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和明朝哪個厲害

緬甸和明朝哪個厲害

發布時間: 2022-05-18 02:27:08

❶ 明朝和緬甸戰爭對後世造成了什麼影響

如果仔細看歷史地圖就知道,元朝和明朝前期的雲南省面積特別大,包含了現在緬甸、泰國和寮國的很多地區。然而到了明朝後期,雲南的面積就退縮得比今天的雲南還小。明朝時期,雲南的面積減少了大約100萬平方公里,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元朝時期的雲南土司

元朝建立後,不斷對東南亞的緬甸、泰國、越南、爪哇等地發動戰爭。因為蒙古人不擅長山地作戰,因此這些戰爭大多數以失敗告終。但是元朝在對緬甸的兩次戰爭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當時緬甸處於蒲甘王朝統治之下,當蒙古滅大理之後,繼續向西南進軍。當時地處大理和緬甸之間的後果占壁國(麓川)在元朝的進攻下分崩離析,分封臣服於元朝。元朝便改後果占壁為“金齒”,設置金齒安撫司(後改金齒宣撫司),分別冊封六位傣族首領擔任金齒六路總管。


明朝後期的雲南地圖

然而,此時的明朝也陷入了危機四伏的狀態之中,無法應對邊疆危機。莽應里被俘虜後,其弟弟良淵侯繼位,開始進攻雲南。1602年,緬甸進攻孟密、蠻莫,蠻莫土司思正逃到黃連關,向明朝求救。然而雲南的長官卻將思正死了,以求緬軍停止進攻。1604年,孟養被緬甸所滅。1606年,緬甸進攻木邦,明朝軍隊不敢救援,木邦失陷。此後,緬甸和明朝的戰爭基本結束,其原因竟然是良淵侯揮戈南下,再次投入到統一緬甸的戰爭之中。東吁王朝崛起後,緬甸兩線作戰,一邊東征泰國,一邊北伐明朝,最終成為了當時東南亞最強大的國家。戰爭後,明朝雲南外夷土司基本全部丟失,大量土地淪陷。

❷ 明緬戰爭與清緬戰爭 ,哪個取得了真正的勝利

我認為真正取得勝利的是清緬戰爭,這是因為清緬之間的戰爭贏面更大,效果更好,

❸ 明朝本來佔領了緬甸,為何最後被緬甸打得落荒而逃

因為當時緬甸誕生了最強的東吁王朝,將緬甸重新統一。還有當時明朝內憂外患,而且緬甸環境惡劣不適合居住,不僅無法為朝廷創收,還要花費大量財政去維持,這樣不劃算。

❹ 明朝與緬甸的戰爭是什麼樣的

作者:小A

緬甸是個小國,但是是一個志氣很大的小國。

在緬甸人心中,他們就是無敵的存在,中國只要打仗就要靠人數取勝。

明朝時期,軍隊將版圖擴展至緬甸幾乎全境。

雖然明朝沒有強大到世界無敵,但是對付小小的緬甸依然綽綽有餘。

為了彰顯緬甸人的厲害,《琉璃宮史》開始編造故事了:「緬甸發生內亂。明耶覺蘇瓦王子出征,戰勝了毛東、毛蓋侯二人。毛東、毛蓋侯這倆兄弟不顧老婆孩子被擄走,直接跑到明朝地界去求援。」

這一求援不要緊,明朝直接派出大軍了。雖然明朝方面沒有任何記載,但是人家就是這么說,你能怎麼辦?

緬甸人也知道自己打不過明軍,於是寫道:「中國軍隊圍城時間長了,沒有糧食吃了。於是提出單挑,結果被緬甸人打贏了。然後明朝就撤軍了。」

更有意思的是,在接下來的記載,又出現了單挑的故事,緬甸人興許真的世面見得少,連同樣的故事不能用兩次這種事情都不知道。

還有一次,明朝真的發兵了。據《明史》記載:「遂拜蔣貴平蠻將軍??大發東南諸道兵十五萬討之。」

緬甸《琉璃宮史》這么寫:「陸軍中有戰象800頭、駿馬15000、士卒25萬??」

明朝才十五萬,這緬甸的25萬士卒數字明顯誇大了。結果不言自喻,明朝把緬甸揍了個稀巴爛。

打了敗仗的緬甸面子上過不去,於是就大筆一揮,記載道:「中國四位將軍率百萬大軍??」

你以為百萬就算完了嗎?人家緬甸敗得合情合理。

「緬王得知中國四員大將率駿馬20萬,士卒200萬來犯。」

看到,諸位應該明白緬甸史書里的數字是怎麼回事了。十五萬變成200萬,擴大了不止10倍。

當然,這本書里的東西從來就不能相信,比如這本書里的1.6億緬甸軍隊。

緬甸誇大中國軍隊數量不知一次,早在元朝時期,《緬甸大史》就說中國軍隊兩百萬。合著中國以來軍隊就是兩百萬。另一本書記載中國軍隊90萬,也是夠誇張的。事實上,據《元史》記載,當時的中國軍隊一共只有1.2萬人。

1.2萬人都能誇張成90萬,甚至200萬,可見緬甸人應該沒見過1萬以上的軍隊。

本公眾號文章均系小A本人原創,未經允許,不要轉載。

❺ 為什麼明朝打不過緬甸

南明小朝廷是這么個情況,實力強大些滴偏偏皇帝沒追求,皇帝有追求的偏偏實力一般,總的來說還是清朝逼著啊,畢竟緬甸國家太小了,連世界上最強的大明朝都敗了,緬甸想不送都難啊

❻ 通過朝貢和領土貢獻可以看出,明清兩朝到底哪個更強一點

唐朝,宋朝以後,中國進入了一個爭議十分巨大的朝代。因為元朝的短暫存在使得漢文化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混雜時代,明清這兩個朝代究竟誰是正統王朝,元,明,清三代的王朝交替又是否合於歷史正統。距離我們現世最近的明清兩代究竟誰更強大,對於中國的歷史貢獻誰更強大?

明清以前朝貢體系的構建



但有一絲不足的是清朝的建立並沒有得到周圍附屬國的多大認同,諸如像朝鮮一樣,雖然多次被清朝大軍擊敗,但他們就是不服,始終認為自己是漢文化正統。他們心裡只服大明,就像一句戲言所說,他們只願意做大明的附屬國一樣,對清朝貌合神離。

日本也對於清朝持敵勢態度,緬甸則是直接和清朝發生了大戰,最後以三戰一敗,實在是支撐不了戰爭消耗才選擇了向清朝投降。所以說清朝在朝貢方面是大不如明朝的,但在領土貢獻與實際控製程度上則是遠超明朝。




❼ 大明曾被緬甸逼的迫放棄領土,真是實力不濟嗎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漢人所創建的封建王朝,明朝在我國歷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相比起漢朝的和親,宋朝的納貢,明朝的國策“不和親,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則顯得更加的讓人熱血以及振奮。然而這些口號也都是以強大的國力作為支撐的。

不僅沒損失,還換來了西南方邊境的和平,促進了雲南等地的漢化,甚至使得明朝能夠更多的把注意力集中在草原之上。

——對於明朝而言,緬甸的威脅遠遠不如草原上的威脅來的大,草原勢力是心腹大患,而緬甸只是小疾。兩害取其輕,明朝更願意把注意力集中在草原上面,對於緬甸明朝是完全瞧不上的,能夠簡單解決就用最簡單的方式解決掉。

其實站在我們現在的上帝來看,明朝放棄如此多的領土,毫無疑問是錯誤的,而且有些窩囊,畢竟是大國居然讓地給小國,甚至還是在打了無數勝仗的情況下。但是站在當時的角度來看,明朝這項政策是完全正確的,是經過了朝廷深思熟慮作出了完美決策,因為在當時的格局下,明朝繼續佔有這些地盤確實是弊大於利。

❽ 明緬戰爭與清緬戰爭,最後哪一個取得了勝利

明緬宗藩關系衰落的另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嘉靖年間以後,西南邊境地區的土司制度遭到了破壞。「土司制度」起源於秦代的「羈縻政策」。土司制度的破壞與明緬宗藩關系的衰落,當時中原王朝為了加強對邊疆少數民族的統治,就去籠絡少數民族的首領,封授他們一個官職,但並不過問他們的內部事務,仍然由少數民族的首領去管理自己的部落,只要表示願意臣服中原王朝就行。

為了進一步加強對這些土司區的控制,明朝政府還制定了金牌、勘合、底薄制度,明確規定了明朝中央政府與土司之間的關系。土司只聽命於中央政府,地方官員無權命令土司,中央政府用信符做憑證給土司下達命令。各土司必須按時向明朝中央政府納貢和繳納差發銀(金)。這些制度的制定,保證了明朝中央政府對西南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有效控制。

❾ 明朝其實是被緬甸滅掉的,是緬甸國王把永曆皇帝送給清朝吳三桂的,最後滅掉明朝的其實是緬甸

從狹義上來說,這是正確的。1661年,清軍攻入雲南,永曆政權滅亡。永曆帝流亡緬甸,被緬甸王莽達收留。後吳三桂攻入緬甸,莽白乘機發動政變,殺死其兄後繼位。1661年8月12日,莽白發動咒水之難,殺盡永曆帝侍從近衛,次年將永曆帝獻給吳三桂。永曆十六年(1662年,清康熙元年)四月二十五日,永曆帝在昆明遭絞死,終年40歲。死後廟號昭宗,謚號應天推道敏毅恭儉經文緯武禮仁克孝匡皇帝。清乾隆年間上謚號出皇帝。但真正把明朝滅掉的應該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統治者。

❿ 東吁時期的緬甸為什麼這么強大,可以暴打明朝幾乎統一了中南半島再後來竟然還襲擊了大英帝國佔領了孟加拉

明朝出兵緬甸,最難的是路不好走,而且叢林氣候炎熱。軍隊實力還是明朝比較強的。之所以能襲擊英國,是因為英國在殖民地的軍隊不多。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53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63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79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98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40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92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35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65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45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