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緬甸資訊 » 緬甸山洞佛寺在哪裡

緬甸山洞佛寺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2-05-16 22:59:17

Ⅰ 緬甸最美白色寺廟,為何這里可以深受女性遊客喜愛

緬甸作為我國的鄰國,也是東南亞地區比較有代表性的國家,近些年我國去緬甸旅遊的人數也在不斷攀升,可以說帶動了緬甸旅遊業的發展。而緬甸本土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也很有特色,廣受大家的喜愛。今天小編想給大家介紹的是緬甸最美的一座寺廟,據說非常受女性遊客的喜愛。那麼這座寺廟有什麼特別之處呢?跟著小編一起去看看吧。

緬甸這座最美的寺廟就是坐落在曼德勒的辛比梅寶塔。這座寶塔無論從建造歷史還是建造風格都不同於緬甸的其它寺廟,具體有哪些不同呢?咱們接著往下看。

這就是今天小編想給大家介紹的緬甸最美的辛比梅白色寺廟,它在緬甸千萬座寺廟之中絕對獨樹一幟,如果你去緬甸旅遊,千萬不要忘記來這里,它的美絕對不會讓你後悔的。

Ⅱ 十大超級寺廟,懸空寺在哪裡

山西大同恆山的北魏懸空寺,數十噸重的建築物,靠著幾根搖搖晃晃的木柱子,竟然可以掛在20層樓高的懸崖上長達1500年之久,歷經多次地地震仍然沒有損毀。

這座懸在半空中的木結構寺廟懸空寺,它建在距離谷底20層樓高的山壁上,數十噸的寺廟似乎僅靠著幾根直徑不超過10公分的立柱支撐著,掛在懸崖上超過1500年,20年前還曾經遭遇過芮氏規模6.1的大地震,一共掉下了1米到2米大的石塊7塊。

老百姓的房子倒了不少,但是懸空寺沒有問題,懸空寺所在的位置是在兩座山環抱的峽谷,中間被河水侵蝕形成一個天然的凹槽,因為地震而松動的石塊順著拋物線往下掉,落石再大也砸不到它。

不過,1500年來遭遇過無數次的地震,這個沒有地基的建築物怎麼抵抗地震的強烈搖晃,「懸空寺純粹是木結構,榫卯結構,我們管它叫彈性結構,地震來了它能夠吸收地震(能量)。」原來懸空寺用的木結構能隨著地震搖晃,等於是天然的減震設計,就算牆壁倒了,主結構仍然不至於坍塌,只是數十噸重的懸空寺怎麼僅靠著幾根立柱就能夠度過了1500年?

原來這幾根立柱是後人硬加上去的裝飾品,實際上支撐懸空寺的是寺廟下方的27根橫梁,橫梁在打入山體前會先劈個口,插進三角楔子,橫梁被楔子撐開就此牢牢固定,怎麼搖都拔不出來,這個是一個一個的,每一個梁都是錨固在山上的,所以這個它就和山體成一回事了,特別結實。

這里山勢陡峻,懸崖如同斧劈刀削一般,懸空寺就像是粘貼著建在這懸崖上。抬頭望上去,但見層層疊疊的殿閣,只有十數根像筷子似的木柱把它撐住,木柱或長或短,而且仍然保持著天然的形態,並不是完全規則的圓柱形。柱子的長細比也不和常規。那大片的赭黃色岩石,好像微微向前傾斜,瞬間就要塌下似的,更讓人感覺奇險。

但古人正是利用了這樣的山勢,給懸空寺找到了一處天然的屋檐,使她少受風雨侵襲。加之寺院前面的山峰又起了遮擋烈日的作用。據說,在夏天的時候,每天只有3個小時的陽光照射懸空寺。俗語說:「平地起高樓」,可是,懸空寺卻反其道而行之,懸空建在這絕壁之上。雖然懸空寺給人的第一個印象是一棟「危樓」,但憑借古人的智慧,她卻安然立於今世。

但真正支撐建築的主要結構並不是立柱,而是木挑梁。這些橫木被當地人叫做「鐵扁擔」,是用當地的特產鐵杉木加工成為方形的木樑,深深插進岩石里去。據說,木樑用桐油浸過,所以不怕被白蟻咬,還有防腐作用。

但是如果按現在的力學計算,挑梁的埋入部分應該大於出挑部分,這些挑梁伸出的長度可不只是三峽古棧道的寬度,而是一座樓閣的進深。埋入懸崖的不可見部分想必短不了。古人沒有現代化施工機械,是怎樣在岩壁上鑿出這種又細又深的洞的呢?古人也沒有混凝土澆注技術,把木挑梁插進去又是怎麼固定的呢?而且這些還是在八、九十米的高空中操作的。現在人們雖然進行了這樣那樣的推測,終難自圓其說。

無論從建築藝術還是建築技術上看,懸空寺都令人嘆為觀止。這里是地震多發區,可這座玄而又玄的懸空古寺卻保存至今,給世人留下了一個千古之謎。

史上最牛的十座超級寺廟

01.虎穴寺

不丹國內最神聖的地方之一,坐落在Paro山谷中3000英尺高的懸崖壁上。傳說中的第二位佛,Guru Rinpoche騎虎飛過此地,曾在一處山洞中冥想,就是現在的虎穴寺。

曾被叫做Taktshang Goemba,建於1692年,一場大火之後寺廟損壞嚴重,於1998年重建。據說,現在虎穴寺已經嚴禁普通遊客進入,即使是教徒的進入也被嚴格限制。

02.懸空寺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國內現存的唯一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它修建在懸崖峭壁間,始建於北魏後期,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懸」是懸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縣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里,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

在半山之腰建築寺廟,實乃是超凡之作。無論是從它的設計構思,還是它的建築構想,它的大膽、它的奇巧、它的無畏都可以說是讓人驚慕不已,慨嘆不盡!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覽懸空寺後,在石崖上書寫了「壯觀」二字,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稱懸空寺為「天下巨觀」。

03.白龍寺

泰國Chiang Rai內的白龍寺,是世界上又一個獨一無二的寺廟。全寺白色,雕有無數條龍,還有各種華麗造型,並且在這些圖案中鍍有銀色的金屬條帶,從合適的角度看上去,就像是全院散發著令人驚異的魔法之光。

這座寺廟還沒有完全建成,具建造者講,在未來的90年這座寺廟的建造工程才有望竣工。

04.普蘭巴南神廟

位於印尼爪哇的中心地帶,建於850CE,擁有8座主殿,周圍有250個小型殿。幾乎所有的寺廟牆壁上都帶有精美的雕刻,講述了印度教主神之一的毗瑟挐,印度猴神以及其他諸神的傳說。

盡管它不是印尼最大的寺廟,但是普蘭巴南以其美麗和優雅聞名於世界。

05.雪達根大金寺

沒有人知道位於緬甸仰光的大金寺建於何年,傳說中,它已經有2500年的歷史,而考古學間認為它建於公元6-10世紀。相傳當時印度發生飢荒,緬甸人科迦達普陀兄弟兩人運了一船稻米前去救濟,他們從印度回來時,帶回8根釋迦牟尼佛祖的頭發,在王朝幫助下建造了這座佛塔,把佛發藏在塔內。

大家初聽到「金寺」的第一反應是這座寺的顏色是金色,而到了雪達根大金寺,你就會發現,其實「大金寺」的意思是被黃金覆蓋的寺廟。寺中的大金塔使用超過7噸的金箔,塔頂鑲有大大小小的鑽石5000顆,寶石2000顆

06.天壇

位於我國首都北京,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名天地壇。嘉靖九年(1530年)因立四郊分祀制度,於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稱天壇。清乾隆、光緒帝重修改建後,才形成現在天壇公園的格局。天壇被兩重壇牆分隔成內壇和外壇,形似「回」字。兩重壇牆的南側轉角皆為直角,北側轉角皆為圓弧形,象徵著「天圓地方」。

07.知恩院

日本京都的一座神聖寺廟,始建於1234CE,由於地震、失火等原因,寺內最古老的建築建於17世紀。知恩院內有日本最大的大門,還有日本最大的巨鍾,重達74噸,需要17名僧人同時努力才能敲響它。

院內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一座殿的大廳內,地板經過特殊設計,走上去會吱吱作響,以便在夜裡提醒僧人有人入侵。

08.波羅浮屠

19世紀,土耳其人在印尼的爪哇叢林深處發現了一處古老遺跡,這就是波羅浮屠。它使用超過5.5萬立方米的石料,有2700塊浮雕,504座佛像雕刻。

直到現在還沒有人知道它建造的確切時間和建造原因,還有為什麼建造者在數千年前遺棄了它。有學者認為波羅浮屠是一本巨大的佛學聖書,它的浮雕為我們揭示了各種佛學佛理。

09.毗瑟挐神廟

位於印度Tiruchirapalli,是世界上最大的具原始功能的印度教寺廟。這座廟主要為印度主神之一毗瑟挐而建。

寺廟的結構很奇特,由七層同心院牆圍繞,最外面一層長達2.5英里,最中央的一層只有印度教徒才能進入。寺內擁有21座塔樓,最大的一座大約60m,有15層樓高。

10.吳哥寺

位於柬埔寨境內,建造於12世紀,最初屬於印度教,隨著14、15世紀佛教的引入,逐漸變成了一座佛教寺廟。

16世紀以為葡萄牙傳教士在看過它之後寫道:這座寺廟結構無法用紙筆記錄,它的寺塔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建築,所有的這些都集中了人類最偉大的天才和智慧。似乎這些話現在仍然適用

Ⅲ 東南亞有哪些旅遊勝地

曼谷,是充滿微笑的國度泰國的首都。被贊美為「東方威尼斯」的水都曼谷,在這個喧囂的現代都市裡,依然保存著一些沒有改變的風景。就讓人感覺彷彿置身於古時候的曼谷。古老的寺院歷經幾百年的人世滄桑...
巴厘島 藍天、陽光、海灘,呵呵,得看你自己的愛好了,有些島人多熱鬧,有些島人少,但是出奇的清靜,浪漫。海神廟,京打瑪尼火山,金巴蘭海灘太多小景點了,你去了可以慢慢體會,如果跟團的話可以選擇半自助,自由人等,不過東南亞國家還是自助好,可以出海,漂流,SPA等等,還有高爾夫, 馬爾地夫也不錯的。 菲律賓,推薦去Balicasag潛水,有漂亮的海底黑珊瑚森林和各種可愛的小魚,長灘也有很棒的沙灘與潛水點,還有很適合學滑浪的海灘。

馬來西亞也是很不錯的,推薦樂浪島,蘭卡威島,潛水最棒的就是詩巴丹,瓜拉雪蘭莪河可以看到像聖誕樹一樣的螢火蟲景觀。

泰國,蘇梅島、普吉島,PP島、稻島都是不錯的度假地,有興趣的話可以在寒假去清邁,當地的花節很贊的,還有清邁的泰國廚藝學校,可以學很地道的泰國餐,曼谷是個值得停留的城市,水上市場一定要體驗一下。

Ⅳ 緬甸有哪些寺廟值得一覽

緬甸寺廟

不管是去哪裡旅遊,我們都要知道有哪些景點可以游覽。那麼去緬甸旅遊有哪些寺廟可以游覽,寺廟永遠是莊重而神聖的,是不可侵犯的。那麼緬甸的寺廟有哪些值得一覽呢?一起來看看吧。

緬甸寺廟

在仰光大金塔前聆聽裊裊梵音

緬甸人把它奉為佛教的聖地,視為民族的驕傲。仰光大金塔器宇軒昂地聳立在仰光的至高點新固德拉山崗上。

白天,它在陽光的沐浴下,金碧輝煌;入夜,它在星月的淡映下,清奇凝重。

交通 :前往瑞光大金塔,有兩種方式可選:

①公交可在蘇雷寶塔附近乘坐29或61路公交Shwedagon Pagoda站下車即達;可以看谷歌地圖站點在公園邊上 記得帶塑料袋

②計程車從蘇雷寶塔附近乘坐計程車前往,車費約約2000基亞

門票 :門票10000基亞或10美元

開放時間 :04:00-22:00;停止入場時間:21:45 (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tips:每年有兩天全天開放,分別為緬甸農歷Tabaung月(三月左右)的滿月日前一天、緬甸農歷Wakhaung月(六月左右,佛教大齋期的開始)的滿月日前一天。

在蒲甘高空上欣賞佛塔林日出

2000餘座佛塔分布在25平方公里的大地上,蔚為壯觀。

「手指之處必有浮屠」是對蒲甘佛塔之多的形容。無論朝哪個方向隨手一指,眼前總有數不清的佛塔,而每個佛塔都有屬於他們的故事。

交通 :游覽瑞山都塔,有以下三種方式:1、可以乘當地馬車前往,同時可游覽附近的其它佛塔,馬車費用約20000基亞左右/天;

2、租借自行車游覽,費用約1500基亞左右/天,自己租自行車的話靈活性較高,可以隨心意而走,但體力消耗較大;

3、拼車或包車游覽,8座麵包車,費用約50000基亞左右/天

門票 :瑞山都塔門票包含於蒲甘景點通票,通票票價20美元,進入蒲甘城時即可購買

開放時間 :8:00-18:00

‍在實皆山上俯瞰江水

實皆山有超過600座寺廟,超過6000名僧侶和尼姑在此修行。

不高的石階兩旁都是繁茂的大樹,行走其上,會令人內心變得平靜。

交通 :前往實皆山,可乘摩的抵達山腳,後承包三輪車游覽

門票 :門票包含於敏貢-實皆聯票內,3美元/張,5日內有效

開放時間 :07:00-19: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Ⅳ 世界各地有哪些佛教寺院

除了中國以外,世界其他知名的寺院有:

1、虎穴寺

不丹國內最神聖的地方之一,坐落在Paro山谷中3000英尺高的懸崖壁上。第二佛——蓮花生大士騎虎飛過此地,曾在一處山洞中冥想,就是現在的虎穴寺。

Ⅵ 單身旅行去哪裡呢

隨著現代交通工具的快速發展,國人踏出國門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啦。很多朋友會問我,第一次出國要去哪裡比較好,毫無疑問,我回答的是泰國。就東南亞而言,泰國的旅遊發展相對比較完善,但也因此,去泰國旅行的人也不少。那麼面對即將到來的雙十一,去哪裡來一趟單身旅行比較好呢?緬甸。相對泰國來說,緬甸的遊客較少,而且可以欣賞的風景也不少。

一.仰光,這不是來緬甸旅行的首選城市,但也不能被略過

仰光位於緬甸南部伊洛瓦底江下游的三角洲上,我相信每一個想來緬甸旅行的人都不是因為仰光,但也不會略過它。

Ⅶ 佛寺的寺內概貌

中國自白馬寺建立後,全國各地就都建立有佛寺,佛寺既是住持三寶佛、法、僧的所在地。所以各寺廟也都塑造佛菩薩像在殿堂內供養。但其表法的內涵寓意卻鮮為人知,說來讓人驚嘆! 1、有明顯的縱中軸線,從主要出入口「三門」(由佛經中「三解脫門」的說法得名,也作「山門」)開始,沿軸線縱列數重殿閣,中間連以橫廊,劃分成幾進院落,構成全寺主體部分。 佛寺
2、較大寺院在主體殿閣兩側,仿宮殿中廊院式布局,對稱排列若干較小的「院」,按內容命名,如菩提院、般若院、凈土院、塔院、閣院、律院、庫院等。據記載,五台山大華嚴寺有15個院;成都大慈恩寺有20多個院;長安章敬寺有48個院,房屋4130餘間,是為皇室專建的特大規模寺院。
3、主院和各小院均繞以迴廊,廊內有壁畫,有的還附建配殿或配樓。
4、塔的位置由全寺中心演變為殿前左右置雙塔或於主體殿庭前方兩側分立塔院。中唐以後密宗盛行,多供菩薩立像,所以寺廟後部的講堂或配殿開始建為二層以上的樓閣。唐代僧侶為宣揚宗教所作的俗講已帶有文化娛樂色彩,以後又在佛寺中出現戲場,使佛寺具有公共建築性質。
5、寺中還有供僧徒生活的僧舍、齋堂、庫廚等。大型佛寺還有磨坊、菜園等,有的附設客館。此時期大量光建佛寺,史載南朝僅建康一地就有佛寺500餘所。北魏末年都城洛陽有寺1367所,外地有寺30000餘所。北齊鄴城有寺4000餘所,全境共達40000餘所。唐代更多。唐武宗會昌五年(845)「滅法」,一次拆去佛寺44600所。五代周世宗顯德二年(955)「滅法」,拆毀境內佛寺 30336所。經幾次滅法和自然損壞,唐代佛寺除個別殿宇外,並無保存完好的寺廟。 從元代起出現了佛寺的新類型,它的興建同喇嘛教傳入內地有關。佛教在7世紀中葉傳入吐蕃(西藏),8世紀中葉吐蕃王赤松德贊迎請高僧蓮華生入藏傳教。他在密宗教義的基礎上,融合吐蕃原有的巫教(即缽教或苯教)並吸收印度婆羅門教的某些神秘法術而創新教。因教中高僧稱喇嘛(意為超人),所以這種佛教被稱為喇嘛教。蓮華生又按密宗金剛界曼荼羅(Mandala,又稱曼陀羅)形制創建桑鳶寺(又稱三摩耶廟)。喇嘛教幾經起落,至元代大盛。薩迦寺法王八思巴被元世祖忽必烈拜為國師,主管全國宗教事務,喇嘛教也成為蒙藏兩族的主要宗教。明末清初,宗喀巴所創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占統治地位,受到明、清兩朝特別是清朝皇帝的寵信,勢力更盛。乾隆時以喇嘛教為國教,尊活佛為國師。到清代中葉,黃教在藏族地區已有寺院約4000所,喇嘛達36萬人;內蒙古有寺院約1000所,喇嘛約10萬餘人。 佛寺
按喇嘛教規,大型寺院實行「四學」制,設四「扎倉」(經學院),分別修習顯宗、密宗、歷算和醫葯。各扎倉都是大型經堂建築,其中修習顯宗的扎倉為入寺喇嘛共用,規模特大,稱為「都綱」(大經堂)。扎倉以外,寺內設有專為供奉各種佛像的「拉康」(佛殿),各級活佛的「囊謙」(公署)、辯經壇、印經院、「嘛呢噶拉」殿或廊、塔(藏經塔或紀念塔)以及大量的喇嘛住宅。藏族地區的喇嘛教寺院一般依山就勢建造,各個扎倉和囊謙相對集中,沒有明顯的整體規劃;蒙古族或鄰近城鎮的寺院,多受漢族傳統建築影響,按縱中軸線布局,比較規整。著名的喇嘛教寺院有西藏的薩迦寺、布達拉宮、扎什倫布寺、哲蚌寺、色拉寺,青海的塔爾寺,甘肅的拉卜楞寺(見圖),內蒙古的席力圖召、五當召,北京的雍和宮,承德外八廟等。 喇嘛教特別注重修法儀軌。修法、受戒、驅妖時要築曼荼羅。曼荼羅即法壇,又名壇城、闍城,基本上是十字軸線對稱、方圓相間、「井」字分隔的空間。在「井」字分隔成的九個空間或相間隔的五個空間里,按各種曼荼羅的要求布置佛菩薩,再現佛經中描述的世界構成形式。曼荼羅運用到建築上,有的成為寺廟總體布局的構圖,如西藏桑鳶寺,承德普寧寺後部、普樂寺後部等;有的成為佛殿的造型式樣,如北京雍和宮的法輪殿,承德普寧寺的大乘之閣等。
古書記載
梵語尾賀羅Vihara,毗訶羅,鼻訶羅。寺原為官司之名。釋名曰:『寺嗣也,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羅璧志余曰:『漢設鴻臚寺待四方賓客。永平中佛法入中國,館摩騰法蘭於鴻臚寺。次年敕洛陽城西雍門外立白馬寺,以鴻臚非久居之館,故別建處之。其仍以寺名者,以僧為西方之客,若待以賓禮也。此中國有僧寺之始。』西土稱為僧伽藍,僧伽藍譯言眾園。謂眾人所居所,在園圃生殖之處,佛弟子則生殖道芽聖果也,經曰伽蘭陀竹園祇樹給孤獨園。是西域之寺舍也。後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創立伽藍而名以招提之號,隋煬帝大業中改天下之寺為道場,至唐復為寺。
寺院,《晉書·王恭傳》:「恭不閑用兵,尤信佛道,調役百姓,修營佛寺,務在壯麗,士庶怨嗟。」 唐 白居易 《百花亭》詩:「佛寺乘船入,人家枕水居。」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每一縣固然都有聖廟即文廟,一般的庶民,是決不去參拜的,要去,則是去佛寺,或者是神廟。」 新昌大佛寺位於浙江省新昌縣城西三里南明山中。這里山清水秀,岩石嶙峋,古樹蒼蒼,飛瀑泱泱,曲澗微轉,幽洞深邃,是風景幽奇的旅遊勝地。 大佛寺風景名勝區總面積共25.5平方公里,由大佛寺景區、十里潛溪景區、南岩寺景區三部分組成。大佛寺景區離縣城西南0.5公里,創始於東晉永和初年(公元345年)共有景點165個,其中人文景點45個,自然景觀120個,為中國漢族地區142個重點開放寺院之一。這里群山環抱,奇岩突兀,亭台樓閣環布,古樹修篁,故大佛寺又有「石城古剎」稱。寺內依山崖開鑿30年的石彌勒佛像,南朝文學家劉勰譽之為「不世之寶,無等之業,曠代之鴻作」,後世稱之為「江南第一大佛」。沿途有鋸解岩、譽為「江南敦煌石窟」的千佛岩、放生池、隱岳洞、晉曇光舍利塔、隋智者大師法塔(為紀念佛教天台宗創始人智凱而建)、朱子亭(朱熹於此著書立說)、朱梅、硅化石(又名木化石,距今已有1億5千年歷史),石門幽谷、磨崖石刻等景觀。在大佛寺入口處,以大佛寺為依託,突出佛教文化內涵,氣勢磅礴的中國大佛城已開業,這又是一處好景觀。大佛寺里最負盛名的文物是石雕彌勒大佛。據《新昌縣志》記載,大佛開鑿於南北朝時齊梁年間(約486一J516年),前後營造30餘年。 新昌大佛寺牌坊
據《嘉泰會稽志》載,唐會昌五年(845年),石城建瑞像閣三層。五代後梁開平元年(907年);石城寺遭火焚。開平三年(909年),吳越王錢鏐錢八千萬,起彌勒寶閣三層及殿宇300餘間,賜寺名為「瑞像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奉沼改瑞像寺為寶相寺。明朝永樂九年(1411年),重建毗盧閣,三層五極,高十三丈五尺,改寺名為毗盧閣。後道兵燹,殿堂均毀,唯十丈金身石彌勒佛像獨存。清朝末年,重建五層高閣,重裝大佛及羅漢像。1925年,在寺門口立碑,上書「大佛寺」。至此,寺廟改稱大佛寺,沿用至今。大佛寺的主要殿堂有天王殿、西方殿、大雄寶殿、大佛殿、地藏殿、藏經樓、隱鶴樓等,還有千佛院、智者法塔等建築,此外還有朱子題字、隱岳洞、無量橋、放生池、龜化石,迴音壁、米蕭所書「面壁」題刻、古銀杏、解開岩、仙客岩、七雨頭、月峽等風景名勝。附近還有南岩寺、任公子釣台、化雲洞、蝙蝠庵、十里潛溪、石屏幽谷、一線飛瀑、天燭萬松、七盤勝景等。千佛院又稱千佛岩,為天然溶洞;內塑海島觀音像,岩壁上分布著南齊永明三年(485年)開鑿的1040餘尊佛像。這些佛像高僅數寸,工藝精緻,栩栩如生,與大佛一樣,是中國早期南方石窟藝術的瑰寶,是研究南朝齊梁間雕塑藝術的重要實物史料。
千佛禪院位於大佛寺西北約300米,緊鄰大佛寺的外山門,是除大佛之外的另一處石窯造像,因石窟內佛像總數超過一千,故名千佛禪院,俗稱千佛岩,千佛岩,佛像確有千尊以上,據統計,石窯內共有佛像1075座,大的有1米之多,小的僅數寸。千佛禪院前身是高僧於法蘭創建的元化寺,成寺於公元345—356年,可見千佛岩的造像早於大佛南朝時,南方很少有石窯造像,因此位於新昌石城山的千佛岩就顯得異常珍貴。千佛禪院在「文革」時曾遭受損壞,但大多得到了保留,是很有研究價值的古代石窟造像藝術建築,放生池在大佛寺外山門內,大佛寺的放生池非但是一般佛教寺廟中的固有建築,在新昌大佛寺更有平添景色的妙用。不管是香客還是遊客,一進入外山門,就會被兩處清澈的水池所吸引,水面映照著兩面青山、四面綠樹,佛門凈地的感覺油然而生。放生池南面岩壁「南無阿彌陀佛」為弘一法師手跡,「放生池」三字為錢思廉所書。 清光緒8年(1882年)普陀山慧根法師至緬甸開山取玉,雕琢了5尊玉佛。光緒15年(1899年),慧根法師自緬甸返普陀山,留下一坐一卧玉佛二尊,並在江灣建玉佛寺供奉。後寺毀於兵火,於1918年-1928年在現址修建新寺。玉佛寺山門前有照壁,寺內為仿宋三進建築,前為天王殿,中為大雄寶殿,後為玉佛樓,上供玉佛坐像(釋迦牟尼成道像),玉佛由整塊玉雕,高1.92米,寬1.34米.兩廂有卧佛殿、銅佛殿、觀音殿和上海佛學院。卧佛殿緬甸小卧佛。長96厘米;另有一尊1989年來自新加坡的緬玉大卧佛,長4.6米。玉佛寺是上海名剎,並為佛教禪宗道場。參觀游覽、禮拜進奉者絡繹不絕。坐落在市區北側的安遠路、江寧路口。建於1918年,是一座仿宋殿宇建築,布局嚴謹,結構和諧,氣勢宏偉。寺內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玉佛樓(方丈室),左右兩側有卧佛堂、觀音殿、銅佛殿和齋堂,錯落有致。每逢初一、十五或佛教傳統節日,善男信女,三皈居土,接踵而至。院內香煙飄漫,福燭高照,都市風光中的叢林名剎,自是別具韻味,公元1882年,即清光緒八年,普陀山慧根法師經五台,歷峨眉,入 西藏,到印度,禮佛後過緬甸,在當地華僑的贊助下,開山取玉,雕琢了五尊玉佛,並攜返普陀山。路經上海,留下了坐佛、卧佛各一尊,即在江灣鎮造廟供奉,稱玉佛寺。1918年,寺廟毀於兵火,重擇現址新建,新寺易名為「玉佛禪寺」。
其它相關
景點級別:AA
自然景觀:保護區,珍稀植物
適合人群:白領,商務
最佳時間:一月,二月,三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出遊方式:參團
景區類型:歷史文化
名寺名廟,分布較廣,它們是旅遊者頗愛光顧游覽的重點,但旅遊者在游歷寺廟時有四忌需牢記心頭,以免引起爭執和不快。
一、忌稱呼不當。對寺廟的僧人應尊稱為「師」或「法師」。喇嘛廟中的僧人稱其「師父」,忌直呼其名,或其它污辱性稱呼。
二、忌禮節失當。與僧人見面常見的行禮方式為雙手合十,微微低頭,或單手豎掌於胸前、頭略低,忌用握手、擁抱、摸僧人頭部等不當之禮節。
三、忌談吐不當。與僧人交談,不應提及殺戮、婚配之事,以及提起食用腥葷之言,以免引起僧人反感。
四、忌行為舉止失當。游歷寺廟時不可大聲喧嘩、指點議論、妄加嘲諷或隨便亂走、亂動寺廟之物,尤禁亂摸亂刻神像,如遇佛事活動應靜立默視或悄然離開。同時,也要照看自己的孩子,以免因孩子無知而做出不禮貌的事。

熱點內容
西班牙8號球員有哪些 發布:2023-08-31 22:08:22 瀏覽:1849
怎麼買日本衣服 發布:2023-08-31 22:08:20 瀏覽:1259
紐西蘭有哪些人文景點 發布:2023-08-31 22:06:06 瀏覽:2174
皇馬西班牙人哪個台播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93
新加坡船廠焊工工資待遇多少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2:01:05 瀏覽:1937
緬甸紅糖多少錢一斤真實 發布:2023-08-31 21:57:45 瀏覽:1587
緬甸200萬可以換多少人民幣 發布:2023-08-31 21:57:39 瀏覽:1530
紐西蘭跟中國的時差是多少 發布:2023-08-31 21:53:49 瀏覽:3059
中國哪個地方同時與寮國緬甸接壤 發布:2023-08-31 21:52:06 瀏覽:1542
土耳其簽證選哪個國家 發布:2023-08-31 21:37:38 瀏覽:1172