也就逐漸沒落。

曼撒茶是真正的純粹的易武味道,因為厚重的歷史感和深重的滄桑感,總是給人一種豐富飽滿的滋味,曼撒茶香揚水柔,在香甜茶系中最具特色,品飲時舌面和上顎中後段香氣飽滿,韻長,甘韻可擴展至兩頰,味道較易武其它茶區稍苦,但在苦的同時能保持高揚的甜味,非常具有特色。

來源: 董玥說茶 編輯:大橈

8. 易武七村八寨有哪些

在易武,七村是指:麻黑村、高山村、落水洞村、曼秀村、三合社村、易比村、張家灣村;八寨是指刮風寨、丁家寨(瑤族)、丁家寨(漢族)、舊廟寨、倮德寨、大寨、曼灑寨、新寨。
易武是普洱茶源頭地區,著名的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之一。
易武人視茶為「上通天神,下接地府」的靈性之物,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飲茶習俗和茶文化,以易武正山「七村八寨」最具特色。

9. 沒看過這些,你怎麼能說你了解易武呢

易武典型六大寨子茶的特點:

一.麻黑山寨茶:麻黑是易武著名的茶山之一,易武幾大山頭出產的茶料歷來受到普洱茶迷的青睞,而麻黑又是易武中最具韻味的茶,相比易武正山幾大產區的茶來說,不論從品質還是產量來說,麻黑都是不可多得的產品。茶品以香韻沉穩,濃郁的蜜香,陰柔細膩為易武茶的標榜。

二.落水洞大茶樹:學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位於易武鄉麻黑村公所落水洞村,海拔1463米,樹型喬木,樹姿直立,樹高10.33米,樹幅5.625.10米,長勢強,基部圍1.32米,主幹胸圍1.06米,葉長橢園葉長寬156厘米,葉水平狀著生,鋸齒稀中中葉色深綠葉面平,葉脈10對,芽葉色澤綠茸毛多,葉緣微波,葉質軟,葉背茸毛多,葉基楔形,適制紅綠茶、普洱茶。落水洞茶屬於矮化的古樹茶,植被較茂密,有很多的生態茶園和大樹茶縱向生長。葉呈典型的條索狀,湯糯、柔、清、雅,花果香,屬於香氣高揚、湯水柔和、刺激性較低的茶品。同冰島、班章相比苦底沒有那麼強,與曼撒茶區的原因一樣使得近年來湯質較薄。

三.高山寨茶:高山寨位於西雙版納東北部的易武古茶山,因居高山頂峰,故取名為高山寨,四季雲霧繚繞,海拔1200多米,是產好茶的地方,樹齡100多年,屬於喬木型,葉大而肥厚,長年不修枝,不使用任何肥料,茶葉屬於有機生態茶,其湯色金黃,香氣濃郁,入口比較滑潤,回甘快,十分耐泡,該地的茶葉有很高儲存價值和收藏價值。

四.丁家寨:湯色明亮通透,入口綿,口腔香留時長,水甜,微澀,微生津,回甘足,略有舌底泉涌的感覺。

五.刮風寨:刮風寨村隸屬於易武鄉麻黑村委會行政村,屬於山區。位於易武鄉東北邊,距離麻黑村委會23公里,距離易武鄉32公里。國土面積2.74平方公里,海拔1,203米,年平均氣溫17.00,年降水量2100毫米,適宜種植糧食、茶葉等農作物。有耕地2,663畝,其中人均耕地4.01畝;有林地447畝。全村轄3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3戶,有鄉村人口668人,其中農業人口668人,勞動力226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226人。2007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45.02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362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茶葉為主.

刮風寨大茶樹:學名普洱茶(Camelliasinensisvarassamica),位於易武鄉麻黑村公所刮風寨村,海拔1160米,樹型喬木,樹姿直立,樹高13.3米,長勢強最低分枝高85厘米,分枝稀,基部圍85厘米,葉長寬13.715.19厘米,葉形長橢園,葉片著生狀平,鋸齒淺中中葉色深綠,葉緣平,葉身平,葉面平、葉背茸毛中,適制普洱茶。

湯質柔,淳厚,回甘快,回甘於舌面前段,舌面生津迅速,香氣於上顎久久不散,其香揚水柔,刺激性較低,湯色淡黃明亮、口感厚重香甜苦澀味低、回甘生津持久、葉底鮮活、均勻整齊,茶質優良極耐沖泡。

六.三合社:易武古茶山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433米,這里生長著無數大茶樹,樹齡數百年,根部圍攻徑140-160厘米不等,最高達23米左右。易武古茶山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所產的高山古茶,越陳越香。其茶葉屬大葉種茶,外形條索粗壯肥大,茶味濃郁,適宜於製成普洱茶,經久藏後,其湯色褐紅,陳香活現。尤其是陳舊的春芽,湯色紅潤耐泡,葉底呈褐紅色,乃普洱茶中之極品。

10. 我想喝純料易武普洱茶有什麼介紹

普洱業界有句話叫「紅酒論酒庄,普洱論山頭」,普洱茶界名山名寨,廣為人知。再加上古樹茶的稀缺性,造就了其價格的迅速飆升。我個人喜歡「瑞聘號」這個品牌的古樹普洱茶,可以參考參考。
下面,就詳細為大家介紹一下雲南十大古樹茶山頭吧!

一、老班章
老班章茶的地位,在雲南普洱茶中好比大紅袍在福建烏龍茶中的地位。老班章講究所謂的茶氣,純正血統的老班章茶氣是普洱茶中茶氣最足的一款茶品,其特點是茶的苦味、澀味最重回甘效果持久、湯色鮮亮、葉底柔軟、勻稱、略帶蜜香。香氣純正濃厚、平穩、滋味濃烈,有化痰、喉潤、兩頰生津作用。
自古以來,老班章村民沿用傳統古法人工養護古茶樹,遵循民風手工採摘鮮葉,土法:日光曬青,時至今日,老班章普洱茶是雲南省境內少有不使用化肥、農葯等無機物,是純天然、無污染、原生態的茶葉產地。老班章普洱茶,茶氣剛烈,厚重醇香,霸氣十足,在普洱茶中歷來被尊為「王者」、「茶王」、「 班章王」等至高無上的美意。
特點:茶氣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裡持久甘甜且香氣高遠,裊裊不絕,茶湯一入口,強烈的香氣就貫穿始終。與香氣同樣強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強大陽剛。但這種苦多集中於舌面,瞬間化開後兩頰生津,水路順滑,回甘,喉韻處處彰顯個性。

二、冰島

冰島古茶園是雲南大葉種茶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雲南大葉種之正宗」,種植范圍主要是在臨滄市雙江縣勐庫鎮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島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它是典型的勐庫大葉喬木樹,長大葉、墨綠色,葉質肥厚柔軟、茶香濃郁,非常獨特,它是勐庫茶的極品、也是雲南普洱茶的極品。
特點:冰島古茶兼具東半山茶香高味揚、口感豐富飽滿,甘甜質厚及西半山茶質量氣強之長,茶氣強而有力,氣足韻長。入口苦澀度低到幾乎沒有感覺,但香氣咄咄逼人,古茶應有的沖擊力會從舌根緩緩向前延伸。香甜的茶湯會從口腔上顎一直彌漫到整個鼻腔,經過喉嚨會有絲絲涼氣。冰島茶的力量總體來講集中表現在舌面的中後部,兩頰生津不斷。

三、曼松
真正的「曼松貢茶」產量並不多,嚴格意義上的「曼松貢茶」古樹屈指可數。倘若你花高價買到正宗「曼松貢茶」,那就要恭喜你,很有茶緣。
曼松原屬倚邦區第一鄉轄區內,歷史上,有曼松老寨,居住著香唐族,善種茶,由於曼松茶的品質好,被列為貢茶,「年解貢茶100擔」,曾因貢茶而名,聲譽遠播,不僅給當時的倚邦區帶來了榮耀,而且促進了當地的茶葉產銷,,每年曼松貢茶產量極為稀少,根據當地老百姓說年產不過10來公斤在普洱中是頂級精品。
特點:甜潤,喝的時候口裡很甜,喉頭很甜,茶氣足而暖,只要喝一點點,身體就會發熱,是其它茶山遠遠比不上的。

四、那卡

那卡古樹茶是勐宋茶區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產品質上好的古樹茶而被人們所認識。全寨有600多畝成片古樹茶園,其茶樹齡在300-500年之間。
那卡茶在大范圍劃分上屬於勐海勐宋茶區,勐宋茶區的喬木老樹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茶沒有「布朗山」的苦更沒有「帕沙茶」的澀,香氣高過冰島茶口感卻相近,但茶底沒有冰島細嫩;那卡茶經久耐泡且回甘生津強烈而明顯。那卡的竹筒茶也很有名氣,那卡拉祜人做的竹筒茶,在清代就聞名遐邇,每年都要上貢「車里宣慰府」。
特點:山野氣較強,杯底留香較好,苦澀較顯,苦又更突出,湯中帶甜,回甘較快較好,湯較飽滿,茶香純正。
五、昔歸

昔歸位於臨滄邦東鄉邦東行政村,乃山區。昔歸古茶園多分布在半山一帶,混生於森林中,古樹茶樹齡約200年,較大的茶樹基圍在60~110厘米。昔歸茶,屬邦東大葉種,因為當地的習慣每年只採春茶和秋茶兩季,所以茶樹保護得比較好,茶質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茶以獨有的香氣讓喜歡普洱茶友愛不釋手,優點是泡出來生津持續不斷。昔歸茶內質豐富,香氣高銳,茶氣強烈,滋味厚重,強烈的回甘與生津,且口鼻留香持久,柔和甜美,清澈的冰糖韻
特點:內質豐富十分耐泡,茶湯濃度高,滋味厚重,香氣高銳,茶氣強烈卻又湯感柔順,水路細膩並伴隨著濃強的回甘與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六、麻黑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 ,麻黑茶又是易武普洱茶中最具韻味的茶。普洱茶之所以有今天的名氣,麻黑茶功不可沒,特別是在生茶領域獨樹一幟。
易武茶的靈氣在於後期陳化中回生,通俗的說就是「越放茶氣越足」,整個茶底韻的指標在上升目前茶友的認知是易武茶溫柔,這是表象的,因為現在的研究表明,明前春茶不溫柔;柔是因為茶料偏春尾,或是夏茶,或是混雜的茶。後期陳化後依然是淡,這或許就是目前易武茶的寫照吧因為大家都想做便宜的易武茶,所以近幾年沒有出過什麼經典的麻黑茶。
特點:麻黑的茶氣和香味沒有刮風寨的高揚,醇厚飽滿,湯色黃亮,柔中之美,所以算是易武茶中的老二排行。易武茶香揚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陰柔見長,江內茶中之上品。湯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氣極好,留杯時間長,湯色油光透亮,口感寬廣飽滿,柔中帶剛,綿密,細膩,韻致精深,香氣高揚平衡中正厚重,葉底彈性好厚實。

七、老曼峨

老曼峨寨可以說是整個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當地人將老曼峨乃至整個布朗山茶區從老曼峨引種繁衍的茶稱為苦茶。這里也有一些與苦茶相對應的甜茶,據說不苦,一般都被村民留著自己喝。
老曼峨的苦茶由於奇苦,由此充當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眾多茶廠和茶商在生產加工普洱茶餅時,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豐富茶餅的口感和滋味。
特點:條形肥壯厚實、緊結顯毫、湯色剔透明亮、滋味濃烈厚實、久泡有餘香,耐沖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獨特的滋味獨具綿長和清爽。

八、刮風寨
刮風寨古樹茶(氣,香,味,韻)都具有,基本代表了好普洱茶的高標准。有的茶友說茶氣足,是指苦味,這是不可接受,也是片面的。氣,更應該體現在內,就是喝下茶後整個身體感覺有點微熱,當然不是全部都有。無法用一個科學數據來衡量。
以上所言,只是茶氣的」外氣「,刮風寨更為迷人之處在於「內氣」,內氣者,不是以口鼻欣賞,而是以身體感知。這一點,練氣功者、中醫、出家人和不嗜葷腥的最容易感受,普洱茶歸肺經脾經,品飲時,丹田手足微微生熱發汗,甚至有如練氣功時得氣的感覺;某種程度上,普洱茶真正迷人之處,在於內氣;而內氣,由於每個人的身體條件不同,感受的程度也不盡一樣,但對內氣的深入探討,似乎從中醫理論更能解釋清楚。
特點:甜醇中含天然濃郁的蜜香,柔滑細膩中藏著強勁卻內斂的茶氣,苦澀而含蓄,喉韻綿延悠長。尤以後期變化之美見長,新茶初品甜味當先,喉韻深,香氣足,後期變化湯水厚實,滋味飽滿,苦底和澀味退去,陳香之韻漸出。
九、彎弓

彎弓是這幾年才被人們漸漸地認識,長時間的沉寂,讓這片茶樹躲過最瘋狂的搶采,留住了那悠遠的古韻。彎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區的核心區域。據當地老人說,清咸豐年以前,漫撒山村密集,人口過萬,彎弓大寨和曼撒老街曾是易武茶山最興旺的兩個寨子,僅從彎弓大寨關帝廟的殘垣斷壁就可以預想當年的繁華。後來,彎弓大寨逐漸衰落,漸漸淡出茶人的視線。

特點:湯色金黃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飽滿,獨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較好,回甘生津一直延續,喉韻綿延悠長。具有較強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十、困鹿山

困鹿山是無量山的一支余脈,海拔1410米—2271米之間,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幾里,東西寬數里。山中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困鹿山古茶樹群落地跨鳳陽、把邊兩鄉,總面積為10122畝,屬半栽培型茶樹群落與闊葉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特點:香氣濃郁且穩實,苦澀感易化,滋味甘甜且醇厚鮮爽,茶湯內含物豐富,性質穩定,後勁較強,喉底生津明顯而韻味足。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5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68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86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04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45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98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4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72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51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